May 31, 2022

亞裔傳統月讀什麼?

小J在三四月的時候三不五時就說,到了五月,他要提醒數學老師,五月是亞裔傳統月(Asian Heritage Month,不過現在正確的名稱是Asian American and Pacific Islander Heritage Month,亞裔和太平洋島民傳統月),因為他覺得他的數學老師討厭亞裔,對亞裔學生不夠好。我問他,為什麼是五月呢?亞裔傳統是什麼?他都答不出來,他壓根就不知道什麼是亞裔傳統。所以我查了之後告訴他們,是因為5月7日和5月10日這兩個重要的日子。1843年5月7日第一批日本移民到了美國;1869年5月10日,由大量華工建造的太平洋鐵路竣工。

有天去圖書館時,注意到圖書館展示亞裔相關書籍,圖書館照類別,分別在童書區和成人書區都各放置一些,在傳記類也有。上榜的華人裡,有孔子、朱連魁(Ching Ling Foo)、李小龍、譚恩美、關穎珊、柴玲、馬嚴君玲、林書豪等(還好沒有花木蘭)。

我本來覺得很開心,幫小孩挑選了一些。不過,仔細檢視這批書後,我覺得很多人和主題都被漏掉了。既然亞裔傳統月選在五月的原因之一,是因為華工對太平洋鐵路的貢獻,但都沒有這主題的書,明明圖書館裡就有一本幫艾森豪和尼克森兩位總統寫過傳記的知名傳記作家Stephen E. Ambrose寫的「Nothing like it in the world : the men who built the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1863-1869」。而且講到美國華人,怎能不選張純如的「美國華人史:十九世紀至二十一世紀初,一百五十年華人史詩(The Chinese in America: A Narrative History)」?

反倒有好多本二次大戰期間美國日裔集中營的書,日裔從沒停止過書寫這個主題。如果日裔集中營可以算在亞裔傳統中,那慰安婦議題也該納入,2013年韓裔在Glendale設立慰安婦碑時,不只日本政府抗議,美國的日裔也抗議、做很多小動作,對比他們在二次大戰期間堅稱自己是美國人的立場,我覺得滿值得玩味的,到底抗議的是第幾代日裔美國人?美籍韓裔作家李珉貞(Min Jin Lee)被搬上Apple TV的小說「柏青哥(Pachinko)」裡,女主角差一點就可能變成慰安婦了。

而中南半島人民逃離共產黨統治,而來到美國的歷史也被忽略了,他們的命運可是跟美國昔日的外交政策緊密連結。該選的書包括從泰國難民營逃到美國的苗族(Hmong)作家楊嘉莉(Kao Kalia Yang)的The Song Poet: A Memoir of My Father、幼年從越南逃到美國的阮清越( Viet Thanh Nguyen)的The Refugees和柬埔寨難民女兒Monica Sok寫的A Nail the Evening Hangs On

說起來,美國亞裔的書寫有太多傷痛與太多的不得已。在亞裔的群體裏,可能有互斥的情緒和歷史。亞裔不是鐵板一塊。

每次看到這麼弱的選書,就忍不住想,要是我大學聯考前知道我以後會住在美國,我應該去念圖書館系,這樣我到美國後,不但比較容易找到工作,還可以把那些不太了解亞裔的圖書館員取而代之。

由 Debby 發表於 02:17 AM | 迴響 (0)

October 30, 2021

有聲書是家庭主婦的救星

夏天快結束的時候,以前的閱讀老師在電子郵件中問我是否看過《Hotel on the Corner of Bitter and Sweet (悲喜邊緣的旅館)》,我說還沒,我會把它排在《The testaments(證詞)》之後。今年到當時已經囫圇吞棗完《The Nightingale(夜鶯)》《Where the Crawdads Sing(沼澤女孩)》《Before We Were Yours(那時候,我們還不是孤兒)》《Pachinko(柏青哥)》和一本難看到我不想提的小說。此外,年初時,我還複習了一下《Educated》,即使去年已經花很多時間看,甚至把YouTube上能找到的作者演講影片全看了。

老師回信說她以前跟讀書會念完那些書,她們曾有過很精采的討論。她對於我那麼忙碌,卻能在短時間接觸那麼多書感到驚奇,因為她現在是真正退休了,但都不見得有時間讀完書架上堆積如山的書。

我跟她說,我主要是聽有聲書,因為開車的時間很多,真正坐下來看書的時間非常有限。我通常從紐約時報的年度選書找書看,然後從圖書館借有聲書CD和紙本書,因為有時CD會因為被其他人不當使用而磨損,以至於無法播放,錯過的部分我就會看書;有時我在車上聽得太入迷,想知道接下來的情節時,我也會回家之後找到那個片段先讀下去。有聲書真是我這種忙碌家庭主婦的救星,如果沒有有聲書,我很難在一年看完兩本書吧。

記得我二十幾歲的時候,看到三、四十歲以後人的閱讀量統計,不免感到詫異,似乎很多人在三十歲以後就幾乎不讀書了。生了小孩之後,我的確經歷一段不算短的時間沒辦法看書,有時累到看幾行就開始打瞌睡,或者看半天都讀不進去,難免懷疑自己的腦子是不是壞掉了。

所幸這個時代的閱讀方式有很多,我本來就是喜歡聽東西的人,在車上聽書真是在自然不過的事了。記得2018年的暑假,我在車上和小孩聽完好幾本《Diary of a Wimpy Kid(葛瑞的囧日記)》,小孩每次都笑得東倒西歪,有時要提醒他們不要笑得太大聲,免得震破車頂,我沒法開車了。緊接著我們聽Roald Dahl的故事書,最令我們著迷的莫過於《Danny, the Champion of the World (世界冠軍丹尼)》,小P每次下車都要交代我:「媽媽你不可以再往下聽喔!」他有時甚至會比哥哥多在車上待個幾十秒,就為了多聽幾句。他跟我一樣,小時候都有用機器聽東西學習的經驗。後來他把那本書完整看個兩三遍,就為了回味其中的內容。

我曾讓他們做過線上的學習型態測驗,我也做了。結果顯示,我們都不是聽覺學習型,小J的聽覺學習分數比我和小P都低,難怪他從不會像弟弟那樣交代我不能再往下聽。照閱讀老師以前在大學教書的經驗,她遇過的兩個聽覺型學生,都是歪歪地坐,他們耳朵朝前,對著聲音來源,而不是臉盯著老師或黑板的,而且他們都有學樂器,學外語的速度也比一般人快。顯然我們不符合這個類型。不過,這不妨礙我們享受有聲書的世界。

去年疫情爆發,居家避疫到好幾個月都沒開車出門,大家都在家上學上班,我因此沒法聽書,悶了好一陣子。後來因為自己開車出門的時間很多,就不再跟小孩一起聽有聲書,我就可以聽我想聽的,而且加快進度。自己在車裡聽書的好處是,車子像是一個私人的空間,我可以在其中完全沉浸在書的世界,有時聽到流淚,也不怕被人看到。在車上聽書最危險的時刻,莫過於聽《Educated》聽到作者被大哥家暴時,那情節讓我不安到我很想放開方向盤從車窗跳車,我沒法聽那樣的內容。我在車上跟不同書的作者經歷了好多難以忍受的創傷時刻。

最難忘的是,當我在蜿蜒的南加州山路上開著時,聽到《沼澤女孩》裡的北卡沼澤描寫,感覺我的腦子被分成兩半。我的眼睛看到的是一個世界,但我耳朵裡聽到的卻是另一個。這是難以描述的奇異時刻。

同樣是小說的有聲書,每本書的安排差異很大。像《夜鶯》根本就像廣播劇了,裡面兩個小孩聲音都特別稚嫩到讓人感覺要融化了,但女主角的女兒到十幾歲時還是那種三五歲的聲音,就有點怪怪的。裏頭兩位霸居女主角家的納粹軍官,一好一壞,也都是同一個人的聲音,跟女主角有情愫的好軍官死了之後,壞軍官上場,但聲音一樣,經常讓我感覺混淆又出戲。

《證詞》也有點像廣播劇,而且作者瑪格麗特.愛特伍也有參與聲音演出。我喜歡她的聲音和分量安排,適如其分,不搶戲,同時又讓讀者能感到作者的參與。現在我聽到《Lord of the Flies(蒼蠅王)》則是作者威廉‧高汀自己來唸的,完全不假他人之手。然而,我覺得收音收得不夠好(受限於至少三十年前的技術),而且高汀的聲音有點平板(大概錄音時他已經很老),我聽久就覺得有點無聊,聽得有點痛苦,聽書聽那麼久以來,第一次懷疑我能否聽完這本有聲書。

我最不喜歡的有聲書播音員則是負責《The Honey Bus: A Memoir of Loss, Courage and a Girl Saved by Bees(被蜜蜂拯救的女孩:失落、勇氣,以及外公家的蜂蜜巴士)》的那位,她扮作者那個對小孩不耐煩的媽媽很合適,但她每次詮釋剛變成單親家庭的六歲小孩的聲音,我總有出戲的感覺,因為她詮釋到錯誤的方向,把一個可憐的小孩變成一個討人厭的小孩,那聲音實在太不討喜,讓人很想翻白眼走開。這本書明明很好看的,但是被一個錯誤的聲音詮釋,實在太令人難過了。我在Amazon上看到有人也受不了有聲書的聲音,因此給那本書一顆星,讓我覺得對那本書真是太冤了,星星是給書的內容才對。我在YouTube看過作者演講的片段,我覺得作者自己來唸那本書都比出版社選的人好,她的聲音沒有那種讓人不喜的特質。

說起來,有時聽有聲書會比看紙本書更主觀一點,畢竟聲音會增加文字的溫度和情節的厚度。如果聲音讓書的溫度下降,顯然就不是很好的選擇。另一方面,有聲書可以改變我們閱讀的器官,對眼睛不好,或者有閱讀障礙的人來說,如果有有聲書,那他們同樣可以享受閱讀的樂趣。

我對於本地圖書館有豐富的有聲書館藏感到慶幸,因為現在我傾向借有紙本和有聲書的書籍。如果未來台灣的出版社也能跟進,增加一種語言的選擇,我想也能造福很多像我一樣沉迷在有聲書世界的讀者。

由 Debby 發表於 12:59 AM | 迴響 (0)

May 29, 2019

Amazon正體中文電子書有什麼看頭?

每次回台灣前我都會花時間在博客來或讀冊上物色目標,然後下單,這樣回到台北時,才能去領我買的書。不過今年不用這麼忙了,因為Amazon終於有正體中文(註)的Kindle電子書了!我樂得都想放鞭炮了。等了好多年,差點都要放棄,本來還想這次回台灣要去買Readmoo讀墨的閱讀器。現在當然就不必了,Kindle是我的第一選擇。既然有第一的,就不需要用第二的。

早在去年十一月,我就看到Amazon要賣台灣的正體電子書的消息。新聞本來說去年底或今年第一季就會上市。但我等了又等,一直看到Amazon在台徵人的消息,不免猜想他們進度落後,所以始終沒有下文。我曾以為他們會開個台灣站,於是測了可能的網址,不過最終還是導向美國站。

5月21日中央社發布消息說Amazon將有兩萬本正體中文電子書要上市。新聞說:「Kindle今天在APP推播表示已擁有繁體中文書2萬餘本,但目前在Kindle電子書店頁面,雖可找到許多繁中書的封面,甚至有才下檔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劇本書,但點進去後並無法完成後續動作。」但我和朋友分別在美國和台灣,都查不到《我們與惡的距離》劇本書,只找到mp3。直到5月24日,我在聯合報的「高品質Amazon繁體中文電子書上架」新聞裡看到正體中文電子書的入口,點進去之後發現他們在美國站開張了,才查到前述的劇本書。

作為一個Amazon多年的忠實顧客、台灣出身的讀者,以及對台灣出版界有些許認識的人,我對Amazon目前差強人意的正體中文書門面,其實有很多意見,我覺得連要打六十分都很勉強。我甚至拉到頁面下端,點進他們徵人的選項,去找是否有相關工作的職缺。不過我沒找到他們有相關職缺,也沒有相關人脈,就算了。

就我看過的所有報導,似乎沒有記者直接找到Amazon進行訪談,大部份的報導看來都是用消息有限的公關稿來發揮,都是很表面的泛泛消息。前兩天我花了不少時間在Amazon的頁面搜索上百筆,展開地毯式搜索,也就主要出版社逐一檢視,終於有些心得。Amazon目前上架的兩萬本正體中文電子書,不但遠低於其他台灣業者,而且有相當比例是來自香港、中國大陸。姑且不提台灣一些大部份人都沒聽過的小出版社常年從中國大陸取材,把文字轉換、稍微編輯後在台灣出版,這次上架的書裡,有好多家是香港的出版社,例如香港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圓方出版社、明報出版社、明窗出版社、紅出版、新雅文化、中和出版和小明文創等。這些出版社的電子書上架量也不少。

相較於台灣一些比較有名氣的出版社謹慎釋出部分書籍試水溫,那些台灣很多出版人可能都沒聽過的小出版社丟出來的量大到可說是濫竽充數。就連過期的命理書都拿出來賣,而且還賣得挺貴,居然要7美金,比在博客來上還貴(台幣160),例如水星文化的2011金兔年運程

我忍不住要懷疑Amazon的管理邏輯和合作條約內容了,我以為他們最重視獲利表現。這種過期命理書恐怕十年也買不到幾本,難道只因為硬碟很便宜,就可以讓出版社隨便把賣不出去的書通通上架,然後號稱有兩萬本書嗎?到底兩萬本裡,像這樣的書有多少?我記得我以前從事跟出版有關的工作時,每個月都收到很多贈書,有些書一翻就知道完全沒有品質可言。如果在書店買書,翻到這種書,我會知道是地雷不要買,但現在這些電子書都沒有試閱,單憑書名、封面和簡介,再加上完全沒有人評論過,讀者要如何判斷那是地雷書與否?

就大出版社上架的電子書裡,偶爾也有些問題,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冊數不齊。像遠流的法布爾昆蟲記昨天只有3和4,今天才出現1、2、5-10。而金庸天龍八部的標題不統一, 天龍八部6標題格式硬是跟其他七本不一樣。我真想問編輯:你看了不難過嗎?遠流的格式問題不只一個。Agatha Christie中文譯名是阿嘉莎.克莉絲蒂,有時作者部分顯示中文,有時則顯示英文。目前這兩者並沒有關聯性,所以用英文名字查,就不會看到用中文譯名那3本。若用中文譯名查,則不會看到顯示英文名的那6本。

另外,也有人說他買的書跟下載的書不一樣。我想跟那人說,碰到這狀況,應該寫信給客服,那本書就這樣突如其來多了一個一星的惡評,有夠冤枉的,而且我記得星星不能改,錯誤修正後他要是覺得那本書很好,已經送出的一星也沒得救。在英文書的評論裡,這種人經常會被罵,因為一星的惡評會誤導其他人。不過正體書新上線,很多人不懂這些,恐怕這情形無可避免。

我一開始最想知道的,是我可以在Amazon買哪些作家的書,於是花了非常多時間一一搜尋。金庸、瓊瑤和倪匡(有些作者顯示為「衛斯理」)等的書似乎挺齊的,古龍完全沒有,但是有「女金庸」鄭丰的22本書。香港通俗小說家梁望峰有49本書,也很驚人。兒童作家管家琪27本正體書和1本簡體書,可以造福那些有國小高年級和中學生的海外華人家庭,至於裡面有沒有注音,我就不知道了。再來是蘇偉貞的21本小說,陳樂融的19本書,黃春明和吳若權14本書,林良、羅智成和吳鈞堯11本書,許悔之10本書,何飛鵬和痞子蔡9本書,隱地、郭強生、剛和同志伴侶結婚的陳雪、駱以軍、苦苓、許常德和米果都有8本,章詒和有7本正體版和一本簡體書,焦桐有7本,蔣勳、達賴喇嘛和河合隼雄有6本,傅佩榮、洪蘭、楊照、劉炯朗、廖玉蕙、游乾桂、顏艾琳和藤井樹有5本書,白先勇有4本正體和11本簡體版,張國立、宇文正、彭菊仙、王聰威和甘耀明有4本書,王鼎鈞、劉克襄、簡媜、琹涵、廖輝英、陳文茜、吳淡如、蘇絢慧和劉威麟有3本書,吳明益、陳雨航、方梓、李維菁、鍾怡雯、張小虹、李欣倫、廖偉棠、蔡穎卿、張啟疆、阮越清、許榮哲、臥斧、周慕姿和林立青有2本書,余光中、黃錦樹、張默、李昂、張曉風、平路、郭強生、張曼娟、蔡珠兒、陳玉慧、吳繼文、袁瓊瓊、金士傑、鄭如晴、何致和、蔡逸君、董啟章、阮慶岳、成英姝、鍾文音、王盛弘、孫梓評、林燿德和盧蘇偉只有1本。朱天心有7本簡體版,但正體版一本也無。唐諾則有3本簡體版,正體版掛蛋。龍應台的3本書變成一本簡體電子書,同樣也沒有正體版。劉墉正簡體各兩本,而朱振藩正簡體各有一本。然而,琦君、逯耀東、齊邦媛、王文興、陳映真、林文月、張大春、朱天文、詹宏志、王宣一、張拓蕪、韓良露、韓良憶、郭箏、黃寶蓮、舒國治、凌拂、 陳幸蕙、阿盛、黃碧雲、蔡素芬、柯裕棻、胡淑雯、馬世芳、黎紫書、張惠菁、陳大為、葉怡蘭、邱妙津、袁哲生、徐國能和鄧惠文等人,一本電子書也沒有。 亦舒有一本簡體版,但不是小說,於是我無法確認那是否為小說家亦舒的作品,豆瓣上有書迷說那應該是盜版的,真相可能只有亦舒本人和出版社才知道,這是我不太敢買簡體版的原因。

翻譯書當然很多,經典少不了。神曲、獅子.女巫.魔衣櫥、愛麗絲夢遊仙境、O孃、自己的房間、燈塔行、祕密花園、一千零一夜故事集、一九八四、動物農莊、緬甸歲月、伊凡.伊里奇之死、流浪者之歌、德米安:徬徨少年時、小王子、給菲莉絲的情書:卡夫卡的文學告白、蛻變、漂鳥集、快樂王子及其他故事集、大亨小傳、機器人四部曲、老人與海、莫泊桑小說精選、古典時代瘋狂史、齊克果日記、紅字、亞瑟王之死、最美麗的王爾德童話、最真誠的安徒生童話、最勇敢的格林童話:奇異的旅程、小氣財神:彰顯寬容與愛的狄更斯經典等都有。這些書因為是公版書,常有一本書有多家出版社出的狀況,我沒細細檢查,目前只看到《傲慢與偏見》有兩個版本。現在除了價錢差異,讀者似乎沒有更好的方式選擇自己要的版本,因為如同前述,尚無章節試閱,根本無從得知那一個版本比較好。

雖然目前網站上很多地方讓我不滿意,不過我已經買了兩本,也記好幾十本書,準備在未來的一兩年間慢慢買來看。Kindle最強的一點是他們的勘誤作業。買了兩本正體中文電子書後,我進我的帳號檢視之前買的電子書,好些書都被標記需要更新檔案,因為他們修正錯誤後,會釋出新的版本,讓讀者重新下載,就算是免費的電子書也是如此。這是在Amazon買電子書最值得信賴的地方。其他來源的電子書,恐怕不會花那麼多時間和人力物力在這上頭吧。所以就算目前有不少錯誤,只要透過客服回報,假以時日,我相信他們會越做越好。


註:雖然Amazon上顯示為「繁體中文」,但我們並沒有將中文字繁體化,我堅持我們使用的是正統的中文字。

由 Debby 發表於 11:01 PM | 迴響 (0)

September 28, 2012

思考設計與人的關係--《有道理的設計》

近年來不少有設計感的商品在全世界暢銷, 期待能透過設計讓產業翻身的台灣產官學界, 因此注入不少資金在各種打著設計名號的產業, 活動, 建築和比賽上. 台灣是否有天也能設計出像iPhone這樣讓人眼睛一亮又愛不釋手的世界級熱門商品? 擁有設計師和企業經營者雙重身分的洪裕鈞(Royce)在《有道理的設計:設計師CEO的跨線思考》裡, 提出他的答案及進一步的看法.

在回答問題前, 洪裕鈞用各種方式解釋所謂的"設計"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他一再陳述"設計"不只是追求產品的美觀而已, 那種看法太皮相, 不可能達到改變使用經驗的層級, 遑論提升台灣的產業競爭力.台北101, 故宮找義大利品牌ALESSI設計的清宮系列商品, 台北為了花博而安裝的新路燈, 毫不顧及環境與建築關係的日月行館, 上海世博會裡徒具天燈外型的台灣館等, 都是他眼裡的膚淺作品. "設計早就無所不在, 只是不一定是好的設計," 他如是說.

有內涵和深度的設計, 他說是能打破常規, 創造新使用經驗的設計. 那些好的設計商品, 之所以抓得住眾人的注意, 就是有種從內到外的意圖, 專注於解決某種使用者的問題, 或者創造前所未有的使用經驗. 他強調設計是"how it works"(怎麼使用), 而不是"how it looks"(看起來如何). 身為超級車迷, 洪裕鈞用他對不同車子的看法和使用經驗, 闡述好車絕對不是只有光鮮的外表, 而是要在許多方面達到, 甚至超越車主對車子的要求. 他因此認為, 台灣人對汽車的想像不足, 只是認定汽車是交通工具, 沒想到可以用汽車追求快樂, 歷險, 或表達生活態度, 這是台灣勉強自產汽車後, 難以在國際市場立足的重要原因.

設計是某多因素的綜合表現. 洪裕鈞借用他的母校--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前校長田約翰的看法, 指出"科學, 技術, 工程, 數學"(依英文字首簡稱STEM)是不可或缺的創新基因, 要加上"創新, 設計, 情感, 藝術"(依英文字首簡稱IDEA), 兩者加以融合, 才可能打造出像iPad, iPhone這類的無敵金鋼. 除非台灣在這些層面有好的表現及應用能力, 否則他不認為台灣的3C大廠可能動搖蘋果的地位. 此外, 他認為台灣政商界主事者往往缺乏美感, 想像力, 創見和敏感度. 他以蘋果的產品為例, 蘋果的產品從產品設計之初到最終的上市產品, 都由蘋果執行長Steve Jobs一人做決策, 他雖不是設計師, 也沒做市場調查, 卻能成就如此不凡的商品, 那代表他個人的想法和遠見. 所以台灣的未來不能單靠培養設計師, 也要有好的主策者.

身為設計師的洪裕鈞除了批判台灣對設計的迷思, 還分享他自己的設計歷程及進一步的市場觀察, 包括邵逸夫獎座, IPEVO FREE-1, IPEVO XING, IPEVO POV和P2V, IPEVO Perch, IPEVO PadPillow, IPEVO Chopstakes等, 這部分對設計學子應該特別有啟發性. 我特別喜歡那個邵逸夫獎座. 一開始光看圖片, 我壓根沒把那細長的東西跟"獎座"連在一起. 當我看完這獎座的設計構想和觀看方法後, 我很期待未來台灣會有各種新視角的獎座出現. 很多年前, 我曾拿到一個據說造價不斐的獎座. 那是一個名家設計的金屬獎座, 我領到的時候就吃足了苦頭, 因為實在太重了. 拿回家後, 家人避之唯恐不及, 因為台灣有地震, 放高一點, 地震來時它不單會壓壞家具, 還可能把人砸傷. 由於它實在太重, 我不可能把它帶到美國來. 這獎座如果沒被丟掉的話, 應該還在我爸媽家某個不見天日的角落沾灰塵, 到頭來那獎座只是個名義上有價,實際上令人頭大的東西. 我真希望我當初領的是個小巧點且有其他功用的獎座, 這樣它就不於被遺忘了.

除了那些新奇的商品, 他也提到有種好設計是專注於物件本身的功能, 因此質樸到不讓人注意到它們的存在. 就像美國康寶濃湯罐頭(Campbell's soup)的上半段紅色加下半段白色的外形是美國普普藝術家Andy Warhol所設計的, 歷時五十年, 仍站在美國超市貨架和一般人家的食物櫃上, 依舊那麼醒目且讓人習慣.

先當個好的消費者充分體會各種好產品, 從當代各種藝術家的作品中汲取養分, 深入文化的各層面等, 是他認為設計師的基本功. 洪裕鈞自稱不知道如何教設計, 不過他在書的最後寫了三個年輕設計師可以深入的面向.

這是一本發人深省的好書. 然而我必須指出此書的編輯設計實在欠缺考量, 有礙閱讀. 最好的書籍內頁是白紙黑字, 讓人眼睛舒服, 而且一目了然. 但是此書在很多地方幫讀者用不同顏色反白的字標示重點, 老實說, 這讓我感覺自己似乎在看一本二手教科書, 書上的重點都不是我畫的, 而且認定我們這些讀者不知道哪些是重點. 那些藍色反白, 橘色反白, 綠色反白, 桃紅反白的部分常讓我的眼睛自動跳過. 希望遠流未來出版這類的書時, 不要再採用這麼花俏的內頁設計, 這其實也違反洪裕鈞在書裡說的"有道理的設計"精神. 如果真的需要為設計學子快速了解重點, 可在書末加個重點摘要的小冊或別頁, 這就不至於干擾讀者對正文的閱讀了.

由 Debby 發表於 08:34 PM | 迴響 (0)

June 26, 2009

阿特拉斯為何聳肩?

在希臘神話裡,泰坦族的巨人阿特拉斯與同族攻打奧林匹亞神族。泰坦族被打敗之後,阿特拉斯得到的懲罰便是將天與地肩負在他的兩肩上。之後,英雄赫拉克斯為了完成十二件任務,便央請阿特拉斯幫他偷希拉的金蘋果,然後暫時幫他把天與地頂著。短暫獲得喘息空間的阿特拉斯拿到金蘋果後,不想再擎天,赫拉克斯於是用個小詭計,不但把天與地放回阿特拉斯肩上,還帶著金蘋果開溜。

俄裔美籍小說家艾茵.蘭德(Ayn Rand)以《阿特拉斯聳聳肩Atlas Shrugged)》為她寫了十四年的小說命名,想必有深意。不過,這是一部以美國鐵路公司和鋼鐵公司經營者為主角的現代小說,乍看之下,跟希臘神族一點關係也沒有。

atlas_shrugged.jpg看完第一、二章,讀者可以很快地抓到幾個要角:塔格特泛陸運輸總裁詹姆斯‧塔格特(小名吉姆)、塔格特泛陸運輸副總裁達格妮.塔格特和里爾登鋼鐵總裁漢克‧里爾登(本名應是亨利。漢克是亨利的小名)。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反覆出現的神秘問句:「誰是約翰.高爾特?」

詹姆斯‧塔格特是個靠搞公關起家的企業家後代,他對企業經營有許多浮誇不實在的看法。反倒是他的妹妹達格妮才是做事的人。但是達格妮在當時被認為是這世界的病徵之一,因為一個美國女人不但不相夫教子,在事業上衝鋒陷陣勝過男人,還做到如此高階。漢克‧里爾登是另一個拼命三郎,他和達格妮可說是合作無間,之後更因為惺惺相惜而擦出愛的火花,演出不倫之戀。這部分是艾茵.蘭德貼近人性的戲劇性安排,她要說的,並不是愛情故事。

在達格妮與漢克在大眾質疑的情況下,焦頭爛額地為應用新產品里爾登合金的新鐵路拼命時,國會通過的「機會平衡法案」為他們的前途蒙下陰影。這個法案限制大企業的快速發展,帶有強烈的社會主義。

二十世紀開始,普遍有種看法,認為富人賺太多錢是不道德、不公不義的。於是在中國,孫文用社會主義的理想寫了三民主義,作為中華民國的綱領。但是中華民國政府之後被更激烈的共產黨擊敗,中國大陸赤化,與鄰國蘇聯進行一連串共產主義社會實驗。實驗的結果,是飢荒不絕、生靈塗炭,富人都窮了,然而窮人仍不能吃飽。

在《阿特拉斯聳聳肩(Atlas Shrugged)》第一部中,艾茵.蘭德鋪陳了許多與社會主義相關的問題。我相信這是她從社會主義俄國到資本主義美國,觀察二十世紀方興未艾的社會主義學說發展與社會體現,於是藉由小說寫下她的看法。

由於我手上只有第一部的書稿,無從得知艾茵.蘭德的真實看法,但從塔格特在小說第一部後半追尋的二十世紀鋼鐵公司的體制實驗(從總裁到女傭,都拿同樣的工資——基本的最低工資),我們可以看出作者並不欣賞那些帶有共產色彩的社會主義實驗。

艾茵.蘭德在第一部,只將她的許多問題開了頭而已。她到底想說什麼?人們到底做了什麼事,阿特拉斯為何聳肩?我想,得把第二、第三部看完才能知道了。

由 Debby 發表於 10:56 PM | 迴響 (0)

March 04, 2009

重拾閱讀樂趣

忘了是小J出生後的第幾個月,我弟在越洋電話中問我:「還看書嗎?」我說:「現在只有時間看育兒書。」我弟的反應是:「怎麼那麼慘?」的確很慘。

曾有則新聞提到,許多美國人鮮少讀書,平均下來,美國人一年只看一本書。我去年的閱讀量,就淪為美國人的平均值。因為看育兒書,對我而言,只是親職工作的一環,所以不算在閱讀的範圍內。在我的標準裡,讀到讓我覺得至少有點樂趣或收穫的書,那我才算讀了一本書。所以一整年下來,我只看了一本《斷線》。

那則關於美國人閱讀量的新聞同時提到,有些人認為閱讀不該僅限於紙本書,現在資訊如此發達,在電腦上,透過網路,也可以閱讀。還有人認為,爛書很多,讀到爛書,還不如不要讀。
我同意這兩種說法,即使兩者跟我的想法有點差距。

我在網路上也看很多東西,然而我仍認為,紙本書可以讓人讀到比較完整的概念或故事等,跟在電腦上的閱讀,還是不太一樣。讀到爛書的感覺很差,可是每個人對書的體會不同,某些人認定的爛書,不見得是我討厭的爛書,就像John Irving的《心塵往事(The Cider House Rules)》。此書在amazon得到206人評為五顆星,16人評為一顆星,意見不算兩極,但是評為一顆星的人中,居然有自稱是John Irving迷的。還好那人不是我的朋友。

我很久以前就買了John Irving的大部頭。看到那幾冊厚如磚頭的小說,我總覺得,該留到很有空的時候再讀。可惜我一直沒什麼時間,一晃就是好幾年。直到兩週前,我在晚飯後,心血來潮,從書架上取出八百多頁的《心塵往事》,一口氣讀了八十頁,然後開始跳讀中間和結局,欲罷不能。後來抬頭一看,天哪,都快十一點了,只好趕緊打住,去做家事。

此後,幾乎每天都看個一章左右,終於在前兩天看完。好久沒看這麼厚的小說了,《心塵往事》讓我讀得很過癮。由此看來,目前雖然沒太多自己的時間,要讀完八百多頁的小說,其實沒那麼難。如果每天讀個八十頁左右,不到兩週就可以看完了。當然啦,好的翻譯會讓人看得比較順利。前些時候,我本來看《得救的舌頭》,由於翻譯太差,於是有一搭沒一搭,看了好幾個月還沒看完。

這算是今年開春的正面閱讀經驗。

吳爾芙曾提到,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這一年多來,我每天忙於家中的各種瑣事,沒什麼自己的時間,能真正靜下心寫點什麼的時間更少,頂多記錄一下生活流水帳,思考能力不如以往,要寫東西,也比以往吃力。如果吳爾芙生前生育過子女,不知她會如何看待有智識需求的女性,在孩子出生後的境遇?我指的當然不是花錢請人來照顧小孩,然後自己躲到沒有小孩的房間去閱讀和寫作那種方式。在追求自我成長和養育子女中間,有沒有一條平衡線?有些人很能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感覺,然而,我不是。我覺得現在的生活似乎少了點什麼。在我的理想生活中,少不了閱讀與寫作,那意味我需要獨處的時間。每個人都只有24小時,在孩子入睡後,分一些給做不完的家務,剩下的時間,實在太少了。

現在恐怕就只能用支離破碎的時間,來拼湊一點閱讀的樂趣。或許,等小J長大一點,把他送去上學,我才能有更多自己的時間來好好讀更多的書了。

由 Debby 發表於 10:55 PM | 迴響 (0)

November 09, 2008

外行人看《氣的樂章》

李嗣涔說王唯工的貢獻是"beyond the Nobel Prize",這大概也說明王唯工的書有相當的難度。我的程度不好,不懂物理、生物、醫學等學科,對此書無法參透。我只能以學過一點點氣功和看過中醫的經驗,來看王唯工《氣的樂章》。不過,還算有收穫,至少讀懂「氣」大致上是血液循環的基本原理。

王唯工提到,經絡阻塞的感覺,依程度為:癢、酸、痛、麻、木。如果身體很好,那不會有感覺。但是身體非常不好,同樣不會有感覺。他提到的例子是手關節受傷,病人多半抱怨手關節不適,但是更多問題在頸椎。我看這段很有感覺,因為我和某人同樣都有腕隧道症候群,且被醫生說頸椎有問題。

王唯工說,脊椎很重要,姿勢不正也會造成脊椎歪,這樣就會產生很多疾病。他主張用復健和運動的方式讓脊椎回到原本的位置。復健指的是物理治療,可以加快血路暢通。至於運動,他主張慢的太極才是好的運動,讓人長壽,而西方的運動太過激烈,對身體有害,可能造成那些奧運金牌選手早逝。在氣功方面,他主張練內功,而不是外功。站樁可以讓命門鬆,心肺功能便好、腎功能也提升了。另外,他在《水的漫舞》則提到,瑜珈是比較好的減肥運動。

令我比較意外的,是他主張科學中藥不比傳統熬藥差。因為熬藥過程中,藥味蒸發大半。科學中藥的缺點是有些藥材不是用最高品質。他說,如果你很會煮藥,煮出來的藥比科學中藥好,否則,科學中藥比自己煮的好。

他認為很多疾病都是因為缺氧,「偏頭痛、失眠、多夢甚至高血壓、青春痘等等,其實大多是同一個原因造成,就是頭上缺氧或缺血而已。」因為缺氧,所以身體會讓人醒著以維持足夠的氧氣,就造成失眠。因為臉部血液循環不好,容易有細菌滋生,就造成有青春痘。

他說外傷是發病的重要原因。傷疤也是一種外傷。如果疤沒長好,都會影響氣血。最好的疤是幾乎看不到,連淡痕都沒有。如果疤沒長好,會傷到經絡,要吃藥加物理治療,直到疤長好為止。他提到,剖腹產直切較好,橫切的話,把經絡都切斷了,恢復狀況很差,胡茵夢就是這樣。看到這,我想到小S跟大眾主張剖腹產的說法真是大錯特錯了。

暫時先記這些,這些是我比較有興趣的部分。此書還有很多有意思的觀點,暫時沒空在此記下了。


氣的樂章:氣與經絡的科學解釋,中醫與人體的和諧之舞

作者:王唯工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09月07日

由 Debby 發表於 01:14 AM | 迴響 (8)

June 13, 2008

挑動美國人神經的歐裔家族故事——斷線

fault_lines.jpg

信仰美國價值,會為一個人帶來什麼樣的世界觀?南希‧休絲頓新近出版的小說《斷線》,對美國價值有尖銳的批評。


我和本書第一個出場的六歲男孩索爾一樣,目前生活於「全球首富之國的首富之州」。雖然我不全然接受美國價值,依舊從索爾的言行,感受那種反挫的力道。因為,想到我目前稚幼的兒子,如果未來變成像索爾那樣,僅六歲就放縱狂妄,藉著Google變成布希和上帝,我大概會崩潰。


