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我經常性陷入一種「好想辭職」的情緒,然後有天在Netflix看了「美國女孩」,驚覺片中的女主角跟我家差不多年紀的小孩有好幾個共通處,不禁非常同情片中的媽媽。
其實我早就知道這部片了。在電影開拍前,就在校友會粉絲頁看到導演徵集制服的消息。不過,導演的年代跟我有距離,除了白襯衫和天藍褶裙,教室的場景、背包(我們以前是塑膠硬皮側揹書包)和天藍色運動外套都不是我們以前所有。唯一喚醒我的夢魘的,是老師打人的那一段。當下猛然想起以前我被國文老師打過手心,為何被打,我已經想不起來了,照理說我的國文成績向來不差,應該不是因為考太爛的關係。為什麼隔了那麼久,還有體罰?而且我記得不需要剪短髮,只要馬尾不過肩就好。這些是我不解之處。
從預告片,我知道這是一個跟母女衝突有關的故事。看了半天,我覺得女主角梁芳儀是個從小就被細心呵護的嬌花,即使碰到母親生重病需要醫治,她的生活除了跨國搬家和轉學,並沒有因此碰到什麼生活困難,她不需要承擔照顧的責任,不需要幫忙家人張羅三餐,也不需要擔心家裡的經濟有困難,因為爸媽都幫她頂著天了。如果她爸媽有什麼錯,那就是當初她媽媽帶她們姊妹去美國,然後那麼細心地經營她們在美國的生活,讓她非常喜歡美國,以至於要回到台灣時,她非常心不甘情不願。突然被帶回台灣,說不定是她當時人生中最大的挫折。
然而,如果我是她媽媽,在得知病情後,我會做跟她媽媽一樣的決定。梁芳儀並不知道,她媽媽可能在心底做最壞的打算,如果她走了,至少她們姊妹還有爸爸等人會幫忙照顧。而且搬回台灣,在她媽媽治療期間,她們姊妹的生活和上學等,不至於會出問題。在美國,她媽媽要做某些治療時,需要人陪同,以她們家在美國的狀況,沒有人可以送她們姊妹上學、負責她們三餐,美國畢竟不是一個可以讓小孩自己坐公車或捷運上學的地方。另外,搬回台灣,她們全家都能團聚,不會像在美國時少一個家人,至少她們會有一段全家共度的時光。
有些這種「內在美」(內人在美國)的家庭在兩地分隔久了難免會出問題,尤其像片中的爸爸經常要去中國大陸出差。不過她們家沒這種困擾,但很難說更久之後會有什麼狀況,畢竟爸爸享受家庭之樂是好久以前的事,若一個男人缺乏與其他家人真實的互動,沒有日常的那些甜蜜點滴灌溉滋潤,久了之後,是否還能一心一意地為遠方的妻女打拼,其實很難說。所以她們母女三人的回歸,是給他們家一個重生的機會。
然而,家庭重生的困難發生在梁芳儀身上。她對她媽媽有諸多不滿,她身邊關係密切的人大概都知道,包括老師、同學、爸爸和妹妹。她也許有個比較的對象,對媽媽有很高的要求和期待。以她媽媽對爸爸不知道幾年沒共同生活的小女兒飲食喜好,就擔憂地放不下來看,她媽媽顯然平常對家庭是個面面俱到的人,對生活有很高的標準。母女都是有高標準的人,然而,她們要求的對象不一樣。忍不住要提醒梁芳儀的同學(「要是這已經是她的最好呢?」),顯然對她的環境有許多觀察,除了在她家聽他說在美國的生活,看到她房間的佈置,也許還聽過她媽媽說梁芳儀的媽媽怎樣在家長會時,當眾維護自己的女兒。這不是所有媽媽做得到的,她同學很可能也拿梁媽媽跟她自己的媽媽比較過。
片中並沒有提到太多她們在美國的生活,除了提到她會去騎馬,還有一幕是她們母女三人在雙聖吃冰淇淋非常開心。那個場景其實是她們美國生活的翻版,也就是說,她們在美國的快樂生活是媽媽一手打造的,而那個快樂的場景裡,爸爸是缺席的。但她們回到台灣之後,這個快樂的場景整修過,裡面加了爸爸,是她們爸爸染髮的那一幕。
在過去與現在中間,青春期的梁芳儀仍有許多錯覺或幻想,她以為只要回到美國,過去一切快樂就會延續,她把家人排除在這個快樂的圖像之外,不理解父母為她的生活做了多大的努力和犧牲,所以她跟爸爸談條件,要求爸爸送她回美國。點醒她的,是她獨自一人找到一匹馬,喚著美國好友的馬的名字,想把韁繩套在那匹馬身上,然後騎馬。但那匹馬因為她的氣味陌生,不聽使喚,根本不可能是她的Splash。那匹馬代表的是她一個人無法完成的美國夢。以及,當妹妹在Sars發生之後,因為肺炎被隔離,少了平常相親相愛和吵架的對象,她才發現生活裡不能少了妹妹。
說到騎馬,這在美國算是非常昂貴的運動,比網球還貴一大截。所以聽到梁芳儀反覆說到馬,再看到她們家的場景,我覺得中間有奇怪的落差,她們若住在鍾孟宏導演的「瀑布」裡賈靜雯和她前夫的千萬豪宅裡,應該是正常的。也許導演是刻意用這種平民的公寓場景降低階級感。從騎馬這種運動,再次可以發現梁芳儀的媽媽其實在女兒身上花了不少心血,而且應該花了很多時間開車載她去上馬術課。偏偏她被女兒嫌,難怪會傷心。
在美國看在台灣拍攝的「美國女孩」,有一種奇妙的感覺。這部片是用文化連結美國,而不是景觀。說英文、喜歡騎馬、用一隻手跟長輩拿東西、下課鈴一響就收書包準備走、吃冰淇淋等,雖然不是全部都只能在美國發生,但這些的確比較接近美式生活。然而,當我們看到她們在雙聖冰淇淋(Swensen's)時,卻感覺陌生。畢竟雙聖那種冰淇淋在美國不算非常普遍,我來美國這麼久都沒吃過。我查了一下,最近的雙聖離我們家要開車四五十分鐘,然後下一間要近兩小時,再來要三小時,也許差不多六個台灣大的南加州就三間而已。
無巧不成書。在「美國女孩」之後,我發現一本描寫14歲韓國女孩因為母親再婚,她不得不從韓國搬到美國,之後不太適應的漫畫,叫做"Almost American Girl(幾乎是美國女孩)"。跨國生活本來就充滿挑戰,尤其是對特別敏感多慮的青少年來說。不過,既然生命中有了機會,就不要畏懼去迎接。「美國女孩」講的就是一個在家庭變動中,重新接納和融合的故事。
許多人認為,牛肉比豬肉乾淨。所以,豬肉萬萬不可以生吃,一定要煮熟。料理牛肉的尺度就寬鬆許多,見血的牛肉照樣可以吃。上牛排館,點三分熟、五分熟牛排的人,比比皆是。
不過,自從看了fast food nation(台譯:快餐王國)後,我對牛肉的觀感就不一樣了。
這部以多線進行的電影,改編自同名暢銷書。限於篇幅,書中揭發的美國速食業黑暗面,會比電影深入許多。根據amazon評價,書可能也比電影好看許多。
片中生意節節上升的速食店叫做Mickey,這讓人不免猜想可能是影射麥當勞。不過,此片安排幾個角色在談論其他速食業時,提到麥當勞,似乎想避免挨麥當勞轟的可能。
Mickey新上任的副總裁奉命調查為何他們的熱門產品Big One中,漢堡肉(牛肉)居然帶屎?他看到的屠宰場一切都合乎衛生標準,大家都穿著標準的服裝(包括將頭髮包起來、戴手套、戴口罩等),一切按照標準程序進行,看起來很乾淨。牛肉怎麼會帶有牛糞?他想不通,所以照樣大口吃著Big One漢堡,沒注意到他見的分店經理根本一口都不吃。
等他接觸過那些看過真實面的人之後,才發現,根本不是他看到的那麼一回事。因為,屠宰場為了節省成本,雇用大批從墨西哥偷渡來的非法勞工。墨西哥人偷渡到了美國之後,就被工頭欽點,然後趕鴨子上架,什麼訓練都沒有。屠宰場為了加快生產腳步,機器的速度調得很快。於是,那些非法打工仔常來不及把牛內臟、大腸處理好,穢物就噴到牛肉上,漢堡肉因此摻了牛糞。所以做為速食業和屠宰場的中間人便跟副總裁再三強調,一定要把牛肉煮熟才行。
除此之外,屠宰場的工作場所常發生事故。很多非法打工仔在意外中失去身體的一部份。人血污染了機器,自然也污染了牛肉。我想那些打工仔既然沒接受訓練,自然也沒有接受身體檢查,有各種肝炎、愛滋病等的人,照樣進入屠宰場工作。另外,這個屠宰場也不乏老鼠,這些耗子同樣是容易傳播疾病的帶原者。至於速食業標榜漢堡肉是A級沙朗,也是假的。因為屠宰場早就要那些非法勞工把A級沙朗切掉,賣到別的地方去。速食業既然用便宜的代價買肉,就只能得到廉價、次等的牛肉了。
這個屠宰場中還有工頭對前來非法打工的墨西哥女人性剝削的故事,為此片添加兒童不宜的色彩,此片因此不適合給愛吃漢堡的兒童觀賞。不過,這種故事廣泛存於任何帶有非法色彩的各國、各行中,不限於美國的屠宰場。
此片的另外一條支線是原本在Mickey打工的高中女生。她想要自食其力上大學,當Mickey的店員是她能找到的極少數工作。不過,當她聽了舅舅當年在大學時搞運動的經歷,又在偶然間接觸一批有環保理念的學生團體之後,她辭去在速食業的工作。由於有個想要鬧事的傢伙說那些揭發大公司不義、倡導環保理念的學生光說不練,與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她便對那個環保團體的學生領袖說,為何不去把牛圈的柵欄拆掉,讓牛四處行走,讓人們重新思考對待牛的不人道、不環保方式。這些學生鋌而走險(要是被抓到,刑責恐怕很重),但是牛不如他們的期待,通通都待在牛圈裡不肯走出來,繼續吃不健康的飼料、排除大量糞便污染環境。這個片段既嘲諷了那些學生,又點出現實的無奈。
片末奉送血淋淋的牛被宰殺的寫實鏡頭,這是此片在工人被機器活生生截肢後,讓我再次差點奪門而出的可怕鏡頭。這些畫面讓我好幾天不想吃肉,並且再也不相信牛肉是可以生吃的。牛肉跟其他的肉類一樣,都應該煮熟才對。所幸我幾乎不吃速食,久久才光顧一次Subway或In-n-Out,這兩家算是記錄比較好的速食店,不至於讓我看完此片之後,心裡產生吃到牛糞的恐懼。
不過,吃素就沒有衛生問題嗎?當然不是。昨天公公才對我說:「妳去過豆腐工廠嗎?裡面髒死了,老鼠很多。那些豆渣啊,在天氣熱的時候,第二天就臭掉了……」我隨手一查,立刻查到許多黑心豆腐工廠的舊聞。看來只有吃有機蔬菜(豆芽除外)才能避免被這些可怕的食物業黑暗面影響了。
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台灣的報章雜誌,常看到「海角七號」和「太超過」這兩個詞,氾濫的程度令人不明就裡,甚至受不了。前者令我疑惑,不知為何熱門;後者令我反感,不知這是哪裡來的中文?
這次在回程的華航班機上,終於在個人小螢幕上看到「海角七號」。看完之後,覺得不過是一部匯集台灣各種流行文化元素的拼裝車,獨創性不夠,故事鬆散,像是次等的日劇。打發機上的兩小時倒是綽綽有餘,叫我花錢進戲院看,那就免了。
有人在人間副刊稱讚其中的愛情故事,但是把愛情詮釋更好的電影多的是。
我對這部電影最大的不以為然,莫過於此片哈日哈到對日本人卑躬屈膝,有如甘於做皇民。一個年輕的日本女人,居然讓恆春那麼多台灣人對她唯唯諾諾,唯一不想理她的,就讓她氣到先打旁人,然後跑到別人家門前去大吼大叫,還因為酒醉,把別人大門的玻璃給敲爛。對日本人來說,這種情節也很奇怪吧。聯合報「投名狀整體感強 海角提早出局」提到:「日本評審大久保賢一不認同田中千繪的演出,覺得日本女性絕不像她在片中那樣張牙舞爪,如果有某種程度的溫柔會更棒。」(2008/12/07)
我還疑惑,恆春真的有那麼多人會講日文?真是不可思議啊!或者這是導演魏德聖想要把片子賣到日本所做的安排?
許多人企圖解構此片傳達的家國意識。許介麟在聯合報發表的〈海角七號:殖民地次文化陰影〉和陳宜中在中國時報發表的〈《海角七號》的台日苦戀〉是許多「海角七號」迷抨擊的對象。在我看來,這兩位政治學者的確解構出一般觀眾沒看到的東西,當然也有部分值得再商榷。許介麟被罵得這麼慘,莫過於他批評得太直接,偏偏編輯沒刪掉:「台灣真是沒有文化或說文化水準不高的島嶼。……」如果我要做中介者,我會告訴許介麟,許多台灣人是聽不得這種話的。就像日本人把侵略台灣和中國歷史,包裝成「進出中國」,也像「海角七號」片中杜撰的七封情書,也是以一種包裝的方式,來掩蓋拋棄女人的事實。許多台灣人其實容許日本人的意淫,因為日本人懂得包裝,一邊鞠躬呵腰,一邊講著客氣可是輕挑的話。這也難怪陳宜中從此部片中得到「台日苦戀」的詮釋。因為彼岸的中國相比之下,太過粗野,不會這一套。若要我要從陳宜中的文章中,進一步比喻,我會說,台灣就像個女人,先跟叫日本的男人交往,受盡日本大男人的氣;後來殺出一個叫中國的男人,讓台灣和日本離婚。不料,中國與台灣交往不順,因為台灣認為中國不夠文明,台灣因此忘記日本以前的粗野,隨著時間的久遠,越來越懷念以前日本的好,忘記日本的壞。
海角七號主題曲填詞人嚴云農在他的部落格回應許文,表示:「由於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台灣國境最南端的恆春,所以我在創作時很『取巧』的套用了『國境之南』的這四個字。關於歌名,『國境之南』這首歌的確是受到村上先生的啟發。(但『國境之南、太陽之西』這本小說的書名也是村上先生是借用已過世的美國黑人歌手Nat King Cole 翻唱的歌『South of the Border, West of the Sun』所衍用出來的)」,而他這篇文章有位自稱「無言」的人篇回應,表示:「看過『國境之南、太陽之西』這本書的人也該都知道,書裡的"主題配樂"並不是『South of the Border, West of the Sun』,而是Duke Ellington的『Star Cross Lovers』...」
這兩個回應,才令我感到無言,因為他們都說錯了。「國境之南」指的是國境的南邊,所以如果是台灣國境的南邊,那「國境之南」就是菲律賓等國家。如果是指日本國境之南(許介麟提到:「在大戰前,『國境之南』指大日本帝國的國境南方台灣,而恆春又是台灣的最南頂端。」),那國境之南是台灣,恆春的確可以算是「國境之南」。可是,如果是指台灣的國境之南,那恆春就不該是「國境之南」,除非高雄以北獨立。所以這片會被解釋成崇日,的確是魏德聖和嚴云農的問題。
根據時報出版的《國境之南、太陽之西》,村上春樹的確提到Nat King Cole唱的South of the Border(不是嚴云農說的South of the Border, West of the Sun,這首歌是2008年由一個年輕日本人唱的,不是村上春樹當年提到的那首歌。嚴云農要許介麟查證,他自己也沒查證啊。),在第195頁:
「納金高正唱著『國境之南』。這曲子真是好久沒聽了。
『說真的,小時候一面聽這張唱片,我每次都會一面覺得很不可思議地想國境之南到底有什麼呢?』我說。
『我也是。』島本說。『長大以後讀了那歌詞,覺得好失望噢。只不過是關於墨西哥的歌嘛。我覺得國境之南應該有更不得了的東西呀。』」
不過,村上春樹後來在《爵士群像》承認他的錯誤,Nat King Cole沒唱過South of the Border。那首歌是別人唱的。例如以下這個版本:
South of The Border
Writers: kennedy/carr
South of the border - down mexico way
Thats where I fell in love, where the stars above - came out to play
And now as I wander - my thoughts ever stray
South of the border - down mexico way
She was a picture - in old spanish lace
Just for a tender while, I kissed a smile - upon her face
cause it was fiesta - and we were so gay
South of the border - mexico way
Then she smiled as she whispered manjanna
Never dreaming that we were parting
Then I lied as a whispered manjanna
cause our tomorrow never came
South of the border - I jumped back one day
There in a veil of white, by the candle light - she knelt to pray
The mission bells told me (ding-dong) - that I musnt stay
South of the border - mexico way
適逢金馬獎頒獎典禮,此片再度被熱烈討論。我同意一位朋友說的,海角七號應該被寫入電影史,因為台灣需要商業電影,但是海角七號不應該得獎,因為我們對金馬獎期待更高。
看慣好萊塢片的人,看英國導演Mike Leigh的All or Nothing(台譯:折翼天使),可能覺得很難看,甚至不舒服。片中每個人都愁眉苦臉,幾乎沒有俊男美女,極少數長得比較好看的,同樣也是一臉愁苦、不悅的表情。夫妻、母子、母女、父母、情人等關係都不和諧,許多人講話的方式都很火爆,動輒夾帶髒字。在這個以英國倫敦南區的公寓為背景的電影裡,所有的角色經濟都不富裕,但那不是他們一臉便秘的主要原因。
如果看到一半就半途而廢,你不會發現,其實Mike Leigh要從一般觀眾陌生的角度,講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
All or Nothing描述三個家庭,他們彼此認識,算是鄰居,有的還在同一個地方工作。Mike Leigh主要描述的家庭,由肥胖的計程車司機Phil、愁苦的超市收銀員Penny和在養老院做清潔工作的胖女兒Rachel、無所事事的胖兒子 Rory所組成。Penny的同事兼鄰居Maureen,則是一位單親媽媽,除了超市的工作,私下幫人燙衣服賺外快,她的女兒Donna後來爆出未婚懷孕且和男友分手的故事。Phil的同事兼鄰居Ron,因為心不在焉又脾氣火爆,經常在工作中出事;Ron的太太Carol是個酒鬼,她們身材不錯的女兒 Samantha常穿著迷你短褲到處晃來晃去,吸引一個她不喜歡的男生(此男後來為她在胸口用刀刺了一個血淋淋的S,把她嚇哭),她對Donna脾氣火爆的男友非常有興趣(火爆男和Donna分手後,她迫不及待地跟他在車裡製造車震)。
這些人像是一個又一個的孤島,雖然生活在一起,但是下意識排拒身邊的人,因此以不悅的表情、火爆的說話方式和髒話自我防禦。他們之所以一臉便秘,是因為感情便秘,無法攝取足夠、營養的情感纖維,所以進退沒有好的對策。
如果不是意外,這些孤島,可能永遠就只是一座座的孤島。
肥胖又不討人喜歡的Rory,在被其他青少年戲弄之後,心臟不舒服,倒在公寓前的草地上。撞見這一幕的Maureen,趕緊前往幫忙,使Penny 一家開始緊急總動員。然而,Phil因為先前載了一位法國太太,她的某些話使他心事重重,他後來關掉無線電和手機,一個人散心去了,所以在第一時間失聯,這讓對Phil動輒不爽的Penny更加火大。
Phil趕到醫院後,承諾兒子要帶全家到美國的迪斯奈樂園玩,讓Penny又不高興,畢竟他們的經濟狀況並不寬裕。探病時間一過,這對夫婦和他們的女兒回家,女主人開始發飆,向來懦弱、言語表達不是很好的Phil,突然問妻子是不是不愛他了,因為她說話的方式視他為無物。Penny說這跟他們討論的事(Phil之前的失聯)有什麼關係?Phil則說,當然有,這與所有的事情都有關係,如果她不再愛他,他就要離開。稍後,Rachel跟她說,她的確那樣對Phil。彼此忘了相愛、感覺不到愛,恐怕是許多中年夫妻或伴侶在共同生活多年後,會面臨的局面。
震驚的Penny退了一步重新思考Phil的話,兩個孤島間因此拉起橋樑,他們記起彼此最初的美好與過去相愛的時光。當他們三人再度圍繞在兒子病床前時,Phil和Penny甜蜜的互動,讓女兒目不轉睛、過去講話沒禮貌的兒子,也變得和善多了。
我在數年前,此片在金馬影展播映時,曾看過一次。當時的我,可能沒有發覺,其實Mike Leigh隱隱約約談到一個很簡單的道理:Love makes the world go around. 如果生活在有愛的家庭,那麼,貧窮、失業不足以懼,許多社會問題也不會發生。
我所知關係最融洽的家庭,就是那種所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琴瑟和諧的家庭,在於第一代的感情融洽,尤其是母親能照顧每個子女的需求,公平對待每一個子女,這讓這個家族到了第三代,與父母的關係都很好。人的情感範本往往是父母,有了好的範本,會比較清楚哪些戲該唱、哪些戲不要碰。
Mike Leigh沒有提到另外兩個家庭後來怎麼了,但我想他的意思其實很明顯,如果沒有愛,孤島只能是孤島,沒有人願意親近。至於這個孤島要上演什麼劇碼,自然沒有人會關心。
在我看過有關「數大並不美」的東西裡,「Happy Feet(台譯:快樂腳)」的確算是前幾名有趣的。當然,此片過度美化了企鵝。若要正確地認識企鵝,這部片也不是好教材,因為它投射了太多人類的習性與想像。在指涉人類上,更準確地定義,相當大程度是指美國人。
雖然此片是澳洲團隊的成果,但從內容來看,它是一部擁有許多美國社會元素的企鵝動畫兼歌舞片,難怪在美國非常賣座。如果由真人套著企鵝布袋在舞台上擔綱演出,我們可以發現,不同的企鵝裝底下,是特定的族裔,這樣他們才能表演出這個劇本要求的精髓。
從故事來看,Happy Feet是一部跟族群文化、異類和認同有關的影片,部分情節跟以喜歡唱歌的貓頭鷹卡通「I love to singa」有點類似。因為企鵝爸爸在孵蛋時,一度想要跳舞,不小心把腳中孵的蛋摔在雪地裡,犯了企鵝族群的大忌。在別的蛋都孵出小企鵝時,唯獨這顆摔過的蛋沒動靜。不過,最後牠還是孵出來了,出現的方式也跟別人不一樣,居然是腳先出來,而且一出現在眾企鵝面前,就先跳舞,讓這個唱歌為最高指導的皇帝企鵝族群感到異樣,企鵝爸爸則感到困窘。
愛跳舞的Mumble,從小就在牠的企鵝族群裡被貶為異類,因為牠的破鑼嗓子,讓牠無法融入族群。這對以唱歌來求偶的皇帝企鵝來說,牠的人生(應該是「企鵝生」)簡直就是沒有希望。
然而,牠有次意外地碰到幾隻阿黛利企鵝,居然被大大地稱讚。那些阿黛利企鵝很欣賞牠的舞技,不相信牠找不到配偶。(牠已心有所屬,所以不可能在阿黛利企鵝裡找配偶。)
和阿黛利企鵝玩耍的過程中,牠意外地目睹人類的怪手摔落海中,造成污染。充滿好奇的Mumble想弄清楚那是什麼,那群阿黛利企鵝便帶牠去找無所不知的巫師Lovelace,這是一隻跳岩企鵝。
