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將近兩年前的《她鄉》讀書心得,發現時事有所更迭,想法也有所變化。為免被誤會,有些部分還待進一步解釋。
由於是自己的讀書心得,在過去寫了太多強調細節和格式的學術報告,以及被訓練成可以把三千字的稿子寫成九百字的長度下,通常心得類的東西,我不太強調細節,只會記錄讓我有所觸發的部分。背後隱含的部分,可能因為覺得已經知之甚詳,或者沒什麼特別,因此不提。在個人的書寫中,這個狀況應該被容許。
然而,當書寫放到網路上,也表示自己進入某種程度的公領域,也就是說,不只是給自己看,也是給別人看。我不否認,這樣的讀書心得或許也企求一些回應與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有些部分就該加以解釋,而不是很快地跳躍過去。
不管是當時看書,或者現在重看讀書心得,我都可以知道《她鄉》是女性主義思潮第一波運動下的產物,正如末段所指出的。有人會認為這本書充滿分離主義,而且女性不一定是缺乏性慾的。沒錯,那是第一波的特點,而到第二和第三波時,不但把性慾帶進相關討論,而且有更豐富的面貌。好比生理性別外,還區分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甚至都不是、變裝秀,以及各種階級、種族和職業等,不同的條件,都會塑造出不同的女人,以及她們的想法和訴求。
女性主義究竟是做什麼的?很久不再談這個話題,因為太多的誤解和污名化,讓人疲於解釋。對我來說,學習女性主義,是學習一種看待事物和思考的方法,早已內化成為觀點的一部份。而這三波的女性主義思潮,都對我有所助益。就像吃了牛肉之後,沒辦法回答身上的哪塊肉是牛肉變成的,我也難以解釋哪些影響我最深。
這三波的思潮各有不同的背景和訴求,引入台灣後,也有不同的發展。雖然國內的婦運工作者,也因不同的時空背景,加以不同的詮釋、強化、應用,但人一般而言還是會選擇性認知,選擇自己有興趣或注意的部分去吸取。
第一波誕生的背景,是在女性極度壓抑、遭貶抑的情況下,為了讓男女平等,讓女性不被歧視,她們選擇讓自己變強來證明男女並沒有太大的差異。這也是國內第一波婦運的龍頭呂秀蓮,常被人認為過於男性化的重要原因。第一波的許多作品,看來都是嘲諷男性主導的社會氛圍,於是讓女性主義者被冠上污名化頭銜,許多人認為她們是醜陋、男性化、沒人要的女人,其實許多婦運健將都有條件反駁這些偏見。文筆細膩的吳爾芙筆下其實也不乏這類的想法,雖然我們至今從她受益匪淺。她的性別認同部分,因為符合第二波的思潮,因此一直被拿來引用。而到第二波,對於第一波的「無性」感到不以為然,因此呼籲要有女性自覺,姊姊妹妹站起來,做體制上的改革。到了第三波,女人面貌更多,強化第二波的性別認同多元論,因此女人不再是一種,而是多種,有同性戀女人、雙性戀女人、殖民地女人、有色人種女人、無產階級女人……她們不願意被歸類為「女人」(尤其主要是白人中產階級女人的那個部分)的單一範疇,因此姊妹合作時代告終,大夥各奔前程,自己努力吧。
在這些思潮下,各派其實有相當差異的看法。從現實面來看,如同種族分離主義的不可能,因此性別分離也是不可行。爭取兩性平權,並不需要靠分離主義手段來達成。雖然一些反兩性平權份子會把女性主義者視為「厭男者」,導致一些女性主義者基於過度的省略和偷懶,在口語和論述中在批評那些沙文主義者時,用了通稱,因此被認為是破壞兩性和諧社會的禍首。然而,她們若有如此大的本事,恐怕不會僅止於此,或許會選擇更激烈地改革社會體制。這種過錯很平常,我也會犯,但是,基於增加更多助力,以及減少更多阻力,是應該在這方面更加小心。不過,也如黃口麗莉所說的,我們批評的是那些沙文主義者,如果你不是,就不用擔心被我們批評,更無須對號入座,甚至焦慮難抑。
其實我會把女性主義看做是豐富個人的滋養沃土。為了反駁性別偏見,前輩們設想了各種學說去反駁謬論,並且根據女性的長處,建立一套女性的觀點論述。那才是真正重要的。當個體相處時,發現彼此都能獨立思考時,貶抑另一方,似乎就是不可行的。學著消滅性別偏見的謬論,學著善待自己和他人,那才是女性主義的真義。
由 Debby 發表於 December 24, 2002 06:06 PM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