這個叫索爾的男孩這麼說的:「我的雙親曾達成這一點共識:誰也不能揍我、打我屁股或是把其他形式的體罰加諸在我身上。因為他們從許多書上得知,被體罰的小孩會變成殘暴的父母、被猥褻的小孩會變成戀童癖,被強姦的小孩會變成妓女或妓男。因此他們認為溝通很重要,要不斷的溝通、溝通再溝通,詢問小孩他們犯錯的動機,先讓小孩自己解釋,然後再溫和地告訴小孩,下次如何做比較恰當的行為,但是絕對不能打小孩。我覺得這個原則很好。耶穌的理念裡,我最不能認同的就是當別人打你耳光時,你不能還手,還得把另一邊臉頰迎上。……這個錯誤導致他直接被釘到十字架上受苦受難。」

諸如此類的片段,令我讀了五味雜陳,因為有許多是我正在接觸的觀念。而這些觀念的確可能造就狂妄的小孩,而不是懂事有禮的孩子。但索爾不是美國兒童的樣版。

作者南希‧休絲頓讓讀者感覺五味雜陳的地方,不只這些。索爾的故事,是這本小說的一個片段而已。這本小說基本上由四代四個主角六歲時的故事組成,雖不是推理小說,讀者仍得從每一段故事的片段中,去拼湊索爾的曾祖母的身世。而每一段故事,雖由兒童之口陳述,卻包含小到家庭、教育,大到種族衝突、戰爭等政治環境。

Fault_lines2.jpg美國表面上是個兼容並蓄的國家,這裡有來自各國的人,因為婚姻等各種關係重新組合,變成一個新的民族熔爐。實際上,這熔爐底下多的是危險、相衝突的成分。《斷線》以美國做開端,拉回納粹時代的德國,並非沒有原由。納粹時的德國,強調亞利安人優於其他人種,對猶太、吉普賽等人種趕盡殺絕,同時以類似「種馬」的方式,企圖大量生產亞利安人。執行這計畫的總指揮嫌這種方式太慢,因此從其他國家偷來外貌符合亞利安人的幼童,讓他們「變成」德國人。


二次大戰結束至今,已有六十餘年,世人仍譴責納粹的惡行。納粹消失了,但那種劣行並非全然從這地球上消失。表面上宣揚自由、民主,總以「侵犯人權」譴責他國的美國,在中東的行為,跟納粹德國其實相似。六歲的索爾喜歡戰爭、色情等事物,所以他從美軍性侵阿拉伯人的事蹟裡,找到快感。而他的父親,則在六歲時,因為索爾祖母要去研究索爾增祖母的故事,搬到以色列,並且因為認識和愛上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女孩,體會了種族衝突這件事。


說到種族衝突,這個家族的成分,本身就有相當的衝突性。索爾的曾祖母艾禾曾被當作德國人(亞利安人)來養,她後來一度和猶太人結婚,讓女兒莎荻在知道自己的身世時,覺得很痛苦。而莎荻的丈夫,也是猶太人,莎荻因此順理成章變成猶太教徒。但索爾的父親覺得猶太人的身份一方面讓他覺得有負擔(過去在他內心造成陰影),另一方面索爾的母親是不能避孕的天主教徒,所以他們改信基督教,以便避孕。這家族的每一代,都從上一代造成的陰影中,重新創造自己的出路,不管那些出路是好或壞。因為如此,這些軌跡讓這個家族的故事變得曲折,下一代甚至難以尋得上一代、上上一代的故事全貌。


從索爾的狂妄,我想起去年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Doris Lessing,她曾在她的小說鉅作《金色筆記》中,提到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年輕人以為自己瘋了,求助精神科醫生。醫生診斷之後,覺得他很正常。醫生後來陸續診斷那個年輕人的其他家族成員,最後發現,其實精神有問題的,是這家族中最年長的那位女性。《斷線》在某種程度上,像是這樣。


艾禾的行為,曾一度讓年幼的莎荻感覺痛苦、震驚、不解和遭背叛。跟《達文西密碼》中的蘇菲看到至親的祖父讓她不解的一面一樣,她們因此變成私家偵探,那晚看到的東西在她心裡打了死結,往後的日子就得為打開這個結而努力。而莎荻一生的努力,無疑地影響她往後的兩代子孫。


南希最想要陳述的故事,是艾禾。艾禾六歲時的世界,雖然窮困,除了姊姊不喜歡她之外,大體還像樣,比她女兒六歲時的精神世界好一些。然而,自從她多了一個沒有血緣的哥哥之後,她的世界就變得很詭異。我最不喜歡此書的地方,莫過於南希‧休絲頓把六歲時索爾和艾禾(尤其是後者)寫得太超齡、難以想像的早熟。用兒童的口吻來描述故事,的確有限制,但是不該因為想要陳述某些東西,就把六歲的兒童寫成十歲那樣。兒童的心智發展是循序漸進的,要讀者接受這個家族出了兩個天才,很困難。

此書已發行二十國版本。作者明明是加拿大人,加拿大版本卻比法文版晚許多出版。而美國版,就更慢了,今年十月才要出版。為何這麼慢?原因是出版商覺得南希‧休絲頓在此書對美國的描述會觸怒美國人,希望她加以修改。崇尚自由民主的美國人會像他們動輒批評搞恐怖主義的中東人那樣對南希趕盡殺絕嗎?至少出版商就是其中一個提著書要作者改稿的美國人了。有消息提到,出版商說她只會更動「四個句子」。到底是哪四句讓美國人受不了?有興趣的人,得自行閱讀此書,然後猜一猜,等美國版問世時,才能得到答案了。



斷線 Lignes de Faille

作者:南希.休絲頓(Nancy Huston)
譯者:陳蓁美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05日


註:我看的是「未完整校訂編輯」的「先讀版」,引述內容可能與正式版本有出入。
上面的書封是中文版,下面的書封是尚未發行的美國版。

由 Debby 發表於 03:40 PM | 迴響 (0) | 引用

April 23, 2008

美國家庭主婦的聖經——Martha Stewart's Housekeeping Handbook

Housekeeping_handbook.jpg
終於收到Amazon寄來的Martha Stewart's Housekeeping Handbook了。我最早在Costco看到。當時翻一翻,便覺得非買此書不可。因為美國的家居有太多學問,不是我一個人在電腦前搜尋、在房子各角落摸索就可以學會的。我以為Amazon會比較便宜,當時沒立刻買。沒想到,回家一查,才發現Costco才是最便宜的(畢竟每年要繳45美元的會費嘛)。之後去Costco好幾次,怎麼找都找不到。若在Costco網站買,還要付運費,就划不來了。最後只好去Amazon買,好歹免稅免運費,這樣比Costco貴不到兩美元。

這本書有好幾部分,有一部份是照空間(第一個就是廚房。其他還有藏書區、衣櫃、餐廳、樓梯間、洗衣間、客廳、臥室等)解說。之後有講解各種清潔方式。然後是比較細部的,像是空調、電、燈光等。

最近覺得非看此書不可,是因為想在小傢伙的房間裝窗簾。但是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研究各種裝窗簾的方式、窗簾的款式等,都沒有具體的結果。畢竟美國的家居方式跟台灣差很多,既然一切都要自己來,所有的細節都得弄清楚,所以我必須有系統地瞭解美國的窗戶相關項目才行。

不過,翻了瑪莎‧史都華的這本書之後,有些失望。此書主要講的是清潔、維護方面,對於裝窗廉、百葉窗等技術層面,少有涉及。這本書是看來只給家庭主婦而已,而家庭主婦的工作,大概不包括裝窗簾,所以也不需要弄懂要怎麼買窗簾之類的吧(默)。可是我得作主決定小傢伙房間的窗簾。我看我得再買一本跟窗簾有關的書了。

除此之外,此書還是有很多資訊。像是我之前一直想知道美國各種床的實際大小,在此書就可以找到答案。

推薦給在美國生活的人(不只是家庭主婦,單身的男女、已婚男性,也會覺得此書很實用喔)。

由 Debby 發表於 02:23 PM | 迴響 (0) | 引用

September 13, 2007

勤於上網的譯者何處尋?

一位前輩幾個月前發email尋找好譯者,其中一項條件是:「略通搖滾樂或者願意勤於上網查正確譯名者,毋需懂樂理。」看到這,我覺得有意思,「願意勤於上網查正確譯名」,這不是很容易的事嗎?我每天開電腦,多半是為了上google查東西,然後才看email等。如果要工作,基於職業水準和道德,勤於上網查正確譯名,更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吧。

然而,似乎不是所有譯者都有這種習慣。每天上網的人,也不是像我一樣都習於自己找答案。三不五時就可以在我的部落格看到一些留言,問一些我不清楚或不確定,但是一搜尋就可以知道的事。每次我回答,同樣得靠Google大神才行。前不久,在一串關於陸正弟弟的新聞討論中,有人問起陸正案的來龍去脈,另一個人便不客氣地回答,這是網路時代,請自行上網找答案,不做功課,隨便問問題,只會讓人看不起。好個回答。

 

要被貼上「不勤於上網」標籤的譯者,恐怕很多。我現在能看到的中文書不多,但在有限的中文翻譯書裡,每回都會看到讓我噴飯的翻譯,這些翻譯常是不勤於上網的結果。

例一、《新手爸爸完全手冊》272頁:「你很可能在寶寶出生的第一年輕易花掉二十萬購買寶寶的必需品和其他基本設備(包括佈置育兒室的小床、換張桌子及其他項目。)」括弧裡的那串說明,我一下就想到原文是指crib, changing table and other items。crib譯做小床,沒有問題。但是changing table可不是換張桌子啊,那明明是指換尿布台之類的東西。看到這,我開始懷疑譯者的程度,這串英文明明都是一串名詞,怎可能突然冒出一個動詞,要人「換張桌子」?

然後在275頁,把dresser翻譯成「一組抽屜」,其實應該是嬰兒的衣櫃。至於271頁,把swing翻譯成「鞦韆」,就不討論了。我不覺得「鞦韆」的翻譯是正確的,但太多這類書都這樣翻譯,如果台灣的讀者能望文生義就好了,但我覺得應該沒辦法,我會想到戶外的鞦韆,而不是室內的搖椅。

如果譯者在翻譯這些名詞時,在google圖片輸入這些名詞,就可以知道這些東西是什麼,而不至於翻譯出上述的笑話。

例二、《超級嬰兒通》157頁:「現今大多數父母是文化的受害者。……如果有父母並不這樣做,他們的朋友也會說:『你說你沒替瑟琳娜在門口擺個跳躍寶寶?』」不要說台灣的讀者不知道什麼是跳躍寶寶了,美國的華人也不知道。我找了原文一看,是這樣的:"Serena's parents-indeed, most parents nowadays-are victims of our culture. ……And if, by some miracle, they don't pressure themselves, one of their friends will: "you mean you didn't get Serena the baby bouncer for the doorway?"(《Secrets of the baby whisperer》P.144~145)唉,原來「跳躍寶寶」是baby bouncer!我還是建議這個譯者應該去Google一下baby bouncer的圖片,就不會譯出這種笑話了。至於「文化的受害者」,我覺得應該精確一點,更貼近原文才是。

這名譯者在非常多的地方都譯錯,不只是特定名詞而已。例如213頁:「因為家庭的注意力、重心全都指向了媽媽和新生兒,爸爸在產後時期通常都會有小小的懺悔。」啥?懺悔?去問一百個新生兒的爸爸,可能不到三個會提到「懺悔」這種感覺吧!原文其實是這樣說的:" Fathers are often given short shrift during the postpartum period, because most of the focus and energy in the household are directed toward Mum and the new baby."原來short shrift被譯成「懺悔」,事實上,應該是「忽視」。

還有15頁及許多處出現的「外婆小南」。原文是"Nan, my mum's mum",這個Nan並不是作者外婆的名字,而是稱呼,參考一下英英字典,例如我手邊的Longman即可知:"Nan, a grandmother"。

這類書顯然在台灣的出版社眼中,不會太認真看待,因此沒有審訂者。但是編輯也太混了,不覺得這些錯譯讀起來怪怪的,然後去找原文來對照。

每次看到這種亂七八糟的翻譯,我總忍不住要看一下譯者簡介。這些譯者簡介提到他們念英語系\研究所,翻譯經歷許多年,或者曾到美國遊學之類,似乎有意表示他們的英文程度很好。但在我這個沒喝過洋墨水,英文也不好的人的眼中,他們的翻譯實在不及格。

我不禁對台灣的文化業感到失望。許多出版人羨慕日本,他們的出版品多,銷路也還不錯,所以可以撐起那種規模的市場。但是日本的一般翻譯水準會如此差嗎?翻譯是文化轉介,我們想學點其他文化的東西,免不了要翻譯。但是翻譯成四不像,貼近不了原貌,又讓本國的讀者無法理解,這樣的翻譯,比不翻譯還糟。

現在網路這麼方便,譯者和編輯卻還打混到這麼明顯的錯誤,都抓不出來,實在失職。難怪前輩找譯者的條件,要加上「願意勤於上網查正確譯名」了。

 

由 Debby 發表於 04:18 AM | 迴響 (1) | 引用

September 07, 2007

Doris Lessing和Isabel Allende新作皆問世

如果有個題目要我寫最愛的女作家,我一定會填上Doris Lessing和Isabel Allende。前者的《金色筆記》和後者的《精靈之屋》都是我愛不釋手的作品,曾經翻讀多次。

這麼多年來,我一直等著她們的新作問世,如今,就在這個暑假,這兩位女作家,分別推出《The Cleft》和《Ines of My Soul》。目前這兩本書在amazon都是四顆星的評價,後者的書評較多。

 

《Ines of My Soul》是奇幻文學。幾年前得知這消息時,有些訝異,Allende寫奇幻文學?魔幻寫實與奇幻文學應該很不相同,擅長魔幻寫實的Allende寫奇幻文學,會得心應手嗎?我有些期待,同時也怕受傷害,害怕一讀了,就再也不喜歡Allende的作品了。

根據amazon的讀者書評,一位只給兩顆星的讀者說,他讀過Allende的所有作品,這本讓他很失望,人物刻畫平板也不可愛。另外一個說,這不是一般的Allende作品,太暴力了。

聽起來很令人失望啊。

至於《The Cleft》,是Lessing書寫女性神話的嘗試。媒體書評也不佳。

這兩本書目前在amazon有32%到34%的折扣。可是我想還是先忍住別買,等中文版吧(如果有出版社願意出的話),即使中文版可能難以達到信雅達的翻譯水準。

 

由 Debby 發表於 08:37 AM | 迴響 (4) | 引用

February 16, 2007

在西方遺失名字的東方人

這個年紀的果戈理已開始厭惡人們問起他的名字,厭惡一天到晚必須囉哩囉唆地解釋,一天到晚得告訴旁人這名字在印度文裡沒有任何意義。……他厭惡自己的名字既古怪又罕見,與他這個人一點干係也沒有,既不是印度文,也不是英文,卻是全不相干的俄文。……就他對俄國作家的少許瞭解而言,他父母竟然從中挑了個至為怪誕的名字給他,很是令他不快。李奧或安東他都可以接受,如果是亞歷山大,可以縮短成亞歷,更就更好了。然而果戈理三個字聽來荒謬滑稽,毫無莊重沈穩可言。而最令他不快的是,作家果戈理和他一點干係也沒有。……那個作家,他的名字的來源,並不是名叫果戈理。果戈理是他的姓,他的名字是尼可萊。果戈理‧甘谷里的名字不但是乳名變成了學名,而且還是姓變成了名。於是他想到,這個世界上他所知道的任何人,無論是俄國人、印度人、美國人,還是其他任何地方的人,都沒有人有和他相同的名字。就連他命名的源由,也和他不同名。
~~鍾芭‧拉希莉(Jhumpa Lahiri)《同名之人(The Namesake)》

印裔美籍作家鍾芭‧拉希莉在《同名之人》中,寫出兩代孟加拉移民在美國的生活。他們與美國社會,有不同的疏離。第一代的疏離,與生活方式、食物、習俗等,有極為密切的關係。第二代的疏離,從主人翁果戈理身上,主要是透過他對於來自俄文名字的內在疙瘩表現。

然而,拉希莉在這個故事點出一件東方人在西方世界非常容易碰到的事:失去名字的脈絡。

某人的白人同事對於我用英文名字,曾表示過他的不解,因為某人用的是中文名字,只是用英文呈現,發音還是很接近中文。但是我的名字沒辦法。中文名字改成英文時,台灣慣用hyphen(-)連接,但是洋人都只會叫第一個字。當我聽到洋人是怎麼念我的名字時,當下便決定,還是讓他們叫我的英文名字吧!不然我可能聽不出來那是叫我。別說洋人,就連中國人看到我的名字的英文拼法,都不知道該怎麼念。像某人的名字是寫成英文,都很好發音的,自然可以考慮以中文本名在西方世界使用。

如此一來,過去那個用中文名字的我,似乎在這個西方世界被抹去了。這是亞洲人會碰到的問題,大概只有日本人比較幸運,他們的名字很輕易就可以轉換成英文,而且容易發音。

取洋名,不是簡單的事。《同名之人》主角果戈理的父親,在幫他取名字時,正在麻省理工電機系攻讀博士,後來在電機系任教。他是個高級知識份子,而且從小喜歡讀各種書,所以幫小孩命名時,才會想到他年少時最喜歡的俄國作家。只是很不幸,他用來幫小孩取名的,是個姓,而且是被改過的姓。所以美籍印度青年果戈理年少時期知道「果戈理」是怎麼一回事時,難受地不得了,後來便跑去改名。

如果一個高級知識份子都很容易犯這種錯,更別說是一般人了。

東方人在西方世界碰到這種問題,機率非常大。畢竟,英文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在這個世界,本來就有許多文化脈絡,無法很快就掌握。在我們自己的國家,我們不需要看什麼命名書,就知道哪些名字該避免,哪些事情要注意。但是在西方,除非找到適當的書籍,否則我們很容易重複美籍印度青年果戈理的命運。

我還記得我的第一個英文名字是怎麼來的。那是小學的事,我不知為何在台灣學英文的第一件事,居然是擁有一個英文名字。總之,英文老師放了兩堆紙團,一堆是女生的名字,一堆是男生的名字,要大家自行抽選。我當時抽到的名字是Rose,這名字雖然現在聽來有點老氣,但不失為一個可行的名字。但是大家都是剛學英文,自然用中文去理解,於是某個淘氣的男生便喊我:「肉絲!」這麼一來,我無論如何都不想用這個名字。

我曾是空中英語教室多年的訂戶,因此一度收到空中英語教室寄來的洋名小冊。但那本薄薄的小冊寫的也很簡略,不太能參考。

許多人取洋名,在洋人看來,恐怕難以理解。因為中文世界有些不好的洋名書,直接把洋名翻譯成中文(就跟我在舊金山Chinatown看到的洋名名牌一樣),一些人覺得某個名字翻譯不錯,就選了。但是很不幸,那些名字在英語世界其實與「性」有關,例如,女性名字的Fanny指的是女性陰部, Cherry指的是處女;男性名字的Dick、Woody等指的是男性陰莖。我認識的台灣女生的確有叫Fanny、Cherry的……

另外是名字的簡化形式(暱稱)。像Debby是Deborah的暱稱、Cathy是Catherine的暱稱,這種都很容易辨識。但是Dick是Richard、Bob是Robert的簡稱等,就不是每個學過英文的東方人都知道的。

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闢有「英美姓名學」的朱若絲曾提到,因為「Dick在俚語中指男性生殖器,因此有人遂開玩笑說:『生了兒子千萬別取名 Richard,免得有人叫他小Dick。』」不過這說法待商榷,因為洋人基本上很尊重當事人的意願,如果Richard本人和家人都沒用Dick這個暱稱,那外人自然也不該叫他Dick,不然就顯得過於輕佻粗俗。在《同名之人》中,有一段是果戈理上幼稚園時,他父親要校長叫他的學名倪克熙爾,但他堅持要叫「果戈理」,於是他從此成了果戈理,直到他改名。

英文名字的來源有許多語文,而且各有各的意義。許多英文名字都來自聖經,像Deborah就是,而且有本書提到,以前希伯萊人有位女先知就叫 Deborah。但是掌權的男性認為女人不該擁有知識和權勢,因此這個名字曾經遭到貶抑。我們的朋友的小孩,有兩個叫做Jerome,這是來自拉丁文的名字(更早也是來自聖經),表示「holy name」,但我想他們的爹娘可能不是很清楚吧!許多東方人取英文名字,有時只是因為某個名字好叫、好聽而已。

這些關於洋名的點點滴滴,都是隱藏在西方文化的不顯眼角落。因此,在文化交接初期,東方人的取洋名方式往往令洋人不解。我記得以前有人曾跟我說,他在大陸分公司的員工,取了一堆亂七八糟的怪洋名,畢竟外資在大陸設立公司,是近十年的事,而且他們不是生活在西方的文化脈絡下。例如一位姓白的女生,英文名字是Snow,自稱Snow White。眾所皆知,大大有名的Snow White,就是童話裡的白雪公主。童話裡的名字並非不能取,像Wendy這名字就是來自J. M. Barrie的小說《彼得潘》。只是,用一個大家都有特定印象的名字,結果可能跟《同名之人》裡的果戈理一樣吧。

台灣早期也有人用姓名的意譯,而非音譯。例如聽起來很怪的Snow Red,就是在北京過世的台灣共產黨名女人謝雪紅的英文名字。至於這是時代雜誌幫她取的(1974年4月的報導),還是她自己取的,我就不清楚了。

這讓我想到,中國人剛到美國時,把中國食物都用意譯,例如豆腐就叫bean curd。不過,後來日本人成功地打入美國社會,他們叫豆腐Tofu,一下就讓洋人都明白這是什麼東西,也吃起豆腐來了。現在在美國的中國人要買豆腐,可是容易得很,洋超市就有,不知道該不該感謝日本人。可是這個曲折,讓在美國發展許久的中國人想起來難免覺得有點心酸哪。

前些時候,為了區別中國龍跟西方的惡龍dragon不同,一度有人主張「廢龍」,不要「龍」做為中國人的形象了,但也有大陸人主張,用loong稱呼龍,而不用dragon,以便與西方惡龍區別。這作法聽來跟日本人把麒麟直接譯做Kirin是一樣的,的確比較好記。

就符號學來看,符號是符徵和符旨的合一。做為西方文化的outsider,在取洋名時,必須想盡辦法找到相關的資料、資源,以理解相關的符旨,以免在西方世界取了一個怪異的洋名,失去名字的脈絡。

由 Debby 發表於 03:09 PM | 迴響 (0) | 引用

December 13, 2006

讀孫觀漢《菜園拾愛》有感

「在一九五九年,我幸運的得到美國Fulbright的教授獎金和梅貽琦的邀請,到台灣新竹來幫助清華大學的核子研究工作,那時看到大家對清華大學梅校長,那麼尊敬的樣子,不免請問當時清華大學教務長陳可忠先生(後任清華大學校長)關於梅先生的偉大處。陳先生說,梅先生最偉大的地方就是他做了這麼多年清華大學的校長,由於清華有庚子賠款退還的大批美金,而多年以來,梅先生仍兩袖清風,不貪一文;這不但很了不起,實在是很偉大的人格。當時我聽了,又好氣,又好笑,心情又沈重,又激動。一個大學校長,不貪污學校的錢,是份內的事,怎可說是偉大的美德?這好像說一個女子,尤其是舊式女子,最偉大的地方是不偷男人。我們的道德基礎在什麼地方?我們的道德標準到什麼地方去了?我感到傷心。


~~孫觀漢,〈柏楊和我〉,1971年11月11日,收錄於《菜園拾愛》,星光出版(1981)

讀到此,不免感嘆,從李燈灰時期到陳水騙時期,像孫觀漢這樣人格磊落、心理正常、頭腦清晰的知識份子越來越少了。至於政客就不必多說,貪污的政客不斷合理化錯誤的行為,居然還有人支持。民燼黨團昨日要求釋憲,目的居然是要讓貪污貪權的陳水騙得到刑事豁免權,再度顯示這個政黨只追求個人私利,不斷搞權謀,根本就把全體人民的福利視作灰燼,民主已成灰。

然而,在這種無恥政黨執政時期,孫觀漢這類人物只會被不斷批判、打壓,因為在那個擅於分化族群的政黨眼中,出生於中國大陸、妻子是美國人的孫觀漢,是不折不扣的外省人,是「欺負台灣本省人的外省人」。(這種令人無奈的言論,近期產生一則耐人尋味的笑話:「阿扁向人民報告 之 校園後遺症」)任何人,就算是在台灣出生的原住民、客家人和閩南人,只要批評那個開口閉口「本土」的民燼黨,都會被說是「挺藍、挺貪污」的,更別說是外省人了。

這些心胸狹隘、目光如豆,只會把「愛台灣」當口號的挺綠政客,不會面對他們「礙台灣」的結果,他們「礙台灣」的負面效應,是可憐的人民要承擔。近期的例子莫過於這些心胸狹隘的台灣人,以為台灣人最好,其他地方來的都是次等人類,不斷污名化外籍配偶(台聯廖本煙說「越南新娘有化學藥劑餘毒」、「好的小孩都生不出來」等,只是其中一個無恥的例子),導致台灣在國際上聲名狼籍。在現實的條件下,台灣要走上國際舞台,已是難事,有再多努力、花再多錢,都難有太多進展,而「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些人的言行,倒是很快地讓台灣的國際地位低落,進而讓國民拿加註「台灣」的中華民國護照得到別國的尊重、獲得方便,變成難事。越南等國聽到本國的年輕女性來台被歧視、虐待的消息之後,已經把台灣視作惡臭的人間地獄,不明白他們的國人前輩子造什麼虐,居然要被台灣人糟蹋!

那些「礙台灣」的深綠人士,顯然沒有太多的國際經驗,就算有,而且是受挫的經驗,他們的解釋也很簡單,永遠只有一句:「中共打壓」!他們完全不懂先自重而後人重之的道理。不幸的是,這些人擁有大量的話語權,不斷用有毒的話素荼毒大眾。他們混淆視聽的言論之一,莫過於批評那些早一批留學美國、子女拿台灣護照的人「不愛台灣」。他們割離了歷史脈絡,不談當時台灣留學生生活困苦,經濟拮据,不像第一腐敗家庭的兒子媳婦一樣有錢,想回國就回國,想出國就出國,幾個月間可以當數次空中飛人。對當時的留學生而言,買回台機票,恐怕要存錢存很久,才有可能,有些人甚至在整個留學期間都沒有錢回來。在這種情形下,小孩在美國出生,因為屬地主義,拿到美國護照,是很自然的事。他們拿到學位後,願意放棄在美國較好的工作和待遇,舉家遷回台灣,表示他們心戀故鄉,真正「愛台灣」。然而,幾十年後,政治立場不同的人,居然可以把他們的行為解釋為「不愛台灣」,而許多人也相信了,只能讓有識之士大嘆,果真是妖言容易惑眾啊!

曾經有位前輩說,台灣人忍受陳水騙,不是最倒楣的,因為美國也有個跟陳水騙半斤八兩的小布希!

但是,在今年十一月的期中大選,小布希的共和黨慘敗,顯見美國人企圖用民主機制淘汰錯誤的政黨、政客和決策。雖然美國人的投票率不高,一般認為知識教育程度較高的都不投票,因此結果有時會出乎常人意料之外,甚至讓人大呼美國人不聰明(什麼樣的選民,就會選出什麼樣的政客)。但這次,美國人已經做了他們的選擇,讓小布希政府必須面對他們執意向伊拉克宣戰等政策的後果。

回頭看看台灣這次的選舉,學法律的總統卻有遊走法律邊緣,甚至超出邊緣的言行;選前又跟以往一樣,總是有最後一刻爆發、足以影響選舉結果的重大事件,選舉後甚至爆出不可思議的選舉醜聞,讓我不由得要反駁那位前輩的話,台灣人恐怕還是比美國人倒楣多了!

在美國工作、生活多年,早期與台灣沒太多淵源,卻是中美斷交後,第一個來台的華人教授孫觀漢,曾用「戀」形容他對台灣的喜愛。他也用「深戀」表達他對自由的感覺,這可以理解45歲才首次來台的孫觀漢,雖在美國有三名子女,晚年罹患糖尿病和失智症,卻一個人留在台灣,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完全沒照中國人所說的「落葉歸根」。然而,如果孫觀漢晚出生個二十年到三十年,在身體狀況較好、富有行動力時,看到台灣近十年動輒把人歸類、污名化的亂象,他還願意留在台灣嗎?一個能讓各國人、各種人前來奉獻的國家,不該是把狹窄的私利放前頭,不能慷慨施予好處,卻只會歧視、批評別人的地方。

最後,同樣是學者,我認為個性正直、胸襟寬大、生活樸實、行事低調、為人慷慨熱情的孫觀漢,遠比李遠哲值得尊敬地多了!


延伸閱讀:孫觀漢的世界

資訊:孫觀漢全集,九歌出版

由 Debby 發表於 11:28 PM | 迴響 (0) | 引用

September 25, 2006

瑪利亞是一輩子的童貞女?

耶穌的母親瑪利亞:揭開基督宗教最難解的謎團(Mary:A Catholic-Evangelical Debate)》也是與《達文西密碼》可以沾點邊的書。雖然講的同樣是基督宗教裡的女人,但是焦點就是基督的母親瑪利亞(Mother of God),不是抹大拉的瑪利亞(Mary Magdalene,在《達文西密碼》裡,被認定是基督的妻子,而且為基督生下一女)。

在一般人熟知的故事裡,瑪利亞以童貞之身生下基督,雖有婚姻,卻在生子後仍保有童貞。此書針對這些「故事」進行論辯。論辯主角是兩位作者:成為聖公會(英國國教)牧師的美國人段特(Dwight Longenecker),以及念法律出身的美國司法部稅務司副司長大衛(David Gustafson)。

對《達文西密碼》揭開的秘密有興趣的人,可能會跟我一樣,對段特的一些說法不以為然。他總是拿出很多證據,說瑪利亞就是童貞生子,而且在生子後,仍保童貞。我的態度跟大衛一樣,總覺得這說法認定婚姻是污穢的、次等的,以及這樣的婚姻,造成的不見得是健康的家庭,對下一代(即便是耶穌基督)怎會是好事?而且,就算基督是瑪利亞和若瑟所生,也不妨礙基督思想仍有其魅力、瑪利亞有貢獻的事實。同時,「證據」是可能偽造、竄改的,即使是西元幾世紀的「證據」(「偽經」不是充斥著基督宗教的世界?)。

這讓我想起古早的中國傳說。那些踩了腳印(姜源)、吃燕子蛋(簡狄)就生了天神孩子的故事,恐怕都跟今日的未婚生子有相同的原理。只是,她們的時代科學不彰,女人如何懷孕是個謎,因此編個傳說,不但可交代,甚至還能流傳後世。這些東西方傳說裡,共同隱藏的,還有進行非經有權者認可的性行為是罪惡的(父權)思想。

女人啊,不管妳是不是神,妳的子宮真是個謎,猜不透的是那些為妳賦予神秘色彩的男人,神聖與否,也都是他們說的。妳的真實想法與話語權,究竟何在?

延伸閱讀:黑暗而神秘的宗教阴谋:圣杯传奇(簡體字)

由 Debby 發表於 04:41 PM | 迴響 (1) | 引用

September 03, 2006

是誰耍笨?

看到把事情吹捧到很神的文章或書或人,都應該小心,可以從細節來檢查,同時檢查作者的程度、腦袋和人格。

黃培源和楊偉凱合著的《上班可以致富》,很多觀念都跳躍到令人疑惑其中的邏輯合在。先不管這,此書光是錯誤,就不少,像是201頁:「1981年初,作者到美國攻讀MBA(企業管理研究所)時……」MBA明明是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縮寫,看來看去,都沒有「研究所」的意思,不知道這是擁有美國柏克萊加大企管博士的黃培源英文不好的證明,或者是他讓影子寫手幫他寫書,自己輕率掛名,卻不檢查內容的證明?

