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11, 2021

Zoom無法取代的實際上課

鋼琴老師在四月下旬發信告訴我們,她跟女兒都打完疫苗了,我們可以去她家上課,也可以繼續用Zoom上課。然而,兩個小孩對於去老師家上課都興趣缺缺,因為自從去年三月多開始用Zoom上課後,他們覺得用Zoom上課就不用出門,省下坐交通時間(即使來回不到20分鐘),也不用在另一個人上課時在旁邊等,滿好的。

然而,有天我聽到小P練琴時,彈的聲音和力道聽起來都不對,他跟我說那是Pianissimo(最弱),但是那實在太小聲了,如果是表演,後排的人根本聽不到。小P很堅持Pianissimo就是那樣,說我不會彈琴又不懂。在書房上班的某人聽到,也忍不住開門出來,跟他說他的手指根本沒有按下去,聲音沒出來。

於是,我寫信跟老師說,請她幫忙看一下小P彈的Pianissimo,不過老師忘了,所以我最後還是讓兩個小孩去老師家上課。為了讓他們少抱怨一點,我先送小P去上課,然後回家接小J,再送小P回家,然後去接小J。他們上課的一個半小時,我就這樣進進出出老師和我們家,沙發都還沒坐熱,就要再度出門。

這一上,老師立刻發現他們有好多錯,不只是小P彈的Pianissimo有問題,Forte也有問題,甚至連指法也有問題。老師說,用Zoom的時候,可能因為他們電腦放的角度,或者燈光,有些東西她看不到,而且學生比較容易分心。在現場,老師也會注意他們的身體,這是電腦裡看不到的。這就是我要他們回老師家上課的原因。雖然Zoom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幫助我們延續鋼琴課,但可以恢復正常時,還是要趕緊切換到正常模式。

因為小P的確有需要改正的地方,老師還特別跟他說,媽媽說的沒錯,雖然她不會彈琴,她的聽力好得很。她自己的媽媽以前也是這樣,很多時候彈琴的人忙著背譜、找位置,反而聽得沒那麼仔細,倒是在旁邊聽的家長會聽出問題。她強調,爸爸媽媽就是老師的助教,要他也要聽爸爸媽媽的。我們的老師真的是一個非常稱職的教導者。

去年春天時,有次我在前門拿信,有位亞裔太太問我,我們家是誰彈琴,老師是誰。她說她九歲的女兒才學鋼琴一陣子,但老師太老不教了。她經過我們家,覺得我們家小孩彈得很好聽,想找我們的老師。然而,當時還沒解除居家避疫狀態,我跟她說,初學者用Zoom上課會很難學到東西,建議她等恢復正常再說。

不過,不只是初學者用Zoom上課很辛苦。鋼琴老師去年初決定讓小P跳級,跳的是小J之前沒跳過的級數。當時沒想到後來會有居家避疫,但已經知道有疫情了,所以我覺得小P可以練琴的時間會變多,就同意也說服小P跳級。畢竟已經是中高級了,需要老師指點的地方還很多,用Zoom上課學得很不紮實,這造成之後要參加比賽和考CM(Certificate of Merit)時,老師看了他們的錄影檔,總能找出她無法忍受的瑕疵,下一次上課就會要求他們改進重練,於是他們就只能一再重錄,錄到他們都抱怨,覺得這根本就是苦差事。不過,CM主辦單位前不久說從今年起全面改成用網路的方式考試,以後他們每到考試前就要進入那種不斷重錄的模式了,連我都覺得累。

說來好笑,要回老師家上課前,我注意到小P在老師寫給他們要練習和改進事項的本子上,寫了密密麻麻的記數符號(tally marks),忍不住問他在做什麼。他說,他在算他可以從老師的百寶箱拿多少東西。一年多沒上課,他用每次都該至少拿一個的話,的確可以算到很多。我趕緊跟他說:「你不能這樣,你會把老師的百寶箱清空。」第一次上課時,老師忘了這件事。今天上課時,老師終於想起,允許他從兩個箱子挑三個東西。老師跟我和小J說,小P還小,這種鼓勵對他很重要。看到他挑的東西,我再想到他畫的那些記數符號,忍不住想笑。老師說得沒錯,這種小獎勵是吸引小P去上課的誘因。

昨天我去打第二劑疫苗的路上,看到FDA核准輝瑞12-15歲青少年疫苗的新聞。我想我們真是等不及要讓孩子恢復正常上課了,他們在家悶了一年多,每天看著電腦,不只是眼睛和脊椎要出問題,缺乏真實的人際互動,也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很大的衝擊。接下來,希望今年要滿11歲的小P也能早點打到疫苗,這樣我們才能放心送他去上學。


由 Debby 發表於 11:46 PM | 迴響 (0)

December 30, 2019

琴弦斷了

月初某天下午,小P練Toccata時,鋼琴突然發出一個奇怪的聲響。然後他停下來,我問:「剛剛那是什麼聲音?」他說不知道,但是按左邊第三個鍵,那個鍵的聲音完全不對,顯然指向一個不幸的可能:琴弦斷了!

某人下班回家後,打開琴蓋一看,證實琴弦斷了,然後打電話問鋼琴老師。老師聽了就說,琴弦是會斷,但我們的鋼琴才買四年多,她覺得這種事不該發生,因為這代表品質有問題。但我們的琴是日本製的合河KAWAI鋼琴。日本製的品質不是一向很好嗎?

某人趕緊去找當初買琴的收據,看看是否在他們的保證期,接著又打電話問英國琴商,以及我們平常找的調琴師。琴商當時在旅行,第二天才給某人回覆。調琴師聽了則說,他可以修,要價75元,琴商後來跟我們說調琴師用的是一般的琴弦,不是合河特定位置的琴弦,品質有差,因此價錢較便宜。鋼琴老師介紹的人開價高很多,他說要先來看過,訂了正確的琴弦後,再來修,最麻煩的是,他要到明年一月中以後才有空。

經過這事,我不禁想到,以前看電視劇或小說,裡面不乏劇中人彈古琴,碰到琴弦斷掉的事。當中的解釋是,彈琴之人心思紛亂,或者即將有壞事發生的預兆。現在我才知道還有其他可能,就是琴弦舊了、不堪使用,或者品質不好。

英國琴商最後親自出馬來幫我們修,不過他很忙,因此拖到今天。這當中小孩有鋼琴演奏會,少了一個音,我不知道小P該怎麼練。老師說用個貼紙標示那個鍵,讓他先不要彈。我看到網路上有人提到斷弦若不及時修,可能會導致其他弦也斷掉,讓我因此提心吊膽。斷弦的地方正好是小P應該彈得很用力、很大聲的地方,這下要他空著一個鍵,力道要怎麼拿捏,我也無計可施,只好隨便他。

琴商來了之後,我請教他,若一個斷弦不修繼續彈,是否會導致其他斷弦,他說並非如此,因為我們斷弦的位置是個獨立的弦,不影響其他的弦,若是在中間有三條弦綁在一起的位置,才可能影響。

他花了些時間修好之好,坐下彈了段好聽的輕音樂,確認鋼琴的狀況恢復正常。某人之前在琴商的展示場看過他有一張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證書,所以他有真正的鋼琴造詣。我們買琴前,也聽過他和另一個有鋼琴專業的琴商彈琴,他們在這方面都有兩把刷子。

除了斷弦,我另外請教他,小孩之前玩鬧,把琴弄到少了一小塊,雖然我們也聽說別家小孩出過類似的事,但看著琴還是心疼。他說他認識一個人可以修「破相」的鋼琴,那人現在退休了。他以前賣了三台鋼琴給華納兄弟電影公司,電影公司不希望琴上有品牌字樣,所以那人幫他們把品牌字樣去掉。現在能做這種事的人少了,因為以前鋼琴品牌很多,很多人惜物,會有把鋼琴表面翻新的需求,就跟把家具翻新一樣。但現在市場的趨勢是,大部份的人買山葉、合河和史坦威三個牌子。舊鋼琴不比其他的弦樂器,年代久遠了,內部難免會有些問題,而且這些主流鋼琴牌子的公司希望大眾能夠買新琴,他們才能一直賺錢,不希望大眾買舊琴翻新,因此需求減少,跟鋼琴有關的生意有所改變,能做這種事的人也就變少了。

聽起來,我們的購買就是一種選擇,我們在無形之中做了跟其他芸芸眾生一樣的事,導致那些特殊鋼琴技師從市場上退場,多多少少還是感到惋惜。

由 Debby 發表於 03:45 PM | 迴響 (0)

June 28, 2017

把現代樂派彈成浪漫樂派的原因

到今年九月底、十月初,小J就算學鋼琴滿三年了。最近他終於進入要學現代樂派的階段。聽說很多家長聽小孩彈現代樂派的曲目時,往往覺得很難聽,因為跟過去彈的古典音樂差很多。慶幸的是,老師拿了一本樂譜要小J自己上網聽了之後去選,他選了一首"Ivan goes to a party",然後自己在家先彈了一部份,我覺得挺好聽的。他彈琴時,我有時會邊做家事邊走神,但聽到這曲子時,我會回神,而且可以隨著樂曲,想像一些畫面。

我會想像,當宴會拉開序幕時,穿著黑色燕尾服的Ivan帶著舞伴,慢慢拾級而上,侍者拉開門迎接他們,他們緩步走過幾道門,映入眼簾的是衣香鬢影、談笑風聲的賓客......

但是,上課時,老師說小J彈得像是浪漫樂派的風格了,然後彈了一遍,聽起來簡直就像另一首曲子。後來小J回家再練時,我頭一兩天一直有畫風錯亂的感覺。我原本想像的畫面已經不復存在,因為他後來彈的,應該是宴會敲開序曲後,賓客立刻就開始翩翩起舞。

我後來上網查了其他人彈的版本,這個看起來像十幾歲青少年彈的(從0:25開始),就比較接近小J老師彈的:

而下面這位女士彈的,則比較接近小J最初彈的感覺,但小J彈得更為緩慢些。

看來就是拍子的問題,小J全都拖拍了。所以我會感覺Ivan優雅地緩步進入宴會場內,而不是宴會已經開始,賓客紛紛起舞了。

說到拍子,還真是令人頭痛。小J總不愛數拍子,即使再三交代,他練琴也不愛用節拍器。不只是他,他同門的那些師兄弟姐妹也有同樣的問題,每次去聽他們的發表會,常覺得聽得很難受,有些人彈得就跟CD壞掉時的音樂差不多。也許是老師沒有在這方面特別要求強調,雖然口頭講,這些小孩都當耳邊風。

我很好奇其他老師怎麼要求和訓練小孩數拍子,尤其是美國的老師會怎麼教?如果這麼基本的部份都做不到,我真懷疑往下可以走多遠?


由 Debby 發表於 10:22 PM | 迴響 (0)

August 09, 2015

防身術的重要性

昨天帶小J上了堂四小時的自我防衛課。這堂課是開給八歲以上的小孩和大人的,小J是年紀和體型最小的學員,其他學員主要是十幾歲和成年的女性。上這堂的課的好處是,老師教了很多可能的狀況。以前我跟小J說這些可能的狀況時,他總有各種奇怪的想法,信心滿滿地認定他一定可以逃脫。但是老師就在課堂上把他扛到肩膀上走,看他怎麼應對。這真是非常對症下藥的一招,他沒想過自己那麼容易就會被人扛走。其實不只是他,老師也能把我整個人提起來。男人的力氣比女人和小孩大多了,這就是我們要學防身術的原因。

有對母女檔一起上課,女兒十三歲。老師聽了便說這是最好的十三歲禮物。之前在目前住在台灣的美國加州人畢靜翰的臉書上看他提到加州一些地方的治安事件,覺得很可怕,慶幸還好我們住一區還算治安不錯。很多年前這一帶曾被列為全美治安最佳的十個地方之一。幾個月前地方報提及某地出現暴露狂,很多人便在臉書回應表示對這裡治安變差的情形感到失望,有人甚至說想要搬家。我覺得他們真是太幸福了,所以偶爾出現一個暴露狂就覺得天要塌了,治安變很差。

以前我在新北市念三年教會女校,在台北市念三年公立女校,不記得看過多少次暴露狂。全台灣的女校說不定只有總統府旁邊的北一女周邊不會有暴露狂,因為那一帶有憲兵和便衣站崗。我和很多人都是視若無睹地從旁邊經過,膽子大的同學則是嘲笑對方尺寸小,但我不知道這是否是適當的做法。因為有些暴露狂只是想露,但如果有的暴露狂被激怒就拿出武器,該怎麼辦?我們在這方面的安全意識並不多。

我在高三寒假時,有回傍晚自習後從學校走路回家,經過一個社區時,被一個騎腳踏車的少年襲胸。又驚又怒地回家,告訴我爸媽路上發生的事,我爸的反應是:「以後不要去學校念書!」我很無言,他跟我媽一樣,覺得小孩(可能)碰到危險,就是讓小孩直接避免部分危險地區。我媽在我小學高年級時,看到我們學區的國中生去踹附近一間補習班的鐵門,覺得那學校的學生素質很差,便要我去念私立學校,讓我過了三年辛苦的通學生活。但是有些事不是這樣閃開就沒事。像我碰到性騷擾的那條路,算是我上下學要走的兩條路裡人比較多的,我不可能從此便不再走那條路。慶幸的是,之後沒在上下學的路上碰到事情。以前在黃昏產業工作時,常很晚下班,經常走過一大段無人地區,也沒碰過危險。在全世界的城市裡,台北算是相當安全的城市。但這不表示我們不需要任何自保的常識,沒有地方是零風險的。

前些時日,台北市長柯文哲說台北近半數小學生不能自己走路上下學,獨立性太差,是弱小國家的表現。我心想,獨立性的判斷標準不是只有這一個,美國小學生都是家長接送的,但是美國小孩在很多方面的獨立性應該比台灣小孩高,也沒人因此說美國是弱小國家。接送小孩上下學,主要是顧慮到小孩的安全。如果在讓小孩自己上下學前,沒有教導小孩足夠的安全意識,沒有合宜的安全措施,我想柯文哲此言如果讓台北市小孩冒然自己走路上下學,置身於危險中,其實是一種失職。畢竟沒有一個家庭擔得起失去小孩的風險。加州沒有明文規定小孩幾歲可以獨自在家或上下學,但我看到附近一些五年級的小孩自己走路或騎腳踏車上下學了,那小J快要可以加入他們的行列,所以現在開始學防身術,剛剛好。

我們學的第一件事就是保護自己的安全範圍,如果有人太靠近,要後退拉開距離,雙手打開護在胸前做防禦性姿勢,警告對方:「停下來,我不認識你。」不免想到這招在台北那種人口密度很高的地方,可能很難施行,這招是比較美國思維的。老師還提到,不要戴著耳機在街上蒙頭走,對經過身邊的人要看一下,保持警戒。如果碰到有人在車裡問路,要保持距離,不要靠近車子,尤其不要靠近卡車,小孩特別不能熱心地幫忙別人找貓、找狗等,要藉口找大人幫忙離開。如果碰到壞人近身,要趕快以Z字形跑到人群裡,邊跑邊叫救命,然後把路人往壞人推,讓路人對壞人採取行動,不然等警察來了,一切都太晚了。如果不這樣做,很多路人就算看到,頂多只是看著打911,而不做任何事。不過某人聽到就不以為然地說:「如果是妳在現場,我會要妳遠遠地打911就好,免得受到無妄之災。」說得也是,如果碰到有武器的人,我們靠近只是當砲灰而已。據說附近的Mall裡曾有個女人在光天化日很多路人目擊的情況下,被壞人刺死。有路人打911,但沒人上前幫忙。我想這跟看到有人溺水一樣,如果自己不會游泳,冒然跳下水,只是增加傷亡人數。

除了這些有點爭議的部分,其他是以柔道為基礎的防身術,老師具有黑帶八段的資格,在這方面有四十多年經驗。其實高中時我們曾學過一些防身術,我似乎不是全忘了,因為教到壞人把我們兩個手臂抓住時的對應之道時,我突然想起這裡教的跟我以前學的不一樣。問了老師,老師說他不喜歡我以前學的那招,找了兩個少女試試看,都沒法掙脫束縛,還是要用他教的辦法才行。於是覺得以前的教官或老師應該在教我們之前,先找完全不會武術的學生試看看,不然教錯只是害了學生在碰到事情時錯過逃命的黃金時機。

有些化解束縛之道真是挺容易的,只是我們都沒想到,老師講了之後,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比我們想得簡單。當然,這些動作還是要多練習,碰到狀況時才不會腦子一驚就忘了,因為身體是會有記憶的。這堂課的好處是,因為人不多,每個人都有跟老師練習的機會,不像我們以前學的時候,全班或全校一起聽,只是聽聽,沒有實際練習,很容易就忘了。老師說他從孫女四歲就開始教她這些東西。有回她在公園被一個陌生女人抓住手腕,那女人帶著她要去抓另一個小女孩,但她孫女很快就用他教的方法,手腕一轉就掙脫出去,那女人驚訝不已,沒料到有小孩能這麼輕易掙脫,然後就很快地混進人群裡逃走。這讓我覺得有機會也要讓小P來上這種課,因為他更小,更容易被抱走。

老師提到,這些招數不只是對付校外的壞人,對付學校裡的惡霸同樣有用。我後來想起,美國中學裡的大欺小事件挺多的。也難怪會來上這堂課的,有一部分是中學年紀的少女。以前帶小P上親子班時,老師問在場的媽媽:「誰以前在校時被欺負過?」多數的媽媽居然都舉手。熟識的加拿大朋友說,她以前在高中時有回被打,全校都在看。我當時覺得自己似乎太幸運了,在台灣念六年女校都沒碰過這些事。但我很納悶,美加女孩不是從小都是學尊重別人的嗎?為何到高中時期會彼此爭風吃醋到對人出手的地步?如此看來,那些因為家裡有錢有權而被送來美加念書的中國大陸學生,在學校裡看人不順眼,於是找一群人把他們看不順眼的人惡整、虐待一頓,更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他們本來就是生活在一個看權勢說話的環境裡,根本不知尊重、平等和法治為何物。

這次老師有個小助手,是個八、九歲的小男生。大部分的東西他已經會了。一問之下,原來他之前上過這個老師開的柔道防身術,而且上了超過一年半。如果上一年多能把這些東西記熟的話,感覺很划得來,因為這是一輩子都用得到的東西。考慮有機會的話,也讓兩個小孩常規性地上這種課,這樣在特殊的時刻,他們就會多一些活命的機會。


由 Debby 發表於 01:46 PM | 迴響 (0)

August 01, 2015

暑假的負擔

中午在圖書館停車場看到一輛廂型車〔mini van〕後頭有個"KIDS' TAXI"的貼紙,忍不住想笑。想起前不久,有天碰到先生是法國人的台灣朋友時,跟她說我覺得暑假特別累,每天都要開十二到十五趟的車。她說像小孩的計程車司機。我愣了一下,覺得應該是小孩的私人司機吧,我們開車接送小孩又不照里程收錢的。夏天開車特別辛苦,被太陽一曬就覺得特別累,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回家後需要躺一下。值得慶幸的是,小J下午的夏令營課程都結束了,只剩早上的夏令營和傍晚的游泳課,再撐三週,這些課通通都會結束,然後就開學,我的苦日子就可以告一個段落了。

暑假是小孩輕鬆快樂的假期,大人則覺得特別辛苦的時期,勞心勞力又花錢。

以前小J還小時,聽一位同樣在南加的朋友說他們家暑假花在小孩上課的錢要四千美元,嚇了一大跳。他們家小孩那時一個上小學,一個上幼稚園,平時念的是私立學校。這兩三年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會那麼貴了,有兩個小孩的話,而且是上全天的夏令營,一個暑假花四千塊是跑不掉的。一週全天的營隊多半要兩三百以上,各地各性質的營隊有不同收費標準,一個暑假裡完整的上課週數是9週(有些地方是10週)。如果算便宜一點,一個營隊250塊,一個小孩上九週的費用就要2250,兩個小孩就要4500了。如果是貴一點的營隊,那就更可觀了。"What Does Summer Camp Cost?"提到,根據ACA的數據,全日夏令營平均的費用是每週304美元。那兩個小孩九週就要花5472美元。如果再加上出去玩,甚至出國的費用,超過六千美元是難免的。所以小孩暑假活動的多寡,指標之一就是看家長的口袋有多深。

2012年紐約時報的部落格有篇"$16 Billion: The Cost of Summer"提到,美國小孩暑假的平均開銷是601美元,年薪十萬以上的家庭,每個小孩的開銷是1116美元。很多家長都跟我一樣,覺得這邊提到的數字未免低得不可思議,拿實際數字來算,都比這上面的數字高,而且高很多。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文章底下的評論。

從前年開始,我們家花在暑期課程上的錢,一年比一年高。如今小P也要上幼稚園了,往後的暑期學費會更可觀。還好他們上的是公立學校,平常除了應學校和老師要求,買小東西、捐點錢外,不需要交學費,全年攤下來還可以負擔。不過每次暑期的課程費用,我們都是從五月付到八月。畢竟我們不是雙薪家庭,沒辦法一口氣就交完。

我們隔壁的上海鄰居五月就把她女兒暑期的營隊全排完了,她說因為兩人都要上班,得早點安排,免得中間找不到活動,臨時要找人顧小孩,很麻煩。而我們這種單薪家庭,財力有限,只能一點一點地報。我通常會先把熱門的課程報一部分,過了一道信用卡繳款期限後,再報一部分,以此類推。如果押錯寶,有時想報的課就失之交臂了。

記得小J五歲的時候,我報他報了好多種性質不同的夏令營和課程,包括動物營、烹飪課、一般的康樂營等。小J從五歲那次後,不喜歡那種高中、大學生帶的康樂營隊,所以我也就不再幫他報名了,畢竟那是給有工作的家長找人便宜顧小孩的營隊,能學的東西很有限。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某些課程也許看來很新奇有趣,但不見得適合小孩或能小孩有所收穫,所以今年五歲小P的暑期活動,我只幫他報跟畫畫和運動有關的課程。麻煩的是,小P很嫉妒哥哥有那麼多課,動輒吵著說他也要去上課。於是,他本來說不要上體操課的,後來又堅持說要上。但是上了一堂之後,發現前滾翻很難,便要我退掉。這根本就是整人。我要他無論如何都得上完暑期的課,之後不上不勉強。也許是因為體操老師上課後都會給他們水果吃,收買了小P的心,他現在倒是挺安份的,沒再說不想上體操課的話了。

兩個小孩在不同年齡層,分開上不同營隊和課程,簡直就是要累死負責接送的媽媽。他們有時上的課中間只有一小時,我要負責接人,還得把他們餵飽,然後送到下一堂課去,兩個地方如果隔得很遠,對我來說,行程根本就跟打仗一樣。而且小J現在胃口比較好,吃完他的東西,會問我:「還有甚麼?」、「有水果嗎?」我好不容易可以離開廚房,就得帶他們去刷牙,然後就出門開車,連坐下來的時間都沒有,遑論吃飯。

傍晚帶他們上完游泳課回來也是。先把泳衣、毛巾等塞到洗衣機,就得匆匆忙忙去煮飯。煮完飯,趕緊去烘衣服、晾泳衣。好不容易終於可以坐下來吃飯了,才吃兩口,小孩就問:「有水果嗎?」當媽媽的人大概很難有「吃飯皇帝大」的經驗吧。過了一個暑假,我覺得我的胃要壞掉了。

好在明年小P就要上小學一年級,我準備下個暑假把他們兩個盡可能地放在同一個夏令營,免得我整個暑假有大半的時間都在開車或在等人,弄到手都要有肌腱炎了。

暑假快點結束吧!