Lovelace的脖子上套著六瓶裝可樂的塑膠套環,這讓見過老鷹腳上的(人類為了做研究而裝上的)塑膠環的Mumble起疑,想知道 Lovelace是否也知道外來生物的事。但是Lovelace就跟許多人類社會的巫師一樣,唯利是圖,而且語焉不詳,並沒有回答Mumble的問題。
滿腹疑問的Mumble在自己的族群提到外來生物一事時,慘遭修理,而且牠實在沒法融入族群生活,反而用牠的舞步「帶壞風氣」,所以被長得像禿鷹的長老趕出去。
接下來的情節有點像「天地一沙鷗」,Mumble為了追求更高遠的理想,離開了鄉親父老和愛慕的對象。但是志氣比天高的Mumble運氣和遭遇都不好,因為牠執意要闖入牠陌生的世界,以牠一隻還沒完全脫毛的小企鵝,想要跟莫測高深、萬能的人類溝通,真是天方夜譚。然而,牠還是離開了南極,意外地擱淺在某個大城市(洛杉磯?)的海邊,然後被關到動物園,跟別種企鵝關在一起,牠們告訴牠,那是「企鵝天堂」,牠卻幾乎要得憂鬱症了。
救了Mumble的,是牠本能的舞步。牠的與眾不同讓人類感到有趣,因此讓牠帶著人類的偵測器回到南極的族群裡。
這是一個諷刺人類不愛護動物、不懂維持生態平衡的(偽)動物故事。最後一群人坐著直昇機去看企鵝跳舞,進而跟著跳舞,其中一個人甚至興奮地滑倒的段落,則像是諷刺《企鵝寶貝─南極的旅程(March of the Penguins)》的拍攝者。因為這些人的侵入,不管以任何名義,都干擾了企鵝原本的生態。
這部動物歌舞動畫用了大量美國流行歌曲,絕大多數都是非裔(創作或主唱)的歌(例如Prince、大人小孩雙拍檔Boys II Men)。畢竟,在美國的各族裔裡,沒有人會否認,整體而言,非裔是最會唱歌、最懂肢體語言的吧!Mumble的舞步來自Savion Glover,這正是一名非裔舞者。如果這部片的皇帝企鵝指涉的對象是非裔,那一直喊著「Amigos!(西班牙文的friends)」還唱西班牙文情歌的阿黛利企鵝,就是指西語裔吧!西語裔一般而言比非裔矮小,阿黛利企鵝正好比皇帝企鵝小。仔細注意那幾隻阿黛利企鵝講的話,牠們的句子裡常出現不正確的英文語法,例如:「He never wrong.」、「He the guru.」看來也是暗指西語裔的英文不太好,即使他們可以表達。
此片關於企鵝的生態,不完全正確。企鵝爸爸孵蛋,企鵝媽媽覓食,這部份沒問題,企鵝爸媽本來就會輪流孵蛋。但是永久一夫一妻制?這就有問題了。因為許多資料說明,企鵝會一年換一次伴侶。照這狀況,Mumble應該有很多同父異母和同母異父的兄弟姊妹才對。企鵝也不會因為生出一個有問題、與族群期望不合的小企鵝,就再也不生了。
最扯的,莫過於當Mumble在外那麼久,返回原本的企鵝族群後,牠愛慕的對象Gloria居然還沒有伴侶!但是企鵝的生物本能,跟男性人類要求愛慕對象(用人類的情形比擬,Gloria甚至不算是Mumble的女友)像薛寶釵苦守寒窯十八年的期望,也不一樣。
至於皇帝企鵝、阿黛利企鵝和跳岩企鵝會玩在一起嗎?我覺得我還是不要太認真去探究,此片的許多環節是經不起用動物生態考驗的。不過,比起來,要說最企鵝生態不了解,我還是會把「第一名」頒給曾用「不守婦道」描述母國王企鵝不孵蛋行為的記者,他們在木柵動物園的國王企鵝下蛋後寫的報導,為我的生活增添許多笑料。
看完此片,關心海洋生態的人,別忘了參考Seafood watch的網頁。當人類補食過多魚類,可憐的企鵝就漸漸沒有魚吃了。
從某種角度來看,「Bruce Almighty(台譯:王牌天神)」)中的金凱瑞和「Anger management(台譯:抓狂管訓班)」裡的亞當山德勒有點相似,他們情緒很容易失控(尤其前者),而且事情搞砸(因為EQ不好,衰事特多)之後,都不知如何善後。可是,他們身邊都有一個漂亮且溫柔善體人意的女友。
他們最大的困擾,莫過於升遷問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由於他們性格不穩(尤其前者是電視台記者,很容易在鏡頭前捉狂),上司不會想要把他們放在重要位置。
金凱瑞飾演Bruce,真是十分恰當,因為Bruce的角色就是那種容易搞笑的人,即使他的情緒不太穩定,但他讓許多人得到歡樂,金凱瑞的確適合這種角色。這讓我想到,許多日本諧星的女友長得很可愛、漂亮,有些人根本無法理解她們怎會願意跟諧星在一起。在我看來,原因很簡單,諧星有本事讓人快樂,他們的女友亦然。懂得讓女人開心的男人不多,所以那是諧星的情場競爭力所在。可是Bruce的女友動輒看到自己的男友在鏡頭前失態,並不好受,那種感覺跟自己出糗差不多,更糟的,她還要面對Bruce下工後的情緒失控。
失控的Bruce沒像「Anger managerment」中的Dave Buznik(亞當‧山德勒飾演),碰到一個屢屢整他、甚至橫刀奪愛的情緒訓練導師Dr. Buddy Rydell(傑克‧尼克森飾演),倒是碰到上帝。
當上帝出現時,我忍不住要說,非裔在美國真是有份量,任何時候,都需要非裔來擔任重要角色,以做為種族平衡。這片裡的上帝,就是非裔摩根‧佛里曼飾演的。我隱約記得還有其他好萊塢片也是由非裔飾演上帝,但是記不起來是哪些片了。
照金凱瑞過去的路數,接下來一定是一串災難,這部片也不例外。一個自我管理有困難的人,要掌管天下人的福祉,的確不易。不過,他的角色仍讓我們可以一窺美國電視台新聞部的生態。
靠著天底下人都沒有的超能力,他一步步靠近他過去想要的主播之職,同時讓過去不理他的美貌女主播注意到他,甚至想要介入他的感情。權力果真是最好的春藥,讓豬頭可以搖身一變,成為王子。
這部片的後半,再度與「Anger management」有雷同處,兩名男主角都失去他們的女友,捉狂到沒法好好工作,一心只想把女友追回來。
明白自己不過是凡人之驅的Bruce,放棄了天神權力,得到的教訓很有趣:上帝要他祈禱!他的女友就是一位潛心信主的人。
不得不相信,美國果真是一個基督教國家,就連在讓人不花大腦的笑片中,也要植入宗教訓示,而且沒有人會抗議。反倒是不信基督的人,開口閉口「Oh!My God!」,會惹毛那些信主的人,所以要改口說「My Goodness」表示禮貌和尊重。
此片導演Tom Shadyac和編劇組合,以及演員摩根‧費里曼、史提夫‧卡爾等人,在此片之後,再度合作,拍了一部Evan Almighty,預計今年夏天會上演。這片理所當然仍有宗教意涵,但是主角不是金凱瑞,而是史提夫‧卡爾(就是Bruce惡整的那位主播),故事也由新聞圈轉到國會去了。
Evan Almighty既然沒有金凱瑞,就不該叫「王牌╳╳」。我不懂台灣的片商為何要把金凱瑞主演的片變成「王牌╳╳」之類的,對票房有幫助嗎?有那多麼多人衝著金凱瑞上電影院嗎?如果當初把片名譯做「全能的布魯斯」或「不全能的小人物」之類的,續集應該就沒有混淆視聽的問題了。
至於Evan Almighty會不會跟Bruce Almighty一樣好笑?要等看了才知道。
同樣對嚴肅議題有興趣,而且都在女性雜誌工作,「絕配冤家(How to lose a guy in 10 days)」的女主角Andi和「穿著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的女主角,有不同的發展途徑。
後者由於是菜鳥,因此很努力地想獲得上司的認可;而前者工作時間長一些,已經獲得上司的欣賞,只是沒法寫她想寫的政治、環保等嚴肅議題的東西,畢竟,她的頂頭上司認為,她們的刊物是以女性有興趣的時尚、美容、愛情、八卦等東西為主。於是,在原本提的題目被打回票之後,她意外地認養一個「How to lose a guy in 10 days」的題目。這是那個雜誌的「How to」系列,專門教導女性讀者如何在特定領域裡勝任愉快。
這個題目的源頭,是她們一位剛失戀的同事。那個和心儀對象交往不到一週就被甩的女生,哭哭啼啼地訴說自己的經歷時,Andi和另一位同事認為她觸碰太多「地雷」,所以才不明不白地被甩,因而有了那個題目的點子。
至於人選,她誤打誤撞地在酒吧碰到一個在廣告公司工作的帥哥Benjamin,兩人於是開啟他們的十日戀曲。這個廣告人會跟她搭訕,其實也是有目的的,他跟同事打賭,只要能跟她們指定的女生交往超過十天,讓對方愛上他,那他就可以得到他想要的工作。於是各懷鬼胎的兩人,就這樣在一起,十天為期。
這個俊男(Matthew McConaughey)美女(Kate Hudson)的組合,接下來便上演各種爆笑的情節。一個處心積慮想要破壞對方對她的感覺,以便使戀情在十天內破局,然後可以寫文章以交差。另一方則想盡辦法拖延交往時間,才有機會贏得賭注。男方一度被女方氣到受不了,說分手,但是被同事兼死黨提醒,立刻又把女方追回來要復和。本來很高興這一切終於結束的女主角,只好繼續演戲。
如果不是因為男女主角都長得好看,這種劇情恐怕沒人要看,因為分明是一齣爛戲,女主角原本是個聰明的女孩,卻要把自己弄得歇斯底里、怪裡怪氣的。這可以想見,跟隨那些女性雜誌、愛情教戰書學步的人,遲早也會變得怪裡怪氣、不像自己。
由日本漫畫改編的「娜娜NaNa」,當中有個為愛上東京的女主角,似乎也是女性雜誌的忠實讀者,把這類刊物當作人生的聖經。然而,當她的男友移情別戀時,她倚靠的是友情,而不是女性刊物。畢竟,那些刊物上的東西,只能當作娛樂文章來讀,它們從不可能對人生起什麼作用,更別說對誰的生命負責。在適當的時間碰到適當的對象前,這些刊物就算提供一千個方法,恐怕沒有半個會奏效。人生是需要自己去嘗試,而不是等待別人給建議的。這從「Sex and the City」的女主角Carrie身上也可以明白,她自己雖然寫許多文章給別人參考,可是自己同樣在情海裡浮浮沈沈,別忘了她還有三個好友隨時提供各種故事和建議。雖說「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但是時候未到、歷練不夠,仍沒法摘到愛情的果實。
這類文章的獲益者,往往是作者和刊登的雜誌,兩者都藉此得到實際利益。Andi順利完成這篇文章後,倒是在工作上獲得不小的進展。雖然這過程對實際的工作描寫不多,結果卻也符合「穿著Prada的惡魔」裡的說法:當愛情不順時,工作就有斬獲了。這道理很簡單,每個人都只有二十四小時,在有挑戰性的工作環境裡,很少人能滿足身邊所有人的要求,自己也沒法處理所有的瑣事和壓力。
然而,此片的編劇最後還是仁慈地寫了甜蜜結局。當男主角追到橋上時,他對女主角說:「妳可以在任何地方寫任何文章。」她不會相信這是真的,因為,媒體的規模和性質決定一隻筆的戰場,脫離了媒體,她可能失去戰場(即使在網路時代,媒體的網站仍是人氣高於其他)。她只是跟許多美國女性一樣,選擇了愛情,選擇了跟另外一半待在同一個城市。
至於她未來的戰場,就不得而知了。
Project Runway除了是服裝設計師的淘汰秀以外,也是模特兒的淘汰秀。不過,對於模特兒,這個節目只有在第一季著墨較多(主要是那個情緒化、不怎麼敬業,讓合作的設計師都很頭痛的Morgan Quinn,還有年僅十六歲,卻很懂得運用自己的身體和魅力,幫助設計師獲勝的Melissa Haro),其他兩季只有讓我們看到設計師挑選模特兒後,被淘汰的模特兒落淚的畫面。這顯示模特兒這一行,跟設計師一樣競爭激烈。
對於模特兒私下的社交生活,「神魂顛倒(Head over heels)」把她們描寫成一群利用自己的美色和職業,來換取男性的金錢及物質享受的人。所以隨便一頓飯就吃個幾百塊美金,然後手一揚,就有一堆注重穿著打扮的公子哥兒搶去付帳,以便贏得美人的回眸一燦。然而,她們不會專注在任何一個男人身上,這樣才能保持「好身價」。
Monica Potter在此片飾演藝術品修復師Amanda,跟四個模特兒住在一起,應該顯得她比較有大腦才對。不過,她一下就被在時尚業工作的帥哥小佛萊迪‧普林茲(Freddie Prinze Jr.)迷倒了,然後語無倫次,頻頻出糗。她在這片的角色,讓我不禁好奇,導演Mark S. Waters或她的經紀人,準備把她捧成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第二嗎?這部片的劇情,跟珊卓‧布拉克演過的愛情喜劇,有幾分相似,都是那種長得不錯的傻大姐,突然被帥哥電到,即使她中間搞雜許多事、出了許多糗,都不妨礙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
倒是那四個模特兒,老是在廁所遇到噁心但爆笑的狀況,讓我懷疑此片的編劇是不是就是那種會在模特兒住所外面等著被列上約會名單卻屢屢失敗的人,不然,為何在電影裡一直整她們?她們的經驗告訴我們一件事:帥哥在沒人看到的私生活裡,可能有讓女人會嫌惡的一面。
至於模特兒的工作不是美女就做的來,Amanda證明了。她臨危上陣,一出場就跌個四腳朝天,而且她爬起來以後,在伸展台上步履艱難的樣子,好像不太會穿高跟鞋走路的樣子,比Sex and the City裡的Carrie還慘(Carrie在Dolce & Gabanna的走秀中摔倒,但是之後爬起來繼續走,贏得台下的掌聲)。
這是一部好笑的電影,如果想從裡頭獲得什麼有用的經驗,那大概是:不管住在幾樓,記得要在重要的時刻把窗簾或百葉窗拉上。
這兩部電影,一是1951年的「橫財過眼(The Lavender Hill Mob)」,另一部則是1989年的「鋼木蘭(Steel Magnolias)。
看「橫財過眼」時,片頭的主要演員,沒有奧黛莉‧赫本,這讓我感到疑惑,因為有個「奧黛莉‧赫本作品集」,將此片和「羅馬假期」、「第凡內早餐」和「戰爭與和平」等大大有名的電影放在一起,理當表示奧黛莉‧赫本在這片也是主角。但是,看了半天,才瞄到奧黛莉‧赫本的身影。她出現的時間只有幾十秒,台詞不到三句,一直到全片結束,只出現過一次,分明是個跑龍套的角色。
後來一查,她那年才出道當電影演員,這應該是她那年的第四部作品(依殺青上映時間來算)。她是靠「羅馬假期」走紅的,而那是1953年的事了。所以這時她只是個小牌演員,只能跑跑龍套。
反觀茱莉亞‧羅伯茲在「鋼木蘭」中的情形,比在「橫財過眼」中的奧黛莉‧赫本好多了。有些資訊因為茱莉亞‧羅伯茲現在有名,因此講得好像她是「鋼木蘭」的女主角。但是,女主角如果死了,女配角們怎可能繼續演一大段戲呢?而且,如果她是主角的話,這部電影顯得主軸不清楚、架構零散。事實上,她在此片擔任的是女配角,戲份不少,她演糖尿病患者發病的那一幕應該算挺逼真的,其他主角和配角的因應措施,也提供一些協助糖尿病患者的資訊,有教育意義。她因此片,被提名為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女配角。據說她也因為此片,因此得以主演「麻雀變鳳凰(Pretty Woman)」,而她當時才出道不到兩年。
這兩個大明星在這兩部電影的表現,告訴我們,萬丈高樓平地起,大明星沒紅前,得把跑龍套的角色掌握好,才有發紅發紫的機會。
朋友找我們週五晚上一起看電影,候選的電影是The Queen(台灣好似譯做「黛妃與女皇」,但黛妃從頭到尾只在電視紀錄片中出現)和另一部與CIA有關的影片。由於這兩部電影在美國都上映多時,輪到我們附近的電影院時,距離首映已隔了好幾個月,因此可以看到別人的評論與評分,兩片的口碑都不錯。後者片長達兩個多小時,因此我們最後選了前者。
進入電影院前,我忍不住好奇,究竟導演Stephen Frears會怎麼詮釋伊麗莎白女王二世?黛安娜過世至今將滿十年,一般而言,她的形象比女王和藹可親,甚至更得民意與仰慕。英國王室在黛安娜與查爾斯親王離婚後出事身亡,是怎麼看待黛安娜的,雖然也值得尋味,但我認為,從黛安娜的角度切入,似乎比較討好。
正因為這部片的角度不在於討好大眾,題材不落入俗套,而是探討問題,難度顯得更高。令人意外地,這部片不但不煽情,而且比我想像地更有張力,同時充分表現英國女王那種自制、有尊嚴的態度。飾演女王的Helen Mirren,演技真是了得!此片入圍第27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創配樂、最佳原著劇本、最佳服裝設計等多項提名,一點都不令人意外。入圍最佳女主角的五部電影中,我只看過The Devil Wears Prada和這部,不過我認為Helen Mirren的演技比Meryl Streep更勝一籌。她已在前幾天得到金球獎影后,可說是實至名歸。
除了英國皇室外,這部電影的另一個重要角度,是首相布萊爾和女王的互動。這兩人的第一次見面,女王就給布萊爾下馬威,而布萊爾的律師妻子雪莉,還有幕僚,都是不喜歡皇室,甚至希望廢除皇室的人,然而,布萊爾卻在黛安娜身亡後,協助英國王室面對、處理這一事件,甚至企圖拉近女王與人民的距離。
英國王室怎麼看黛安娜的?從片中(2002年過世的)伊麗莎白王太后和菲立普親王的態度來看,他們都不喜歡黛安娜(一般多認為是黛安娜的前婆婆伊麗莎白女王不喜歡她)。我們不可否認人的多面性,或許黛安娜在世人面前表現美麗、優雅、親和的一面,但在家中、在王室成員面前,可能未必盡如外人所見。所以菲力普親王看到黛安娜死後,電視台如何反覆播放、再現黛安娜美麗親和的形象時,他就受不了了。
外界對王室此時有一些期盼,後來轉變成要求。王太后聽了,每每做出讓觀眾大笑的反駁,像是批評外界的無知,諸如喪禮的規格、白金漢宮降半旗等。
從這裡,我們可以發覺此片拉出一條軸,是探討媒體與民意和王室的互動。媒體與民意,此刻是合一的。中外皆同,媒體對美麗的女人有較多的好感。這可以想見,為何不美的卡蜜拉始終得不到媒體的青睞。前幾個月,我甚至看到美國八卦媒體以封面斥責查爾斯的現任妻子卡蜜拉是小偷,因為她用了黛安娜穿戴過的衣飾。
民眾與王室對立的端點之一,是白金漢宮為何不降半旗?這是在白金漢宮前哀悼黛安娜的民眾引發的議題之一。然而,事實是,白金漢宮的旗,是代表女王本人。而黛安娜當時不是王室成員,就算是,女王的旗也不會為她降半旗,因為女王的位階遠比黛安娜高。白金漢宮是英國國王的代表,伊麗莎白二世在父親過世、接任王位時,也沒降過半旗,當時理所當然不降半旗,甚至覺得外界的要求是對她侮辱。(白金漢宮最近一次降半旗,是去年十二月底,美國前總統福特過世時。)
然而,媒體與民眾並不理會白金漢宮的歷史與規章。媒體甚至發表一項民調,表示越來越多的民眾認為應該廢除王室,以及女王沒處理好黛安娜過世一事。布萊爾曾試圖力挽狂瀾,但是沒有媒體要理他,只有衛報刊登他的說法。
套一位傳播學者的話,媒體要的是戲劇性,以及能賣錢的題材,所以就算他們炒的議題再蠢,也無所謂,反正只要許多人看、許多人支持,就可以了。這是現代民主與嚴肅議題面臨的危機。
另一個隱藏的焦點是黛安娜前夫查爾斯的態度。他看到母親被輿論奚落,居然有些幸災樂禍,他的反應讓布萊爾忍不住要說:「真是奇怪的家庭!」原因何在?當女王看到媒體輿論一面倒地支持黛安娜、斥責她時,一度傷心地向她的母親表示想要退位。導演給我們的暗示,至此可以猜出幾分,查爾斯在意的就是繼承王位!如果伊麗莎白二世跟她的母親一樣活到101歲,那查爾斯接任國王時,已經79歲,可說是垂垂老矣!當時49歲的查爾斯,恐怕也不願意那麼老才當國王吧!
此片有一個值得玩味的隱喻。菲立普親王在狩獵過程中見到一隻公鹿,他很想打下。女王有次一個人跑出去,車子爆胎,她停在溪流中時,便看見那隻公鹿,讓她讚嘆真美!在聽到人聲時,她要牠趕快走!沒想到,菲立普親王後來還是憾恨地跟她說,那隻鹿被(王室外的)人打死了。女王後來便一聲不響地,隻身探視那個已經被宰殺的公鹿。
這頭公鹿,就跟她想要維持的王室尊嚴一樣,是不能親易現身在大眾面前的,否則很容易被獵殺。女王後來接受布萊爾的建議,帶領王室成員到白金漢宮外看民眾為黛安娜留下的鮮花、紀念品等。然而,她看到的卻是許多咒罵英國王室的字句,讓她後來向布萊爾表示受到羞辱,她在現場卻面無表情,沒有任何失態。當時觀看的民眾安靜地看她們走過,甚至在女王走到面前時,仍執屈膝禮,表示尊敬,與前些天的喧鬧成強烈反比。導演Stephen Frears曾在一個訪問中提到,很多英國人不喜歡英國王室,但是承認現任女王很了不起。這片段,應該就是要強調這一點吧!
這個經驗顯然重擊女王的標準與原則,她知道時不我與了,過去的方式,已經不被大眾接受,人們要的是黛安娜那一套。她與黛安娜的不同,在她最後與布萊爾說的話中清晰可辨。她說,她永遠是責任第一,個人第二。這可以想見,為何黛安娜不被英國王室所喜愛了。
此片在本地戲院的票房很好,座位幾乎坐滿,令我意外的,多數是中老年人,不像台灣,會到戲院看電影的多以年輕人居多。
看了前同事的超級熱門部落格。觸動我的,不是她那些日常生活所感,而是她提到當初為何會寫部落格,以及當時有多麼不快樂。
後者,恐怕是我們(那批人)共同的心聲吧!我選擇退出那種生活,即使當初是多麼努力爭取進入那個世界,畢竟那是我進入前十年的夢想。夢想來的不易,破碎的速度遠比我想像地快。我也沒也想到,自己會成了落跑的一員,而不是堅持到最後一刻的勇士。
我以為我忘了那些日子,但是沒有。
在飛美國的華航班機上,由於影視系統大半時間都故障(這已經是第二次碰到這種事了,第一次是馬航),在那短暫的修復期間,我只看到一部電影,就是「穿著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同名小說出版時,我的手邊有書,卻怎麼也不想看,因為那陣子老是聽人喊名牌、名模、時尚等,次數多到足以使我反胃,看到類似的字眼,理所當然地以為就跟那些陳腔濫調一樣沒意思,自動轉開注意力。
然而,看了電影,才發現跟我的設想完全不同。那部電影使我的記憶排山倒海般地席捲而來,我把自己塞在狹窄的座椅中,幾乎不能動彈。那一刻,全機艙的人幾乎都睡了,我卻覺得自己清醒到不能再清醒了。這種感覺,就跟那段時間差不多。
每個人看到的重點不一樣,對我來說,那部電影講的是一個初出茅廬、充滿理想的菜鳥,如何被歷練的過程。而我在女主角的故事中,找到與我過去相仿的元素。
我不想把那些元素列出來,畢竟它們只該存在我的心底。我反覆回味的是,在許多渾沌的時刻,我們以為自己可以做些什麼,直到最後一刻才發現自己是顆棋子。那麼,下一步該怎麼走?
這是生命或生存的問題,受限於權力、資訊、智慧、運氣等等。那部電影安排了一個玫瑰色的結局,那是我沒有得到的。我體會的世界,遠比電影中顯現的冷酷。
我知道有些事,是我永遠學不會的,或者說,抗拒去學會。女主角亦然。然而,我們的命運不同。
唯一可以慶幸的,大概是,好歹活過來了吧!
