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19, 2012

帶小孩上親子課的體會

去年八月,由於小P遲遲沒有想走路的跡象,我想讓同儕刺激他走路,於是幫他報名了兩堂親子課,一堂是我們附近的活動中心,就是以前小J上過的T老師班。另一堂課是成人學校附屬親子學校的一歲班。

等小J上活動中心的Pre-K班後,他班上一個中美混血女同學的中國媽媽跟我提到,活動中心另一個教兩歲半到三歲班的S老師比較好。她覺得T老師教法很粗,不會主動關心小孩的需求。S老師就很細膩,注意到她女兒很內向害羞,會常常稱讚她,讓小孩有信心。下課後會主動跟家長說小孩的狀況和進展。之前我也聽另一個淡水來的媽媽提到,她兒子上過兩個老師的課,比較喜歡S老師,大概因為S老師很溫柔,T老師則像她一樣作風比較陽剛。

我那時才知道,原來幼兒班的老師可以有這麼大的差異,應該讓小孩多上不同老師的課,以便找到最適合他的老師。不過知道的有點晚,小J已經過完那個階段,正在進行和接下來的階段,就沒那麼多選擇,也不見得是我們可以選的。倒是小P猶有可為之處。

帶著小P上完一學期T老師的課,我就沒再報過她的課了。因為小P還要上唱遊課(Kindermusik),再加兩堂親子課,我覺得快累死了,而且沒什麼時間去買菜,帶小孩上課和接送小孩,實在很花時間和體力。既然上過一次T老師的課,再上一次聽類似的內容,多少會覺得無聊,因為她連笑話都可以一成不變(萬年講綱啊)。雖然她曾在課堂上說過,如果媽媽們已經帶小孩上過一次她的課,第二次也許會無聊,但小孩不會,因為他們是第一次來,而且這年紀對重複的事(玩玩具、勞作和circle time),不會感到無聊。可是和親子學校的相比,小P似乎也覺得T老師的課沒那麼有意思。

或許這樣比不完全公平,因為親子學校的課長達三小時(我們只待兩個多小時),活動中心的課只有一個多小時,在課程安排上,本來就不同。親子學校因為場地固定,玩具比較多(很多家長會把家裡不要的玩具捐出來)。活動中心因為教室供不同老師輪流用同一間教室,設備就必須精簡,以便移動。

但我覺得最根本的原因是,親子學校的祖母級B老師不但相關知識豐富,對小孩很有愛心和熱誠,對家長也同樣關心。她知道我有兩個小孩,有時會問我小J的狀況,如果我碰到難題,她會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議。有回我因為小J在學校碰到問題,講一講都快哭出來了,她不吝於給我擁抱和關懷,以過來人的身份(她是兩個兒子的媽,大兒子成長過程也不是很順)提供經驗。

人在當下常對於擁有的幸福沒有感覺。B老師的好,雖然之前上課時多少會體會,但真正的體認是上完她的課之後。今天我帶小P去另一間活動中心上一堂幫助兩歲小孩上Preschool的課,發現不同的老師作風居然可以差這麼多。這堂課讓我覺得有具體目標(例如為Preschool或幼稚園做準備)的課,似乎都比較沒注意個體需求,讓那些比較小或發展比較慢的小孩覺得跟不上、沒意思。這是兩歲的班,照理不應該有這種感覺,因為大人能要求兩歲小孩什麼?小孩的發展是大人推不來的。雖然老師還是和顏悅色,可是我能感覺到她有點推促小孩的發展。忍不住在心裡想:B老師不會這樣,親子學校兩歲班的其他老師應該也不會這樣。

好在這堂課只有四十五分鐘,一共上八次而已。等到九月,我們就回親子學校上課了。然後再過幾個月,小P就可以去上S老師的單飛班,看看他喜歡不喜歡S老師,以及S老師的教法適不適合他了。

由 Debby 發表於 June 19, 2012 09:23 PM
迴響
發表迴響










請依上圖輸入檢核碼:
記住我的資訊?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