由 Debby 發表於 03:36 PM | 迴響 (0)

December 30, 2014

男生也需要畫畫課〔下〕

每年四月都得幫小孩報名暑假活動。為了省事,這次我問小J想上甚麼課。他說要「很多很多的籃球課」,我說好。於是我先把游泳課排好,找到所有的籃球課,然後繼續填其他空檔。無意中就注意到一個美術營,一期一週,一週四天,每次三小時,一共有三期不同主題和年齡層的,雖然地點有點遠,但是主題和年紀都符合小J的需求,所以我就幫他報名了。但是他聽到時抗議了一下:「我不要上畫畫課!畫畫課是女生上的!」我說:「誰說的只有女生會學畫?你這年學的藝術大師全是男的。而且那個美術營只有一個星期,畫恐龍和動物,你應該會喜歡。」他才勉為其難地接受。

老實說,我真討厭自己告訴他美術領域是被男性主掌的狀況,不過這年紀小孩學東西,還是需要同性別的同儕,才會讓他們覺得有動力。兩三年前跟成人學校親子班的老師提到小J上的體操課幾乎都是女生時,老師就說最好送到比較多男生的地方,他比較不會抗拒。但這地區的小孩似乎不愛學美術,男生大概都從事體育活動去了。後來讓他們上的畫畫課班,了不起就兩三個男生,不會更多了,其他全是女生。

有回跟住在斜對面的印度太太聊起這件事,她有一兒一女,聽了就說,她兒子不會畫畫,也沒學過畫。又有一回跟另一個有一兒一女的台灣媽媽和脊療師聊同樣的話題,她們覺得是因為加州天氣太好,男生寧可從事戶外活動,也許像西雅圖這種天氣不好的地方,願意去上畫畫課的男生會比較多。我沒住過美國其他地方,無法判斷是否如此。但我總覺得美國的家長還是有功利的一面。蔡美兒《虎媽的戰歌》引起美中家長討論熱潮時,某人博士班的指導教授就說,美國家長和中國家長逼小孩的項目不一樣。中國家長會在課業、音樂上逼小孩,美國家長則在體育能力上會逼小孩,有些美東的媽媽會開車三小時,只為了幫女兒找到好的球隊教練。說得更白一點,美國年輕人靠畫畫能出頭、出名、上好學校、賺大錢的機率,遠比從事體育活動以達到這樣目標的機率小多了。年輕的體育明星的名字隨便喊就是一串,年輕的藝術明星呢?大眾能叫出來的沒幾個,能見度太低了。

我曾看過有個美國家長說,他讓小孩在課外活動時間從事體育活動,是因為小孩這方面的能力太差,他希望小孩不要輸人太多。但這種想法在美國恐怕也就是局限在學業和體育方面,似乎美術能力太差這件事,不需要被關心,更無須提升。然而我是那種希望自己小孩在德智體群美五育都能均衡發展的人,在台灣要達到這個目標也許比較難,但是我們在美國,好歹可以試試看。別的不說,提升美感起碼能讓他穿衣服配色能配得好一點,想到他今早居然在藍衣藍褲底下穿了橘色的襪子,我就覺得頭大。

另外,他從六月開始學鋼琴,老師沒多久就說他的手部小肌肉比較弱。體育是鍛鍊大肌肉的能力,那就用畫畫來鍛鍊他的小肌肉好了。

等了好幾個月,暑假終於來了,美術營是第二週的活動。第一天的課程上完之後,他興高采烈地秀了三張他畫的動物給我們看,畫得比我預期地好,雖然有些線條的位置不太對,但以他的程度來說,已經很難得了。我事後曾跟某人討論,這種一筆一筆教的方式到底好不好?按照親子天下「蘇荷兒童美術館館長 林千鈴:學畫畫,從張開眼開始」一文所言,這種教法可能算有點「太過」。某人覺得,如果他完全不會畫,那跟著老師按步驟畫,也算一種學習。我則抱著繼續觀察的態度,我同意這年紀只用看,沒有基本技巧的話,觀察之後也無處著筆。

小J秀完畫作之後就問暑期還有沒有別的畫畫課,他想上更多的畫畫課。這次換我說不行了,因為我已經照他說的,報了「很多很多的籃球課」,沒辦法讓他再上另兩期的美術營。他苦苦哀求下,我再三確認,然後幫他報了另外兩個老師的畫畫課。所以這次暑期排課的教訓是:雖然要聽點孩子的意見,但也不要一開始就完全照他們說的做,免得之後沒有調整的空間。

他那四天每天都很開心、很有成就感,因為一步一步跟著老師畫,他也可以畫得不錯。他對那些作品很滿意,分別出示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看,得到很多的讚美。我很佩服那個應該是東南亞裔的老師,也許她不見得是最獨特、最厲害的畫家,光憑讓小孩有興趣、有熱忱、有成就感這一點,我就覺得很值得。因為第二和第三期沒辦法上,於是我問她還有沒有在別的地方教,她說在一些小學有授課,也有私下一對一的課程,乍聽之下不算貴,因為低於一小時六十塊那種音樂和體育一對一課程的價碼。不過某人不同意讓小J上一對一的畫畫課:「等我發財再說。」

小J在第二期美術營開課前,還是鍥而不捨地要求讓他上,最後他爹說:「讓他去吧!」既然父子一條心,我就去報名了。倒是事後公婆知道小J連曠兩堂籃球課,很有意見。

上完這兩期美術營,小J一共有十幾張畫,每張畫他都很珍惜,不時拿出來展示,後來某人拿去貼在辦公室裡,也得到他同事的讚賞。之後他還上了一位老先生開的漫畫課,那是給七到十四歲的大小孩上的。這個老先生的畫風比較成人,像是報章雜誌政治漫畫那種風格,不著色的。雖然難度較高,小J也沒有怨言,很認真地跟著畫。暑假結束前上的另一個美術營是他兩歲多上的那堂畫畫課的老師開的,有一些根據藝術大師的畫作來做發揮的部分。小J這次學了不同的材質和畫畫方式,例如點畫。

開學之後,他在中文學校的課後活動是上畫畫課,老師是台灣來的一位開過畫展的中文學校家長。小J這回主要學的是水彩。他跟以前我們剛學水彩時犯了一樣的錯誤:水用太多,不會控制顏料的濃度,以至於每次都弄到彩度過低,而且因為畫面太濕導致顏色混在一起。不過從構圖,我發覺他的線條已經比幾個月前有所進步。

開學後幾週,有晚我心血來潮逛地方的折扣網站,竟然看到一個畫畫班的折扣。那個畫畫班在暑假前曾有過折扣,我因此特地查了一下其他家長的評價,看起來不錯,只是價格偏高,四天四小時的美術營要價375美金,限時折扣是兩折多,因為地點稍遠又沒聽過,於是我猶豫了久一點,然後就眼睜睜地看著名額賣光,扼腕不已。暑假期間訂閱他們的臉書,看到課程內容挺不錯的。所以再看到折扣,我就趕緊買了。

這個畫畫班按年齡分,有不同時段。小J上的班只有四個七歲小孩,是小J上過唯一男生比女生多的,女生只有一個,其他三個都是男生,唯一的女生畫得非常好,讓我印象深刻。這個畫畫班雖然較貴,但很值得,因為有兩個老師,都是學畫出身的。我後來才知道隔壁的上海鄰居的女兒從這畫畫班一開張就去了,學了一年多,進步很多。上海太太對那個老師很讚賞,說她不會只顧招生而不顧品質,因為她開業一年,生意成長至少一倍,暑假的美術營都是爆滿的,所以她便多找個助手幫忙。她說她女兒上了這個畫畫班一年多,後來在學校上藝術大師課的作品,讓他們夫妻倆看了都很驚艷,覺得這個畫畫班雖然貴,但是很值得。

我買的折扣讓小J上了八堂課。他因此有機會嘗試了好幾種不同的材質和題材。我看了很羨慕,在我像他這種年紀,頂多用彩色筆和蠟筆畫畫而已,水彩是年長幾歲才開始學的,粉彩則沒學過。沒想到他才七歲就通通都用過了。

至於鄰居太太說的進步,我沒敢想太多,因為小J是個很固執、學習很慢的人。秋天這幾個月因為盛產南瓜,所以中文學校的畫畫班和後來上的畫畫班都要他們畫南瓜。我在家裡已經教過他要怎麼畫南瓜的線條,要他注意曲線方向和起落點。但是他在這兩個地方再畫一次南瓜時,又照他自己的方式畫,完全忘記我教過的,兩個畫畫班的老師因此又分別教了一次。我對他這種聽不進別人話的毛病很頭痛,他是那種特別難教的小孩,進步很難預期。

十二月底我們從台灣回來後,一邊調時差,一邊等開學。小J和弟弟閒著沒事就拿著教畫畫的書開始學畫動物或交通工具,畫完就著色送給我們。我和某人看了都覺得不錯,他已經比年初的時候畫得好很多了,感覺那些畫畫課對他有幫助。以前只有弟弟會看著那些教畫畫的書學畫東西,現在小J也願意自己畫了。只要有意願和堅持,學習的起點沒那麼重要,因為持續就會有進步,我希望小J對畫畫的熱情能再撐久一點,久到他能自己發現學習畫畫本身的樂趣和畫畫能帶來的快樂與成就感。


由 Debby 發表於 10:45 PM | 迴響 (0)

November 17, 2014

男生也需要畫畫課〔上〕

每次在臉書上看到國中同學的女兒畫的畫,都覺得很羨慕。我以前跟朋友說過,我國中念的是掛羊頭賣狗肉的美術班。名為美術班,實為升學班,學校的安排不過就是把我們的音樂課通通取消,只有短暫地在國二那年恢復,國三那年又取消。原本一週八堂的美術課,到國三那年也縮成四堂的樣子,而且班導師對我們份量挺重的美術作業不滿,因為耽誤我們念書的時間。無論如何,我們當初入學時是經過術科考試的。雖然我之後幾乎沒動過畫筆,已經不會畫了,但是至今喜歡畫畫的同學大有人在,她們的女兒也畫得不錯。

反觀我們家小J,畫畫完全不在行。他四歲多的時候,preschool老師要他們畫自畫像,完全就是一團錯亂的線條,看不出臉的輪廓。等他快五歲結業時,同樣的題目,他終於畫出有輪廓的臉了,但是五官的配置和描繪,比很多同學,尤其是女生落後許多。別說同齡的小孩了,我國中同學的三歲女兒畫的畫,比五歲的小J好許多。這中間的差異,除了天份,還有練習。喜歡畫畫的小孩,每天一直畫,長久下來,進步的速度就比幾乎不動筆的小孩多。

幾個月前曾有篇報導說,從四歲小孩的畫畫能力,可以預測他們十四歲的智力水準。我覺得這項研究對男生特別不利,因為畫得好的四歲小孩多半是女生啊。

小J五歲多進幼稚園,開學後一個月有家長座談會,教室裡展示他們頭一個月的學習成果,我特別仔細看了她們的畫作。以整體來說,女生真的都畫得比男生好,但也有少數幾個女生畫得水準跟男生差不多,我猜想是年紀比較小的。

我不記得那年他們有上美術課,但他那年的確有一些畫作,都是在班導師指導下完成的,學期末還有個媽媽仔細地把每個人的畫作都裝訂成冊,讓大家帶回家留念。小J那時開始常批評兩歲的弟弟scribble,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亂塗。有時他罵得很兇,把弟弟都罵哭了。我便趕緊去救場,跟他說兩歲小孩那樣畫是很正常的,老師是希望他們能好好畫,但不代表兩歲小孩也能做到。那時弟弟還不太會講話,等弟弟會講話後,也會辯駁。於是我大老遠就聽到他們吵架:「你又scribble!」「我沒有!」「你就是!」

那時因為他沒有興趣,這一帶的活動中心很少有畫畫課,就算一開始課表上有,但最後都因為報名人數不足六人而取消,所以沒想讓他去上畫畫課。一直到他一年級時,我才真正想送他去上畫畫課,因為他們的導師是個喜歡藝術的北歐裔老太太。

他們剛上一年級不久,回家作業就有好多次是畫畫。有週五天的作業全是畫畫,要畫全家福、自畫像、手、祖父母等。根據這個學區的課程大綱,一年級回家作業的標準長度是十到二十分鐘。但這些畫畫作業讓小J坐困愁城,我也不知道該怎麼教,就讓他自己畫。我記起他兩歲多去上畫畫課時,老師特別發一張家長須知,上頭就提到不能代勞,他同學的媽媽也說小孩能怎麼畫就怎麼畫,都沒有關係。既然美國人強調讓小孩自己獨立完成作業,那我就讓他自由發揮,有多少程度就展現多少。但不幸的是,他的作業在我這勉強過關,之後卻過不了某人那一關。有次某人晚飯後發現小J的自畫像竟是如此簡單的線條,大為不滿,要他重畫。

某人把我的穿衣鏡搬到樓下,讓小J對著鏡子畫,他把小J畫的每個細節都擦掉數次要求重來,吼到小J一把眼淚一把鼻涕。讓我想到我小學一年級寫書法作業時,也曾經被我媽一直嫌,她撕掉數張,叫我重寫。超過睡覺時間很久,我累得要命,她也不管,依舊撕。我邊哭邊寫,悲憤無比,眼睛都哭腫了。後來我的書法老師覺得我寫得很好,我也沒感覺,因為都是我媽逼出來的。所以我看到某人跟我媽做很類似的事,就忍不住要去制止。可是某人不讓,硬是讓小J坐在那重畫。平時小J弄到超過八點四十分才上床,我就覺得太晚了。那天他到九點十分才被同意上樓洗澡睡覺。我跟某人因此有了數次爭執。

我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畫畫不是能一蹴即成的,都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既然平日都沒培養,怎可能要他一下就交出一個出眾的作品?而且我認為,作業要求超出學生程度,不是學生的問題,而是老師的問題。我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也有一項超出我們能力的作業,就是按照唐詩意境畫一幅畫。題目有賈島《尋隱者不遇》、王維《竹里館》等。這根本就強人所難,七歲小孩背詩沒問題,體會意境有困難。我跟我媽說我不會畫,她就幫我畫輪廓,我著色後就交了。等作業本發回來後,我媽看了大吃一驚:「妳怎麼沒描邊?這樣老師不是一下就看出來不是妳畫的?」我覺得我媽根本就是自欺欺人,老師難道會不知道小學一年級學生的畫畫程度?有描邊、沒描邊,老師都知道那是大人畫的。後來那項作業在不知道多久之後就消失了,顯然老師都明白那對七歲小孩來說是難以完成的作業。

後來我跟某人說,老師說過如果小孩超過時間無法完成作業,可以跟她說,我想要去跟老師討論這件事。可是某人拒絕。因為眾所周知,美國小孩的作業遠比亞洲小孩少,某人說,我們既然是亞洲人,只有要求小孩的份,沒有要求老師的份。

好吧,那我決定讓小J去學畫。可是不知道哪裡可以學,發愁了好一段時間。有天隔壁的上海太太帶著緊急連絡人表過來找我,問能不能把我填上去時,我便邊填跟她聊起小孩的作業。她說二年級女兒的作業依舊五分鍾就完成了,聽到我說小J碰到畫畫的作業就花很長時間,覺得很意外,因為她女兒讀一年級時,沒有這種作業。後來她想起學校有放學後的課,有天就有畫畫課。我便趕緊報名,還糾著小J北京同學的媽媽一起報名湊人數。但那堂課依舊因為人數過少而開不成。

我沮喪之餘,另闢蹊徑。我想起我媽以前買過三本《唐欣詩畫集》給我,是個比我年長數歲、很會畫畫的女生的畫冊。我滿喜歡那幾本畫冊,常學她畫。既然沒課可以上,臨摹也是一種學習的方式,所以我趕緊去Amazon看看有沒甚麼合適的畫畫書,然後買了幾本回來。

小J對這些畫冊的興趣不太大,真正有興趣的是小P,小P常拿著這些書,在紙上學畫,或著要我畫給他看。奇怪的是,小J居然有點吃醋地跟我說:「弟弟很幸運!」因為弟弟這麼小,就可以接觸這麼多東西。唉,問題是他以前沒興趣啊。而且我覺得他們都比我們幸運多了。我小時候哪那麼多書、畫筆等東西。

比起小J,小P在這方面就顯示出較多的興趣。他常常拿著湯瑪士火車的目錄,要奶奶輪流畫不同的火車,然後他去塗色。等他會用剪刀後,塗完顏色就剪下來。也許他做這些事是受到哥哥的啟發,總之,他的小手比同時期的小J靈活多了。

去年感恩節前,我去小P的學校做感恩節活動義工時,正好有機會觀察二十幾個三歲小孩的畫畫能力。因為我負責的工作是帶著他們把火雞的著色紙塗顏色。老師要我指導他們把不同部位塗上不同顏色。就聽口令、塗顏色和完成時間這三點來看,能通通做得很好的小孩主要是女生,但也有一兩個男生可以達到要求。有些小孩雖然很乖巧,但是一塗就是一大片亂七八糟的線條,超出範圍很多。有個最讓我傻眼的印度女生根本不聽我講,拿起筆就把整張紙亂塗一片,我心想,這就是小J說的scribble吧!小P雖然前兩項能力沒問題,但是他塗得超慢,別人都快塗完了,他才畫完1/3。顯然畫畫能力跟肌肉控制的能力有關,女生的小肌肉發展在這階段往往比男生好。

這段時間我沒放棄找畫畫班的念頭。有天在Trader Joe's看到他們展示一批小朋友的畫作,就是附近一間教堂開的畫畫班。因為婆婆堅持平常日要把小J接去三天,陪他們玩,我便問婆婆能不能幫忙送小J去上教堂開的畫畫課。但婆婆不肯,據說她在北加的妹妹自己教外孫畫畫,所以婆婆說她也可以教小J。某人認為他媽畫得不錯,教小J應該綽綽有餘。問題是,某人阿姨是師大美術系畢業的,本來就是當美術老師的,教小孩沒問題。畫得好和教得好是兩回事,是兩種不同的能力。而且某人後來說,婆婆不肯送小J去上課的真正原因是,小J如果去上課,能跟他們玩的時間就變少了。我有種說不出的無奈,小孩漸漸大了,要花在學習上的時間會比以往多,怎能整天讓他們玩,其他事都不管呢?

真正的轉捩點是今年暑假。

由 Debby 發表於 09:51 PM | 迴響 (0)

October 09, 2013

從小學表達

今天是小P上preschool後的第一個分享日。出門前抱他坐馬桶,他突然很興奮地開始排練:"Hi, Owen(這是他的朋友), I have something to share. This is my train and block." 這不是我教的,猜想是他哥哥教的。他週一三五念的preschool是哥哥以前去的那間,所以哥哥週一放學回來看到家裡有那個牛仔布做的分享袋,就問他要帶甚麼去學校,好像還教他怎麼講,我遠遠做著我的事,沒有仔細聽他們的所有對話。不過看來小J教的還不錯?只是文法有錯。而且小P對他的分享日很期待,前兩天沒事就拖著袋子到處走來走去。後來進了教室之後,小P更是興奮地大聲說他要跟大家分享,我趕緊叫住他,跟他說時間還沒到呢,等老師說要分享時才能講。放學接他時,問老師他的情形,老師說他講得很清楚,告訴大家他有火車和方塊。小P比哥哥早開始上preschool,他也比哥哥早開始講英文,最近常常聽他冒出英文句子,看來我不用像擔心他哥哥的英文那樣擔心他的語言問題。

想當初,小J拿分享袋回來的時候,我很擔心他到學校還是甚麼都不講,每次上學的前一晚都要確認他知道而且會講他帶去東西的名稱。後來情形似乎還好,也就漸漸放心了。而且preschool階段的小孩都是帶玩具,每次的分享時間根本就是玩具大展,他發現同學帶甚麼新奇的玩具,放學後會帶著羨慕之情跟我講個不停。

去年小J上幼稚園,依舊有分享日,而且每週都有,不過開始有主題了。一開始是顏色,後來是字母,而且要有三段描述,好讓同學猜。這個算是preschool分享日的進階版。總之,每週他們每個人都有上台說話的機會。今年他上一年級,不再有分享日,不過他們開始有機會輪流當班長,除非當日表現太差被老師取消這個機會,否則每個人都會輪到。前幾天輪到小J第二次當班長。他說老師讓他選一個同學跟他一起去辦公室,他又選「京生」,因為她是他最好的朋友。結果其他同學在台下抗議,說小J每次都選她。我和某人聽了都趕緊跟小J說最好每次選不同的同學,我的理由是班長應該要公平一點,而且他有很多朋友,要讓大家都有機會跟他一起幫忙,小J卻認為老師既然說他可以選任何人,那他要選誰都無所謂。某人則跟他說領導者有做得好的,跟做得不好的,好的領導者會讓其他人心服口服,不好的領導者會讓人受不了,小J聽了似懂非懂,也不知道他甚麼時候會體會我們的理由,倒是可以確定的是,他的美國同學比我小時候的台灣同學會表達意見多了。此外,他們每年都有才藝表演(talent show),不管學的是甚麼才藝,都可以報名表演給全校的學生和家長看。

我沒受過美式教育,不能仔細地比較台美教育不同,僅就兩個小孩這幾年受教的情形,有些許觀察和體會。我回想很久,不記得小時候老師有讓我們主動表達的機會。我只記得小學的時候有說話課,應該是一週一次,但是那堂課基本上拿來作為其他用途。如果真的要上說話課,像我這種成績好的學生總是有比較多的機會被叫上台。從老師的角度考量,那些成績好的學生通常語文能力較佳,上台說話時不至於發生沉默無言、讓大家等待的情形,起碼會扯幾句。可是這樣就無法發掘不同學生的特點,也沒讓所有的學生有平等的機會練習。我不知道這是台灣的普遍狀況,還是我就讀的那間私立小學的偏差狀況。如果能選擇,我會傾向美國這種人人有機會的分享時間。

不過說話課跟上課時的問答跟真正的上台是兩回事。小學六年級那年,我有機會在朝會時面對全校講話,一上台,看到那麼多人,我傻住了,腦子一片空白,幾乎忘詞。我媽事後才跟我說,把底下的人當西瓜就好了。這話也講得太輕鬆了,西瓜才不會睜著眼睛瞪著你呢。而且這種上台恐慌症分明是遺傳,我媽年輕時居然為了尾牙要上台表演,而辭掉一個在某大公司工作的機會。

此後我認定我有上台障礙,盡量避免面對大眾的機會。不過很不幸的是,大學母系的訓練就是要我們能自如地跟陌生人表達。還好偶然間聽到系上一位老師的例子:老師大學畢業後,跟其他人一樣得到一份必須跟陌生人打交道的工作,上班的第一天,他在別人的門口徘徊,就是鼓不起勇氣去敲門,最後他毅然決然放棄這份工作,走入學術圈。我聽到這個故事時,他已經當過系主任,當時是院長。後來他又當了校長、部長。躲入學術圈之後他面對人群的機會並沒有比較少,職位越做越大,他要面對群眾的機會越多,我想他後來應該克服當初的心魔,才能接受後來的挑戰。之後我從事老師數十年前放棄的那一行,每次碰到一些特別棘手的狀況,覺得自己話都要講不出來時,就會想到老師的例子,然後鼓舞自己,說服自己克服問題。他人艱難的困境,的確對我們有益。其實久了之後就明白,這一切都是練習多寡的問題,當你練習面對那種陌生的狀況多了,就會漸漸習慣。

相比之下,某人的狀況就比我好多了,他多的是上台講話的機會。但是他也不喜歡跟陌生人打交道,死也不肯打電話叫外賣,理由是他沒辦法跟陌生人講話。想到個性會遺傳,我真為我們家兩個小傢伙感到憂心,希望他們不要得到我們兩個最怯懦那部分的交集。

值得慶幸的是,美國教育從小就鼓勵小孩表達,就算個性再害羞的孩子,都有機會在人群中得到發言的機會。美國人對小孩也滿好的,就算有小孩上台表演忘詞,也不太有人會報以噓聲或大加批評。希望小J和小P從現在開始,能慢慢學會面對群眾說話的能力和技巧,當他們熟悉面對群眾時,就算原本有心魔,應該也能逐漸克服。


由 Debby 發表於 08:09 PM | 迴響 (0)

July 20, 2013

2012暑期課程回顧(二)

回頭找舊文才發現忘了把去年的暑期課程寫個完整的回顧〔可能也跟當時電腦壞好幾個月才買新的有關〕。事隔一年,很多細節都忘了,趁著還有點記憶的時候,還是把它寫完。

戰國策有訓:「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去年兩個小孩上的暑期課程讓我對今年暑期的安排,有不同的想法,雖然去年覺得很多課根本就是浪費錢和浪費時間,不過還好小J那時也算小,未到真正能認真學甚麼的年紀,所以自我安慰,花錢買經驗,損失不太大。

去年暑假小J上的最貴課程,是為期一週,一共五天,每天兩個半小時的動物營。會報名這個活動,主要是因為小J早幾個月的時候知道小P上親子班的學校有動物秀,他那時很嫉妒地說:「為什麼我的學校沒有?」正好動物營是暑假的第一個星期,其他的課都沒開始,所以就幫他報名了。

婆婆知道這個營隊是給五到十二歲小孩參加的活動時,非常反對。因為受到過去在台灣的經驗和聽聞影響,婆婆很擔心其他小孩會欺負小J。畢竟小J那時剛滿五歲,應該是年紀最小的。我在上課前打電話問過他們的上課方式,老師說他們會分兩組,一組看動物的時候,另一組去做跟動物有關的勞作。後來帶小J去上課時,我覺得我們真有點過慮。有回我們匆匆趕到,兩個八九歲的男生看到我牽著兩歲多的小P站在一旁,就主動讓位子,滿友善的。我覺得那些大小孩都算專注在那些動物上,而且才一週的課,大家都不熟,也沒甚麼小團體,不會有人會想要去欺負比較小的小孩。不過我覺得小J不適合上那種課,因為他當時的英文能力不好,根本記不住那些動物的名稱,而且很多勞作也沒不會做,往往由老師幫他完成。我想那些八九歲以上的小孩,收穫比較多。

Animal camp

Animal camp

Animal camp

Animal camp

turtle craft

這個營隊每天都有不同的動物,最後一天來了一隻狼。我開車去接他時,遠遠看到一隻灰白色的「大狗」在建築物外頭,小J和其他小孩在那隻「大狗」附近活動。我之後很狐疑地去跟老師確認:那就是狼嗎?沒想到答案居然是肯定的。後來在大熊湖山上的動物園又看到一次狼,還是覺得狼很像狗。上個月有則新聞說,中國河南有人養了隻「狗」,養了七年後,「發現狗越大就越不像狗,甚至叫聲不是汪汪而是狼嚎聲,一查才知道養了7年的狗,其實是一隻蒙古狼。」看來不是只有我不會區分狼和狗啊。

wolf

wolf

wolf

在教室外看了狼之後,帶小J進教室拿東西,看到教室裡有幾隻羊〔而且滿地拉屎〕,才明白為何老師為何要把狼帶出去。一方面應該是怕狼突然起獵食欲,一方面大概也因為狼需要比較多活動空間。老師從頭到尾都把狼用練子拉住,很多小孩好像都不怕,跟狼靠得很近,甚至把牠當狗一樣摸。我在旁邊心想,這狼應該被餵飽才帶出來的吧?不然好危險。

IMG_9423

Animals were ready to go

這個營隊在十一點就結束了。他們上課的地方是山上的活動中心,而六月中也還滿涼的,有時十一點還需要穿著薄外套。從上課時間來看,我想這些動物恐怕都受不了熱,今天問小J對那個動物營還記得多少,他沒甚麼印象了,只記得看了狼。感覺去年暑假我們花大錢讓他去一個小型動物收容所看了一下,離開之後,他就差不多忘了一切。

小J是個超級慢熱的小孩。去年讓他覺得最痛苦的課之一,就是一、三、五早上的團體課。大家都在草地上做活動的時候,他經常跟老師站在一邊看,不然就是蹲著拔草。他們雖然每週都有不同的活動,但這三堂課的活動都一樣,只是順序有別,而且主要是大學生帶他們做活動。拜去年的經驗所賜,今年我本來完全不考慮這類的活動。但是小J居然主動要求要再去一次。後來因為他的游泳課是週一上到週五早上,所以也沒機會讓他上這類的課。