The Devil Wears Prada
導演:David Frankel
編劇:Aline Brosh McKenna、Don Roos
演員:梅莉史翠普 Meryl Streep、安娜海瑟威 Anne Hathaway、史丹利杜奇 Stanley Tucci、賽門貝克 Simon Baker、安德烈葛納 Adrian Grenier、艾蜜莉邦特 Emily Blunt
感謝湯姆漢克主演的「達文西密碼」!雖然許多人說它是大爛片,極力表達他們對於此片將小說簡化到沒有樂趣的不滿,然而,對一個前前後後看了好幾次小說的開 頭,每次讀不到50頁就卡住不想看,甚至把小說從台灣帶到美國,再帶回台灣,還是沒法看下去的人來說,這部電影,讓人可以快速知道丹‧布朗賣的膏藥。而 且,我終於突破之前的障礙,把小說讀到超過200頁了,還在繼續往前讀。
的確,就這200頁的印象來看,電影的確簡化許多東西。但因為從電影看到小說,我反而有種倒吃甘蔗的感覺。電影沒講清楚的東西,看小說便是!之前讀這本小說的無名障礙(可能是翻譯的文氣問題)居然救了我,讓我不必經歷那些小說迷對電影的失望。
湯姆漢克和奧黛莉朵杜在此片的僵硬,讓我想起The X-Files的兩名男女主角,彼此應該互有情愫,卻表現不出來,以致於扣掉他們努力解碼以及逃避追殺的過程,就顯得有些枯燥。
丹‧布朗為神聖女性所做的詮釋,讓我想起之前看過的《女人的世界史》(應該是這本吧,書不在身邊,沒法翻書查證),中間也提過從女人掌權的過程,到男人掌 權的過程,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引發這麼大的變化,使得女人喪失權力逾千年。當然不只是男人發現女人生產的秘密這麼簡單。丹‧布朗的說法很有意思,把耶穌變 成有情慾的一般人,使女性(抹大拉的馬利亞生的女兒)成為他的接班人。Sharan Newman則在《達文西密碼大揭密》也針對「神聖女性」做了七頁的解釋,因為她認為丹‧布朗從「聖婚」的角度(參見《達文西密碼》P.146~147) 來談,顯得偏頗。
「聖婚」讓我想起男女雙修的西藏秘宗歡喜佛。這跟「聖婚」一樣,都是容易被有心人操縱、污名化的觀念。原來東西方有些觀念,是雷同的。
那麼多人對「達文西密碼」如此狂熱,使得許多出版社都要推一本跟此書沾上邊的書,這現象讓我有點不解。對喜歡鑽研學問的人來說,日常生活即有許多密碼可 解,畢竟太多人對於許多事的來由都不求甚解(所以小說裡,蘭登教授對於保險套商沒弄錯希臘男神的意思,大感驚訝),所以只要多讀點書,就可以看出一些事物 的意義錯置。但不可否認的事,此片融合了藝術、地理、歷史等各種知識,想必會使許多人開始念這些冷門的東西。只是,我還是會希望,哪天有人拍一部關於東方 的密碼故事出來,畢竟對我們來說,基督宗教實在太遙遠了,我們有我們自己的文化,以及文化的密碼。
童話故事從來沒告訴我們,不同國度的王子和公主,或者王子和鄉村姑娘結婚之後,如何處理他們之間巨大的差異,像是對金錢的看法、對教養的看法、對美感的看法等等。
「同床異夢」(The break-up)以球場上偶然發生(男人搭訕)的甜蜜戀情開始,講的卻是一對男女分手的故事。這故事顯示付出型的女人和享受型的男人交往後的艱辛。有些人也可能把此片當做品味不同的男女,交往後面對的災難。
品味不同的人,交往之後,勢必有一方要遷就。一開始,當然是甜蜜的。但是有一天,要是吵翻了,甜蜜的負荷瞬間轉變成艱辛的犧牲。惡言相向時,不懂美術的甚至可能罵另一個在藝廊工作的品味很差,亂畫還以為是藝術。另一個自然是重傷累累,被昔日親愛的人傷害已經夠難過了,平時賴以維生的職業級品味還被不懂畫的人批評,又是一大打擊。 直到那時,從事藝術工作的那一方才會覺得自己當初怎麼會跟這種人在一起?為何不跟那個常藉買畫上門的帥哥交往算了?可是回頭看看過往,前一個男友也是會穿難看的條紋休閒短褲出門的沒品味之人。這些人吸引她的,往往是幽默感。有美感、懂畫、長得好看的男人並非沒有,只可惜,不在雷達範圍內,因為他們不是gay就是花花公子,或者死會。 只是,這個幽默的男人,生活在一起後,才讓人發現,他有很多令人難以忍受的地方。諸如家事都推託不做,從不陪女友從事女友喜歡的活動(但是女友會陪他去看他愛看的球賽等),對女友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日積月累的小事,終於引爆成兩人分手的導火線。 有時,說「分手」的一方,不是真的準備分手,而是盛怒之下,使出的伎倆。無非希望另一方低頭示弱,道歉讓雙方和好。但是,這麼曲折的心意,往往不被理解。尤其對那些直腸子男人來說,女友都說分手,除了接受,也別無他法。 不幸的是,卡在兩人共買一屋的狀況下,誰都不願意讓步搬出。(她們從分手的那天開始,就沒同床過了,所以中文片名有問題。)接下來的戰局,都是可想而知的:互相比吵鬧、不理會公共區域的整潔、跟帥哥或辣妹約會來向對方示威……雙方共同的朋友,一併成了這場戰火的受害者,到舉行家庭party、情侶比賽的時候就知道了。 女人看此片,大抵會認同女主角珍妮佛安妮斯頓。男人看此片,也會覺得男主角文斯范恩的想法很合理。在這場各自都有所堅持、沒有新意的分手戰爭裡,沒有人是贏家。 最令人心碎的一幕,莫過於安妮斯頓終於拉下臉邀前男友去聽演唱會,而前男友卻沒出現,讓她在眾人喧鬧的場合裡獨自落寞、追悼逝去的戀情。經歷多日的火爆戰爭後,她終於當眾心死。 有人說,那些好男人,往往是從壞男人轉型過來的。而他們的前女友(們),往往是讓這些男人由壞變好的關鍵。除了關鍵,有時也需要一些催化劑。 男主角經由朋友在酒吧裡的一番話,才決定做一些改變。但這改變,顯然太遲了。木已成舟,無可挽回。這個決定改變的男人,無論如何,是不可能回到過往了。他只能等待,等待下一個賞識他幽默感的女人,同時會發現他比其他男人多一點點的體貼。而那個體貼,是來自前女友的禮物。 至於女方,則要明白,該放棄的時候,只能放棄,否則就會失去自己,失去底線。此片的珍妮佛安妮斯頓,讓我想起「東京愛情故事」的莉香。她們在最心痛的時候,決定取回自主權,找回自己。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三個月、一年後,她們的神采足以吸引任何人。 上映日期:2006/08/25
同床異夢
The Break-Up
導演:潘頓蕾德 Peyton Reed(愛情趴趴走)
演員:文斯范恩 Vince Vaughn、珍妮佛安妮斯頓 Jennifer Aniston
請問看過「野蠻任務(The wild,大陸片名是「狂野大自然」)」的人,此片的主角是誰?
一、大獅子
二、小獅子
三、無尾熊
四、牛羚王
大部分的人,一定會說是一或二,甚至是一加二,因為它是一部關於小獅子誤上貨櫃車,讓大獅子跑出動物園找兒子的故事。但我會說是三,因為這部片的無尾熊實在太搶戲了!我甚至忍不住猜想,那些生動逗趣的部分,會不會是編劇基於以下狀況產生的:
累呼呼的編劇回家後,在沙發上發現他從紐約動物園買回來的無尾熊玩偶,於是把熊順手一扔,然後整個人倒在沙發上。
小孩抱著無尾熊跑過來黏他:「爹地,你怎麼可以丟熊熊呢?他好可愛,而且他愛你喔!」
於是無尾熊體內那個「魔音」開始不斷重複:「I am cuddly, I love you! I am cuddly, I love you!……」
瀕臨崩潰的編劇掩住耳朵,衝出家門,開車到辦公室的途中,構思了「The Wild」裡關於無尾熊的好笑情節。觀眾不知道,許多部分其實都是從編劇本身的血淚感受而衍生的……
(以上情節,純屬虛構,如有雷同,那是編劇的不幸)
雖然有人說這部片是從其他幾部迪士尼動畫片(主要是「馬達加斯加」)回收一些元素而成的資源回收片,情節也很多過份不合理,可能會讓那些帶小孩去看的家長,最後飽受小孩的問題轟炸。我覺得最扯的是結局,那看來應是故事的開頭,而不是結束。要是那船的動物都回到紐約,不造成紐約人的恐慌才怪,一定會成為《紐約時報》的頭條新聞的。然而,這些都不妨礙我被那隻叫Nigel的無尾熊吸引。
不過,要先招認的是,我有好幾隻無尾熊玩偶(都沒有聲音),所以對無尾熊的真假對照戲,本來就有比別人多的興趣。
大概為了修理無尾熊,Nigel長得其實不好看,最醜、最可笑的一幕,大概是從垃圾車上下來後,他不小心把頭套進一個水桶裡。水桶拔出來後,頭毛全部直立,變成很好笑的髮型。
Nigel的最大困擾,莫過於紐約動物園裡販售一種會發出「I am cuddly, I love you」聲音的無尾熊玩偶,這讓他飽受其他動物的嘲笑。使得他在與大獅子等同伴前往非洲尋找小獅子的途中,不斷被當作丑角。就連在紐約地下水道碰到兩隻鱷魚,也被當作蠢貨,因為下水道曾經漂來一隻不斷重複「I am cuddly, I love you」的無尾熊玩偶。為了詢問自由女神像的方向,大獅子要Nigel比劃一下給鱷魚看,小丑Nigel於是把手掌放在頭後面,代表自由女神的光芒,臉上自然又是一副呆像。(是的,這部分讓我忍不住大笑)
小丑有小丑的好運。Nigel到非洲後,被一群牛羚抓走,他本來以為會被吃掉,最後卻被牛羚王奉為「神獸」!讓他嚇了一跳。後來才發現,原來是牛羚王有次被獅子圍捕,正在危急時刻,空中掉下一隻紐約動物園的無尾熊玩偶,發出「I am cuddly, I love you」的聲音,把準備吃牛羚的獅子嚇跑了,因此牛羚王覺得這東西保護牠,讓牠有機會從食物鏈的底層爬出,躍升到食物鏈的前端。小丑Nigel因此受到牛羚群的膜拜,他的皇冠則是鳳梨殼。
這一段,讓我覺得簡直就是「上帝也瘋狂」的動物版嘛!只不過,可口可樂變成無尾熊玩偶了。不過,美國人怎麼這麼喜歡在開飛機經過非洲時,空投一堆有的沒的?或者這是因為美國電影編劇故意調侃習慣不好的飛機駕駛?
在奇幻小說裡,主角經歷過大事後,回過頭來,碰到過往某些困擾他們的事物時,都會毫不猶豫地拋棄。Nigel最後在船上把那隻牛羚的救星熊丟到海裡。他嘴裡說的是:「We know you can cuddle, but let's see if you can float.」電影翻譯成:「我知道你很可愛,現在看看你能不能漂浮。」有些人覺得「野蠻任務」不好笑,部分原因就在於中文翻譯和原文有落差吧!
Nigel身上真正的無尾熊元素是什麼呢?看完之後,我想了半天,還是沒想出來。因為在San Diego Zoo的時候,我看到的無尾熊幾乎一動也不動,不像Nigel那樣會活繃亂跳。一度看到其中一隻動了,我很興奮地掏出手機準備拍照(相機那時已經沒電了)。但是當手機開機完畢,轉換到拍照模式時,熊又不動了。如此重複幾回,讓我掏出手機好幾次,都沒拍成,一旁的某人笑到不行。
這部片讓我開心之餘,同時慶幸,上次去Build a Bear「做熊」的時候,好在沒加聲音,不然,我可能會跟熊大叫:「閉嘴!」然後把熊丟出窗外去。不過,這不會製造「上帝也瘋狂」的情節,只會讓樓下的狗多了一個新玩具,以及我被檢舉亂丟垃圾而已。
跳舞這檔事,有時不像一般人想的這般簡單,它涉及族群和階層,有政治意涵。國標舞,是白人,尤其被視作富有白人的消遣。Hip Hop,則是黑人的舞蹈,在經濟位階上指涉貧窮。如果這兩種舞蹈一直對立且無交集的話,自然不會發展出「獨領風騷(Take the Lead)」這樣的故事出來。
就是因為國標舞老師皮耶‧杜蘭,偶爾在紐約街頭,撞見一個黑人高中生,因為不被允許參加舞會,憤而砸毀校長的轎車,讓他決定毛遂自薦,跑去這個龍蛇混雜的黑人公立學校教國標舞,這個勵志故事才能演下去。男主角由性感的安東尼奧·班德拉斯擔綱演出,更是顯得魅力非凡。
即便在美國這個號稱平等的大熔爐,兩種文化和人種要交流,一開始並不容易。很有趣,國標舞老師習慣穿西裝,顯得彬彬有禮、很有風度,進入黑人學校,卻一直被以為要去參加葬禮。因為那些黑人貧窮,只有在葬禮時,才慎重地穿上西裝。就連男士為女士開門的禮貌,兩個人種也有不同的看法。
皮耶‧杜蘭令人稱讚的是他的彈性。別說黑人學生覺得沒法跳國標舞(太土了!),有些白人學生也未必能把國標舞跳好(爸媽逼迫,心不甘情不願)。當白人女學生跟他說,羨慕同教室的另一名女性,把國標舞跳得這麼好,簡直就像和男舞者在地板上親熱一樣。這說法立即帶給他靈感。
果然,那性感的女舞者和皮耶一舞,讓那些看不起國標舞的黑人學生眼睛都亮了起來,因為那舞有他們想要的東西:男人想知道怎麼把妹,女人想知道如何變得性感。這一次,國標舞佔了上風,因為Hip Hop似乎沒能如此。
在面對這群學生的反叛外,皮耶同時要面臨老師和家長的壓力。到學校,不上課,居然學舞?皮耶親身示範,國標舞不僅是肢體的動作而已,它包含了一套文化規範,甚至心理的啟蒙。它讓男孩懂得尊重女孩,使女孩有了自信,能夠知道何時要保護自己,不會隨便懷孕,當上未婚媽媽。
那個很小就沒了爹,媽媽經常帶不同男人回家,甚至差點被媽媽的男人強暴的黑人女孩,的確從國標舞裡,逐步找到她的定位和世界。即使要和往常被她視為仇人的男孩跳舞時,曾一度劍拔弩張。在她想要主動帶舞時,造成一陣混亂。
皮耶:「不不,是他要帶領,妳跟隨。」
女孩:「他帶領,是否代表他比較有權力?」(不爽中)
皮耶:「不,男人帶領,女人跟隨,都是出於自主。」
我突然想起Sally Potter的《夢幻舞神(The Tango Lesson)》。很有女性意識的Sally在那部她自導自演自己的故事片中,她同樣不斷質問一件事:Tango是男權的舞蹈嗎?因為它要男人帶領女人跳舞。這個想法,讓她和心儀的男性舞者屢起衝突。最後,她(不是那麼情願地)發現:這舞,本來就是要男人和女人一起跳,自然有人帶領,有人跟隨,一個表現強悍,一個表現柔情。這正是社會所需。
皮耶的說法讓我跟片中的女孩一樣立刻被點通,不需要像Sally經過那麼長的時間才找到這個結論。跟隨者,並非讓出權力,而是心甘情願地,接納另一方。主動者,也並非把自己的權力凌駕另一方,他必須讓人打從心底願意配合,這段雙人舞,才跳得成,才跳得好。
這故事的結局,顯得太光明燦爛,而忽略世界的複雜。黑白種族的隔閡,貧富階級的差距,不太能因為一場舞而消彌差距。但我想,那會是一顆種籽,放在許多人的心底,待適當的時機發芽成長。因為他們見證了,不同來由的舞蹈可以融合,文化可以交流,人與人之間,未必有那麼大的距離。
獨領風騷 Take the Lead
上映日期:2006-06-23
導演:麗茲‧佛列德蘭德 (Liz Friedlander)
演員:蒙面俠蘇洛】安東尼奧‧班德拉斯 (Antonio Banderas)、
【心靈訪客】羅伯‧布朗 (Rob Brown)、
【超級名模生死鬥】雅雅‧達克斯塔 (Yaya DaCosta)
午餐大軍往果汁咖啡小店移動的路上,有人提到一個漂亮的「高妹」,另外一個人則提到某學弟M喜歡過「高妹」。
「叔叔」立刻說:「喔,M追過高妹?我終於抓到M的把柄了!」幾個人奇怪地看他一眼。八卦來源指正,他們其實在一起過。幾個人立刻睜大眼睛。「叔叔」更誇張,馬上改口:「那我要對M刮目相看,原來他不只是個有錢的公子哥兒而已。」
聽到他前後的語氣差別這麼大,摩羯P忍不住問他:「你的意思是說,要是有個不怎樣的男生,很拼命地追求一個條件很好的女生,而且追到了,身邊的人都應該提升對他的評價嗎?」
「叔叔」居然理直氣壯地回答:「對啊!這就跟電玩一樣,要是打了大魔王,可以立刻升級!」原本站在他附近的幾個女生,聽了立刻轉身,把臉各自轉向不同的方向,以免對他露出鄙夷、不屑的表情。更有人努力克制自己脫下高跟鞋,用鞋後跟敲這個「毒男」腦袋的衝動。畢竟,把遊戲裡的競爭策略,搬到愛情裡,還是很難讓人接受。
再度想起這事,是在捷運站裡。
從之前知道《電車男》的集體創作,到最近在捷運看到「電車男」預告片,我一直難以理解那個故事有什麼了不起,從沒動心去看完那個故事,沒有「勾子」引起我的興趣。如果有什麼了不起,大概是叫一個帥哥去演整天關在屋子裡上網的醜男,然後很成功地把他變成一副超級阿呆的模樣。大眼鏡、電鍋髮型、過時的高腰褲、配色可怕的格子襯衫、難看的手機套、大背包,以及傻不隆冬的表情……御宅族(Otaku)男如果懂得在打扮上下點功夫,也就不會整天窩在屋子裡拼命上網了,所以走出封閉的世界,第一步必須進行外貌大整頓,畢竟那是給人的第一印象。這過程中,服裝顧問和演員都很稱職。但是故事大綱看起來很可怕。
預告片裡,男主角跪在地上痛哭:「愛一個人為什麼這麼痛苦?」經過網友的群策群力,結尾似乎追到佳人。但是,這是愛嗎?還是一種電玩策略?
如果電車男迷,未來也都用這招,而失敗的那些男性,會不會就此把個人在成長過程必須經歷的挫敗、痛苦,移轉到網路群體上?我疑惑了。
PS.喜歡《電車男》的請不用告訴我,謝謝。
我有個習慣,每當聽到別人說幾歲時碰上什麼歷史大事,立刻在腦海打出該歷史事件的年份,然後開始計算那人的年齡。但是,如果別人直接說出他的年齡時,該怎麼辦?
今晚看「無米樂」時,三位樂天知命的老農,根本不介意別人知道他們的年紀,當他們的歲數大剌剌地打在螢幕旁,我楞了一下,反過頭來計算他們是哪一年出身。尤其在崑濱伯提到「三七五減租」等政策時。
其實只是想要知道他們出身的年代,好讓我大略知道該用什麼歷史背景去衡量他們的經歷。
這三位老農和崑濱姆,其實都可以讓我叫「崑濱爺」、「煌明爺」、「文林爺」和「崑濱婆」了。雖然他們的年紀比爺爺、奶奶小一些,但每次崑濱姆的臉部特寫出現,我總是想起奶奶的臉,也是那樣充滿皺紋,生活也是那樣操勞,喜歡碎碎念,即使都有顆豆腐心。
我從大學的時候開始在紀錄片雙年展和各種影展看紀錄片。在我的印象裡,台灣的紀錄片跟國外相比,劇情和技術的純熟度,總是落後一大截。拍得比較好的,往往是八股的官方片。但「無米樂」讓我感到意外,它的畫面真美,聲音和畫面融接也沒太多瑕疵。雖然有時覺得可能因為不只一台機器拍,備用機器的畫質和功能略遜,畫面剪進來時,在大螢幕上顯得顆粒過大、動作不連續,然而,瑕不掩瑜,並不妨礙這部片的劇情。
導演要說的,其實是一個嚴肅的題材,在加入WTO後,台灣的農民怎麼辦?若用生硬的論述,多數觀眾不會有興趣,而「無米樂」從生活切入,讓我們看到烈日下的耕作,他們如何從汗濕的衣衫擠出一大把汗水,以及在機械化後,老農如何費力地耕田,但最後還是回歸人力,不只因為用機器失敗,也是要更親近土地。
對於幼年在農田裡玩耍、抓各種昆蟲來玩的我來說,這部片的故事,對我有相當程度的熟悉感。然而,我依舊看到了農村的變遷,尤其在文林伯牽著牛出現時。我從沒用近距離看過牛,因為我生長的農村早就沒有用牛隻耕作的習慣了。
不只是牛,還有他們家中的陳設,甚至,他們家的門窗,都是幼時熟悉的「古早形式」。我十分意外,不敢相信台灣仍有農村保存這麼多舊日的生活。「無米樂」的兩位導演可真是挖到寶了,因為這三位主角不但有這麼純樸的農村生活,還是相當獨特的農業社會人物縮影。崑濱伯雖七十來歲,卻能寫毛筆字、寫農業日記、唱日本歌謠,還會「講古」,可說是農村社會的地方菁英呢!
「無米樂」相當深入地用鏡頭帶著觀眾的眼睛,走入這三位老農的世界。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如何和妻子「鬥嘴鼓」、和朋友抬槓,以及他們如何看待這個世間。當崑濱伯講到他右眼失明時,他對過往是否做壞事的反省,以及妻子婚後三、五年都沒生小孩,父親要他娶「細姨」時,他如何否決,讓人深深動容。他們雖然生活困苦,依舊保持最純樸的心境,真正做到「敬天愛人」。我想,這種胸懷也深深打動導演的心,不然,崑濱伯出現的段落,不至於比其他人多出這麼多。
雖然曾經在農村生活過,但很多事,我仍透過這部片才看到。好比他們在稻穀收成後,如何賣給商人,如何被評價。當崑濱伯憂心收成期的雨水會壞了價錢時,我的思緒飄到幼年的某個夏天,曬穀時,突然下起大雨,爺爺站在窗前,拼命抽煙不語。。。如今成年的我,才依稀明白爺爺當時的愁容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在遠離了農村之後,「無米樂」的故事,不只是掀開我的記憶,也讓我能更清楚這個我曾經熟悉的族群生活,同時讓我思索,當我轉換位階,回頭看到這個故事,思及無比避免的全球化浪潮時,究竟能貢獻什麼。
在我找到答案之前,或可提醒:此片已於5/20上院線,台北總統、喜滿客,台中萬代福影城,台南國賓影城,高雄十全戲院(稍晚上映)都可以看到。
《歌劇魅影》是個愛情故事,這是十年前看小說即知的。然而,這次看了音樂劇形式的電影,才驚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愛情故事。
故事始自歌唱班女孩克莉絲汀(Christine)意外地飛上枝頭當鳳凰,在女主唱拿翹不唱的時候,讓眾人為之目光一亮,讓歌劇院三月繞樑,讓青梅竹馬一聽到她的歌聲就愛上她。魅影後來說,是他讓勞爾愛上她,一點也沒錯。而那個讓她得以擁有這樣美妙唱腔的偉大老師,是她在角落為早逝父親點蠟燭、唱歌時的意外收穫。她始終記得父親臨終前說過,會有音樂天使保護她,而那個總在黑暗中教她唱歌的魅影,在她心目中,就是音樂天使,就是她父親所允諾的,甚至,足以替代她失去的父親角色,因而在魅影譴責她為了追求者而不學習時,她立刻懺悔。
美妙的歌聲有如催情劑,克莉絲汀不但迅速得到一票崇拜者,還得以登入「音樂天使\歌劇魅影」的秘密殿堂。當她想要摘下音樂天使的面具時,期待的,並不是一個真實,而是一個可以銘記在心版的臉孔,只是她被當作潘朵拉,打開禁忌的盒子,因為,她為了填補自己的坑洞,揭開另一個人的坑洞。
阿瑪斯在《鑽石途徑I》這麼說:「如果妳的父親在早年未能提供妳情感上的滿足,而妳很想對治這份衝突,那麼妳可能會感受到深層的創痛。妳發現自己再也無法跟父親連結,解決的辦法就是跟另一個男人連結來填滿這個洞。這個方法通常是無效的。妳雖然想用另一個男人來補足妳所失去的愛,但因為妳渴望的是自己的意志和愛,所以妳對這個替身父親所提供的愛和支持仍感不足。(p.78)」
「音樂天使\歌劇魅影」和克莉絲汀過去相互取暖,他需要有人聆聽,她聆聽;他需要有人崇拜,她崇拜;他需要權威,她臣服。而她需要關愛,他給予;她需要教導,他指導;她需要父親,他就是。
然而這樣的關係在「音樂天使\歌劇魅影」的面具被摘下,以及增加新的英俊追求者後,遭到破壞。再加上歌劇魅影搞出恐怖行動,把歌劇院的人嚇得四處竄逃,徒增克莉絲汀的反感,於是和青梅竹馬迅速定情,從她唱出的期盼,可以看出愛情有時的確是一種自我投射,就像阿瑪斯說的:「如果你回想一下戀愛的感覺,你會發現那是一種美好的、擴張的高峰時刻。適合的人突然出現,於是你戀愛了。也許你跟這個人已經相識五年,可是從不覺得她有多美好;突然她擁有所有的優點,陽光全都照向了她!(p.173)」
對於歌劇魅影的黑暗面,從電影版加出的枝枝節節可以清楚瞭解,這個一出生就醜陋到讓母親不想正眼看,成長過程又被當作「惡魔之子」,而飽受虐待的男人,一輩子都未嘗關愛的滋味。偏偏他是個天才,懂得各方面的技藝,當他遇見七歲喪父的克莉絲汀,也是他企圖培養小情人來填補他內心坑洞的開端,他年長且擁有她所需的,一切正好。除了他的臉,那是他一輩子的痛。
「假設我們對母親的愛被拒絕或是沒有被重視,我們心中的那份愛就受到了傷害。……其結果是我們以為自己失去的是外在的某個東西,於是便一味地想從外面找到它。我們總想得到某個人的愛,然後用他的愛來填滿那個洞。」
關於美女與野獸的類型故事,向來很多。野獸總想給美女試驗,因為他們沒有自信,害怕被拒絕,一旦被拒絕,就是加重他們的創傷。就算是青蛙,也要被公主真心親吻才能變身。在正常的狀態下,美女都會害怕、恐懼。看來瓊瑤筆下那個不顧一切要一輩子死守顏面已毀丈夫的小女人,恐怕是同類型故事裡,心理機制最不健全的例子,中國傳統還是給了某些女人觀念和思想上的嚴苛束縛。
歌劇魅影竟然不顧一切地和克莉絲汀同台演出《唐璜》,原本被他抱在懷裡摸來摸去也無動於衷的克莉絲汀,當眾揭下他面具的剎那,連在後排看不清楚他面容的觀眾都發出驚悚的叫聲。
失控的魅影把愛慕的對象帶回他的地底世界後,終於流露他這輩子最深層的憤怒與幼稚,於是一面摧殘不顧一切前來的勞爾,一面逼她做選擇。克莉絲汀說他狠毒,或許有失正確,因為他的正確判斷在早年就失去,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彌補他的內心坑洞,自保自救而已。當然,那樣逼迫人選擇,並不是真愛的表現。反而是勞爾,要她別管他,顧好自己為上。
內心渴求情慾滋味的魅影,在克莉絲汀主動獻吻下,竟然瓦解。他渴求的愛,並不會因之而感受到,反而讓他更加自憐。成全小情侶後,他重新面對自己內在的巨大黑洞。「通常我們認不清對方的真相是什麼,因為我們無意識裡的信念會把對方當成母親,延續童年時對母親的感覺和反應——想從她那裡得到一些東西,如果得不到,就會失望和生氣。(p.245)」
Masquerade!
Paper faces on parade . . .
Masquerade!
Hide your face,
so the world will
never find you!
Masquerade!
Every face a different shade . . .
Masquerade!
Look around -
there's another
mask behind you!