第136頁還有一個例子:「作者曾介紹一位在『Apply Material』工作六年的學生到台中一家新創公司擔任研究部的主管……」。「Apply Material」若是一家公司名稱,有明顯的文法錯誤。

有趣的是,當我google「Applied Material」時,發現台灣分公司顯示是「Applied Material, Inc.」,Material後面沒有s。但是美國總公司卻是「Applied Materials」,Material有加s。這叫人疑惑,是台灣分公司耍笨嗎?但是,點進去一看,卻是連到美國總公司的網站,顯示「Applied Materials」。

無論如何,到底是誰耍笨的答案,已經很清楚了。

由 Debby 發表於 11:25 PM | 迴響 (0) | 引用

July 06, 2006

撞牆期需要雞湯讀物

雖然平常不特別想看勵志書,但適時地讀一段,對於心理急救(心理建設太慢,來不及了),還是很有效的。

最近許多跟我同齡的朋友,似乎和我一樣都在經歷「撞牆期」、「臥軌期」等等。每個人的詞不太一樣,但意思差不多,就是遇上一些阻礙。

最近努力地把《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讀完,我不喜歡這本書,因為狡猾的作者一直到中後段才露出直銷商的狐狸尾巴。我對直銷非常感冒,對不誠實的直銷商更沒有好感。但不以人廢言,這本書有段話對此時的我還是有「雞湯」功效:

『舒服』就是你現在的位置。如果你想要移動到新的生命層次,就必須突破你的舒服區域,嘗試一些你覺得不太舒服的事。…窮人以及大部分的小康階級,不願意體驗不舒服的狀態——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舒服。…舒服的狀態會讓你覺得溫暖、模糊而安全,但它不會讓你成長。你唯一能成長的時機,是在你踏出你的舒服區之後。」(p.224)

不想花錢買書的時候,也可以利用免費資源,聽一點勵志的故事。例如:《喚醒心中的巨人》。聽到一半,我忍不住跟旁人說:「這人(比起我)真是太慘了!」聽完之後,沒說出口的是:「有為者亦若是!」

聽了幾個經歷悲慘人生的故事,我得以調整心情,燃起希望,活了過來。

我不喜歡跟別人比較悲慘,但不可否認,那些走過困頓的故事,真的可以給還在掙扎的人借鏡。難怪富蘭克林會說:「如果你認為教育很昂貴,請試一試無知的代價吧!」無知的人大概不會去找資源自我教育,自然也就沒辦法在該堅持的時候,繼續挺住,迎向不同的人生了。

由 Debby 發表於 11:19 PM | 迴響 (0) | 引用

June 28, 2006

臥軌時遇見《生命咖啡館》

?再次感覺自己躺在鐵軌上,有一條長長的列車從我身上碾過去,不知何時才終止時,我遇上《生命咖啡館》。

《生命咖啡館》的主角在故事的開端,正要去旅行,卻碰上討厭的塞車。他毅然調頭,卻又迷路了。這畫面除了讓我想起LA周遭總是塞車的場景外,也很像我碰到的事:屢屢受挫,事情難如人意。

若非不如己意,主角也不會意外闖進《生命咖啡館》(The Why Are You Here Cafe)。

這家咖啡館的菜單不太讓人能放鬆,因為列了三個問句:「你為什麼在這裡?你害怕死亡嗎?你實現自我了嗎?」要人在等上菜的時候思索。

老實說,接下來的故事發展,並沒有太多讓我覺得有收穫的地方。或許因為這些年來,類似的書,我已經看很多了。雖然出版社的宣傳詞說:「媲美《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感動更勝《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全世界都在分享的一本書!」但比起《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它遜色多了。

唯一讓我思考的,是〈綠蠵龜的順流智慧〉:「這隻綠蠵龜是配合著大海的律動在前進的。每當有一波浪潮沖向海岸,迎面打向綠蠵龜時,牠就會隨著浪花漂浮起來,然後稍微拍動四肢,以維持身體的平衡。當波浪往後退回大海時,牠則會拍動得快一點,這樣就能充分運用海浪的律動力量,來加強自己的速度。綠蠵龜從不和海浪搏鬥,而是利用海浪的力量。我之所以跟不上牠,就是因為我一直都在拍打水面想要前進,卻絲毫不理會水流的方向。(p.73)」

好巧!幾小時前,我借用石齊平那個快車、慢車和兩個跑得速度不同的人的例子(他用快車比喻中國經濟,慢車比喻台灣經濟,解釋到底該不該去中國發展),再加上《留一處空白給自己》的概念,跟自己說,平日跑得快的人,如果不幸腿受傷了,又在慢車上,那也只能放棄跳車或換車的念頭,免得重傷或摔死。能做的,也只有跟著慢下,看看平日沒注意到的風景。

識時務為俊傑,老祖先是這麼說的。不同的時候,有做不同事情的運氣。這是我從《生命咖啡館》帶走的。



生命咖啡館

作者:約翰.史崔勒基
譯者:朱衣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06 年 06 月 22 日

由 Debby 發表於 07:04 PM | 迴響 (1) | 引用

June 11, 2006

成富破敗取乎一己——《負君千行淚》

 在《下個富翁就是你》裡,湯瑪斯.史丹利訪談一萬名有錢人,進行質化研究,最後發現這些美國百萬富翁有共同的特點。其中包括:許多人都是白手起家,而非啣著金湯匙、銀湯匙出生;從事的未必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那些高所得收入;生活十分節儉,不是穿戴用名牌、出入開一流名車等的揮霍;家庭觀保守(不是會離婚、亂搞婚外關係的那種人),夫妻同心遵守這些勤儉的持家規則;學歷不高,但希望他們的子女受好的教育等。然而,他們的子女受了好的教育,成為律師等高所得的族群,卻未必能像他們的父母擁有那樣豐足的財富,原因在於他們忘了自己父母是怎麼積少成多,才有那樣財富的。

西方人善於尋找系統化的道理,中國人沒有這套研究,倒是有句話說:「富不過三代」。為何富不過三代,用《下個富翁就是你》的道理切進廖輝英《負君千行淚》的小說裡,就會發現那些道理是怎麼一回事。

《負君千行淚》的故事發生在日據時代,甘家第一代是牛販,最窮的時候,甘祿松夫妻只有三條黑布外褲,雨天衣服不乾時,甘祿松的妻子就只得穿著裡褲躲在房裡做家事,沒法出門。甘家有六個兒子,由於甘祿松相信只有讀書才有出頭天,所以單數排行可以上學讀書,偶數排行只得在家幫忙種田或跟著父親賣牛,以免家計負擔太重,同時有一個拉拔下一個弟弟的功效。

甘家老大甘天龍很爭氣,從台北醫事學校畢業後,便在家鄉開業,即使當時西醫風氣未開,但因為努力,生意也慢慢越來越好,於是甘天龍買了田給二弟,幫家裡蓋了房子,繼續資助下面的弟弟求學,自己也有了房子和診所,然後娶了母親看上的女孩,生了兩個女兒。這些,就是湯瑪斯.史丹利所說的,走上富有之路的模式。

然而,事情的轉變,在於他逐漸有錢之後。有人開始上門找他投資木材,談生意的地點在酒樓,共同談生意的人有心要揩油,於是召來藝妓陪酒。偏偏其中一名條件不佳的藝妓已到該選擇從良做妾或當老鴇的年紀,於是施展媚工,迷住甘天龍,然後嫁進甘家當小妾。

甘天龍在這過程中,由於沒見過世面,不知道藝妓纏他未必是真情意,同時有裝大爺的心態,人家喊他「阿哥」,自然得掏錢,所以早已忘記他父親的價值觀。在他還沒將藝妓明秋娶進門前,經常留宿在外,乃至於客人流失,他自己沒察覺,倒是他爹在他還沒回家應診時,看著病患一個一個走掉,覺得心急,因為「猶如到手的金錢,一筆一筆沒來由又從手中飛走一般」(p.122)。

甘祿松免不了提醒兒子,但在慾海中的甘天龍哪有能力想清楚,為了「省錢」,他就把藝妓娶回家。對甘天龍的原配江惜來說,看著丈夫經常外宿不歸,失去丈夫的心,已經是打擊了,沒想到藝妓竟然要進家門,晴天霹靂來臨時,她卻發現自己懷孕,懷的正是他們期盼已久的兒子。

湯瑪斯.史丹利的研究裡,那些富翁之所以能累積大筆財富,和婚姻狀態穩定,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因為,美國人的贍養費相當重,若有離婚紀錄,對財富都是一項沈重的負擔。若持續未婚,但是男女關係負責,免不了要花許多錢,畢竟,花花公子總是要保持自己的門面,然後要請女人吃飯、送花等,當然也存不了什麼錢。對於甘天龍這種有妻有妾的婚姻關係,不在美國的法律允許裡,也不是現在婚姻的常態,自然不在湯瑪斯.史丹利的論述裡。但是看故事往後的發展,甘家衰敗的原因逐漸清晰可辨。

藝妓明秋過往在藝妲間嬌生慣養,拍手就有人幫她送飯什麼的,但在甘家,就算是大太太江惜,不是這麼舒服的。明秋嫁進甘家不久,就因為辱罵下人,惹出一場風波,氣走一個在甘家待很久的傭人,而且經常乘坐甘天龍的人力車出門遊街,惹來別人指指點點,因為甘家大太太江惜不曾這樣。明秋生下兒子後,甘天龍便幫她找一個專門伺候她的婢女,算是禮遇,也是為了避免她再惹事。然而,明秋還是經常惹事,後來甚至用牙齒咬傷江惜手臂,傳出去後,在鄰里間傳為醜聞,甚至有聽不下去的老輩,結伴到甘天龍面前批評他的小妾,甘天龍和明秋的感情自然也慢慢淡了。

江惜的三女一子,所幸十分爭氣,尤其是老三兒子和老四女兒,前後去日本留學。明秋的兒子遊手好閒,書讀的不好,但明秋還是要求甘天龍讓她兒子去日本,自己也跟著去日本,名義上是照料兒子,實際上則是揮霍。

在甘天龍和一妻一妾感情不睦的五十多歲,有一名年輕但貌不美的女子美利先是擔任他的助手,進而投懷送抱,成了他的第二個妾,然後掌控甘家經濟。美利唆使甘天龍把明秋從日本叫回來,明秋自是不甘心,照過往一樣找人作法,想拆散甘天龍和美利,但是失敗了。

不久,台中發生地震,明秋被倒塌的房子壓成癱瘓,然後被掌握甘家大權的美利驅逐到另一個屋子,於是不甘心地自殺。若從命理的角度來看,明秋的命運,主要是因為她的個性,才有那樣的結局。

相較之下,與世無爭、吃齋唸佛的江惜,命運反而是隨著夫婿的性情而起伏。她的四個子女為她不平,兒子甚至想放棄學業,找工作養她,但她說這樣反而正中美利心懷,一定要兒子去日本留學。

在湯瑪斯.史丹利的案主裡,那些富翁存錢是為了將來,包括退休後的生活,以及突如其來的變化。甘家後來遭逢巨變,先是因為霍亂,再來是戰爭。

甘天龍將有霍亂症狀的病人上報之後,病人被關進隔離所,之後陸續死亡,氣憤的家屬成群結隊到他面前指責他,連他的私事都成了指責的焦點之一,以示他的人格污點:「娶藝妲做妾,欺凌大婦,現在又睏了藥局生,將藝妲逼死,把大某趕出去!」(p.245)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所以婚姻關係不圓滿,小妾亂花錢,妻妾不合,破壞親子關係和教育,乃至於妨礙專業表現等,都是甘天龍納妾之後,未能繼續更富有的原因了。甘天龍沒察覺的是,他的發達,來自於在命不好狀態裡努力才達成的,然後他在運勢旺盛的時候,忘記應該低調的道理,乃至於運差的時候,所要承受的負面力道,遠超過他的想像。的確是「富不過三代」,甘天龍的盛衰之間,不到六十年哪。他的好與壞,不靠民主的機制,而是命運來鑑定。

最後的故事,是人生無常的課題,而非關湯瑪斯.史丹利的研究。關乎人生無常的部分,恐怕沒有人能用系統性的論述來解釋,看了只能叫人激動、心緒起伏難平!


延伸聆聽:《負君千行淚》有聲書摘


負君千行淚

作者:廖輝英/著
出版社:九歌
出版日期:2005 年 11 月 01 日

由 Debby 發表於 11:07 PM | 迴響 (6) | 引用

June 05, 2006

拿豆瓣來記讀書帳

算是我後知後覺吧!雖然知道「豆瓣」很久了,一直沒去玩。最近註冊,發現有它有個好處:可以做讀書記錄。

剛剛把自己讀過的一些書加入「讀過」清單裡,立刻產生一份報表,豆瓣因此可以猜想我可能會喜歡什麼。雖然通通猜錯,不過不打緊,我的重點是紀錄,就像記帳一樣,把讀過的書暫時標記一下,省得忘記。

大學時,曾把讀過的書名記在小冊裡。半年前找到這本小冊,我看了大吃一驚,原來我看過的書比我記得的多,顯見記憶不管用。既然人腦不太行,就只好靠電腦了。雖然有些書上面沒有資料(像是最近讓我覺得收穫很多的《下個富翁就是你》),豆瓣允許user自己加入,我太懶,暫時不做這事,所以只顧把上面有的書目丟進我的讀過區。

另外電影、音樂也可以用豆瓣來記帳。

這是我的豆瓣,歡迎指教。

如果看不到,恐怕要加入會員,手續也不複雜就是了。

由 Debby 發表於 05:19 PM | 迴響 (0) | 引用

May 12, 2005

舊日讀書心得《The Dialectic of Sex》

非常後知後覺地收到Andrea Dworkin過世的消息。

已經忘了當年念了什麼,在舊日檔案裡翻了半天,只找到她和Catharine MacKinnon反色情的部分心得。

繼之找到幾年前讀《The Dialectic of Sex》的心得。摘要的部分不貼,以免被偷懶的學生複製當作業交。

以下:

這本書雖是30年前的著作,閱讀前理所當然地認為已經過時,但現在讀來,仍能發覺其精彩引人之處。好比Shulamith Firestone用生物家庭的壓迫,來解釋美國的種族歧視現象。整章的論述相當有意思,把黑種女人和黑種男人,當作白種男女的小孩,以佛洛依得的精神分析,用來解釋他們的權力不均等的現象和延續的發展,認為黑種男人要得到高一點的地位,就要透過掌控女人、歧視女人來達成,而黑種女人則從頭到尾都居於萬劫不復的底層最劣地位。但是,這樣的論述在第三波女性主義運動之後,難免顯得漏洞百出。美國既然是個大型的沙拉碗,其中的人種不同,同個人種間,也有階級、原本國籍、權力、財富、移民先後次序等的不同,要如何進一步解釋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交錯縱橫的現象,Firestone在這一章並未點明。

Firestone企圖翻轉佛洛依得在女性主義界的地位,但我在閱讀她對佛洛依得精神分析學說的詮釋時,不斷重溯自身經驗,卻覺得有些地方未免太過牽強,無法解釋。好比,小女孩不想認同母親,是因為發覺父親權力比母親高一等的關係。我想了很久,在自身經驗中完全找不到相關的脈絡。更何況,有許多小孩並非由父母親照養,可能是祖父母、保姆等陪伴時間較長,這些人的Oedipus或Electra情結怎麼發展?沒有人的論述有所解釋。

Firestone認為先前第一波女性主義的解決之道太過片面,不能解決女性受壓迫的地位,而提出打破生殖功能的說法。然而,我依舊認為她的想法太過片面且過於簡化事實。就算一個女人不選擇生育、不選擇承擔子宮的功能、不進入婚姻體制、不成為生物家庭的小砝碼,仍不可避免地會被父權社會全面性的制度、文化所歧視、壓迫。就如同為基進女性主義者的Marilyn French在《對抗女人的戰爭》所提,女性主義對抗父權體制,是全面性的抗爭,因為父權體制為了宰制女人,撒下天羅地網,無法以區區一個生物科技就能簡單解決。更何況,在Frances K. Conley的《不與男孩同一國》中也揭露,醫學體系中的男女不平等現象。像神經外科這類比較「高階」的醫學,都為女性設限,女性就算有能力,也難以跨越門檻,更別說進入門檻後受到的委屈、劣等待遇。在這種情況下,生物科技這種具有前瞻性角色,為世界各國所虎視眈眈想要搶先一步發展,同時具有高商業價值的前衛技術,難以被女性掌握,並且如《改變世界的藥丸》所透露的,女人的避孕藥都是男性基於經濟考量而發展,而非基於仁心仁術,更無所謂性別平等的假設。所以,更別談因此而全面改變女人屈辱的附屬地位。

如果此書的價值,因為她對生物科技的錯誤期待,而被全然抹滅,那也太可惜了。對一般女性來說,或許〈Love〉、〈The Culture of Romance〉和〈(Male)Culture〉會有較高的閱讀價值。只是,讀來令人汗斑斑,過去很少思考情愛和最常被認為是女性文化的外表、優雅言行舉止中的性別權力意涵,一旦被揭露,便顯得自身的卑微和不堪,心情沈重無以復加。

由 Debby 發表於 01:14 AM | 迴響 (2)

May 06, 2005

我穿過了你的生命——《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時間,不是你以為的那個樣子。」小隊長在艾迪身邊坐下來:「死去?那也不是事物的結束。我們以為死亡就是結束。可是,發生在人世的一切,都只是開端。」

——Mitch Albom《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有本有意思書名的小說,卻有著讀來有點悶的開頭。就像電視影集《六呎之下》,進入一個無名小卒(或許有人會說「糟老頭」)的意外死亡場景,但是節奏明顯比Six Feet Under慢許多。

這個叫艾迪的靈魂到了另外一個應該叫「天堂」的世界,發現「天堂」不是電影所說的。反而碰到藍色皮膚的人,一個他不認識的人。這是他在天堂碰到的第一個人。在眾多艾迪生日片段裡,我們跟著他,藉由藍色皮膚的人給予的故事片段,赫然發現,我們在每個生命轉角處,都可能因為一個小小的動作,甚至小到這輩子沒有記憶的動作,而改變另一個人的生命。這個結果對另一個人來說,可能是十足悲慘,但我們卻不知道。這位被遺忘的人還提醒:「沒有誰的生命是白白浪費掉的。如果花時間去想著自己有多孤單,那才是浪費時間。(p.75)」即使此人的生命被悲慘地改變數次。

在他的天堂旅程裡,終於有機會看人生的倒帶,而且是從各種角度的倒帶,有點像《駭客任務》裡,造物主看到的一堆螢幕,同時上演一個人的一生。為何要看倒帶?人生難道不是不斷前進?然而,這從來都不是一個線性的人生,死後的倒帶,有如生前的運勢起伏,讓人有機會檢視過往,這才是前進的根基:「在我看來,我們來到此地,為的就是這件事。這就是天堂。天堂,讓你有機會理解你的昨日。(p.139)」

天堂原來不是玫瑰色的,不是流著奶和蜜的應許之地(奧修說地獄才是如此)。在天堂裡,無名小卒重新面對這輩子所有的遭遇,包括那些讓他悔恨交加的傷疤和記憶,這種種,無不讓他情緒有如波濤起伏。但那個闖禍者卻說:「你對於自己的犧牲感到憤怒。你一直想著自己失去了什麼。……犧牲是人生的一部份。犧牲是應該的。犧牲是沒什麼好悔恨的。……有時候,你犧牲了某個珍貴的東西,並不代表你真的失去它,你只不過是把它傳遞給了另一個人。」一直想著失去了什麼,我想起Barry Schwartz說的,人們有時太在乎失去的東西,即使他們得到更大的替代。或許對於人生,我們往往有同樣的毛病。

對許多人來說,最能感同身受的,是第三個故事,談到又愛又恨的父子關係:「經過了這些傷害,儘管有這些傷害,艾迪暗地裡仍然崇拜他的父親。……一個少年在還不懂得忠於上帝或全心愛一個女人之前,他會先效忠自己的父親,效忠到愚蠢的地步,甚至到難以解釋的地步。(p.148)」這樣的關係可能持續一輩子,甚至超越生死:「所有父母都會傷害子女。這是他們共同的人生。忽視。暴力。緘默。而此刻,在死後所來到的某個地方,艾迪抵著一面不鏽鋼牆面,頹然倒下,落在雪堆裡。他再一次感受到錐心刺痛,因為這個男人拒絕了他,而他簡直無法解釋為什麼自己仍然渴望得到他的愛。(p.152)」

這是最艱難,最糾葛的一課。尤其這樣的感情影響了一個人的一輩子。當他閉上眼睛,回顧這一生時,最容易浮現的,是他為了一個不體諒自己的父親,做了這麼大的犧牲,在其他人發達的時候,選擇窩囊一輩子,而且到頭來,還是不被愛。內在的巨大黑洞,把人給吞噬了。

憤怒的解決之道有很多種,其一是寬恕。真心的寬恕,必須透過理解。藉由第三人的引導,當事人終於可以跳脫自身角度的侷限,用另一種角度看待他心目中的巨人。不管年紀多大,當他回顧年幼的記憶,永遠是那麼脆弱。不管父親多麼蒼老,永遠是他兒時記憶裡的巨人。

(為了有人誤讀,過份強調犧牲和崇拜父母,在此提醒,若遭受家暴,請打113婦幼保護專線)

而這個第三人和接下來的第五人經歷的生命故事,說的是同一件事。生命是偶然,也是必然。我們的經歷形塑了我們,而我們才有了這些遭遇。我們是這個有機宇宙的一份子,同樣影響了這個有機宇宙。

如果在天堂沒有遇見心愛的人,那天堂並不足以稱為「天堂」。這位守寡三、四十年的鰥夫,一輩子只有一個女人,仍要面對愛情的功課:如何面對愛的失去:「失去的愛仍然是愛,只不過形式不一樣了。你看不見他們的笑容,不能為他們端上三餐,不能撥弄他們的頭髮,不能擁著他們在舞池裡轉。可是,隨著這些感受的褪去,會有另一種感覺逐漸轉濃。那是記憶。記憶變成你的伴侶。你灌溉它,你擁有它。你與記憶共舞。人生總會結束。愛,沒有終點。(p.236)」

這不止對喪偶的鰥夫是暮鼓晨鐘,也足以讓許多失去摯愛親友的人,得以重新體會,沒有終點的愛與記憶。當我們的生命走到相當程度時,總要面對生死課題,沒有人可以讓所愛的人永遠活著,我們能做的,只是表達我們的感受,珍惜這一切,以及擁有這些回憶。

最後一個功課,是給許多不能躋身財產名列世界Top 100或照片登上雜誌封面等的許多人。我們看來微不足道的事,可能在不經意間,就傷了人。但若我們盡到每日的個人責任,不管是多麼微不足道的工作,都會這個世界、以及許許多多的人,做出貢獻。

闔上書,我想起不知道誰說的。我們之所以成為這樣的人,是因為各自要學一些東西。在我短暫的職業生涯裡,頻繁地接觸那麼多人,漸漸明白,有些人可能就像是那些老生常談,前輩子有福報,因此這輩子比較身份地位財富或長得比較好看等,但不表示,這些人這輩子就不必再做任何努力。而那些資質較好的,天命也比別人高,必須負起比那些資質差的人更多的社會責任。就像印象中,孫中山說過,有能力救一百個人的,要救一百個人;有能力救一千個人的,要救一千個人(原句已忘)。

大學恩師曾說,在當今台灣這種政治紛亂的環境,好人在現世未必有好報,惡人橫行,人們失去各種客觀標準,找不到生活的目標和重心,可能最後還是要靠輪迴的宗教觀,才能得到寄託。我雖不是佛教徒,慢慢能體會,這的確是一種心靈寄託,以及真實的力量。《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不談輪迴,仍有鼓勵人向善的正面作用。

此書的帥哥作者艾爾邦(Mitch Albom)於上個月鬧出捏造假新聞。此事並不妨礙我閱讀和理解這本書,反正我不是他的崇拜者。這個事件,要上一課的,是艾爾邦本人和他背後的媒體。

讀者在看完這個故事後,想想自己被哪些人影響,以及影響了哪些人的生命,要選擇怎樣的人生,比抵制艾爾邦的書,更重要。至於更深入的課程,必須往自己的生命,以及心理學等相關書籍挖掘,《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只是開了頭而已,「發生在人世的一切,都只是開端」。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

作者: 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著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04 年 10 月 27 日

由 Debby 發表於 11:11 PM | 迴響 (6) | 引用

May 01, 2005

只想買條牛仔褲—我們其實不是聰明的選擇者?

不管是跟我一樣,在「有錢什麼買不到?」情況下,即使逛遍好多家百貨公司,仍很難買到穿起來可以讓大尻(ㄎㄠ)變小尻、小尻變美尻的漂亮版型牛仔褲,或者和作者Barry Schwartz一樣,從只想買一條可以穿好幾年的萬年牛仔褲,卻發現身陷「牛仔褲海」,不知道該選擇哪種款式、顏色等。這些為了貌似眾多的選擇,而百般頭痛的人,不只會被《只想買條牛仔褲—選擇的弔詭(The Paradox of Choice)書名吸引,更會被它的內容深深打動。此書談的,是基於在自由的資本市場,我們每一個人要如何面對自己的選擇哲學和生活感覺,包含我們的購物心態等等。

當今的物質類目,遠比過去幾世紀都還要多,不只是商品,我們連自己的身份、認同、工作等,都可以選擇,就算不滿意政府,移民便是。面對琳瑯滿目的選擇時,我們是否真的因此獲得更多掌控、更加快樂?研究社會理論和社會行為的Schwartz說,那要看妳怎麼選擇囉。

這本書很精準地列舉幾個一般人在做決定時會運用的步驟。對一個美國人來說,看了《消費者報導》,就其中評估的內容,決定自己所要的商品,並且就此不再到處尋覓、比價。那麼,恭喜!這可能是一個很容易滿足的人。但是多數人並非如此,他們的選擇方式,注定要花大量時間、耗費心神,以及找自己麻煩、難以滿足、不快樂,最悲慘的,莫過於認為自己少掉掌控權而得憂鬱症。

最簡單的例子,是百貨公司等商家用來促銷時,誘引消費者「定錨」的號召。在相同方案下,「付現折扣」和「刷卡加成」,只要轉換語句,就會有不同的顧客上當(上門)。

在「心理帳冊」裡,效果最顯著的,是「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失去的傷害比獲得的滿足更強烈,因此即使得到一個爛贈品,失去時,心痛感可能超過因之得到一筆小錢的補償。妳可以看到「心」在玩詭計。這類「詭計」很多,還有一種叫做「沈沒成本」,人們傾向忽視已經付出的,只注意還沒支付的。

如果廣告在這方面稍微推一把,很多人更是掉入陷阱而不自覺。好比那些讓人分期付款,鼓勵人「先享受,後付費」的機制。絕大多數人其實會忘了他們付過這麼大筆款項,在面對下一個誘惑時,往往以為自己面對的是全新的抉擇,於是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多了許多負債,注定被現金卡等借貸相關的廣告吸引,之後要付出慘痛的代價。而先前付出大筆款項買下的東西,因為新鮮感注定有賞味期限,在還沒付完分期款項時,可能就已經厭倦了,Schwartz稱此為「享樂跑步機」(hedonic treadmill)(p.234)。

這個小發現,讓我在看某外商銀行那支用年老才遊學、買哈雷,鼓勵人借錢的廣告時,特別警覺。夢想是否真的要及早實現?可能未必。因為人不是那麼容易滿足的動物。更何況,一旦有了某層次的滿足,就很難走回頭路。那些為了犒賞自己,而買一、兩件名牌的人,發現名牌帶來的虛榮、質感和身份後,其實不太會繼續買路邊攤或平價物品,逐漸會變成非名牌不用。如果本身財力未達,這樣的需求,帶來的只是痛苦,不管是為消費而變成工作狂,或者借貸度日等。實際階級和消費位階這中間尺度的拿捏,在精品價值被過度渲染的台灣,絕大數人恐怕都很難掌握。

如果不幸屬於需求極大化者,面臨這些消費上的不如意時,容易因為本身對處理負面事物的能力較弱,導致從購物上的不如意,擴散成為對生活的支配能力下降,容易因此不快樂。

Schwartz提醒的另一個重點,是「只有在能真正自由選擇時,選擇才具有表達的功能」。在這前提下,個人必須對自己負起責任。如果基於環境氛圍或集體意志而做選擇,那不能真正代表一個人的意見表達。或許有人或以為Schwartz談的是集權國家,但他反而說美國人的無助感提升。這是由於人的期望總是高於能選擇的,以及,「更多的選擇不一定會帶來更多的操控權」,反而讓人覺得無能為力。最重要的一課,在於「我們要做出最重要的選擇,就是選擇什麼時候要做選擇」(p.149)。

這種精神不只是運用在購物,還有人際關係。如果一個人選擇open relationship,其實本身缺乏穩定性。一個人傾向不斷選擇伴侶的速食關係時時,一不如意就快速跳往下一個對象,本身會疏於經營長久的關係,不懂得如何與人長久相處,更難負起人際責任。在日常選擇耗費我們的力氣時,穩定的人際關係其實是快樂人生的基石。如果在選擇、行動自由和安定、忠誠間做了草率的混合,帶來的只是失落。理由很簡單,你不可能行動飄忽,卻又要求另一個人隨時呼應你的需要(就算是黃任中用錢綁住許多這樣的人,但他也有家財萬貫灑盡的一天)。

如果想著可能擁有的一切(機會成本),好比不買這件衣服,而買另一件,或者選擇那份工作,而不是這一份的話,會讓人覺得手中的鳥(one bird in hand)沒有當初想像的可愛。該做的,是忘記放棄的選擇,而不是惦記著不放,畢竟一切都是過去式。但,因為「缺漏偏差」(omission bias),人常會低估自己放過的東西,就算到頭來,手邊的抉擇其實比較好。Schwartz不斷解釋的,是許多人傾向鑽牛角尖、負面思考的個性。

那些立足點較高的人,更容易比其他人不滿足。例如出身比較富裕的家庭、成長在資訊比較發達的時代。這些人比其他立足點低的人,更喜歡和其他人進行社會比較,動不動就要比收入、比車子、比房子、比配偶出身……沒完沒了。在比較過程中,也對自己施以酷刑,因為不可能每次都比別人強。比較只是找自己麻煩而已,跟極大化者一樣。

在這個注定因為過多抉擇,而導致人們不斷失望、走向憂鬱的世界,Schwartz最後提出他的建議,讓人可以不必自虐。包括減少不必要的選擇、多一點滿足、不要被「更新更好」所迷惑、避免可逆的選擇、有感恩的心、多注意實際生活的美好等等。其實都是老生常談,只是許多人難以通通做到。

在我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陳勝鴻和潘彥妃的緋聞沸沸湯湯地鬧了好長一段時間,一打開報紙或上新聞網站就會看到他們的名字,讓我想吐,不明白為何不斷有他們的名字和八卦進入我的視線。讀完《選擇的弔詭》之後,我認清自己時間有限、人生苦短的事實,既然看那麼多垃圾也沒變比較耳聰目明,或者學到更多人生智慧,反而讓我覺得有業障,應該念心經一百遍來彌補:「……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看來以後還是別花那麼多時間在看這些往下沈淪的媒體,把自己的閱讀媒體生活稍微侷限一下,多讀書、少讀報、少掛網、不看電視,可能會讓我愉快一點。生活中的選擇不必太多,如果要選,至也要選擇有益身心的。


只想買條牛仔褲:選擇的弔詭
The Paradox of Choice : Why More is Less

作者: 貝瑞.史瓦茲/著
譯者: 劉世南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04 年 11 月 15 日

由 Debby 發表於 10:34 PM | 迴響 (2) | 引用

January 30, 2005

讀池莉《有了快感你就喊》

沒有想到的是,小說甫出,便輿論譁然。討伐的對象首先是《有了快感你就喊》這個書名。報紙說這個書名讓讀者們深感震驚和害臊。我只是在最初接受過記者的電話採訪,因為當時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我聽了記者的提問,愕然久久,之後只回答了一句話,我說:「感到震驚的應該是我。」……那就是:快感即一種審美愉悅。……既然鋪天蓋地的報紙都認定「快感」就只是下半身的那檔子事情,我唯有沈默而已。

——池莉〈讀我文章若受蘭儀(代序)〉

還沒有看書的內容,就先因這個書名而想入非非的人,看到池莉在〈代序〉中的這麼一段,恐怕真的要害臊了吧!對於自己的無知、不明就裡的想像而害臊。

我沒照頁數按部就班的閱讀,而是直接跳到小說後面的「寫作日記」。從這部小說的構想起源:「寫男人,用筆可以疏朗、冷峻、簡潔、幽默,就像剪裁一件冷色調的男式長袍。(p.159)」到大半個月後:「中國男人具有本民族的獨特審美角度,我的《東方青苔》,是要寫出這層層的焦慮感。(p.190)」,再到書名終於誕生:「感謝上帝!一個非常絕妙的小說題目跳出來了:有了快感你就喊!這是一句軍中流傳的格言。二十世紀七○年代,參加越戰的美國大兵們,他們的行囊裡面都有救生包,救生包裡頭必定有一盒火柴,這句格言,就印在火柴盒上。這是一句充滿陽剛之氣的格言。是男人們所追求的精神狀態。(p.214)」到此一切昭然若揭,我像是還沒猜謎,就先揭了謎底似的,但並不妨礙我看小說的興致,反而更好奇池莉描摹的中國男人會擁有什麼樣的個性。而是從這些篇章裡,明白地知道:池莉這本書,絕對不是要刺激一般人的感官的!雖然之前的《水與火的纏綿》的書名也讓我疑惑了一陣。若要看有所刺激的小說,還是去找比她年輕十歲以上的那些身體派作家的作品吧!好比木子美。

小說一開始,男主角卞容大所在的玻璃吹製協會就讓我很有興趣,這機構有如中國大陸許多單位的縮影,尤其是卞容大升官和去職的經過,以及這機構和法國阿迪娜水晶飾品公司的交手。對一個不在這個故事場域的局外人來說,從局內人的描述裡,可以一窺這片土地的思維和運作方式:「嚴名家的套路並不新鮮,在中國官場人人皆知,一般稍具社會經驗的人都不會上當受騙,但是法國人就不懂了。(p.21)」雖然只隔了一個海峽,老實說,在下文解釋之前,我也不懂那個「中國官場人人皆知」的道理。若間雜看張宏杰《滾滾韓流—中國人比韓國人少了些什麼》,會發現張宏杰批判的正是卞容大所處環境的邏輯與民族性。

池莉在序裡說道,她被那個無知的電話氣到之後,便投入農事裡,在屋後種菜。這種生活,對許多台灣人來說,日漸陌生。好比我,再怎麼樣,都沒法找到一小塊地用身體的勞動發洩怒氣,在陽台種幾盆花已是難得。這說明池莉的生活裡,都市的元素比較少,這點同樣投射在她的小說裡。男主角的爹出身農村,陰錯陽差(死心眼加上耍賴佔了一大部分)成了新華書店的一份子,卞容大因而不必賣魚賣蝦,只是,成長的過程裡,仍少不了鄉村邏輯,所以牙齒應該去矯正,卞師傅卻用土法煉鋼,把兒子的牙齒用銅絲綁在椅子上用力拉……以及卞容大在婚前和未婚妻黃新蕾發生男女間該發生的事後,黃新蕾立刻把她私藏的枕套等嫁妝拿給卞容大過目,只是卞容大的腦裡鬧轟轟地想著:「為什麼她不是處女?」

最讓我大開眼界的,莫過於卞容大的文章在報上發表後,他的人氣水漲船高,當地人都把他當才子看。這事肯定在大陸許多地方挺普遍的,韓寒《三重門》也有類似情節。這些人的文章雖只是普通水準,但當地人不懂,所以這些「才子」就被拔擢到他們原本不會有的位置去。

最窩囊的,莫過於卞容大這種男人,想在妻子以外的女人面前裝凱、裝有學問,偏偏失敗了。卞容大失業後的行徑,倒是與台灣近幾年許多失業的男人挺像的,都照樣上班,不太敢讓妻子小孩知道。但偏偏他想要踏出自己的界線,向妻子以外的女人示好時,剛好是失業時。而且還挑到一個根本沒去過的昂貴咖啡館,弄到要付帳時,連自己的份都付不了。池莉認為:「他是一個倍受壓抑的窩囊的陽剛男人。(p.214)」前面兩項形容我都同意,但是陽剛?恐怕要打折扣,應該是外強中乾吧!他當然也不是陰柔型的男人。

卞容大最後以假證件等遊戲方式取得去西藏的工作,得以逃離他的家庭與失業的經濟壓力。池莉這麼期許:「可是他一直在堅持著什麼,一直在追求著什麼,終於,他被迫開始了以逃離為形式的自我堅守與自我救贖。中國男人尤其需要這種精神,人性的,、自由的、堅定的、革命的、悲壯的。(p.214)」老實說,好幾項在卞容大身上都不存在,我更不認為以逃離為形式能夠獲得什麼自我救贖,逃開一時那些現在無法面對的,往後仍要面對。池莉的這部小說,給我一個欠缺說服力的結尾。這個男人,一輩子連快感是什麼都不知道,有快感時怎麼喊得出來?


有了快感你就喊

作者:池莉/著
出版社:北極星
初版日期:2004 年 08 月 27 日

由 Debby 發表於 11:53 PM | 迴響 (2) | 引用

January 19, 2005

找不到合適的家居雜誌來看

小時候堆積木,長大以後,把書當積木堆。這是今晚的娛樂,在牆角又堆了三落書,一落是想看的小說,一落是財經管理類,一落是歷史和哲學。還有十落的書不知道該怎麼辦,而暫時堆在房間中央,增加走路障礙,不時要繞來繞去。但無計可施。

這項娛樂完畢之後,開始看一本與家居設計有關的雜誌。內心充滿衝突,因為疑惑雜誌裡的每一個受訪者怎麼都不看書,不然,他們把書藏去哪了?一個常看書的人,很難保持這麼奢侈的空間留白。不信?看《逛書架》就知道,裡面每一個書蟲都給室內設計師一大打擊:他們的家亂得可怕啊!不只亂,也不讓外人插手他們對空間的運用,不然他們就找不到地方堆書,也找不到自己的書了。

這種雜誌看了快一年,每回都覺得不可思議,我總以為自己在看一種為數甚少的人的空間表演,華麗到脫離生活。進口家具上,竟然沒有太多雜物,沒有報紙、雜誌、書……就算要裝雅痞,還是需要道具吧!最讓我匪夷所思的,是把「設計」這件事拉到這麼高的位置,高到讓許多人覺得不可親,也未免太脫離現實,脫離到,讓我好奇這份雜誌的銷售量究竟多少。我想,就連這份雜誌的工作人員,都很難有他們呈現的家居空間樣貌吧!

為什麼沒有家居雜誌可以讓我看看,愛書人的家可以怎樣呈現呢?在書逐漸多過家中任何一項物品的數量時,要怎麼用空間的魔術來因應?如果要提升台灣的設計美學,至少要從小觀念開始,而不是成為展示高級家具的目錄,不斷堆砌文字,挑動對所謂「有設計感」的物品的購買欲。如果一般人的美學還沒能到某種地步,就算找了室內設計師打理空間,就算買了真正的名牌設計品,最後卻因為本身對此仍然陌生,畫虎不成反類犬,讓那些商品置身於無所發揮的空間,或讓人覺得只是「把家居弄得很貴」而已,甚至讓人無法在這樣的漂亮空間真正生活,那麼,也就失去所有的意義了吧!