IMG_1055

IMG_1085

IMG_1097

本來我希望他可以上畫畫課,但是人數太少被取消。後來讓他去上一堂三到五歲的勞作課。他的其他同學主要是女生〔這裡的藝術類課程不知為何,幾乎沒男生去上〕,而且有些是爸爸或媽媽跟著的。我因為帶小P在隔壁教室上課,他就一個人去。那堂課可以說是preschool一整年的勞作課回顧,因為他們做的是節日勞作,包括萬聖節、情人節、地球日等等。有些似乎太簡單了,不過他那時就要準備上幼稚園了,回顧一下preschool該有的勞作能力也好。

週一下午他有堂科學和自然探險課,而小P也有一堂親子一起上的科學與自然課。於是我就發現這間活動中心的課程設計者很混,把同樣的題材拿到很多課程去用。光是用小蘇打+肥皂+色素+醋製造好似火山熔岩景象的部分,小J就看了四次,因為除了科學課,團體課也用了這部分。不過他們年紀太小,看再多次仍弄不清楚原理。除了反覆看紅色泡泡從假火山上流下來的畫面外,我認為他們甚麼都沒有學到,只是殺時間。

殺時間第一名的課是綜合體育課。教課的都是大學生。這堂課只有四十五分鐘,我們每次都是最早到的,雖然已經到上課時間了,因為人不夠,所以沒辦法開始。等我在下課前五分鐘去接他時,這堂課已經結束了,他們通通都在休息。教課的人太打混了,自然也引不起小J的興趣,他好幾次上課前都哭哭啼啼的,我得安撫一陣才能脫身。

他有堂課的名字很有意思,叫做「環遊世界八天」,就是每堂課介紹一個國家,做點相關勞作,吃點那個國家的簡單食物。他們介紹過的國家包括義大利、法國、墨西哥、日本等。最後一堂課找了科學課的那個老師,因為她即將要去日本念英語教學研究所,所以她就去教小朋友講幾句簡單的日語,課後還應家長要求,幫小朋友把英文名字寫成日文。雖然小J沒事就嚷著說他要學西班牙語,他長大以後都說西班牙語,不過他上了這堂課,一點外國的東西都沒學到。他應該在這堂課做了八國的護照,可是不知為何,最後我沒看到,他倒是對在上課中吃東西比較有興趣,有時沒吃完還不肯回家。

真正能讓他在上課中吃東西的課是「夏日烘培」。這堂課是給四到七歲小孩上的,不過四五歲的小孩基本上能做的有限,主要就是吃了,小J在那堂課做的事就是吃和隨便塗鴉。那些大一點的女生上這堂課可能比較有心得。這是小P最羨慕他哥哥能上的課,每次帶他去接哥哥,他就湊過去想分一點,小J有時會分一點給弟弟,偶爾也是會小氣不給弟弟吃的。

baking class

本來要讓他上足球和籃球課的,因為時間的安排,只選了籃球課。但是人不夠,籃球課被取消。所以除了綜合體育課,他上到比較像樣的體育課就是滑板課和體操課。讓他上滑板課是因為這是南加很普遍的活動,我經常在路上看到大一點的小孩,甚至大人溜滑板。再加上他的平衡感不是很好,那時也不太會騎滑板車,我想讓老師教教他也好。這裡的滑板課很熱門,每年都固定在課程目錄上佔一整頁的篇幅,除了游泳課,其他的課沒有這麼好的版面。附近活動中心的公園裡有一大片區域是專門給滑板、滑板車和腳踏車練習者使用的,每天都有固定時間讓滑板練習者使用。他們一期的課通常是四或五堂,學員自己要找時間去練習。因為下午是弟弟的睡覺時間,我們沒帶小J去練習過,只好讓他固定每年暑假去上課,等小P四歲或不睡午覺時,再帶他們一起去練習。

skateboard class

如果滑板課幾乎都是男生的天下,那體操課就是女生的天下了。讓小J去上體操課的初衷同樣是想訓練他的平衡感和肢體協調能力,因為小J遺傳到他爺爺的平板腳,而且運動能力非常不發達,遠遠落後同齡的小孩。我希望用這類訓練平衡、練習跳躍的課程活化一下他的運動神經,讓他可以比較早學會溜滑板,事前完全沒料到這會是單一性別的課。帶小J去上第一堂體操課的那天,我被排排坐、嚴陣以待的家長陣仗嚇一跳。這雖是三到五歲的初階體操班,但有幾個女生的打扮只能以「專業」形容,像小選手一樣,真的是有備而來!回家後跟某人提及,他說,那當然,美國家長對小孩學體育的態度都是很嚴肅的,因為只要學得好,未來錢途無量,這跟台灣很不一樣。為了這堂課,我在圖書館借了本簡介體操的書。明明體操早期就是男生的天下啊,這轉變太大了。

跟其他七個女生比起來,小J算肢體很不協調的。他做暖身運動的時候,經常手腳不知道該怎麼擺,不時擺錯邊,有時還會同手同腳。那堂課的老師就是小P上的preschool準備課程的老師,她教完那堂體操課後就不再教課,我覺得她當時的心理就是準備退休,混過去的態度跟那些高中大學生差不多。她不會糾正小孩的動作,帶完動作,讓小孩在跳床上跳一跳就下課了。

小J在第一堂體操課上課前一直黏著我說:「喜歡媽媽、喜歡媽媽....」我很怕我一走他又要大哭了。下課後,提心吊膽去接他。本以為他會排斥,因為他上完綜合體育課後,都跟我抱怨時間太長,他不喜歡。不過讓我意外地是,他不排斥體操,說喜歡,還說好玩。他提到他們在墊子上跳,但是不肯示範給我看。他後來問為什麼他要去上女生上的課?我只好跟他說,他上很多課都是女生多(這是事實),但不表示這些課只有女生能上。

前不久聽說某人公司附近有間體操館,那裏的體操課程分男女,學費頗貴。某人同事一開始也是為了鍛鍊小孩體格而把小孩送去,上了一年後,已經上到可以準備參賽的課程了。小J的小兒科醫生和小P之前的老師都說把小孩送到同性別的體育課程去會比較好,我想過一陣子應該會讓小J去那裡試試看。

就是因為上了這些課,深感暑期課程師資不若平日,顯然很多老師放假去了。如果可以,最好選那種師資跟平日一樣的課程。如果有好的課程,多花點錢也沒關係,只要小孩學到東西,那就值得了。


相關文章:
讓人頭大的暑期課程
2012暑期課程回顧(一)

由 Debby 發表於 01:51 PM | 迴響 (0)

July 10, 2013

棄注音學拼音是趨勢?

上個月中,中文學校的老師跟我說,中文學校剛開會通過一個重大決策,決定今年九月開始,正體中文班不再教注音,要改教拼音。

她說,同是台灣來的副校長想推動這個方式推了很多年,但是一直被其他老師否決,這次因為她的支持,終於通過了。這個改變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小J這屆和上一屆,因為未來幼稚園班不教注音,而注重聽說能力,為了避免他們的學習混淆,到一年級下學期或二年級上學期才開始教拼音。而其他三個簡體班都是從幼稚園班開始教拼音,小朋友通通都把學校學的phonics跟中文學校學的漢語拼音混在一起了。

他們要廢注音改教拼音的理由,主要是因為美國的這些中文學子的環境跟台灣小孩不一樣,對他們來說,中文是第二語言,不是母語。而且現在及未來是電腦時代,未來他們不需要寫字,只要會認字就行了。這裡的鍵盤沒有印注音符號,為了方便及容易學習,拼音是比注音更好的選擇。他們也希望這項改革能吸引更多人到正體中文班〔目前這間中文學校的簡體中文班有三班,包含一班主體是父母雙方都不是華裔的外國人班〕。除了這間中文學校,據說爾灣等地的中文學校也都已經廢注音改教拼音了。

小J的老師說,現在正體中文班很多家長都不在家說中文,要小孩學注音符號,他們其實學得很痛苦,因為完全陌生,沒有脈絡可循。她認為會聽會說是最重要的,不必為了追求讀和寫這兩項能力而讓小孩覺得太難,以至於學不下去。而且這些小孩就算好不容易學會了注音符號,發出了音,也常不知道那究竟是甚麼,因為中文有太多字詞的音是完全一樣的。她自己的十二歲大兒子以前沒把注音學好,但因為會拼音,所以可以用拼音去了解一些中文內容,雖然四聲不準確。她自己則是到美國以後,為了在電腦上輸入中文而改學拼音,

我聽了之後,突然覺得很茫然。我們了解目前正體中文班的很多學生背景跟我們很不一樣。我們本來以為都是像我們這種父母雙方來自台灣的小孩去上那個班,但事實上,有些家長是移民第二代,中文能力不好,有些家長甚至是其他地區的華僑,而且好些小孩的父母一方根本不是華人。問題是,小J的聽說能力完全沒問題,他需要學的就是讀和寫的能力,跟大部分的同學不一樣。雖然他的注音不算學得很好,一和ㄩ會弄混,碰到三個注音符號的組合會念不出來,四聲變化常常忘記,但我們希望他能繼續在原本的基礎上補強。

我們同時清楚目前的教學方式和進度不完全符合他的程度和所需。聽說原本一年級正體班的老師很強調寫字,所以幼稚園班的老師很擔心他們會覺得學不下去而中途而廢。小J班上那個拿第一名的男生是七歲,原本已經上一年級班了,就因為覺得程度不夠,所以家長讓他降級重念一次幼稚園班。這裡一週上一次兩個多小時的中文課,跟台灣那種一週上至少四五小時國語課的環境完全不能比,很難期待和要求這裡的小孩和台灣同齡的小孩有差不多的中文程度。光是週末要小孩去上課,有時就很困難了,更別說平日要他們每天花時間做中文學校作業。

然而我也明白世界的變化,已經不是我們從台灣習得的那一套可以應付。當我在臉書上提到中文學校要廢注音改教拼音,常跑中國大陸、高中時就移民到美國和在新加坡工作的小學同學都說拼音不難,而且是主流,下一代學會很不錯。在韓國的大學同學說韓國江南清潭一帶的幼稚園大班都加中文課,也都學漢語拼音。就連在台灣的朋友也說用漢語拼音在iphone\ipad上很容易,就不必再花力氣裝慣用的輸入法。只會用注音輸入的朋友則說在智慧型手機上用注音很痛苦,也想去學漢語拼音。而我,早該在十多年前就學了,因為當時的老闆不會注音,只用漢語拼音輸入,他給我一張注音和拼音的對照表,要我去學,我貼在電腦旁看了一陣,不認真的結果就是後來都忘了。當這世界九成以上的華語人口都用漢語拼音時,死守注音符號是沒有意義的,最重要的是,我們不住在台灣,沒有那麼多有注音符號的童書,不必為了意識形態眷戀注音符號。

茫然之餘,我想接下來要做的事之一就是自己先把漢語拼音學會。自從去年中,水星逆行期間,從台灣買來的兩歲多華碩電腦壞掉後,改買美國的電腦和鍵盤,我就進入盲打狀態,反正用電腦很多年,位置都記得差不多,不看鍵盤也可以敲中文,只是沒有慣用的自然注音輸入法,敲得比較慢和容易有錯字就是了。這種能力不是人人都能擁有。某人也用美國建盤,有時要用注音時,他就搥首頓足,充滿挫敗,因為他不記得某些注音符號的鍵盤位置,常常敲半天都敲不出對的字。以前他可以拉長脖子看我的鍵盤,現在我的鍵盤也沒注音了,他沒得看。所以我也不可能期待兩個小孩以後像我這樣輸入中文,學漢語拼音比較實際。

這事還是讓我有點感嘆,中華民國的勢力越來越小了。前陣子看到舊金山中華總會館移除中華民國國旗的新聞,十分感慨。2006年我們去舊金山中國城時,我到處抬頭找旗子,想知道究竟是青天白日旗多,還是五星旗多。答案當然很明顯。如今又少一面,我真懷疑舊金山中國城還有沒有青天白日旗。在台灣過去十餘年政黨輪替及國庫不豐的狀況下,海外僑胞的利益被放棄並不令人意外。對民進黨執政時的政府來說,僑社和僑胞不是外國人就大都是外省人,根本就是非我族類,懶得拉攏。對國民黨執政時的政府來說,政府沒錢還拿錢給僑社,怎麼對得起國內的納稅人?而且那麼多年沒經驗,早就不清楚僑社和僑胞的利益了,也忘了去拉攏之前被拋棄的老僑社,更何況,內政都讓人焦頭爛額了,這種外交他們也很難做好。現在紅旗下孔子學院錢多勢大,海外的中文學校和中文學子向他們靠攏,也早就不是新聞了。所以我們這些在海外的台灣家長,也就秤秤斤兩,能自己教就自己教,不能教,就只好跟著學校慢慢轉向了。

當初要來美國前,剛拿到中文博士學位的表姊建議我去拿個華語教師資格,也許在國外可以用。不過前不久有對外華語教學認證資格的學長說,中華民國政府對華語輸出沒有誠意可言,因為很多人好不容易花錢上課考試拿到資格,卻因為沒有教師證,所以國外要教育部推薦可以出國的華語教師時,他們不被推薦,好不容易拿到的華語教學認證,只是一張沒有用的證書而已。所以他覺得不如參加中國大陸的漢語水平考試,各國都肯定。

總而言之,在中華民國政府連個拼音弄個幾十年都弄不出來的狀況下,我們這些在海外的子民就只好自立自強,先去學漢語拼音比較實際。


由 Debby 發表於 01:38 PM | 迴響 (0)

March 17, 2013

雙語兒的語言進展

去年九月小J進幼稚園的時候,我們一直很擔心他的英文能力不夠,會跟不上別的同學。十月中發成績單,老師認為他沒問題,我們鬆了一口氣。沒想到一週後,學校就通知我們,他的英語檢定結果不及格,得去上ELD課程〔English language development program〕。十月底,他開始上中文學校,在正體中文幼稚園班的幾個小朋友裡,他是唯一還講標準中文,沒有英文腔的小孩,不過也因為這樣,他跟其他同學不太一樣。

這些都不過是不到半年前的事。才經過短短幾個月,他最近已經變成滿口英文的小孩,動輒跟我講英文,我有時轉不過來就跟著講英文,講了一兩句才想起要跟他講中文。 他曾經做中文學校作業做到很不耐煩,跟我說:「我們是美國人,為什麼要學中文?」 這些轉變太快,我覺得我要是不趕緊寫下來,我再過一鎮子就會想不起來情勢是如何改變的,我的小孩從什麼時候變成另外一個人。

先從EDL開始寫起吧。我們剛被通知時,某人本想去問老師,既然他還跟得上,能不能讓他不去這個額外的課程。我想到他要做語言治療,還要上EDL課程,跟自己班上課的時間就變少很多,有點擔心他會跟不上。不過我們還沒跟老師約時間,學校就通知我們去參加座談會。某人到現場才發現,大部分參與這課程的,都是印度裔小孩,反倒不是我們以為的西語裔。華人家長除了他,就是一位中國大陸來的媽媽。這個學校的華人其實沒那麼少,其他人如果不是像我們的上海鄰居一樣,從小就跟小孩講英文,幾乎放棄中文了;就是雙語並行,至少小孩英語很溜,所以通過英語測試; 再要不然大概就像「京生」的爸媽一樣,並沒有在入學資料上,填寫家裡並不使用英語那一欄,所以「京生」沒有接受英語測試。

既然主要的學生是印度裔,這裡的EDL課程就不可能像某人一位同事所說,用西語教英文。某人那位同事住在離我們這車程約三四十分鐘的地方,但居民結構很不一樣,難怪不同小學有不同的第二外語對應策略。

校長發了一份學生和家長的族群和學歷背景資料要大家不要太過緊張或擔憂,因為我們這一區的家長以高學歷的居多,大學畢業的佔39%,研究所畢業的也有37%。她認為家長都有能力帶小孩學好英文。根據學校的評比資料,包括印度裔在內的亞裔,整體的學業表現的確比白人和西語裔好。英語能力並不影響小孩的學習能力。另外,這個課程要進行四年,最好不要中途退出,否則之後要是發現英語能力仍跟不上,因為經費的問題,退出後很難重新加入。她還說,有些小孩在遊樂場的英文講得好,不代表他們的英語能力佳,可能文法有很大問題,所以要全面補強。而EDL課程上課時間盡量不擔誤正常的其他的課程。某人覺得校長講得滿有理,而且小J連很基本的英語都不會講,去上課也好,所以我們就靜觀其變。

至於中文學校,因為是某人帶小J去的,所以當爸爸的第一次近距離觀察小J在課堂中的表現。某人覺得小J在他的班上跟別的小孩很不一樣,因為別的小孩如果沒有大人提醒或要求,一下就切回英語頻道去〔即使在中文學校裡〕,而且講有洋腔中文的大有人在。而小J則是唯一一直講中文的。小J上中文學校好幾個月後,因為參加中文學校老師在家裡舉辦的聚會,我才發現原來跟我們一樣成年以後才來美國的家長不多,有幾個是小時候就來美國的,本身中文能力並不強;甚至有越南華僑夫妻檔,只有一方會講中文,而且是十八歲以後才學的。難怪嘛,那他們在家應該都講英文居多。後來老師也跟我說,像小J一樣在家能講中文是最好的,不然很快就會放棄中文了。

然而中文學校的作業多得不得了,比平日學校裡的功課還多,主要是寫的,讓他十分不耐,所以有回就說:「我們是美國人,為什麼要學中文?」而且學校裡沒有其他小孩上中文學校。我想他主要說的是「京生」。 「京生」來自中國大陸,那裡學的是漢語拼音,她媽媽怕她把漢語拼音和英文的發音弄混,所以沒去中文學校。不過那次我跟他說,我以前在台灣不用講英文,如果那時候沒學英文,後來到了美國,不就一句話都不會講了嗎?人生很長,沒有人知道以後會去哪裡,多學一個語言就多一種能力。我不知道他聽懂沒有,他後來就沒再說那句話了。不過他偶而還是會被功課煩到說不要上中文學校了,我們要是說那就不去了, 他又會說要去。也不知道這種心理擺盪會持續到何時。

小J和同樣會說中文的「京生」依舊固定在放學後約會。他上學一百多天,在學校上廁所的天數只有個位數,上學期甚至掛蛋。他憋著尿也要跟「京生」在放學後講話。我問他為什麼不在學校講呢?他說他想講中文,學校只能講英文。雖然我沒聽說學校有「只能講英語」的規定,但小孩自然而然就只講官方語言了。「京生」的媽媽問過她女兒, 在學校有沒有跟小J玩? 「京生」說沒有,小J都跟他的朋友玩。小J的確一直跟他在preschool時期的印度同學玩。 一開始他跟兩個印度男生玩,我總覺得他們遲早會回去跟自己班的同學玩,但其中一個至今仍跟他玩,另外一個則跑去跟小J班上的兩個男生玩了。而仍跟小J一起玩的印度男生也去上EDL課程,據小J在幾個月前轉述,那個男生的爸媽都跟他說印度話,他則回以英文。那時我就有點擔心有天小J也只跟我們講英文了。

種種因素加在一起,改變慢慢發生了。今年一月我就注意小J開始跟「京生」講英語了。他們喜歡比來比去,看誰比較厲害,什麼抱得動這棵樹,抬得起那輛卡車的. 他們的吹牛比賽幾乎都是用英語進行的。小J也開始跟我說他同學的對話,甚至開始很強烈的文化認同,例如大家的點心都是洋芋片,他也要吃洋芋片,不肯帶水果,因為沒有人帶水果。

記得去年我們帶小J做語言評估時,一位同樣來自台灣,協助評估他中文能力的老師說,她的中愛混血的小孩一開始在學校也不跟同學講話,同樣因為發音問題做了語言治療,但是到七歲時,小孩話多到讓她覺得很聒噪,都不想聽。 小J現在在學校依然不跟同學講話, 似乎只有跟那位下課一起玩的印度同學講話. 如果有天他能自在地跟其他美國同學講話, 我會覺得是他很大的突破。可是代價可能是他在家就跟我們講更多的英語了。


由 Debby 發表於 09:05 PM | 迴響 (0)

March 01, 2013

為你朗讀

兩三個月前帶小孩去公園玩時, 意外地碰到小J以前的公園玩伴和她的外婆. 小女生的外婆以前就在小J現在的小學當三年級老師. 忘記聊到什麼, 她說等念完幼稚園, 小J就會自己看一些簡單的書了. 我當時的反應是:"這麼快? 他才剛學字母呢!"

沒想到, 這學期開始沒多久, 小J的作業就包括唸一些非常簡單的書. 那些"書"有時只是一兩張紙, 上頭只有幾個字而已. 但是他們必須運用發音規則試著發出那個字的音. 某人因此一度以為小J這學期不用再跟著大人唸書了, 而我到二月初才發現他沒交一月的二十本讀書清單, 二月還有二十二本要唸, 兩人趕緊帶著小J趕工唸書, 所以小J在二月唸了四十多本書, 真是充實的月份.

小J上學期最後一天跟同學交換書, 換來一本Dr. Seuss的"Ten Apples Up On Top!", 某人帶著他練習自己唸, 他慢慢也可以念一點. 雖然我還是不喜歡Dr. Seuss的畫風, 可是不能否認他的書非常適合小J這種剛開始上學的小孩, 字彙簡單, 用不同的單字變化類似的句子, 增強小朋友的句法概念. 所以後來我從圖書館幫他借了好幾本, 讓他可以唸.

從去年九月至今, 小J可能因為這項作業念了一百多本書. 有時我們覺得小J沒有好好唸, 因為他邊唸邊分心做別的事, 讓人懷疑他只是跟著發類似的音而已. 但不可否認的是, 小J的英文持續進步, 連他兩歲多的弟弟也跟著學英文. 某人有時也帶著小P唸書. 我剛開始認為小P大概沒辦法唸, 但仔細聽, 他還滿認真地唸, 沒有抱怨, 雖然有些字對他來說很難. 倒是小J聽到會大聲地在一旁糾正弟弟的發音. 或許等小P上preschool時, 我們也可以固定帶他唸一些簡單的童書.

明天是Dr. Seuss的生日. 這週照例學校和圖書館又有Read Across America的活動. 因為我生病, 昨天只好請婆婆帶小J去參加圖書館的活動. 學校昨晚也有一小時的活動, 小朋友穿睡衣到學校聽老師唸Dr. Seuss的書, 跟圖書館一樣有簡單的勞作. 因為他已經參加過圖書館的, 就沒讓他趕場參加學校的活動.

今天他們也有活動. 老師邀請家長到教室唸Dr. Seuss的書給小朋友聽. 小J一直希望我也能去, 求了我很久. 但我覺得自己有外國人口音, 不想在其他小朋友和家長面前獻醜(尤其現在家裡有兩個人會糾正我的發音). 今天他回來後, 跟我說有好多人去他們班唸書. 我想他覺得有點遺憾, 媽媽沒有跟其他人的爸爸媽媽一起出現. 我心裡其實也很難過, 抱歉啊, 孩子, 我也希望能給你別的媽媽能給的. 可是身為一個新移民媽媽, 口音是我不能改的痛. 我只能在家為你講故事, 沒辦法在學校為你講故事. 不過我會一直為你唸故事, 唸到你們會自己看書為止.

由 Debby 發表於 10:45 PM | 迴響 (0)

November 28, 2012

再次準備看學校(preschool)(下)

就在我的心中盤旋各種想法時, 前幾週的一天帶小P去成人學校的親子園區上課, 老師在點心時間要結束時宣佈接下來要討論的是Preschool. 我暗地歡呼一聲, 太好了, 這正是我想知道的話題. 我需要多一點專業意見. 老師前後發了兩張檢查清單, 我看了之後, 發現以前漏了好幾個重點, 像老師在該校平均的任職長度, 上課的時間分配等. 唉, 之前真是太沒經驗了.

老師一開始就說, 自己先去把所有有興趣的學校看一輪, 縮小選擇範圍後, 才帶小孩去看. 因為這年紀的小孩並不知道他們要學什麼, 他們注意的重點都是很狹窄的, 像是"這學校有我看過最棒的火車桌子!"(如果我讓小P去選學校, 他八成就會這樣選). 絕對不要選擇開放校園政策(open door policy)的學校, 因為不安全. 這年紀上學最重要的事就是社交. 不要選那種老師都幫小孩解決問題的學校, 這樣小孩不會學到任何對他們有幫助的方法. 要選那種老師會引導小孩解決問題的學校, 小孩才會成長.

我問老師, 如果小孩適應困難, 應該何時讓他轉學? 老師的答案是四到五週. 老師還說要看老師有沒有給予任何協助. 依照我看學校的經驗, 好幾個學校的三歲班和四歲班有很大差異, 三歲班都在玩和做勞作, 四歲班突然開始要學寫字, 做很多跟準備上幼稚園有關的學業準備, 小孩不能接受, 我也不能接受. 老師點頭同意, 她說看三歲班的時候, 應該一併了解四歲班. 然後preschool教員的轉換率不能頻繁, 因為大人都不太能適應換老師了, 何況是那麼小的小孩. 綜合以上, 我覺得當年幫小J選學校時, 根本就是做了錯誤示範, 對小J的愧疚感揮之不去.

旁邊有個媽媽說, 她的兩個小孩都是九月以後出生的, 她還不知道要讓他們念transitional kindergarten, 還是多念一年preschool. 老師說, 當然是多念一年preschool, 因為現在一上幼稚園就要學很多東西, 年齡太小的小孩學得慢, 就會感覺很吃力, 影響未來的學習. 然後另一個至少是第二代或第三代的華裔媽媽說, 她的大兒子就是出生月份較晚的, 她選了一個私立preschool, 讓小孩多念一年. 那一班有一些五, 六月生的較大小孩, 沒有人覺得滿五歲還念preschool有什麼不對, 而且小孩後來上幼稚園表現都不錯. 她覺得那是她幫小孩做得最好決定.