這是魅影最後複誦的歌詞。但戴著面具的,怎會只有在化妝舞會上呢?我們每日戴著面具面對自己和他人,又何嘗看到自己的真面孔?戴著面孔的人們,也只能談戴著面具的愛情。錯誤地期待他人,終究沒能照亮自己的坑洞。
PS.前面引文全出自阿瑪斯 A. H. Almaas《鑽石途徑I》,心靈工坊,2004。
奧立佛史東的電影向來含有大量他「獨特」的見解,長達兩個多小時的「亞歷山大」也不例外。於是才看沒多久,我便在黑暗的戲院裡皺著眉頭納悶不已:史學家發現亞歷山大是同性戀的證據嗎?為何奧立佛史東的鋪陳是這樣斬釘截鐵的安排?看到一半,才發現亞歷山大被當作是「雙性戀」,而且喜歡男人的程度多於喜歡女人——照此片的詮釋。
事後得知,為了這個性向詮釋,奧立佛史東惹火了希臘人,要他打上「純屬虛構」之類字樣,但奧立佛史東拒絕了。
這部片的許多地方都讓我無法理解。滿腹狐疑的我,一回家就找出曼弗瑞迪(Valerio Massimo Manfredi)的「亞歷山大」三部曲,尋找相關線索,比照兩者對亞歷山大一生的詮釋異同處。有新聞提到兩年前也有考古學家把亞歷山大寫成雙性戀,同樣遭到希臘人抗議。我想,非常可能就是指曼弗瑞迪的這部作品。
同樣認為亞歷山大是雙性戀,曼弗瑞迪的觀點仍有許多與奧立佛史東不同之處。例如,在奧立佛史東片中,亞歷山大對母親有種難以化解的反彈情結,導致他最早親近的是同伴Hephaistion,兩人的愛情縱貫一生,也使妻子羅珊感到嫉妒。亞歷山大對女人的「啟蒙」,是因為發覺波斯邊境的當地女子羅珊很有他母親的味道,而不顧群臣反對,把羅珊立為皇后。但曼弗瑞迪把亞歷山大寫成花花公子,先從身邊的宮女得到性啟蒙,看到別人的妻子長得美,也會在打敗對方後,讓她成為自己的情人。另一方面,他對待女人的態度又像物品,好比得知畫匠和自己喜歡的女人有一腿後,便把女人賜給畫匠。曼弗瑞迪把亞歷山大寫得有如中國古代帝王,荒淫無度,尤其在進入波斯皇宮後,不但娶了波斯公主,還接收大流士的365個妃嬪,「一天一個」,於是東征隊伍浩浩蕩蕩,讓他的手下譏諷他帶了一堆女人「照顧他的老二」。在這方面,奧立佛史東同樣提到這千年難見的陣容是一個「移動的帝國」,除了軍人,還有妻子、情人、小妾、男妾、娼妓等。這個論點出現時,觀眾會認為是這些主要將領的妻妾,而沒想到是亞歷山大的。
柯林法洛飾演的亞歷山大,在我看來,稍嫌不足。一個在三十歲左右到達人生顛峰的男子,生命中必有過人之處,但這部片的男主角有時卻看來過於平常,眼神不夠強。倒是安潔莉娜裘莉飾演的Olympias十足搶戲,尤其是坐在看台上觀看她丈夫被暗殺時的眼神,讓人印象深刻。
Olympias對菲力普國王說亞歷山大不是他兒子,他卻沒生氣。但片中也不見其他描述說明亞歷山大是私生子。這部份直到我翻了曼弗瑞迪的小說,才知道,傳說中Olympias的受孕,是她與菲力普親熱後,有條大蛇爬到她身上。小說的寫法,讓人想到希臘神話裡,宙斯總是化成各種動物與美女親熱,例如變成天鵝親近莉達。因此Olympias認為自己懷了宙斯的孩子,而不是國王的孩子。另外,電影裡把Olympias寫成有如妖婦一樣的女人,在房裡養了一堆蛇,還把蛇放到幼兒身上,教兒子不必害怕。小說對此的解釋,則是Olympias去信了一個與蛇有關的異教,除了潛出宮喝酒,還與其他男人有肉體關係,但沒像電影那麼離譜,把她當作一個在皇宮養蛇、玩蛇的皇后。這些都像是史家後來用傳說的方式增添帝王的傳奇色彩。
亞歷山大的特殊,在於他是人類歷史幾千年來,第一個可以從歐洲闖到亞洲的帝王,極富領袖魅力(charisma),但是重征戰輕治理。當他在印度時,底下的將領士兵明明都疲乏無力,反抗這樣的生活時,他仍有所堅持。當他提到自己為何要追求這樣的目標時,我坐直身子,辨認出這個人是典型命數7的人!為了追求真理而不斷前進,但是一旦得到之後,發現不如預期,會十足失落。(請參考《生命密碼》。
在印度中箭落馬的亞歷山大,最後選擇回到波斯後,面臨治理的困難和感情的失落。他為了防堵母親的掌控和野心,仍沒將Olympias接送到身邊。情人兼大將軍Hephaistion遭毒死後,他傷心憤怒。在最後結局,奧立佛史東和曼弗瑞迪做了不同詮釋,前者認為他是被嫉妒的妻子毒死,後者則另有看法。觀眾如我,在看到奧立佛史東版時,不免認為羅珊真蠢,亞歷山大死了,她豈能獨活?即使在多年之後,她終於懷孕。果然亞歷山大死後不久,她便遭殺害。亞歷山大打下的天下從此四分五裂。三十三歲的早慧帝王,只能讓後代用各種詮釋來憑弔,包括奧立佛史東這種雙性戀的性驅力詮釋。
十年前看完「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走出戲院,A立刻問我:「妳覺得他們會不會再見面?」忘了我回答什麼,只記得他當時顯得很激動,而我覺得此片不過是美化旅途中的一夜情罷了。那年,我們都還不到二十歲。這個月看了「愛在巴黎日落時(Before Sunset)」,發覺當年的疑問有了答案。另一方面,我一看到變醜的伊森‧霍克,聽他和茱莉‧蝶兒說已經三十好幾時,也恍然發覺自己看這兩片的時間已經相隔這麼遠,轉眼間,我也步步接近三十歲了。
十年前,他們初相遇,男未婚、女未嫁。而今再相逢,伊人近在眼前,伊森‧霍克已經是有婦之夫,茱莉‧蝶兒卻是眾多男友的「倒數第一個女友」。「羅敷有夫,使君有婦」還公平一點,你有、我也有,但這部片不是這樣,茱莉‧蝶兒雖有男友,卻常不在身邊(於是才有這次見面)。即便如此,她仍是他魂縈夢牽、日夜思念的佳人。……且慢,這在一夜情的故事之後,難道不是另一個外遇的藉口嗎?姑且跟著兩位主角的腳步把來龍去脈弄清楚,正如他們想知道,彼此在多年的斷訊之後,究竟發生過哪些事。
頭號陳年大疑問,當年的六個月後,兩人究竟去約定的地點了沒?Yes or No?Oui ou Non?
如同Before Sunrise裡,總是茱莉‧蝶兒把伊森‧霍克迷得團團轉,這次在Before Sunset故事開始,她又讓他快速離開新書發表會的現場,進行雙人問答行。說什麼參觀巴黎,都是假的,他才不會有心好好欣賞風景的,不過是找藉口和她相處罷了。去了沒有?居然是她先問。怕她突然消失似的,他等到她解釋為何沒去,才掩飾自己失望的神情說也沒去,但終究被她發現,他去了。
上回有好多問題不敢問,這回總算都問了。她居然是念政治,而且搞環保運動的左派人士!他好驚訝,很快地在她面前洩漏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生觀。她卻氣了,立刻停在街頭要他說個清楚為何要對這個世界樂觀。這像是,抓了一個就要一起踏入禮堂的男人,問道,為什麼結婚戒指不合我的size,你到底是不是買給我的?他好言好語把她安撫下來。要知道,這只是第一回合。
妳看過我的書嗎?他沒有問的是,妳還記得我們之間的事,如我記得那樣深刻嗎?她嘻嘻哈哈地回答,看了,但是質問他,我有那麼神經質嗎?這兩人的互動,如同Before Sunrise,看似一對戀人,雖然認識的時間很短。
倒也不全然是他一廂情願的。她問了,報上說你結婚了,有一個小孩?多年後,我們或許還是會關心一下前男友\女友,如果當初處理得不太難看。可有點不幸的是,先結婚的好似贏了?於是在車上時,她失控了。怪他的爛書,讓她發覺自己的感情經歷如此坎坷。這逼得他不得不表示自己的婚姻品質有多差,結婚四年和老婆上床次數用兩隻手都可以比出來,要不是為了兒子,都不想維繫這個婚姻。走在鋼索上的那句,莫過於招認都是因為她。
這兩人在初識時,就已經大談性愛問題,所以這次照樣的葷素不忌。只是她否認兩人在九年前的當晚發生關係,而他在書店時,早已跟法國記者招認他的真實經歷和書中一樣,的確和法國女人有一夜情。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他還當面對她挖出更多細節:「兩次!」像是怕他說更多似的,她推說要查日記,後來又說他應該是對的,因為自己會把不願意記得的事忘掉。
這兩人的談話越談越深,顯然已經超越一夜情的關係。在她們談話的同時,已經從散步、搭渡輪,最後讓他登堂入室,進了她家,還凹到聽她唱自己寫的歌。故事情節從平淡步步走向危途,然後讓觀眾比九或十年前還錯愕,因為劇情再度嘎然而止,留下想像的空間。究竟他們的關係會不會從一夜情變成外遇呢?這又是一個開放性問答,也是給三十幾歲世代(thirtysomething)的問答。(另外,我免不了疑惑,該不會又出現第三集吧?那要叫Before Midnight嗎?)
後記:昨天在電視上重溫片段的Before Sunrise,突然發現茱莉‧蝶兒當年的旅遊穿著其實滿隨便的,造型欠佳。她在「白色情迷」給人的印象應該是脫俗,只是到Before Sunset一看,她也有些老態,讓人不免感嘆美人遲暮。
意外地發現「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電影把小說大幅改編,電影版情節比小說立體多了,後者實在太平板,讓我連帶質疑小說作者片山恭一說故事的能力。慶幸自己沒有因為小說的差勁而放棄電影。因為電影而看小說的人,可能經歷和我相反的歷程。
這部片令人矚目的明星柴崎幸飾演的「律子」是小說裡不存在的角色,而且有相當吃重的戲份,電影大綱因而迥異於小說。
在小說裡,對於為何女主角想去澳洲,沒有適切的交代,電影反而彌補小說的缺塊,即使那個在空屋裡尋獲的相機還是有點天外飛來一筆。與電影的有所交代相比,原著作者片山恭一實在太不體貼讀者,寫的故事坑坑洞洞,留下一堆無法解答的疑惑。
相形於「青春電幻物語」的美形少年、少女,這部片對演員的外表就輕忽多了。老實說,我看到演朔太郎少年時的森山未來出來時,數度有拿中學時期的大書包扁他的臉的衝動。那是一張多麼欠扁的醜臉啊!一出場又是一副太保樣,讓我百思不解,除了會騎機車,亞紀到底喜歡他哪一點???他的演技也顯平凡。「青春電幻物語」裡,連耍太保的男生都長得好看。好在長大以後的朔太郎稍微可看一點,但主演的大澤隆夫仍稱不上好看。(受到日劇的荼毒,現在很難接受太醜的男演員)
不說外表,朔太郎年少時,個性實在不討喜,甚至太過自我。為了得到打賭的隨身聽(Sony廣告隨處都是,置入性行銷太明顯),他竟然寫信到電台說自己喜歡的女生得白血病,對方不高興,他還覺得是她不懂幽默、比輸了,亞紀後來真的得了白血病,他才懊悔自己的作為。亞紀充滿浪漫少女心,用錄音帶錄下自己的生活和心情給他,他卻嗯嗯啊啊、結結巴巴說不出什麼像樣的話。這就像,一個生活裡充滿文學之美的作家遇上不知文學為何物的人,這種搭配怎麼走的下去???亞紀的病和遭遇,反而讓他們這段戀情在最美的時候凝結時空而得以永存。
因為這個故事,反而讓我認為早期的愛情其實是磨練一個人的時機,不成功是必然的,很少有人在年輕時即能真正認識自己,懂得怎麼和周遭調適,發展出一套不為難自己,同時又能和別人友好相處的模式。每段感情都會教一些事,但從亞紀到律子,長大的朔太郎還是十分自我,女友不見了,跑去問朋友卻不打電話,真令人納悶。別人的感情未必能拿來參考,就像照相館老闆的狀況,未必可以完全套在朔太郎身上。如果因為前一段感情而影響現在或之後,那是個人的性格問題,有得磨了,磨人也折磨自己。
為這段青春遺憾同感痛苦的,還有律子。在電影裡,這個小說裡沒有的角色,原來和這對青春戀人有著宿命的連結。疑惑的觀眾,一開始並不知道為何律子走路總是一跛一跛的,為何她也有錄音帶?為何她去了男主角的故鄉和學校?這些都是伏筆,到最後,劇情才加以揭曉。我並不認同她那麼長久的自責,畢竟當時她還十分年幼,這樣的情節安排,實在太苛責這個無辜的角色了。倒是,最後朔太郎和律子到了亞紀生前一直想去的澳洲Ayers Rock,朔太郎知道律子扮演過的角色後,不讓自己遺憾,也不讓律子遺憾,他將亞紀的骨灰也交給律子。當亞紀飛揚在風中,朔太郎知道她將永存,而他得繼續和律子走下去。
班底既是「情書」團隊,在原著已經類似「情書」的情況下,改編更顯得「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和「情書」是同一類的電影。我從來都不是這類電影的愛好者,自然也不認為這部片特別值得推薦。
近年的日韓青春電影難免提到科技對這些年輕人的影響。韓國片「貓樣少女」談手機、日本片「青春電幻物語」談網路,這部片則談隨身聽、錄音帶和廣播。每個世代都受不同的科技產品影響,生活自然有所不同。科技產品變換速度之快,人的戀舊未必能跟上科技腳步。已經用著手機的朔太郎,其實還是很懷念錄音帶時期,那是青春記憶裡最深刻的物品啊。
入場時,聽到有人問:「衛生紙帶了沒?」聽來很矯情。不過我中途還是被電影感染,眼淚在眼眶打轉。想到自己上了妝,補妝麻煩,硬是控制自己,不讓眼淚掉下來。 無關緊要的心得,是演亞紀的長澤雅美長相比柴崎幸秀麗多了,有幾幕後者的臉有時顯得骨架太大。
電影: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 (Crying Out of Love, In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日本
導演:行定勳 編劇:阪元裕二
演員:柴崎幸(律子)、大澤瀧夫(成人朔太郎)、森山未來(高中生朔太郎)、長澤雅美(亞紀)
從第一幕開始,就覺得自己選錯片了,一路緊抓了外套,以備在恐怖的時刻遮住視線,直到最後。走出電影院,立刻將「大法師:吸魂首部曲」(大陸和香港片名:驅魔人前傳)定為今年的「賀歲驚魂片」,決定以後要先看別人怎麼說,再決定要不要看一部電影,絕不能隨便選一部。但是上網看完一些人的討論,竟然嫌它不夠恐怖之後,我又決定:算了,還是別管別人怎麼評價,反正,以後有被列為「恐怖片」的,絕對不看!像我這種沒膽的觀眾,還是去選小品好了。更何況,「大法師」被片商稱為「有史以來最恐怖的恐怖片」,我竟然選到恐怖指數最高的!之後的二、三部曲,我只要看故事大綱就好,絕不看電影!
「大法師」(Exorcist)是舊片重拍,第一部拍攝於1973年,我還沒出生。但小時候曾聽過這個片名,也難怪在一堆不知道內容的電影中,我會選這部。當年曾是禁片,在許多國家都被禁,畢竟對天主教來說,是有些挑戰之處。
開了些網頁,要是出現那個女鬼的臉,我還是會把臉別過去,或者視線移開。就算沒像看電影那樣強烈,但畢竟看完不久,不情願回到那段恐怖的回憶裡,甚至覺得有點受創,誰叫它有大屠殺情節、大量暴力,以及噁心的鬼魅。-__-;
無關緊要的,是我發現那名年輕的法藍西斯神父滿帥的,就跟看魔戒,覺得勒苟拉斯很帥一樣,他們明明都只是配角,卻在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觀眾眼裡顯得搶眼,誰叫主角不夠好看咩。該演員年近三十,是英國人,叫James D'Arcy,這幾年作品多半是電視影集,但他電影中的扮相比戲外好看(勒苟拉斯也是)。(以上是看完第二天所寫)
看完至今已經超過一週了,但是無意看到類似蝴蝶標本的圖案,仍感一陣不快。原本還算喜歡蝴蝶標本的,但自從看了此片之後,蝴蝶標本會讓我想起那個上校如何在製作標本時,發現標本在面前瞬間變成一隻血淋淋死烏鴉,同時,在應該無風的帳棚內,牆上所有的蝴蝶標本翻飛,中邪似的。受驚的軍人因此把槍塞進嘴裡,一槍斃了自己。
所有關於邪靈的部分,試圖讓人極端不舒服。不管是那個小雕像、好似中邪的黑人小孩的「發功」、酋長太太的死嬰、倒吊的屍體、烏鴉吃同伴的腐肉時拉出腸子、遭污染的房間……
與此相偕而來的,是離開神父一職的男主角墨林不斷再現的夢魘:「天父今天不在家」,無辜的人們相繼死去,那是因為命運,還是因為他的懦弱無能?墨林離開了宗教,宗教卻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回到他的生活,究竟是全然地排除,以示只相信自己,還是選擇性地祈禱,或者使用那本天主教驅魔書?在面對女人表現渴求愛情的自我揭露時,他是應該相襯以對,還是轉身離去?這一切,從頭開始就是考驗,不只是最後與魔鬼較勁而已。或說,宗教就是一種人性的試探,考驗我們與自己的關係,測試我們與真善美人格的距離。信仰未必是相信一個宗教,其實是選擇睜眼看見自己的有限。所以一切外在都是虛妄,墳墓可以假造,知識可以偽裝,如果沒有向實相挖掘,充其量,只能選擇被魔鬼打敗。被魔鬼吞噬是一種自我選擇,而不是一種無能為力,先前的所言所為,為未來鋪設一條命運之路。例證是那些土人、那些軍人和那些神職人員。
只是,我仍然不解的,是最後邪靈證實在她身上時,那麼,要如何證明當初他並沒中邪?那些土狼為何避開他?為何那個臉上有瘡的男人會遭到那種下場?
最後一幕真是熟悉,那是我在半年前造訪之地,只是,電影裡沒有那些為了節慶而準備的灰撲撲塑膠椅。
大法師: 吸魂首部曲(Exorcist IV: The Beginning)
台灣上映日期:2004/09/23
類型:恐怖、劇情
導演:雷尼哈林 Renny Harlin(水深火熱)、保羅許瑞德 Paul Schrader(自動對焦)
編劇:Caleb Carr
演員:史戴倫史柯斯嘉 Stellan Skarsgard(在黑暗中漫舞)
發行公司:華納
「追殺比爾2」有八個字大意:「要死容易,想活很難!」這不只是指新娘追殺的那些人,在第一集沒名字的新娘本身就是如此。
非常慶幸上次學乖了,這次沒有帶食物進戲院。否則,碧翠絲幾度被轟掉(而且真容易,第一集超強的主角竟然手無縛雞之力似的),我跟著倒在椅子上時,可能會噎到。和劇中人太有同感,是一件很要命的事。
即使看了第一集,仍完全猜不到昆汀塔倫提諾要玩什麼名堂,屢屢被他嚇一跳,看來他為了「絕無冷場」,費了不少苦思,跳脫正常人的思維。好比,看到碧翠絲怎麼對待ELLE的時候,真是狠狠地被嚇一跳。要是用正常狀況衡量,在那個情況下突然抽手做另一件事,她應該會被ELLE殺傷才對。我從頭猜到尾,對下一步的情節從沒猜對的。下次看昆汀塔倫提諾的電影,應該換一套邏輯來猜才對。
看到號稱是白蓮教的白眉道長說著廣東話出現時,我的腦子一片混亂:白蓮教和武力高強什麼時候連起來過?那些武俠小說裡,正統的派別都在中原,什麼峨眉、武當、少林寺的。這個把少林寺殺到片甲不留的白眉道長竟然是白蓮教?後來猜測,昆汀塔倫提諾八成看太多香港武俠片(而且很多是爛片)了,尤其是黃飛鴻之類的,連色澤都很像以前的港片。用中國歷史的時間去看,很多事實就會錯亂了,讓人哭笑不得。一千年前殺掉一堆少林和尚的白眉道長,應該不是片中這個聽得懂英文的怪老頭吧。我也沒看過武俠片裡有這麼多話的武功高手,吃飯時的教訓有點假假的。最好笑的還是片外花緒,劉家輝告訴昆汀塔倫提諾說,這角色要是由白人來演,會很像聖誕老公公。可就算是也無妨,反正這部片本來就是東西方大拼貼,惡搞到連殺人都有趣味似的。只是我們會更加混亂而已,其它國家的人本來就不熟悉中國歷史,一點也不妨礙。
從被綁在棺材裡,最後能破土而出,也充滿娛樂味。餐廳老闆看到黑夜裡的她帶著一身塵土而來,而她歷經這樣的磨難之後,還保持風度和禮貌,在在讓人感到不可思議。跟第一集要開娼車,腳卻不聽使喚時一樣,碧翠絲在這過程展現驚人的意志力,簡直就是超人。所以就這點,Bill他們兄弟當然要怕她。我比較意外的,是巴德說她應該報仇,他們理應被她殺死後,在那麼窩囊的情況下,竟然對她使出那招。也難怪ELLE會對巴德有所不滿了,若沒有碧翠絲,ELLE也是個可怕的角色,竟然有殺手隨時拿個筆記本寫筆記的,太有求知精神了。
因為白眉道長和肥胖又貧窮的墨西哥女人,「追殺比爾二」看來對中國或墨西哥有些文化偏見,和這兩個國家無關的人比較不會感到奇異的混亂或遭受歧視。
看著BB的出現,觀眾難免和碧翠絲同時一震,Bill真是狠角色,竟然使出那一招。一個普通的女人,怎會想要殺孩子的爹呢?(Bill和碧翠絲這對老少配的年紀,看來差很多?)但是碧翠絲不是普通女人。Bill教養的方式,或許是碧翠絲下定決心的重要原因,因為她說她想要給孩子正常的成長環境,即使殺手這行給她如此多的快感。
BB爹娘Bill和Beatrix(B. Vs. B.)的對談是全片最發人深省的部分。碧翠絲說,在那之前,我覺得最不可能的事,就是你會殺我。比爾回答,那麼,後來證明妳錯了。但,他也承認,那時的確有些誤會。蜿蜒的語句下,是由愛到恨的炙烈。愛有多深,恨當然可以有多深。只是,在這麼大雜燴的拼貼意象裡,那些愛,那些恨,能給多少人留下印象?白眉的「五步穿心指(Five-Point Palm - exploding heart technique。英文翻譯聽來挺好笑的,好硬的英文啊!)」在那種情況下使出,完全讓人始料未及,只能說:昆汀塔倫提諾,服了你!被「穿」的,看來依舊有幾分脫離現實,比較像是扮家家酒似的表演。在這種出奇制勝的電影裡,昆汀塔倫提諾最終帶我們回到人性的一面,於是「想活很難」,我指的是,生活本身是艱難的,要怎麼走下去,從來都是困難重重。
看到女大學生在日本旅遊遇害的新聞,讓我想起「愛情不用翻譯(Lost in Translation)」這部前些時日看的電影。我想,沒有人那麼幸運,在異地都能嘗到特別的人生滋味。或許那也是,只是把命給送了。
社會記者報導中提到,日本治安近年變差。這不該是新聞了。幾年前,一個英國女生在日本自助旅行時,遭到殺害,引起英國輿論一片譁然,而認為日本不是一個旅遊安全的國度。而今,舊事某種程度地重演,只是強化事實。或許有些正要啟程遠遊的台灣女生,會受到家裡壓力,認為參團旅行都不安全了,更何況是自助。但我認為,自己相當程度地保持警覺始終是必要的。某些危險的行為,好比錢財露白,在任何地方都是危險的,不能因為某地好似民風純樸,就大膽妄為。
說來奇怪也不怪,Lost in Translation女主角坐在窗邊,飯店外的東京銀座燈光似水、大型看板林立,彷彿一隻巨大的怪獸,隨時要把人吞噬掉。我驚覺那一幕和西門町的西門捷運站出口望向對面的場景,竟有幾分相似。西門町是如此有日本味。這不該驚訝,它的名字本來就是來自日文。只是,我先前看了梁望峰的小說時,覺得西門町有幾分香港味。所以,西門町是又日本又香港?想一想,其實並不衝突,台灣年輕人喜歡新鮮、流行的東西,向來多半來自這兩處。
東京在那麼多人眼裡充滿魅力。但對陪攝影師丈夫來到這滿街黑髮黃皮膚國家的夏綠蒂來說,這裡只有陌生和失落。丈夫出門工作後,她只能漫無目的的亂走。儘管也能找到一些新鮮、特殊的東西,但更多是格格不入,無法填補內心的需要。
而住在同一家飯店的演員鮑伯,為了賺錢,只能忍受日本人拍片時的各種(無俚頭)要求,儘管日本人再荒謬,也得耗下去。討生活嘛。日本人看來崇洋,在這些外國人眼裡,只是包一層糖衣而已,內核還是他們感到陌生、不能理解的日本文化。連語言都很荒謬,這麼一大串翻譯成英文,竟然只有短短幾句?連追問都沒有答案,也就沒什麼好瞭解這個國家了。雖然有些白人的傲慢,但時不我與。
接下去的情節,讓我覺得是中年男性旅遊版的「麥迪遜之橋」。兩個失落、與環境疏離的過客,因為彼此的同感(對異國環境不適、對婚姻失去熱情)、相同身份(美國人),以及相同語言,再加上數次的不期而遇,於是搭上線。
所謂「搭上線」,也不過是一起出遊、共同體驗失眠、分享對這個城市和婚姻等的想法、一起吃飯等等。或許這些對她們的伴侶來說,這已經太超過了,因為有些事,他們都沒向合法婚姻的另一半說過。兩個人的想法在脫離這個城市後,未必有太多交集,很多部分還是格格不入。但是在那種環境和心境下,竟擦槍走火。太私密了,這樣的互動。畢竟,這部片賣的是曖昧,而不是性。
如果變成性,又顯得太容易、太輕浮了。認識→上床→分道揚鑣,這種電影夠多了,Lost in Translation不需要成為另一部。即使這樣曖昧,還是不免有越界的擦槍走火。夏綠蒂發現鮑伯和另一個女人上床後,吃醋了,儘管他們之間沒有任何名分或承諾。
如同「麥迪遜之橋」的感情有期限,「愛情不用翻譯」也有。假期很快結束,即使早就知道。只是,分開的時候難免會難過。經歷這一場,再也不會是原來的那個人了。
其實這部片之於我沒有太多的觸動。導演Sofia Coppola有名,或者是名導演科波拉的女兒,還有這部片得過獎,只是一回事。不能感動我,是另一回事。我總覺得裡面少了些什麼,失去一點電影會有的高潮或衝擊。
愛情,不用翻譯 Lost in Translation
北美上映日期:2003/09/12
台灣上映日期:2004/02/13
導演、編劇:蘇菲亞柯波拉 Sofia Coppola
演員:比爾莫瑞 Bill Murray、 絲嘉莉裘韓森 Scarlett Johansson、安娜法瑞絲 Anna Faris、喬凡尼雷比西 Giovanni Ribisi
一看到片頭是妮可基嫚敘述等待的心情,我暗叫不妙,看錯片子了!我一點都不想看一部女性等待男性的電影。雖然《冷山》小說很有名,但是若等待成了故事重要的成分,我就沒興趣了。向來對女等男那種被動、苦守的故事興趣缺缺,就好比一看到《未婚妻的漫長等待》這樣的書名足以引起我強大的反感,而拒絕看它。印象中好像沒看過什麼男性苦候女性的故事,頂多在報紙社會版看到演變成畸戀的可怕癡漢。
電影從倒敘的故事進入戰場。一時之間,我突然想起吳爾芙《達洛威夫人》裡那個戰後發生的砲彈驚嚇症候群的軍人。前不久在一本書看到對這類心理創傷疾病的描述,但一時忘了。電影的砲聲隆隆及屍體遍野中,多少能感受那種淒創的氛圍,因此對男主角選擇逃兵,也就不意外了。
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感支撐他們在那種情況下為對方堅守?逃亡過程中,也有誘惑。而待在故鄉的女人,面臨父親驟逝、收入斷絕,同樣脆弱。如同兩人的信中所述,上戰場前,他們也才初相識,相處的機會並不多。唯一解釋的是,電影中的男主角是那種窮鄉僻壤看來最稱頭的人,女主角亦然。或許在小說裡並不是這麼一回事,但在電影裡,他們的四周好像沒有足以讓對方看上眼的,更別說男主角在逃亡過程中碰到的風騷女人,或女主角苦苦等候時,碰到的鄉野流氓,都不是適合的對象。
這電影真正讓我難受的是結尾。三年多的等候,換來一夜情,然後是更長、更寂寞的守候。
不免想起布萊德彼特演的「真愛一世情Legends Of The Fall」,我至今不懂那部片跟真愛有什麼關係(中文片名真是亂取一通、陳腔濫調)?誰對誰是真愛呢?三兄弟的老么帶回未婚妻,因為長久相處,因此老么在戰場上死後,未婚妻理所當然地投入最放蕩不羈的二哥(布萊德彼特)懷抱,不幸浪子終究是浪子,被拋棄的女人只得嫁給大哥(生活圈太狹窄了),但她還是對浪子不能忘情,尤其因為不能生育,看到後來二哥一家和樂融融,只能獨自在醋海翻騰。
這真是不討人喜歡的故事,我既沒辦法同情那個自憐自艾的女人,更無法欣賞那個自私的浪子。冷山結尾雖不是自怨自艾,看似有了一線希望,但其實那種故事對女人來說,都很殘酷。
我隨口問了W,到底那個比較可憐?是沒有生育能力,看到心愛的男人就在眼前,自己卻嫁給另一個男人,也不可能為所愛的人生孩子的那個女人,還是苦候多時,和愛人一夜溫存之後,愛人即使死了,卻留下遺腹子,當作一輩子回憶的女人比較慘? 不過,我很快又收回這個問題,因為悲劇不應該被比較,這種比較毫無意義可言。 我唯一確定的事,是人生已經夠苦悶了,實在不要自找麻煩,去看這種悲劇,讓自己心情不好。
中文片名:冷山
英文片名:Cold Mountain
北美上映日期:2003/12/25
台灣上映日期:2003/02/20
導演:安東尼明格拉 Anthony Minghella
編劇:安東尼明格拉
演員:裘德洛 Jude Law、妮可基嫚 Nicole Kidman、瑞妮齊薇格 Renee Zellweger
帶著草莓夾心麵包去看追殺比爾的下場,就是我差點被半顆草莓噎死,因為緊張到喉嚨收縮,食物卡住。下次還是先弄清楚一部電影是演什麼,再決定到底要不要帶東西去吃才對。我在吃東西時,左前方的大嬸回頭看我一眼,剛開始不解,她也肚子餓嗎?但是後來我整個人塞到座位裡,卻見她不斷點頭見周公去,更加不解:這種暴力片,讓她無聊到打瞌睡?這是「追殺比爾」這種稍微難理解的東西方文化大雜燴片,電影外讓我不解的地方。
雖說日本漫畫感實在太重了,不太相信有人的手被砍了,就哇哇大叫半天,不會休克,也不會失血過多而死。老實說,我還挺喜歡這部以女主角復仇為題的血腥暴力片,血腥中有荒謬,荒謬中直指人性。至於爆笑,因為太血腥了,很難笑出來。時間感、敘事方法緊湊(即使是用拼貼的方式),這麼簡單的殺人復仇故事裡,卻又不至於過於平淡愚蠢。阿莫多瓦用一部電影來探討的不肖醫院員工強暴女病人的情節,在這裡幾十分鐘就交代完,而且,我更喜歡看到那種混蛋被女主角修理(致死),惡有惡報。配樂也搭得很好,即使那些音樂是我平常不聽的。
那麼多美女都用暴力手段解決事情,也顛覆性別刻板印象,鼓掌,雖然不能因此說有什麼性別意識,只能說,在那種團體裡,以暴制暴的觀念,是超越性別藩籬的。劉玉玲演的那個大姐大,在日本部下質疑她的中國身份時的言行回應,真叫人大呼過癮。日本高校美少女應該多砍幾個怪叔叔為世界除害,「神哪,再多給我一點時間」的現實版就會少一些。討厭別人無時不刻講手機的人,在這裡也可以感到痛快。打炮車(Pussy Wagon)由女主角來開,更有性別顛覆的「玩」意。身為觀眾,不禁羨慕導演Quentin Tarantino玩得真過癮。
想起有個高中女生跟我解釋,為什麼異性戀少女喜歡看BL漫?是因為她們不喜歡傳統少女漫畫中,女主角的柔弱角色,同時又喜歡看帥哥,乾脆看兩個帥哥談戀愛的BL漫,作為一種心理補償,儘管和現實有相當差距。在這部片中,女性逆轉性別刻板印象,絕不是弱者。
這個月好像要「繼續追殺比爾」,而我的「追殺比爾I」的記憶,竟然只剩下這些。
追殺比爾(Kill Bill: Vol. 1)
導演:昆丁塔倫提諾 Quentin Tarantino
編劇:昆丁塔倫提諾
演員:烏瑪舒曼 Uma Thurman、劉玉玲、黛瑞漢娜 Daryl Hannah
「要分就分得乾乾淨淨的!」《心動》那種年少的激越,到了另一種年歲,會是什麼境況?張艾嘉的新作《20-30-40》這次把故事拉回女人內心一點。或許我們都沒辦法像十幾歲時那麼乾淨俐落,因為過去的陰影,仍然牽絆著,隨時讓人在一個跟斗裡,看見昔日的幾縷幽魂飄來,不管是20歲的女孩為了母親的外遇負氣出走,或是30歲的女人在幼稚的男友斷訊後,轉身被自己面臨遺棄的幼年經驗嚇到說不出話來;抑或是40多歲的女人因為工作發現丈夫的No竟是為了成就另一個女人的Yes,而生命剩下幾許,歡樂還有幾許,要如何面對?