由 Debby 發表於 03:16 AM | 迴響 (0) | 引用

December 12, 2004

悲劇的靈魂—追尋Sylvia and Ted的過往

早在四年前即讀了Sylvia Plath唯一的自傳性小說《瓶中美人(The Bell Jar)》,那是因為學長說值得一讀的緣故。最近有關Plath和她丈夫Ted Hughes故事的電影《瓶中美人(Sylvia)》上映,在看電影前,我決定先把這兩人的故事看一遍,於是找來艾瑪‧泰寧德(Emma Tennant)的《悲劇的靈魂——希薇亞(Sylvia and Ted)》。

既然書名和書背都已經很掃興地說明這是一個悲劇:「這是美國女詩人希薇亞‧普拉斯與英國詩人泰德‧修斯的愛情故事。一九五四年他們相識,四個月後便結為夫婦,而後泰德另結新歡艾西亞‧威比勒(Assia Wevill),隔年三十歲的希薇亞以煤氣自盡,結束短暫的七年婚姻,艾西亞也在六年後帶著女兒自殺」那讀者能做的,就是瞭解這個悲劇如何形成。

Tennant把這部小說處理成三線交軌的故事,彷彿Plath、Ted和Wevill的三角戀情是這三人打從離開娘胎就注定的一樣。因為Plath和Wevill都和德國有點關係,Plath的爸爸是德國人,移民到美國;Wevill的爸爸是俄國人,曾舉家遷移到德國。兩人長大後,先後到了英國,然後愛上Ted。當事人無所察覺兩人命運的交會,由Tennant事後代替她們畫出生命旅程的交叉線。偶爾覺得這本書快被寫成羅曼史時,Tennant的筆調又會趕緊拉回來,極力使文學性多過文藝腔(這兩者是不同的。如同其中談到Wevill:「她定居在加拿大的那段婚姻,也幫助她說得一口英國腔的英語,並且能完美地駕馭這個語言。但其實她的口音只是一種上流社會拙劣的模仿足以引領可愛的威比勒太太進入王橋的公寓,卻不足以引領她去叩詩人圈子或知識分子社群的大門。(p.95)」)

悲劇可能早在兩人相識時埋下種子。Plath因為Hughes的詩作而愛上他,閃電結婚,甚至對Hughes還嫌不夠瞭解。她們結婚時,並未邀請Hughes父母。這裡並沒提到Ted Hughes的姊姊Olwyn Hughes,但從Hughes父母對Plath的陌生,可以猜想Hughes姊姊對Plath同感隔閡,Olwyn不避言她和Plath生前的不合。Hughes在70年代請他姊姊當Plath遺產的管理人,限制多項有關Plath的研究引用,自是慘事一樁。

Plath初期的婚姻生活並不好過。先是為不孕所苦,繼之為了Hughes的創作事業,她必須掙錢養家,別談進行她的寫作了。而Hughes有時認為她愛她的父親勝過愛他,另方面,Plath的過份敏感造成兩人關係的緊張。最致命的,還是Hughes的出軌。

在認識Assia Wevill之前,Hughes早就跟一些年輕女孩上演羅麗泰的故事:「在凱特的身上,他找到他的赤子之心。他像丘比特一樣可以從出發點開始,重新再造一個新的世界及一種屬於他的語言,以及重新雕塑他眼前的這一片混沌:這位芳齡十五歲的女孩。(p.108)」

當Assia Wevill和第三任丈夫一起認識Plath和Hughes時,情節有如任何一部出現第三者的家庭連續劇:Plath自覺是個毫無魅力的黃臉婆,而Wevill善於打扮且深諳狐媚之道。Wevill和Hughes發生婚外情後,故事更是老套,Wevill鬧著,要Hughes告訴Plath:「任何人都看得出她需要安全感,但這個特質額外地增加艾西亞的魅力,她明顯的不安全感,讓她真正像一個有弱點的人類。她已多次提過自己對生活的不滿意,真實的她其實是個詩人。泰德對她的天分知之甚詳,就像他看得出她的神經質與不安全感一樣。但現在,當艾西亞在杜孚列公園這個加了鐵窗的房間越走越快,泰德看到的,只是一個無法馴服的大貓,正飢餓地等待牠的肉塊」,Wevill甚至不惜懷孕相逼:「泰德的眼睛看著日益豐滿的艾西亞,她碎步的走法,驕傲地伸展著的肢體,以及突出的腹部。泰德知道,這個胎兒會殺了希薇亞」。Plath則進行她生命最後歲月的艱困寫作:「他們的母親經常哭泣,每天越來越早奔向她的工作桌,從黎明即開始搜索枯腸,寫下那些原本被隱藏在遺忘的黑夜露珠中的文字,但孩子們仍健康又快樂。(p.122)」傷心欲絕的Plath曾進行報復性的出軌,但對他們的婚姻只是雪上加霜。

Tennant處理Plath的自殺,有如建造迷魂陣,在小說打造電影場景。在護士、秘書和伊莉莎白的說法裡,建構Plath的死亡場景。在那場景的氣氛裡,除了憐憫Plath,同時譴責Wevill。Wevill似乎應允了詛咒,下場就是跟Plath用一樣的方式自殺而死。

我對於此書的單薄並不滿意,繼續上網追尋Plath生前的蛛絲馬跡。Plath自殺時,將熟睡中的孩子(女兒三歲,兒子一歲)的房間反鎖,窗戶大開,門縫下塞毛巾,以防止他們吸入瓦斯。護士在Plath陷入昏迷時到達,那時小孩因為冷而哭泣。但六年後,身為Hughes太太的Wevill同樣開瓦斯自殺,卻沒像Plath那樣對孩子保護周到,以致於她把和Hughes生的兩歲女兒Shura帶上死路。Hughes在Plath死後,對兒女保護周到,竭力使她們避免媒體侵擾。她們的女兒Freida Hughes後來也成了藝術家,也寫詩,也像父親一樣為孩子出書。

根據一些人的說法,Wevill之所以自殺,是因為Plath死後,她的鬼魂阻擋在這段因婚外情而結合的男女之間,Hughes不能忘情Plath,好強的Wevill總想取代Plath的地位,卻失敗了。Wevill死後第二年,Hughes和比他小20歲的護士Carol Orchard結婚。

Plath死後,Hughes飽受批評。因為掌有Plath的著作權,他拒絕那些寫關於Plath故事的人引用她的詩,尤其是指涉、不利於他的詩。電影《Sylvia》之所以不能引用Plath的詩,是因為Freida Hughes拒絕的緣故,理由或許跟Hughes有幾分雷同。畢竟Freida Hughes成長的歲月裡,母親是缺席的,只能從詩集瞭解Plath,而父親才是真正親近的人(這是我的臆測)。1998年Hughes因癌症過世前,出版《生日書簡(Birthday Letters)》,陳述他對Plath的愛情,平息一些責難,此書封面由他們女兒設計。直到2000年才有未刪節的Plath日記問世,但據說有關他們婚姻生活的部分,被Hughes銷毀或掩藏。

Hughes的風流韻事其實並沒因前兩任妻子自殺而劃下休止符。他和Orchard結婚後,還是到處拈花惹草,就連寫《悲劇的靈魂—希薇亞》的作者Emma Tennant也是他的情婦之一,兩人在1977年的婚外情過往被Tennant寫在2000年出版的《Burnt Diaries》裡。不知情者為Hughes抱不平,認為女性主義者將Plath的死都歸罪在他頭上,但Tennant在Hughes死後證明他的確有不為外人道的一面。諷刺的是,就算偷情時,Hughes還會告訴Tennant,他仍會「忠於」Plath。可以想見Tennant之所以會寫《Sylvia and Ted》,多半基於私人情感因素,而且她和Hughes有親密關係,在描述Hughes時,可能特別真實。Hughes死後,媒體報導他除了一連串婚外情,還有私生子,分明就是一堆陳年爛帳。一名叫Jill Barber藝術家經紀商也在2001年宣稱她和Hughes有四年的地下戀情。

出版商並沒在作者簡介的部分帶過Emma Tennant的生平,或許就是因為這內幕實在太八卦了吧!

在追尋Plath和Hughes的真實故事裡,我認為其實Hughes和Wevill個性可能比較相似。若Tennant的小說呈現一種真實的話,Wevill善於從她的人際關係(尤其是前三段婚姻)裡得到她想要的符碼,而Hughes則從他的外遇對象裡,擷取繆思女神的靈感泉源。這兩個人都是剝削者。而Plath則是擔綱被剝削的角色,為Hughes做牛做馬,不但犧牲自己的藝術創作,連自己的命都送掉了。

吳爾芙說女人要有自己的房間,要有錢。如果Plath當初嫁的不是Hughes,而是一個不懂文學,但是有錢能供養她的男人呢?恐怕很難。在藝術史上,被剝削的女性藝術家從沒少過,卡蜜兒之於羅丹,芙烈達(Frida Kahlo)之於迪雅哥,都是類似Plath的例子。對她們來說,才氣是最佳的春藥,但不幸的是,有才氣的男人往往自私且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如果兩人都稱不上富有,勢必有一個人要犧牲創作,成全另一方,那個犧牲者往往是女性,就像Tennant描述的Plath:「金錢在這場爭吵中一定曾被認真地談及:他們兩個人誰應該將寫作視為生活的第二順位,轉而支持另一位作家?不是泰德,絕對不可能。(p.88)」、「對她而言,詩的意義,就等同於這些瑣事而已。當他的聲音傳出,人們喝采,但她看到的只是一隻碗裡的肥皂泡沫及一台吸塵器,在令人虛弱的一天終了時,吐出他所製造的垃圾。什麼她不能寫?當她這麼想時,她卻寫不出任何東西。她責備自己,就像所有的作家都會做的事一樣,她卻只看到唯一一個成功作家的雕像——只有泰德。這個沈默寡言,無法理解的石像,一個她深愛但越來越責怪、責怪、責怪的男人。」當雙方都不願放棄創作欲,如果沒有人發瘋或自殺,勞燕分飛是種種情況相比下,最好的下場。我想不到有哪一對藝術家是夫妻雙方同樣有才氣,且同等齊名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生活太安逸,其實也沒法促成最優秀的創作。那些讓世人能清楚記得的一線藝術家、作家,哪個不是生於憂患?當我們看到她們的動人作品時,其實要感謝她們經歷的磨難。否則,哪有這些觸動人心的傑作?


悲劇的靈魂-希薇亞

作者:艾瑪‧泰寧德/著
譯者:黃詩芬
出版社:高談
初版日期:2004 年 04 月 30 日


瓶中美人
The Bell Jar

作者:Sylvia Plath
譯者:鄭至慧
出版社:先覺
初版日期:1999 年 07 月 05 日

由 Debby 發表於 11:13 PM | 迴響 (2) | 引用

December 06, 2004

寒流夜不適合讀推理小說

有些書,絕對不適合寒流的夜裡讀,好比描寫謀殺案的推理小說。

此刻是凌晨四點多,渾身打顫,有點搞不清楚到底是因為穿太少而覺得冷,或者剛看完James Patterson的《死神首選》還陷在對兇手齒冷的情緒裡,沒辦法就寢。

這種書特不適合在夜裡看的原因是,一看就停不下來,總想看完再睡覺,於是不斷耽誤睡眠時間。

只好聽「三條人」讓自己情緒暖和一點,但是現在又太high了,更沒辦法睡,真要命……都怪今晚喝了一杯咖啡,以及ㄐ姐提供的香華天提神茶。

由 Debby 發表於 04:14 AM | 迴響 (0) | 引用

October 20, 2004

從一種離散探究另一種離散——《佛洛伊德與非歐裔》

《佛洛伊德與非歐裔》是薩依德於去年九月過世後,第二本他的著作中譯本,前一本是立緒出版的《文化與抵抗》,嚴格說來是他的對談錄。 這本書其實是佛洛伊德《摩西與一神教》的進階閱讀,為薩依德談論該書的作品,因此不適合立刻跳進來閱讀,否則會喪失脈絡。說巧也真是巧,《摩西與一神教》剛好在今年四月底由臉譜出版,若此書沒出版,《佛洛伊德與非歐裔》打的就是全然的薩依德牌,這並不是好事。

之所以說只讀《佛洛伊德與非歐裔》而不讀《摩西與一神教》,或者沒有《摩西與一神教》中譯本就出《佛洛伊德與非歐裔》不是好事,除了這兩書絕對相關外,在 於薩依德用他相當獨特的觀點解析《摩西與一神教》。不讀《摩西與一神教》,不會知道薩依德的功力,他看到的東西,絕非你我可以讀出。另外,就一種負責任的 學術\閱讀態度,本來就應該先知道最原始的文本,再進行文本再現的考究。更何況,《佛洛伊德與非歐裔》至少戴了三種眼鏡(稍後再談)去看《摩西與一神 教》,若沒用肉眼看過《摩西與一神教》,怎知其中差別?《佛洛伊德與非歐裔》也不是一本容易閱讀的書,至少要有碩士程度以上,才比較容易理解薩依德所談內 容,畢竟這是一篇根基相當深厚的學術著作,除了佛洛伊德,至少還得讀過法農、康拉德、奈波爾、薩利赫和《舊約》、《新約》等等。

為何要挑選這些人來談論?評論時不免指出其缺點,薩依德必定遭受許多誤解:「我常被詮釋成回溯地攻擊偉大作家與思想家(p.33)」,他指出:「我一直試 圖理解我所仰慕的過去人物,並且同時指出,就他們對其他文化與人們的觀點來說,他們受制於自己的文化片刻。我所想要表達的特定觀點在於:絕對有必要閱讀他 們、他們對當代非歐與非西方讀者而言,有其內在價值……」接下來,我們以讀者之姿,得以窺見薩依德如何位於他的讀者地位:我的方法是儘可能地將他們置於脈 絡中看待,但是——因為他們是出色作家與思想家,其作品基於這些作家本身都無法意識到的發展而能促成他種、另類的作品與閱讀——我以對位方式看待他們,這 些人物的作品以無從預見的方式行旅穿過時間、文化與意識型態疆界,偕同後代歷史與後續藝術,而成為嶄新組合的一部份。(p.34)」薩依德在這裡指出人之 有限,無從逃脫其生存的脈絡,但那些人終究是出色的作家,他以閱讀與評論,甚至超越文本的方式,向他們致敬。當然,薩依德可以同等方式啟發我們。只有優秀 的作家、思想家和作品值得認真與嚴格以待。

薩依德在解讀過程中,多次向佛洛伊德致敬,好比「佛洛伊德是心智探險家,但從哲學角度而言,他同時也是一位對慣常或既定疆域、譜系的翻轉者及重劃者。所以 他特別適於在不同脈絡下被重讀…(p.38)」至於他挑選《摩西與一神教》做為文本的原因,一直用極其隱約的方式留伏筆:「《摩西》似乎是佛洛伊德為自己 所譜。(p.40)」、「有關流放與歸屬兩難的定位,在於有一個元素不斷糾纏不清……這個元素就是佛洛伊德在《摩西與一神教》一直拖到最後才處理的議題: 非猶太人。(p.52)」等。

在這過程中,薩依德一如往常地間接論述中東問題:「以色列將自身定義成猶太人所有、所享的國家,所以它允許猶太人專有的排他性移民權及土地擁有權…… (p.58)」他還談論了一段非常適合兩岸各自思考的問題:「對以色列人來說,考古學用以佐證位於以色列的猶太身份,並合理化特定的殖民屯墾;對巴勒斯坦 人來說,考古學必須被挑戰,才能使那些『事實』還有那些賦予其科學血統證明的實際做為,能接受其他歷史與眾聲的存在。(p.65)」他說的是,即使像考古 學這種強調所謂「科學」的學問,都免不了受政治正確影響。我讀了不免感嘆,哪裡都一樣,不只是台灣或以色列而已。

薩依德考究佛洛伊德《摩西與一神教》的用意在最後才現身而出:「我覺得緊扣人心的是,佛洛伊德似乎特別努力:絕不忽略或是輕視摩西是非歐裔的這個事實。 (p.66)」、「如同伊徹的精彩描繪,佛洛伊德同他自身社群的崎嶇關係,屬於其觀念叢結的一部份。(p.68)」、「身份無法僅就其本身來進行透徹思考 或通透工作;如果沒有抑制不了的根本起源斷裂或瑕疵。它就不可能建構或甚至想像自身……(p.70)」薩依德說的是,摩西以埃及人身份,帶領猶太人出走埃 及,終至於建國。佛洛伊德之所以用力探究摩西的身份,在於他也是一個猶太人,而且是一個與傳統猶太人疏離的猶太人(參考p.87),佛洛伊德和他論述的摩 西恰好符合薩依德長久以來論述的離散(Diaspora)、流放等主題,而這離散,與他們的族群、個人命運皆有所關。再者,佛洛伊德雖是猶太人,卻不太支 持以色列建國,對身為巴勒斯坦人的薩依德來說,這可要好好探究,這裡面讓他看到一些可以超越現實(民族主義)的可能。

精神分析學者蘿絲在文後探究佛洛伊德和薩依德,指出薩依德的探討方式有如班雅明所說的「攫取在危險片刻閃現的記憶」。之後譯者就班雅明的觀點,又再進一步大為抒發。

看到譯者是外文系教授時,原本還充滿期待,希望這本書譯文精確,同時文句優美。沒有和原文對照,前者不確定,但後者就沒達到我的期盼,有太多的句子詰屈聱 牙,而且沒有用標點切斷,好多次我得重讀同一個句子,才能知道那句為何,至於內容的理解,是另一回事。有些地方譯者好似堆砌文字,弄了非常陌生的詞語出 來,好比我一直不明白譯文中的「躁逸」到底從哪個字翻成、指涉什麼。更沒想到的,莫過於〈譯後記〉是有史以來我見過最長的篇幅!多達34頁,約佔全書 1/4。這跟其他〈譯後記〉非常不同的是,分明就是一篇學術論文,文句跟翻譯一樣難懂,明明是用中文寫作,卻還用一堆破折號,宛如寫英文的子句。還有一些 錯誤:「憂鬱之星座,土星……(p.130)」,土星是「行星」,不是「星座」,他要談論的應該是「星座學裡代表憂鬱的土星」。這些部分編輯沒校出來,更 沒去通順文句,有欠專業。

由於本書的奇特結構安排,這本書讓人讀到薩依德如何看《摩西與一神教》、蘿絲如何看薩依德談《摩西與一神教》,還有譯者如何談前二者。所以讀者從頭 讀到尾,至少戴了三副眼鏡,這是非得先讀《摩西與一神教》,再讀此書的重要原因,否則就被這些人拉著走了,連個自己的閱讀根基都沒有。

與本書內容無關緊要的,是這書外觀是行人出版社的出版品裡稍微像樣的。上一本《啥都瞭了》簡直像民國七十幾年產生的印刷品,光看外表就不想看內容了,更別談裡面還有不小篇幅完全沒標點。


佛洛伊德與非歐裔

作者:愛德華‧薩依德/著
出版社:行人出版社
初版日期:2004 年 09 月 15 日


摩西與一神教 Moses and Monotheism

作者:佛洛伊德/著
譯者:張敦福
出版社:臉譜
初版日期:2004 年 04 月 24 日

 

由 Debby 發表於 04:56 AM | 迴響 (3) | 引用

July 23, 2004

往事並不如煙—章詒和《最後的貴族》

這可能是今年到目前為止讓我覺得最有味道的中文著作之一,另一本是《比我老的老頭》。加上去年看了楊絳《我們仨》,可說是這兩年我瞭解中國大陸那段風暴過往的重要來源。

「那書極迷人。」年初即聽長輩這麼說了,之後又陸續聽到。當然,他們看的是簡體版《往事並不如煙》,部分內容比《最後的貴族》有所節略,網路上有簡繁體版的刪節異同說明。「這書買不到。」「我借妳!」

拿到書之後,便在捷運上讀起來。初讀〈自序〉,便暗嘆章詒和的文字之美、有力,簡短幾句,已流露極深的感情,情感浪頭一下就把人淹沒了:「寂靜的我獨坐在寂靜的夜,那些生活的影子便不期而至,眼窩裡就會湧出淚水,提筆則更是淚流不止,毫無辦法,已成疾。因為一個平淡的詞語,常包藏著無數寒夜裡的心悸。我想,能夠悲傷也是一種權利。」很難不為之動容。「過去,咱們這兒總喊『解放全人類』,卻殘酷地踐踏身邊的人。」讀來更是觸目心驚。

《最後的貴族》做為一部片段回憶之作,當然是主觀的。好比章詒和在第一章說史良在她心目中是個美麗的女人,但翻開前面的照片對照,卻發現,似乎搆不上現在所說的「美麗」標準。但每個人自有對審美的看法。所以章詒和所寫的人、事、物,自然是她觀點裡的正確版本。至於和普遍事實是否相合?那是另一回事了。更何況,在那個時代在那片土地上,有什麼事不可以被改頭換面的?事實亦如此。

我們這一代閱讀這本書的最大障礙,恐怕是政治隔閡太深,我們對中國大陸這幾十年的發展過於陌生,所以許多人名和故事讀來都缺乏脈絡,而章詒和又難免略去中國大陸人會理所當然知道的事。雖然還記得以前背過「三面紅旗」、「大躍進」等等,就只是標語而已,對於內容,是不去詳察的。就算我們出生在中國大陸,會被算作「文革後」出生的,那種心象版圖全然不同於之前的人,更難理解她們身上發生過的事為她們帶來的衝擊,即使可以理解,但很難領會。沒有人喜歡被苦難折磨,但有本事的人,可以把苦難化作成長的沃土。章詒和顯然屬於此種。

另外的閱讀困難,是因為章詒和並非按時間記事,有些事情分散在各篇,必須在陸續讀到時,前後翻閱參照,才能慢慢把事情展延出章詒和所說的全貌。

想要弄清楚那個我們失落的片段,這書可當作補充書籍。章詒和對於充滿牛鬼蛇神的文革年代的寫法,是回憶與她家交往的八個人物的遭遇。從這些人的身上,就可以看到人在那種極端的政治下,可以用哪些態度面對、用什麼方式生存。她所提的例子,未必佔據各個不同光譜,也不至於有兩個極端。即使她覺得史良出賣了自己的父親,她仍提到父親觀察到史良不同的一面:「我滿以為民盟是批鬥我,到了會場才知道,我是個陪鬥。原來今天批鬥的對象是史良。……他們居然把搜去的史良寫給老羅的情書,拿出來當材料宣讀,並質問史良到底和這個大右派是什麼關係。史良直起腰回答:『我愛他。』在中國,一個女人能這樣做,是很不簡單了,也可以說是很了不起的。史良好像又回到了從前。(p.22)」根據章詒和對史良和張伯駒最後的描述,前者過世後沒什麼值錢物可讓後輩繼承,也逐漸為人所淡忘;後者落魄而死,但他的貢獻讓藝術界許多人都感懷在心。章詒和可說是用了史家之筆寓褒貶,也可以說她從這種方式,感到安慰,人事竟是如此無常、無以掌握,一時榮辱算什麼?(老畫家黃永玉《比我老的老頭》也有一篇寫張伯駒)

要閱讀章伯鈞和羅隆基這兩位被當作右派之首的「章羅聯盟」是怎麼一回事,要看儲安平和羅隆基那兩章。羅隆基被自己的愛人難堪地「揭發」,然後成為過去的愛人浦熙修獲得平反,恰好與章伯鈞、李建生夫婦患難與共成一個對照,我不明白是章詒和有意還是無意寫成的。這本書裡,能患難與共的貧賤夫妻,也就只有章伯鈞、李建生和張伯駒、潘素這兩對了,正好是章詒和父母和親近的師長。儲安平和聶紺弩都被寫做戴了綠帽,儲安平太太跟的還是國民黨叛徒宋希濂。而史良的丈夫是仰賴她過活的,比她早過世,雖然這對姊弟配年齡差十歲左右。這給我一種奇特的印象:難道這些女人在那個時代比較善於生存?

章詒和雖說此書涉及八人,不包括她的父母,仍可以讀到她的家庭生活,尤其是家教。子非魚在〈《往事並不如煙》:一個人的歷史〉說章詒和才是最後的貴族,我想,這話不假,但我的理由不是子非魚所說的。章詒和那樣的家教,是相當菁英式的,她有求知慾,加上有對富有才學的父母,而且願意栽培她,所以她對儲安良好奇了,章伯鈞便帶她去看《觀察》雜誌;她想學畫,章伯鈞要為她找最好的國畫老師,一找就找到張伯駒夫婦,開發她的眼界。章詒和要是能力弱些,也就不會成就今天的《最後的貴族》,她的學習能力強,又能浸濡在相關的人事氛圍,以致於開創她的無限機會與能力。她在文中的觀點,當然是知識貴族的,她有這種家教,也有這種能力,無庸置疑。機會與能力是相互創造、彼此賦予的。而她被折磨那麼多年,仍硬挺著,不願就此輕賤自己,更是她的籌碼。好比她在潘素問她是否想繼續學畫時,她當時說:「潘姨,共產黨虧待了我章家兩代人。我不背叛這個政權,就算對得起他們。眼下人家如此輕賤我,我就必須自強。所以,我顧不上跟您學畫了,先得把業務抓起來。(p.162)」相形之下,被她寫做是「最後的貴族」的康同璧之女羅儀鳳,就顯得低調柔弱許多:「我愛花兒,可那些盛開的玫瑰是我在六六年八月被抄家的當天夜裡,流著眼淚親手用開水燒死的。現在,花兒沒有了。我愛香水,香水沒有了。我愛音樂,音樂沒有了。我愛英文詩,詩也沒有了。我從來沒有、也不想妨礙共產黨,可共產黨為什麼要如此侵害我?這場文化大革命對我家來說,是斧底抽薪;對我個人而言,是經脈盡斷哪!(p.220)」

羅儀鳳對共產黨私下的控訴給章詒和的啟示,是:「羅儀鳳的哭訴,卻讓我深深懂得:這種『忍』,原來是最可痛心的,其內裡,有著怎樣的悲涼與沈重。因為任何分寸的『順適』,都要毀損或抑制天性。想到這裡,我暗自發誓:這輩子決定保衛自己的天性,決不『順適』。而後來的情況竟是——我為這樣的決定付出近乎一生的代價。(p.221)」這裡又是輕描淡寫下的深深壓抑,依舊有強大的反彈力量。

再三為此書的文字所震撼,那種文字的強度,很難在我們這一代的作品裡讀到。於是被長輩提醒,那是上一代的人。就像前老闆一直想看一九四九年以後出生的中國大陸人,能把這幾十年的傷痛寫到什麼程度。章詒和是一九四二年出生,即使風雲變天時,她才七、八歲,但足以開始知道事情。好比她初見史良,就是童年時期。

讀完全書後,看到姚錫佩在香港信報所發表的〈為周穎辨正—讀章詒和文後〉,文中呈現的周穎,迥異於章詒和筆下所寫。姚錫佩提到:「她的整篇文章幾乎都是在說紺弩『斯人寂寞』的原因全在於周穎造成的,而且細節描寫活靈活現,從為人,談吐到生活,周穎無一是處,隱私更是觸目驚心。然而,這些又大都不是作者直接親眼所見,親耳所聞。連被章文引話最多的朱靜芳女士,也在今年1月21日給我寄來她寫的《紀念聶紺弩百歲誕辰的回憶》中,申明小愚(章詒和)所說『片斷』,要『留以後再糾正』。」讓甫沈浸於章詒和極有味道文字中的讀者大吃一驚,怎麼兩者所說的「事實」相去甚遠?做為這些歷史事件的局外人,以及讀者,在無可查證的情況下,也就只能退後一步,稍做保留。這保留,也不免擴及章詒和對其它人的論斷。對於她的文筆,仍可以學習的。

另一個謎團,是章詒和的婚姻和《我們仨》錢媛的一樣,讓讀者讀來撲朔迷離。即使我並不特別想知道這部份,卻難免覺得她好似刻意忽略什麼。聽說她正往下寫,期待她的下一本著作,屆時要看看我的疑問是否得到解答。

最初讀借來的《最後的貴族》,看了別人用鉛筆畫線、畫圈的地方,不是我會有興趣或想要記住的,看來每個人唸書會注意的地方,非常不同。後來決定收藏一本,以便不時翻閱,於是跑去Page One買了一本。這本書在香港買是港幣98元,Page One打八折後是378,比在香港買便宜些。後來發現誠品也有,而且同樣打八折,但沒注意價錢是否有所不同,否則可以比較一下這兩家書店的進口書價。


書名 : 最後的貴族
原書名 : 往事並不如煙
著者 :: 章詒和
出版社 : 香港牛津大學
定價 : HK$98.00
出版日期 : 2004/3/1

由 Debby 發表於 02:13 PM | 迴響 (0) | 引用

July 09, 2004

看內幕的好機會—《阿達新聞檔案》

「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對資深記者談線上工作內容,就是這麼一回事。范立達一出就是四本「阿達新聞檔案」:《阿達新聞檔案之社會萬象》、《阿達新聞檔案之調查局探案》、《阿達新聞檔案之兩岸故事》、《阿達新聞檔案之調查局內幕》,好大的陣容,對於想看新聞內幕的人來說,真是有得看了。看這種東西的最大好處,是重新回憶以前看過,但因為部分情節冗長,中間常常漏東漏西沒看到的,可以藉此機會從頭到尾詳細瞭解,而且知道更多限於篇幅或被層層關卡刪節而曾經消失無蹤的新聞內容。也可以在他所描述的採訪過程中,學一點別人的獨門功夫,其實范立達本人也很愛看這類的東西吧,有時會讀到他看誰的書又提到什麼的,都是記者一點一滴累積的功夫。另外,在這麼多新聞檔案裡,也可以看到某些人或某些事變化的歷程。

在這麼多新聞檔案裡,對那些犯罪卻未受到懲罰的人,常導向「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的結論。但或許這說法顯得太簡略,因為也有檔案顯示另一種人世悲哀:無辜者往生,罪有應得者卻逃逸無蹤或從輕發落,好比「死刑檔案」(收於《兩岸故事》)中提到的行兇者因為捐血,竟被法官輕判(p.153~154)。另外也有小人物身先士卒,而造福後人,因為法律從他們之後修改成符合人性。好比「梁秋蓉檔案」(收於《社會萬象》)那個聲請釋憲,而使民法「父權優先」條款廢止的女子,但她後來卻失去孩子(p.15~19);「女秘書檔案」(收於《調查局內幕》)中受害的女秘書不出現,促成婦女團體呼籲,使強暴案改成公訴罪(p.85);「死刑檔案」提到的死刑犯行刑前原被核可結婚,卻在婚禮前不到一天執行死刑(p.174);「馬曉濱檔案」(收於《兩岸故事》))反共義士馬曉濱因為綁架張榮發之子而被判死刑,之後失效已久的「懲治盜匪條例」才正式廢止等等。

在「女秘書檔案」裡,可以看到就連是應該要明察秋毫辦案的地檢署,碰到一言也不懂得查證,黑白不分。於是范立達寫道:「人家說傳言可怕,一口痰都能傳成一隻鵝,真不是假話。」讓他為了保護名譽而採取行動,那招很不錯(p.95~96)。即使他挖了調查局那麼多骯髒的內幕,還是有有意思的插曲,吳東明在調查局長任內曾說他的「人生哲學」:「要害一個人三個月不安寧,就勸他搬家;要害一個人三年不安寧,就勸他房子就地重建;要害一個人一輩子不安寧,就勸他討小老婆。(《調查局內幕》p.202)」依舊有人是潔身自愛的,即使在那種地方。

范立達七十七年開始跑新聞,在他不同時期的新聞檔案裡,會有特定人物串場,所以可以看這些人的行事作風。好比顏錦福一再照抄他的新聞內容當作質詢稿,如「女秘書檔案」p.71,且質詢內容錯誤不少,范立達因此認為:「真正心態可議的人,其實正是顏錦福。」、「儘管顏錦福這篇質詢稿錯誤百出,可是在當時的情形下,新聞性卻很大。各報幾乎都用了很大的篇幅刊出重點內容,顏錦福也一舉成名。現在想想,政治人物的嗜血性,也不輸給記者嘛!(p.69~72)」還有一則檔案裡,范立達也說顏錦福質詢稿抄新聞。

最值得注意的,還是范立達有意無意著墨的陳水扁,相關篇幅挺多的。在「吳榮根檔案」(收於《兩岸故事》p.47~53;59;65~67;72~73)即顯示(當時還在當律師)他很早就會利用\玩弄媒體,說話反反覆覆,有法西斯傾向(「只要吳榮根不亂說話,我們也不會去主動打擊他。」p.66),攻擊性強。而且,陳水扁這個案子的委託人也是貪婪型的,陳水扁更是因為他們貪婪而變化多端的花招、說詞,而彼此加乘,頻頻對媒體放話、施展各種秘密武器,但都沒把這些相關證物交給檢方,即使他學法律應該知道何者應為,何者不該為。好在最後有個能直搗黃龍查出真相的檢察官,於是陳水扁委託人劉積順一家被通緝。「榮星花園檔案」(收於《調查局探案》)中,律師陳水扁在周伯倫涉入榮星花園弊案後,公開發言:「民進黨人爭取公職,是要以公職為工具,爭取體制進行改革。結果,竟然有人把公職當作是爭取私利的不法勾當。不管是誰也好,師弟也好,都是我們要打倒的對象。(p.p.149)」而今不斷傳出「內線交易」、「運用特權」的陳水扁家庭,可曾記得他這番話呢?「十八標檔案」(收於《調查局探案》)裡,陳水扁搖身成為立委,曾經指責當時交通部長簡又新:「你不肯替人澄清,故意要抹黑人家(p.93~94)」,而今簡又新卻被陳水扁任命為外交部長,讓范立達大嘆:「在政治圈裡,哪有什麼永遠的朋友或是永遠的敵人呢?」我想,最主要還是陳水扁的個人人格問題吧。

倒是,在馬曉濱的判刑過重,一片「治亂世用重典」風氣中,向來挺綠的陳菊,當時的台權會主任,跳出來為他說話:「在馬曉濱身上,有著反共的政治神話和歷史包袱,甚至有嚴重的政治欺騙。與馬曉濱同船逃到南韓,又被接運來台的十九個人,對台灣社會一點也不了解,只是嚮往物質生活,政府讓他們當一天的反共義士,就不再理他們,甚至還對他們刑求。(p.125)」陳菊的這番話算很中肯,接近事實,體察人性,而且她沒有因為自己的政治顏色,就是非曲直不分(這點很重要)。即使她的說法沒有受到太多迴響,馬曉濱還是死了,但我對她的好感多了些。

還有,在「鄭南榕檔案」(收於《社會萬象》)裡,現在被民燼黨當作某種神主牌的鄭南榕,是外省人,而且在生前並不是無條件挺綠的。「他要爭取的,就是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所以,他的雜誌批評的對象,除了當權的執政黨和軍系將領外,對於在野的民燼黨,他的火力也不稍減。他曾經批判民燼黨主席黃信介、秘書長張俊宏和美麗島系、前進系等等成員,成為民燼黨最頭痛的人物之一。(p.27)」姑且不論他之後的自焚行為,現在又有多少人是這樣?知識份子本來就應該挑戰不顧人民利益的政客,而不該被政黨色彩妨礙。這檔案應該是在今年520之前寫的,因為葉菊蘭在裡頭還是「客委會主委」。她在鄭南榕死後蛻變的成果令人難忘,我指的,包括在苗栗山區,她去喝的咖啡,竟然要一杯250元,比台北市大多數的咖啡廳還貴。

四本書,有兩本以調查局為主體,其中專業的部分,我就只能看熱鬧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十八標檔案」裡的X先生,以及范立達跑新聞的經過,雖然很辛苦,讀起來卻很過癮。有這種人生,也值得了。

范立達的書裡,最令我訝異的,莫過於《社會萬象》那本出現「陳之藩檔案」。但他是司法記者,對文化圈不熟,而且看內容即知,他當初碰了陳之藩一個大釘子,也不知道找誰問,因此根本不算採到那則新聞,只是事後找了兩本陳之藩和童元方去年出的鴛鴦書,然後天馬行空地從字裡行間猜測。相較於其它檔案,這是寫得最差、最沒味道的一則。至於他為何寫這則,我可想而知。這檔案從頭到尾只有一個重點,就是陳之藩在與童元方兩人結婚前曾被告「妨礙家庭」:「一般來說,這幾條罪名裡,最常被引用的,就是通姦罪。(p.75)」不過,對那些只知道「那個陳之藩」的人來說,這樣就夠了(或許還太過了)。


阿達新聞檔案之社會萬象

作者:范立達/著
出版社:印刻
初版日期:2004 年 06 月 01 日


阿達新聞檔案之調查局探案

作者:范立達/著
出版社:印刻
初版日期:2004 年 06 月 01 日


阿達新聞檔案之兩岸故事

作者:范立達/著
出版社:印刻
初版日期:2004 年 07 月 01 日


阿達新聞檔案之調查局內幕

作者:范立達/著
出版社:印刻
初版日期:2004 年 07 月 01 日

由 Debby 發表於 01:50 PM | 迴響 (1) | 引用

June 25, 2004

消失的小王子—自身陰影將有所成?