與其趕鴨子上架, 不如等待水到渠成, 似乎是越來越多美國父母的想法. 我後來想到, 小J以前的四歲班上有個幾乎大他一歲的女生, 就是六月中生的. 她的媽媽是老師, 可能看多早讀失敗的例子, 所以讓她晚一年才進幼稚園, 雖說她的生日還沒有晚到要念transitional kindergarten. 某人同事那個第一年念幼稚園, 念沒多久因為坐不住, 被學校退學的大兒子. 第二年捲土重來後, 就沒有第一年坐不住的問題了. 所以小孩的心智成熟與否, 在就學這件事上, 比大人的其他關注還重要, 不是先跑就可以先贏. 沒準備好就去賽跑, 是會摔跤的.

此外還聽到兩個媽媽提到我們這一帶的兩個基督教學校, 剛好都是小J以前親子班的老師推薦過的. 其中一個媽媽說, 她觀察過老師在小孩做錯事時的處理, 她覺得充滿關愛之情. 有些家長不喜歡每週一次的聖經時間, 就讓小孩晚點到學校, 學校也接受, 很有彈性. 我們之前也參選過這個學校, 他們的教室根據季節而做不同佈置, 會教小孩認識季節, 有那麼一點華德福的味道. 他們的遊樂區也是這一帶最大的, 而且有好幾棵樹, 夏天時還種了向日葵, 番茄等作物, 比較接近我喜歡的那種自然環境. 當時唯一讓我不喜歡的, 是他們的廁所有股尿味, 對廁所衛生很在意的小J不會接受這種廁所的.

另外一個媽媽提到的, 是我和某人本來準備讓小J念的學校. 那個媽媽說, 那學校的小孩是全世界最快樂的孩子, 讓她納悶的是, 老師都不微笑. 我們後來問老師的看法, 老師認為, 小孩開心就是最重要的事, 沒有人規定老師非笑不可啊, 而且老師的情緒也沒有影響孩子, 那就不是問題. 我們參觀當時, 那裡的老師就小J這樣的孩子, 說了一段讓我們折服的看法. 而成人學校老師發的檢查清單上, 就有兩條是:" 小孩的性格和氣質會不會被這個學校理解和接受? 學校是否有溫暖和豐富的氣氛?"和"那裡的小孩是否看起來開心?" 如果從這兩點考量, 小J最早念的那個學校就要被去掉, 我們當初應該堅持我們的選擇, 而不是讓他選. 就算讓他去念我們選的學校後, 他一開始會有點不高興, 但長期來看, 我們做的選擇會比他好. 事實上, 前不久我問他, 他念過兩間Preschool, 一間是他選的, 一間是我選的, 他究竟喜歡哪一間? 他的答案是我選的.

所以我準備先去看這兩個口碑好的學校. 口碑好的學校不見得適合每一個小孩, 但那至少是一定的品質保證. 而且有些好老師也會流動, 每個學校每一年的狀況都不一樣. 這次準備地較早, 也許我們考慮的學校能讓我們看兩次(第一次不帶小P, 第二次帶小P). 再加上老師給的檢查清單, 希望我們這次能幫小P選到適合他的好學校.

由 Debby 發表於 11:32 PM | 迴響 (0)

November 15, 2012

再次準備看學校(preschool)(上)

轉眼小P就要兩歲半了. 雖然他現在只是早晚各一次會在小馬桶裡小便, 不過我覺得該準備幫他看學校. 因為有過一次經驗, 這次我會記取上回的教訓, 因為一回生, 二回熟. 之前看吳季剛(Jason Wu)林書豪(Jeremy Lin)(24:20左右開始那段)母親的訪談, 我注意到兩位媽媽(她們也是只生兒子的媽媽)都提到, 她們在幫老二(這兩位名人剛好都排行第二)找學校的時候, 都比幫老大找學校或教練時有更好的選擇或更有心得, 因為除了自己的經驗, 還有從別人那得來的情報. 後者往往是小孩上學後才有的, 或因為老大上學後變得比較充足, 所以老二在求學這方面比較吃香. 台灣人總愛說:" 老大照書養, 老二照豬養", 我總覺得這說法太馬虎, 不是很貼切. 其實到了第二回, 為人父母者就算有些地方還是不太熟悉, 但大致有方向, 知道碰到問題該怎麼尋求資源或解決, 這是奠基在前一次的經驗上. 現在一般的父母最多生三個(台灣三子父母的比例應該比美國低很多), 老二不太可能會被隨便養.

前年幫小J選preschool時, 我犯的最大錯誤莫過於讓他自己選學校. 那時他堅持要選一間我和某人都不怎麼喜歡的學校. 我們考慮很久, 覺得既然他喜歡, 就讓他去好了. 我帶他去註冊那天是個多風的春日午後. 繳完註冊費, 小J在中庭說了一句:" 咦, 葉子怎麼都沒了?" 我差點昏倒, 原來他是衝著落葉而選那個學校的! 但是那間學校的遊樂區是人工材質, 一棵樹都沒有. 所以他第一次看到的落葉是校外停車場周圍的樹掉下來, 然後被風吹進去的. 我當時很想走回去跟校長說我們要退費. 不過後來還是讓他去試試看.

第二個錯誤是我讓他太晚離開那個學校. 小J在那個學校的前幾個月都悶悶不樂, 我一直以為他剛開始上學, 到一個陌生的環境, 又不會英文, 所以適應困難, 需要多一點時間. 而且後來有一陣子有個叫瑪雅的女生常在小J進校門後就拉他的手帶他去玩, 公婆有次看到, 就說:" 有這麼好的朋友, 為什麼要轉學呢?" 因為那時我已經幫他報名四五個月以後, 改去活動中心附屬的學校上三天的課. 公婆有朋友的外孫女兩歲多換preschool時, 因為想念原本學校的一位朋友, 所以不開心了一段時間, 所以後來變成兩個學校各上三天和兩天. 不過每個小孩的狀況不一樣, 小J當時雖然常跟一個英文也不怎麼好的印度男生玩, 但感情沒深厚到那地步. 而且瑪雅沒多久之後, 就不再跟小J玩了, 這讓小J也有點受傷. 我便去問老師, 是不是小J做了什麼事得罪瑪雅? 老師說沒有, 是因為瑪雅家裡有狀況, 她那一陣子不跟任何小孩玩. 我覺得老師似乎沒把這事處理地很好(不管是對小J或瑪雅), 對這裡的師資有點沒信心.

不過我那時也忙, 小J剛上preschool時, 小P才九個多月, 我其實沒有太多時間和心力再幫他選學校. 而且他那時也很固執, 他九月剛去活動中心的學校時, 也是心不甘情不願, 雖然每次上完課都開心地不得了. 大概一個多月後, 我才能確認他比較適應新學校了.

原本的學校在九月時換了新老師, 而且要求他們學寫字. 我考慮到他年紀太小, 問老師能否不讓他寫字, 老師同意. 所以頭幾個月他也還好. 一直到十一月底新老師突然消失, 學校讓他們班在短短兩個多月內換了三個老師, 我跟校長表達想讓小J到另一個他認識的老師的班上, 但是校長不同意, 還跟我說那個被她解職的新老師是好老師, 但不是好員工. 之後小J就越來越悶, 然後第四個老師讓小J不開心到回家跟我說:" 我不喜歡Ms. Jessica, Ms. Jessica對小孩很壞!" 我覺得事情不對勁, 於是有天跟老師溝通, 沒想到那個老師的態度讓我覺得好似對牛彈琴, 有溝通困難. 當下我就決定等一月的課上完, 就不再讓小J去那個學校了. 不過他當時已經在那十個月了.

不過我隔天去接小J時, 校長特地過來跟我說, 他們今天安排他跟別的小朋友玩, 他很開心. 我心想, 他來了將近十個月, 到我要準備讓他離開時, 你們才安排他跟別的小朋友玩, 這不是打從一開始就該做的嗎? 我很客氣地跟校長說, 他到月底上完後, 我就不會讓他來了. 校長問原因, 我說小J來十個月就換了四個老師, 他沒辦法適應. 校長就開始細數. 這時我才知道, 他最早待的那個班在他入學前, 已經換過一次老師了, 因為前一個老師生產去了. 換言之, 他更早入學的話, 就會在一年內經歷五個老師! 校長尖銳地問我: "妳是說老師不能生產, 生病嗎?" 我覺得她根本沒從小孩的角度思考, 更何況, 有一個老師是被她解職的. 然後她就跟我數落這個小J最喜歡的老師:"她都牽著小J的手繞著校園走, 兩個人邊走邊講話. 這並不對!" 那個老師在這學校工作三個月, 校長之前都沒跟我提此事, 也沒讓老師調整這狀況, 等老師走了之後才說這些, 這下死無對證. 但是, 到底是誰的錯? 難道校長一點責任都沒有嗎? 更讓我生氣的是, 她說了一句比中國父母更威權的話: "如果小J上幼稚園後適應不良, 妳也就順著他的意思讓他轉學嗎?" 當下我沒回答. 不過晚上某人聽到, 他說就回答是啊! 那時我們去過公立幼稚園的說明會, 知道的確有家長和小孩不喜歡一般的公立學校, 所以另外組織了一個特許學校. 所以如果小孩在某間學校有學習困難, 我們可以做別的打算. 其實這校長在第一次跟我們見面時提到"很快就會額滿"之類的話, 就顯示她比較像生意人而不是教育者. 他們學校在小J就學期間從沒額滿過. 在知道上門的客戶就要跑的時候, 講那些具人身攻擊的話, 更顯示她不怎麼有格調.

總之, 這所信義宗的學校我不會讓小孩再去了. 倒是某人有個大陸同事也把小孩送到這個學校. 前不久聽說她提到Ms Jessica不怎麼願意跟家長溝通. 我有點懷疑Ms Jessica有種族偏見. 看來小J的雷達滿準的, 感覺到這老師跟他不對盤, 所以要相信自己小孩的直覺. 不過我還是覺得自己對不起小J, 讓他在一個不好的學校裡待這麼久. 此後我會很重視老師的流動率. 也許那個學校老師的學歷較好, 但是流動率太高, 而且有種族偏見或經驗不夠的話, 就不需要考慮了. 活動中心附屬學校的老師很固定, 一直就是那兩個, 她們的年紀也大一些, 在可預見的未來應該不會有請產假的問題. 小J在那邊八個月期間都很快樂, 也有所進步, 所以我覺得讓小P去那邊也不錯, 如果報名成功的話.

不過可能因為經費的關係, 活動中心附屬學前班從今年秋天開始, 三歲班的上課時間從三小時縮短成兩個半小時. 這一帶有兩個活動中心, 另一個活動中心比較新, 教室外就是人工材質的活動區, 因為有遮蓋, 所以雨天也能去玩. 而小J原本去的那個則是教室外有一大片草地, 他們得走一小段路才能到有大沙坑的戶外遊樂區, 缺點就是雨天只能待在教室. 如果再從上課時間考慮, 比較新的那個活動中心學校三歲班雖有三天的選擇, 但是他們四歲班的上課時間因此變成都從十二點上到下午兩點半. 而小J一年級以後變成兩點二十分放學, 這兩個學校間的距離並不近, 我不可能在十分鐘之內接到兩個小孩, 為了趕時間而開快車的風險很高. 看來我不能選這個. 所以依舊去排小J原本的學校. 如果我想要多一點自己的時間的話, 就得再把小P送去其它的學前班了.


相關文章:
找學校(一)
找學校(二)
找學校(三)
找學校(四)
新學期的忙碌生活
四歲開始學寫字?
波折重重的幼兒園生活
從遊戲中學習

由 Debby 發表於 11:33 PM | 迴響 (0)

October 23, 2012

開始上中文學校

小J兩歲多的時候, 就有朋友問他要不要去中文學校. 我壓根沒想過這事, 倒是問幾歲可以開始上? 朋友說是三歲. 不過某人對中文學校很反感, 他說美國出生的ABC最討厭的事就是週末上中文學校. 既然他這樣說, 小J也還小, 我們在家都說國語, 就暫時不考慮. 倒是一個嫁給台灣人的猶太朋友早早就帶小孩去上中文學校了. 我問她三四歲的小孩在中文學校學什麼? 她說"就是一些童歌童謠等, 都是在家可以教的, 如果妳們不在乎社群的話, 不去也無妨."

中文社群? 這實在提不起我的興趣. 因為這裡的華人移民以中國大陸來的居多, 每次跟他們接觸都覺得我們過去的教育和生活環境相去甚遠, 價值觀和一些基本看法有滿大差異, 做不做得成朋友, 還是要看緣分. 而且看多了世界日報上報導的中國大陸移民的怪現狀, 很怕碰到那種一認識就一直帶孫子上門來的老人家. 所以我們從沒考慮過要上中文學校. 公婆之前要我教小J注音符號, 可我覺得他還很努力要趕上同儕的英文程度, 暫時不要增加他的學習壓力較好. 我小時候是七歲才開始學注音苻號, 斜對面的印度男生聽說是六歲才從外公那學印度字的, 小J現在才五歲, 還不用急. 我當然是有點鴕鳥心態, 把壓力往後移, 因為心裡對這件事還沒有完整想法. 心裡有個隱憂是: 學好一種語言得精通聽說讀寫才行, 如果未來小J和他弟弟只有聽和說兩項能力, 其實並不夠.

直到前陣子, 某人在朋友家看了他們八歲兒子的中文學校作業, 事情才發生變化.

某人看了八歲男生用中文和注音符號寫的簡短作文後, 跟我說寫得不錯耶, 如果在美國可以學到這種程度, 那他願意讓小孩去學中文. 據朋友說, 中文學校的作業很多, 有時甚至比學校的還多. 他們說, 小孩上中文學校的好處是, 可以有一起長大的華人朋友, 而且爸媽可以因此多一些資訊管道. 某人想一想, 覺得很有道理, 因此決定等小J上完這一期的滑板課後, 就帶他去上中文學校了.

上週我們先讓小J試上一堂. 這裡的中文學校因為兩岸來的人都有, 所以分繁體中文和簡體中文兩班. 被問到要上哪個班時, 我們都說要學正體中文. 中文學校的人聽我們這樣強調之後, 就改說"注音符號". 雖然朋友說也有爸媽都不是華人的小孩來學中文, 可是我那天沒看到, 放眼過去, 感覺中國大陸來的人比台灣來的人多很多.

這裡的教法比我預期地活潑多了. 那天他們用小木片學聲母和韻母, 用寫了不同注音符號的小木片做各種組合來練習. 講到某個相關詞彙時, 老師讓他們畫畫. 小J於是在下課後很開心地說他喜歡這堂課, 下次還要來! 我聽了真是鬆了一口氣, 因為他出門前鬧好久, 說上課時間太長, 他不想去. 有個好的開始, 後面就會容易些.

某人陪小J在教室上課時, 我帶著小P處理報名的事, 然後在教室外等. 他們對面的那間教室顯然教的也是正體中文, 而且是大一點小孩的班, 因為我看到老師用投影片講解唐詩. 看來這些ABC的中文課還滿有程度的. 如果他們兩個以後都能一直上中文學校, 不斷增進中文能力, 那我們那些中文書就可以多兩個讀者, 公公數萬字的自傳也可以讓他們自己去讀了.

九月初紐約時報有篇報導, 喬治亞州比伯郡從今年開始, Pre-K到小學三年級的小孩必須同時學英文和中文. 三年內, 這個中文學程會推到初中和高中去. 因為他們認定, 2050年時, 中國大陸和印度的GDP將會佔世界的一半. 這個相對貧窮地區的孩子, 那時會處在事業應該到達高峰的階段, 他們必須有能力去理解亞洲, 否則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前途.

這個關於2050年GDP預測的正確與否要等很久才能證明. 不管怎麼樣, 小J和小P應該擁有相當程度的中文能力, 這樣他們就可以擁有了解兩個大陸的鑰匙. 所以我們現在要開始好好學中文了.


相關報導:
美貧縣教改 幼稚園起學中文


由 Debby 發表於 09:12 PM | 迴響 (0)

October 19, 2012

學校考核報告出爐

這週算是小J的期中考核週. 九月中家長會的時候, 老師就告知她十月中將會逐一和家長會談. 全校每班皆如此, 所以這週全校都提早放學, 幼稚園十二點二十分放學, 一到五年級則是十二點三十分放學(這學區的所有學校皆如此, 但放學時間不盡相同). 老師對學生的評估報告在上週經由學生交給家長.

之前聽說某人一位中國大陸同事的大兒子進幼稚園不久, 就被老師說坐不住, 表現不佳, 只好回頭念preschool, 第二年再念幼稚園, 他似乎就是在這段期間被退學的. 小J不是那種坐不住的小孩, 可是他的英文能力和不跟其他小孩講話的個性, 讓我有點擔憂. 尤其想到今年一月的時候, 他最早念的那間preschool的新老師說他在學業上的表現比其他同學差, 至今讓我仍有些耿耿於懷.

其實我們曾經考慮讓他晚點入學, 據說美國男生越來越多這樣做的, 因為男生進小學前比女生晚熟. 去年十二月時, 我跟活動中心附屬preschool的老師討論過讓小J延後一年念幼稚園的事, 老師那時說他可以去念Junior kindergarten,是公立的,念完之後,老師會評估,學生應該直接念小學一年級還是繼續念幼稚園。我後來查到Junior kindergarten 是讓八月到十二月出生的小孩就讀, 而且新學年開始, 有些學區還有Transitional Kindergarten, 是給九到十二月出生的人, 小J都不合規定. 今年四五月再跟老師談, 老師並不覺得他比其他同學落後, 認為他可以念幼稚園, 真的不行就再念一年. 某人想到每年繳幾千塊的房屋稅都到學區去了, 小孩不上公校, 似乎就白繳了這筆錢, 而且再念preschool, 一年又要多好幾千美元的開銷. 所以就讓他今年入學了.

上週五收到報告(一張對折, 用訂書針固定的紙), 打開一看, 小J的每一項都通過, 我真是鬆了一口氣. 這份報告沒有分數, 也不是採五級制, 就只有通過與否. 這樣很好, 不會給學生和家長太多壓力.

昨天下午某人去跟老師面談了半小時左右. 老師說小J表現不錯, 數學表現尤佳, 在學校都很熱心幫忙, 也會主動回答問題. 我聽到這段評語, 很意外地跟某人說:" 他跟我說他都不舉手回答問題的." 小孩在家和學校表現果然會不一樣啊. 至於我們擔心的語言問題, 似乎還好. 老師跟一位ESL老師討論過小J的英語能力, 他們認為小J講話太快, 會讓人聽不懂. 他寫字也是寫太快, 字就寫不好看. 只要他講話慢一點, 寫字慢一點, 就沒問題了. 聽起來他這幾個月在家練習做本子有成效, 而且超級有耐心的婆婆真的教了他很多.

前幾天放學時, 碰到他們班最高的男生的媽媽. 她說她去他們電腦課幫忙, 她覺得小J表現很好. 我很意外地說:" 我一直擔心他的語言問題, 怕他聽不懂." 那個媽媽說她完全不知道小J不太講英語, 她覺得小J都聽懂了. 也許過了一年多, 他的語言能力已經比我想像地好了. 他前不久還跟我爭論他們班一個男生的名字念法, 因為我看到名單上寫的是Peter, 但他堅持是Pete, 因為老師都這樣念. 由於我聽過認識Peter的一位媽媽講過Pete, 好吧, 那就是Pete了.

某人問到有沒有留級的可能, 老師說這學校雖然很少, 但還是有. 可是她很肯定地說, 小J上一年級絕對沒問題. 最令我訝異地是, 老師說小J的動作技能(motor skill)很好. 可能是小J一個暑假在家做完一兩本剪貼本子讓他的手比較靈活了吧. 年初的時候, 他preschool的老師跟我說他不太會剪東西, 那時就開始常讓他練習, 現在應該追上一般程度了. 某人說小J畫畫能力比較差, 老師卻說是一般程度, 我覺得老師客氣了點. 因為九月中的Back to school night, 我看了他們教室裡所有畫作, 我覺得女生整體而言畫得都比男生好很多, 有些女生的程度恐怕不只超越男生半年而已. 小J不見得是畫最差的, 因為還有別的男生的線條,色彩等能力遜色些. 臉書上常有朋友貼她們二到四歲女兒的畫作, 我總覺得比小J畫得好多了, 去年九月時, 小J還沒畫出成形的人體, 那時他都四歲多了. 這方面我不知道怎麼教, 暑假原本幫他報了一堂畫畫課, 可是報名人數太少, 課被取消了, 所以我就隨他發展.

我們另外一個關心的問題是他都不跟班上的同學玩, 出門在外看到同學, 別人很開心地跟他打招呼, 他卻不理人. 他下課時間仍跟他以前preschool班上的兩個印度男生玩, 那兩個男生目前在另外一班, 其中一個似乎最近開始跟自己班上的男生玩了. 小J現在班上沒有印度人, 男生又遠比女生少(8:14), 我們不知道他是否因此不跟自己班的同學玩. 因為老師沒跟著他們到操場上, 所以老師說會再問在操場看他們玩的同事的意見. 至於在校外不跟同學打招呼, 老師說很多小孩會因為把學校和校外環境分開, 所以場景不同, 他們就有不同的反應. 老師對小J特別喜歡跟印度小孩做朋友這點也沒說什麼, 大概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吧.

由於語言的關係, 我常跟小J班上一位中國女同學的媽交流他們上學的情形. 小J最近變成放學後, 一定要跟那位女同學一起走一段路, 還跟別人的媽媽報告學校的事, 弄得那位媽媽耳朵很忙, 要聽女兒的, 還要聽小J的. 據那位媽媽說, 她曾問女兒有沒跟小J玩, 她女兒答說沒有, 因為小J都跟他們不認識的男生玩, 應該是別班的. 我心想, 小J這方面匯報的狀況屬實, 可是他為什麼放學後才跟那個女生講話呢? 而且他要跟對方道別時, 都要求要跟對方抱一下, 還好這是美國, 美國小孩的禮儀就是這樣的. 回到亞洲這樣做, 也許就有人會說話了.

目前看來, 上幼稚園一個半月的小J算適應良好, 表現也還讓人放心, 讓我們真是鬆了好大一口氣.

由 Debby 發表於 11:12 PM | 迴響 (0)

August 13, 2012

2012暑期課程回顧(一)

兩個月的暑期課程,只剩下一堂. 這兩個月, 我的小車開了800多哩. 上課的地方不過三到四哩,但是一天來回數次. 所以幫小孩報太多課,尤其是那種45分鐘的課,簡直就是自找罪受. 油錢大約花了兩百美金, 現在一加侖要4.09美元. 看來以後還是找那種一整天的夏令營會比較好(如果有的話).

除了週二, 小J週一到週五都是早上和下午要上課. 星期一還好, 下午是四點的課. 其他三天都是三點半的課, 小J每次睡午覺睡得正香被我叫醒上課, 常發起床氣, 說不要上課, 一臉臭臭地坐在沙發上. 倒是弟弟比較認命, 聽到要送哥哥上課, 就乖乖地起來, 只是常常還好累, 就半撒嬌地倒在我身上. 有天我跟發起床氣的小J說就要準備要上幼稚園了,到時在學校不能睡午覺,台灣的幼稚園才有午覺。沒想到還有點迷迷糊糊的弟弟居然說:「那我去台灣睡午覺!」哈哈!真是太可愛了. 媽媽聽了多少有點心疼. 以前哥哥這年紀的午覺都是睡到自然醒的, 當老二的只好委屈一點了.

當初當他報那麼多的暑期課, 是希望他能保持英語的學習, 同時也能多活動一點, 早上的幾乎都是戶外活動課. 可是他還是一個人玩, 很少參與那些團康活動. 因為同學不固定, 所以他幾乎沒認識其他人. 他特別喜歡其中一個男老師, 只跟那個老師講話而已. 因為老師要顧所有的學生, 不會只跟小J在一起,所以一個暑假下來, 小J的英文不但沒進步, 反而有點退步的跡象. 年初的時候 , 某人為了擔心小J語言上跟不上同學, 曾有一段時間跟他講英文, 後來有點進步, 再加上他做語言治療後進步更多, 某人就改回用中文跟小J溝通. 最近某人看情形不對, 只好又切回英語頻道去.

可是小J同時處在一種中文沒進步的狀態. 像他對中文的數字反應很慢, 現在若要他打電話, 他只聽得懂英文的數字, 聽到中文就反應不過來. 前不久我們曾看一本科普書, 當中提到, 東亞小孩數學較好, 有一個原因是語言. 像中文數數字很容易, 有語言規則, 英文則沒有, 所以英語世界小孩的數學差一些. 我們看了就覺得應該用中文教數學. 可是小J現在居然不會用中文數數字,而且抗拒用中文數數兒. 這真讓我頭大了.

今年的上課情形也讓我覺得未來可能要好好找到合適的暑假上課地點. 因為暑假的很多老師都是大學生年紀, 沒甚麼經驗, 不但沒甚麼教學經驗, 也沒甚麼處理小孩狀況的經驗. 像小J不喜歡一堂體育課, 有回上課前就大哭, 抱著我不讓我走, 老師手足無措, 後來我找其中一個輔導員牽著他的手, 讓他跟著去走公園一圈. 我去接他時, 老師跟我說, 他後來就不哭了. 這完全在我意料之中. 他去年剛換preschool時就是這樣的, 等我離開了, 他就不哭了. 不過我也發現, 他是那種很需要別人特別關照他, 然後引起他興趣的小孩. 有天上課前, 我跟他說, 今天要玩籃球耶, 會很好玩喔. 他那天就開心多了, 還叫我每天都讓他上那堂課. 他另一堂課也是這樣, 前幾堂他都無所事事, 我和弟弟上完課後, 在旁邊看他們上課. 別人都在玩團體活動, 就他一個人蹲在草地上拔草. 回家就跟我抱怨很無聊, 他不想上. 有天不知道哪個老師或輔導員讓他玩當鬼的遊戲, 他玩得很開心, 就跟我說為甚麼星期二和星期四不幫他也報這堂課. 我心想, 要是真的這樣報的話, 他可能上課頭一週都在哭吧.