外表光鮮亮麗的空姐,偶爾可以彈鋼琴增加氣氛,外加隨傳隨喚的多位男友,好像令人羨慕,其實內心的空虛只有自己知道。30歲的想想,儘管可以在男人出現幼稚一面、求婚時、想要支配她時逃走,卻逃不開母親過去製造的陰影。這該是《愛,上了癮》所說的,逃避依存者其實最害怕被拋棄,於是每每先把別人丟下,自己就不必面臨遭遺棄的難過,卻依然有遇人不淑的自憐。或許期盼的鐘聲或微風始終不遠,只是自己從沒靜下心,於是沒感覺到?還是根本沒心理準備好要接受其實幸福是平凡、平淡的感情?即使那個男人中年失婚,還有小孩。其實問題和答案不全是媽媽造成,但如果可以,願意謹慎一點,幫別人留一個好一點的答案去面對生活。
40多歲中年失婚,原因只在送花給別人製造幸福感時,赫然發現自己冀望的一切早已在丈夫的另一個家庭上演,所有的一切都準備妥當,只是自己不是女主角而已。被拋棄的女人碰到另一個對的男人時,也不會想要。反問:「為什麼不要?」要與不要好似成了當下非做不可的黑白選擇,非白即黑,非黑即白,沒有第三條路。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穿上束腹上舞廳狂歡。內心的惶惶然,只因別人一句話就把自己問倒。但是真的碰到一個男人,卻怕了,因為那是個需索過度的男人,同時得勉強著做他想要的,又何苦?二三十歲的小伙子可能有用不完的精力,四十幾歲的老娘可沒時間被這樣折騰。逃離了一個,又來一個?別了別了。先把自己找回來。
「現在的人就是喜歡開心!」黃秋生這回不用驚悚嚇人了,而是以落魄的星探角色出現。他那口港式國語,非常傳神地帶出片中所需的味道。讓人不禁疑惑,他為何以前不多試試幾種角色,老演那種《人肉叉燒包》做啥?而他的生命呢?就像楊湘末了跟潔說的,反正他會找到他生存的方法,而且他至少真的愛一個人,不會有事的。反倒是老擔心別人的潔,或者才要多關心自己一下。20歲雖被叫做「小女生」,但面臨的壓力從沒小過,於是聽到電話那端傳來家裡的期許,就算有遠大志向的人,也會黯然地放下電話吧?
女人的20、30、40歲碰到困境了,愛情不如意,到底怎麼辦?這回答案沒完全出現「姊妹情」(sisterhood),也很好。問題不能都靠姊妹情解決。而姊妹淘談戀愛時,更不能期待。姐姐妹妹的人生之路不一樣,心境不同,卻可能隨時在街角擦肩而過,這不是第一部電影這麼演,在這部片中,仍有種味道。
在《駭客任務2:重裝上陣》(The Matrix Reloaded)的結局裡,造物主的現身讓人大吃一驚。造物主對尼歐的一番話,讓人疑惑:人難道沒有自由意志嗎?除了愛,還有什麼可以抵抗命運的安排?而《駭客任務3:最後戰役》(The Matrix Revolutions)則花了許多力氣探討人的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牽涉的議題很廣,舉凡集體選擇、政體等恰好在電影中也呈現出來的議題,都有關係。
在如此商業、勢利的社會,個人有什麼力量?崔妮蒂再次展現「愛」的力量,逼著法國佬退讓,帶回陷在異世界的尼歐。
祭師的一番話,讓尼歐想要靜一靜,而觀眾依舊被蒙在鼓裡。祭師對史密斯的到訪毫無畏懼,甚至要史密斯直接動手,接下來的一幕帶有極大的暗示,對應著結局。
祭師的話相當有震撼性,催促尼歐面對自己,也就是要尼歐正視事物的反面:失控的虛幻。
史密斯為何是尼歐的負面?而祭師為何也變成史密斯?尼歐的負面為何越來越強大?並不難理解,因為史密斯代表人透過電腦網路而衍生出來的個體。不論是誰,透過網路呈現出來的人,都成了一個又一個面貌相似的史密斯,尤其是用網路假造許多身份的人,更是不斷複製的史密斯。之所以面貌相似,是因為在現實世界裡,人們總會因為一個人的相貌、身高、職業、家世、財富、能力、階級……等等來決定一個人的份量。而史密斯不然,史密斯在網路世界裡,都是一個一個的個體,有一樣的份量,可以虛幻到極致,認為「愛」、「自由」、「和平」等等,不過是一個又一個的「字眼」或「程式」。史密斯代表的是網路世界的人類內心妖獸。史密斯越強,尼歐的地位就越重要;尼歐也是靠史密斯襯托出來的。尼歐深知這一切已然失控,因此要從核心下手:到機器世界,面對造物主(正確翻譯該是設計師)。
祭師的話還有一層含意。尼歐被當作救世主(儘管只有墨菲斯堅持相信,連祭師都曾否認。墨菲斯其實比片中的祭師更接近人類宗教中的祭師角色),是因為錫安受到威脅。若錫安的安全無虞,尼歐也就沒有這種崇高的地位可言。這是事物的正反兩面,以極端隱晦的方式行之。祭師暗示,其實尼歐知道怎麼做,但尼歐也知道,這麼一來,就會失去地位、失去自己,更可能失去心愛的人。
這種正反並陳的隱晦並非天外飛來一筆。在狡猾、號稱失憶的那個火車人身上,即可看到編導的暗示。
作為被賦予任務的人,尼歐的使命和生命層次跟其它人不同。在領導的議會還在爭辯程序時,他從容赴義。該政體相當有意思,即便錫安看來是一個反抗的地方,領導階層卻相當講權威,而且那幾個議員看來都是保守派。前人的,叫做窠臼。這些領導階層只知在窠臼裡打轉,但是尼歐最後痛下決心,拉高生命層次,也就跳脫這種人類作繭自縛的窠臼了,「尼歐」(Neo)才能為人類「更新」(New\Renew)。否則,錫安的毀滅,的確是遲早的事。
那個領導者對議會說,必須男女老幼都加入對抗的行列,「時間會證明我是對的」。這部份倒讓我覺得稍微遠離基督教義,而偏向佛教的karma(業報)(片中安排那支印度人程式相信這一切安排是karma,不只命定,還有人的作為成分,因此他對女兒的愛是超越程式範圍的)了。錫安的毀滅在即,是所有人民的「共業」。若並非所有人都想要捍衛錫安,那錫安的確撐不久;共同的恐懼不足以使錫安生存。也因此那個16歲的男孩說:「敵人不會因為我的年紀而放我一馬」,於是被賦予重任。在如此危急存亡的關頭,依舊會有人眷戀那些太平盛世的俗事俗物,好比名利權位等。而人類共同的命運,有時不是用民主來決定的。不完善、不成熟的民主經常只是被當作一種詭計(好比陳水扁的公投題目)。
編劇對尼歐相當仁慈。崔妮蒂對尼歐的付出到忘我的地步,因此不顧生命危險,也要跟他去,即便尼歐好似有些為難。這裡更是詭譎,或許尼歐知道這樣崔妮蒂就會不顧一切地跟著,崔妮蒂可不是受其它人控制的。尼歐和崔妮蒂的最後愛情戲,是外表冰冷的崔妮蒂在這一部片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柔情展現。她的告白或許加強尼歐殉道的決心。
此片為人類的追隨者、救世主人物設下了高理想。尼歐的獨特之處,在於他是一個有陰柔特質的男性,反倒不如錫安那些領導者或艦長強勢,但他的人生位置比後者都要高許多。另外,祭師提醒尼歐的使命,也在於尼歐不能昧於外人和俗世,必須有自我省察的能力,以及知道自己的使命與他人有別。尼歐最後通過了這些考驗。
瞎眼的尼歐最後自己面對一切:造物主(設計者)和史密斯,他自己。面對造物主如此龐大的質疑,尼歐堅定地相信一定會打敗史密斯,因為他下定決心,而這個決心與自我面對,從造物主的設計範疇逃逸出去。於是最後祭師跟小女孩表示,她不知道(尼歐的死),只是相信(尼歐會做那個選擇)。
邏輯明確的造物主(設計者)最後輸給總是言語模糊的祭師,除了留給我們更多的想像的空間,還有謹記自由意志和愛等價值的重要。當然,也別為自己製造過多的史密斯,也是重要的。
駭客任務:最後戰役(The Matrix Revolutions)
導演、編劇:華卓斯基兄弟 Andy Wachowski, Larry Wachowski
演員:基努李維 Keanu Reeves、凱莉安摩斯 Carrie-Anne Moss、勞倫斯費許朋 Laurence Fishburne、莫妮卡貝露琪 Monica Bellucci、雨果威文 Hugo Weaving
首映會上,滿滿的人。本以為已經上映過了,因為得獎是去年的事,卻拖到現在才上片,好像別國的二輪片。台灣跟世界的接軌速度似乎變慢了?
這是一部猶太人控訴納粹暴行的影片。其實人類的悲劇有些共通性,看到主角悲慘的樣子,我想起中國歷次的戰爭,以及那些從大陸逃難來的人,他們也是兩手空空,先求保命就好啊。如同張純如說的,世界上的人對納粹的暴行週知,卻很少記得日本人在中國,好比南京大屠殺等,做了多少喪盡天良的事。那些目睹悲劇的中國人,是善於遺忘,還是不願回首?或許記下來,讓世人不能遺忘,才是真正阻止悲劇的方式。現在德國人可是小心翼翼,不願再被當作殺人兇手,但日本人則是百般否認,世人的漠視造就他們的氣焰。
因為此片,讓我深感,同理心或許真的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我竟然會聽到有些人看到男主角悲慘的樣子時,不時爆出笑聲。居然把別人的苦難當笑話來看,或許他們真是太幸福了,而無法感覺別人的苦,一點也不能。他們這輩子最好不要碰到苦到說不出來的事。
那些參加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明星說,這是個奇怪的時刻,在戰火在地球的另一處蔓延時,他們卻在得獎的光榮與喜悅中。因為《神隱少女》得獎的宮崎駿因此說他無法享受勝利的喜悅。
那種感覺的確很怪。在一個頻道看到有人因得獎而欣喜,而沒得獎而失落,然而他們都穿著華服,晚點還有Party。在另一個頻道,卻看到一個英國記者喪生在戰火下的消息。
在奧斯卡頒獎典禮裡面,我最喜歡的,該是頒發最佳女主角前,那一系列幾十年歷屆最佳女主角的群像吧。雖然奧斯卡呈現的是相當主流的媒體意識,但那串畫面仍讓我看到各種不同的女性面貌。獲獎的是妮可基嫚,讓我想起許多往事。
不像凱薩琳麗塔瓊斯那樣幸運,不但丈夫是影帝,自己也在懷孕時得獎,婚姻對凱薩琳麗塔瓊斯只有加值,沒有負分。然而,對妮可基嫚來說,卻不是這樣。許多年前,當妮可基嫚還和湯姆克魯斯在一起時,總被人說是花瓶,認為她高攀了。眾人對她們的婚姻始終採取不信任的態度,她三不五時就要澄清湯姆克魯斯不是gay,在電影事業上,雖也有一些斬獲,卻總被認為是在老公的庇護和陰影下。任何一個有才華的人,在這種狀況下,大概都很難熬吧。婚變後,妮可基嫚走過憂鬱症,開始在影壇大放光芒,破除之前的「花瓶」傳聞,這次的得獎,更向世人證明她自己的能力。而她自己更說,因為之前的婚姻失敗,所以她更懂得如何詮釋「時時刻刻」中的作家吳爾芙。若是過去,她必會在台上感謝自己的丈夫,如同其他的得獎者,然而,此刻,她感謝了母親和女兒,說她一直希望母親以她為榮,讓人動容。
妮可基嫚的喜極而泣,也是想到自己一路走來的辛酸吧。然而,跟一些人相比,她又幸運許多。
在看到英國記者喪生在美伊戰爭的戰火下時,我想到了電影《因為你愛過我(Up close & Personal)》。勞勃瑞福飾演的電視記者,為了讓同為電視記者的愛妻(蜜雪兒菲佛飾演)專心發展蒸蒸日上的事業,於是到了戰亂的中南美採訪,最後卻喪生於該地,讓愛妻傷痛欲絕。
這部電影似乎還遠了些,畢竟是遙遠的太平洋另一端發生的故事。我很快又想到94年在俄羅斯空難中喪生的兩名中國時報記者。和《Up Close & Personal》中的蜜雪兒菲佛不同,蜜雪兒菲佛之後在表揚勞勃瑞福的紀念會上雖然依舊哀痛萬分,但知道自己的丈夫仍深愛著她,所以當初才會不想成為她事業的絆腳石,選擇出國採訪。但那兩名中時記者中,有位是已婚。他的妻子在他死後,才赫然發覺自己的丈夫有外遇,那種感覺,該是常人難以想像地痛苦吧,千萬人難有一人有此心理上的劇烈煎熬。一般人在得知另一半不忠後,可能大吵一架,可能一言不發憤而離去,可能咒罵對方。然而,屍骸在西伯利亞零落難全,魂魄難歸的狀況下,他的遺孀連要找鬼魂說明白都不可能,而且必須辦一切的後事。好幾年後,我才在報上讀到她漸漸走出那段傷痛的心路歷程。她經過許久,發覺他的死亡,也是她的解脫,因為他不存在人世,也就是對她不忠的結束。
看到妮可基嫚或那位記者遺孀的經歷,不禁讓我想到「當上帝為妳關了一扇窗,也將為妳開啟一扇門」那句話。沒有人會知道那扇窗何時關閉,也不會有人知道那扇門何時開啟。但當我們有機會擁有一扇窗或一扇門時,應盡情瀏覽窗外的景致,享受窗外徐徐吹來的微風吧。下一次,看到的景致,就再也不會相同了。而她們的經歷,也說明了世界女性的面貌正在改變,女性不再把婚姻當作生命中首要之事。女性會學著明白,要先懂得愛自己,才能愛別人。在一段不如意、奉獻過多卻無回報的關係裡,有時只能離去,以找到自己的真貌。而認為男女本當不平等的男性,也將會從女性的變化中得到教訓,太過自我的男性,給別人苦頭吃,最終也會反彈到自己身上吧。如果可以,別再問那些適婚女性有男友沒、結婚沒,問問她們對自己人生的期許或者抱負,妳會發現,這世界已經有了許多的變化。
宮崎駿從來沒讓人失望。即便在動畫片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回頭看他的舊作,依舊讓人受到無比的感動和鼓舞。藉著宮崎駿影看「心之谷」,喜歡片中一抬頭就是藍天的感覺,而那代表樂觀和希望;即使烏雲密佈,大雨傾盆而下,彩虹也很快會出現。還有就算在陰暗無人的角落,也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動人風景。在情緒低迷時看這部片,真能振奮人心,讓人重燃生命的熱情和活力。
其實這個故事很簡單,而宮崎駿動畫的魅力,也在於他用小品就能傳達豐富的感情。「心之谷」談的是國中女生月島雯的puppy love。雖然離青春期很久了,但是看到月島雯瘋狂上圖書館的情景,讓我想到從前也是這樣,很快地把書看完,然後去圖書館一本接一本地借來看。當圖書館員的爸爸告訴月島雯,就快要電腦化,她說還是比較喜歡用卡片時,我看到自己相仿的過去也快速地躍過腦海。月島雯在幾本書書卡上看到一個「天澤聖司」的名字,驚訝此人看的書好多、好快。而我想不起之前有那個名字在書卡上讓我留下印象,雖然我一度也滿喜歡在許多書的書卡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表示自己看了不少,雖然後來發覺這個念頭實在有些幼稚,因為看的書多,並不代表什麼。
月島雯有天搭電車去圖書館幫爸爸送便當時,碰到一隻獨自搭電車的胖貓阿月。於是到了一個她陌生的社區,發現一間小巧的古董店,而店裡最吸引她目光的,是桌上的貓公爵雕像。月島雯之後才發現店主人爺爺,也就是天澤聖司的爺爺。而那隻胖貓阿月,雖然跟過天澤聖司,卻是沒有一戶人家留得住的貓,總在月島雯出其不意的時候出現。月島雯和天澤聖司認識後才知道,其實聖司更早就知道她的名字,也是在圖書館的借書卡上得知,而且為了認識她,於是拼命借了許多書來看,才會讓月島雯驚異:竟然有人看那麼多書!
天澤聖司雖然跟她同年級,卻早已立定志向,希望去義大利的小鎮學習製作小提琴。和天澤聖司有懵懂之愛的月島雯,認為自己實在太混了,好像沒什麼特別的才華,經聖司說她改編的contry road歌詞不錯後,決定在聖司去義大利磨練的兩個月期間,寫貓公爵的故事。她認為志向比升學更重要,於是廢寢忘食地寫作,成績因此一落千丈。雖然爸媽和姊姊感到擔心,但在她的堅持之下,也只好讓她去做。
在故事寫出來後,她拿給聖司的爺爺看。老先生看完之後,拿了一塊暗藏綠寶石的石頭給月島雯,表示她和聖司都是未經雕琢的璞玉,有待磨練,鼓勵她繼續精進努力。而月島雯也在寫作的過程中,發現自身的不足,於是覺得應該回到正軌,繼續唸書。
如果宮崎駿安排月島雯不停地等待的話,我可能會看不下去。不過還好,向來喜歡讓女性當主角的宮崎駿並不是那樣沙文頭腦的人,不覺得等待是製造假性淒美的好題材。於是在月島雯發覺自己需要自我提升時,天澤聖司也回來了,而且一大早就在月島雯家外面等,帶她去看沒人看過的日出美景,表白說覺得他之前太自私,都只顧自己的理想,沒幫月島雯加油。因為之前都是月島雯幫聖司加油打氣。天澤聖司並期許,未來希望兩人能結婚,為這個青春之愛的故事劃下句點。
這部片是宮崎駿1995年的作品,並沒像後來的魔法公主(1997)、神隱少女(2002)等,表現那麼多的環保意識。然而,在這部片中,大自然依舊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所以才會出現那麼多的公園、無人的山坡等場景。用Joanne Wieland Burston在《孤獨世紀末》的話來說,親近大自然,也就是親近自己,回到一種孤獨的狀態。因此大自然對人是全然的接受、不評判、不冷落、不傷害,也可讓人靜心回歸內心深處。也因為懂得親近自我,月島雯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和渴望,不會隨便因為不忍拒絕、虛榮或什麼,接受不期待的感情或做不想做的事。
如同其他的作品,宮崎駿筆下的人物都擁有一份讓她們安心的感情,不管是與家人、寵物或朋友。就像龍貓會在雨中靜靜地陪小女孩等公車,天澤聖司也會在圖書館等月島雯看完書在一起回家,胖貓阿月也會在月島雯痛哭失聲時在一旁陪伴。於是她們能不慌亂地迎向未來。
除了少女月島雯,宮崎駿還在這部片呈現不少女性面相。好比月島雯的媽媽一邊工作一邊念碩士班,家事負擔繁重,因此念大學的姊姊便擔待了不少家事。還有死黨夕子私下表示喜歡同班同學杉村,杉村卻對月島雯表示喜歡的是她,讓月島雯一度十分煩惱,這是青春之愛的另一個面相。從這些細節,讓人發覺宮崎駿算是少數會在作品中兼顧女性生活的日本男性導演,而且盡可能地呈現比較平等的地位,男女相處間也讓她們發展互助扶持的態度。
至於貓公爵的故事,前陣子被宮崎駿的徒弟製作另一部動畫片「貓的報恩」。因為風評不佳,因此沒有去看的動力。
青春需要多少的代價來償還?青春的無知,能否透過錯誤來學習?怎樣的錯誤,將讓只是青春只是過渡期,而不是一生的錯誤?