根據瑪莉—路易斯的分析,其實《小王子》這本著作正是聖艾修伯里將自身陰影個人化的歷程。而我們不得不承認,《小王子》已經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童話,而它繼續影響著下一代人的無意識。

——耿一偉〈女性的分析之道〉(收錄於《童話治療》)


我一直認為,《小王子》和《天地一沙鷗》在某些方面挺相似的,好比兩者的作者都嚮往飛翔,不管是以哪種形式。而這種追求過程,是十足個人化且孤獨的,甚至,自私無情。所以《天地一沙鷗》作者多年後,被兒子認為他拋妻棄子,不負責任,經歷好長的時間,終於有所和解,而寫成《父愛不缺席》。《小王子》作者則神秘地失蹤,為作品增添幾分耐人尋味的色彩,他的飛機殘骸在失蹤六十年後,直到今年四月七日才被人在法國馬賽外海尋獲。

聖修伯里消失了,但他的作品不會,小王子已經替代他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消失的小王子:聖修伯里的最後之旅》(Le dernier voyage de Saint-Exupery)(主標是中文版才加的)書名則認定兩者合為一體:聖修伯里就是小王子,小王子也就是聖修伯里。所以聖修伯里消失,小王子的實體也就消失。但實際上,在此書作者卡爾‧諾哈克筆下,小王子早在聖修伯里認知這個人物前即存在,也一路跟隨著聖修伯里,不管他是否早已離開小王子的星球:「已有好長一段時間,他都沒再想起小王子。……他微微一笑,隨即吃了一驚:小王子,他筆下的人物,秘密的分身,而現在的自己竟酷似小王子的一張圖畫。然而,畫上那個四處旅行的小孩,躺在草地上,卻流淚哭泣著。(p.61)」

聖修伯里生命的最後時刻,終究會思索些什麼。或許是世間瑣事:「給疏遠了的兩個女人留下什麼遺產呢?其中一個將得到一隻纖維製的行李箱,剩下一點點錢就留給另一個吧。(p.72)」這裡「纖維製的」是什麼呢?我不免皺了眉頭,覺得譯文有點不知所云。看到譯者的名字和翻譯作品,想起張娟芬在6月20日聯合報讀書人的《反骨──法國第一女律師的故事》書評提到她的翻譯讓人看不懂。姑且不提譯文,這小段難免讓我覺得小王子雖然一心愛著那朵高傲的玫瑰,但他正是那朵玫瑰啊!也就是說,小王子其實也是有自私、黑暗的一面,只是聖修伯里呈現的方式,是那麼憂傷、惹人憐又與世疏離,那令許多人想起了自己的內在。或許這正是耿一偉所說:「《小王子》這本著作正是聖艾修伯里將自身陰影個人化的歷程。」自身陰影或許成就了創作。但一個藝術家的黑暗面,可以因為他的創作偉大而一筆勾消嗎?就像《天地一沙鷗》作者給兒子的創傷,可以因為他寫出這樣的作品,就不是那麼嚴重嗎?又好比畢卡索鉅作傳世久遠,啟發後人甚多,所以他給情人、妻子兒女的傷害,通通都可以被遺忘嗎?

或者作家不是那麼確定自己的文字會流傳到何時,總有許多未知讓人難安:「他開始思索:自己這一生留下了些什麼。他知道,他著作中的文字都隨他一起消逝,城堡將永遠沈睡,成為廢墟,而他所寫的一切將被遺忘,埋藏其中。昔時,那些字語覓著了他,發現他棲息風中,隨他進入各地狹小的房間,伴他度過孤獨的旅途歲月或短暫的愛戀時光。如今,它們與他一起沈淪,轉眼即將湮滅。(p.73)」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小王子對我來說,除了一個故事,就是許多深藍色商品上的圖案,那千篇一律的圖案,是種商標,小王子在現代社會,不只是精神象徵,早已是物質化的代表人物之一。我不記得我有沒有喜歡過小王子,比較容易想起的,不是小王子和他的玫瑰,反而是蛇肚子裡的大象。這些讓人印象深刻的片段冒出來時,當事人或許也不知道代表什麼。而那正是童話的意義要讓人探究,以及能夠揭露其意涵,表示或許從其中踏了一步走出來,回頭看看當初是怎麼一回事。再現亦即一種自我呈現,再現有時未必那麼個人化,仍會受到社會制約。所以當諾哈克〈我所不認識的聖修伯里〉說:「重讀他的作品時,我經常察覺,從浪漫主義以來即大行其道的四個關鍵特性在字裡行間隱隱發亮:哀愁、疏離、黑夜及東方主義。(p.117)」也代表,這四個特質,正吸引著他。

在諾哈克的後記分析中,《小王子》揭露的聖修伯里,難免有幾分陰沈,於是不斷要馴服黑夜。小王子孩子氣的口吻說著「馴服」,或許是男人內心世界存在一個始終長不大的男孩變形,男人的用詞則是:「征服」。聖修伯里在男孩與男人之間穿梭來回。聖修伯里如他所說,透過他筆下顯露的,而現出原形。對我來說,那個原形過於黑暗及脆弱,又過份耽溺,不管小王子消失與否,都必須遠離。


消失的小王子:聖修伯里的最後之旅
Le dernier voyage de Saint-Exupety

作者:卡爾‧諾哈克/著
譯者:陳太乙
出版社:如何
初版日期:2004 年 05 月 28 日

由 Debby 發表於 02:32 PM | 迴響 (0) | 引用

June 21, 2004

公式化的男性羅曼史——《自由之丘上的春樹》+《一個人不止愛一個人》

你要的女人,可分為兩個類型:第一,你要那些千依百順、小鳥依人的女人,滿足你的大男人心態;第二,你要那些難以觸摸的女人,最好是你的親戚朋友想也想不到你會搭上的,來證明你也懂得一點愛情。」——梁望峰《一個人不止愛一個人》p.140

看了第二本梁望峰的小說《自由之丘上的春樹》,我開始發現他的小說有某種公式:男主角總是和母親關係不好,但出身背景還不差,不管怎麼樣,養活自己和花錢約會都不是問題。若不是男主角花心,就是他有個花心的朋友,總之故事裡少不掉一個花心的男人。男主角的愛情得來向來都很容易,即使大男人又自私、不夠成熟,還是會碰到一個心智成熟又有個性的女人,中間總是因為另一個女人而分手,但最後還是發現真愛是個性女(簡直就是難以想像的好運)。LU對這種情節感到不屑:「真是超蠢的!」

因此我還是認為他寫的都是男性羅曼史。既然女性羅曼史是滿足女性對愛情的想像,因此故事有與現實不合的情節,好比男女階級懸殊,仍愛得死去活來,不顧一切地在一起;男主角不管多大男人,還是會臣服在女主角裙下等等。所以,梁望峰這類「想像」、「渴望」男主角到處留情,但最後仍有一個忠貞女子經歷大風大浪後,願意和他相守的愛情故事,是滿足男性對愛情想像的羅曼史。那麼,對女性讀者來說,也就是對男人幻滅的殘酷小說囉?書摺是這麼認為的:「梁望峰…放棄一批相信『愛情最強』的讀者,寫出令他們對男人憧憬幻滅的小說」。對我來說卻是「可以丟掉的垃圾!」如果小說可以強大到建構讀者的認知,那也給我本有水準一點的小說,而不是這種通俗到不行的小說。

「我們在十字頭的年紀,對處女都有種莫名其妙的渴求,就像要趕在別人之前觀看電影優先場般,但那並不代表是一件絕對的好事;反而,有機會觀賞這些優先場,多數也有附帶條件……總之,你得到了一些,你也一定會被剝削一些。根本沒什麼是不需要成本的。對於處女之身,男人一生至少想擁有一次,但也只有十多歲時才會不顧一切後果想得到,因為我們還未意識要對對方負責任這回事;但你年紀漸大,大約踏入二十字頭開始,你知道自己要負上如引爆核彈般的責任,你就想推卸責任了。(一個人不止愛一個人p.245)」不知道這段文字可以為多少男性代言?從一些案例來看,未必每個男人都是這麼想,至少有五成男性不是這麼想的吧。

「對某些人來說,有沒有在對方身上留下痕跡,可能真的無關痛癢吧。我比較自私,既然花費了金錢感情時間心血在她們身上,我始終不願被她們忘記得那麼徹底。所以,我希望能夠取得她們的第一次,無論是哪樣的第一次也好,第一次被男人拖手啦、初次去某個國家旅行啦……只要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就算她將來患上帕金森症,這也會成了最後一批被她忘掉的東西吧?所以,為了延遲被遺忘的時間,我希望拿得她愈多第一次愈好,最低限度,有人向她問起感情事,她不提起我也不等於記不起我;萬一真的忘記了,我也仍記起由我嚮導她的某一些第一次。即使感情已不堪回首,但美食始終是無法抗拒的。(一個人不止愛一個人p.109)」結果,下面的情節完全推翻這段話,男主角以為他教前女友的,其實是前女友教他的,而且他的第一次戀情也被他自己認為是愚蠢的。做為一個讀者,我要把這些當做是男主角或隱約現形的作者的脆弱嗎?就如作者介紹所說,看來真是一個強烈缺乏安全感的人啊。

「『我哪裡霸道了?』魯豫放下手中的串燒,改以嚴肅的語氣說:『每個人也有自己的愛情原則,我的愛情原則是:不像其它人般,以為委屈自己才是愛情。我愛你的時候你會得到我的全部,你愛我的時候我也要求你只愛我一個。如果你心裡有另一個女人,我不是不容許,只是我不會和你在一起了。我不愛一個男人的時候,他做什麼都不能改變我的決定。所以,你千萬不要令我有不再愛你的一天。(自由之丘上的春樹p.206)』」這段以及其它相關情節讓我覺得其實《自由之丘上的春樹》裡的魯豫,就是《一個人不止愛一個人》和《遇上她忘了你》的沫若。讓我大膽揣測一下,沫若在接下去的第三部還是會因為阿琛中間和別的女人(八成是阿四)有往來而離開他,但最後兩人還是會在一起。儘管沫若一開始就知道阿琛喜歡的兩個類型女性都不是她所屬的(就是首段所引的,看來也是很多男人的寫照),阿琛也覺得被說中,但兩人還是會在一起(孽緣?)。

我不免納悶,花花公子怎麼可能找到真命天女而收山?(而且那個真命天女是不允許對方有二心的人。)就像一個有過性騷擾紀錄的男人,不可能只犯錯一次,因為那是性格缺失。偏偏,最近幾天翻讀葛紅兵《沙床》,發現又是一個浪蕩子被收服的故事,真是毫無說服力啊。兩人也都效法村上春樹的筆法,不過梁望峰和葛紅兵相比,有點吃虧,因為葛紅兵還在《沙床》學了一堆東西方名家,還露臉打著「美男作家」名號賣書,讓我大惑不解,葛稱的上清秀,但不算俊美,長江文藝那批人的審美觀怎麼和台灣人差這麼多?而梁望峰長相和葛紅兵相比,也嫌遜色。(作家最好不要賣長相,「比較」這檔事會沒完沒了)

「只要向單純的女孩搬出村上春樹書中某一段連我也不完全理解的文字,我在她心中就會無限量擴大,並且,村上春樹的小說都暗地裡傳播著一種意識,就是做朋友也可以上床,下床後依然可以朋友相稱。我以為那是男人勾引一個女人上床的最佳手段。(自由之丘上的春樹p.9)」看到這種把單純女孩當白痴的說法,我再度覺得這作者寫的東西好蠢,尤其對我這種討厭村上春樹小說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為了營造日本或村上味,《自由之丘上的春樹》男主角叫「夏北澤」,LU鄙夷地說:「為什麼不叫『社子島』?」因為下北澤是東京的一個地名,只是把第一個字改成同音的「夏」而已。更別說小說中投書的讀者還化名「發條鳥」等,是村上小說裡的角色。

這兩本小說唯一讓我覺得終於得到點東西的,是知道香港人所說的「公仔麵」是啥玩意。原本從公仔聯想,以為公仔是娃娃,那公仔麵就是像橡皮熊(果汁熊)那樣的麵囉,如果是這樣,也挺可愛的,腦海中浮現一堆小熊或大頭貓躺在碗裡,就像貓耳朵一樣,但是更「有型」。不過,很快就發現公仔麵是泡麵,頓時幻滅。

其中《一個人不止愛一個人》的阿四來台灣時,住在西門町的旅館裡,讓我想起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黃碧雲來台灣時,也是住那一帶。香港通說,那是因為香港旅遊業和西門町旅館業合作所致,所以提供的套裝行程都是下榻西門町。難怪。前不久去西門町晃晃時,頓時發現其實西門町頗適合港人來玩,有很多小店,就像梁望峰小說裡寫的那種會掛親切牌子說明不開店原因的個人化小店。路邊還有許多標題聳動的港報,就算出國旅遊也還能接收到當地資訊。

上回第一次看梁望峰的小說,覺得還可以看,這次看完三本他在皇冠出版的小說之後,決定以後還是不要看好了。我對公式化的小說沒興趣。


自由之丘上的春樹

作者:梁望峰/著
出版社:皇冠
初版日期:2003 年 08 月 05 日


一個人不止愛一個人

作者:梁望峰/著
出版社:皇冠
初版日期:2003 年 12 月 25 日

由 Debby 發表於 05:20 PM | 迴響 (0) | 引用

June 14, 2004

看過即丟的一次性旅遊書

「究竟為什麼要出這本書?」、「有多少人會買這本書?」拿著《Between 22℃~24℃——希臘,阿波羅遺落在愛琴海上的鑽石》我大惑不解。

在羅馬的電聯車上,我和去連續去義大利十幾年,足跡行遍全球的O談論旅遊書。即使他小有名氣,出道八年來,也只出過兩本和旅遊有關的書,而且不是那種流水帳的,而是主題式的。得知他每次出國,一天至少拍到三捲,用的是Contax G2,而不是數位相機,不免吒舌:好傷本啊!但是要做出有高品質的彩圖書,是不適合用數位相機拍的。上回和一年出一本豪華彩圖書的P閒聊,她說自己從很久以前就開始學攝影,花了不少錢買器材、試效果,在各種專業上很努力地深入,文字和圖片都要達到相當水準,把書做成藝術品,所出的書絕對不是市面上那種隨隨便便的書可以相比的,她很自豪地說:「我的讀者都不會去看其它的書!」而且她對同樣出彩色旅遊書的張耀也很不屑,哈哈。

O提到有人去一趟希臘,就可以出一本書,不免皺眉頭。並且說,像他要出書的話,多半是從一大堆照片裡頂多挑個一成來用,像那些倉促成軍的旅遊書,看來都用到八九成了。這倒不假,《Between 22℃~24℃》的52頁竟然有張鏡頭晃動到的照片,讓我難以理解,不知道出版社、編輯和作者那個環節出了問題,品管如此不嚴,竟然連模糊的照片都挑進來了?而且一看就知道是用數位相機拍的。

從前看到大塊出的書,多半認為品質有一定水準,但近來幾個例子,讓我越來越失望。從愛琴海到羊肉爐,再到22℃~24℃,即使前兩者在市場上成功,但品質實在讓人不敢領教。既然出了愛琴海,為何還要出《Between 22℃~24℃》呢?同樣都是拍藍與白的景色,看多了,也就千篇一律,貓和狗的圖片,也不是多稀奇,那些其實都是當地景色美,而不是攝影本身好。至於文字,少到很難給人什麼印象,更談不上資訊,完全不可以拿來當作旅遊書,只能當作誘發旅遊的念頭。但這念頭,主動權在自己,對於喜歡旅遊的人,很多書都可以成為啟動器,不必非此書不可。那麼,出這本書的原因是???

如果把旅遊書當作一個人去過某地的畢業紀念冊,變成一些人的運氣作品,那對其它讀者來說,嫌太過輕率,也是打壞市場的作法。在出書如此氾濫的時代,這種書徒然讓人覺得許多旅遊書只有一次性的價值,看過即可丟。

由 Debby 發表於 06:37 PM | 迴響 (0) | 引用

June 05, 2004

找到幸福的方法—《傻瓜的幸福與智慧》和《幸福的理由》

小時候,看《小故事大啟示》和《伊索寓言》,除了看故事,也會看後面的寓意說明,剛開始不太能準確抓到中心主旨,看多就明白了。長大之後,或許還是會需要類似的讀物,引領我們解讀這個世界、理解人生,這幾天看完《傻瓜的幸福與智慧》和《幸福的理由》,正是給成人看的寓言故事。

尤杜洛斯基在《傻瓜的幸福與智慧》說故事的方式和內容,常讓我想起奧修,充滿出乎意料的情節和啟示,而且裡面同樣常出現蘇菲教、印度教和佛教,比較特別的,大概是有一些中國人的故事,只是我很難認出它們的原型是哪些故事。不過,明白了故事就會歡喜。那種歡喜是經由瞭解,而回到自己內心的歡喜。「由於我在童年時代沒有得到必要的愛與關注,便時時刻刻想從他人身上找到這份感覺,也因此成天想吸引人的目光要不就是傷害人。然而當我傷人之際,卻也有不少受虐狂圍繞在我身邊,享受著我的憤怒與怨恨。(p.11)」如果一個人可以寫出這麼一段,他勢必已經走出來了。在我讀這些哲理書時,往往會驚嘆,噯,說得真好,人間事就是這麼一回事啊,即使說出來好像很簡單,體察卻不是那麼容易的,更何況是發覺自己的問題。

《傻瓜的幸福與智慧》呈現的方式很像伊索寓言,一則故事後,必有一則說理。不過,對我來說,這本書比當年看伊索寓言時,感受到的豐富許多。或許是尤杜洛斯基的故事,或許是我這些年的經歷,使得我的人生不復童年的輕盈自在。有些短短的話,就足以讓我反芻良久:「有些真理其實是已經沒有鴨肉的湯汁(p.93)」、「許多情況下,最好是以『噗嘶』來回答,要模稜兩可,不要讓理智封閉了自己『(p.123)』、「他教導你的時候,你吸收他的學問,就等於在磨亮你的牆面(p.198)」。

尤杜洛斯基還有一個很像奧修的地方,這本書集合各種宗教的故事,他在最後也表示希望猶太人、基督徒和回教徒有天能夠懂得分享,和樂相處。而奧修的學說同樣也是集合各種宗教的。

* * *

看到《幸福的理由》書封時,馬上認出那個譯者是前不久讓我很喜歡的《春去春又來》譯者,這本當然原是韓文書。這點讓我難免有點既喜又憂。從年初在台北國際書展看到韓國的書製作程度超過台灣不少,除了希望台灣出版商引進更多韓版書,讓台灣人見識一下我們曾以為比不過台灣的韓國,連出版都可能比我們強,另一方面也希望台灣出版社多多加油,儘管已經有少數出版人先一步覺知這件事,並著手進行。憂的,則是不知這樣的東西能否讓台灣人喜愛或警覺。

這本出自韓國暢銷作家鄭浩承的書,跟台灣暢銷作家吳若權、吳淡如之流非常不同,即使談的是類似的東西,和去年開始從電視動畫而紅起來的《蜜蜜甜心派》一樣都走溫馨小故事路線。他雖寫充滿寓意的故事,但不是用雙吳那種俗濫的寫法,而用一種淡雅的寫法,以擬人方式寫器物或動植物,談的都是人世間的感情,有種溫暖的味道。每則故事最後未必那麼明顯地說明意旨,有時說的只是相當簡單的一些道理,回歸很基本的人性。好比:「你傷害別人的就是你所受的傷。你既是刀,同時也是傷痕。(p.100)」、「我終於領悟到生命中必須要有死亡,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更燦爛…(p.154)」、「在這世上,無論是誰都應該守在自己的位子,才能展開獨特的生命啊!(p.177)」其中倡導扮演好自己角色,不要好高騖遠或妄自菲薄的,就有好幾篇。我最喜歡的,該是140頁的〈自殺巖〉。

《傻瓜的幸福與智慧》和《幸福的理由》繪圖者都是韓國人,可能都是從韓國買版權的吧。前者的圖會讓我想到小時候看的《伊索寓言》,後者的畫風和製版方式讓我再度想起《春去春又來》,看起來很舒服,書名和文字內容都好,自用送人兩相宜。

傻瓜的幸福與智慧:從東方的故事說起,看世界的另一種方式
La Sagesse des Contes

作者:尤杜洛斯基/著
譯者:顏湘如
出版社:大塊文化
初版日期:2004 年 01 月 25 日


幸福的理由
A Train

作者:鄭浩承/著
出版社:木馬文化
初版日期:2004 年 06 月 01 日

由 Debby 發表於 01:49 PM | 迴響 (0) | 引用

May 26, 2004

沒有味道的遊記—《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

村上春樹「又」出遊記了!這回是薄薄的一本,搭配村上夫人的一些照片。看完之後,覺得那個書背的定價真是搶錢啊。我可不願意掏錢買這樣的書。

對我來說,村上的遊記寫得十分「抱歉」,實在不能引人入勝。所謂的「抱歉」,是因拿寶貴的時間去看這樣品質的東西,對如此虛擲自己的生命感到抱歉。之前看過他的《邊境‧近境》和《雨天炎天》時,感到不可思議,這麼爛的遊記也能出?!只因為他是村上春樹。

村上的報導文學《地下鐵事件》也寫得很差。如果可以,我真想對他說:「拜託你只要寫長篇小說就好!」但是他顯然不會只安於寫小說。

去年在一個飯局裡,碰到一位作家兼資深出版人,他說村上的《地下鐵事件》雖不如他的長篇小說,但有個重要意義在於,村上被認為只能寫某類型的小說,因此《地下鐵事件》算是證明他也能關懷日本社會寫出一個接近社會真實貌的作品。即使出版有如此考量,我就一個讀者的角度,仍認為村上的報導文學功力不夠,文字也欠佳。

念研究所的時候,有回去書店,和老師閒聊提到當時的讀村上徵文,說要寫個「我二十四歲,我不讀村上春樹」,老師則寫「我四十二歲,我還在讀村上春樹」。這計畫沒有落實,我也不是完全不讀村上春樹,我在大學時期就把他當時所有已譯成繁體中文版的作品看了一遍。

好的遊記,在我看來,不只是描述當地風土人情,還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及感觸,也就是有豐富的內在世界搭以精彩的文字。村上的遊記揭露的是,他的內在世界並不吸引人,而那樣淺白的文字,只會讓我看過即忘,更別提到該地旅遊時,帶著村上的遊記去按圖索驥,或是記得他曾提到的什麼觀點。

《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提的是他到蘇格蘭和愛爾蘭產威士忌的地方去旅遊、品酒的經驗,花了一些篇幅介紹產酒的過程。看完之後,除了記得他不斷稱讚「單一麥芽威士忌」,和提到有次在旁人的介紹下,把酒倒在生牡蠣上一起吃,感覺挺誘人的外,這本書沒讓我留下其它的深刻感觸。

這本書的商業性更無庸置疑,因為這是村上接受酒商招待後所寫的宣傳遊記。

我再度產生「究竟為什麼要看村上春樹的作品?」的疑問。

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

作者:村上春樹/著,村上陽子/攝影
譯者:賴明珠
出版社:時報出版
初版日期:2004 年 05 月 24 日

由 Debby 發表於 07:11 PM | 迴響 (0) | 引用

April 06, 2004

紀錄一段《空城》始末

再冰雪聰明的女人,在感情上還是會一筆爛帳,唯有感情,說不清道不明,撞得頭破血流,還會摸一摸頭上的血,讚道,顏色好豔麗。從一開始,斯憔就願賭服輸,愛他,就輸給他,血本無歸亦無妨。
—菊開那夜《空城》

讀到這段,有種錯覺,以為是某個四十多歲的女人說的話,雖然對這種說法不意外。但翻到作者介紹,簡短的兩行清楚地寫著:「1979年生,現為自由撰稿人」。上網查了,才知道菊開那夜是個蘇州姑娘。剛開始讀第一頁,以為是台灣校園寫手,越往下讀越不像。而這段透露的內心蒼涼,讓我不禁想起年輕時曾為愛放棄大好前途的她,在婚姻失敗後,就把情愛摒除,每看到優秀的女子和我們不看好的男性在一起時,她總說:「smart woman, foolish choice.」是啊,聰明的女人,總為愛做了錯誤的選擇。而《空城》中,就有好幾個例子。烈性女子愛上自私的男人,終究是飛蛾撲火。而一開始就算計愛情和婚姻條件的女子,或許最後得到一開始設定的目標,卻也輸掉愛情婚姻。而柔弱服從的女子,更別說了。空城之所以空,因為沒有人是贏家。我不由得好奇,才二十多歲的菊開那夜,為何心境會步入這種好似經歷過多感情創傷的境地?

自私的男人,我想起Carol S. Pearson在《影響你生命的12原型》所寫的:「期待女人來醫治他情感上需要的男人,也同樣對親密關係,特別是共相依存的關係,覺得受威脅,他們想保持自由,但又期待女人總在那兒等候;他們想要來去自由,享有性愛和他們能容忍的情感上的親密,但是女人若無法順應,他們就會撤退、不悅、或威脅分手,直到她懊悔。最極端的例子,則可能不讓妻子外出工作,甚至與女同伴外出也不行,特別是晚上。他們可能以同樣方式對待孩子,特別是女孩子(p.130)」。「尚未找到自我的年輕父親,會覺得自己只是位機械式的供應者,只是位傀儡般的照顧者。…有些男人就以不同方式平撫挫折,像是不照顧家庭、父性權威、不親近家人,甚至虐待孩子。」其實這些正好說明小說裡的男性角色。

而善於算計的女人,我則想起最近有本爛書《預約Tiffany:用MBA的方法嫁給科技新貴》,這本書讓我邊看邊克制自己把它扔到字紙簍的衝動,實在是太有心機,而且很難苟同。作者雖是女性,不斷強調「只有愛自己,接受自己的人,才有能力去愛別人,接受別人。也只有在婚姻中能自由自在的做自己,妳才可能真正的快樂」、「扭曲自己的個性去符合對方的期望,就像灰姑娘的二姐削去角跟,穿進玻璃鞋一樣的無知,不用多久,必定血跡斑斑,後悔莫及」,但她對女性的論述,讓我覺得看這本書的人,必定是不愛自己、不夠瞭解自己的人,才要接受一個會拿死腦袋老公不知道其它牌子,於是總是送Tiffany的事來說嘴的女人來指導婚姻大事。雖然我明顯就不是這本書的訴求讀者:「這種事沒有對錯,只有適合不適合。如果妳熱愛浪漫、需要人陪、欣賞懂得吃穿的男士、喜歡熱鬧的夜生活、會因男友不知道誰是高行健而遺憾,那麼工程師不是妳的目標市場。如果妳懂得欣賞實在的個性、重視安全感、喜歡平凡踏實的生活、不介意他問妳薛寶釵的名字好熟是不是電影明星,那麼我相信妳也應該享受當個工程師太太。」我有好幾個表哥、堂哥都是工程師,但他們根本不像上述講的那樣,而且會讓人很沒安全感。而且這種高科技工程師太太,正是《BJ的單身日記》裡,BJ最討厭的那種恐怖已婚人士:碰面就會問妳有沒對象何時結婚,讓BJ很想問候他們的閨中生活美滿與否。而善於算計的人,遲早會落到血本無歸吧,就像《空城》裡的曾碧櫻,拿到一開始想要的房子又如何?還不如看邱香遠《南十字星下的奇蹟》,看邱香遠和澳洲老公是怎樣跨過內外在的障礙和距離而結合的。聽她們提起基督教信仰怎樣在他們的婚姻中奠基,讓我這個不信教的人也會感動。好比她說看到某名人玩3P,不禁搖頭,因為(主的力量)知道那件事一開始是錯的,所以預料他們之後一定會得到慘痛的錯誤結果。讓我不免思考,西方用基督宗教彌補個人主義欠缺的面向,倒是有種穩定的力量。相較之下,台灣這種淺碟、缺乏信仰的空乏社會就顯得過於漂浮,就連人的感情也是,所以不同政治立場的人往往不能做朋友或夫妻。

看完《空城》,覺得菊開那夜算挺有潛力的。我想來想去,想不到台灣有幾個68年次左右的新生代小說家能有相當的實力,除了以《前夏之象》讓我驚豔的周丹穎外,實在想不到其它的名字了。但就連是周丹穎,目前人在法國,算是有異國生活經驗,眼界必定和台灣本土作家不一樣。光看《空城》裡的時空感,便覺台灣小說家在這方面有些吃虧。從台北到高雄,搭飛機也不過一小時,難以製造夠長遠的空間張力。但重點應是台灣新一代寫小說的,老把故事鎖定在自己的肚臍眼,因此格局過小,就連寫愛情,也寫不出什麼獨特的味道。雖說25歲左右,還很年輕,但她的實力不同。就算是寫到校園部分,也能把人物和故事軸線拉出來,雖然一開始安排大部分人物出場,讀來不免有些混亂。

菊開那夜塑造的女主角個性真是鮮明突出:「她明確地知道,會和薄聲作一個了斷,絕對不能容忍他改變了她的人生,自己卻不動聲色地繼續活著。她絕對不允許有男人凌駕在上,輕視她的感受,踐踏她的感情,在她身上予取予求,卻雲淡風清地揚長而去。」不知為何,我一直覺得中國好多女性個性好烈,而良久這個人物就正是我腦海中的那一型。反倒有幾個男性角色窩囊些,好比阿羊、趙平(標準「媽寶」型男人)。

說到名字,菊開那夜不但自己的筆名怪,小說裡角色的名字也怪。男性取了像女性的名字,女性卻有中性的名字。好比斯樵、良久都是女性,而致貞卻是男性。

故事的結局宛如書名的淒涼。我不免想到瓊瑤早年的小說,好比《紫貝殼》等,都是悲劇取勝。或許菊開那夜還年輕,因此安排了這樣的結局。而未來,或許不。


空城

作者:菊開那夜/著
出版社:印刻
初版日期:2004 年 01 月 08 日

由 Debby 發表於 07:37 PM | 迴響 (0) | 引用

March 22, 2004

相信超越的力量——《愛與自由》

「表裡一致」是一種不玩心理遊戲的溝通方式。…要說出每個人的想法和感受,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不以評斷的方式回饋別人。它也意味著為自己負責,並讓別人為自己負責。
—Maria Gomori

三二0的夜晚,群眾包圍總統府。關上電視,心情沈重開始讀起《愛與自由:家族治療大師瑪莉亞‧葛莫莉傳》,然後慶幸自己找到正確的讀物。

我向來對一些人物傳記感到興趣,前提是那些人物有特質能夠吸引我。Maria Gomori吸引我的地方,除了她的心理治療主題,還有她本身的傳奇性。Gomori是出生於匈牙利的猶太人,大學念經濟,歷經納粹、共產鐵幕,然後輾轉逃到加拿大,四十四歲才開始攻社會工作碩士學位。這點讓我非常感到佩服。幾年前看《夢幻舞神(The Tango Lesson,誠品有賣DVD的樣子,但中文片名似乎換了)》,發現那個導演Sally Potter在三十五歲才開始學探戈這種非常陽剛的舞蹈時,讓我充滿敬意地在大螢幕前想著:我三十五歲時,不知道還有沒有勇氣和體力去學一樣完全陌生的東西?而Gomori在這方面又更令人敬佩,她在學心理治療前,經歷一次非常大的車禍,頸骨斷裂,差點死去,被說「清償所有(前世)的債務」。或許正如俗話所說:「當學生做好準備,老師就會出現。」因此開始她的家族治療學習歷程。(不免暗想,如果我四十四歲時,能去念心理學博士,我會很高興吧。因為那表示相當強烈的自我肯定。)

Gomori與死亡共舞的期間,面臨惡劣的看護,好比一位護士把她衣服脫光,幫她身體抹了水之後走人,半小時之後才回來,讓她感到羞辱地被晾在病床。而她的身體完全依賴別人、雙眼只能瞪著天花板時,她只能靠設想各種報復的方法才能活下去。這點讓我看了不忍,醫生護士大概不懂對這種常保學習力的人來說,這種照護等同讓病人慢性自殺吧,被關到監牢也不過如此。如此進步的加拿大,病醫關係竟然那麼糟,也難怪她會變成心理治療師。

Gomori特別強調「表裡一致」的重要原因,在於她兩度在極權政制下生活,因此知道說一套、做一套的普遍,即使後來逃到自由的加拿大。雖然我們目前算是自由的政制,卻未必人人表裡一致,那則是出於對自我的恐懼,不敢面對真我。而這是Gomori會說的「心結」,每個人必須面對自己的心結,尤其在艱難的時候,更會發覺。因而「表裡一致會產生心理和身體的健康。對人(也對自己)坦誠,是我最大的優點之一。別人可以相信我說的是真話,而不是玩心理遊戲,表裡一致也使內心、家庭和世界得到和諧。」或許我們社會正缺的,就是表裡一致。

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莫過於她說勿以愛之名,達到控制的目的。(很快地想到「愛台灣」三個字。)不以愛之名,即提供全然的自由讓人自我決定、自我負責。在我看來,這是非常成熟且獨立人格才會擁有的。換言之,Gomori到了相當境界,才發覺這點,因此跨出童年的限制,也使她賦予丈夫、兒子更不同的夫妻和母子關係:「經過許多年,我們終於學會如何共處,不需要討好對方,並尊重彼此的差異。…興趣雖然不同,但已學會保持各自的愛好和自主,又能全然連結在一起。我們的關係越來越深刻。(p.224)」

Gomori非常特殊的治療經驗是到她許久都不願接觸的德國去做家族治療,幫人也幫自己,結果是非常超越的:「我告訴整個團體,自己原本不想來,原因是不相信他們會具有人性。團體裡許多人回應,他們和我同樣害怕,因為我是匈牙利人,曾經歷戰爭。…當然,沒有人表達出來,他們只是提防我。…我做出決定,再也不要主觀地批判人。我永遠無法原諒或忘記納粹時代,但批判是紐倫堡大審的事,是超越我的更高層面的事,我相信有更高層面的存在。(p.251)」我曾這部份感應到的是,我們從過去的經驗自我限制,彼此因而形成障礙。另一方面,世間終有最後的真理與正義,不必靠人的力量達成(頓了頓,我再度反芻時事)。

Gomori的人生轉變非常大,當她達到愛與自由的境界時,明白愛不是控制,甚至是種冒險。而自由,也是一種冒險。因而她在每章的首頁摘錄一些名人字句,呼應這些精神。好比齊克果:「勇敢面對挑戰的人,可能暫時失去穩固的立足點。不敢面對挑戰的人,則失去了自己。」對我來說,這些片段的字句頗有鼓舞的作用,尤其在這個時刻。

Gomori早年雖曾學習過很硬的經濟學,在政府單位工作過,但她心靈流動的能量讓我大吃一驚。一般說來,學經濟學的人,腦袋多半跟學理工的人一樣僵硬,但她並不。她曾接受一位療癒者的七個脈輪的說法,也學針灸、東方哲學等。除了學習能力強,她的心胸之寬廣,也讓人佩服。

「我相信是工作為我提供能量,這是一種雙向交流的經驗。如果我覺得疲倦,反而很奇怪,通常是答應做我不想做的事,才會覺得累。」Gomori毫無疑問是gifted,我很欣賞她的生活態度:「我認為人生在世是為了學習,所以我必須從保羅的英年早逝找到意義。…我能自己做決定、完全自由、不受他人影響。沒有人會告訴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我不再做任何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也不和自己不喜歡的人相處,那實在是浪費時間。我答應的事就會做到,但是在答應之前會花點時間決定自己是否想做。(p.262)」我很高興地在自己喜歡的書裡,看到這麼一段喜歡的文字,願意朝自己喜歡的方向去走,將是生命中的歡喜來源。

作者:瑪莉亞‧葛莫利/著
譯者:易之新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初版日期:2004 年 03 月 31 日

由 Debby 發表於 07:43 PM | 迴響 (0) | 引用

March 17, 2004

聰明不是受詛咒的罪過——《我的天才噩夢》

初見《我的天才噩夢》(Gifted Grownups)書名,再加上發現是autrijus翻譯的,不免覺得這書名「挺故意的」,因為英文書名根本沒有什麼「噩夢」之類的負面意涵,看來倒像是衝著autrijus而來,於是大笑三聲。但是,看了之後,腦海快速閃現求學歷程,頓時發覺,這本書是給我這種人看的。

《Gifted Grownups》其實是解析「資優成人」的生活經驗。既然大部分人聽過「資優兒童」,而兒童必定會長大,這本書就是在說資優兒童沒有獲得「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生活」的「後來」。但不管怎樣,都不該說是「噩夢」,畢竟每個人到這世上有自己的使命,而資優既然是gifted,受恩賜的人,必定有自己的使命要達成。

我很久以前就知道自己思考速度比常人快許多,需要非常大量的書籍和資訊來不斷支持我的智識成長,但是沒有意會自己跟「資優」有什麼關連。有回被長輩說我屬於「天才型」時,心想,「天才」二字對我沒意義,直接跳到下面我要問的問題。沒念過資優班,我不知道台灣的資優教育怎麼一回事,應該很多資優兒童其實都沒進所謂的資優班吧。我只念過要考智力測驗的美術班,但測驗的結果從沒告訴我們。看了這本書,我突然意會到,或許國中念美術班時,可能被老師當作「問題學生」。台灣的教育過份重視課業成績,就課業成績來說,老師不太會挑我的毛病,畢竟我的成績名列前茅。但是我總是打瞌睡,不管老師多嚴厲都是上課猛釣魚。有回課堂中醒過來,抬頭看見全班有一半的人回頭對我微笑。我因此成了每個老師最愛點名叫起來問問題的人,但很少答不出來,所以老師也不能拿我怎麼樣,只是養成我更容易隨機應變的反應。現在看來,才知道那些課對我來說,實在太無聊了,就像書中所說「高分容易,日子難捱」。因此有時大考前一天晚上還在看課外書,但成績發下,依舊是前五名。現在想想,要是後來執意走美術那條路,追求直覺而不是智識,我現在的人生會非常不一樣。

既然「樂趣和挑戰」是生化開關打開的因素,也可以解釋為何我非在大學四年內念完雙學位。因為在相同的時間內,我必須同時做好幾件事,才能維持自己對一些事的熱度和興趣。所以即使大四那年修了五十幾個學分,自稱「全國最辛苦的大四生」,電影卻也照舊看了五十部以上,當然是拿來分析、學習,而不是娛樂。因為在既有的功課之外,我依舊需要大量的東西來進行分析,以及在更大的架構下,統整各方面的知識。當然,都是「超頻」,所以非常累人。研究所請老師幫我專門開私塾課,超頻更嚴重,可是上完覺得好過癮,進步真快,其它人可不敢來和我一起上這些課,包準累死。

資優人士必定會對周遭的人造成困擾。對大人來說,「小孩不像小孩」其實挺嚴重的。S曾經對我說過,父母會嫉妒小孩,當時很訝異,但後來相信了。因為資優人士有能力破除身邊人的界限,獲得許多常人不能想像的事物和機緣。就算是造成別人的困擾,也不是這些人所樂見,因為資優人士自己也會因此困擾。但是長大到了一定年紀,某種任性,又會使人像小孩,好似長不大的少女,腦中有好幾個年齡時差。

書裡提到高中有「撞牆期(p.140)」,原本成績很好的人,突然有天拿到很爛的成績單。我的狀況早在小六就發生。從一年級開始就佔著前三名的位置,有次我最拿手的自然科卻突然只有七十幾分,一下就變成18名,真是重大打擊。「面對撞牆期時,資優生必須學會如何努力學習」。我想那次對我的影響太深,以致我後來一直是學業上的乖孩子,只在課堂上打瞌睡。

「如果你真的想幫助自己的孩子,就應該做好準備,有禮貌,不斷施加壓力」。第一次看到有人把「禮貌」放在這麼顯眼的地方,顯示對付這種人非有禮貌、有家教不可。這大概可以說明上回有人粗魯地問了愚笨的問題,把我惹火,因此一怒之下就砍光那人的問題,即使我有能力回答。

「多樣的才華、廣泛的興趣所帶來的無限可能性,也許會讓人難以選擇一門專攻的領域。再加上高度敏感的心靈、深刻的感受力、強烈的道德感,我們就不難看出,剛成年的資優者面對的是個大漩渦(p.160)」,我不禁疑惑,「強烈道德感」在此出現的原因,是因為資優人士的超我(superego)都特別強烈嗎?如果是,會是因為周遭的人設限的緣故?