有天意外遇見一位住得很遠的媽媽, 她是我在另一個地方上課時認識的. 她那天帶四歲的大女兒上芭蕾課. 我問她怎麼會帶小孩到這麼遠的地方來上課? 她跟我說: "You travel for good teachers." 這真是很典型的美國媽媽做法. 某人的博士班老師就說, 東岸有媽媽為了讓女兒找到好的球隊教練, 不惜開三小時的車到很遠的地方去讓女兒拜師. 美國媽媽雖不至於像虎媽Amy Chua對女兒那樣嚴格要求到口不擇言, 她們還是有她們的堅持和要求.

對我來說, 小孩上課地點越近越好. 我實在沒辦法開大老遠送他們上課,然後開回家,然後再開去接他們. 畢竟我還有另一個小孩要顧, 而且我還得顧家務. 開車開太久太累也是要冒生命危險的, 有研究說太累開車的危險跟酒後駕車差不多. 上週二去接小J時, 就在要轉進活動中心的十字路口, 看到兩輛車撞得玻璃都碎了一地, 直行車撞上轉彎車, 警察正在封路, 我只好繞一大圈才到小J上課的地方. 接下來幾天經過那裡, 心裡就會敲警鐘, 提醒自己要開慢一點, 眼睛要睜大一點才行.

這週到開學前, 還有兩週的空檔. 本來要帶小J去一間拿過奧運金牌游泳選手開的游泳學校學游泳. 他還沒暑假時就說要學游泳, 因為"Calliou暑假去學游泳" (沒想到五歲小孩就會學偶像). 可是我的車上週被撞了, 某人又去北加受訓幾天, 我好多事得處理, 只好讓他們輕鬆渡過暑假的尾巴. 小J之前抱怨我幫他報名太多課時就說: "暑假就是要讓小孩放假的!" 現在就是他們如願以償的時候了.


相關文章:
2012暑期課程回顧(二)

由 Debby 發表於 10:22 PM | 迴響 (0)

June 22, 2012

只有一個男生的體操課

下午帶小J去上體操課。一進教室我就呆住了,問老師:「全部女生,只有一個男生?」老師說對。好多媽媽坐在階梯長椅上等。小J一直黏著我說:「喜歡媽媽、喜歡媽媽....」我很怕他又要大哭了。後來老師叫他過去一起站,然後開始做暖身動作。大家都在轉頭,就他不轉。因為小P會吵,我只好帶他離開。在門外透過玻璃看到小J已經跟著伸長手臂了。

下課後,提心吊膽去接小J。本以為他會排斥,因為他上完戶外活動和球類的課後,都跟我抱怨時間太長,他不喜歡。不過讓我意外地是,他好像不排斥體操,說喜歡,還說好玩。他提到他們在墊子上跳,但是不肯示範給我看。

這雖是三到五歲的初階體操班,可是好些小女生打扮得有模有樣,像小選手一樣,真的是有備而來!不過老師說男生穿短褲就可以。

晚餐時,某人說體操本來就是女生去的嘛。小J就說為什麼要去上女生上的課?我只好跟他說,他上很多課都是女生多(這是事實),但不表示只有女生能上。

某人聽到美國媽媽嚴陣以待的景象,就說這是當然的。美國家長對小孩學這種有錢途的體育項目,都是很嚴肅的。還有家長因為小孩在球探出現的比賽沒法上場,氣得把教練打死。那我可不是這樣,我只是想讓老大練一下平衡感,好讓他早點學會溜滑板。。。


由 Debby 發表於 10:08 PM | 迴響 (0)

June 19, 2012

帶小孩上親子課的體會

去年八月,由於小P遲遲沒有想走路的跡象,我想讓同儕刺激他走路,於是幫他報名了兩堂親子課,一堂是我們附近的活動中心,就是以前小J上過的T老師班。另一堂課是成人學校附屬親子學校的一歲班。

等小J上活動中心的Pre-K班後,他班上一個中美混血女同學的中國媽媽跟我提到,活動中心另一個教兩歲半到三歲班的S老師比較好。她覺得T老師教法很粗,不會主動關心小孩的需求。S老師就很細膩,注意到她女兒很內向害羞,會常常稱讚她,讓小孩有信心。下課後會主動跟家長說小孩的狀況和進展。之前我也聽另一個淡水來的媽媽提到,她兒子上過兩個老師的課,比較喜歡S老師,大概因為S老師很溫柔,T老師則像她一樣作風比較陽剛。

我那時才知道,原來幼兒班的老師可以有這麼大的差異,應該讓小孩多上不同老師的課,以便找到最適合他的老師。不過知道的有點晚,小J已經過完那個階段,正在進行和接下來的階段,就沒那麼多選擇,也不見得是我們可以選的。倒是小P猶有可為之處。

帶著小P上完一學期T老師的課,我就沒再報過她的課了。因為小P還要上唱遊課(Kindermusik),再加兩堂親子課,我覺得快累死了,而且沒什麼時間去買菜,帶小孩上課和接送小孩,實在很花時間和體力。既然上過一次T老師的課,再上一次聽類似的內容,多少會覺得無聊,因為她連笑話都可以一成不變(萬年講綱啊)。雖然她曾在課堂上說過,如果媽媽們已經帶小孩上過一次她的課,第二次也許會無聊,但小孩不會,因為他們是第一次來,而且這年紀對重複的事(玩玩具、勞作和circle time),不會感到無聊。可是和親子學校的相比,小P似乎也覺得T老師的課沒那麼有意思。

或許這樣比不完全公平,因為親子學校的課長達三小時(我們只待兩個多小時),活動中心的課只有一個多小時,在課程安排上,本來就不同。親子學校因為場地固定,玩具比較多(很多家長會把家裡不要的玩具捐出來)。活動中心因為教室供不同老師輪流用同一間教室,設備就必須精簡,以便移動。

但我覺得最根本的原因是,親子學校的祖母級B老師不但相關知識豐富,對小孩很有愛心和熱誠,對家長也同樣關心。她知道我有兩個小孩,有時會問我小J的狀況,如果我碰到難題,她會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議。有回我因為小J在學校碰到問題,講一講都快哭出來了,她不吝於給我擁抱和關懷,以過來人的身份(她是兩個兒子的媽,大兒子成長過程也不是很順)提供經驗。

人在當下常對於擁有的幸福沒有感覺。B老師的好,雖然之前上課時多少會體會,但真正的體認是上完她的課之後。今天我帶小P去另一間活動中心上一堂幫助兩歲小孩上Preschool的課,發現不同的老師作風居然可以差這麼多。這堂課讓我覺得有具體目標(例如為Preschool或幼稚園做準備)的課,似乎都比較沒注意個體需求,讓那些比較小或發展比較慢的小孩覺得跟不上、沒意思。這是兩歲的班,照理不應該有這種感覺,因為大人能要求兩歲小孩什麼?小孩的發展是大人推不來的。雖然老師還是和顏悅色,可是我能感覺到她有點推促小孩的發展。忍不住在心裡想:B老師不會這樣,親子學校兩歲班的其他老師應該也不會這樣。

好在這堂課只有四十五分鐘,一共上八次而已。等到九月,我們就回親子學校上課了。然後再過幾個月,小P就可以去上S老師的單飛班,看看他喜歡不喜歡S老師,以及S老師的教法適不適合他了。

由 Debby 發表於 09:23 PM | 迴響 (0)

April 17, 2012

讓人頭大的暑期課程

這年代的臉書除了讓人找到久違的同學朋友,還有個作用是收集資訊。好在之前加入kindermusik老師的臉書,我才在剛過掉的週末知道這週一就要報名暑假的課程了。因為某人開了信箱之後,直接把課程表丟到回收桶。我看到臉書上的提醒後,趕緊從回收桶把課程表找出來,不然沒報到暑期課,暑假三個月我就要被兩個小男生折騰到不成人形了。

小J二月開始不去基督教preschool,至今兩個多月了,他週二和週四的課還是沒著落。轉眼四月過掉一半,如果報到新學校,頂多上一個多月而已。然後就跟不熟的同學一起結業了,這樣好嗎?緊接著上一堆短期的暑期課程,同學更是來來去去。看來這幾個月對慢熟的小J會是很大的考驗。

把活動中心的課程表翻來翻去,發現暑期課程都是以六歲以上居多。小J的年齡真尷尬,而且八月十日以後幾乎沒什麼活動可以報。小P目前上親子課程的學校也只有七月一個月有課程。這是說我們八月非得帶他們出去玩不可嗎?看來到時就去可能會擠死人的Sea World玩水了,不過那頂多只能消磨一、兩天。(在這種突然下雨時很冷,氣溫很像冬天的四月天計畫八月的事,違和感真重。)

除了小J,我還得考慮小P要上的課,並且規劃時間和路線,他們兩個上的課要能搭配才行。這又要讓我多長幾根白頭髮了。想了半天,最後決定以小J為主,在小J上課的時候,我才有可能帶小P去上課。

花了好幾個小孩,終於在週日晚上把想選的課都排出來,過程中充滿各種抉擇與考量。暑假第一週幫小J報了動物營,一共五天,每天早上兩個半小時,五歲是最小的,最大到十二歲。希望這個動物營能讓他練練膽,跟大小孩相處。其實報名這個營,我有點擔心,因為他到時剛滿五歲,英文不算太好,要跟那麼多大小孩一起上課,會不會發生什麼比較不愉快的經驗?不過我希望自己是多慮了,因為很多營的說明都提到會根據年齡分組。根據我帶小孩上課的經驗,老師會輪流讓大家看到動物,不是像我們以前成長的台灣環境,讓小孩推擠競爭,弱勢的小孩根本沒機會看到想看的東西。我們不要把自己負面的成長經驗帶給小孩比較好。

後來婆婆聽到動物營的狀況,很反對。她覺得小J在這個國家是弱勢中的弱勢,如果因此有不好的經驗,豈不影響他以後的學習?可是我覺得我們不可能一直保護小J。他到秋天就要上幼稚園,到時我根本不可能跟著去,學校裡總會有比較大的小孩。他成長的路上多少會有不好的經驗,這個國家並不是完全沒有種族歧視什麼的。如果碰到問題,我們在來想辦法解決。

我還準備幫小J報了滑板、足球和體操課。我覺得這年紀男生還不用學音樂等其他才藝,那就多上點體育課,他需要好好鍛鍊體格,練練平衡感。而且有研究顯示,充分運動過的小孩,比較不會有在課堂上過動的問題。

其實最應該報名的課是游泳,小J自己也很想上(因為他喜歡的卡通人物Calliou學過)。可是這裡的活動中心沒有游泳課。記得有朋友帶小孩去附近的高中上游泳課(高中才有游泳池),可是我不知道在哪找課程,還得打聽一下。週末正好碰到某人同事,他們提到與小J年齡相仿的大女兒正在YMCA學游泳,一期七堂課。查了一下,最近一期是4/23-6/9。不知暑假是否開班,否則秋季班從九月初到十月底,後期就進入秋天,恐怕會比較冷。

週一早上八點多,我才有空上網註冊(註冊系統從六點開始啟動)。結果居然沒報到小J學校的暑期班的六到七月班,只報到七到八月班。於是我趕緊報另一間活動中心的暑期班,早上只上兩個半小時的課。後來一查,沒報到的班waiting list已經排到十二人了。小J是候補第六人,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候補上?

本來對小J上什麼課都沒意見的某人,晚上一聽到我幫小J報體操課,說不要讓他去,因為他認為拉筋會讓小孩長不高。我一開始也想到這點,看了一些資料,覺得還好。因為這年紀一週才上45分鐘的課,根本比不上職業選手拉筋的活動量。身高最主要看遺傳。而且太高的人要挑戰體操的話,對平衡感是很大的挑戰,所以做得比不上那些個子小的,最後出線成為職業選手的因此是個子小的人,久而久之也會讓大家覺得學體操等於長不高。我最重要的考量是小J平衡感很差,讓他去練一下會比較好。這堂課是除了早上的暑期班以外,唯一額滿的才藝課,一班只有八人。

當年公婆反對某人學空手道,認為空手道選手要劈磚,會傷筋骨,寧願讓小孩學柔道。可是哪有初學的小孩去劈磚的?初學各種運動的小孩,只要按照正確方法運動身體,都是好的。我覺得當父母老以職業選手的一些行為來考量小孩學東西的話,會有很大的偏差。

我在Youtube上看了一些兒童體操的短片,發現很多項目都是以前小學體育課時考過的。我那時遜到不行,每次都祈禱能過關,畢竟從沒學過。雖然小J一開始上課時也會遜到不行,可是我還是希望他能試試看,起碼知道身體可以怎樣運動,不是他以為的亂扭。

後來檢查課表才發現漏報足球課。於是改報籃球課,平衡一下某人對體操課的疑慮好了。

排完課才發現暑假一共十二週(五月底就放暑假),但是課程多半是七、八週,加上一週的動物營,還有三週空檔,位於六月前十天和八月十日以後。想到到時要跟兩個精力旺盛的小男孩成天混三週,真是頭大啊……

由 Debby 發表於 10:00 PM | 迴響 (0)

April 27, 2010

第一張證書

十五堂課的幼兒音樂律動班終於在今天上完了。下課前,老師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張上課的證明。這是小J除了出生證以外,拿到的第一張證書。我跟小J說:「這是你的證書。」他做勢要翻開,跟我說:「打不開!」我趕緊解釋:「證書就是一張紙而已,不是真的書。」

上了十幾堂課,小J其實還是放不開。別的小朋友開心地蹦蹦跳跳時,他都只是站在原地。慢熱的小J倒是會在家裡聽上課CD時,邊聽邊拍手。聽到讓老師關燈、家長邊聽音樂邊抱小朋友的音樂時,他會趴到我的背後,跟我一起聽那個曲子,因為我現在沒法抱他。

他也很喜歡唱自己的歌。前幾天婆婆就跟我說,她聽到還沒睡著的小J興高采烈地唱歌,唱完之後,跟陪他睡覺的小熊說:「小熊,這是左腳!」

有天小J下午吃點心時,突然說:「沒有音樂!」讓我和公婆一陣錯愕。他們笑說:「又不是餐廳!」我忙著張羅小J的東西,無暇分身去放CD,只能跟他說:「吃完再聽音樂。」他現在很習慣聽音樂,有時某人在準備吃飯時,把小J的兒童音樂關掉,還會引來這小子的抗議。

報夏季課程時,小J說還要上Mary老師的課。我找了半天,沒找到相關課程。今天一問,老師說她要放暑假,九月以後才開課。她說,到時我可以報家庭班,就可以帶兩個小孩去,八個月以下的嬰兒不用錢。聽來是個好主意。小J之前就說想跟弟弟一起上Mary老師的課,我本來以為他們年紀差一截,不太可能,沒想到真的有個班可以讓他們兄弟一起上。只是,我覺得等弟弟會坐之後再帶去上課比較好。這次班上兩個寶寶,一個是將近六個月,一個是七個月,都是會坐了才跟姊姊一起上的。而且九月開課時,弟弟還很小,需要睡很多覺,大概沒法上一個半小時的課。或許冬季班再帶兩個小子一起去,會比較好吧,到時我會希望他們不要因為上了課,又被傳染疾病,不然,又得停上好幾堂課了。

由 Debby 發表於 10:42 PM | 迴響 (4)

April 18, 2010

單飛?小生怕怕

轉眼又到了要報夏季班的時候了。下一期就會碰到弟弟出生的兵荒馬亂期,不過,我想還是繼續讓小J去上單飛班吧。其他的課則暫時可以不上。因為小J這陣子上單飛班的狀況並不順利,為了克服障礙,這堂課還是不要中斷比較好。

為了讓小J上單飛班,上第一堂課前,我幫他做了一些心理準備。這次老師不提供點心,所以上第一堂課時,我幫他準備了他最愛的Gold fish小餅乾帶去。公婆那時也跟著去,說要看小J最喜歡的老師。

不過,糊塗的我,上課前並沒有再看一下註冊單。到了教室之後,我們看到其他媽媽幫小孩把午餐包放到寫有小孩名字的塑膠籃子裡,我也快速找到小J的,然後把點心盒放進去,心裡暗想:原來這堂課還得帶午餐包啊!之後另一個媽媽跟老師說,有人的東西放錯了。我轉頭一看,原來是指我們的東西,我才發現那上面的名字不是小J的。那小J的籃子呢?老師拿來學生名單,我趕緊從包包裡掏出註冊單,看了才發現,真尷尬,我弄錯了上課日期了。

這時小J已經站在小白板前玩了起來。老師說沒關係,可以讓他待一下,感受一下這堂課跟之前親子課不一樣的地方。上課時間一到,其他人的媽媽都走了,只剩下我。

我注意到這個班的人數遠遠多於報名手冊說的八人。老師說,她會開放給舊生,因為舊生是新生最好的老師,有些舊生已經將近三歲半了,比小J大不少。我算了一下,大約有十五個小孩。老師說,只有三個是新生。舊生和新生一看就知道不一樣。舊生都像識途老馬一樣,很自在地玩了起來,而且好幾個是一起玩的。先是擠到角落的沙發上去看書,然後一起去玩玩具。當老師開始唱clean up時,舊生立刻收起玩具。搞不清狀況的小J說:「還要玩!」然後被一個姊姊奇怪地看了一眼。之後小J就被我帶離教室。心不甘情不願離開的小J嘴裡嚷著:「沒有做勞作!」不好意思,是媽媽糊塗,等真正上課的時候,再來做勞作吧!

到了真正的第一堂課,我發現小J的班上跟我們跑錯的班很不一樣。我們跑錯的班是一週兩天,所以大孩子比較多。小J上的班是一週一天,人數比較少,只有十人,而且有一個不到兩歲半。據老師說,除了講中文的小J不會英文,還有一個西語裔男生,和一個印度裔女生不會英文。後者之前已經上過八週的課,英文程度從零,變成可以講三、四個字的句子。

沒有我在身邊,小J就一個人站在桌子前玩。老師唱clean up時,他知道要收東西。可是他還是站在那。在課程的前段,有個唐氏症的大女孩在教室裡,後來又來了一個阿姨,一度在小J旁邊跟他講話,小J可能聽不懂,坐在角落的我遠遠看到他快要哭出來了。那個大女孩和阿姨走了之後,小J就繼續面無表情地自己玩。後來有個把頭髮分兩邊綁,看起來有點像小甜甜的金髮女孩克萊拉跑到小J旁邊抱了他一下。課後我問克萊拉的媽媽,原來克萊拉比小J大一點(我看她個子小,本來以為她年齡較小),這個月就滿三歲了,是家裡的老三。

之後是故事時間,老師給小朋友一人一個墊子,坐在地毯上聽故事。小J沒有過去,他依舊站在原地,不過老師有時會把書轉向他,即使小J聽不懂。

勞作時間時,老師要小朋友用一種顏料罐在有圈圈構成圖案的紙上上色。在其他小孩忙著拿顏料罐在紙上敲打時,小J因為聽不懂,所以不知道怎麼做。老師曾抓著他的手點了幾個色點,不過他好像還是不知道怎麼做。最後他只點了兩個,老師說還算不錯。

後來要去戶外玩時,小J也跟著去了。一群小孩俐落地騎著三輪車。小J不會騎,一開始就坐在車上不動。老師移動他的腳,要他用腳踩地前進。我透過落地窗,看到小J似乎在移動,他應該知道老師的意思吧。

到此為止,老師和我都覺得還不錯,老師說他是採用媽媽席的小孩裡,表現最好的,因為他沒有一直跑過來找我(只有在流鼻涕時,才來找我),也沒有待在教室裡不肯出去。小J要我幫他擦鼻涕時,我要他去找老師擦鼻涕,他用中文跟老師說:「擦鼻涕!」老師問:"Tissue?"然後就幫他擦了。我和某人都納悶:「擦鼻涕」的發音跟面紙怎會很像?

之後是點心時間,他跟一群小孩洗完手回來,拿了午餐包,然後就哭了大約一分鐘。因為他不會開他的午餐包,沒辦法吃點心。老師開了之後,他吃了起來,就不哭了。吃完之後,他跑來跟我報告:「吃完了!」我要他去喝水,可是他不會轉開他的杯子,我請老師幫忙,老師說她以為那個是鴨嘴杯,沒想到是要轉開的吸管杯。

下課前是音樂時間。這次已經不唱Humpty Dumpty和Itsy Bitsy spider了,老師改唱一首跟小狗有關的歌,所以老師邊唱邊學小狗的動作。小J應該會喜歡才對。可是他聽不懂,所以又在狀況外,站在一旁像局外人一樣。

以一個不懂英文的小孩的表現來看,老師對小J第一堂課的表現算滿意。所以我以為之後只會更好。沒想到,事與願違。

第二堂課的勞作是用手沾顏料在紙上抹。因為這可能把衣服弄髒,所以老師幫一個小朋友做完之後,再幫另一個小朋友做。這天的上課流程因此不太一樣,沒有戶外時間。老師問我:「小J會不會抗拒用手沾顏料?(有個小朋友堅持不要做這項勞作)」我說:「有可能。」老師又問:「妳要不要過來幫他?他可能不會想要我幫他弄。」我便過去幫小J用手沾他想沾的顏色,然後在紙上抹來抹去。我本來以為他會抗拒的,沒想到他還算樂在其中,一連換了四種顏色,把紙都抹到快爛了。我幫他用濕紙巾把手擦乾淨之後,就回去坐在角落的椅子上。不過,之後的狀況就變成我們不希望發生的。

小J之後還是不肯在聽故事時間跟其他人一樣坐在墊子上,他不時來找我,次數比第一次頻繁許多。我越要他去參與小朋友的活動,他就越抗拒。所以課程結束後,老師說他今天大概比較沒有上課的心情,而且是她的錯,是她要我過去跟他一起做勞作的,這樣他以為可以一直跟我在一起。她要我之後別跟他講話,因為我鼓勵他去參與活動,會讓他以為我要離開他。我便說我下次不跟他講話了。

過了一個春假,又要上課了。我跟他說,這次我還是坐角落,他看得到我,但是我不會跟他說話,他要跟別的小朋友一起上課。

第三堂課一開始還好,他自己玩自己的,聽到老師唱clean up,就收玩具,還想幫旁邊的克萊拉收,但是小女生不領情,大聲拒絕:"No!",小J就一副有點受傷的樣子。之後,三歲多的印度男生抱著一盒玩具,湊到小J旁邊。小J大概記得我跟他說的,有小朋友到他旁邊,就跟人家打個招呼,所以他說了Hi。可是之後那個印度男生講了一串話,小J當然聽不懂,再加上不喜歡陌生小孩靠他那麼近,他就大聲哭了起來。這一哭,比第一堂課為了沒辦法打開午餐袋而哭還久。我眼睜睜看著他哭到鼻涕都滴下來,仍舊得坐在位子上不動。

後來他就像被釘在椅子上一樣,完全不肯離開那張椅子。經歷說故事時間和戶外時間,他都是如此。在小朋友排隊等著去外面玩時,他大哭到讓幾個男生把手指頭比在臉前說:「噓~」,老師立刻制止他們。老師在小朋友都跑到外面去後,問小J要不要出去玩,聽不懂的小J大聲說:「不要!」老師轉頭問我那是什麼意思,我說那就是No,老師就不管他,幫他擦了鼻涕之後,留了一盒面紙在他面前,很快地出去看其他人了。之後克萊拉跑進來,坐在他對面,小J本來不哭了,這下又放聲大哭。克萊拉看了一陣子,跑到小J旁邊,抽了一張面紙放在他面前,又跑去玩了。

戶外時間結束,就得集體排隊去洗手間洗手,然後吃點心。小J依舊不肯動,老師便把他留給我。我走過去問他要不要吃點心,他開始說不要,後來說要,我就把他帶去洗手間。克萊拉那時還問我,我的肚子裡是什麼?