「北京的蝴蝶振翅,明天將導致紐約下大雪。」對那些少年,對那些曾經對他們性虐待的獄卒來說,這是說明他們命運的最好註腳。或許,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同樣一針見血。
世界各地有許多貧窮的角落,各地的環境不同,在這些地區成長的青少年們,一路走來,充滿許多壓抑與不滿、期待。如果念不好書,不可避免就變成小混混,極端的例子,或許就如巴西片「無法無天(City of God)」所描繪的一樣,不到十歲的小孩,就會開槍殺人放火賣毒品。如果還有點善心,就會像「天堂的孩子(Angela's Ashes)」的愛爾蘭孩子,先是幫忙賺錢養家,然後努力出人頭地,離開那個地區。可是,如果只有小奸小惡,不足以成大惡者,該怎麼辦?
這部片描繪的四個美國歐洲移民的貧民地區小孩,平時只是偷點小錢,或者偷點食物來吃。如同其他地區的青少年,對性也充滿不實的期待和幻想。最崇拜的人物,該是那個地區最有名的黑道老大班大王,因為班可以為了報仇而等八年,想要像班大王一樣逞逞英雄氣概。這是個小小的伏筆,因為他們犯下自己沒想過的滔天大罪,不但沒變成英雄,還不幸變成狗熊。大錯鑄成在他們的小聰明:為了偷熱狗小販的熱狗,他們計畫好,由一個人假裝買熱狗,然後不付錢跑掉,小販果然追過去,而且一追就是十分鐘。其他三個人吃飽了,還把推車推走,並且自作聰明推到地鐵入口,以為小販過來時,會忙著拉住推車,以免掉下樓梯去,就不會有空抓他們幾個小鬼。沒想到,小販還沒來,他們幾個就因為抓不住推車,讓熱狗推車整個掉到地鐵階梯下,差點砸死一個要出地鐵的老人。
至此,看到滿地鮮血,這些小孩們才真正後悔,因為他們從沒想過事情會這麼嚴重,他們不想殺人,然後想到小販也是辛辛苦苦地掙每一分錢,希望把遠在希臘的妻女接來美國,他們知道自己太自我了。而之前一直對他們循循善誘的神父,也只好盡可能地對法官說好話,讓他們不至於被判太重的刑。然而,他們還是免不了被送入感化院。而片名sleeper,就是指進過少年感化院的人。
雖然期限只有一年到兩年,但那是他們四個一生的夢魘。因為,一進去,他們就知道自己不是那種壞胚子。除了一堆可怕的待感化少年,還有更可怕、濫用權力的感化院警衛。那些警衛第一天就叫他們生不如死,用各種方式羞辱他們,更慘的,是對他們性虐待,一個接一個。每晚,那個被「臨幸」到,那個房間就會傳來哭聲,最慘的是那個看來最幼嫩的。「性」,再也不是那麼讓他們期待的事了。也因此,他們正式跟童年作個悽慘的告別。這些孩子因此都不願意家人來探視,更不敢道出自己的經歷。神父來探訪時,對刑期對短的莎士說,不要假裝堅強。然而,他們還是忍著、忍著,想像自己是基督山,總有一天會報仇,也如同班大王。
機會在十年後來到,如部分人所期望的,延遲的報仇時間,「總有一天等到你!」。當初被那些感化院戀童症警衛欺負最慘的,因此毀了他們的人生,變成殺人作案累累的罪犯。他們在酒館碰到其中一個最可惡的警衛,於是上前槍殺他。另外兩人分別是檢察官和菜鳥記者,為了糾出那些可惡的性變態,因此想出種種計謀,甚至讓苦心企圖引導他們走上正途的神父作偽證,於是讓兩名殺人犯無罪開釋。然而,讓神父說謊,他們自己也愧疚不已,於是前途看好的檢察官到英國去當兼職木工。至於其他的戀童癖警衛,也因他們安排的各種機緣,死於非命。但世事或許終有所回報,那兩個逃過一死的殺人犯,依舊在29歲那年死於非命。
整體而言,這不是一部好電影,空有大卡司,劇本、導演和配樂都不怎樣。有些懷疑編劇和導演是否真的知道性虐待會帶給受害者的心理創傷。看到莎士可以那麼順暢地全盤托出自己和好友在感化院的經歷,真是難以置信。而當年的加害人,只因為律師在庭上問了一兩句,就可以誠實認罪,也同樣不可思議。眾多的性虐待受害人,好比《女女相繫》的作者China Galland,在書中提到,她成年並且經歷許多自我治療後,勉強想起小時候被鄰居性侵害的過程,但不是那麼容易。這個憶起的「內容」,也往往因為當事人長時間的逃避和刻意忘記,而難以完整。至於那個加害人,更是馬上否認這件事,還跟她認識的人說她誣賴他之類的。而且,對性虐待受害者來說,就算當初的加害者死亡,某種難以宣洩的怨恨,還是會干擾他們的一生,似乎不如劇情安排的簡單,通通死了就沒事。如果編劇和導演對這類的性虐待案件能多下點功夫,寫出來及拍出來的作品,必定不是現在看到的這樣淺薄。
這部的配樂似乎超越劇情可以容納的張力,顯得太過了。音樂讓人緊張半天,期待接下來會有出人意表的劇情,卻只能很失望地發現劇情過於簡單不深刻。
年份: 1996
導演:Michael Ballhaus
演員: 勞勃狄尼洛
布萊德彼特
達斯汀霍夫曼
凱文貝肯
音樂:John Willaiams
一般人看電影,若很喜歡的話,才會選擇收藏原聲帶,或甚至進一步去認識導演。但我認識河瀨直美(Kawase Naomi)這位日本女導演的過程,並非如此,而是倒過來的。先是聽了「萌之朱雀(Moe No Suzaku)」的原聲帶,而且愛不釋手,然後在紀錄片雙年展看了河瀨直美充滿個人感情的紀錄片「在世界的沈默中(Kya Ka Ra Ba A,2001)」,才看了這部讓她在二十七歲時以最年輕獲獎者的姿態拿下1997年戛納電影節上獲導演新秀「金攝影機獎」的作品。
「萌之朱雀」音樂讓我愛不釋手的原因,是其中蘊含的寧靜感。那是一種可以讓人放鬆,躺在沙發或塌塌米上做白日夢或小睡的音樂。尤其在夜裡聽,感覺更美。而萌之朱雀這部電影,看來感覺淡淡的,其中卻蘊含著相當豐富的情感。這種情感,在「在世界的沈默中」,河瀨直美才清晰地揭露,讓觀眾得以看到她濃烈的內心世界。
剛看到「在世界的沈默中」這部紀錄片時,由於河瀨直美的個人思緒帶動攝影機,彷彿帶著觀眾的眼睛去看她正在觀看的事物,再加上她的旁白,於是讓人覺得好像在河瀨直美身旁聽她自剖。如果說,柳美里寫的是「私小說」,那麼,這部紀錄片,就該是河瀨直美的「私電影」。在其中,可以看到她對於找到親身父親的執念,以及渴望被愛的言行,是多麼地強烈。而她的情感和思緒,是多麼地細密。
對於許多人來說,有爸爸媽媽不是很自然的嗎?對由外公外婆一手養大的河瀨直美來說,卻非如此。所以她除了在1992年拍過一部尋找父親的紀錄片「爸爸出走了」外,在這部紀錄片中,再度進行她對雙親的追尋與探究。那該是種執念,企圖彌補以為自己始終不被愛的失落。她的外婆該是懂的,所以才會問她:「妳會想念我嗎?如果有,那妳就是真的喜歡我。雖然妳從沒說過『喜歡』,但只有真的喜歡,才會想念。」我想外婆雖然明白直美的心事,但對她始終對不在身邊的雙親有那麼強大的執念,甚至好像忽略身邊的人,也讓她有些傷心吧。或許一般人都是這樣,把自身擁有的事物看做是理所當然,當失去時,才會傷心,以及難過自己的不懂珍惜。
「在世界的沈默中」紀錄直美真的找到她的父親了,那個男人聽到她在電話中叫他「爸爸」,覺得有些不能適應,而且奇怪她怎麼會來找他。或許直美真的愛的,不是那個她叫「爸爸」的人,而是「爸爸」這個人物吧。然而,在她的父親過世後,她的執念依舊無法消除,於是拿著父親的照片去找刺青師。直美的生父手上刺了密密麻麻的鯉魚刺青,直美想跟他刺個一模一樣的。
河瀨直美和刺青師的對話,真讓人心驚,像是跟算命師說的話。其他的刺青師也能說出那番話嗎?我疑惑著。刺青師想知道她為何要刺青,是因為愛父親還是恨他?如果出於怨恨,那他不會刺得好,因為他刺得時候會想到。還再三勸她,若在紙上畫不好,可以重來,但刺不好,是無法重來的。即使可以把刺青消除,但皮膚的感覺仍不會回復到刺青前的狀態。這番話,也讓我會對刺青敬而遠之。
或許因為這個刺青師十分誠懇,直美還跟他討論起藝術來了,也是因為談到愛。刺青師說,他不能愛人,因為一旦愛人,就不能把所有的精力貫注到刺青上,藝術是注定孤獨的。河瀨直美表示同意,因為拍電影也是一種藝術工作,需要全神貫注,沒辦法分心。
直美依舊想要刺青。刺青師一邊刺,一邊叫攝影師拍下她臉上痛苦的表情。因為手臂上算是最不會痛的地方,她本來以為可以承受,卻如刺青師所料,痛得死去活來。刺青師想讓她知道,有些事,妳知道就好,並不一定要親自去嘗試才行,多聽別人的話,也沒什麼不好。
讓我心驚的,其實不只有她與刺青師的對話,還有在那之前的自言自語。河瀨直美在97年以最年輕的姿態拿下國際大獎後,並沒有因此感到滿足,她常想著自己是誰,為何來到這世界上,活著有什麼意義,想要依靠誰,卻誰也不能依靠,於是感到十分孤單。這段話,讓我映照自身的某個經驗,感到汗涔涔且感到同樣茫然失落。
影片在最後的與片頭一樣的生日快樂歌聲中結尾,她被問到接下來最想要的東西,她說是:「愛」。但「愛」,看來該是她此生最大的命題,因為曾嫁給有名的WOWOW頻道製作人仙頭武則的而一度改名為「仙頭直美」的河瀨直美,幾年後就離婚了。
那個奇怪的片名,連她的外婆都不太會唸,究竟是什麼意思?我查了一會,才知道:kya = sky,ka = wind,ra = fire,ba = water,a = earth。看來河瀨直美滿喜歡一些東方的思想元素,因為「萌之朱雀」的片名,部分也是帶有中國味。
除了內容,我很喜歡河瀨直美處理的光影,那些伴隨旁白出現的光影,很像小女孩坐在牆頭,拿著攝影機拍下地上的落葉和光影。那種處理方式,是男性導演鏡頭下少見的細膩與溫柔。
國家:法國\日本
年份:2001
類型:Beta
長度:50分鐘
導演:河瀨直美
如同其他部奇幻文學,魔戒對於權力的追奪,有相當多的描述。基本上,魔戒本身就是至高無上權力的象徵,被當作各種生靈都想取得,以成為世上最厲害力量的來源。然而,我寧可將魔戒二解讀為,在面對俗世的慾望時,人是怎麼自我面對的。如同片中大量的戰爭場面,那種自我掙扎,也是一場場的內心戰役。自己才是自己的最大敵人,不是魔戒,也不是那些大魔頭,知此莫甚者,唯有佛羅多。
那麼多隊人馬分頭進行不同的故事,目標雖同,經歷卻大不相同。因此電影也用多線進行,部分段落調配稍嫌不夠完美,讓人偶有錯愕及難以連接之感。但是片頭的佛羅多夢境,以及梅里等二人被樹人抓著去見白袍法師等部分,算相當不錯,製造出足夠的懸疑感。
雖然魔戒二的世界,好像黑白分明,一分為二,一方是邪惡的雙塔,包括索倫和薩魯曼大軍,另一方則是和邪惡勢力對抗的人類、精靈和哈比人。但實際上,並不是那樣涇渭分明的。在對抗邪惡的一方,就各有心事,在動念間,可能為善,也可能為惡。而在第一集就被當作壞蛋的咕嚕,因為被安排說出內心話,更是顯現他為善為惡反覆不定的立場。若每個人都被安排說出內心話,恐怕也跟咕嚕的精神分裂不相上下吧。
四個哈比人兵分兩路,各有不同的使命。他們有不同的經歷,而且都遠遠超出他們的想像。不管是看到樹人或猛瑪,都讓他們忍不住要想,如果一直待在原來的村落,可不會有今天這番見識。他們所經歷的苦難,也遠超過那些鄉親父老。正因為此,他們才能發展出超越原本格局的態度和想法。原本總是闖禍的梅里,後來不再貪生怕死,也成熟多了。山姆依舊是佛羅多的忠實僕人,一路上對佛羅多保護有加,即使還是不免對咕嚕使點小性子,讓佛羅多有些不悅。然而,山姆最後對佛羅多說的那番話,的確是發自內心,所以才感人肺腑,讓岡鐸王子願意放走他和佛羅多,即使被殺也在所不惜。
看到樹人會議後,樹人聯手攻擊艾辛格,具有環保意義,頗為驚訝。樹人的成功似乎是理所當然,因為艾辛格成天為了發展重工業而成天冒黑煙,而且大肆濫伐,宛如現實生活中,人類歷史發展的真實狀況。大自然的反撲,必定是凶猛無情的,因為人類的不知珍惜在先。
亞玟公主被許多人看做是此片的超級花瓶。但是,我卻認為,在那樣動亂的時代裡,亞玟公主的抉擇,可以一窺她愛情與親情的兩難,以及亞拉岡成全愛情與成全大我的兩難。更正確地說,他們時時刻刻都可能面臨許多選擇的排序問題,在這麼激烈衝突的心理下,如何妥善安頓自己的身心,以及善待自己喜歡的人,成了艱難的課題。內心戰役因此無所不在,不只是有多重人格的咕嚕而已。
在這部片裡,愛情戲份依舊安排給亞拉岡。雖然私人認為勒茍拉斯比亞拉岡還帥,尤其是在聖盔谷戰役中,一邊踩著木板從樓梯上滑下一邊射箭的那一幕,真是好看!而且精靈也並非完全不能和人類相愛,但我仍認為這個安排是合理的。亞拉岡雖然充滿男性氣概,在武藝上有卓越的成就,但另一方面,他可是相當纖細體貼的人。當洛汗國王告訴他軍民沒有信心應戰後,他因此小心翼翼,不在那些人面前說出洩氣的話。也因此在勒茍拉斯表示不同意洛汗王的戰略時,亞拉岡用精靈語跟勒茍拉斯溝通,最後才恢復一般語言,說他就算死了,也會和洛汗人民在一起。而當洛汗公主表示她自幼學劍時,亞拉岡絲毫沒有輕視之意,即使她的劍法可能在他看來普通而已。在公主說希望逃開牢籠時,他那句鼓勵的話,讓她不心動也難吧。再加上看到亞拉岡對被迫分開的亞玟仍那樣深情,洛汗公主還能愛上誰呢?
在掌有部分權力時,做抉擇也並非那樣容易。洛汗國王被甘道夫和亞拉岡等人認為頑固,他的戰略將讓洛汗人民陷入死境。但,當洛汗王解釋他希望保護人民為先時,亞拉岡理解,因此加以支持。而法拉墨看到魔戒近在眼前,同樣也希望最偉大的權力落在自己身上。但當他知道哥哥是怎麼死的,以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內心將是如何的煎熬,所以願意讓佛羅多完成他的任務。責任與慾望,有時難以分開,尤其是將那些慾望合理化成為責任一部份的時候。魔戒考驗的不只是佛羅多,也是他接近過的每一個人,以及想得到魔戒的每一個人。權力並非那樣重要,也不是每個人所想要的,但它在這部電影中,是一種慾望的化身,考驗每一個人。
如果要說,我對這部電影\小說有不滿意的地方,大概是洛汗公主說洛汗女人都要學武,但真正大難來臨時,女人和小孩卻只能被安排在牆角瑟縮發抖吧。這部戲依舊太陽剛了些,甚憾。
看到家附近的二輪戲院正在上映陳果的「香港有個荷里活」,興奮極了。趕緊在下檔前跑去看這部從去年金馬影展就想看的電影。於是發現藍色大門也同時上映,而且票價真便宜,學生票只要40元。
記得這間差不多有二十年歷史的戲院一開始是10元。於是小學時,老師有時會帶我們去看戲。印象中,看了「劍英大橋」、「陳義興老師」等片。
國中的時候,變成20元,還是很便宜。但是課業繁重,不太去了。然後高中時變成50元。
時間過得很快,我再次有印象,是大學時,一票同學都到這看電影,此時已經是80元。生意似乎不錯,每次都大排長龍。一年前還聽說國中同學常跟在華碩任職的男友到這看電影,把我嚇一跳。據說他們的機車還停在我們家下面,頓時我終於明白為何每次假日機車都找不到地方停了。
大概是生意有所起落,票價後來又調整數次。上次去好像還是60元,這次竟然就變成40了,比租DVD還便宜,趕緊跟媽媽說。或許是因為台北市的二輪電影院變多了,現在一翻開報紙廣告,就會看到一大串兩輪戲院。所以人也不再像以前那麼多了。
價錢便宜會吸引的人顯然超乎我的想像。每次看限制級的電影,好比「香港有個荷里活」就被貼上紅色的「限制級」,就會有一些不知抱著何種心態的老伯出現。感覺挺怪的,尤其在散場時,看到他們坐在椅子上,直直地望著前方。
坐立不安看完陳果的這部片後,不禁懷疑,他們如果想用這部片達到某種慾望的發洩,恐怕很困難吧?
教會(The Mission,1986)最令我感動的地方,該是前半段中,羅力格(由勞勃狄尼洛飾演)因為心愛的女人移情別戀而弒弟,傷心悔痛之餘,於是進行自我禁錮後,經由加布里耶神父(傑洛米艾朗飾)勸說後,進行的自我贖罪。原本是外籍傭兵和奴隸販子的羅力格,背負著他當傭兵的盔甲和武器,在巴拉圭險峻的高山上攀爬。肢體早已磨破,一身血汗,他所背負的武器沈重不堪,身旁的人看了都不忍,於是上前把繫著那一大捆重物的繩子割掉。
然而,羅力格二話不說,冒著危險,爬下陡坡,好不容易撿回他那堆看來像廢物的東西,繫好之後,繼續向上攀爬。旁人希望神父叫他住手,但神父說,他也想,但是沒辦法。羅力格希望以此贖罪,在他覺得所受的苦足夠償還過去的所作所為前,沒人能叫他停止。
之前很容易被人激怒、容易認為旁人在笑他而動怒動手的羅力格,好不容易爬到當地原住民在山上的部落後,一個不起眼的原住民在眾目睽睽下,上前動手幫他割掉那條綁著枷鎖的繩子。這次,他不再掙扎,繩子斷裂後,那捆過去的包袱也隨之摔落到山谷下。旁邊一群原住民開始大笑,原本沈默、並且希望一死了之的羅力格終於低頭哭泣,然後笑了出來,他終於重新體會生命的奧秘,也同時燃起對生命的熱情。這段重要的經歷,讓羅力格從殺人兇手變成天主教士。
聖經中提到,若有人打你的左臉,要把右臉也轉過去讓他打。羅力格這段歷程,大概符合這種心情。聖經中的概念,其實其他宗教也有。好比佛教的一些說法,讓人在受苦時,會認為是前世或過去的冤虐或業力造成,因此必須承受。一旦罪虐消除,或許接下來就可以有個新生。羅力格那種形式的受苦該比單純的告解有效。許多鬧劇和笑話中,往往出現告解而不悔改的情節。然而,身體和心靈上的受苦受難,才能匯聚真正的改變力量。正如陳腔濫調所說的:「吃苦當吃補。」
命理中,不管是傳統中國的八字、面相、手相或西洋占星學,常會道出一個人的過多與不足之處,而這些不平衡的部分,都將是人生的課題。由於過與不及造成的苦難,未必要逃避或懼怕,因為那些都可能是可觀契機的產生。
其實對岩井俊二並沒有太多的期待。或許這句話會讓人驚訝,在青春電幻物語那幾場的票早早就賣光的情況下,怎麼會有人說這種話?但是看過95年的情書(不知道為何一堆人瘋狂,我的感動很快就消失),98年故事更簡單的四月物語(單純的暗戀學長的故事),除了畫面唯美動人,我不知道該期待什麼。已經很久不聽電子音樂了,也早就過了青春期,之前也沒為任何一位偶像瘋狂過,對於「青春電幻物語」,我不過是票買太多,因此抱著壓寶心態,把它填入我的片單中。但,岩井俊二似乎在幾年的發憤之後,做出讓我感到有一絲震撼的作品。
這次的金馬,有幾部電影採用倒敘法。這種方式讓電影看來更有故事感,甚至更緊湊,好比這部、無法無天等。倒不是非主流電影才這樣用的,我滿喜歡的好萊塢電影「鬥陣俱樂部」,也是這樣的倒敘法。那種感覺,會讓人到後面有一種,嚇,原來是這樣的清晰感。而類似V8似的晃動鏡頭,是要讓觀眾更有現場感,尤其在女主角把V8摔爛後,鏡頭一片漆黑,就好像觀眾置身現場,如同主角蓮見觀看整個故事一般。
據說,這部電影的構想,是來自王菲,而最後塑造出來的偶像莉莉周周,倒和王菲有點不同。雖然那些少年在網路上交談所提及的乙太,可能和王菲的部分音樂有關。
在這部片之前,看了韓國片「貓樣少女」,紀錄當代青少年和手機的連結;而這部片,則描繪有偶像崇拜的青少年,透過網路聯繫的點點滴滴。這兩部片,可以拿來做個參照。甚至可以和波蘭片「逆女泰瑞莎」,甚至更早的法國片「新鮮誘惑」再做一個參照,看看現下的年輕人,究竟有著什麼面貌。
如果95年的「情書」,是描寫早幾年前,網路還沒發達時,為了表達愛慕之情,於是透過紙筆來傳達,而六年後的這部片,網路已經開始普及,所以即使是平常害羞寡言的國中生,也可能在網路上表現活潑的一面。更早的時候,或者透過廣播,這些人才有交流吧,我還依稀記得國中時,自己守著收音機聽羅小雲的國語流行音樂節目的情形,以及總是在深夜聽到一些節目主持人念一些熱情聽眾的來信。而現在,只要敲敲鍵盤,就像電影中隨著那一串字流洩出來,而伴隨的鍵盤聲,然後按個「寄出」,對方很快就可以收到訊息。
配樂因應劇情而夢幻,畫面依舊唯美,拍MTV出身的岩井俊二,在畫面上的要求並沒有改變。其實音樂和網路不過是拉起這些故事的聯繫,這部電影最終在傳遞一些青少年的生活。在學業的壓力下,莉莉周周的音樂和莉莉周周的fans網站,是少年蓮實的生活重心。一改「情書」和「四月物語」呈現的人與人間的美好情感,「青春電幻物語」展現的是青春的殘酷,儘管畫面依舊唯美,音樂依舊夢幻,那深藏在人心的,是無止境的墜落與冷血。
戴上耳機,聽著莉莉周周的CD,少年蓮實試著掩蓋周遭發生的一切。從沖繩回來後,剛升上國中的好友星野似乎變了一個人,或許是在沖繩被吸去魂魄似的。之後的星野,開始一改之前的容忍和仁慈,開始耍狠,身邊也逐漸聚集一堆聽他話的同學,當起老大。而蓮實,向來沈默著。因為沒錢,到唱片行偷了莉莉周周的西低後,被媽媽和老師怎麼說、怎麼罵,他都只是沈默著。只有莉莉周周,那是他的一切。因為同為莉莉周周的歌迷,他把網站上的藍貓當成知心好友,傾吐心事。談著身邊的讓他痛苦暴力氛圍,而藍貓的回應,讓他覺得,對方真的懂。然而。
周遭仍是無止境的墮落,青春期依舊讓人難熬,不只是幫派壓力、同儕壓力、生活壓力,還有更多更多,那些無以名之的。看來一臉稚氣的同班女生瀨野因為被星野強迫拍了色情影片,因此不得不從事援交,順遂星野無止盡的金錢勒索。當送瀨野回家的蓮實,因為無能為力處理星野的無理和瀨野的無力時,他只能任由瀨野踢打他,然後看著她最終還是不能發洩這一切,因此衝到田裡把自己弄得一身泥濘。這種苦悶,他瞭解,但他仍只是沈默。而有天瀨野間接跟他告白,然後問他怎麼不保護她,不反抗星野時,有個種子在他心底種下。
青春期的特徵之一,在於兩性的性徵開始凸顯,男女好像壁壘分明。而星野及他的手下,為了表示個人的不同或不甘示弱,用各種方式表現陽剛氣質。而這種陰陽的對立,勢必造成一些弱者的痛苦。像比較陰柔的蓮實,就因此動輒被欺負。但他卻不想變成星野那樣,內心承受莫大的壓力。
他的痛苦因為眼見自己暗戀的女生,因為被班上的大姊頭排擠,所以被星野手下強暴而加劇。雖然瀨野說他喜歡的女生很堅強,但全班看到她若無其事理個大光頭(這正是瀨野之前說,或者可以讓星野不叫她去援交的方式,因為變醜了,就沒人理)時,還是驚訝地說不出話來。而在蓮實面前總是表現天真無邪的瀨野,有天聽了莉莉周周的音樂後,選擇從高處墜下,死了,從讓她痛苦的青春解脫。蓮實仍是沈默,但瀨野之前在他心中播下的種子開始發出迴響,他彷彿聽到某個聲音不斷響起。
期待已久的莉莉周周音樂會,在這一切過後,終於來了。蓮實早早就買了票,等著入場,卻不巧看到把莉莉周周介紹給他知道的星野。星野發覺蓮實的票位子比較好,硬是把自己的票和蓮見交換,然後支使蓮實去買飲料,卻在蓮見脫離隊伍做了這一切後,把蓮實的票撕掉,讓他連站在最後一排都不可能。更悲慘的是,蓮實終於知道,那個在網站上和他交談甚歡的網友藍貓,原來是星野!這是最後一把刺在蓮見心上的利刃,再也沒有什麼,能割碎這十五歲少年的世界了。當信任瓦解,還會剩下什麼?即使是成人,也很難接受這一切。
進不了場,蓮實只能在外面等著,然後看電視牆轉播片段,因為他連黃牛票都買不到。演唱會結束後,星野出來,看到蓮實還在,打個招呼便若無其事地走了。而蓮實,再也受不了這一切,他知道怎麼回應這一切了。向來寂寞而沈默的男孩,開始大叫,說莉莉出來了!瘋狂地人群往回衝,撞倒了星野,而蓮實用星野的刀,殺了他。蓮實的苦難似乎結束了,但莉莉周周的歌迷網站上,開始出現眾多歌迷譴責還沒抓到的肇事者,因為這事件,讓莉莉被污名化成天繾之女。然而,誰是誰非?青春的殘酷與苦澀,又有誰能譴責與逃開?青春繼續,網路依舊蔓延,這一切,在莉莉周周的音樂中,靜待論斷。That's All About Lili Chou Chou.