書中提到資優人士彼此發現時,會特別開心。看來好像是我「發現」autrijus的感覺。我第一次見到autrijus時,在政大咖啡座談了半天的話,我只負責問問題和笑。笑是因為開心,以及有趣,她一面講話,我一面在心裡拆解分析她的邏輯和語意,發現跟常人不同。我想我也通過她的測試,所以她那台錄音機後來沒再出現。這也是我從報紙「發現」盟盟的感覺。資優人士因為自己的能力,所以能從文字語言等知道別人所到達的高度,所以突然發現有相當高度的人出現時,會感受到一種驚喜。據說資優人士有「明亮的眼睛」,我不記得他們有沒有,但我看到他們時,應該是「眼睛一亮」。

「職場中的資優者展現了專注、將事情做得盡善盡美的執著,以及對打混與思路緩慢者的不耐。資優成人工作速度太快,會迅速的感到無聊,還會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厭煩。……他們採取不符常軌的工作方式,使同事感到不安。……他們保留了年輕時的理想色彩,而惹來上司或同級主管找他們麻煩。此外,聰敏的心靈難以接受不合理的措施,也容易固執地質疑計畫、批評他人……在資優成人活躍的腦裡,總有老闆回答不出來的問題。(p.193)」看到這段,簡直就要從椅子上跳起來了,真是太準確了。正是我目前碰到的問題。話說我到職的第一天,主管交給我九件工作,要我一週內做完,但我當天就做完,嚇到所有人,但我卻不覺得有什麼。我的尺度跟別人的顯然有很大差別,然而我不想配合別人。好在現在的工作靠自己的成分大過要合作的成分。而且因為工作性質,我的工作對象大抵可說是代替我的家人受過,不管我問什麼,他們都必須要回答。這或許是這份工作給我最大的幫助吧,理所當然地問問題,保持好奇與懷疑,只是很容易越界到老闆頭上去,職業習慣所致。所以書中所提三十歲左右的三個任務,對現在的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2.能用更具挑戰性的工作、更多的學業、更好的職位、嘗試新事物等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要;3.小心不要因為第二項做過了頭,而把自己弄得四分五裂。(p.163)」基本上,我們這類人成為工作狂的機率實在太高,因為做到一份可以滿足心智需要的工作,就會拼命必達,直到倒下。所以使命應該是認清需要和想要,注意身體的聲音,不要超頻過度然後掛掉,然後被說「天才多短命」。

「你也必須面對現實,世界上就是沒有那麼多人能夠滿足你的心智需要。」這句話的意思是,世界上笨人居多,尤其是世界的權力和資源都被笨人掌控,從陳水扁可以當總統可知。民粹就是一堆愚民被人煽動,所以選出貪污、腐敗、無能、愚蠢、權力慾強的傢伙。而平等是,不管有些人是否有能力挑出更好的人選,他們注定跟笨人一樣只有一票。

〈資優女性〉一節是我最早開始看的部分,得到的結論是:妳最好找到智力相當的人,而且對方可以忍受妳需要孤獨消化智識的習性,否則雙方必定互相折磨。其它的,還有不要掩飾自己的價值和能力。資優女性被家庭羈絆的可能比男性大太多,因此自我發現,以及可以找到可以分擔一切的另一半很重要,否則注定成為「超級女人」,而且無法得到自我發展,下場是累死自己或自殺。

資優人士大抵都是讀書狂,但我卻沒在裡面看到他們怎麼處理書,真令人苦惱。苦惱的原因莫過於我的書氾濫到快把整個家淹沒,卻又捨不得丟。另外,資優人士習慣和年長的人交往,這也可以說明,同輩少有突出的人可以溝通,所以必定從知識、經驗豐富的長輩來請益。

「我的心理醫生說,以佛洛伊德的角度看,我的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之間,互相不溝通,這是很危險的。(p.259)」前幾天做Carol S. Pearson《影響你生命的12原型》後面的原型量表,赫然發現自己把「愚者」性格壓抑到最低,Ego和Superego中間也有距離。就像奧修或克里希那穆堤所說的,要小心陷入心智的詭詐遊戲。其實要再三提醒自己,除了智性,靈性的提升也很重要。或許我該回頭去拿畫筆,培養一下直覺,訓練一下右腦,讓左腦休息。

「資優人士具有系統式的思考能力:他們的心智可以處理複雜的議題,面對改變時,可以很快的做出反應。許多作家注意到,有史以來,成功的文化都懂得珍惜資優人士(以及為資優人士出聲的人)。(p.347)」這樣看來,台灣沒有孕育成功文化的能力,因為這邊只要喊「愛台灣」就可以拿到資源,重視政治陣營,而不那麼重視一個人的實質能力。「傑佛遜提醒我們,給能力不同的人相同的待遇,才是最不平等的做法。」聽來就像是講我所知的台灣現實狀況。對腦袋像保時捷的人來說,台灣的塞車太嚴重了,好車遲早壞掉,或者開車的人瘋掉。

如果照馬斯洛所說「我們已經該對自己的演化負起責任了」,本書強力認為這個社會應多給資優族群一些發展空間,那強調通才的台灣前途會在哪?


我的天才噩夢
Gifted Grownupsgiftedgrownups2.jpg

作者:Marylou Kelly Streznewski/著
譯者:唐宗漢、丁凡/譯
出版社:遠流
初版日期:2004 年 02 月 20 日

由 Debby 發表於 05:27 PM | 迴響 (1) | 引用

March 09, 2004

長大的盟盟繼續飛

高中的時候,非常喜歡看朱天心寫她女兒盟盟的專欄,每週固定收看外,有時還會剪下來,貼到剪貼簿裡。雖然這麼多年過去了,去年印刻重出《學飛的盟盟》,我看了還是非常喜歡。尤其這個新版本加了盟盟小時的畫,感覺更貼近這個有老靈魂的小孩。

我一直都很喜歡特別聰明、有自己想法的小孩。而朱天心又是非常能觀察人的作家,大頭盟盟在她筆下,顯得特別生動有趣,儘管古怪得不得了。

如今,盟盟已是高三生,比我當年看她(看她媽媽寫她)時的年紀還大。我仍覺得那本書記憶著童年的美好,不管現在看來是否幼稚。我非常羨慕盟盟,有願意花時間和心力為她記錄生活的媽媽,以及為她收集從小到大畫作的阿姨。

報導裡長大的盟盟,依舊是很有自己的想法,有些不免讓我看了哈哈大笑,覺得跟多數人比起來,她雖有些怪,但怪得理直氣壯!而且能說出道理,不會因為三個記者圍著逼問,就被問倒。

看到她熱愛閱讀,對文學有想法,讓我覺得特別難得。在一堆成年人還看些亂七八糟的書時,她的話顯示這多年的積累,讓她特別有深度。

而她的文化中國來由,也很有意思。其實登出報導只是相當少的一部份。

聯合新聞網上的照片比報上的黑白照片好看許多。

由 Debby 發表於 06:47 PM | 迴響 (0) | 引用

March 07, 2004

少女作家

「怎麼漫畫味這麼重?」看過郭敬明《幻城》,回頭看台灣少女作家的奇幻或網路小說,最大的疑惑莫過於此。雖說早早就寫作的文藝少女,應該書看的不少,可惜,她們看的多是漫畫。因此作品要談文學價值,幾近於零。還是「出名要趁早」的張愛玲立於不敗之地,二十來歲就寫出洞察人世的銳利傳世之作。

女性意識太差,是這些少女作家作品的第二個特色。李偉涵《希望之石》安排女主角被強暴,因此處於痛苦之中,以為心愛的人再也不會要她,而那男人也真的就猶豫起來。男女主角雙方的病態共依存症真嚴重,而且那也不是愛啊。愛是能接受一個人的全部,而不是喜歡一個物品,有瑕疵就不要了。讓我對現在高中生的性別教育感到失望,希望她們長大一點,在大學裡能多接受女性思潮的洗禮,寫出有性別意識的作品吧。我還是寧願看繆思出的那些女作家的奇幻,好比Ursula K. Le Guin等。

至於網路小說,我也看不下去。最後把頭尾快速瞄一下,大概知道她們的文字功力。我向來不看網路上的小說,因為情節都太過不合情理、脫離現實,描繪人物功力差,文字又不佳。出書之後,多數的小說還是很難看。因為她們的主要訴求對象是國高中生。

題外話,看了照片(今日聯合報B4版)後,想起她們筆下都是異性緣佳的夢幻美少女,讓我頗有幻滅之感。。。這些少女作家,幾乎都不能算作文藝美少女。而以文藝美少女形象出道的時代,大概在吳淡如、張曼娟等出道時,就已經有過一遭,於是現在的少女作家都像廣播人的特質吧。

由 Debby 發表於 05:48 PM | 迴響 (2) | 引用

March 02, 2004

最簡單,最動人、最難磨滅—《故事》

用兩天的時間看完郝明義的新書《故事》,為他用至情至性的文字所感動。在閱讀的過程中,彷彿隨他的腳步看看他生長的所在及過程,同時也想想自己一路的成長軌跡。

印象最深刻,也最應該拿來自許的是,是他引用池老師的話:「每個時代,清醒的人多,那個社會就能振作起來;清醒的人少,那個社會就會走入滅亡。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清醒,但最起碼應該要求自己清醒。」我把最後兩句話反覆在心底念了好幾遍:最起碼應該要求自己清醒。這不是一個知識份子最應該盡到的責任嗎?不管是為自己,還是為這個社會。也因此,我沒有為台灣社會悲觀的權利,但求諸己,這是我能做、也該做的。

郝明義說他的老師對他的啟發,其實只有三樣東西:「一是面對環境與自我的勇氣。一是思考與表達自己的邏輯。一是願意閱讀,自己尋找知識的能力。」而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老師如何律己,讓他在成長過程見到一個典範,一個可以面對自己的典範,以及讓他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後,不讓孩子跟著一位教他們不誠實的老師學習。這些看似很基本的事,力量卻如此大。

或許我的成長之路,也有類似的訓練。因此每回揭穿別人的謊言,同時卻要面對其它不能分辨其惡的目光。沒有人教我退縮,所以至今還是這個性子。好比有回看到吳淑珍為了表示他們夫妻鶼鰈情深,而說從前陳水扁幫念中興法商的她做功課時,我馬上說那形同作弊,這種說法根本就是自圓其說,顯示這兩個人對欺騙可以容忍,還會把黑的說成白的,因此對那對夫婦的人格從此不信任,但許多人卻不覺得這有什麼。曾有長輩說我「太」正直了,他那「太」字一用,我就知道自己受苦的必然,因為超過普通人的界線,似乎過頭了。不過,並不後悔,包括去年的那些風風雨雨,至少我良心無愧,在夜裡可以面對自己。如果知道自己是對的,在沒有人支持時,至少自己是自己最好的後盾,「就算沒有一個人贊成你,你還是要為你自己的提案投一票。這是你自己的提案。」這也是池老師教給郝明義,進而教給我這個讀者的一課。

白天在網路上回了學弟妹一段話,其實是提醒自己:每個人在不同位置,都有不同利基,不要妄自菲薄。同時,很多事是躲避不了的,越躲,越成強大的考驗。而不經一事,人不會長一智,因此不必預先設想非這樣不可,或非不要做這事不可。而這本書給我的另一個啟發,是許多事看來如此細微,卻能產生很久遠的影響。因此一步一腳印,每個腳印都要踏得紮實,不管是不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切忌好高鶩遠。這是我處在大企業底層,做為一個小螺絲時,必須謹記在心的。小螺絲沒拴緊,機器也是會發生故障的。而這機器正承擔社會部分的責任,更不可以懈怠。

上週才聽前輩說從《孟子》裡看到人生的智慧,這週則在書裡看到有人和幾千年前的《韓非子》接軌,而感受到出版力量之大。而我在這兩位身上,思考的是,我該把各種經典重新放到身邊好好(至少)念一遍,不管念得多艱辛。或許人生歷練還沒那麼多,不足以成為一個哲學家,但在於建構自體的思想體系,仍會有相當幫助吧。

中國,以及台灣,似乎一直都看不起韓國,所以我們對韓國所知甚少,反不如對日本瞭解的多。郝明義倒是在書裡補充許多韓國的文化面,並有深入的反省。看到其人之短,不足以沾沾自喜,而該反躬自身,於是台灣文化也在他的思索裡。他提到2002世界盃四強賽後的一張照片:韓國男孩不解地看著一旁狂喜的台灣人,讓我不免面紅耳赤,羞愧自己對韓國瞭解之少,當時也成了那個為韓國落敗而喜的台灣人。郝明義指出台灣文化缺乏自我期許,尤其在體育一事上,因此不能突破窠臼。我則想起今天尹啟銘所說的,台灣老是跟比我們差的經濟體比較而自滿。回到那句話「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清醒,但最起碼應該要求自己清醒。」我不能要求別人怎麼樣,但起碼可以要求自己不斷突破過去的紀錄,不斷創新,突破紀錄吧。

故事

作者:郝明義/著
出版社:大塊文化
初版日期:2004 年 03 月 05 日

由 Debby 發表於 06:59 PM | 迴響 (0) | 引用

February 20, 2004

毫無營養的選舉書

距離320總統大選越來越近了,書店越來越多的候選人造勢的選舉政策打人書,以為有什麼效果,卻徒然成了每年例行的垃圾書的一部份。而陳水扁及其支持者,更是出書的狂熱者,書的品質則是慘不忍睹,那些出版社好似放棄品質把關的專業必要,直接過關,就像搶灘一樣,只是讓我看到他們遲早擱淺的悲劇。

陳水扁《相信台灣》還打出99元,看來真像某種綁標,或者是怕沒人買吧。書中動輒充滿「阿扁」這樣,「阿扁」那樣,像是作文程度低的人所寫的。陳水扁的作文之風承襲自李登輝,但比李登輝還誇張,或許知道自己的名字難聽,因此不說「水扁」,又或許以為拉近和一般人的距離,卻只是讓我看到他將自己不斷放大、放大、放大。就連他寫給巴中混血兒吳憶樺的信,他都「阿扁」來「阿扁」去,讓人看不下去。他在許多事情的看法,讓我懷疑他得了認知神經失調症,好比認為美方對他友善,把外交辭令擴大解讀。如此缺乏政治神經的人,到底是怎麼當上總統的?

呂秀蓮《台灣:過去與未來》和《台灣大未來:海洋立國世界島》讓人只能嘆氣。她雖然動輒說自己是第一名畢業,但這兩本書寫成碩士論文的樣子,而且是「寫得不怎樣」的碩士論文,只是把資料稍微整理,沒什麼新意,提不出什麼真正有利的政策。其實中共大可不必在意她,因為她只是堅持台獨立場而已,其它的,並不突出。

向陽等三個媒體人合寫的《公僕報告》,更是從第一行第一句話就表示自己的態度傾斜,看來只是民間所寫、出版的官方書。而且他們明顯得了選擇性失憶症,對許多事採取非常脫離事實的態度,好比認為立法院審理法案有進展,是因為游錫方方土生氣了。如果這麼容易,為何以前的行政院長不生氣?還是生氣根本就沒用?因為那不是關鍵。他們還說扁政府上台以後,兩岸關係比以前都穩定,真是比陳水扁的認知失調還嚴重。這本書比起李建榮《藍天再現:連戰與國民黨重新出發》,水準真是差遠了。兩書的作者都是文化大學畢業的,向陽還有博士學位,但他寫的東西比起學弟李建榮,真是不能看。或許是他們三人曾經任職的自立晚報因此走入歷史的原因,因為不知道外界已經變成什麼樣了。他們大概以為現在還是黨外時代,而不知用當初他們批評國民黨的同樣標準去看待民進黨。

陳淞山《關鍵年代》連排版都讓人看不下去,這一樣是為陳水扁說好話的書。至於李登輝《「武士道」解題:做人的根本》,新書發表會上幾乎都是60歲以上的歐吉桑和歐巴桑,即知李登輝作為一種「宗教」領袖,群眾是哪些人。坐我左邊的歐吉桑髮油味讓我忍著不掩鼻,右邊的歐巴桑更是一坐下就睡著,醒來直接拍手,當然,她什麼都沒錯過,因為李登輝搞的就是民粹那套,擁有一種選舉語言,但其實是沒有內容的,書也一樣,一出書,內容就過時了。這本書的書腰還有讓許多台灣人很反感的日本沙文極右派代表石原慎太郎的推薦,可見一斑。

看了這些書,證實我之前的疑惑。很多人不停地喊本土,不斷地把圈圈畫小,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程度之差、能力不足,無法跟一流人才相比,若不把比較範圍拉小,勢必沒有生存和分享資源的空間。於是這些書水準差到讓人看不下去,是有原因的。而我若非專業需要,怎樣都不願意看這種文字差勁,又毫無內容可言的爛書。

天下出的《藍天再現》倒還算是不錯,至少在很多外界仍有疑惑的事件上,用了不少力氣去找來各方說法,描繪出一個比較接近事實的狀況,也比較有專業把關。對於要作政治分析的人,算是有幫助的一本。

至於這幾天鬧得好似滿城風雨的陳水扁說連戰家暴一事,真是荒謬走調。連方瑀說打她的不是連戰,而是在辯論時亂指控的陳水扁。不管坊間相不相信連戰到底有沒打太太,這就跟陳水扁到底有無外遇或不正常男女關係一樣,都是沒有證據的事。人家太太都沒出面講話,而陳水扁在辯論會上若有所指,是他的不上道以及心胸狹隘,有本事就談論他的政策、理念就好,何必說三道四?而群集要連戰道歉的那群民進黨婦女,更是淪為陳水扁的打手,看不出有進步的女性意識。當然,連戰若有家暴,絕對是不對的。但目前處於大選前,徒然製造這些花招,是民主社會的理性嗎?我無法接受。第一次政黨輪替無疑是失敗的,我樂見更多次的政黨輪替,讓台灣走上真正接近民主之路。

至今的亂象,也讓我不時想起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要是當時選擇另一條路,我現在的人生不知會變成什麼樣?

由 Debby 發表於 07:26 PM | 迴響 (0) | 引用

January 26, 2004

《看企鵝的好日子》—為動物園的企鵝除魅

根據Ron Naveen的看法,企鵝(penguin)這個字來自拉丁文pinguis,意指「脂肪」,可見企鵝的特色就是肥胖。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用:「這個人長得好企鵝!」毫無疑問地表示:「這個人長得好肥!」但若變成形容詞:「這個人為何如此企鵝?」就變得很不明確,這句話可能是:「這個人為何如此聒噪?」、「這個人為何如此臭?」或「這個人為何如此欠缺衛生習慣?」等,因為在《冰上搖擺的胖胖鳥》(waiting to fly)書中,Ron Naveen在南極大陸研究企鵝初期的心得,就是企鵝糞便味道之濃臭,一旦沾上就再也消除不了,以及企鵝總是亂揮排泄物,鄰居的企鵝可能迎面被一陀糞便擊中……老實說,讀到這,企鵝的可愛,完全就被除魅了。所以若有人要去南極研究企鵝,應該必備兩項物品:口罩和耳罩。不然,時間久一點,鼻子和耳朵功能失靈,也就不需要了。

企鵝的聒噪,研究人員最知道。我覺得最好笑的,大概是一位女研究人員有次氣到對著企鵝大吼:「通通給我閉嘴!」四周頓時寂靜無聲,但不到30秒,企鵝又開始喧鬧起來。好在木柵動物園只有那幾隻國王企鵝,不然企鵝絕對比外面那些「哇~~~~」叫個不停的幼稚園小朋友吵。

Ron Naveen把頰帶企鵝、阿黛利企鵝和巴布亞企鵝三種在南極大陸生活的企鵝習性清楚寫出,很適合企鵝看好者進一步瞭解。根據他的說法,巴布亞企鵝是最溫和的一種,而且公企鵝比較願意等母企鵝,不會像阿黛利企鵝那些喜歡趕時間的企鵝,在遷居時,一旦母企鵝慢一點,就換配偶,機率高達四成。巴布亞企鵝延續上一季配偶的機率大許多,但也會發生三角關係。他對巴布亞企鵝間的愛情更是讚許有加,除了偷卵石當定情物那點,雖然他封巴布亞企鵝為「優雅的慣竊」。而粗魯的公企鵝下場會很慘,好比他說一隻企圖跟母企鵝的臉交配的公頰帶企鵝,被趕出領地不說,母企鵝還到處大聲嚷嚷,好似讓所有人知道這個混蛋是誰一樣。——毫無疑問地,Ron Naveen有時擬人化的程度滿誇張的。

他用擬人化最讓我不滿意的,大概是稱企鵝是最早、真正開放的女性主義者,只因為公企鵝孵蛋。這點真是讓我看了沒力。為什麼一個公的生物研究者這麼死腦筋,用人類的行為去思考動物呢?西蒙‧波娃在《第二性》第一卷探討生物,她列舉許多生物的情況,說明生物界的雌雄性各有不同作用,好比雌蜘蛛在交配後,把雄蜘蛛吃下,是因為雄蜘蛛的任務完成,為了更重要的延續後代任務,雄蜘蛛必須成為雌蜘蛛的養分來源。但這類案例在公人類看來,竟然用公人類的思考去想,變成雌蜘蛛很狠心。真是匪夷所思。同理,在企鵝界,既然生存條件如此嚴苛,分工更是必要,既然母企鵝產卵,就必須補充她的能量來源,所以造物者安排公企鵝去輪流孵蛋。我真不懂為什麼公人類老是幫公企鵝叫苦?

在南極觀察企鵝的人,未必是研究人員。好比他就提到,1921年曾有兩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英國無賴,誤打誤撞地在南極待了一段時間。剛開始吃可能有不同時期未孵化完全的企鵝蛋、非常腥臭的小企鵝肉,之後才開始研究企鵝。而他們為氣象設備圍起鐵絲,經常讓一些企鵝撞到,然後非常生氣,甚至找附近企鵝窩的碴,以為那些鐵絲障礙是附近企鵝搞的鬼。讓人看了真是又可憐又心疼那些企鵝,不知道牠們是否像卡通一樣,舉起像手的翅膀按住流血的傷口?

南極的生態是十分嚴酷的。天敵除了海豹,還有賊鷗、人類、天氣等。Ron Naveen提到,有次看到幾萬隻小企鵝死去,不免有「南極腐肉臭,到處企鵝朽」的心得。據他的說法,小企鵝肥到無法走動的地步,而且更髒,灰撲撲的外表總是裹著糞便,而且在換毛前,小企鵝的細毛不防水,因此不可能像牠們雙親一樣花幾個小時清理乾淨,難怪會被賊鷗抓去吃掉。

相形之下,《看企鵝的好日子》是企鵝迷攝影師紀錄為企鵝拍照的過程。文字非常拙劣,大概是國中程度的作文,含有大量日本口語的流水帳,好比動輒出現「下次再來看你們哪!」這類讓人在腦海中浮現日本人鞠躬彎腰的文字。他對於企鵝的知識比Ron Naveen欠缺許多,鐮倉文也在書中所說的「紳士企鵝」,就是Ron Naveen所說的「巴布亞企鵝」。想更清楚區分南極大陸的三種企鵝的習性,還是看《冰上搖擺的胖胖鳥》吧。鐮倉文也在很多地方擬人化想像的程度,比 Ron Naveen有過之而無不及,更顯出他的生物知識貧乏。

《看企鵝的好日子》的企鵝圖片倒是多了麥哲倫企鵝、通心麵企鵝、國王企鵝和皇帝企鵝等。看到國王企鵝的雛鳥長得像特大號的奇異果,頓時覺得醜斃。其中一張幾萬隻國王大小企鵝的畫面,多看幾眼,竟讓我有不寒而慄的感覺。尤其是換羽中的國王企鵝,更讓我覺得毛骨悚然。

倒是看到跳岩企鵝時,我想起日本卡通中的酷企鵝。原來那雙賤賤、斜斜的眼睛是出自跳岩企鵝呀!真相大白,絕對不是我最喜歡(?)的國王企鵝,哈。penguin.gif

這兩本書給只喜歡可愛的企鵝迷最大的教訓是:數大絕對不美。別信徐志摩的。


冰上搖擺的胖胖鳥
Waiting to fly : my escapades with the penguins of Antarctica
作者:郎恩‧納非恩(Ron Naveen)/作
譯者:蕭妃君
出版社:皇冠
初版日期:2000 年 09 月 01 日

看企鵝的好日子
作者:鎌倉文也/文字,攝影
出版社:皇冠
初版日期:2002 年 08 月 12 日

由 Debby 發表於 04:02 PM | 迴響 (0) | 引用

January 20, 2004

踩到川上弘美的蛇—《踏蛇》

「被踩到就完了,」蛇被踩到之後如此說,然後就融化失去形體。……蛇再次用蛇的聲音說「完了」之後,就顯現人的形體了。「被踩到就沒辦法了。」這次是用人的聲音說,並迅速地朝我住的房子走去。
——川上弘美〈踏蛇〉

新井一二三在當期《誠品好讀》的〈女作家的外貌〉,提到現年四十五歲的川上弘美,個子之高,相貌之美。她和另一位女作家山口藍迪合照時,彷彿成了大力士和小矮人,甚至和兩位男作家拍照時,她得站在階梯最下面,才能保持高度平衡。而她和常在時尚雜誌寫戀愛小說的江國香織合照時,又把比她小幾歲的江國比了下去:「已經四十五歲的川上弘美倒好像克服了現世年齡的束縛,越看越像古代女王的雕塑,永遠不會衰老」。

我於是像踩到川上弘美的蛇一樣,向她的小說世界走去。

說到美女作家,從新井的描述,我也跟著覺得她不可思議。理由在於,我根本google不到她的照片,在我看完她的小說之後。

相較於中港台三地一堆以美貌自居的年輕女作家,往往把自己的照片當作一種廣告,到處散發。好比香港的深雪(屢屢在小說裡流露對自己面貌的自戀,書裡附有沙龍照)、中國大陸的一票用身體寫作的所謂「美女作家」就根本不用說,台灣的成英姝則真的拍了一支美容產品廣告。在「美女作家」這個標籤上,我的態度仍傾向本身也長得不錯的李黎的說法:「我們總認為,美女作家是用來稱呼那些寫不好的人。」我實在想不出來,「美女」這個標籤到底對寫作專業有什麼幫助?若她們真的嚴肅看待寫作這一行的話。也因此,從純文學領域出身、屢屢得到文學獎的川上弘美能以文字受到日本讀者歡迎,甚至可以和以通俗寫作取勝的江國香織等人平起平坐,當然要讓人對她刮目相看,感到不可思議。

我倒沒看過所謂的「帥哥作家」、「美男子作家」。事實上,長的超過一般水準的男作家,的的確確比長的超過一般水準的女作家少;而長得還可以的作家,就已經自戀到走路搖搖晃晃、顧步自憐,讓人想丟雞蛋了。這也難怪中國大陸會有「醜男作家」的存在,乾脆自己把外表的遜色之處拿來當一種標籤,其實也成一種噱頭。弔詭的是,說到「美女作家」,我們都要眼見為憑,但「醜男作家」是光聽的就可以讓人相信了。大抵自誇的事太普遍、難以說服人,自貶的事需要常人欠缺的勇氣,符合真實狀況的描述則無庸置疑。

新井說川上寫的題材,其實別的作家也寫過,但川上筆下出現神話般的故事空間,對多數男女起精神治療的作用。而川上在《踏蛇》的〈後記〉提到,她私底下把自己的小說稱為「謊言」。在我們的理解裡,比較確切的字彙該是「想像」。相對其它女作家赤裸裸的書寫,川上的「謊言」是有所隱晦的,但不至於遙遠到無所觸及,多半的讀者仍舊能夠覺察她的小說中帶有的性描寫暗示。其實最明顯的描寫,也就只有這樣而已:

「每次都一樣。有人在變成蛇以前就停止肌膚相親,但沒有停止的人,必然一轉而變為蛇。
為什麼我不能變成蛇而那些人可以呢?還是實際上當那些人變成蛇時我也變成蛇了?不過,我至今仍清楚記得,當他們變成蛇的瞬間所帶給我不寒而慄的感覺。要是自己也變成蛇,那就不至於不寒而慄吧。」

川上把男女間的肌膚相親當作一種被蛇纏上的感覺。但我卻認為,十指交纏更像兩蛇交繞,尤其是突如其來被男人的手指纏上時,那真的是踏蛇的感覺:蛇往家裡走去了。牽手是一切可能的開端。男人,不管是喜歡或不喜歡的,從來不會說「可以牽手嗎?」這種話,於是手掌總是在講話時被握住。不免困惑,難道他們都知道我不能分心,總不會在說話說到一半時,停下來跺腳拒絕他們嗎?於是只好僵滯地攤開手,表示抗拒之意。直到把話說完,才能夠把手從蛇的糾纏裡掙脫。在〈踏蛇〉裡,蛇變成的女人總是不死心地呼喚女主人翁加入蛇的世界,即便被一次、兩次…的拒絕。蛇是不容易死心的,男人當然也不會那麼容易死心。這或許是川上在小說裡演繹自己對蛇百般糾纏的抗拒,於是最後還手勒住蛇的脖子吧。

《踏蛇》收錄的三篇早期作品,其實可以看到有些基本元素。好比持續出現的動物形象(於是台灣某魅女作家以〈狐狸〉仿作,刊載在號稱「台灣優先」的報紙專欄上)、令人困惑的場景、不喜歡但被強迫接受的東西、人消失的意象、不為人知的家庭秘密等。川上顯然對自己的私生活保密,除了她的文字,一般人並不清楚她的生活世界為何,當然也難以在網路上找到她的照片,除非擁有某幾期日本雜誌和去年年底的新朝社書籍廣告圖片。因此從這些重複出現的元素,其實也無從猜起什麼。身為一個讀者和整天在網路衝浪的重度網路使用者,我肯定川上的態度,因為這世界的無聊人士太多。讓寫作歸寫作,讓閱讀歸閱讀,所以除了文字,其它什麼都別給。

倒是發現她寫了不少吃的東西,而她本身卻說自己不太下廚,這點很新鮮。在中文寫飲食的領域裡,光一個林文月,就足以讓其它人難以開口。因為林文月不只懂吃,本身也做了一手好菜。看來還是逯耀東、朱振藩等男作家比較得天獨厚,善吃、善寫,但不懂作菜,這點大眾對他們很寬厚,因為他們是男性,就算下廚,也是展現自己的技藝高人之處,不是家常等瑣事。曾身為一個教師,而且是皇太子妃雅子出身的那種名媛淑女學校任教的生物老師,川上又有著美麗女性的相貌,但她在下廚這點上,就像她的身高一樣,恰好和她的其它條件形成一個衝突點。一個其它條件都符合男性世界要求的女性,在日本這種充滿大男人主義的國家,竟然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掙脫男性規範的要求,又具有母親、家長會幹事等身份,難怪早期曾經浸淫女性主義,後來冀求做一個幸福女人的新井一二三,會不斷感到訝異吧。