回到教室後,小J拿了他的午餐包,又跑來找我。我要他待在原位,老師會幫他。其他小朋友吃完之後,跑去另一個角落的沙發區擠在一起,小J則一直留在原位,直到下課。

回家前,我問老師要注意什麼。老師要我告訴她小J對這堂課的看法,她有點擔心小J不喜歡這堂課。還要我觀察,他上課前會不會抗拒,表示不想去上課等等。她不希望他因為不能一直來找我,就坐在椅子上不動。這次他上課的狀況實在不理想。

我事後問了小J,他還是很喜歡老師,也想上課,可是他怕其他的小朋友。我跟某人認為,語言可能是個大問題。因為上畫畫課時,旁邊有個中美混血的弟弟轉頭叫他:「哥哥!」小J的反應還好,也會在我指導下回應:「弟弟!」在三代同堂之後,小J的中文進步得很快,與大人交談沒問題,可是一切換到英文,他就像鴨子聽雷了。婆婆則認為,如果小J肯跟別的小孩玩,語言不是問題。可是現在小J還是很怕生,尤其怕別的小孩。

本來婆婆要我別幫小J再報名什麼課程,讓他跟爺爺奶奶玩。然而小J不該只跟家人相處,他需要學習跟同年齡的小孩相處,尤其需要開始接觸英文,所以接下來半年,我想還是讓小J繼續待在單飛班吧。等他適應好一點,再讓他去上三小時的幼兒班吧。

由 Debby 發表於 09:52 PM | 迴響 (0)

March 26, 2010

第一堂畫畫課

這週小J開始上春季課程。原本我以為他一週要上四堂課。如果我的身體狀況不錯,本來應該沒有問題。可是我從二月咳嗽至今,不但沒好轉,還被醫生說是肺炎,所以少出門吹風似乎對我較好。在幾堂課之間取捨,我本來想幫他退掉畫畫課,可是問了小J,他說要上。既然公婆在這,我不能出門的時候,他們可以帶小J上課,所以還是去上吧。

第一堂課上課時間過了兩分鐘,我們才趕到。推開門一看,裡面好少人!除了黛比老師,就只有三對母子而已。其中一對是唱遊課的西語裔同學母子檔。另外兩個媽媽,出乎我意料之外,居然都是黑頭髮黃皮膚的亞洲人。我本來以為都是中國人,不過後來發現其中一位媽媽不說中文,從長相判斷,可能是韓國人。

課程的開始是故事時間。老師拿著一隻黑耳朵的白狗布偶,說小狗SPLAT的故事。在書裡,SPLAT不見了,找到最後,原來牠去畫畫去了。故事講完才是畫畫時間。

小朋友得先穿上含袖套的圍兜,然後坐在桌子前。媽媽都坐在小朋友的後面。根據老師發的家長守則,這堂課的設計是包含好幾項有趣的活動,因為這階段(一歲半到三歲)的小孩注意力有限。這堂課強調的是小朋友能享受其中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所以希望小朋友自己動手(同時因為這階段的小孩開始發展他們的獨立性),不要家長為了求好心切而插手。這堂課用的都是可以水洗的東西,所以小朋友要是弄髒了,家長也不必太緊張。另外,這堂課也企圖發展兒童的語言能力,所以老師會帶著小朋友講顏色、形狀和活動的名稱,家長也要配合。

這次小J又是班上年紀最大的小孩,應該也是唯一不會講英文的,我照例得在旁邊充當翻譯。第一個動手做的項目,是用水彩畫在鋁箔紙上。另外三個小孩都在畫線條,也不知道要洗筆再沾別的顏色,所以最後鋁箔紙上都是顏色混濁的線條。小J前陣子在Ms Tia的課堂上開始畫點點點,脫離畫線條的階段,這次他仍畫點點,而且他對那一小盆水很有興趣,一直問我那是什麼,於是我讓他三不五時就洗筆,他畫出來的顏色也就比較純粹。

畫完之後,老師拿出印了畫框的白紙,要小朋友把白紙蓋在鋁箔紙上,把先前畫的東西印到白紙上。課程的最後,老師會拿出每個人的畫作讓其他人欣賞,然後拍手表示讚賞。

完成之後,大家移到另外一張桌子去。先是玩跟色彩、形狀等有關的拼圖(就是Melissa & Doug 4 Puzzle Pack with Storage Case),然後玩play-doh。桌上同時有彩色筆和紙,所以小J很忙,他既想玩黏土,又想玩那幾個圓圓胖胖的彩色筆(類似Crayola Beginnings TaDoodles First Marks BUV)。老師讓每個小朋友用play-doh剪刀剪黏土,不過小J還不太會用剪刀,之後還有七堂課可以練。這次玩的黏土是黃色,老師因此要每個小朋友輪流說yellow。

這堂課只有45分鐘,所以這幾個活動輪流進行,一下就下課了。其實上課不到五分鐘,小J看到老師很陌生,就嚷著要回家,我跟他說上完課有貼紙,他才勉強留下來的。可是課後老師並沒發貼紙,其他人很快就走了。我繳材料費給老師時,跟老師說:「小J上完別堂課,都有貼紙或印章,所以他以為這堂課也有。」老師才說:「喔,我有貼紙,我忘了!」然後才拿出小狗腳印形狀的貼紙,讓小J選了兩個,在左右手的手背各貼一個。所以他是唯一拿到貼紙的小朋友。

上完課後,小J這幾天都要我拿play-doh出來讓他玩,對於畫畫似乎沒那麼多興趣。看來重頭戲反而沒激起他的興趣,反而是課餘活動比較吸引他?


由 Debby 發表於 10:36 PM | 迴響 (0)

March 03, 2010

上學事大(二)

今天是我和小J最後一次一起上Ms Tia的課。三週後,他就要自己上單飛班了,我於是跟他再次提到這件事,然後說:「到時Ms Tia會在那邊,媽媽不在那邊,你跟小朋友一起玩,Ms Tia要你們做什麼就做什麼,你會跟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做勞作和吃點心,可以出去玩的時候就和小朋友一起出去。」小J本來說還要跟我一起上課,後來便很認真地問我到時他一個人上課的細節,主要是過程。其實我也不知道,因為考量他不會英文,事先讓他知道會發生什麼事較好,我便跟他說,我會去問Ms Tia。

今天Ms Tia跟媽媽們談的是幼兒班(preschool)。她極力推薦鄰近社區活動中心附屬的幼兒班,因為師資很好,學費又相對低廉。很多幼兒班一個月就要三、四百美金(某人公司附屬的更貴,一個月七百多美金,差別是時間較長,符合雙薪家庭的需要),一週不過上課三天,每次三小時而已。四月下旬全面開放的註冊日是很好的機會,因為一般幼兒班都先把名額保留給舊生和舊生的弟妹,剩下的名額就得看登記順序了。她說,很多昂貴的幼兒班不見得是最好的,要看家長和小孩的需要。在她看來,這年紀其實不需要學什麼東西,去幼兒班就是跟別的小孩一起玩,學習分享和參與共同的活動,這樣就差不多了。

我對幼兒班的期待也差不多就是如此。我不認為小J現在需要學什麼英文字母、西班牙文等等(朋友小孩去的私立基督教幼稚園據說會教西班牙文,W城的一所蒙特梭利幼兒班則號稱有法文和中文課,一週一次)。能學很多語言當然很好,Ms Tia也提到只會一種語言的是美國人(這源自一個嘲笑美國人的笑話),但是她很努力地學了西班牙文好幾年,還曾在西語裔很多的環境工作過,可是她現在只會說hola(就是英文的hello),所以學語言需要持續、專注和動機。現在英文幾乎是零的小J,在五歲前把中英文說好就好了,等他自己想學西班牙文的時候,再讓他學。畢竟這裡是加州,要學西班牙文不難。

Ms Tia還提到,有的媽媽在把小孩送去上學,回歸職場後,變成更好的媽媽,因為與外界接觸後,找到生活的重心,比較快樂。可惜現階段的我不可能如此,把小J送去上學,是為了照顧他的弟弟,而不是擁有更多個人時間。這也是公主的外婆之前跟我說,小孩的年紀不要差太多的原因。她認識一個媽媽,老大都已經十歲了,可是老三才兩歲,所以得一直待在家裡,沒辦法出去工作。

其實滿三歲卻還沒送去上學的小孩多的是,要不是又懷孕了,小J也可以待在家裡,一週頂多上幾堂課就好。我帶小J去洗手時,碰到一位應該是中國大陸來的媽媽。她說她送三歲女兒來上蘇珊老師的單飛班,老二才三個月,在家由她爸媽帶。之所以沒報Ms Tia的單飛班,是因為都額滿了,沒法報名。看來小J還算幸運,卡到一個位子。

上完課後,我便問Ms Tia關於單飛班上課流程的問題。她一開始以為我們沒報名到,說這期額滿,下一期五月才開始。我說小J已經註冊了。她於是問我,我到時是要直接離開,讓她試著安撫小J,或者採用「媽媽席」的方式,我只是坐在角落裡,讓小J知道我在而不害怕?她說她希望小J感到安全自在,他符合幾個她會採用「媽媽席」方式的特徵:害羞、保守內向和獨生子。我說前幾週我可以坐媽媽席。她便同意。因為有的媽媽不想坐媽媽席。這期第三或第四堂課時多了兩個三歲的印度女孩,原本是單飛班的,她們那時都哭得很厲害,其中一個還哭到嘔吐,偏偏她們的媽媽不肯坐媽媽席。可是情況一直沒改善,Ms Tia便告訴她們的媽媽,小孩還沒準備好上單飛班,先跟媽媽一起上課比較好,所以她們才轉過來的。難怪,我本來還奇怪,這堂課不是額滿?怎麼中間又多了兩對印度母女檔,使得這堂課的印度母子檔高達五對。

我本來擔心小J到時會一直跑來找我,Ms Tia說沒關係,我到時不能參與他們的活動,他要玩玩具、做勞作、出去玩等,都得離開我才行。我就像背景人物一樣,可以跟他說話,但是不參與實際的活動。他會觀察,覺得那些事物吸引他,就會決定要不要參與。有些小孩一開始都坐在角落,坐好幾個禮拜,不參與任何活動,那都沒關係。她有個學生的媽媽坐在媽媽席坐了整整兩期,小孩才放得開。但是她預估小J不需要那麼久,畢竟他和我上過兩期課,已經認識她,所以應該到五月就會融入單飛班了。

上次做勞作時,小J一直跑來找我,獨自坐在那時,大概看到別的小孩經過,就怕得哭了起來。我在家跟他說了好幾次,要他坐在位子上,等我拿材料回來,這樣他才能趕快做好勞作出去玩。今天他果然乖乖地坐在位子上,讓我鬆了一口氣。可是,上完課,他跟別的小孩一起去找Ms Tia拿貼紙(這次發的通通是Dr. Seuss的紅白條紋帽子貼紙,沒得選。聽說Dr. Seuss非常紅,美國小孩和家長都知道。可是我不喜歡他的畫風,沒看過那系列的書)時,他看到一堆小孩擠過去,居然差點哭出來。Ms Tia說這沒關係,他可以感覺害怕、挫折等,也可以哭,都是很正常的。單飛班到時人比較少,她可以比較容易控制場面,可是還是會有比較粗魯的小孩,小J必須學會自己去面對處理被推擠等的狀況,我沒法幫他。

Ms Tia還說,小J很像她的第二個兒子,非常害羞內向,直到兩歲才開口講話(小J的確也是講話比較晚的小孩)。他們雖然都在角落裡默默地看著,跟那些玩得很瘋的小孩不一樣的是,他們可以詳細告訴你發生了什麼事(小J是這樣沒錯,到了晚上,他都會迫不及待地跟爸爸說他的見聞),而那些橫衝直撞的小孩不見得記得他們究竟經歷了什麼。她的老二直到六歲才去念幼稚園,比別人晚一年,而且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才肯跟老師說話。她是為了這個兒子,才變成幼教老師的。因為就算沒有在同一個教室裡,她的兒子知道她在附近,就會比較有安全感、比較穩定,而他們從沒逼他做什麼。她的兒子現在已經很有自信了,可以從容不迫地面對很多事。她強調,其實只要一年,小孩就有很大的進步。到十歲時,小孩根本不會記得現在經歷的事,反而是我要調適、面對的比較多。

我知道小J在我身邊時,比較穩定、有安全感,跟他一起上課時,我也看得到他的改變。可是他終究得面對自己和環境的變遷,拿捏出自己的生存之道。以前上幼兒音樂律動班,小J只要看到有別的小孩在旁邊,他就不敢去拿老師放在盒子裡的東西,這週他居然伸手拿一個妹妹手上的樂器,那個妹妹抓得緊緊的,沒讓小J搶走,還回頭看小J一眼。我趕緊要他拿盒子裡的,不要拿別人手上的,這個快要進入非常三歲時期的小子居然嘴硬:「還要拿別人手上的!」他最好不要再來一次,否則在學校被排擠,回家又被處罰。

Ms Tia照例在最後一堂課請小朋友吃蛋糕,還送小朋友一個氣球。我問小J要什麼顏色的氣球,他說要粉紅色的。我說他昨天已經在Trader Joe's拿過一個粉紅色的氣球了。就在我們討論時,兩個粉紅色氣球分別被一個男生(正是Ms Tia說的會穿粉紅色衣服的雙胞胎男生之一)和一個女生拿走。小J改口說要紫色,然後我們又眼睜睜看著兩個紫色氣球被兩個女生拿走,最後小J帶回家的是紅色氣球。

Ms Tia說的果然沒錯,男生在這階段也會喜歡粉紅色!希望她說小J到五月就可以適應單飛班的預測也正確無誤,這樣小J九月就可以去上幼兒班了。


相關:
上學事大(一)

由 Debby 發表於 11:38 PM | 迴響 (0)

February 24, 2010

粉紅男孩的換床問題

這期的Play & Grow with me將近尾聲,下週就是最後一堂課,然後小J就要挑戰一個人上課了。今天因為我仍猛咳不止,再加上下雨,就只好跟嚷著「要去上Ms Tia課」的小J說抱歉,讓他陪我在家裡。

前兩週的課程,一堂是跟睡覺有關,另一堂是講到營養。

Ms Tia又提到三歲前應該讓小孩從嬰兒床換到一般的床。這真是說中我們眼前的問題。

自從我懷孕以後,抱小J上床就變成苦事一樁。隨著肚子越來越大,肚子老是在抱小J上床時擠壓衝撞小床的欄杆,對我和肚裡的胎兒都不算舒服。我一直以為小J的嬰兒床只可以改成Full size的床,因為當初買了配件。後來我看了JCPenny網站的床組說明後,才終於想起,小J的嬰兒床還可以改成幼兒床。事不宜遲,某人很快就在假日把一邊的欄杆拆了,換成較低且較短的幼兒床欄杆,這樣小J就可以自己上下床。

從此之後,小J樂得自己在床上爬上爬下,經常跟我說他要自己去睡覺,其實是跑上床去抱他心愛的毯子。只是,他有點意見,他總是指著上下床的缺口說:「沒有圖案!」他很喜歡床圍(bumper)上的圖案,自他一歲多開始,他就會看著上面的星星、月亮或羊的圖案睡覺。既然欄杆少了一節,床圍自然也就少圍一點。

這個床圍是他換床的大障礙。弟弟再過一陣子就要出生,我們不準備買新的嬰兒床,所以小J無論如何都得換床,而且最好早一點,讓我們有時間陪他適應。

因為看到有人說,幼兒床大約用到四歲多。小J再過幾個月就三歲了,買一張只能用一年多的床,實在太不划算了,到時也不知怎麼處理。最方便的過渡辦法,就是只買一張單人床墊,直接放在地上,這樣他就算從床上滾下來,也不會太痛,畢竟我們家有地毯。這個方案對小J毫無吸引力,因為換床之後,他就沒有可愛的床圍圖案可以看。

Ms Tia說,可以去買簡單的床欄,就可以用他喜歡的床圍了。床圍可以用到六、七歲。另一個看來比我年長許多的資深媽媽也說,小孩子睡覺時很會滾來滾去,用床圍可以讓他們撞到欄杆時比較不痛。所以我們得研究一下,有沒有床圍可以直接裝在床墊上。

這一堂課裡,有個媽媽不知道問了什麼問題,Ms Tia便跟大家說,即使小孩年紀很小,千萬不要幫小孩的生殖器取奇怪的小名,男生的就是陰莖,女生的就是陰道。她聽過有個小男孩的奶奶叫小男孩的陰莖為「聖誕節」(在場的媽媽都忍不住笑出來)。當孩子有天跑來跟媽媽說:「我跟奶奶發生性關係」時,你猜這話是從哪來的?她強調,一開始就讓小孩知道生殖器的正確名稱,讓小孩有正確的觀念,讓他們在跟性有關的事情上,比較不會被誤導,而且知道可能發生的後果。

接下來的一堂課,Ms Tia提到,因為她有個學生家長是小兒科醫生,所以她看了一些關於副食品的資料後才發現,現在一些新說法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以前我們被灌輸的觀念是,那些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越晚給小孩吃越好,但是現在的新說法反而認為這樣不好。

去年的Parents雜誌上有篇文章就是持這種新說法,還說給新食物的速度不要太慢。像我以前那樣,一種副食品吃一個禮拜再換,算是太慢的那種,應該三天換一種新食物。至於嬰兒在四個月大或六個月大開始吃副食品較好,目前沒有定論,唯一的結論就是不要晚於六個月。到底應該怎麼做,我想過一陣子再傷腦筋吧。

上完課,Ms Tia發貼紙時,小J要了一個粉紅色底色的恐龍貼紙。我便跟Ms Tia提到,小J最近很愛說「粉紅色」,老是指鹿為馬,把各種其他顏色說成「粉紅色」,有天甚至跟我說,他要穿粉紅色衣服。我剛開始懷疑他到底知不知道什麼是粉紅色,後來發現他好像知道。阿D在兩歲半之後,常把各種顏色說成「橘色」,他媽媽說阿D很喜歡橘色。現在小J出現類似的行為,難道他喜歡起粉紅色?我不介意小J穿粉紅色,只是想弄清楚他只是隨便講講,還是認真的。

Ms Tia說,這對這年紀的小男孩來說,非常普遍。他兒子就是從這年紀開始喜歡粉紅色的。小男孩的POLO杉裡,粉紅和紫色是很常見的顏色。班上那個雙胞胎的媽媽就讓她的小孩穿了不少粉色系的衣服。她自己的兒子到中學階段,還是很喜歡粉紅色。他們班上的班服有藍色和粉紅色兩種,她兒子就選了粉紅色,而且是男生裡唯一選粉紅色的,沒有人笑他!

我查了一下,Gymboree集團裡,沒看到粉紅色的男生衣服。倒是Gap的男童短袖POLO衫,的確有粉紅色,沒有紫色,只是現在沒特價。現在的天氣還很冷,輪不到短袖出場,所以過一陣子再說吧。

由 Debby 發表於 10:35 PM | 迴響 (0)

February 18, 2010

上學事大(一)

兩週前的春季班報名,我幫小子報了單飛班。單飛班有兩種,一是一週兩次,另外一個是一週一次,都是一次一個半小時,每班八個人。這個班非常熱門,某人八點多上線報名,四個班有三個額滿,所以小J報到的是一週上課兩次的中午班。妮蒂的媽媽本來也想報同樣的班,可是她下午才上線報名,那時已經全部額滿,只能去報另一個蘇珊老師的班。

有次上完幼兒音樂律動課,我們在活動中心裡躲雨時,我看到蘇珊老師班上的小朋友從教室裡跑出來騎三輪車。那些小朋友大都很會騎了,就算不會騎(只有一個或兩個),也會坐在三輪車上用腳輔助,讓三輪車快速往前移動。其中一個不會騎三輪車的印度男孩,大概對我們很好奇,一直騎到我們面前。我因此注意到他的鼻子底下掛了兩條鼻涕。不過,蘇珊老師似乎沒注意,她在場中央注意小朋友,不時清點人數(畢竟那邊是公共空間,可能一不小心就有小朋友不見),若有小朋友要上廁所,她就敲活動中心辦公室的門,讓裡頭的工作人員帶小朋友去上廁所。

之前我很擔心他們吃東西前不洗手。問了斜對面的印度太太,她說Ms Tia會帶小朋友去洗手。Ms Tia也說會。所以應該可以放心?我帶著小J上課那麼多次,觀察的結果是,洗手不保證不染病。因為這年紀的小孩照樣會東摸西摸,食物掉在地上也撿起來吃。感冒的小朋友若要咳嗽,張著嘴就猛咳,並不會掩口,飛沫和病菌立刻四散。所以這一個多月以來,我和小J已經生病兩回了。

之前一個婦產科醫生在我第一次產檢時就提到,如果較大的小孩上學,很容易把病菌帶回家。尤其是五歲以下的,很容易感染一種病毒。懷孕的媽媽若是感染,胎兒也有很高的機率被這種病毒入侵。所以我對小J到底要不要上學,其實不知該怎麼辦才好。可是為了他的社交能力,把他送去上學是應該做的事。所以先上一個半鐘頭的單飛班,勢在必行。

現在小J在教室裡,一旦看到別的小孩靠近,或者只是從他的座位後面經過,還是會怕得立刻站起來,緊貼我的身體。上週上完課時,有個剛滿兩歲的Shea妹妹問他能不能坐他的推車。因為Shea是老二,不到兩歲媽媽就生了妹妹,媽媽改推妹妹,她得自己走路,不像小J都超過兩歲半了,整天還坐在推車上。所以最近兩次上課時,Shea看到小J的推車,都跑過來說她想坐(她坐了就希望有人推,小J和我推過一回)。小J當時怕得要命,我跟他說:「妹妹只是要坐你的推車,問你可不可以,你說OK!」他照做。之後Shea的媽媽要她跟小J握手、抱小J一個。小J本來很怕,可是我在旁邊指導,所以他也照辦了。之後我們趕緊稱讚他,希望能增強他的信心。

沒想到,這週上課時,到了他最期待的勞作時間,我跟其他人的媽媽都去Ms Tia的桌上拿材料。小J一直跑過來找我,結果他的位子被其他的小朋友坐了,我只得帶他去找別的位子。等他終於坐定、不來找我了,我突然聽到有人大哭,回頭一看,正是小J!Shea的媽媽跟他說:「媽媽在那邊!媽媽在那邊!」聽不懂英文的小J繼續大哭,我只得過去安撫他,再回去拿材料,可是他還在哭,我又去安撫他一回,再去拿材料。我一來一回,耽誤不少時間,所以別的小朋友都做完勞作出去玩了,我和小J還在趕工,趕工趕到其他的小朋友都衝進來準備要吃點心了,才好不容易完成……

我在課後跟Ms Tia提到我已經幫小J報了單飛班,可是我不知道他到時會不會哭。Ms Tia要我到時留下手機,如果她在半小時內無法安撫小J,再找我。我不需要留在那裡。因為小孩在父母面前,以及獨自一人時,行為是不同的。她說我也不需擔心小J的語言問題,因為就跟學中文一樣,她只要重複用同一個詞說一個東西,小J就會知道要用那個詞來指明那個東西。

今天中午碰到印度太太時,她說Ms Tia很有經驗,她看過Ms Tia安撫哭泣的小孩,很有一套。她要是早點知道,就會把小孩都送到她那裡去。她的大兒子阿喀須兩歲半時開始去上幼兒班(在另一個學校),一週兩天半。頭兩、三個月,他每天哭,還因為哭得太激烈而嘔吐。阿喀須當時也是一句英文都不會,回家後看《芝麻街》學英文。後來因為總算交到朋友而穩定下來。我問印度太太,她當時留在教室裡嗎?她說沒有,老師不希望家長在那,因為小孩越快接受學校的環境和程序,會越快融入環境。聽起來,每個學校的做法不太一樣,因為另一個朋友說她的兒子兩歲多上學時,哭了一個月,她當時都是坐在教室最後面的小板凳上。印度太太跟我說,第一個小孩會比較辛苦,到老二時,因為每天都看著她送哥哥到學校,然後跟哥哥道別,就很自然地接受上學這件事,未曾哭過。

幼兒時期不喜歡上學,跟未來的發展應該沒有關係。阿喀須現在在學校表現很好,他的爸媽車上都貼著「模範生(honor roll student)」的貼紙。公主的外婆在退休的前一年是阿喀須的班導師,她對阿喀須讚不絕口。

所以小J到時要是哭哭啼啼地表示不肯上學,我得用平常心來面對。只是到時怎麼讓他順利度過頭幾個月的語言障礙過渡期,我還得繼續找辦法。

印度太太還跟我說,鄰近社區活動中心的幼兒班場地比較新,很熱門,如果要報名,四月底就要報了,八、九月再報名是絕對來不及的。上次她在送完阿喀須上學之後去幫女兒報名,已經有很多人在那邊排隊了。我一聽,真不知該怎麼辦。因為要是報名了沒去,就會損失五十元的報名費。四月底距離九月畢竟有四個多月的時間,我們家的生活形態在這幾個月間可能會有好幾次的轉變,所以小J九月以後到底要不要上學(一週二或三天,一天三小時),我還有很多時間可以考慮。如果真的沒報到幼兒班,或許就再幫他報時間較短的單飛班,只是我到時要面對兩個小孩的時間會比較長(比較累)。

上學不上學,不管對小J或我而言,都算大事。要怎樣做最好的決定,真是令人傷神啊。


由 Debby 發表於 10:46 PM | 迴響 (0)

February 14, 2010

愛上勞作

最近小J越來越喜歡去上Ms Tia的課,他總是說要玩筆、畫畫和做勞作。

他在家裡,每天下午喜歡跟我一起玩play-doh。他其實還不太會自己捏,都是叫我做這做那。每組play-doh附贈的配件不同,我們現在玩的兩組,一是有個模子可以做蘋果、杯子蛋糕和兩種冰淇淋,然後用小豬造型的塑膠玩意把play-doh吸出來。另外一組的道具比較多,小J主要玩有三角形、六角形、正方形和圓形的尺,他喜歡在play-doh上面壓出這些形狀。每回我問他那是什麼形狀,他總要指鹿為馬,把圓形說成橢圓形,把正方形說成長方形。其他的配件則可以壓汽車、鳥和魚等。我跟他玩了一陣子之後,就去廚房忙了,把play-doh留在桌上讓他自己玩。因為小J是那種會自己摸索、練習的小孩,所以我不想在旁邊一直看著他玩。沒想到,他大概是捏不出來,感到挫折,居然趁我不注意的時候,把play-doh拿去丟到浴室的垃圾桶裡。等某人回家,我要他幫忙收起來,免得play-doh乾掉(加點水可以恢復黏性)時,小J才招出他已經把play-doh丟到垃圾桶了。。。

既然他喜歡這些東西,春季班的課程,我幫他報了幼兒塗鴉課(My first abrakadoodle class),這個課程只到三歲,所以趁他還沒滿三歲前,趕快讓他去塗鴉。

之前我都是把他的塗鴉本放在桌上,旁邊留有三枝蠟筆,讓他想畫的時候可以畫畫。不過,現在我把塗鴉本收起來,等他說要畫的時候再拿出來。不然,他都是畫兩筆,就跑去玩,這樣有點注意力不集中。為了培養專注,還是讓他想畫的時候再好好畫吧。

最近兩次課程的勞作,一是在心型的盒子上著色。一是在布製的抱枕袋上畫畫。前者因為是用黏土做的,所以Ms Tia一開始就說,這個會碎,要小心一點,最好盡可能用顏料把表面塗滿。她還說可以當禮物送人。我於是問小J:「你要把這個送給誰?」他說要送爸爸。我因此千交代萬交代,要他小心拿,要是摔碎了,就沒辦法送給爸爸了。