個人評鑑:4分(滿分5分)。
導演/編劇: 岩井俊二
日本 | 彩色 | 146 分鐘
岩井俊二 (1963-) 作品表
青春電幻物語 2001 / 岩井俊二(2002台北金馬影展"影迷嘉年華"單元)
四月物語 1998 / 岩井俊二
燕尾蝶 1996 / 岩井俊二
情書 1995 / 岩井俊二
相關網站:
Lily Chou-chou的MTV
(用QuickTime撥放)
IMDB
(片名:Riri Shushu no subete)
一開始就看到兩個年輕情侶潛入夜間無人的公車歡愛,怎有人會想到這是一部如此沈重,哀痛大環境給人難以言說的桎梏的片子?
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門學運,是中國大陸自從共產黨執政以來,最大規模的反抗運動。這次的挫敗,造成有識之士的批判意識遭打壓,知識青年集體對抗執政當局的氛圍瓦解,學運遭到打壓、噤聲後,自主精神不在,在人類歷史上造成損失難以預計。年僅三十二歲的(女)導演唐曉光刻意避免交代這一段歷程,只在片頭以文字交代一九八九年北京的冬天特別寒冷……那冷,不單是氣候上的,更多的,來自心底。氣候上的冷,可以靠衣物等來保暖;心底的冷,難以解決……
剛從北京一所大學畢業的郭松,在巷弄裡租房子和念法文系的女友曉青同居。兩人初同居,因此十分甜蜜,即使屋子漏水,也不在乎。
片名「動詞變位(Conjugation)」一詞,指的就是法文的時態變化。其中有一幕就是曉青把許多利貼貼在天花板上,背法文的動詞變化,看來雖有趣,但只有學過法文等繁複語文的人知道箇中滋味。而郭松和曉青的感情,以及他們所處的環境,隨著時間也歷經了不少變化。而這部片,沒有演出的,甚至比演出的更重要。
郭松那夥死黨兄弟中,始終談論的「腳趾」,彷彿精神領袖般,引導著他們這些在夏天曾走上大街遊行的兄弟,從此生命進入另一個階段。曾經有過的運動熱情,在遭到打壓後,各人尋求各自的路。原本想當青年科學家的郭松,在小工廠悶著,並在巷子裡非法租屋而居。年輕的老師不再執鞭,書也不看了,只想做生意、賺大錢,但生意總是失敗。有辦法的領到美國大學全額獎學金的小四,由家裡幫忙籌錢,所謂的「培養費」,以逃避分配到的醬油廠工作,以及這個國家,但心裡對父母愧疚無比,卻不得不走,甚至可能再也不回來。當被同伴問這個曾經才氣洋溢的青年最近是否還寫詩,他說昨天寫了兩句,在眾人面前站起念出來的,赫然是「臭雞巴小四,你想幹嘛?」然後在眾人錯愕中頹然坐下。觀眾不禁笑出聲,片裡卻無比沈重。這該是六四後,那些青年領袖的部分寫照,有能力的就出國,好比王丹、封從德、柴玲、吾爾開希;出不去的,就只能各覓各人的活路,甚至像腳趾般,宛如泡沫,從人間蒸發。
而由他們言談一點一滴建構出來的「腳趾」,形影模糊,但可知他應是其中最傑出的人物。「腳趾」的名字、家世等,從片中難以獲知真正資料,但可以肯定他是這幾個人中最獲愛戴的人。曉青和郭松在夜間無人的公車上完事後,說她想到腳趾。她什麼都沒說,但配樂尖銳異常,彷彿什麼事發生了,但到最尖銳處,又軋然而指,有些驚聳的氣氛,好似有事埋伏著、等待著出現。有人要給腳趾的一封信,裝了一疊詩,郭松從放棄教職的朋友處取得,總趁曉青入睡後,在夜裡讀著。那些詩意境荒涼,好比「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更遠的地方,更加孤獨」。這其實是中國異議詩人海子的詩,他的詩也曾被查禁,但就像所有的禁忌,總有人企圖打破(好比台灣禁書年代,美麗島及李敖等的書被禁,但依舊有人偷偷取得),因此也曾頗為風行。而〈日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遠方〉等詩的運用,除了本身的隱喻,在片中製造一個更大的對比及隱喻。這部片其實就像一首詩,充滿記號,但不露痕跡地表達其批判意識。唯海子的詩過於激情強烈,引用太多,有些破壞這部片原本塑造的節制、隱喻美學。
在曉青為了生計去郭松的朋友店裡當女侍後,那個不再懷有理想的生意人問曉青,今年(1989年)是法國大革命200週年,法國有沒招待念法文的學生去參訪?而曉青興趣缺缺。導演隱含的意義是,當法國都已經紀念200週年的大革命了,中國的六四學運卻遭到鎮壓。遠方(作為革命意識發源地的法國)不再值得期待,即使到了法國,也未必能獲得原本希冀的東西,因此「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被許多人認為浪漫的法文或法國,在這裡,再也浪漫不起來。
郭松和曉青喪失曾在夏天(六四)綻放的理想與熱情後,最大的反叛,也只剩下警察查戶口時,躲去沒人的公車上歡愛,以及郭松夥同死黨從沒人的學校宿舍搬走床墊(即使不是曉青想要的席夢思床墊),讓曉青被他壓在床板上時,背後不再一片紅腫。除此之外,別無其他。他們不想成為這個共產階級專政機器的小螺絲,也喪失了各人原有的理想及目標,逐漸沈淪,把生命投擲在生活的庸庸碌碌旋轉中。不想在工廠跳亞運幼稚的大會操的郭松去擺地攤,最後一無所獲。曉青心思則逐漸離開學業,曾經熾烈地跟郭松說「你不可以不愛我,我會死的」,到後來也開始因為郭松的態度冷淡而冷漠,甚至賣春。他們曾有的熱烈情愛,到後來逐漸淡去,變成同床異夢,即使相對也面無表情。
這部片凌虐許多有關飲食及飲食男女原本所需的有關性愛片段。「吃」、「性」該是人的最基本需求,但當生命凋零時,這些還能給人歡愉嗎?於是曉青在咖啡館裡講起那個關於火鍋肉片的故事。女人殺了丈夫,將肉置於泡菜缸,唯一知情的,只有三四歲的啞巴兒子。她總跟村裡的人說丈夫失蹤了,說到自己也相信這個事實。多年後,丈夫的妹妹來訪,問起哥哥的下落,女人的啞巴兒子出聲了,問道「爸爸的肉可以吃了嗎?」客人聽了面面相覷,再也喝不下咖啡。這段隱喻中國以國家機器遂行暴力與掩蓋事實的故事切進郭松正在大力刨肉片的片段,令人食慾全無。郭松和曉青剛開始一度在床上相擁談到在這時節想要什麼,他說想吃火鍋,想吃羊肉、白菜……但一旦他和哥兒們真正吃火鍋時,眾人都各懷心事,想起了那個不在的腳趾。對話總是沈重,吃到後來甚至嘔吐,彷彿要把這個國家強迫餵給他們的一元思想全吐出來。而那些一元專制思想,不斷從收音機流洩出來,呈現相當諷刺的氣氛。是的,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勝利了,但那絕非人民的勝利,也早已脫離當初社會主義的理想,遑論政治宣傳所說的會順著社會主義道路走下去的謊言。這部份頗有歐威爾《一九八四》的味道。
曾經是運動重地的天安門廣場,被安排在曉青墮胎後,兩人坐車時經過。頓時配樂全無,闃靜無聲,令人想起「蒙上眼睛,就以為看不到;摀上耳朵,就以為聽不到」的那首歌。而墮胎,更是比喻天安門事件,活生生地把孕育中的青年理想剷除。唐曉白在片中沒有觸碰禁忌,沒批評當局,但手法所蘊藏的批判意識,不言而喻。
這部片該是六四後,表達學運青年理想淪喪最傑出的電影之一。導演唐曉白也打破一般人的刻板印象,以為只有生理男性談政治,女性其實可以相當聰慧地表達其政治意識,甚至觀點、手法上,比多數男性導演傑出。這部香港出資的電影,據說在北京是偷偷拍的,因此只能在小巷、車裡拍攝,雖然看不到什麼大場面,但已經可以成功表達那種壓抑和受囚禁氛圍。而配樂也值得稱許,整部片在視覺和聽覺上的搭配十分巧妙,一氣呵成。相當可惜的是,這麼好的電影,只在台北的女性影展播映兩場,而且觀看的人並不多,實在應該發行DVD或VCD,讓更多人共賞如此秀異的傑作。
個人評鑑:4.5分(滿分5)
導演\編劇:唐曉白
演員:錢宇、趙虹、田宇
中國 \香港
2001 | 彩色 | 97 分鐘
命運有多少個交叉路口?誰能預測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能不能一直快樂下去?如果不快樂,烏雲什麼時候會離開?
「命運的十三個交叉口 Thirteen Conversations About One Thing」充滿人生的詰問,
或許你我可以在裡面得到一些啟示,即使部分情節刻劃的力道不夠。
一個年輕的律師前一秒還意氣風發在酒吧高談闊論,因為他打贏一個棘手的官司。旁邊的老人告訴他,世事難料,快樂可能是個詛咒,災難很快就會找上門。他覺得這死老頭他嫉妒他,沒想到,這個以為自己前途一片光明的富家子,沒多久就撞倒一個年輕女孩。害怕之餘,他逃走了,卻擋不過良心的折磨,日夜看到自己頭上的傷疤,都會想起自己做過的事,因此沒辦法在工作上好好發揮他原本該有的才能,就算接到期待已久的大案子,也總是漫不經心、心事重重的,不但再也不敢開車,還把爸媽給他的名車賤價賣出,以湮滅證據。喪失原本追求的公理和正義,他已不再是原來的那個人了。
告訴學生「不可逆」定律的高中物理老師,偷偷摸摸地進行一段外遇,以為老婆不知道。他熱情地對已婚的第三者說,是妳把我從一成不變的生活救了出來。但另一方面,他其實還是一成不變,每週在固定時間幽會。事實上他的妻子知道他外遇了,等著他說明,即使只是藉口。她最後離開兩人原本共同的家時,什麼都不留。是啊,不可逆,他的生活再也回不了原貌了。然而,他還是不滿足。他說,什麼都不對,想把一切關掉。關掉?事情有這麼簡單就好了。家庭已破碎,他是回不去了。而第三者有天說,她的丈夫表示不能沒有她。他頹然離去,恰巧碰到一個他認為不認真的學生來說要重考,以便有夠好的成績進醫學院。他因為心情惡劣,便問對方,當醫生有什麼用,不過是把病人的痛苦多延一天。他說話的同時,桌上有個銀色小擺飾品,是一串銀色的圓球,只要一顆晃動,會帶動其他顆的晃動,然後打到原本的那顆,於是不斷不斷地晃動……他的命運也是這樣,外遇對象的際遇晃動了他的生活,也接著晃動他學生的生命。第二天,他得知那個學生自殺了,因為聽了他那番令人洩氣的話。
年輕的女孩碧,五歲的時候曾經溺水,當時唯一的紀念品,是手中緊抱的洋娃娃。洋娃娃的身體都爛了,只剩下頭。眼睛一個張著一個閉著,「像眨眼」,她說,感覺那是一種預兆,要她活下來。她的樂觀開朗,讓另一個跟她一起在有錢的建築師家打掃的女孩感到溫暖,常常跟她吐苦水。但有天,她好心地拿著建築師的襯衫要去縫補時,在路上被年輕律師撞倒。她的頭嚴重受傷,頭髮因此剃掉,外型變得醜陋,因此在路上常遭到異樣眼光。雖然經過這樣的撞擊,苦難並未結束。她拿建築師的襯衫去還時,他以為她拿了他的名貴手錶,其實只是她打掃時,怕弄到水而收到抽屜去。碧從此像變了一個人似的,開始怨憤難平,恨不得當時被撞死算了。她常在門口的階梯坐著發呆,不懂自己怎麼會遭到如此際遇?人生的苦難到底會持續多久?那可不像電影中,眨了眼就可以到快樂的場景的。這一切,直到她快被最後一根稻草壓斷時,看到對街的笑臉先生,她的世界頓時又光明起來,恢復她的樂觀與信仰。
中年的保險公司主管因為部門裁減和業務壓力,以及兒子自從他離婚後變成不良少年而像一個悶燒鍋,偏偏他一個部屬整天笑口常開,好像沒什麼事可以打倒一樣,讓他看了更火。於是藉故把他資遣,想要看他愁眉苦臉的樣子。沒想到那位笑臉先生依舊樂觀地想,他從此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子女了,依舊笑笑離去。雖然笑臉先生之後每天依舊西裝筆挺地出門,不敢讓老婆知道他失業了,其實他去咖啡店看報找工作,臉上卻依舊帶著笑容,就算碰到讓他離職的主管,也依舊笑容滿面地說下次要請他喝咖啡,反而是主管覺得尷尬。良心過不去的主管,因此找前妻現在事業有成的丈夫,要他幫這位笑臉先生安插工作,並且別讓那人知道是他的安排。這位主管的生活依舊沒較好,沒多久,他得知公司副總裁由一位年輕的主管升任,但他之前卻在爭吵時跟前妻說,他就要升到那個位子了。他開始懊悔,回想起當初跟前妻合不好的那段時間,剛好要去外地受訓,因此就沒做任何事挽留他搖搖欲墜的婚姻。要離家去外地時,前妻在窗口看他,他感嘆地說,若當時他向她揮揮手,維繫住兩人的關係,也就不必離婚,兒子更不會變成不良少年,甚至父子形同仇人。人在不如意時,往往只想著決裂,殊不知人際關係重在長久的維繫,儘管中間有高低起伏。他的後悔來得太晚,一切都來不及了。不可逆,就像那個物理老師說的。
這四個互不相干人的命運,在這一路上,有所交集,有的談過話,有的或只是擦肩而過。如同那個物理教師從雜誌上看來的,人與人間的距離只有18英吋而已。我倒記得有個說法,是六度的距離。雖然不知道這些數字的測量間有沒誤差,但聽來總覺得奇妙,人與人間的距離竟可以測量?即使測出來了,人心間的距離距離還是那麼遙遠。
在同類探討人生的巧合與失落的電影裡,好比「機遇之歌」、「雙面維若妮卡」、「羅拉快跑」、「極地戀人」、「偶然與巧合」等片中,這部並不突出,部分情節過於機械。然而,我們還是可以從其中汲取一些特殊的想法。人生總是要走下去,全看個人的態度。快樂每人都想要,但可能在妳沒有預料的時候。災難隨時都可能出現,妳還是得挺過去。That’s life.
個人評分:4(滿分5)分。
導演:吉爾史普瑞奇 Jill Sprecher
美國 2001 94 min.
可參考:http://us.imdb.com/Title?0268690
原本不想看這部的,因為一想到Woody Allen的尖酸刻薄,就興趣缺缺。但事隔多年,忍不住想看看此人有沒改變,於是還是看了。
片名應該翻成「玉蠍子的魔咒」,台灣片商卻翻成「愛情魔咒」,實在有點落入俗套。不過,這其實也是一部有好萊塢味的愛情小品。Helen Hunt繼「男人百分百」後,再度在此片挑大樑演出一個高階的女性管理人員,而且一開始也被男性部屬看不起,因為她是女性。這兩部片在某種程度上,有幾分相似處。
作為有名的笑話高手及資深導演,Woody Allen照例加入許多帶有個人味道的對話,逗得觀眾樂不可支。時代背景設定在他最愛的紐約四0年代,Woody Allen也依舊擔任第一男主角CW,在保險公司擔任破案許多的偵探,雖然又矮、又禿,依然屢獲原本對他相當排斥的女主角上司的心,甚至獲得一個豪門大美女的青睞,願意紆尊降貴,到他的破爛狗窩。Woody Allen是不會在他自己的影片中願意遭到被美女踐踏的地位的,儘管現實生活裡,他和女人的關係總是風風雨雨。
兩個互相討厭的人,卻在一場同事的慶生會上,共同被魔術師請上台表演催眠。兩個人都抗拒,卻都被催眠了。Woody Allen的催眠密碼是「馬達加斯加」,而為了和已婚的公司老闆藉機私會的Helen Hunt的催眠密碼則是「君士坦丁堡」。兩人一旦聽到各自的密碼,就會被催眠,任由催眠者擺佈,因此在台上表演一小段兩人相戀的插曲。而被催眠醒來後,卻對此全然不知情。魔術師用來催眠他們的玉蠍子,則號稱是中國帝王有魔力的寶物,至於這是是實與否,還是把遙遠的東方拿來當神秘元素,就得看Woody Allen的劇本了。但我認為,應該是後者,因為魔術師的打扮倒比較像阿拉伯人,雖然他之後現的地點是在中國城。好萊塢總在某種程度上把中國神秘化、矮化,有久遠的歷史,並不值得驚訝。
兩人各自回家後,魔術師進行他的陰謀。先是打電話給Woody Allen,說了他的催眠密碼,讓他到兩個他裝過保險箱的富豪把珠寶偷出來,繼之在Woody Allen被警方抓到後,又讓Helen Hunt去作案。而在偵察真相的過程中,兩人懷疑對方,但卻在情感上不敢相信是對方做的。兩人接到電話後,失神的部分情節,讓我想起小時候看的霹靂車,有一集就是用錄音間的磁波把人催眠,然後支使無辜的人們去犯案,真正的智慧型罪犯則隱匿其後。
真相之所以偵破,先是富家美女向警方供稱,她到Woody Allen家時,他本來要一親芳澤,但接到一通電話後,就變得怪怪的,把她趕下床,讓她覺得十分屈辱。繼之他向來仰重的街頭線索給他一個人名,然後是他愛好魔術和小把戲的同事,讓他發現自己的催眠狀態沒解除。冤屈澄清後,他準備離職,而他對在這過程中漸生情愫的Helen Hunt卻要跟終於要離婚的公司老闆結婚。他在老闆面前對心愛的女人表白,但對方不為所動,直到他說出那個催眠密碼。眾人感到迷惑,若她是因為被催眠而愛上他,那醒來之後怎麼辦?結局當然是皆大歡喜。現實生活未必如意的Woody Allen,總是在片中大享齊人之福,然後總是發表女人之所以有能力、但男人緣欠佳的女人(如女主角,愛上已婚之夫),是眼界太高或虛張聲勢,他自己卻有欠自我反省。
總之,這部多年後再出發的愛情小品仍舊有如Woody Allen過去的電影,對我來說,沒有太大的長進。即使說故事的能力不錯,卻不能讓我欣賞。
個人評分:3.5分(滿分5分)
乍看海報,我以為這是一部談小男孩及小狗感情的電影,看了之後,才發現這是一部可以喚起許多童年記憶,卻又帶些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感傷的動人電影。
九歲的小男孩英馬非常愛媽媽,也像愛媽媽一樣愛他的狗席格。英馬的爹在熱帶工作,因此英馬、他的哥哥和媽媽一起生活。媽媽喜歡閱讀和攝影,但為了他們兄弟,便放棄攝影。後來得了肺癆,因此讓兩兄弟的青春期坎坷起來。
或許是作為么兒,英馬對媽媽的愛是全然的。他喜歡媽媽對他笑,因此會特意逗媽媽開心,以讓媽媽放下書看他。多次重複出現的鏡頭,就是他和媽媽在海邊,英馬裝成鐘樓怪人摔倒,讓媽媽開心地大笑。有次青春期的哥哥,跟一群小孩解釋男女性交是怎麼一回事,把弟弟叫來示範,於是讓英馬的生殖器卡在汽水瓶裡拔不出來。媽媽知道後,問他為什麼做這件事,他不知怎麼回答,只能說不是他,媽媽再問,他便說「我想是因為更年期吧」讓媽媽笑出來。連青春期都不到的英馬,未必知道更年期是什麼,但他只希望媽媽開心,若有機會,他該會有類似的回答吧。不像身為長子的哥哥對現實生活有一些顧慮及責任,英馬天真的愛,常讓人心疼。好比媽媽病重住院後,他還想著要送媽媽聖誕禮物,而哥哥卻罵他媽快死還不知道,不相信這件事的英馬,依舊去買了可以自動翻面的烤麵包機,想讓媽媽開心。但他卻遲了一步,媽媽用不到這個烤麵包機了。這部電影讓人動容的部分,就是英馬對媽媽和小狗席格真摯的感情。
很多地方,都會讓人看了流眼淚。哥哥頑皮地拿玩具槍要打他的狗時,英馬趕緊阻止哥哥,卻不慎把臥病在床的媽媽的早餐打翻,讓媽媽以為兄弟倆調皮而怒不可言。哥哥趕緊關上媽媽房門不讓她出來,而英馬摀住自己耳朵,且亂叫以便聽不到媽媽的吼叫。其實每個人表達愛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從英馬和哥哥身上就可以看出來。即使是媽媽,也未必瞭解。當兄弟倆很想親近在暗房的媽媽,於是拉開暗房的門廉時,讓正在沖洗照片的媽媽氣得快捉狂,以為他們故意搗蛋,但他們只是想看看媽媽啊。作為長子或長姐的人,或許可以從這部片瞭解一下么兒的想法。排行不同,思考顯然有很大差異,從英馬和哥哥的身上即可看到。
而狗,英馬常常想起第一隻上太空的狗,那隻活活餓死的狗,於是覺得他的席格還挺幸運的。他說,要常常比較,對事物保持距離,才可以有比較客觀的看法。英馬或許是在自我逃避,就像他在思考時,總是把自己關在小屋內封閉起來。而他所說的比較,是讓他覺得他身邊的事物或許沒那麼糟,然而,挫折依舊圍繞著他。因為媽媽病重及死後,英馬和哥哥被送到不同親戚家,先去有錢的舅舅家,然後被送到鄉下的舅舅家。媽媽過世後,舅舅要他去跟一個老太太住時,他忍不住衝出門外,因為受不了被人踢皮球般遷徙。如同他對媽媽的死訊無法接受,他對席格的死,也很慢才感應到。直到那個喜歡他的帥氣女孩莎加告訴他,他才大受打擊地逃進小屋,繼而接受媽媽死了的事。後來哽嚥地跟舅舅說,要告訴媽媽,不是他害她死的。死亡對兒童的創傷,或許就像陰影般,會繼續籠罩他的一生。心理學常說,許多成人的心理匱乏,是來自幼年。而童年到底有哪些事會讓我們受挫、受傷而影響一生?因為成人的疏忽或漠視而得不到關愛,及親愛的人或物死亡或失去,該是其中重要的大項吧。於是開始理解為何小小孩會那麼喜歡第一個抱在懷中的玩偶,即使髒了、舊了,換一個一模一樣的也不肯。因為他們已經把那些當作自己生命的一部份,不忍割捨。而媽媽和席格,就被英馬視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從片名「My Life As a Dog」,其實就可以知道這部片表現出來的感情是比較黏人、難以割捨的。如果是「My Life As a Cat」,可能就不是這樣。畢竟狗是種比較黏人的動物,而貓就高傲多了。這次的金馬影展,我將會看一部談少女的韓國片「貓樣少女」,或許看完,對這點會有更多體認。
至於性,英馬的確有幾分好奇,但多半是其他人撩撥起來。好比他和小女友在鐵道下的隧道玩扮家家酒時,小女友脫了衣服躺在裡頭等他,他卻專心地念報紙。火車來時,小女友一把抱過他,卻不巧被小女友的爹看到,以為他們在做不可告人的事,嚇得他差點不敢回家。之後寄住在舅舅家時,樓下的老人總要他在沒人時念雜誌上的內衣廣告。舅舅帶他去玻璃工廠打工,告訴他其中一個女性的胸部最正點。她後來去一個雕塑家那邊當裸體模特兒,為免被騷擾,因此帶英馬一起去。剛開始英馬只是坐在遠遠的地方,受到舅舅詢問「詳情」後,他第二次便爬上屋頂,從玻璃天窗偷看,以便一睹實況,卻因此從上面摔下。而莎加胸部發育後,為了不讓其他人發覺,可以繼續和一群男生踢足球,因此讓英馬幫她用布把胸部綁住,之後要讓他摸,他拒絕。莎加反而撲上去要看英馬的身體,而英馬卻覺得超越他的尺度而氣得跑走。許多人說英馬對性好奇,但我仍認為他有所分寸,知何所應為,及何所不為。因此我不禁納悶卡維波所說的,兒童對於性的自主性。人當然有自主性,但在結構的制約下,這種自主性,尤其是性的自主性,究竟有多大?即使青春期對性難免好奇,但多少青少年和兒童會在沒有外力,尤其是媒體和親近的人驅使下,會主動要求一嘗性的滋味?