踏蛇
作者:川上弘美/著
譯者:蘇惠齡
出版社:麥田
初版日期:2003 年 08 月 18 日

由 Debby 發表於 03:19 PM | 迴響 (0) | 引用

December 25, 2003

讓人倒吸一口氣的《新生命密碼》

「自從幾年前出版了《生命密碼》一書以來,我走過幾個國家,『讀』了好多人的命盤,確實可說是閱人無數。我一邊解讀各種命盤,一邊學習調整我的解讀技巧——除了實質上的技巧進步之外,我發現我在面對面解釋別人命盤的時候可以解釋得活潑而靈動……我花了四年時間試著把課題化繁為簡,採用畢達哥拉斯的『黃金三角』理論為基礎,以此來解決問題。所得的研究結果,就是你現在看到的這本書。」 ——Dr. Dimitrios Lenis《新生命密碼》

當我看完這篇〈序〉時,差點嚇得從椅子上跳起來,於是立刻放下所有事情,把這本書一口氣看完。這些年來,我胡亂地看了一些命理書,包括星座、紫微、生命數字等等。藍寧仕的《生命密碼》(商周出版)是這麼多書裡面,讓我覺得算是極少數帶有哲理的,而且會提問的。向讀者提問的重要,在於引導作用,而不是一味地餵食讀者,讓人無法思考。在太多人都不會問好問題的世上,文章帶有「問題意識」是有功力的人才寫得出來,而且這種功力不僅來自對別人的指引,也在於他本身有超越常人的能力將許多面向的知識當作一個整體來整理,才能言之有物,且不至於誤導讀者。好比他提到「愛情美滿的另一個先決條件是雙方的價值觀相同」,於是列出「父母、子女、健康、愛情、事業」五項,讓讀者逕行排行比對。當時我就發現自己的第一項是「事業」,而藍寧仕稍後的建議是健康第一:「選擇那一項對你最重要時,千萬要考慮代價是什麼。……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完成所有的目標」。但直到我躺在急診室時,再度想起這段話,發覺自己闖了大禍,以致於我的身體用如此極端激烈的方式警告我。而他對我的生命數字的描寫,在高階層次上,精準到讓我覺得恐怖,很少有書讓我恐懼他所說的可能一語成讖。

談過生命數字的書和作者也不少。但《生命密碼》有系統,不難理解,可以只閱讀和自己相關的,不像其它的,太多枝節,讓我很難從跳著閱讀來進入。小說家黃凡也研究生命數字,但他是從易經拆解來的,而且切入角度沒像藍寧仕這樣,將人當作一個有機體,鼓勵人藉由這種方式自我瞭解而發揮潛能。我覺得一本好的命理書,就該做到讓人從自我瞭解,進而知天命、發揮自身的生命價值。

其實前一本書沒讓我記住這個作者的名字,反而是因為年中他的另一本書《來自身體的聲音》,有章提到生命密碼,讓我帶有幾分困惑,沒有聯想到是同一個作者。直到他在大塊再出《新生命密碼》,才讓我注意到這個人,經歷看來也是相當特別的。在美國和加拿大拿到學位的希臘人,現在在台灣當脊椎神經顧問。

《新生命密碼》是修正過的理論,因此像是從只瞭解太陽星座,進階到從星盤瞭解月亮、上升等各星座,甚至彼此形成的角度和影響力,這本較前一本多了許多有意思的部分,好比怎麼修正數字力量不均衡的問題,他甚至提出相當實際的飲食、顏色、穿衣風格和音樂等簡單易行的方便法門;巧的是,這些小「撇步」跟中國紫微斗數的理論恰可呼應。也多了實用性,最後不但附有怎麼瞭解流年挑戰,還有談彩券,或許也有人問,或許是因應台灣社會的熱潮吧。

照我閱讀這類書籍的慣例,我往往只注意作者所說各類型的弱點,而藍寧仕倒也沒多寫什麼虛而不實的好話,而是提出各命數的人生挑戰,還有各命數與其它命數相處時會碰到的難題:「任何搭配最後都有可能破裂!放清醒一點,天底下沒有完美的配對!關係出現緊張是很自然的。本書的目的在於幫助你認識自己、認識伴侶,幫助你瞭解和對方的相處為什麼會出現緊張,然後才談得上採取行動,並思考到底是要努力補救還是分手」。《生命密碼》原本有各命數配合好壞標記,這本則因此取消。跟市面上一堆泛泛星座老是把同一元素的太陽星座群當作最速配的胡說,藍寧仕的這段話對我來說倒是有吸引力多了。不只算愛情,其實拿來算算身邊的人都有幾分準確度,可以參考。我因此發現印象中做事只有三分鐘熱度的弟弟竟然有工作狂線和任性小孩線,難怪不顧家長反對,老是跑出去打工,我終於比較瞭解他的行為。而且從前一本到這一本,每次都能讓我倒吸一口氣,他竟然說到一堆三流星座專家都不知道的問題!每次看到一半,想要拔腿逃跑的時候,他又會把我抓回來繼續坐在診療椅聽他說,我不免分心暗暗想起某事,覺得自己能脫身真是好險啊,如果能早點看到這本書更好。畫完大數圖,更覺得我的數字真是不均衡透了(欠什麼,星座補什麼?),但在另一方面來說,又算是能量集中,難怪。他不忘在這些部分以外,提到完整的個人宇宙觀,讓我對作者高健康程度的來由產生相當興趣。相較於我見過許多身心不健康的醫生,藍寧仕真是有一套。真想去看那家診所看脊椎,順便見見他(哈)(他一定會說,我的某種天性跑出來了)。

看完這本書的最大心得,或許跟參觀完位於永和的宗教博物館後的感想一樣,體認到世間有一超越的力量(真理),以致於人要從各管道切入時,最後是殊途同歸、萬法同宗。不管是從生命數字、星座、紫微斗數來瞭解自己,他們最後都會指引相同的大方向,讓我看見自己的天性確實如此,就往利多的方向發展,別做吃力不討好的事囉。


新生命密碼:9個數字的能量,認識自己,開發潛能,找到幸運與成長

作者:藍寧仕/著
出版社:大塊文化
初版日期:2003 年 12 月 09 日


生命密碼 BORN TO LEARN

作者:藍寧仕醫師
譯者:邱紫穎
出版社:商周出版
初版日期:1997 年 10 月 01 日

由 Debby 發表於 06:23 PM | 迴響 (0) | 引用

December 01, 2003

妳最愛哪本小說?

如果要選一本最愛的小說,妳會選哪本?

這真是個難題,我也想了許久。即便從開始看小說至今,這麼多年來,可能看完上千本,尤其前陣子平均一天可能看完一本。

然而,要選出一個「最愛」,並不是容易的事。好看的小說很多、喜歡的小說也不少,但是究竟哪本是最愛呢?

我左思右想,在選單上填了一本冷門的小說,也作為一種策略。就像有前輩擔任大報的年度好書評審,他說會看哪些書是值得推薦,但其他人不會選的,他便優先列入。或許我也在做同一件事吧。

由 Debby 發表於 04:07 PM | 迴響 (0) | 引用

November 12, 2003

讀郭敬明《幻城》

當小說人物猜測西方護法的真正身份時,我想起Patricia A. McKillip的「御謎士」三部曲的石破天驚大結局。果然結局離我猜測不遠。

作為一本中文奇幻文學,郭敬明《幻城》的確和西洋文學有不同之處。然而,在華麗的中文之下,我卻嗅到濃厚的日本漫畫味。而書末的訪談中,十九歲的郭敬明談到他喜歡,也受到CLAMP的影響。難怪。但我很快又疑惑起來。CLAMP的東西是我國高中時著迷的,郭敬明年紀比我小一截,怎麼也在迷CLAMP?而且CLAMP那些人都三十好幾了。顯然大陸感受到的漫畫熱潮比台灣慢。

雖說結局讓我想起Patricia A. McKillip,但郭敬明功力離她還很遠。郭敬明的文字鋪陳讓我總覺得有種不均衡的力量,有時還很幼嫩,有時稍微早熟。「哥,請你自由地…」和 CLAMP《聖傳》中「姐,請你自由地…」實在味道太像,郭敬明在那篇訪談回應,表示他不是抄襲,但他用的次數過於頻繁,到後來讓我覺得有些陳腔濫調,更不覺得表現什麼親情。然而,讓我覺得真正怪異的地方,是這些人物的關係。雖然卡索表現出來的是對櫻空釋及叫嵐裳、梨落或離鏡、剪瞳的兩名女子的深情,然而我卻覺得這個角色最大的問題在於「卡在他自己的閉索」裡。卡索總是在人死後才發現這些人的可貴,然而,在她們在世時,他卻很少表現出關懷她們,彼此間更是溝通不良,卡索一直活在他自己的世界。也因此他以為尋獲離鏡、剪瞳後,卻始終沒和她們談及往事和彼此的情愛,才會落得那般的下場。也因此結局看似他被耍了,我卻認為是他應得的下場。其實櫻空釋成全的不是卡索的「自由」,而是「自私」。自由的愛,絕不是用自己的方式去愛別人,卡索卻只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對待那些人,實在稱不上「愛」。就《男人實在很憂鬱》的看法,我懷疑卡索有隱性憂鬱症。

而那些女子,除了被郭敬明負面化的櫻空釋之母,形象實在過於傳統,總是守候與默默承受。對比Patricia A. McKillip給予筆下女性相當大的發展空間,我寧可看McKillip的作品,而不是郭敬明缺乏性別意識的小說。

陳腔濫調的地方不只「哥,請你自由地…」。裡面每個「壞人」被猜到後,一律問卡索怎麼知道的,然後都是咬牙切齒地要求「說下去!」顯得人物塑造功力還欠缺,不夠陳熟。

據說《幻城》在大陸賣了快五十萬冊,在暢銷書排行榜久居不下。我實在好奇那些幻城迷究竟為那個部分而著迷?而其中的CLAMP漫畫味嗎?台灣的聯合文學版竟然有篇北大教授的好評,我讀完全書後,實在好奇大陸書評的標準為何?這樣的小說,作為一個挑剔的讀者,我很難寄予厚望,雖然郭敬明的用字有超齡的水準,但要作為一個作家,他還談不上。


幻城

作者:郭敬明/著
出版社:聯合文學
初版日期:2003 年 08 月 27 日

由 Debby 發表於 09:08 PM | 迴響 (1) | 引用

September 30, 2003

離經叛道

緩慢地閱讀《鄉關何處》,想著「離經叛道」這一回事。

對許多人來說,薩依德或一些傑出人士的行徑,鶴立雞群,他們的思想和言行看似離經叛道。然而,薩依德在書中表示,他父親要他走一條路,即使他走出另一條,依舊受到父親的影響。而林懷民當初政大法律系轉到新聞系,也未與父親決裂,連大學志願都是爸爸填的。他甚至說,他都照家人的意思去做,只是最後決定去跳舞,而不念新聞了。他們思索自己真正想走的路,即使選擇不一樣的,也知道先前會在自己身上留下什麼痕跡,這不只來自他們的天賦,也來自他們的自省。

這些有天賦的人,並沒有一開始設定他們要走一條離經叛道的路線。然而,許多人卻是直接設定他們要用另類的方式來做事。觀察了許久,我不認為他們的方式可行,因為他們依舊希冀世俗的、正常軌道的金錢或名聲。用常人認為匪夷所思的行為來行事,不顧慮一般人的後果,就是事情容易失敗,至於名利,就更別談了。到頭來,他們並稱不上「離經叛道」,而只是愛搞怪的失敗者,沒有能力承擔責任和要求,於是只好逃避。

由 Debby 發表於 05:28 PM

September 09, 2003

?女作家

「怎麼會有這麼肉麻的男人呢?像瓊瑤小說裏的男主角,是真的嗎?怎麼這個男的講話,態度像個同性戀,我看了以後起一層雞皮疙瘩,決不聳人聽聞。要不他是臺灣來的?」

看了某「情女作家」的小說,真是頭皮發麻。剛開始以為是我太久太久沒看羅曼史級作品了,後來發現覺得噁心的不只我一人。但這位中國網友的留言讓我噴飯,很想上去留言:「你搞錯了,台灣是有同性戀,但台灣的異性戀生理男沒有肉麻的本事,連浪漫都沒有!」

然後覺得作家前面被冠形容詞都不會是好事。

「女」作家已經比「作家」低一級了,為什麼不標「男」作家呢?

「美女作家」、「玉女作家」更糟,好像寫不出東西,只有臉蛋可以看。
(偏偏之前鬧大新聞的某「美女作家」讓大家看著媒體上的照片一直發問:「哪裡美?現在媒體的審美觀這麼差嗎?」之後「美女作家」的身價更是一落千丈)

「慾女作家」就更慘,這個封建保守的社會,看不起太開放的女人。
「情女作家」倒是我第一次聽到,還不清楚是什麼東西,但看來也不怎樣。

總之,做個「作家」就好,千萬不要被冠什麼亂七八糟的奇怪形容詞。

由 Debby 發表於 05:06 PM | 迴響 (0) | 引用

June 12, 2003

太太的歷史

中國時報最近置入性行銷,在新聞版面大賣希拉蕊《活出歷史》。六月五日的新聞摘錄提到:「希拉蕊提到,柯林頓與白宮女見習生柳思基傳出有緋聞後,她一直相信丈夫是無辜的,一切都是政敵—廣大右派人士一貫的醜陋攻擊。直到一九九八年八月十七日柯林頓向聯邦大陪審團提供錄影作證的前夕,才告訴她真相。對於自己最後才知道實情,希拉蕊形容自己當時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簡直無法呼吸』。」而我,想到《乳房的歷史》瑪莉蓮‧亞隆在新書《太太的歷史》中提到,希拉蕊因為柯林頓讓她主導衛生計畫,引起美國人對她的不滿,認為「妻以夫為貴」,不重視她的能力。直到柯林頓出軌,希拉蕊難受的模樣出現在美國人面前,讓他們知道貴為總統夫妻,也和一般人一樣有許多婚姻問題,才讓希拉蕊的民調提升。在我腦海揮之不去的,是那時柯林頓和希拉蕊走上回白宮草坪時,柯林頓想牽希拉蕊的手,卻被她甩開的那一幕。好昂貴、痛苦的代價啊,若要希拉蕊未婚時選擇,她恐怕不會選擇和柯林頓結婚吧。

女性選擇進入婚姻的理由是什麼?瑪莉蓮‧亞隆再次發揮她說故事的本領,上溯古希臘羅馬時代,說明當時的婚姻無關情愛,甚至公開表達夫妻感情還會被人看不起。但她到最後,還是沒說明,那個寫信問專欄作家的女性,究竟是該選擇一個條件相當,會疼愛她女兒的人當老公,還是選擇一個能激起她愛的火花的男人結婚。婚姻這檔事,歷經時代變化,始終是個難題。過去的婚姻為了傳宗接代,現在則不以生殖為目的,但情愛倒也不見得是第一個因素,因為經濟因素始終也是進入婚姻的重要考量,畢竟「貧賤夫妻百事哀」。

瑪莉蓮‧亞隆舉出不少勇敢跳脫婚姻,或用反叛時代精神進入婚姻的女性,或許男女在婚姻地位的演變,也是因為這些不甘於平凡的女性促成。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提到隨丈夫西部墾荒的女性。在眾多的故事電影中,我們很難看到這些女性遭受怎樣的壓力、面對怎樣的困境,但瑪莉蓮‧亞隆深切的同理心,讓人對她們的遭遇要掬一把淚。

對於女同志的地位,瑪莉蓮‧亞隆也有所描述。以及未婚生子、外遇、私奔、離婚、再婚、不婚,甚至有情慾的修女等景況,她有所描述。整個氛圍,還是傾向悲觀的,女性地位即使有所提升,一旦走入婚姻,仍難免要有所妥協,往往是那個飽受委屈的角色,為婚姻放棄學業、事業和理想的女性數也數不清。

比較意外的發現,大概是看到今春流行的喇叭褲,竟然是以前女權人士喜愛的穿著。因為她們喜歡褲裝的自在,但被男性批評為「不倫不類」,因為看來沒有裙子女性化。而今年喇叭褲的文宣上,我們會看到「浪漫」等字眼,則非那個時代會想見的。

雖然書厚達五百多頁,但瑪莉蓮‧亞隆把故事說的平易近人,適合當床邊故事書,只怕會讓人捨不得放下書去睡覺。至於個人究竟要不要走入婚姻,或該做怎樣的太太,則不是這本書能告訴妳的。


太太的歷史A History of theWife

作者:瑪莉蓮.亞隆(Marilyn Yalom)
譯者:何穎怡
出版社:心靈工坊
初版日期:2003 年 04 月 28 日

由 Debby 發表於 05:56 PM | 迴響 (0) | 引用

May 27, 2003

台北渴婚族 愛失禁

一看到書名,我就興趣缺缺,真是反挫的標題。從小我就痛恨別人告訴我「女孩子應該……」,長大之後,更痛恨別人說「妳這樣……,會嫁不出去」之類的,聽來像恐嚇。雖然不會被嚇到,依舊對那種言語之後的乏味感冒及窒息。現在已經是21世紀了,為什麼還會聽到這種話?於是覺得看到「渴婚族」這三字,更覺不可思議,不懂為何五年級的女人要把自己包裝成傳統女性,把婚姻當最終歸宿。這些是看到書名時的想法。

若非因為這是書桌上一堆待讀的新書中最簡單易讀的,大概也不會在看太悶的書時,拿來隨手翻完吧。看到最後,竟覺得在看人二雄的「愛失禁」四格漫畫的文字版。最後一格都是令人悵然的結局,讓人大嘆不如歸去,也難怪彭蕙仙會在後記開門見山地說「突然之間,身邊的好友都不再追逐婚姻,甚至愛情了;包括我自己在內。」

似乎在中時晚報或什麼地方看過部分文章,因為印象中曾在中時晚報週末的男女版看過「李海」這個筆名,也就是彭蕙仙的筆名。但是這類的文章,太過虛幻飄渺,於是看過即忘。整本書只會讓人對一件事印象深刻:每篇都是寫「我的朋友」。這本書有58篇,即使不全是彭蕙仙的朋友(彭在序拒絕說明這些朋友的真實性),也好歹是她所看到的女性群像。諸如過35、40未婚,離婚又等待愛情,同居多年卻心不在焉……

書中主要描寫的是30到40歲,主要是35到40歲女人的感情生活。對於離30歲還有段距離的我來說,看這種書,像是窺探另一種人的生活。未必會是我們這些人的未來,畢竟世代差異、個體差異太大。但總有些共同的無奈,那是出自於千年不變的父權體制遺毒。好比其中一篇提到當記者的女性找不到可以交往的對象,男人總嫌她們工作時間不固定,不能照顧家庭,卻又不希望妻子沒有工作(也是自私的男人吧)。讓我想起已經當記者多年的手帕交,前不久才跟我抱怨,說男人嫌她當記者「閱歷太多」讓人卻步(想掌控卻又懦弱的男人?)。對我們這些不斷追求自我進步的女性來說,這種事情除了不可思議(這年頭還有這種死腦筋的男人!),或許也帶幾分無奈(真是進步緩慢的社會),但或者到後來就無所謂了,如同故事的主角回以:「除了採訪新聞,我沒別的本事耶,尤其是沒有做你老婆的天分哩。」更何況,聰明的女人對找樂子都滿行的。

或許內容也未必真的反挫,因為還是鼓勵女性活出自己的顏色,不要為了愛情放棄自我:「她為這段愛情減肥十二公斤,學會了怎樣做冰糖醬鴨……保留這些戰果很好,但,其他的,就不重要了。我的朋友決定越獄了。」只是,若只是追求這樣的目標,這本書又是雞肋了,因為還有更多更豐富的書說同一件事。

對我們這些六年級生來說,看這種書可以學的,大概是一些閱歷,尤其是識人之明。好比其中提到怎麼判斷自私的男人(夫妻蜜月住到沒有牙膏的飯店,丈夫去借牙膏,竟然只借自己要用的),以及賞味期限短暫的人。

這本書最讓我受不了的一點,大概是這位資深新聞工作者,竟然用了一堆形同注音文的注音語助詞吧。好比「ㄇ」、「ㄌㄟ」、「ㄋ」之類的,真恨不得把它們通通挑掉。


《台北渴婚族》
彭蕙仙 著
聯合文學 出版
2003.3

由 Debby 發表於 11:24 PM | 迴響 (2) | 引用

May 24, 2003

當網路文字變成書

因為一份十分聳動的新聞稿,我開始看《RO是仙境還只是傳說》這本書。還打聽了一下RO這個線上遊戲,一些人告訴我她們身邊的人多麼瘋狂,要我千萬別踏進去,會很浪費時間。而我,在看完這本書之後,的確覺得真是浪費時間。

老實說,才看了1/5,就知道這本書在賣什麼膏藥。雖說一般人以為線上遊戲是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在玩的,這個四十幾歲的作者,算是相當特殊的狀況。但是看他動輒在書中賣弄一下歷史知識,標點又不會下,於是數度翻到書背,看著「定價220」的字樣發呆,納悶究竟有誰會花那麼多錢,去買一本品質如此低劣的書?

更何況,台灣每天都有一百多本新書,在品質不佳、價錢偏高的狀況下,這種書最後大概變成滯銷書,然後回收吧。更何況,這些內容網路上都看得到,會玩這個遊戲的人,也都知道如何上網,有固定的討論區,好歹知道哪裡看得到這些文章,不會玩這個遊戲的人對這本書也沒興趣,那誰要買一本拼命罵那家遊戲公司的書?

雖說網路和平面媒體一樣,都只是管道,但當要成就一本書,還是得符合基本的條件,才會讓人想去閱讀吧。

由 Debby 發表於 02:35 PM | 迴響 (0) | 引用

May 12, 2003

記憶纏繞,種族歧視怨恨難平——《寵兒》

199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Toni Morrison,為當代美國重要的黑人作家,以關注種族枷鎖的小說而著稱。她的七本小說由於含有大量黑人慣用的語彙,因此以難譯著稱,之前只有《所羅門之歌》被譯成中文。《寵兒》在1987年於美國上市時,被認為是「美國文學史的里程碑」,其中由於帶有魔幻寫實筆法,更被認為是Morrison作品中最難懂的小說,也是她最成熟的作品。

《寵兒》的故事來自於七0年代的報導,在一八五一年時,一名女性黑奴帶著四個小孩逃走,當她的奴隸主人找到她時,為了不讓孩子面臨她所經歷過的痛苦生活,於是試圖殺死自己的子女,其中一名因此而死。這名母親下獄後,仍堅持自己是對的。這是一個聳人聽聞的故事,但其中含有許多種族奴隸制度的悲痛,Morrison據此發展成為《寵兒》,召喚那名被殺死的女嬰,並命名為「寵兒」,讓她成為纏繞在母親柴特屋中不去的鬼魂,18年後更以實體現身,由索求母愛而到虐待生母,把母親一點一滴地壓榨,連原本喜歡「寵兒」出現的妹妹丹佛都看不下去。《寵兒》展現的是奴隸制度下的黑人悲劇,其中沒有英雄,只有各種飽受苦難的小人物。

為了試圖營造黑奴在遭受各種不人道的待遇後,由精神創傷產生的語言斷續及記憶反覆或選擇性記憶,Morrison在《寵兒》中,選擇用倒敘法,並且不斷在過去和現在中來回,話語也顯得支離破碎,好比柴特被問到遭受主人「學校老師」的兩個姪子性侵害的過程時,她反覆說自己的奶水被搶走,因為兒女不能喝飽她的奶水,比她肉體遭受欺凌更嚴重。Morrison在小說中表示過,黑奴是被奪去語言的人,難以啟齒,喪失對自我的定義權。這本書的難讀,因此在於它鋪陳的時間長,讀者必須和主人翁一樣,經歷一連串難以忍受的鞭打、性侵害、歧視等種族歧視奴隸制度下的恐怖,體會其中衍生出來的痛苦、不堪、緊張和壓抑,甚至痛到可能也產生選擇性記憶,才會知道故事的結局。其中許多部分,更顯示精神虐待使得傷痛逾恆。年幼柴特當母親說可從她肋骨上的烙印辨認她的存在,而表示自己也要一個烙印時,慘遭母親打了一巴掌。而當她為了讓子女逃離奴隸的命運,而殺死「寵兒」十八年後,那個她以為自己殺死的女兒現身面前時,她不惜一切奉獻自己,希望獲得原諒,卻只是繼續飽受折磨。那個鬼魂讓她和其他人看見的是她們不曾消失的記憶。《寵兒》用鬼故事讓世人知道種族歧視的可怕,那種創傷,永世不會消除,會隨著一代一代的繁衍,而持續記憶。

《寵兒》描述了許多黑奴的遭遇,好比把黑奴當作動物來使喚、因為吃主人的小豬而遭毒打、眼見自己妻子被主人侵佔或欺凌的黑奴發瘋或差點走上歧路、想要逃走的黑奴慘遭射殺或燒死、因為丈夫和子女難以長久留在身邊而不敢愛、老黑奴由於過去遭受過多限制,於是自由後著迷於各種繽紛的色彩等。書中更有許多諷刺寫法,好比奴隸莊園的名稱是「甜蜜之家」;柴特殺死女兒後,為了在墓碑上刻上「寵兒」的名字,只得用性交易去交換。Morrison在戲劇性氣氛的營造上,可說是相當成功。

從詳細的譯序、人物表和跋,可看書本書譯者的專業和用心,甚至唯恐讀者看不懂,最後還把故事按時間次序簡述一次。譯者願意耗費那麼大的力氣,在教職工作之外,翻譯這本重量級著作,值得中文世界讀者的尊敬。

由 Debby 發表於 12:55 PM | 迴響 (4) | 引用

May 03, 2003

幽默中有深情——我的鸚鵡老大

打從一開始,《我的鸚鵡老大》(The Parrots Who Owns Me)就讓人瞠目結舌。會向女主人求愛的鸚鵡?甚至把女主人的老公趕跑,這隻叫「啼可」的鸚鵡,究竟是太可愛還是太奇怪?除了會說話,這本書告訴讀者更多鸚鵡的習性,令人大開眼界。

Joanna Burger以輕鬆又有深度的筆法,在述說她養過及接觸過的鸚鵡外,也娓娓道來不同種類的鳥故事。畢竟這位鳥類學家的生活與鳥關係密切,她與現任丈夫的結合,也是因為兩人都愛鳥。書中還道出許多令人驚奇的小事,好比啼可很早就發覺她一位同事的不良企圖,及時趕跑那位以愛為名來騷擾她的男性。作者生命中的許多經歷,都和鳥息息相關,更顯得她的愛鳥情深,也可見人類對動物間的感情,可以讓人重新反省原本牢不可破的成見,甚至進一步關心動物福利,讓人不再以萬物之靈自尊。

這本書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作者並不是用擬人化的角度來寫鸚鵡,甚至在她與鸚鵡的互動過程中,反省人類與動物的相處模式。而目前的媒體和動物園為了讓一般人更親近動物,往往在無形中將動物擬人化,讓人反而忘了動物的本貌。Joanna Burger謹慎地避免這樣的方式,讓啼可表現牠的個性,有不受主人干預的喜怒哀樂,帶著自己的本性,也就是說,讓牠活得像鸚鵡,而不是寵物,主人有時甚至要照著牠的意思做事。這些,都值得讓不經反省就飼養寵物,在熱情過後,就將寵物丟棄的人好好思索。

不過,最神奇的還是啼可對女主人持續進行的求愛行為,甚至對女主人丈夫的醋意,有時會讓人捧腹大笑,可見Joanna Burger的幽默與鸚鵡的有趣。而啼可在女主人病中表現出來的情深,也可見鸚鵡是種專情於單一伴侶的鳥類。由這些,讓讀者更能深入瞭解這種以前以為除了會說話,其他一概不知的鳥類。

由 Debby 發表於 04:53 PM | 迴響 (0) | 引用

May 02, 2003

歐洲人的日本文化觀察——日本的假面

作為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的東亞特派員,旅居東京達七年的烏偉‧史密特(Uwe Schmitt),藉著長期報導在日本的所見所聞,紀錄他這個歐洲人對日本這個特殊民族的觀感,這本書就是收錄他在報上發表的文章集結而成的。

曾經在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精神和經濟上一蹶不振的日本,在史密特於一九九0年代初期到達時,已經轉身變成宛如暴發戶的國家,但經過連年的經濟蕭條,許多事情又起了變化。在種種因素的衝擊下,對歐洲人來說,日本文化的許多面向,再再展現這個民族的矛盾與複雜。對史密特來說,日本人行事是一套,心理想的又是一回事,日本人宛如帶著假面應對進退。

或許歐洲人原本就只是在經濟面上,對這個遙遠的東亞國家印象深刻,因此這本書偏重日本的商業行為、企業等,也就不特別令人驚訝。但史密特並不寫一般人熟知的汽車、電器等行業,而是寫御木本、佳麗寶這兩家靠賺女性錢聞名的企業和角川書店的前任社長入獄後的狼狽,以及日本人重視團體、泯滅個性的職場性格。

《日本的假面》中雖然有些有趣的觀察,但令人讀完不免遺憾,歐洲人對日本文化的瞭解還是淺薄了些,好似怎麼觀察,都不出那些,能令台灣讀者印象深刻的地方不特別多。與台灣一些日本文化觀察者相比,這本書的多篇讀來,稍嫌淺薄,敘事多,而深入分析不足,充其量就是介紹給歐洲讀找知道他下筆的當時,日本有什麼比較特殊的現象而已。本書的副標題是「月亮的眼淚、上班族武士、巧克力的滋味」,恰巧也是寫得較好的三篇,雖然訪問大江建三郎及探討日本人切腹文化的兩篇也有可觀之處。但若想從比較輕鬆簡單的方式看看日本人在歐洲人的心目中是怎麼一回事,倒可以看看這本《日本的假面》。

由 Debby 發表於 04:35 PM | 迴響 (1) | 引用

April 29, 2003

菩薩凝視的島嶼(Anil's Ghost)

《菩薩凝視的島嶼》(Anil’s Ghost)是翁達傑(Michael Ondaatje)繼《英倫情人》後,再一部長篇小說。《英倫情人》讓我始終難忘的是,那個面目已毀的英國病人,並不眷戀面容與生命,將剩餘的歲月為當初自己的錯誤,導致愛人在沙漠中死去,而進行終生的懺悔與贖罪。

與《英倫情人》非常不同,《菩薩凝視的島嶼》是翁達傑寫他出生母國斯里蘭卡的故事。女主角安霓離國多年後,因為擔任人權組織的法醫,於是回到斯里蘭卡調查一連串的神秘失蹤案件,在這過程中,眼見殺戮與死亡交錯,秘密、誤解與傷痛交縱於人心,也同時回首自身的情愛與認同。閱讀同時,我也想起去年底在金馬影展看的一部斯里蘭卡電影「月亮皎潔我的心(This is My Moon)」,兩者是不同的沈重,同時也讓我感嘆我們對這個同在亞洲國家的無知。

在這部小說裡,翁達傑安排女主角安霓,跟他一樣,都是出身富裕的上層階級,於是十八歲就離開祖國,到第一世界國家發展,她曾經待過美國,此時已入英國籍。安霓十五年後回到祖國時,是日內瓦人權中心的法醫,負責調查斯里蘭卡的殺戮事件,因為喀圖嘎拉總統否認國內發生殺戮事件,但人民卻大批無故消失。

在八0年代到九0年代初期,斯里蘭卡陷入動亂。內部的緊張氣氛,如同其他國家的戰亂期,充滿禁制與壓抑,就像台灣的白色恐怖、中國的文化大革命等,儘管區域不同,人類的某些劣性或苦難還是相仿的。

令我訝異的是,翁達傑雖是男性作家,但他描寫女性心理,非常能掌握那種微妙的氛圍。於是女主角安霓在追查真相的過程中,也回顧自己經歷的情愛,包括第一段快速開始也快速結束的慘烈婚姻,以及才結束不久、仍隱隱作痛的不倫之戀:「她歸結出一個結論:女人總是比較容易因為情人、丈夫的忽視而心灰意冷、發怒動氣;然而在專業領域中,她們卻比男人更能保持鎮靜且臨危不亂。(p.180)」「當安霓尤獨自佇立在某座機場,思及自己平白付出情感卻不得任何回報而欲哭無淚時,她當時多大了?男人們究竟是少了哪根筋,竟讓他們終其一生都渾渾噩噩、汲汲營營、言而無信而又唯唯諾諾呢?如果連愛侶們都可以因彼此的離棄和慾求而殺死對方,那麼世上的芸芸眾生又會幹出什麼事來呢?而那些心中不存一絲愛意的人呢?(p.260)」半個月前看的《我的鸚鵡老大》,雖是一本相當有趣的談鳥類的書,作者也在回憶過去時,提到那段年少時錯誤的第一次婚姻。兩個女主角都從工作中平復傷痛,也都在專業領域裡有出色的表現。我不禁想著,許多江湖術士往往要人不要早婚,卻不多說理由,我卻在她們的生命經歷裡,找到那個原因。人總是在錯誤中學習,不管是別人的錯誤或自己的錯誤,都應該好好地自我警惕。

除此之外,翁達傑描寫安霓十五年未歸國,回到斯里蘭卡後,碰到的故舊不斷提到她年少時的狀況,讓她產生的不適感,也非常地準確,其中更有種監視的味道:「在斯里蘭卡,每個人都承擔著整個家族的規範,大家都曉得你一整天當中見了哪些人,沒有任何事能瞞得了別人。但是,當我在其他國家遇到一個斯里蘭卡人,而我們有一整個自由自在的下午雖然未必會發生什麼事,但是兩人都心知肚明:我們想幹什麼沒人能管得著(p.182)」,這真是非常深刻地批判斯里蘭卡的集體恐怖控制氛圍。如同Asoka Handagama雖是男性導演,卻能拍出「雌雄莫辨」、「月亮皎潔我的心」等數部批判父權體制力道深厚的影片,都讓我同感驚訝與佩服。

雖說斯里蘭卡是佛教國家,我卻意外地在其中讀到有關星座學的理論,好比工作熱發作是水星發威,突然墜入情網是金星運作的影響。然而,我依舊不同意其中的剋夫論:「一個人能否成為適任的配偶皆由生辰宮決定。一個落在火星星象第七宮的女人,打出生起便帶著『剋夫運』,誰娶了她注定得送命。(p.183)」這段話是安霓的斯里蘭卡工作伙伴瑟拉斯所說的,他本人就是火星在第七宮的人,妻子後來自殺而死,即使他不相信命運,雖然也沒提到「剋妻」二字。然而,即使火星不在第七宮,另一半的命運不見得比較好,也不見得待給本身什麼快樂,安霓或瑟拉斯的弟弟迦米尼皆如此。翁達傑的安排的理論逆轉好婉轉,幾乎讓人無法察覺。

在這種時代裡,安霓和瑟拉斯等人,即使出身富裕家庭,命運卻不見得比中下階級好到哪,每個人都不知道能活到哪一天。連當醫生的迦米尼,也在婚姻失敗的渾渾噩噩生活裡,突然被判軍抓去為傷患醫療,最後更驚見和自己感情拔河幾十年的親哥哥的屍骨,被毀得不成樣,是靠著過去他所熟知的傷疤,才認出來的。於是翁達傑引用詩人羅柏‧鄧肯的句子:「這個時代的悲劇,便是所有人的命運都趨於一致。」在SARS猖獗、無法控制的此時,這句話更讓人能感同身受。