小J剛開始在我監督下,都很小心。可是,等我傍晚進廚房忙,他一個人拿著這個心型盒子等爸爸回家時,就出差錯了。我聽到盒子碰撞的聲音,要他小心點,他很生氣地說:「不要小心!不要小心!」我不知道他怎麼了,沒過去看,繼續忙我手邊的事。等某人開車庫的聲音傳來,他拿著盒子跑到廚房入口等某人進來。某人在車庫待了好一會,沒有立刻進來。小J問我:「爸爸怎麼還沒進來?」我說我不知道。然後我就聽到那個盒子摔到廚房地板上破掉的聲音。我趕緊走過去,把盒蓋的碎片撿起來,小J說:「不能送爸爸了!」我問他:「你是不是很難過?」他說是。我後來發現,在廚房地板上摔破的只有兩片,可是還缺了一角,那一角已經被他丟到浴室的垃圾桶裡。我猜是我在忙的時候,他摔在門口那一帶沒鋪地毯的地板上,所以我提醒他要注意時,他才很生氣,其實他當時的情緒是挫折。我為他感到心疼,小孩子的耐性本來就不好,這種易摔破的東西本來就不適合他們玩,要他們一直保存完好,簡直就是強求。而且,他是真心想給爸爸看他的勞作的,這讓我更為他感到難過。後來某人還是把這個盒子收起來,準備黏起來。

後來的布袋就讓我鬆了一口氣,這種東西總不可能輕易弄壞了吧。而且,用水彩筆沾顏料畫布袋時,我很意外小J沒有像上次那樣畫線條,居然改畫點點點了。相較於他的許多同學在布袋上塗了大片的色彩,他的畫風顯得不太一樣。這次他又是興高采烈地在某人回家時,拿著布袋在廚房門口現給某人看。某人總算看到完整版了。我也鬆了一口氣。

由 Debby 發表於 11:21 PM | 迴響 (2)

February 09, 2010

「他都聽進去了!」

今天是小J上第四次的幼兒音樂律動班。相較於前兩次抗拒、想回家,他現在好多了。前一天就知道今天要去上Mary老師的課,而且期待上完課,老師會幫他在手背上蓋印章。他現在也不會在課沒上完時說要回家了。上一次他就沒這樣說了。

不過,他還是沒有跟著做動作,即使我在一旁跟他說要跑、要跳,他都不見得會照做。倒是要他去拿東西時,他會站起來去拿,不像剛開始會賴在我身上。

其實別的小朋友也未必會跟著老師的動作依樣畫葫蘆。自顧自亂跑的小女生有好幾個,上課上到一半,突然跑到落地玻璃前看外面,然後有兩個會跟過去;有的還會在老師做動作時,跑到老師前面張開手臂,要老師抱。畢竟這些小孩的年紀都小了點,唯一會亂跑的小男生才十八個月大,其他的小女生也不過兩歲多。

課後,我跟老師稍微聊一下小J的狀況。老師說他很專心,一切都聽進去了。我說,可是他還是沒有跟著做動作。老師說,沒關係,他在慢慢地吸收,相較於那些滿場亂跑的女生,他很專注。她的女兒也是如此,有時她帶女兒去看表演時,她女兒非常專心地看台上的表演,不准她在旁邊跟著唱。

我跟老師提到,昨天春季課程的報名,我們幫小J報了接下來的四堂字母音樂班,不過,他懂的英文非常少。我們同時幫他報了單飛班,或許他到時會學比較多的英文。老師要我不用擔心,這年紀的小孩就像海綿一樣,時候到了,他的語彙就會出來,到時我們會很驚訝。

我的確感受到小J的學習力很驚人。第一次上完課後,我放了兩天的CD給他聽。大概是第二或第三天,他突然跟我說:"Giddy-up, horsey!" 我聽了一愣,那是CD裡的某一首歌,他雖然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可是居然記住了。所以後來我還特別找到這首曲子,連續放了好多遍給他聽。小J現在一旦想聽某首歌,就要一直聽一直聽,聽到我都快受不了了,他還說要聽。唉,沒辦法,這是他的學習階段所需,我只好忍耐了。

其實不見得是課程CD,別的CD也是,只要常聽,他就會開始抓住一些詞彙。公婆去年底帶了我媽買的《手指遊戲動動兒歌-螃蟹歌》回來,書裡附了一張CD,小J最近也很喜歡聽。他昨天就突然在換尿布時跟我說:「三角、六角半!」我想了一下,喔,他說的是其中一首「打電話」的片段:「一角兩角三角形,四角五角六角半……」

此外,小J最近常哼歌,經常邊玩邊哼歌,躺在床上還沒睡著時,也在唱歌。只是,他的歌詞既不是中文,也不是英文。某人說,自從他去上了音樂律動班之後,就常唱歌。這算是好事吧,這年紀的小孩本來就會喜歡那些活潑的音樂啊。

由 Debby 發表於 10:32 PM | 迴響 (0)

January 28, 2010

幼兒管教問題又一章

上週下了幾乎一整週的大雨,我們沒法出門,差點把小J悶壞了。這週終於可以恢復正常,去上該上的課。

比起其他同學,小J還是很怕生,但是如果我要他跟別的小朋友一樣去拿東西,他會走出去,只是看到一群小朋友搶東西,他就手足無措,不敢伸手向前。就連上完課,我要他去找老師蓋印章或拿貼紙,他也會走到一半就繞回來,跟我說:「沒看到貼紙!」之類的,直到我把他再次推出去。

小J一位印度同學妮蒂的媽媽,跟我說,她準備幫已經滿三歲的女兒報名下一期的單飛課,因為妮蒂已經上過三次Ms Tia的課,認識也喜歡Ms Tia。我說我也想幫小J報名,到時他們可以一起去上課。其實小J跟妮蒂不熟,只是妮蒂也比較內向,有時會坐在小J旁邊畫畫,其他小朋友則跑來跑去滿場玩。不過,妮蒂比小J好一點,她會說一些簡單的英文單字,聽得懂基本的命令,據說她是朵拉迷,靠看電視學了ABC。看來小J也到了要看電視學英文的年紀。

這週Ms Tia的講題是兩歲的問題。部分內容我在上一期已經聽過了。她說,幼兒跟青少年很像,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戰父母的限度,但是父母無論如何都要拿出一套標準來,不能輕易動搖。如果父母能在幼兒時期掌握好這項原則,當小孩進入青春期時,他們就會知道哪些事是行不通的。不過,因為這個班是兩歲到三歲半的班,所以部分有所延伸。我因此聽到她說,「如果你的小孩在兩歲時還算乖巧,你可能會在他36到46個月時,發現他變得特別難搞。因為他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等各方面的技巧都大有進步,而且個性很強烈。」她說的顯然是有些美國家長提到的"terrible three"。後來我便請教她一個問題。

我得先記錄一下這個問題的背景。

自從S生了第二胎又搬到我們家附近(理由是,她希望小孩能就近跟我們學中文)後,小J這幾個月常跟阿D兄弟一起玩。S家的作息非常亂,對我們產生一些困擾,可是再怎麼樣,都比不上阿D行為對我們產生的影響。因為阿D年紀比小J稍大,語言能力比小J好很多,懂的東西也不少,S常要他在我們面前表演,我會稱讚阿D,所以小J或多或少會模仿阿D。可是越接近三歲,阿D的行為越來越頑皮。他本來就是比較自我的小孩,或說,S本身比較少去約束他,阿D常用狂哭等各種方式得到他想要的玩具、搶母奶喝等。一個多月前,我碰到阿D的爸爸,他就提到阿D越大越讓他頭大。據S說,阿D的爸爸前不久被阿D氣到抓著阿D的腳,把阿D整個人倒過來。看來是氣到已經不知道該對這個兒子做什麼才好的地步了。

阿D從弟弟小楷出生前,就不是對弟弟友善的哥哥。弟弟出生後,他不但不肯讓弟弟吃母奶,還打弟弟打到媽媽帶著弟弟在屋子裡到處逃,想盡辦法把弟弟安置在阿D打不到的地方,因為小楷沒滿月,就曾被阿D用電話在頭上敲出一個大包(還好沒打到要害),後來還是靠他們奶奶的藥酒才讓紅腫消退的。我們一起去公園時,他也是常欺負弟弟。小楷的發展較早,五個多月就會爬,所以每次去公園,S就把小楷放在地上。小楷跟其他嬰兒一樣,喜歡抓東西放嘴裡,阿D就故意拿不該給小楷的東西丟到小楷面前,讓小楷放到嘴裡,或者把他的髒手塞進小楷嘴裡。有次他拿著一節尖尖的樹枝衝到小楷面前,我怕他弄傷小楷,立刻就近制止。所以,後來當我跟S提到,小J會學阿D一些不好的行為時,S居然說,阿D在家其實沒那麼壞,他只是因為在我們面前時,會得到我的注意,所以做那些事。

我的反應是:這是在怪我阻止妳的小孩做壞事嗎?如果這樣,那我下次就乾脆完全不要理妳的小孩好了。

S還說,等小J上學,他會從別的孩子身上學到更多不好的行為。不過,她也提到,阿D跟她另一個朋友的四歲多兒子賽巴斯汀一起玩時,總是玩得非常野,讓她很猶豫還要不要讓他們一起玩。賽巴斯汀跟阿D一樣吃母奶吃超久,吃到四歲半才停。而且他媽媽也採homeschooling的方式,讓小孩在家受教育,而不是上學。

我概略跟Ms Tia提到這個狀況,問她的意見。她說,我能做的,就是每當小J出現模仿別的小孩的負面行為時,跟他說,我們不喜歡他這樣。既然我沒法給朋友意見,那就只能管自己的小孩。久而久之,小J會判斷阿D不是一個好玩伴,爸爸媽媽不喜歡他學阿D的行為。

Ms Tia認為,幼兒的負面行為,多半會在上學後,透過團體的拘束力而受到糾正。她觀察那些在團體裡,要以負面行為吸引別人注意的小孩,多半是那種在家可以得到他想要一切的小孩。換句話說,他們的父母沒有設定適當的界線約束小孩的行為。我說,不巧他就是不會上學的小孩,他會在家受教育。Ms Tia說,那就在朋友的聚會時,可以看出那個小朋友的行為遠離一般正常規範,如果父母夠警覺,就得趕緊糾正。

這差不多是我和某人討論之後的結論。因為S主見很強,她連小兒科醫生和婦產科醫生的話都不想聽,我的非專業意見也很少被她接受,她以前聽到我讓小J罰站時,覺得不能接受,她唯一能接受的,是沒收玩具,而且放在小孩看得到的地方那一招。所以我不會再跟她討論管教的問題。現在小J每週要上課兩天,跟阿D的接觸自然大為減少,也就省得我在他們一起玩之後,花很多力氣糾正小J的行為。不然,我們可能需要搬家,我也得學孟母了(嘆)。

由 Debby 發表於 10:30 PM | 迴響 (0)

January 12, 2010

幼兒音樂律動班初體驗

自從十一月上完Ms Tia的課之後,中間有兩個月的空檔,小J常不時唸起Ms Tia,經過上課的地點,就以為Ms Tia在裡頭。上個月新一期的課程報名前,我決定要幫小J多報一堂課,因為等他三歲時,我們或許會把他送去上學。我希望在這之前,他能有跟別的小朋友多一點接觸,能夠不那麼怕生。S說她要跟我一起帶小孩去上課,我跟她說,我考慮再報一堂勞作課或幼兒音樂律動班,她說她會選後者。想到公主的外婆對這堂課評價甚高,而且小J的肢體動作的確不夠靈活,於是我們都報了幼兒音樂律動班。

這兩天是新課程的開始,今天是音樂律動班。小J沒聽過也沒上過這堂課,於是跟我說他不喜歡,他要去上Ms Tia的課,「Ms Tia在哪裡?」我說明天才要去上Ms Tia的課,她今天幫弟弟妹妹上課。

找教室時,我瞥見一間教室裡有跟我們一起上過課的媽媽,她說那裡就是音樂律動班。雖然一到教室就看到看過的小朋友,小J並沒有比較開心,因為他本來就很怕那個比他小好幾個月的妹妹,那個妹妹曾經二話不說就把小J手上的玩具搶走。

後來陸續來了許多小朋友,看來都比小J年紀小。因為阿D在教室外狂哭,沒有進來,所以小J看來是年紀最大,也是最害羞的。這個班依舊是女生居多,男生只有三個。

課程開始前,大家付了55元買回家用的教材。不過是兩張CD、兩個德國製的塑膠口琴和三本薄薄的書,裝在一個車子造型的紙盒裡。算來還真是昂貴。這個課程已經很貴了(一堂課只有45分鐘,15堂課就要155元),教材也這麼貴。小J對那兩支口琴很好奇,一直拿在手上把玩,我跟他說老師要我們收起來,他有點不高興。(說來還真巧,某人上週才要我幫他買口琴,沒想到這週就有口琴到手。只是這個兒童口琴太短了,很多音都沒有。某人晚上還是吹了「甜蜜的家庭」給我們聽,讓小J非常開心,也很想把口琴弄出聲音來。)

這堂課跟Gymboree的DVD或一些兒童CD很像,一開始都是唱歡迎歌。既然是音樂律動課程,自然包括肢體的動作。老師帶著大家對每個小朋友唱個別歡迎歌時,會注意那個小朋友正在做什麼動作,或者想做什麼動作,因為讓大家做同樣的動作。小J不讓我跟老師做一樣的動作,一直抓著我的手,他自己的小手則拘謹地間斷一張一合,於是老師歡迎他的動作就是手一張一合的動作。

中間老師一度發給大家兩個短木棒,讓大家以不同方式敲出聲音。小J對玩這個木棒很有興趣,對跟著老師敲出聲音沒有興趣,還想把我的木棒搶走。後來老師說要收走,兩三個小女生和一個小男生衝去幫忙拿籃子,小J還緊握著他的木棒,不肯交回去。我說要拿回去時,他還發出抗議的聲音。後來老師拿出一塊毯子說是故事毯,她講故事時讓小朋友坐上面。小J本來不肯坐上去,後來老師講完故事,毯子要收起來時,小J又不想讓毯子被收走。這個小朋友好像老是反應慢半拍,我不免思考,是否該開始讓他接觸英文,否則他的反應看來很遲鈍。

這次上課很多音樂和動作是跟火車有關的,我以為小J會喜歡。可是他一來怕生,二來可能聽不懂,我只有偶爾跟他解釋一下,所以等到大家以排成圓圈學火車前進時,他根本不想動。為了避免擋到後面的人,我只好拖著他走,否則就把他拉到旁邊去。

其實別的小朋友也會怕生。那個看似天不怕地不怕的妹妹就哭了好幾回,也有別的弟弟賴在媽媽身上,偶爾也有小朋友倒在地板上一動也不動,可是看來還是小J最怕生。他一度跟我說:「回家!回家!」然後要去穿鞋。我跟他說,再一首才會下課。最後一首是家長搭隧道,小朋友當火車穿過去。他不肯動,我跟另一個媽媽等了一陣,兩人的兒子都不肯過去,我們只好帶著小孩穿過去。之後他又跑去拿鞋,甚至想爬到推車上。我瞥見老師要幫小朋友在手背上蓋章,問他要不要去,他立刻說:「不要!」急著要回家。後來我還是拉著他過去,讓老師幫他蓋一個笑臉在手背上。

我跟老師提到,小J聽不懂英文,他對講英文的人其實很害怕,而且他要花很長的時間才會融入課程。老師很體諒,說沒有關係,我可以翻譯給他聽。然後要我在家多讓他聽CD,複習上課的動作,因為家長是最好的老師。

本來不肯去蓋章的小J,回家的路上不斷看著他手背上的笑臉,覺得很滿意。我跟他說:「洗手可能會洗掉喔!」因為有回一位在Costco門口驗貨的伯伯幫他在手背上畫了笑臉,回家一洗手之後,就沒了。這次因為是油墨,洗了好多回,直到晚上某人回家後,還看得到一些痕跡。眼看笑臉痕跡快要消失,小J說:「還要蓋笑臉!還要蓋笑臉!」我跟他說,下星期上完Mary老師的課,她才會幫你蓋喔!小小的貼紙或印章,或許都可以誘惑這年紀的幼兒去上課。

比較讓我傷腦筋的,是S很快就決定幫阿D退掉這兩堂課。因為阿D一直哭,她把阿D背在背上,阿D仍嚎哭不止,而且不斷往後仰。S胸前已經背了一個超過20磅的小楷了,所以她覺得負荷不了,沒辦法一個人帶兩個小孩去上課(另一個媽媽帶了不到四個月的嬰兒去上課,那個小女嬰從頭到尾都在推車上睡覺,即使老師曾經放了很吵的火車聲音。我因此一度站在一旁仔細研究,那到底是洋娃娃還是嬰兒?)。她說,去上課是她的主意,不是阿D的主意。阿D必須在有人讓他覺得很自在的情況下,才會願意待在一個新環境。我跟她說,阿D之前沒上過這些課,說不定他上了之後,覺得比他想像地好多就不哭了,因為小J之前也沒上過這些課,現在他很喜歡去上Ms Tia的課。S說,他可能哭六堂課(這期應該是十五堂)。我說,那下一期他就不哭了。S說,可是下一期可能換教室、換老師,阿D到時可能又會哭。我聽了就不再說什麼了,因為很難有一個環境符合這麼嚴苛的條件(或許這是S要採homeschooling的原因之一),而且我覺得小孩的適應力比我們想像地好,不該過度保護。說實在的,早上上課不符合他們家的作息。他們家三歲和六個月大的,前一晚都是十二點睡。十點出門時,兩個小孩看來都很累。

我本來跟小J說阿D會跟他一起去上課,現在阿D不但不去,還是以這麼狼狽的方式收場。當小J問起他的同伴時,我只好跟他說,阿D太累了,沒辦法早起上這麼早的課。以後我們還是跟以前一樣自己去。

比起來,同樣很怕生的小J算是好多了,他雖然想提早走,最後還是上完課,被蓋了一個笑臉。我在這裡是外國人,不會採homeschooling的方式讓小J受教育。不管美國學校教育是好是壞,為了讓小J融入這個社會,我們終究得送他去上學。或許他融入學校的時間會很長,我們無論如何都得陪他走過這一段適應期。希望小J能慢慢從不同的課程開點眼界,知道上課沒什麼大不了,開始喜歡自己融入課程裡,讓我慢慢能從教室離開。到了那一天,我或許會淚流滿面,我的兒子總算長大了。


由 Debby 發表於 09:20 PM | 迴響 (0)

November 03, 2009

還不到單飛的時候

今天是小J上的Play & grow with me的最後一堂課。事前我跟他說,上完這堂課就沒有課了,他一直說:「還要上!」在此之前,他總是三天兩頭就說:「去Ms Tia那邊畫畫!」我有回便跟Ms Tia提到,小J很喜歡上她的課。Ms Tia便建議我下一次幫他報名單飛的課程,我只負責接送,上課時我就離開。

我跟Ms Tia說:「他一句英文都不會講!」Ms Tia說,沒關係,上課的流程都是一樣的,很多句子都會重複,他聽久就會明白,就跟學語言一樣,而且兩歲兒學語言很快。現在她的單飛班上有兩個小孩完全不會英文,可是他們適應地很好。

我又問,那他可能會哭,到時怎麼辦?Ms. Tia說,那很可能會發生,我在的時候,他會哭得很厲害,等我走了,他就不哭了,然後會去找他想玩的。過程會很戲劇化。反而是我可能比較不能適應。

聽她這麼講,我曾一度真的準備幫小J報名單飛的課程。可是,後來我問小J:「你要自己去上Ms Tia的課,還是跟媽媽一起去上課?」他說:「跟媽媽一起!」

學Humpty dumpty摔倒再加上他現在雖然每週至少見到阿D兩次,他還是很怕阿D。倒是阿D很喜歡我們,不管來我們家,或者我們去他家,他都很開心。上週我們到他家門口,他一聽到我們按門鈴,知道我們來了,興奮地在屋裡尖叫。而且阿D很喜歡看小J做什麼,一直問我:「小J在做什麼?」他對小J很有興趣,甚至會主動牽小J的手,想要親小J。倒是小J一直退縮,往我身邊擠。

我於是跟S說:「阿D應該滿適合去上學了。」可是S說,阿D只有對我們這樣,他一聽到別的小孩講英文,熱身的時間至少要一小時以上,看到其他的大人,還是會哭。阿D也是在弟弟出生後(兩歲五個月左右),才比較不害羞的,而且他一開始很怕自己的弟弟,坐在車裡時,看到弟弟在旁邊的汽車座椅上,就一直哭。

年紀較小的小J,至今尚未對別的小孩產生興趣。他去上Ms Tia的課時,一有別的小孩(往往是比他小好幾個月的弟弟或妹妹)來搶玩具,他就趕緊放手往我這邊跑。別的妹妹坐在他對面一直看他,他也會覺得很不自在,從椅子上站起來,一副想逃跑的樣子。直到上上週,我們去公園時,他看到我把他的一支鏟子拿給阿D,生氣地對我和阿D潑沙,那是他第一次表現侵略性的行為。

我想了想,下一期還是繼續幫他報名親子一起上的Play & grow with me吧。今天結束的班上,年紀最大的印度姊姊,即將在一月滿三歲,她媽媽也沒意思要讓她單飛,下一期照樣要報親子課程。即使最活潑外向的公主,也是到三歲以後,才開始自己去學前班(preschool)的,之前都是外婆帶著她去上課。即使是現在,她仍有一天會跟媽媽一起上親子科學課程。

而且,Ms Tia的課總是有點心時間。今天結束的班,都是媽媽帶著的,可是每到吃點心時,我從沒看到哪一個媽媽會帶小孩去隔壁的洗手間洗手,她們連乾洗手都沒用。偏偏有些媽媽依舊會在小孩感冒時帶小孩來,小孩到處亂摸,然後用手拿餅乾吃……這實在有違我的衛生標準,我可不想讓小J把病毒帶回家。如果上單飛課,我想為了方便,老師也不會盯著每個小孩在吃點心前洗手。更何況,我今天才得知,我們斜對面的印度鄰居上週全家感染H1N1,所以印度先生一整週都沒上班,車子一直停在車庫外面,讓我和公主的外婆差點以為他丟工作了。據說把病毒帶回家的,就是他們家九月後開始去上學前班的三歲女兒。

S本來邀我一起跟她帶小孩去較遠的地方上比較便宜的親子課程。那個地方是老師和家長共營的,家長常要去做義工,所以費用較低廉。可是前不久,她聽說那裡有小孩在換尿布時,感染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園方對此也沒有很好的處置,嚇得她立刻打消去那邊的念頭。

Ms Tia今天提到,一般都要經歷三個托兒所(day care),才會找到真正適合的。而找學前班,也要在真正上學前一年就決定好。決定之前,至少要去看三次,一次是事前和校方規劃好的,一次是沒和校方規劃好的,另一次是有活動時。

我還沒打算要找學前班,現在不過想找個合適的地方讓小J和別的小孩一起上課,就覺得實在不是很好找,到真正要找學前班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傷神啊。

由 Debby 發表於 10:19 PM | 迴響 (1)

October 31, 2009

火車列車長的萬聖節

火車列車長(train conductor)騎三輪車上週的課結束前,Ms Tia提醒,這週要讓小孩穿萬聖節的服裝去上課。她說,小小孩很少有機會穿特殊服裝亮相,所以上課時穿來,到時可以拍照留念。

雖說萬聖節是今年10月的最後一天。可是小J的萬聖節服裝,我早在八月底的時候就買好了。因為我本來三心二意,在Crazy 8的消防隊員衣服和Gymboree的火車列車長衣服間拿不定主意。就在我準備等進一步折扣時,前者就賣光了!我怨嘆之際,只能轉向Gymboree下單,一邊自我安慰,火車列車長的衣服比較好,因為是純棉的,所以平常也可以穿,而且可以從兩歲穿到三歲,貴一點點也值得。如果不買這種服裝,小J就要以動物造型出現了。我很懷疑他會想穿那些毛絨絨的動物裝。

這週二一進教室,我們就看到裡頭已經有兩個妹妹打扮成小瓢蟲和大黃蜂的樣子,都滿可愛的。之後陸續來了小南瓜、小仙女、長頸鹿(兩隻)、小狗、賽車手、小海盜(兩個)……最後在Ms Tia拍照前盛裝出現的,是一對打扮成「綠野仙蹤」中的桃樂絲的母子檔。女兒手中抱著假狗,充當Toto。戴假髮的媽媽手中則提著籃子。Ms Tia也特別打扮,她是巫婆。

小南瓜(little pumpkin)

小仙女(little fairy)

小瓢蟲(little ladybug)

長頸鹿(giraffe)

小狗(puppy)

唱遊時間

合照

打扮成桃樂絲的媽媽說,她和她女兒的衣服分開買。她的衣服是在二手店買到的,籃子也是。可是她們母女的衣服看起來幾乎一樣。難道美國人滿喜歡打扮成桃樂絲的,所以衣服都做得差不多?

Dorothy

不是每個孩子都願意讓父母擺布,穿上這種衣服。一個每次都幫女兒打扮得很可愛的媽媽說,她女兒覺得那種衣服很硬,不肯穿。一個打扮成長頸鹿的小男生也很不喜歡那種衣服,不時哭鬧,所以拍照完,他媽媽就立刻幫他換掉。另一個穿長頸鹿裝的小男生,以往常動手打人,我親眼見過他打好幾個女生,甚至把其中一個打到大哭,他也會在小J坐在椅子上畫畫時,推小J,硬是把小J擠到站起來。可是他穿上長頸鹿裝之後,行為居然收斂許多。不知道是不是那種衣服讓他很不自在,所以沒有隨心所欲地亂動手。

至於萬聖節的袋子,上週Ms Tia說她教那麼久以來,準備最混的一次,就是要我們把一些厚貼紙貼到黑色的袋子上,充當萬聖節時要糖的袋子。那些貼紙黏性不太好,所以回家後,袋子上的貼紙紛紛脫落。

今晚是真正的萬聖節。因為小J怕黑,不肯在晚上時走在路上,總是要人抱,以及某人背痛,不想出門,再加上H1N1病毒在最近一週在美國造成9人死亡,而我們都沒打預防針(連一般的流感預防針都沒打),所以今年就沒帶他去要糖了(反正他沒吃過糖,要了糖我才傷腦筋)。雖說他過去兩年都參加過這活動,明顯沒有興趣,今年他比較大了,情況可能改善。

不過我們還是出門了,去外頭吃日本料理,否則晚餐時間得一直應門。今晚日本料理店顯得很冷清,除了我們,店裡不是單身一族就是老人。直到我們快離開時,才看到另一桌也有小孩。日本料理店的服務生也有打扮成乳牛(小J難得主動跟乳牛揮揮手)和巫婆的,櫃臺也準備一些糖要分發給上門要糖的人,可是小J不肯拿他的袋子,我就沒讓他去跟櫃臺的阿姨要糖了。

回家的路上,我們看到好多盛裝打扮去要糖的人。有些是集體行動,大人也有打扮。不過,我覺得今年要糖的人不像去年多,去年我們在屋子裡,都可以感覺整個社區的馬路簡直就是人聲鼎沸,到晚上八點多還很吵,今年就顯得安靜多了。

今年的萬聖節,就這樣落幕了。


相關:
小忍者的萬聖節
群鬼狂歡的萬聖節

由 Debby 發表於 11:50 PM | 迴響 (1)

October 08, 2009

公園日

這週Play & Grow with me的課程是在公園進行。我們的課程所在地是在一個大型公園的社區活動中心裡。這個大公園裡有好幾塊場地。很久以前,我們到處勘查這一帶的公園時,曾經來過這裡,但是我不識此地全貌。當我看到教室門口貼著"Park Day"的佈告,表示要在網球場旁的小公園集合時,一時之間還不知往哪去。好在我們亂摸索時,碰到上這堂課的另一對母子檔,我們不花太多時間就到目的地。

小J一路被我拖著走去公園,有點心不甘情不願,因為他想去教室畫畫。到了公園,我比他還興奮:「你看!那邊有個小火車耶!跟爺爺奶奶家那邊的公園一樣!要不要去開火車?」這小子不怎麼起勁,在旁邊看一看,發現有一個小男生過去,很快就想要閃開。我只好帶他去玩沙。

玩沙Ms Tia準備一大袋玩沙的玩具,其中一個是小火車,小J看到就想要,但是已經有人拿去玩了。我鼓勵他去跟弟弟說能不能一起玩,他怎樣都不肯。他說他要跟我玩,不要跟別人玩(令人苦惱啊),不管到哪仍要我跟緊緊。

以往感覺上這堂課的,以女生居多。這次倒覺得男生比較多。因為一個不到兩歲的小男生對我笑得很燦爛,我往旁邊一看,才發現他和另一個小男生是異卵雙胞胎。他們的媽媽和外婆的打扮感覺像西班牙人,妝很濃。小J後來居然被這對雙胞胎的其中一個嚇到又一路哭喊逃跑,唉。

在眾多玩具(Ms Tia把一堆可以在戶外玩的三輪車、學步車等,都搬到小公園裡)和遊樂設施間,小J印象最深刻的是這裡的遊樂設施上有個望遠鏡。我不確定他到底知不知道從望遠鏡看到的景象是遠處的景象,但是他對可以把望遠鏡移動,似乎很有興趣,玩到時間到還不肯走,回家後念念不忘。這個小公園的沙坑邊還有個小怪手,家長可以用手操過,就可以挖沙。可惜沒什麼人玩,小J也不是很清楚那個就跟挖土機的怪手幾乎一樣。
玩望遠鏡

玩歸玩,照樣有點心時間和家長時間。這次的點心是Ms Tia事先裝在塑膠袋中的彩色金魚餅乾和Mott果汁。別的小孩對玩比較有興趣,不見得會吃點心,可是小J把金魚餅乾通通吃光,還想吃。

這次Ms Tia跟家長溝通的主題,是戶外安全。她說,以前家長帶小孩到公園玩,都覺得很放心。可是現在時代不一樣,還是得注意小孩的安全,提防陌生人。她因此建議,一定要教小孩講爸爸媽媽的名字。因為一旦小孩走失被找到,第一個被問的問題通常是父母的姓名。如果小孩太小或還不會講,就要在小孩的衣服內側寫上或縫上他的名字和家長的聯絡方式。千萬不要把名字等個人資料外露。否則小孩要是因此被外人搭訕,他可能會以為那是爸媽認識的人或某個他應該認識的人,而失掉戒心。

到迪士尼等遊樂區,第一個要先弄清楚的,是小孩走失後,園方會把小孩送到哪?帶小孩上廁所,為了安全,最好帶小孩去女廁,因為媽媽要是在男廁門口等,要上廁所的男人會覺得不方便。她強調,不要小看上廁所這麼短暫的時間,有的小孩就是在這段時間消失的。

她這一說,我立刻想起,我的確看過有美國媽媽帶小學年紀的男生上女廁。原來是基於安全理由啊。

這次有個小男生是爸爸帶著來。那個爸爸還有兩個年紀比較大的女兒。他聽了就發問,如果他帶小孩去男廁,在廁所外面一直問:「好了沒?」其他人一定會覺得被干擾,而且覺得他很煩。而且他要是帶女兒去男廁,別人也會覺得很奇怪。Ms Tia回答,在這種狀況下,她不在乎別人給她臉色看(在場很多媽媽都點頭同意。為母則強?)。那個爸爸顯然不是很滿意這種做法。

其實這是男女有別之處。出門在外,比較在意別人目光的,常是男人。我們家以前出去玩,要是迷路了,我爸打死都不肯去問路,怕丟臉。偏偏他是嚴重的路癡。某人也同意,男人臉皮是比較薄啊。

目前我們家還沒面臨小孩要上廁所的問題,所以都是一起找換尿布室。等小J大一點,我可以單獨帶他出去了,我想,我會照Ms Tia的做法,帶他去上女廁吧。


由 Debby 發表於 10:18 PM | 迴響 (0)

October 01, 2009

塗鴉時代來臨

第一次畫水彩我本來以為,小J喜歡去上Ms Tia的課,是因為有餅乾可以吃(後來證明只有金魚餅乾他才吃)、可以聽Humpty Dumpty。沒想到,這週上課前,他跟我說要去Ms Tia那邊畫畫。因為那堂課的前半段,Ms Tia會把玩具到處放,桌上則放了一盒蠟筆、水性彩色筆和動物造型的印章。別的小朋友都去玩玩具,唯獨小J跟我一起坐在桌子邊,他可以一直玩那盒色筆和印章,直到Ms Tia帶著大家邊唱clean up,邊收玩具,準備勞作時間。這中間會有其他的弟弟過來拿筆或印章玩一下,甚至把蠟筆折斷、把色筆放在嘴裡,弄得一嘴黑,但是他們都玩不久,一下就跑了。

這次的勞作時間,Ms Tia讓小朋友畫水彩畫。這是小J第一次用水彩。Ms Tia還準備了圍裙,避免小朋友沾了顏料的手往衣服一抹,就把衣服弄髒了。另外還給每人一條濕紙巾。

Ms Tia給每人一盤好幾種顏料的水彩。我拿了兩支筆頭不一樣大的畫筆給小J,教他用筆去沾水彩,然後畫在紙上。他沾了幾種顏色之後,最後對鮮豔的橘色最感興趣,一直去沾橘色。不過,那支筆已經沾了好幾種顏色了,所以畫紙上是一片髒髒的混合色。Ms Tia主張不需要像成人或較大小孩畫水彩那樣,一支筆只沾一種顏色,或者洗乾淨再沾別種顏色。而且不需要教小孩正確的握筆方式,現階段照他們的方式握筆就可以。她說可以從小孩的畫作看小孩的喜好,但是她沒有解釋每一個人的,所以我不知道小J的畫作透露什麼玄機。

第一次畫水彩

第一次畫水彩

小J已經算很有耐心畫水彩的小孩了。其他的小孩如果不是由媽媽代勞(畢竟有的年紀太小了),就是一下就跑去玩別的。倒是有一個19個月大的愛爾蘭裔妹妹,比小J更有耐心,當全部的小孩都跑走時,她還在畫。

其他人畫畫

其他人畫畫

這個愛爾蘭裔妹妹超有耐心

其實小J喜歡畫畫,是這幾個月的事。他一歲檢查時,小兒科醫生要我們買蠟筆給他畫畫。我們挑了比較粗的蠟筆,試著讓他畫畫。但是他對畫畫沒興趣,對玩筆比較有興趣,不是把筆折斷,就是撕蠟筆的衣服(紙)。於是我們就把筆收起來,省得他還不會畫畫,就把筆都折斷了。隔一陣子,又拿出來試一次。三不五時就這樣試,一直到快兩歲時,他才真正表示想要畫畫。

而且很多美國餐廳都會提供紙和蠟筆給小孩畫畫。有些餐廳會送四色一小盒的蠟筆,那種通常很細。有間日本料理店則是借小朋友一大盒蠟筆。那次小J玩蠟筆玩得好高興,他總算沒把筆折斷了。

後來我們去朋友家,他發現有種可以畫畫也可以消掉畫畫痕跡的塗鴉板(doodle board),一玩就玩半天。我本來準備幫他物色一個,不過有朋友在他兩歲生日時,送了一個。小J剛開始很喜歡那個畫板。那種畫板還可以帶上車,讓他在車程很長的時候玩。可是他終究比較喜歡真正的蠟筆。

小孩玩蠟筆,最令父母驚心的,莫過於他們到處亂畫。所幸美國最大品牌的蠟筆Crayola號稱無毒,而且可以用水洗掉。可是,有天我只是去院子澆個花,回來就看到他用蠟筆把紗門和紗門的軌道亂塗一通,真是傻眼。他塗鴉的範圍不限於紙,至今包括牆壁、桌子、沙發、別人送他和他送某人的生日卡,以及前述的紗門。

所以如果要我讓他在家裡玩水彩,我要慎重考慮一番。畢竟我們家鋪的是地毯,顏料沾上去後,不是那麼好清。(再次覺得有小孩的家庭,應該把一樓換成地板)

如果在學校或課堂裡就可以讓他玩顏料玩到高興,那最好了。或者下次我該幫他報名幼兒藝術課程。

以下是小J的第一幅畫:

第一次畫畫

以下是最近的塗鴉:

小子的蠟筆塗鴉

小子的蠟筆塗鴉

小子的蠟筆塗鴉

小子的蠟筆塗鴉

小子的蠟筆塗鴉

由 Debby 發表於 02:50 PM | 迴響 (0)

September 22, 2009

好棒的兩歲!

不過才上過兩次非正式的遊戲課,小J現在就整天老師長老師短的。碰到他應該做,但是不服從的事,搬出老師的名號來,十之八九有效(我不太常用這招就是了)。例如他不肯刷牙時,我說,「Ms Tia那天問你,你的牙齒在哪裡?你有沒有刷牙?你要刷牙才能跟Ms Tia說有。」然後他就勉強張口讓我刷牙。又例如他晚上睡覺不肯用睡袋。因為前陣子太熱,晚上溫度下降不多,所以小J穿著薄睡衣就睡了,身上沒蓋毯子也沒用睡袋。他習慣雙腳可以自由踢來踢去後,最近就抗拒不肯用睡袋。我跟他說,就要去上課了,如果晚上不用睡袋而著涼生病,那我們就不能去上課。他才勉強同意讓我幫他穿睡袋。今早,他拿著某人昨晚買的Hello Kitty包裝的OK繃,說要帶去給Ms Tia看,而且七早八早就在門口等著公主的外婆來載我們去上課……這轉變來得真快,小J好像變成一個很愛上學的小孩了。我可以預見,等他懂英文的時候,他應該會將老師的話奉為聖旨。

今天很多親子檔來得很晚,我們居然是第二個到的。第一個到的金髮媽媽和十四個月大的弟弟,是今天第一次來。那個媽媽聽到我說,小J只會說中文。她跟我說,她還有一個四歲的女兒,以前都只說她們的捷克語,上學後才學英文,她學得很快,沒有問題。言下之意,是說小J一直講中文,直到上學,也不成問題。

左邊是15個月大的弟弟,右邊的弟弟才一歲

Ms Tia那時在整理東西,聽到我們的談話,便加入。她說,如果家裡講英文以外的語言,應該先讓小孩講那種語言,因為在美國要學英文很快。我問,兩歲小孩的字彙不多,可是小孩越大,會說的字彙越多,這樣要趕上,會很容易嗎?她說,五歲以下的小孩,只要六個月,就可以趕上同儕。小孩學語言比我們學語言快多了。我又問,那男孩和女孩的差異呢?她說,五歲前,女生一般在各方面都比男生發展快六個月,所以她要提醒第一胎是女兒,之後是兒子的家長,對兒子要有耐心。女兒可能在兩歲就不必穿尿布了,男生卻拖到三歲還不準備脫離尿布,這時千萬不要跟小男生說:「你姊姊幾歲就怎樣了,你怎麼……」她說她對此知之甚詳,因為她有三個兒子,而她妹妹有兩個女兒,一比較,差異就很明顯。

我認為,第一胎生的是男生的新手父母才應該要特別有耐心,因為小孩一開始學習的速度,絕對比成人慢很多。某人總是說,他媽慶幸他算滿聰明的,否則他爹當年可受不了。言下之意,某人覺得小J遠不如他,他的耐心可不比他爹好。

男生只有在前五歲發展較慢嗎?我記得有很多書提到,男生到進入小學後,各方面的學習還是落後。amazon上有很多這類的書。

此外,今天的討論主題是「好棒的兩歲(terrific two)」。Ms. Tia說,她從不說「可怕的兩歲(terrible Two)」。她家現在有三個青少年(17、18和19歲),她認為青少年跟幼兒其實在很多方面很相似,除了青少年覺得他們已經接近成人,可以愛做什麼就做什麼。這時幼兒會很想做一些事,即使很怪,只要不危險,讓他們做無妨。她兒子在兩歲時最愛穿粉紅上衣,她就讓他穿。如果現在能堅持對一些事說不,在小孩進入青少年期時,應該也能堅持。家長在這階段也要讓自己學著冷靜下來,這樣對親子關係較好。幼兒亂發脾氣,通常是因為他們受挫,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亂發脾氣。在那段期間,家長能做的有限,time out是可以採行的方法之一。這時的小孩已經懂得待在原地不亂跑,所以可以執行time out了。但是time out不是處罰,她不把time out當處罰,這中間有很微妙的界線。她會讓小孩在time out時抱著絨毛玩具坐在小椅子上,或者就只是坐在角落。如果小孩道歉,可以考慮時間縮短。但是時間太短,效果可能打折。這階段要小孩乖乖用餐總是很困難,家長可以給小孩一隻湯匙,家長拿另一隻湯匙,小孩不吃時再餵。

Ms Tia講這些時,小J做為今天課堂裡年紀最大的幼兒,一直坐在我旁邊用蠟筆畫畫,或者蓋印章。其他兩歲以下的弟弟妹妹則到處爬來爬去、走來走去,到處玩玩具。還有一個十五個月大的妹妹跑去摸一個十四個月大的弟弟的臉,一群媽媽驚叫好可愛,想要幫他們送做堆,但是Ms Tia說她的班上不要有男朋友、女朋友這些東西,這樣給孩子太多壓力了。小J跟那些弟弟妹妹沒有互動,他只是會注意他們。或許這個班對小J而言,年紀是小了點,但是多少能讓小J習慣其他孩子在附近。小J已經不再是那個見到陌生小孩就會尖叫的一歲兒了。

相關:
自由造句(兩歲兒的說話進展)

由 Debby 發表於 10:31 PM | 迴響 (0)

September 17, 2009

換個角度

這次play & grow with me的討論主題是小孩的社交。Ms Tia提到,當小孩跟別的小孩玩的時候,除非小孩發生拉扯、推人、打人等不當行為,否則不需要干涉他們。這聽起來就像是我在公園看到其他美國媽媽的態度。很多媽媽常只顧著自己聊天,或坐在一旁休息,遠遠看小孩滿場到處玩。我們家的小J自從學會「陪」、「一起」之後,不時把:「媽媽陪」、「媽媽一起」之類的掛在嘴邊。我想走遠一點都沒辦法。我有時只是站遠一點,他就著急地表示要我陪。課堂裡其他小孩,似乎沒有像小J這麼黏人的。

我因此請教Ms Tia該怎麼辦?是因為他聽不懂英文的關係嗎?還是個性的緣故?

Ms Tia問我和某人屬於外向型或內向型。我說是內向型。她說那我們就不可能要求小J多外向了。我們能做的事,就是陪著他,當他跟新朋友玩的時候,我們也在一旁,而不是拼命把他推出去(所以以後小J不肯下水學游泳時,我們也不該直接把他推進水裡去)。她認為父母和小孩的性格一致,比較好解決。她屬於活潑外向型,但是她的三個小孩一到外面,至少前三十分鐘,都像被凍住一樣,讓她覺得很頭大。

她這說法讓我想到,以前看Dr. Sears的書時,我隱約記得Dr. Sears曾經把父母的性格和寶寶的性格做一個組合列表。他說,當寶寶比較難帶時,父母有機會去精進自己的技巧和這方面的能力,這對長期的親職之路來說,很有幫助。而對寶寶好帶的父母來說,他們不需要特別做什麼事,所以他們沒什麼機會去磨練技巧。

這種育兒的看法,算是很正面,完全倒轉一般人的感覺。相形之下,華人把難帶的小孩當做小孩來討債(做父母的上輩子欠做子女的),就顯得負面許多。新手父母需要正面的看法,聽太多負面的說法,只是徒增痛苦而已。

其實我最近漸漸覺得孩子自己有自己的造化,父母就算設想完美,小孩也不會照著那條路走。我就算覺得太內向對小J不利,想要讓他提升一點社交能力,可是這也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勉強來的。而且,他這樣黏我的時間也不會很長,要我陪著,我就陪著吧。等有一天,當他發現跟同齡的小孩玩,比跟我們玩有意思的時候,他就不會這樣黏著我們了。

由 Debby 發表於 09:46 PM | 迴響 (0)

September 15, 2009

上課去!

上週是開學週。小J的play & grow with me課程也開課了。我們母子因此第一次一同上課去。

之前我聽說這個課程,是公主的外婆跟我提到,公主去參加一個playgroup。我那時已經知道公園裡固定有Mom's club的組織,也是小孩和媽媽一起參加的,年費不貴,不到四十美金。後來看到社區活動中心的課程手冊,一瞄到這個playgroup八次的費用居然要八十多美金,便跟某人說好貴,居然要花那麼多錢讓小孩去跟別人玩。某人覺得還好,因為小J都不肯跟別人玩,如果參加這個活動,能讓別的小孩跟他玩的話,其實不算貴。

美國的幼兒課程很多,Gymboree的play & learn算是有名的,可是費用應該比活動中心貴,地點也遠多了。想了很久,我們最後還是報名活動中心的play & grow with me,希望讓小J有機會和別的小朋友相處,而我也能在一旁,讓他不害怕。因為家長可以參與,所以這種課程其實就是mommy & me的同類課程。這個課程依年齡分班,小J可以報18~30個月大的班,也可以報2歲到三歲半的班。我幫他報前者,因為想到年紀較大的孩子可能活動力較強,對他來說,侵略性也比較強,讓怕生的小J跟年紀小一點的孩子,可能好一點。

教室在活動中心的一個房間裡。房間外是成人的爵士舞課程,動感十足,但是分貝甚高的音樂讓小J有點害怕,緊拉著我的手。好在一門之隔的教室,安靜許多。

上週第一次上課,只有七對親子檔。七個小朋友裡,只有兩個男生。我們一進去,我瞄一眼隨意坐著的家長,以及到處玩玩具的小孩,不禁想問:小J是不是年紀最大的孩子?有好幾個小孩,年紀看起來好小,根本不到18個月大的樣子。我偶然間才問到,有兩個才一歲,還有十五個月、十八和十九個月大的等。其中一個一歲男孩的祖母說,因為嬰兒的play & grow with me課程被取消了,所以她只好謊報年齡報這班,反正老師不在意。七個孩子裡,只有一個印度女孩比小J大,她已經兩歲八個月了。當時她是唯一會騎三輪車的小孩。

今天是第二次上課,教室突然變小許多,因為這次來了十四組親子檔!我本以為報名上限是十二人。這次多了好幾個男生,不再像上次那樣陰盛陽衰。教室裡因此多了男生粗暴敲玩具的聲音。到了戶外的場地,其中一個兩歲的男生立刻騎著三輪車到處轉來轉去。我很驚訝地問她媽媽:「他才兩歲?可是他會騎三輪車了!」他媽媽說,因為他有兩個姊姊,家裡有三輪車,他三不五時就騎上去像騎摩托車那樣踩踩看,有天他居然摸索出來怎麼騎了,她只好一路追過去。我趕緊指給小J看,因為他身高夠了,但是還不會騎三輪車。小J不肯踩踏板,他坐上三輪車之後,發現車子動不了,就下車換一部,他於是把十部三輪車通通坐一遍。沒關係,小J你慢慢試吧,弟弟也是自己摸索出來的!公主的外婆聽了跟我說,她們那條街上有個男孩在兩歲時,居然會騎腳踏車(不是三輪車),而且沒有摔倒,讓她非常驚奇,從沒看過這種例子。那個男孩的爸爸十分得意,覺得他兒子的肢體協調能力優於常人。那個男孩也是有姊姊的。看來有兄姊的小孩,刺激比較多,發展真的比較快啊。

不知道是玩具轉移小J注意力,或者小J有我在身旁,覺得比較有安全感,他這兩次上課並不像在公園裡時,一旦有陌生人靠近,他就尖叫或大哭。但是他看到遠處有他想玩的玩具,仍不敢自己過去,都要我陪他過去,他才肯玩。有時我要到教室另一角拿東西時,即使我跟他說先坐著,我等一下回來,他照樣會跟過來。後來他看上了廚房玩具組,過去玩時,不忘招呼我一起過去……我頓時覺得好像變成小J的同學。或許小孩在學校裡喜歡跟朋友一起行動,就像是把朋友當做爸媽的替代品,才不會感覺落單、寂寞吧。比較傷腦筋的是,他玩過的玩具,或者在他身邊的玩具,一旦被別的小孩拿走了,他就表示不悅。這是這年紀普遍的行為。那個印度女孩也是。

在小孩玩耍的時候,Ms Tia就跟家長們(媽媽或者奶奶、外婆)聊天,每次都有不同的主題。第一次是老師自我介紹和課程介紹。Ms Tia把這個課程界定為托兒所(preschool)的準備課程,所以流程會有一些地方類似。她有三個接近成年的小孩,分別是17、18和19歲。我聽了,暗暗佩服她,每隔一年就生一個,真是超人!她說,等小孩長大,你就會發現隔那麼近很好,因為小孩可以參與彼此的生活,互動很多,而且他們結婚生子的時間也不會差太遠,這樣就可以比較早含飴弄孫。這話顯然給教室裡帶著不到兩歲的小孩,但是肚子裡又懷一胎或兩胎的媽媽莫大的安慰。

玩了一陣子之後,Ms Tia帶著大家邊唱:"clean up, clean up",然後把玩具都收好,進行勞作時間。第一次的勞作是把很多的小拼圖貼到白色的紙框上。既然小孩都這麼小,當然不可能叫他們做勞作啦,即使Ms Tia說不要要求他們做得多好。小J對那一小盒的拼圖很有興趣,拿在手上玩。我則忙著在紙框上塗白膠,然後把拼圖隨意擺上去。我邊塗膠邊抬頭看,全部都是家長在忙,哈!對面那個帶著19個月大女兒的媽媽會要她女兒放拼圖上去,小女生每放一片,媽媽就拍手叫好。我們家的小J不肯放拼圖到紙框上就算了(他可能覺得那些拼圖是他的,貼上去就不是他的了),他還想把我貼上去的拼圖拔掉!

今天的勞作則是把類似鏡子般的一片東西黏在兩個塑膠框中間,貼完之後,就可以在塑膠框上貼一些貼紙或用油性筆畫畫。這次也都是家長在忙,小孩頂多貼幾個貼紙,有一個男生用黑色油性筆把相框塗得亂七八糟。我幫小J貼了很多星星、愛心、花和蝴蝶、蜻蜓,都是他喜歡的東西。之後他把這兩件勞作拿回家,愛不釋手,等某人回家,小J很快就拿去獻寶。

勞作時間之後,小孩可以去教室外面玩。教室外有好幾部三輪車和學步車,以及一個小的籃球框和數個小籃球。

還是對學步車有興趣

室外活動區不小

一個一歲的妹妹過來

之後就是點心時間。第一次吃的是彩色的金魚餅乾和mott小利樂包草莓香蕉果汁。這個金魚餅乾在美國可說是家喻戶曉,比台灣的乖乖還要普遍。因為這種餅乾含有起司,所以天天吃這種餅乾的小孩應該不少。(台灣有小孩天天吃乖乖嗎?)小J很愛吃這種餅乾,但是我通常規定他要把正餐吃完才能吃,所以對他而言,門檻很高。Ms Tia給他吃了之後,他每到正餐時間,都跟我討這種餅乾,真是後患無窮。好在今天證明小J不是全面擁抱零食的小孩,因為這次Ms Tia給的是一種沾了糖粉的餅乾和mott小利樂包蘋果果汁,小J各嘗兩口就不肯吃了。

點心時間之後是唱遊時間。這兩次Ms Tia帶大家唱的是itsy bitsy spider和humpty dumpty。小J對前者陌生,所以他坐在我懷裡,看著其他人邊唱邊用手表演蜘蛛爬動的樣子,我則努力學他們的動作,我只聽過這首歌,不知道還有搭配的動作,畢竟我不是在美國長大的。至於後者,雖是他每天聽的歌,可是曲調跟我們聽過的都不一樣。Ms Tia表演時,小J仍只是身體僵硬,我拉他的手,他也不肯動。

這兩次小J雖然跟別人沒什麼互動,我想他應該會逐漸習慣這種環境。等他三歲,我或許就可以把他送去上學了。

上完課之後,小J很快就學會「老師」這兩個字,還不時提到老師給他餅乾吃這類的。原來上學的好處,對他而言是吃餅乾啊!好吧,孩子,你不久之後就有很多機會在學校吃餅乾了。

由 Debby 發表於 10:19 PM | 迴響 (0)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