書名「Anil’s Ghost」當中提到的「鬼」,不只是她回國後,所感覺、接觸到的那些人物的死去,也是縈繞在她心中的記憶,陰魂不散,因為那些冤死的人以及她難忘過去,不覺得得到了解釋,或合理的對待,於是成為難以消散的鬼魂。中文書名企圖放下這些沈重,成為「菩薩凝視的島嶼」。雖說最終的結局,翁達傑希望佛力無邊,將那些過去都因為受到眷顧而受到祝福,然而,有些歷史,將永遠不會消失。


《菩薩凝視的島嶼》(Anil’s Ghost)
作者:麥可‧翁達傑(Michael Ondaatje)
譯者:陳建銘
出版社:大塊文化
初版日期:2002 年 07 月 02 日

由 Debby 發表於 04:47 PM | 迴響 (0) | 引用

April 25, 2003

Eco與Martini談《信仰或非信仰》

《信仰或非信仰》是Umberto Eco和天主教米蘭教區樞機主教Carlo Maria Martini的四場對話,分別跟末世、墮胎、女性不能擔任教職與道德有關,前三篇是Eco提問,Martini回答,最後一篇則是由Martini提問,Eco回答。

Eco本人原是天主教徒,22歲時放棄信仰,但並沒有反宗教。在這幾篇對話中,讀者可以看出他對教義的熟悉,企圖挑戰天主教的幾個爭議問題。然而,或許由於避免引起太多的爭議,Eco的用字遣詞都很小心,也很婉轉,Martini更是堅守天主教傳統教義,因此沒有什麼突破性。老實說,我看了滿失望了。

以前看哲學大師的對談,會注意他們辯論的技巧。因為哲學的辯論往往沒有什麼確切的結論,但看他們怎麼過招,總覺得很精彩,算是一種學習。但現在覺得,不需要教腦袋那麼多詭計,人生需要平實和儉樸的表達,以免自陷於自己的頭腦混亂中,所以並不太注意那種辯論技巧。這麼一來,這本書就讓我覺得很失望,《情緒療癒》中的達賴喇嘛和西方科學家的對談還比較有深度,連續看了兩本與基督宗教有關的書,都讓我覺得無所助益,或許真如奧修所說的,佛教的層次比基督宗教、回教的層次高吧。

在這四篇中,第一篇談末日論的,似乎比較精彩些。Martini認為,末日說是提供一種希望,不管信徒或非信徒,「這個末日必須是個出路,它必須是價值的最終聲明,必須能夠照亮我們在現世所做的努力,並賦予它們重要性。」把悲觀的末世論做個轉化,這樣讀來比較能激勵人心。

但是第二篇就令人失望。Eco婉轉地提到墮胎問題,Martini明明知道他在問什麼,卻不斷強調生命的可貴,以及生命自孕育之初,就是神的召喚,於是對胎兒要有責任、關注和感情。他卻不談女人對自己身體、生活和生命的自主和尊重,有多少天主教的女人,在不斷的生產中自我消耗,終至於凋零,那會是神的旨意嗎?或是以神為名而建築的宗教監獄?我很難接受Martini的說法。

第三篇Eco提問為何女性不能擔任教職,他舉出耶穌當初是由女人所生,也是在女人面前復活,他在聖經中也找不到不准女性擔任教職的根據。末了提到「這種男尊女卑的觀念毋寧較像是中國社會的價值觀;正如我們得知的駭人事實,中國社會認可殺死女嬰而保留男嬰」,這段被劉述先在導讀中反駁,認為是Eco的誤解,把民間陋習和儒家倫理混為一談,顯屬失言。我則認為,人難免都會拿出比較有利一方的東西來證明自己的言論,也因此Eco要以聖經為名,挑戰天主教目前的教規。但我疑惑的是,為何總是說夏娃是從亞當的肋骨而生?目前的聖經是經過多次的修改而成,更早的說法是,當初上帝同時造莉莉絲和亞當,是因為莉莉絲要求平等,於是被毀了,才另造夏娃出來。如果引用不同的說法,不也是挑戰既有論述及規範權威?Martini的回答很掃興:「幾個世紀來,神職工作非男性不可的合理化理由有許多已經失去說服力,但是這項傳統仍牢不可破。……教會是因為救贖而產生的,這並非來自人的思想,而是來自神的旨意」。

最後是Martini問Eco,一般不信基督的人,如何得到道德等立身根據。Eco的回答顯示較為多元的傾向,他表示,非信徒也有其延續生命的信仰,也會恪守人類崇高的規範,而不至於行不義之事。他不認為信徒和非信徒是屬於兩個壁壘分明的陣營,最後甚至表示「請承認耶穌也不過是偉大故事中的角色而已」,因為「自然與屬世的奧秘將永遠激盪並撫慰非信徒的心靈」。

《信仰或非信仰》

安伯托‧艾可 著
究竟出版社 / 2002年8月出版

由 Debby 發表於 12:40 PM | 迴響 (0) | 引用

April 21, 2003

C. S. Lewis的《四種愛》

奇幻小說迷應該或多或少聽過C. S. Lewis,因為他的《尼亞年代》,與《魔戒》《地海傳說》號稱並列為奇幻小說三大經典,並讓Philip Pullman因為反對他的理念而寫了《黑暗元素三部曲》。作為英國著名的文學、神學大師,究竟為何會讓Pullman要大費周章寫書來反駁他呢?隨手拿了他的《四種愛》來讀,或許可以看出一點端倪。

在這本書中,C. S. Lewis談親愛、友愛、情愛和屬天(上帝)之愛。老實說,才看十幾頁,就覺得C. S. Lewis不對我的脾胃。他的思想一直讓我覺得腦袋撞牆(實情是,一度睡著,然後又扭到脖子),無法進入他的世界。而且層次不高,雖說他被當作「最聰明的牛津人」,但我卻無法產生類似的欣賞。或許,看奧修的書,還讓我覺得舒服點,感覺層次也高些。主要的原因在於,C. S. Lewis在這本書中,言必稱上帝,對一個無神論者來說,實在是無法接受啊,好比:「我們在大自然中固然是看到了榮美的意象,但我們不應該越雷持半步,以為這裡存在著一條讓我們直接通向上帝的通道。根本沒有這樣的通道。我們必須迂迴轉進——離開山林,回到我們的梳房、教堂或聖經。否則,我們對自然的愛就會變成一種以自然當成膜拜對象的新宗教。(p.26)」為何要如此焦慮,深怕他人因為貪戀大自然,而變成對上帝有二心?或許人只是單純地在大自然中享受自己、享受孤獨,以及享受天人合一的感覺而已。若連大自然都會變成一種可以和上帝對抗的神衹,那這些基督教徒的信仰本來就不虔誠了。

而且Lewis自己或許不承認,但我認為他該是右派保守勢力的一員,在政治思想光譜上,大概屬於第一象限。對愛國主義,他這麼說:「我們可以把戰爭視為英雄事業,但不能視之為聖戰。我們可以把為國捐軀的人視為英雄,但不應視為殉道者。」對反戰或思想更自由的人來說,不該有以愛國為名的戰爭,更不該有戰爭英雄,因為他們是踐踏他人的軀體而順遂他們的意志。不管是戰爭英雄或戰爭殉道者,或許程度上稍微有別,但他們分明都是同一類的人。不管程度多寡,愛國主義並不是一種可愛的東西,但Lewis卻說「在盛平時期,我們則不妨用最輕鬆歡快的態度來感受它。」就好像現在有人動輒以諸多理由指責別人不愛台灣一樣,儘管在承平時期,我可沒辦法輕鬆歡快地看待這些指責。

Lewis似乎認為,一切的愛,都不能超過我們對上帝的愛。我不知道基督教徒能不能真的做到,但我質疑的是,若一個人不能從自己的內在追尋,上帝什麼也給不了啊。更何況,基督的少年到他成道期間,也經過不少的自我修練、內在追尋,才能到達常人仰望的境界,那麼,為了自我內在修練,不一味地尊從上帝,又何妨?但Lewis說「如果人一任愛成為他生活的最高主宰,恨的種子就會發芽滋長。然後它就會成為神,然後它就會成為魔。」我想反駁的是,無法控制而成神成魔的,並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一個人內在的欠缺,在內在需求不滿的情況下,才會因為愛而成神成魔吧。

Lewis談的友情,大概更侷限於他的認知了:「戀人相處的時候是臉對臉的,心思完全為對方所佔據;但友人相處的時候卻是肩並肩的,佔據他們心思的東西部是彼此,而是一種位於他們前方的共同旨趣。(p.76)」、「我們不會對朋友的私事感興趣。友情不像愛情那樣,渴望洞悉對方的一切。(p.87)」「朋友的美,就像世上所有的美一樣,都是以上帝為原點的。(p.104)」總覺得這些都太理想化了,看來要當Lewis的朋友,也挺不容易的。

Lewis更反對將愛情神聖化,因為「太強調愛情而低貶性,反有導致通姦、背叛朋友和遺棄子女之虞(p.111)」、「愛情可以聖化一切行為,讓身在其中的人敢於去做他們原不敢做的事情。不只是性方面的事情,也包括各種不仁不義的行為」。真像是教士在說話,我忍不住要嘆息,在一個倡導通姦除罪化的時代,看這種反挫的言論真是自找麻煩。Lewis彷彿覺得一倡導愛情,人就會濫愛似的,一點都不信任人性,凡事交給上帝。還是奧修說的,一旦碰到真愛,就用心投入,若愛已逝,就讓它離開的層次高些。

在談到對上帝的大愛時,Lewis的企圖更明顯:「在關鍵的時刻,當我們的親人橫亙在我們與上帝中間的時候,我們必須對他們轉過身去。這種『轉過身去』當然和通俗意義嚇得『恨』是兩回事,但看在親人眼裡,我們的態度則很可能和『恨』他們無異(p.150)」、「親友的不可愛常常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苦惱。不過,在我看來,這種生活上的苦惱正是促使我們把屬世之愛轉化為大愛的契機。(p.163)」Lewis根本就是傳教士啊,忍不住大嘆。或許Lewis本人的一生(電影「影子大地」據說是他的故事),貫徹他自己的信念,但也不能否認,這世上的愛比他想像地精彩多了。若超越他的想像,並非有所逾越或失軌啊。

下次,我會記得,看到C. S. Lewis的書或論述時,要在他的書名或言語之下加個小註腳「對基督教徒來說」,否則,他談論的東西實在讓我看不下去。

由 Debby 發表於 06:39 PM | 迴響 (0) | 引用

April 19, 2003

全面性地瞭解美國總統夫人之職

美國總統夫人向來都是全球媒體的焦點之一。她們雖然不像美國總統,在憲政制度上,擁有合法及實際的權力,但因為婚姻締造的第一夫人之職,依然有無形的政治權力,至少沒有人可以和伴侶共同生活幾十年而不受影響。《美國第一夫人的作用》一書中,Robert P. Watson以全面性的眼光,娓娓道來歷屆美國總統夫人的歷史及職責,當中也頗多前瞻性的看法。

這本書的可貴,在於作者極力收集許多相關素材。與美國總統相比,美國總統夫人過去不太受人注意,因此早期的資料零散,但Watson仍在許多相關文獻中,收集到相當齊全的資料,得以將美國第一夫人的歷史,做一個接近完整的回顧。另外,他還能就美國的政治個性,兼顧政黨、性別、種族、區域等觀點,來看待美國第一夫人的表現。他還收集不同學者的相關研究,讓讀者更能親近美國總統夫人的歷史。

並不是越近代的總統夫人才活躍。本書揭示,美國早期的幾位總統夫人,就有女權份子,甚至在智識上超越她們的丈夫,而給予不少影響,也做了不少現在看來仍相當前衛的事。然而總統夫人之職是否抬高女權還是個爭議,好比Germain Greer就覺得總統夫人之職是女權的反挫,只因為她嫁給有政治威望的男性,就要求她符合公眾期盼。Watson將這些面向,也都適切地呈現了。

他也清楚地解釋,所謂的「第一夫人」之稱,其實並不恰當,因為這是過時的詞,讓人想起舊時貴族的形象,且多位總統夫人都不喜歡這個稱呼,另有多位總統在任內並未結婚或其他因素,是由姪女、女兒等代行傳統總統夫人之職,而且未來可能有女性總統,因此用「總統配偶」一詞會更準確。這些部分可看出本書作者的用心及前瞻性。但本地的出版商可能考量讀者的習慣和普遍認知,並未將書名照作者的希望翻成「總統的配偶」。

Watson提到,這些女性的共同點可能是她們都嫁給美國總統,但在實際上,她們的職責並沒受到明文規範,因此是個人個性、喜好、政治氣氛、總統和群眾的接受度,而有不同程度的政治操作。也因此,很難說美國總統夫人該有什麼固定面貌,因為她們可能因為同一件事被媒體和群眾激賞或指責。

雖然我國的制度在總統制和雙首長制間游移,但總統的實際政治運作,顯示我國更趨向總統制的內涵。而媒體對於總統家庭的日益關切,更顯得這本書的可看性。


美國第一夫人的作用(The Presidents' Wives)
Robert P. Watson 著
任美芬 等譯
昭明 出版

由 Debby 發表於 11:40 AM | 迴響 (4) | 引用

April 17, 2003

空間就是權力——另一種面向的權力觀

當我們談到空間,其實涉及個人不同的感受。於是想起一個小故事。有個爸爸帶小小孩去動物園玩,回家後,他要小不點就今天去動物園看到的景象畫張圖。小小孩很認真地畫了半天,然後興致勃勃地拿給爸爸看。但是爸爸一接過畫圖紙,就很生氣地說他亂畫,因為小小孩畫了很多人的腿,形形色色的腿,年輕男女的腿、不同胖瘦男女的腿、老人的腿……不一而足。小小孩很委屈地說:「我沒有亂畫,我就是看到那樣啊!」因為個子還很小,小小孩走在路上,仰望都是大人們的腿,那種景象,不是高高在上的爸爸能體會的。而每個人由於條件的不同,對於空間的感受,也就大大的不同。

若一視同仁地要求所有人接受只符合某些人條件的空間狀況,未免太不夠體貼他人的空間感了。就像白人稱其他人種是「有色人種」;男人把自己的性別當作人,凡女性才得在名稱加上去,好比「女作家」(男性作家用「作家」即可,不稱「男作家」)等;而異性戀自認是常態,不會說我們唱的是「異性戀的情歌」之類,因此性傾向不同的人就會被突顯出來,也被污名化。這些視角的差異,當然也跟我們如何看待空間有關。或許人總是自私的,因此總是忘了還有不同的人存在,自己這樣想,可不代表他人也這樣想。

畢恆達這本《空間就是權力》,讓我想起以前對一些環境的感覺。好比,通到牆壁的導盲磚,妳不會相信,竟然有國立大學花一筆錢弄導盲磚後,竟然通向牆壁!也許那些主事者覺得不太需要,不過是符合政府規定,所以才花錢弄的。但我真的在校園裡碰過盲人,他有次揮柺杖找路時,差點打到我,於是讓我知道的確有人需要那些導盲磚來行走,更覺得通向牆壁的導盲磚令人髮指。台北市的導盲磚就更別說,好些都被機車擋到。以前拖著登機箱往返南北城市時,常覺得靠輪椅代步的人,不太適合出門。我只是穿著有跟的鞋子拉著登機箱走路,就覺得路面崎嶇不平,常有跌倒的危險,不知道那些用柺杖和坐輪椅的人該怎麼辦?這些,有時候不是常人能懂的,有些人或許覺得太幸福而不覺得這些有什麼不對,因為他們從來不需擔心這樣的問題,那可能也表示,他們不能體察空間為個人帶來的權力感或無力感。

即使台灣積極邁向已開發國家之林,但越新的公共建設,不代表越注意不同族群的需要,因為我們的教育裡缺乏這樣的訓練,於是主事者難以注意其重要性。在《空間就是權力》書中,我們驚然發覺,過去空間的命名、銅像、跑道、教室和校園等設計,讓我們從小接受被控制的空間權力,習而不查,於是不能體會因應個人需要的空間,可以帶來多大的愉悅和社區功能。像經過精心設計和實際考量過的菁茼小學,就有非常令人羨慕的互動環境,好比和式地板的教室、有不同高度水龍頭的洗手台、戲水區等。若能在那種環境生長、學習,我們也可以多學點同理心吧?

地圖也給我們一種空間感。我們平常習慣的地圖,原來並不真的合乎比例,那是以歐洲為中心的地圖,用放大鏡來看歐洲和北美,頗有鄙視其他地區的味道。我們不知不覺習於歐美的空間感,於是覺得耶誕節應該是下雪的,但若把澳洲放在地圖的上方,想像耶誕節熱得要去海邊衝浪才過癮,就是我們全然陌生的空間感了。

而塗鴉,也是人與空間的一種關係。許多受壓抑的人,選擇在公車、公共場所的牆壁塗鴉以發洩他們內心的衝突。那些塗鴉中,可以看出某種價值觀,也許有些資訊。在畢恆達提到的經驗中,我想起去年女性影展的一部片中,某位英國女同志在黑暗的巷子裡遭受兩名異性戀男性強暴後,幫助她走過危機的同志團體,透過公眾的力量,將巷道以那名女性的名字重新命名,並邀請多名藝術家就此事件的啟發彩繪巷道,禁止汽車停放,以避免類似悲劇再度發生。這樣的例子,說明空間與人的命運息息相關,我們也可以透過空間的再造,來轉化命運。這樣的例子,台灣似乎很少聽過,而且鄰里社區願意伸出援手參與的大概更少。

這本書有一小段讓我最感到時空的混亂:「民國八十四年為了抗議台大涂醒哲教授有關愛滋病防治的研究歧視同性戀,同性戀者以抗議學術歧視為由,首度走上街頭。(p.121)」頓時想起數個月前的涂醒哲事件,同一個事件當事人,因為被誤以為向同性性騷擾,而惹出一連串的糾紛。這一小段讓我感到難以言喻的原因,並不是因此覺得他是絕對清白,而是,若他當時能對不同性傾向的人表示多一點的同理心,這樣的事件,是否就不會發生或不至於那麼離譜了?因為,若我們能從自身做起,避免歧視非我族類的人,形塑善意的空間感,旁人或下屬,也就不至於肆無忌憚地順遂某些惡事吧。

這本書的後幾篇,該是台大城鄉所接觸的案子。畢恆達清楚地描述中山十四、十五號公園預定地、台灣西南沿海和民生別墅及林肯大郡的來龍去脈,讀來會讓人感觸甚多。不管所住的地段是好是壞,人對空間毀壞的無力感是相同的,但平時習於接受的中低階層,就不太懂得爭取自己的利益,把一切當作命運的注定。在都市的人民,即使只是中產階級,但權力感較充足,比較會爭取她們希望的正義與公理。

不管怎麼樣,瞭解周遭環境的變遷,該是每個人的基本功課。近距離到身邊戴配的物品,遠距離到周圍視野所見,其實我們都該弄清楚它們對自我的意義,那不僅代表自我的掌握,也是體察空間權力的方法。


《空間就是權力》
畢恆達 著
心靈工坊 出版
2001.6

由 Debby 發表於 11:23 AM | 迴響 (0) | 引用

April 09, 2003

不只是性愛與盲從——十三不靠

乍讀《十三不靠》(大塊,2003)的第一篇〈孫子找爸爸〉尹麗川冷調的寫法,讓人想起韓少功〈爸爸爸〉。後者可說是在魯迅之後,後鞭撻群眾種種劣根性的優秀作品,令人哭笑不得的情節裡,蘊藏的是作家對世人的諍言。而尹麗川的〈孫子找爸爸〉,算是中國大陸新世代的另一篇〈阿Q正傳〉,再度寫出群眾的盲從、愚昧及失控的恐怖。

尹麗川在網路上刊載的「愛國、性壓抑……與文學——致葛紅兵先生的公開信」一文中,提到「我的文體定和魯迅發生了『特殊聯繫』,我倒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回頭看看〈孫子找爸爸〉,更令人發覺尹麗川的不得不如此。在言論自由受限的社會現實下,魯迅該是在強調集體性的大環境裡,想要用筆來表達自己、針貶時事者最能夠師法的對象。

出生於重慶,畢業於北京大學,以及法國ESEC自由電影學校,1973年出生,大陸「七0後」的作家尹麗川,在這本《十三不靠》裡,留下她的生命軌跡。包括她作為文藝青年的生活,同個圈子的人群速描,以及豐富的情史。

帶些頹廢,抱持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同時也帶點批判,冷眼看自己,也冷眼看周遭的人事物。尹麗川呈現的不只是盲從,更多的是城市人內在的空虛及不知所從,有苦卻又說不出,於是靠忙碌的夜生活、人云亦云、性愛來發洩。尹麗川筆下不乏許多新近崛起的女作家愛寫的性愛片段,目的並不是因此來嘩眾取寵。表面上,她呈現的似乎是什麼都可以、什麼都無關緊要的氛圍,實則在諷刺和批判,〈偷情〉、〈阿福〉、〈活著〉等篇皆如此,並且透露她的女性意識。與台灣同年齡的作家相比,尹麗川也寫出不同政治時空環境下塑造的世代感。那些充滿自傳色彩的短篇私小說,不只具有寫實紀錄功能,也可同時讓台灣讀者一窺對岸的城市生活。〈愛情沙塵暴〉、〈這年夏天〉就是把環境寫進個人情愛生活裡的佳作。

尹麗川的小說讀來雖犀利冰冷,實則是她內心熱情的另一種反應。一個作家若對所處的社會不抱任何期望,也難以寫下這樣諷刺性強烈的作品。

這十三篇中短篇小說,完成的時間從2000年初到2002年中不等,因此在水準上,並不算整齊,或許也透露尹麗川心境的變化,以及她在書中所說「日新月異的成長」。〈皇帝老師〉運用今古交錯的寫法,同時描述古今兩對夫妻,各自因為隱匿性傾向及房事不合等原因而貌合神離,同時道出他們對生活的無力與不滿。由此可以看出尹麗川的企圖不小,但架構及內容似有再發展的空間。

作為一個年輕的「七0後」作家,尹麗川讓讀者在此書中得知,她是可以讓人期待的。

由 Debby 發表於 11:22 AM | 迴響 (0) | 引用

December 24, 2002

從《她鄉》回首

重讀將近兩年前的《她鄉》讀書心得,發現時事有所更迭,想法也有所變化。為免被誤會,有些部分還待進一步解釋。

由於是自己的讀書心得,在過去寫了太多強調細節和格式的學術報告,以及被訓練成可以把三千字的稿子寫成九百字的長度下,通常心得類的東西,我不太強調細節,只會記錄讓我有所觸發的部分。背後隱含的部分,可能因為覺得已經知之甚詳,或者沒什麼特別,因此不提。在個人的書寫中,這個狀況應該被容許。

然而,當書寫放到網路上,也表示自己進入某種程度的公領域,也就是說,不只是給自己看,也是給別人看。我不否認,這樣的讀書心得或許也企求一些回應與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有些部分就該加以解釋,而不是很快地跳躍過去。

不管是當時看書,或者現在重看讀書心得,我都可以知道《她鄉》是女性主義思潮第一波運動下的產物,正如末段所指出的。有人會認為這本書充滿分離主義,而且女性不一定是缺乏性慾的。沒錯,那是第一波的特點,而到第二和第三波時,不但把性慾帶進相關討論,而且有更豐富的面貌。好比生理性別外,還區分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甚至都不是、變裝秀,以及各種階級、種族和職業等,不同的條件,都會塑造出不同的女人,以及她們的想法和訴求。

女性主義究竟是做什麼的?很久不再談這個話題,因為太多的誤解和污名化,讓人疲於解釋。對我來說,學習女性主義,是學習一種看待事物和思考的方法,早已內化成為觀點的一部份。而這三波的女性主義思潮,都對我有所助益。就像吃了牛肉之後,沒辦法回答身上的哪塊肉是牛肉變成的,我也難以解釋哪些影響我最深。

這三波的思潮各有不同的背景和訴求,引入台灣後,也有不同的發展。雖然國內的婦運工作者,也因不同的時空背景,加以不同的詮釋、強化、應用,但人一般而言還是會選擇性認知,選擇自己有興趣或注意的部分去吸取。

第一波誕生的背景,是在女性極度壓抑、遭貶抑的情況下,為了讓男女平等,讓女性不被歧視,她們選擇讓自己變強來證明男女並沒有太大的差異。這也是國內第一波婦運的龍頭呂秀蓮,常被人認為過於男性化的重要原因。第一波的許多作品,看來都是嘲諷男性主導的社會氛圍,於是讓女性主義者被冠上污名化頭銜,許多人認為她們是醜陋、男性化、沒人要的女人,其實許多婦運健將都有條件反駁這些偏見。文筆細膩的吳爾芙筆下其實也不乏這類的想法,雖然我們至今從她受益匪淺。她的性別認同部分,因為符合第二波的思潮,因此一直被拿來引用。而到第二波,對於第一波的「無性」感到不以為然,因此呼籲要有女性自覺,姊姊妹妹站起來,做體制上的改革。到了第三波,女人面貌更多,強化第二波的性別認同多元論,因此女人不再是一種,而是多種,有同性戀女人、雙性戀女人、殖民地女人、有色人種女人、無產階級女人……她們不願意被歸類為「女人」(尤其主要是白人中產階級女人的那個部分)的單一範疇,因此姊妹合作時代告終,大夥各奔前程,自己努力吧。

在這些思潮下,各派其實有相當差異的看法。從現實面來看,如同種族分離主義的不可能,因此性別分離也是不可行。爭取兩性平權,並不需要靠分離主義手段來達成。雖然一些反兩性平權份子會把女性主義者視為「厭男者」,導致一些女性主義者基於過度的省略和偷懶,在口語和論述中在批評那些沙文主義者時,用了通稱,因此被認為是破壞兩性和諧社會的禍首。然而,她們若有如此大的本事,恐怕不會僅止於此,或許會選擇更激烈地改革社會體制。這種過錯很平常,我也會犯,但是,基於增加更多助力,以及減少更多阻力,是應該在這方面更加小心。不過,也如黃口麗莉所說的,我們批評的是那些沙文主義者,如果你不是,就不用擔心被我們批評,更無須對號入座,甚至焦慮難抑。

其實我會把女性主義看做是豐富個人的滋養沃土。為了反駁性別偏見,前輩們設想了各種學說去反駁謬論,並且根據女性的長處,建立一套女性的觀點論述。那才是真正重要的。當個體相處時,發現彼此都能獨立思考時,貶抑另一方,似乎就是不可行的。學著消滅性別偏見的謬論,學著善待自己和他人,那才是女性主義的真義。

由 Debby 發表於 06:06 PM | 迴響 (0) | 引用

November 27, 2002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剛開始在台灣熱賣時,我正在寫論文。當時的指導老師非常愛看書,一去誠品就買了英文版的哈利波特,還說我想看的話,可以借我。那時熱門話題差不多就是哈利波特了,報紙副刊上,動輒是相關的書評,或作者簡介。偏偏我一直有反廣告症,那種廣告太多、太容易被人討論的東西,我聽了、看了煩了,就不會想接觸。有次拿到哈利波特筆記本,也沒什麼興奮的感覺。就這樣,這兩年我都沒碰哈利波特,連第一集電影上映也興趣缺缺,直到最近。

因為看了一陣子的奇幻文學,碰巧有天有人要把哈利波特三、四還給原主,我看到了,便順口問能不能借。就這樣先後把四本哈利波特拿到手邊。這兩週週末因為咽喉炎,在家休養時,覺得無聊,便把這幾本書拿來看。沒想到,不看則已,一看就停不下來,硬是熬夜,一口氣把兩本看完,連兩週如此,於是用不到兩天的時間解決了這四冊厚厚的小說。

若因為我的欲罷不能,而說哈利波特十分好看,似乎又過了些。停不下來的原因,純粹是我的閱讀一向就快,加上這幾本書的寫法,就是讓人不想中斷。每次看到一小節完畢,就有章回小說那種「欲知後事,請見下回分曉」的味道。所以,養病時,實在不應該看小說類書籍,就算要看故事性的書,也該挑齊克果寓言之類的書,可以隨時中斷,而不至於為了看書撐著不睡,壞了身體。

對小時候瘋狂著迷亞森羅蘋和福爾摩斯(私心喜歡前者多一些)的我來說,若以看童書的角度來說,哈利波特算是相當不錯。這幾本書若能讓原本不肯好好靜下來的小朋友,乖乖地閱讀,對父母來說,也算是功德一件。作者J. K. Rowling的確是個會說故事的媽媽,很能抓住讀者想知道「接下來呢?」的心情。

但是若以深度來談的話,我想比起在某些程度上有些相似的Michael Ende《說不完的故事》,似乎就淺薄了些。《說不完的故事》同樣吸引人,同樣老少咸宜,但是可以讓人從不同角度重新去思考許多事,而《哈利波特》在這方面,似乎就嫌弱了些。若和同樣是女作家的地海三部曲,也寫巫師和魔法,就韻味悠遠多了。Ursula K. Le Guin顯然也比J. K. Rowling有女性意識,及濟弱扶貧的味道。哈利波特雖然每每反擊他的麻瓜姨丈一家人,但卻未必有足夠的同理心。在這方面,J. K. Rowling雖然可以說她描繪的是兒童在現實世界會面臨的一些問題,好比同儕壓力,青少年間的puppy love,不同階級間的困擾等。但《哈利波特4——火盃的考驗》中,哈利對妙麗想要幫助家庭小精靈的態度,卻是不以為然,覺得她多管閒事。而原本的書呆子妙麗也被描寫成專做無聊事的人。相形之下,《地海孤雛》就對被異類化的人物有相當深刻的描寫,不僅寫出她們遭受的屈辱,也寫出一些人從同情到憤怒那些欺負她們的人的心理轉折。在這方面,哈利波特顯得相當淺薄。

J. K. Rowling差不多維持一般這類書中,善惡對立的描述方法。雖然還是有些人是處於模糊的灰色地帶,好比在人物簡介就被說憎恨哈利的石內卜教授,以及第三集出現的阿茲卡班的逃犯布萊克。然而,前者雖然在第一集結局洗刷他的罪名,卻不斷在後來被哈利認為是「那個人」陣營的人。而布萊克雖然在第三集結局有大逆轉,卻只在少數故事主角心目中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故事大致還是維持善惡對立的兩條主軸進行。這世界的危險之一,在於我們從小培養的看法,認為事情不是黑,就是白的。這樣的觀念,部分是這樣的二分法比較簡單,卻為我們的生活及人生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因為世上還有許多的模糊,需要我們接受。J. K. Rowling並沒有在這裡做進一步的嘗試,也是我對這系列書有些失望的原因。

因此看完四本越寫越厚的哈利波特之後,就好像看了看了一場刺激的電影。被刺激完,剩下的一些模糊印象,可能不久就會淡去。雖然這兩天看到電影海報,還大概記得哈利波特手上拿的是光速兩千。至於電影,大概不會想去看吧。如果有免費的,或者DVD,那就另當別論了。


書名 哈利波特1─神秘的魔法石
哈利波特2--消失的密室
哈利波特3---阿茲卡班的逃犯
哈利波特4──火盃的考驗
作者 J.K. 羅琳 J.K. Rowling
譯者 彭倩文
出版社 皇冠

由 Debby 發表於 05:15 PM | 迴響 (0) | 引用

February 10, 2001

讀《她鄉》

一個或者兩三個女人進入一個全是男人的地方(好比男人國或軍營),在沒有法律或道德的約束下,會發生什麼事呢?或許多數人想到的差不多——但,為什麼是這樣?如果三個男人進入一個女人國,又會怎麼樣呢?幻想進入女人國就可以左擁右抱,大享齊人之福的生理男性會碰到什麼事?是不是如魯賓遜一樣,就算落魄至極,漂流到荒島上,還可以反賓為主呢?《鏡花緣》描寫過一種生理男性設想的女人國,《她鄉》給我們另一種面向。herland.jpg

她鄉(Herland)

by Charlotte Perkins Gilman(1860-1935)

女書出版 1998/3/18


與其說Gilman在建構一種女性烏托邦,還不如說她在嘗試打破一般人刻板印象中的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的對立。三個對女性態度有異的異性戀生理男性進入她鄉後,發現眼前所見的每個女人,其實並不算是女人。就如Monique Wittig的名言:「女同性戀不是女人。」正因為女同性戀並不取悅男人,不像異性戀法統下的女人,以吸引(異性戀)男人、被(異性戀)男人撫摸、被(異性戀)男人凝視、被(異性戀)男人插入為生命所在。同樣的,她鄉的女人並不懂得取悅男人,就如這三名生理男外來者一開始所驚訝的,這些女人擁有才情和智慧,卻冷靜沈穩、身手矯捷、從容自在,完全無畏於這幾個生理男外來者的目光、裝備和惡劣思想,很快地就擺平了這三個男人,讓他們像嬰兒般乖乖就縛;更何況,他們企圖用蠻力對抗的意圖,在她鄉毫無用武之地——他們連英雄都稱不上。

不但沒有左擁右抱,這三個生理男在她鄉還得從零開始學習她鄉的生活、語言、文字和知識,於是驚異地發現她們的世界與有兩性及異性戀的世界有多大的不同。

從生活細節開始,他們就有得反省。她鄉的女人每個都是短髮,沒有如雲的秀髮,讓他們想起他們始終認為長髮「屬於」女人,但,沒有長髮就不是女人嗎?女性究竟是一種生理性別,還是眾多外在行為和符號堆砌而成的呢?其中的泰利最常批評她鄉的女人不是女人:女人該是虛榮、嫉妒心重、無法組織、無法團結、吵鬧不休、被男人獻殷勤、被男人保護、少不了男人……但她鄉的女人全然不是如此!范雖然逐漸發覺所謂的「女性魅力」是為了討好、取悅男性而發展的,仍在她鄉經歷痛苦的學習,因為她鄉嚴重地挑戰他們原有性別對立概念。

她鄉有一套相當獨特的女性文化,反映在宗教、教育和社會型態等方面。國家和社會合一的她鄉,小國寡民,具備烏托邦的標準特徵,人與人平等,為了群體的利益的共同努力,彼此合作無間,而且發展相當高的智識,每人都以學習為生活,於是讓外來的生理男讚嘆她們精益求精的能力。

《她鄉》的高潮在於這三個外來的異性戀生理男各自找到他們的伴侶後發生的故事。她鄉過去沒有男人,完全由女性獨立自主地生活,因此並沒有關於異性相吸以及「男有分,女有歸」之類的概念。在他們用原有世界的態度去對待他們的另一半時,常遭到挫折和質疑。好比有位階秩序的「鳳求凰」哲學不適用於她鄉的女人上,她們不了解情愛是怎麼一回事,不明白為什麼女人要被保護要被服務,不了解男人為何要婚後的女人冠夫性、自己卻不冠妻性,不懂男人為什麼要以泰山壓頂之勢將她們扳倒,她們根本不知道性愛為何物,為人怎麼可以不顧生殖季節而為一己的私欲就交配迷惑——這叫用下半身思考的泰利情何以堪,於是引發他和妻子及她鄉決裂。

Gilman這本具第一波女性思潮味道的書在婦運走向第三波的思考下,難免有些侷限,好比她鄉女人間沒有國家、種族、階級、職業、省籍等的差異,全然平等,在現今看來脫離現實。而性解放派人士,恐怕很難滿意她對於性愛近乎節制的態度,然而,她鄉的女人在拒絕異性戀生理男的性慾上,倒可以讓人思考近來幾起性侵犯案件的「常識性說法」,女性難以抵擋異性戀男性性慾,於是性侵犯無可避免?但是她讓讀者重省性別對立的企圖,以及教育概念(頗有教改的味道),仍值得推薦給高中生和教育界人士一讀,尤其是男校。

(2002/12/20後記:回到首段,忘了是哪個女性主義大老說的,如果我們認為女性到全是男人的地方都可能會遭受強暴的話,那我們在心底構築的,是個性別不平等的世界。然而,有多少人可以像她那樣想?)

由 Debby 發表於 11:51 PM | 迴響 (0) | 引用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