導演Lasse Hallstrom在1985年拍的這部片,相當寫實地描述當時瑞典的生活。工人階級的舅舅新買一部電視時,那呼朋引伴的興奮樣,大概會讓許多中年以上的人想起從前擁有第一部電視,尤其是全村只有一部電視時,那種電器帶來的階級感榮耀。類似的場景,我在南美、中亞、東歐片中都曾看過,但瑞典這種先進國家的電影,倒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場景。而對於這個社會福利超強的國家,他們對待兒童的方式,也可從此片一窺。當英馬兄弟和媽媽大聲爭吵時,英馬的小女友趕緊把窗戶關上,事後告訴他,「好在我把窗戶關上了,不然你就要被送到兒童之家」。在這個強國家弱社會的制度下,親子血緣關係不代表一切,這觀念和台灣等東方社會父權決定一切的社會觀念,有相當的差異,更何況,在這部片中,英馬的爸爸始終沒出現過。
這部片的寫實風格,就如同Umberto Eco在《悠遊小說林》一書中提到的,虛構故事是從真實世界衍生出來的,必定會透露當時真實世界的種種線索。而這部片,可以讓人不只看到英馬、甚至莎加從童年進入青春期的青澀生活,還可一窺當時的瑞典社會。
「狗臉的歲月」目前在西門町真善美戲院播映,至少到2002年11月8日(週五)。
個人評鑑:4.3分(滿分五分)。
導 演: 雷瑟霍斯楚 Lasse Hallstrom
編 劇: 雷瑟霍斯楚 Lasse Hallstrom
演 員: Anton Glanzelius
Tomas von Bromssen
Anki Liden
Melinda Kinnaman
出品國: Sweden
發片商: 向洋影業
語 言: Swedish
片 長: 101分
上映日:10-19-2002
Dog Days是繼「鋼琴教師」後,再一部讓人坐立難安的奧地利片。
攝氏37度下,人們的行為似乎都失序了。導演Ulrich Seidi多線處理數組人的生活,並且涉及大量的性及暴力,讓我想起美國老導演勞勃‧阿特曼改編自Raymond Carver小說《浮世男女》所導編的「銀色性男女」(short cut)。「銀色性男女」片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包括保姆一面剪指甲一面講色情電話兼差等片段。
而狗日子,似乎比「銀色性男女」更拉緊觀眾的神經。一些場面叫人難受到喘不過氣來。是太熱的緣故嗎?所有的關係,都出現暴力場面。
年輕女孩總是碰到會對她暴力相向的男友。中年女人濃妝豔抹,細心打扮,等待男友的到來,卻慘遭男友和其友人的羞辱。還有一個女孩總是要搭便車,卻又總在車上聒噪不停,問車主各種侵犯隱私的問題,甚至亂翻別人皮包,而總被趕下車。肥胖的保全人員被顧客威脅,若再找不到刮車賊,腦袋可能不保。
當中也有一些離奇的場面。當那一片裸體畫面出現時,我想起前些時日,一個加拿大攝影師召集到萬人男女,在攝氏零度之下拍的裸體相片。老實說,那真像一堆白豬的相片,那電影中的畫面也是。但仔細一瞧,赫然發現那場是群交,分明是活春宮!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導演始終沒交代。其中一個女人結束後,跟前夫分別去隧道口悼念死去的女兒,然後回到同一個屋簷下,不同房間的住所。前夫似乎怨恨難平,總是惡狠很地瞪視前妻的生活,不斷干擾前妻和其他男人的交往。好比他們在房內親熱時,在門外偷聽,或打球吵鬧;然後在浴室瞪著完事後淋浴的男子。
若想要看限制級畫面,本地觀眾將會大失所望。的確有裸露及性交,但肥胖的歐洲白人軀體,尤其是肥胖的老女人挑逗老人的舞姿,讓觀眾不斷發出笑聲。導演若想表現人性的殘酷一面,觀眾或許也同樣殘酷。
唯一有狗的,該是那個肥胖的老人,因為有狗,因此不接受保全人員增加保全設備的建議。但狗,始終不是這片的重點。
大雨下了。在保全人員抓不到刮車賊,再度看到搭便車女孩時,抓她去頂罪,雨下在其中一個男性性侵犯了她時。保全人員走進車裡,似乎企圖躲避這件性犯罪的共犯角色。
中年女人男友的友人也侵犯她後,竟然同情她起來,帶著槍來教訓她男友。把蠟燭插進他屁眼,點上火,要慶祝她擺脫控制的「新生」。而女人始終怯生生,因為槍指著,不得不叫男友照他的話,做那些之前她被羞辱的事。但她終究受不了,抱著被傷害的他說「我真的愛你啊!」火爆男子氣得罵她,我是教妳不要被控制。但,她若真懂得反抗,該一把搶過槍,轟了這兩個男人的腦袋。
和前夫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的女人,企圖和前夫重修舊好,兩人最後在雨中一起盪鞦韆。老人半夜起來,發現狗被毒死,撫摸著狗說:「人真殘忍啊!」是啊,這世界的人依舊殘忍,但如同搭便車女孩仍帶著好奇心,玩著別人家院子外會自動亮起的燈一樣,世界還是會走下去吧。
我不禁疑惑著,導演用了如此大量的男對女的暴力,究竟想說些什麼?片中沒有一個女性沒遭到暴力,不管是肢體暴力、語言暴力、性侵犯或情緒暴力。這是表現他心中女性反抗的無力與妥協,以及男性對自身暴力永遠不知懺悔?
似乎很多人覺得此片不錯,但,看過太多絕色影展的法國片,此片已經不能引起我的新感受。
凱瑟琳‧丹妮芙似乎是不少女性長輩喜歡的大明星,可是從「愛慾修道院」、「對不起,愛上妳」等片,我就沒特別喜歡過她。雖然她在此片演出的貴婦人算可圈可點。「對不起,愛上妳」就是有穿插歌舞片段的電影。
導演歐容似乎一直就擅長處理比較誇張的劇情。雖然沒看過「挑逗性謀殺」,但2000年的「乾柴烈火」,就讓我錯愕到無言以對。說這部是「致敬片」,應該無庸置疑。每個人都可以在這部片中看到其他電影的影子。如果他沒有處理那麼誇張,我會想起丹麥片「那一個晚上」(The Celebration),而「八美圖」相較前者,是比較不沈重的處理。
雖然歐容說這是一部女性電影,但我覺得在女性間特殊情愫的處理,實在太異性戀觀點。那突出性徵的方式、那挑逗、那撫摸……實在太異性戀格調了。不覺得他在這方面有任何突破。
個人認為最重要的部分,該是祖母唱的那首歌,讓我想起秋多若的論述。男性總企圖承擔許多,卻又以為這樣的承擔可以擁有在家庭中較高的權力和地位,心裡卻始終有無以填補的空虛,於是外遇、亂倫、揮霍…以致於迷失自己。
對一個沒玩過線上遊戲的人,該怎麼看這部電影?一邊看著押井守的這部片,一邊納悶著。
魅惑。視線隨著女主角進入一個冷酷異境。在這裡,她的身心投注在一場又一場的線上遊戲中,吃得隨便,活得隨便,只有幫她的狗準備食物(吃得還真不錯)時,才可見那麼一點點的彩色心情。
押井守在這個階段,畫面採低明度的黃色調,製造一種不是很愉快的疏離氣氛。女主角看到一個神秘人士在線上遊戲的表現比她還好,激起不服輸的心情,於是百般追查這名隱匿來源的神秘客,想要跟他一決雌雄,因此聽聞Avalon,一步步進入一個她前所未知的世界。
女主角在這階段認識的人,都以遊戲晉級為第一目標。生死繫之於過關與否,人生的挫敗與興榮亦然。作為一個可能是遊戲世界中的卒子,他們仍企圖知道誰是擺布他們命運的人,就像人總企圖知道天意,藉由求神問卜等諸多方式探求那不可知。
作為一個遊戲世界的佼佼者,女主角始終在觀眾面前展現絕對俐落的功夫,她因此不願組隊成為集體行動者,想要單獨挑戰關卡,直到遇到那個神秘客,開啟她進入之前進不了的Avalon世界大門。
在隊員都殉身後,她得知晉級方式,於是很快地到了所謂的Real Class。從這開始,世界恢復彩色,因為她開始進入真實世界。這裡的場景取景自波蘭,所以另有一種風貌。在演奏廳女高音唱Avalon這首歌的過程中,她去尋找另一個先進入這世界的對手,因為她的任務就是要消滅逃離原本世界的亡魂。而這人,就是先前認為她是第一階段導致同夥失敗並死亡的罪魁禍首的過去同伴!
這兩人企圖知道她們的遊戲世界肉身在現實世界遭毀滅會怎樣,而互相拔出槍對準另一方。女主角順利地先槍殺對方,看著昔日的伙伴幻化人間後,螢幕回到女高音唱「Avalon」這首歌的音樂廳,留下一個開放的結局,等待觀眾自行想像。
對著結局目瞪口呆之際,不禁在心中盤問:押井守到底想說什麼?在一個高度網際網路和線上遊戲導向的世界裡,異化的結果,是讓人成為行屍走肉嗎?作為一個遊戲者,他們仍想保有自己的意志,而作為一個血肉之軀的人類,我們還時時刻刻察覺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做什麼嗎?追求過關斬將的人生後,還能剩下什麼?我們探求不可知的天堂,殊不知,天堂地獄只在一心之間。
歡迎登錄虛擬天堂 Avalon
導演:押井守 片長:98min 國別:日本 年份:2001
2001.12.10 勁報
> 北京大學生集體包妓 1女陪8郎通通「玩畢」
> 記者張志孝 報導
> 北京大學生幹出好事,研究學問竟研究到床上去!
> 近日北京某大學8名男學生每人出資50元人民幣,從校外找來一位「小姐」偷
> 偷帶回學校宿舍共同淫辱。原本事情應該神鬼不覺,沒想到該位小姐因為輪流伺
> 候8名學生,隔天早上體力嚴重透支,於清晨離去時竟昏倒在學校宿舍大門,事
> 跡才因而敗露,8名學生於是被開除學籍。
看到這則新聞,很難不想起陳果的「榴槤飄飄」。
在那部片中,秦海璐飾演的東北女孩,經過深圳到香港後,每天過的就是賣淫的日子。就連簽證即將到期的前一天,她的生意好到接了37個客人,之後她累倒在床上睡覺時,還想知道自己有沒有打破金氏記錄﹝當然沒有,因為有個新加坡女性鍾愛寶在十小時之內跟251個男人性交,這個記錄後來又被打破〕。醒來時,已經到了該離港的最後一小時了,保鏢問她要不要接一個客人,她本來要走了,後來還是做了。
故事似乎就到這裡,如果照報紙上的介紹的話,她的神女生涯就是這樣。在香港的三個月,除了各處的賓館,哪都沒去,只能買香港風景月曆過過乾癮,告訴自己:來過香港了。
但,真正的故事卻是在那之後。在她回到東北之後。雖然許多介紹一再強調這是陳果的「妓女三部曲」第一部,但我卻認為,它同時呈現一個內地人到外界發展的不易,尤其是女性,很容易就用最原始的本錢--自己的身體,來過活。就這點來看,陳果的想法滿保守的,他並沒有告訴我們女性在這種狀況下,是否能有其他出路。﹝當然,我知道不該對一個生理男導演做這方面的期待〕。
雖然在片中,今年23歲秦海璐所飾演的女孩只有21歲,但逐漸浮出的背景,卻會讓人大吃一驚:她已經結婚了!而且是學國劇的!這樣的女孩,到了香港,做的事,似乎跟沒有受過教育的女性做的事一樣:靠身體吃飯。
香港這趟經歷,改變她的人生。她和原本是劇校同學的丈夫準備離婚。簽字前,她們和劇校的同學,回到過去練功的地方追憶過去時,女伴提起她丈夫要練高難度動作時,她和手帕交躲起來哭,她尷尬地用手肘推推女伴,要她別提了。她和即將簽字離婚的丈夫,各自想著自己的心事。這些心事,在後來她們在路邊放聲唱歌的歌詞中表露無遺。
她的丈夫說要唱發自內心的歌,於是不管眾人,自顧自地唱了:「結婚了吧,傻斃了吧,﹝接下去忘了,大約是指不那麼自由了。離婚了吧,傻斃了吧,想打砲就買單了吧。」真是粗俗啊,眾人一時間都不知如何反應,因為這對即將離散的夫妻都是她們的同學。而女主角也不甘示弱,開始唱起「原始社會真正好」:「原始社會真正好,﹝下面記不清楚,約莫指男女都光著屁股,要性交很方便〕,男的追,女的跑,﹝再來是指追到就在地上做起來〕,達到原始社會的性高潮!」我想女主角聽了丈夫唱那首歌時,心裡的滋味也很複雜吧,因為她在香港就是從事性工作那一行啊。
說實在的,我對這兩首歌都反感至極,後者也是。誰說原始社會是男主動女被動,隨隨便便要上就上?後來看字幕表,歌詞的確是生理男寫的(哼)。
她們在事務所要簽字時,當初介紹她進入神女生涯的老鴇又打她手機叫她回去重操舊業,她一聽就把手機摔在地上,讓原本要勸她們別離婚的公證人以為她很火大就直接簽字了。回東北後,她面臨的茫然困境不只在婚姻生活上。爹娘以為她在香港賺那麼多錢,是因為事業做的好,全然不知她是做妓女,還跟她說,她在香港做什麼,回家鄉也做什麼。這一幕讓觀眾大笑,女主角心裡卻不是滋味吧,因為她根本說不出口她在香港做了什麼。
她的父母並且擺了好幾桌,慶祝她的「衣錦還鄉」。席上,她的阿姨還把學舞蹈的十七歲女兒帶來,要她帶女兒去香港,也賺賺錢、見見世面,謀個發展。顯然,這些人當然不知香港是怎麼一回事,連她娘都一頭熱地要她帶女孩出去,女主角總推說再說吧。但後來,這個未滿十八歲的小女生,還是帶著憧憬坐上往南的火車,前往心中的夢境。而導演卻讓觀眾在心中倒吸一口氣,嘆息又有一個女孩要淪落了。
榴槤呢?就跟「細路祥」裡,小小細路祥把尿加到冰檸檬水裡,流氓們還說好喝一樣,榴槤在這部片中也有雙關意義。表面上很臭的東西,其實很好吃。事物的真實面,跟它顯現的面貌,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是小偷渡客阿芬後來察覺的,也是秦海璐的劇中生活所顯現的。雖然人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過去,但也可能重新爬起,讓人生增添不同的光輝色彩。
雖然陳果沒交代這個曾經是妓女的女主角選擇的出路,但他的雙關意義,起碼是我從「細路祥」看到「榴槤飄飄」的一個重要主軸。
如果說,陳果用這部片,甚至「九七三部曲」,來為自己的生命作一個回顧,並且召喚童年的話,我們每一個人,也在不同時候有相同的心理需要,對自己的童年再一次省視。
作為茶餐廳老闆的兒子,細路祥很早就知道賺錢的重要,並且自認是他的街坊中最早熟的孩子,就算之後認識阿芬,也只是把阿芬當在他之後,第二個懂得賺錢的孩子。
看了細路祥生長的環境,不由得想起孟母三遷的故事。在那樣的環境中,難怪會有這樣人小鬼大的小孩。當然,做生意人家的小孩,本來就比較精明能幹。看細路祥的大眼睛咕嚕嚕地轉著,還會擠眉弄眼跟大人要小費,讓人忍俊不住。
細路祥到底知不知道大人口中的女朋友是怎麼一回事並不重要,反正他都在一開始用了小手段,叫阿芬當他的小囉囉,作為一個獨子,只能自己一個人玩耍,真是無聊透頂的事,如果阿芬是個男生,我想細路祥仍會跟她四處玩耍。
在阿芬和細路祥的對話中,最讓我驚訝的是他們在岸邊指認哪棟樓最高後的那一幕。「香港的這些,將來都是我們的」,阿芬說。我們不是被大人當作兩小無猜的我們,而是人民解放軍帶領的我們。在九七逼近,民族主義高漲的時刻,這是不會跑掉的事實。
細路祥則爭辯到,香港是我們的,才不是你們的。兩個小孩或許弄不懂為什麼這個「我們」不能有對方,但在細路祥這方看來,香港是香港人的,這是無庸置疑的事實,或許因為九七大限,高懸的國旗將有所改變,小朋友行的旗禮也不同,然而,在英國殖民的一天,妳們這些非法打工的大小人蛇,還是得被趕回去。
認同從來就不是簡單的問題,更不會是理性討論的議題。
小小人蛇有不回大陸的自主性嗎?小小人蛇可以說她很能幹,就跑去打工嗎?世間的人生選擇若有千百種,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環境,根據不同的條件,可能擁有的選擇只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有些人總喜歡嚷嚷人的自主性,那些既得利益者所說的自主性,和邊緣份子體認到的,是同一回事嗎?
不管某些人怎麼認為人有自主性,但是很抱歉,世事從來就不是如此呈現的,人依舊被結構制約,小人蛇如此,遠赴異國打工的賓妹(菲傭)如此,壞蛋大衛如此,沒有一個人有例外。
只是,女性通常選擇少些。 女性容易內疚,不管是不是她的錯。因此阿芬被細路祥的爸爸威脅,不得不透露逃家的細路祥行蹤後,而愧疚、難過。逃家的細路祥不但不內疚,還用歪斜的字跡,說爸爸打得他好痛,他不想留下。細路祥的媽媽生他的哥哥時,因為嬰兒急著出世,而飛落地上,即使醫生說沒事,她還是內疚不安。如果她生的是女兒,或許內疚更多。這些女人,從來都沒想過她們受的苦已經夠多了,於是繼續咬緊牙關過活。小小人蛇不上學,繼續洗碗;賓妹即使知道丈夫在菲律賓包二奶,還是得繼續打工。因為,她們是女性。
看來被眾人擁戴的老奶奶也有愧疚,於是一聽到小孫兒好奇地提到哥哥,便搜出陳年相片,碎碎念過去的回憶。
從沒見過哥哥的細路祥,在自己的想像中,尋找一個哥哥的形象,又在旁人添油加醋的描繪中,認為爸爸狠心趕走哥哥,所以逃家被抓到,挨了一頓毒打,還被脫褲子在路旁的柱子上罰站,竟然能唱出那樣淒涼的粵劇歌曲,天地不能不動容,降雨表示同聲一哭。
兩小無猜的劇碼,終有結束的一天。小小人蛇傷心地看著滿頭汗騎著一輛比自己高的腳踏車的細路祥,追趕另一輛救護車,原以為他要來跟她道別,他卻飛速擦身而過。細路祥的確是要追趕阿芬,哪知陰錯陽差,竟登上最討厭的壞蛋大衛的救護車,還被大衛一把抱在懷裡,以為只有細路祥待被所有人冷落的他最好。。。
九七對香港人的意義,或許就是這樣陰錯陽差,令人錯愕的結果吧。雖沒看到「九七三部曲」前兩部,但,此片足矣。
「妳第一次真正愛上是什麼感覺?」28歲的克里斯多夫在床上問37歲的菲黛。「不平等的關係」,她答。
這部電影始終讓人不安,心驚的感覺始終揮之不去,就算是兩人剛開始乾柴烈火的激情燃燒大螢幕的畫面時,也總是讓觀眾盯住大螢幕,卻困惑迷茫不已。或許,女性觀眾反應更強烈,如同男女在愛情關係中,女性總是屈居下風,雖然自認強勢有成的女牙醫菲黛渴望臣服在愛情面前。
不只是片頭,還有一開始的幾番對話,隱隱約約讓人感到沈重低迷的氣氛,而中文片名強把英文片名Perfect Love點破,也讓人不會期待看到童話結局,但,這些遠比我想像的要令人難過太多。
女導演Catherine Breillat或許沒讀過radical feminists的著作,然而,這部片傳達的意識,都是點出女性那樣悲傷的困境。異性戀的愛情,對女人來說,向來就是不平等的關係。女人即使認知到這點,也往往是縱身跳入這個讓女人萬劫不復的深淵。
這部片呈現的不平等關係,絕非刻意簽下的不平等條約所決定,更不是片單簡介上所言,年齡和社會地位差距的考驗,而是來自於男女在社會脈絡,以及身心發展狀況不同所致。
兩個年齡差距甚大的伴侶,剛開始一如大多數的情侶般甜甜蜜蜜,菲黛喜歡在做愛後向克里斯多夫傾訴她的過去,包括她的兩任丈夫、她的情史,還有她那管她叫婊子的母親。而克里斯多夫,他有一個對性愛有強烈喜好的父親,常帶他媽媽去雜交派對,但不幸的是,他母親從來就不喜歡這類事,離婚後每個月自殺一次,克里斯多夫因此進過精神病院。而他和菲黛的交往,也受到母親的反對。
這一段故事的運作,隱隱約約含有佛洛依得精神分析的影子:當一對男女在床上時,床上不只有兩個人,而至少有六個人:雙方的父母,和這對男女,所以,擁擠的很。雙方父母對性的好惡,都會影響這對男女的關係。這也是女性主義學者企圖從精神分析觀點理解男女不平等的原因之一。
雙方有了性愛關係之後,問題來了。男性由於在發展過程中,必須摒除母親的認同,轉向認同父親,同時害怕母親強大的力量,將他帶回子宮的脆弱時期,因此對於性愛是靈肉分離的,他害怕女人與他有了關係之後,就像母親一樣,將他置於脆弱無助之地。而女人,在認同轉換中比男性順利,因此是靈肉合一的,追求身心的一致。然而,在雙方認知有差距的情況下,這樣的關係,究竟能不能「永遠」?如完美的愛情故事所期待的。
菲黛雖然在與第一任同志丈夫的婚姻關係中,因為對方的不忠貞,於是使她也向外發展不少關係,離婚後,也交過不少男友,然而,對於這一次和年紀小一把的克里斯多夫的關係,她倒是有前所未有的期待和契合度。因此,她對於克里斯多夫的朋友菲力普那種到處泡馬子的人相當不以為然,也不喜歡克里斯多夫和哥們亂晃,背著她亂來。對於他暗自對十八歲荳蔻年華的女兒示好不舒服,對他故意當著她的面和別的女人在酒吧眉來眼去更難受。
Shulamith Firestone在《The Dialectic of Sex》中,對於男人心不甘情不願地獻身愛情時,會有的反應,做了分析:
一、到處拈花惹草,證明自己仍是自由之身,「不可能」被女人綁住。
二、展示無可預測的行徑:例如經常不守約,讓女人焦慮,表示自己高一等的地位。克里斯多夫用飆車和突然叫菲黛付錢、在路邊突如其來地隨處撒尿,表現此狀況。
三、雖然自己決定和一個女人go steady,仍會有所不甘願,因此做小動作,如:對其他女人大送秋波、沒事拿別的女人跟身邊的女人比較。菲力普雖然告訴菲黛,他每次跟他提的,都是菲黛。但他的言行不一致,傷透了菲黛的心。很不幸的,克里斯多夫三種狀況全部都有。菲黛到後來簡直忍無可忍,於是兩人某夜從酒吧不愉快地回來後,便分手了。
然而,克里斯多夫八天後在她工作的醫院外出現,苦苦哀求說他仍希望復和,她八天不接電話又神出鬼沒,對他來說有多麼難熬。菲黛心軟地說,他是毒梟,而她是難以戒毒的人。吃飯的時候,他卻故態復萌,要她付錢,並且斤斤計較他付錢的次數比較多。菲黛冷眼觀察他的行徑,他可以幫菲力普付錢買妓,即使是菲力普爽,他也付得甘願,而且從不跟菲力普計較。然而,他卻屢次為了金錢跟菲黛發生口角,並在使喚她的行為上顯示他的權力。
性愛永遠是男女間一大難了的「私」案。克里斯多夫到後來坦承,不管怎麼樣的絕世美女,「上」過三次,不過「爛肉」一塊。這就是Firestone探討的,愛情對生理男而言,是「上或不上」的問題,也是Kate Millet在《Sexual Politics》中,把性當作男性宰制女性的重要一環,並如尤俠在《父權化石》中所言,「談到愛情,男人自動變成隨時隨地可以組裝的活動床」,而女人得注意男人「褲檔間隱藏的食女獸」。菲黛當然為克里斯多夫這個說法傷心欲絕。
但菲黛稍後為他們的性愛無法契合而惱怒,因為她還是有她的生理需求,於是說他是同志,因為每次都是她主動,「我好像女同志」,而且他從來都不夠「硬」。最後,克里斯多夫從她的背後,用鍋剷的把柄代替自己的性器,以表示夠硬。菲黛回頭發覺後,忍不住大笑,克里斯多夫酒後發怒下,便用水果刀亂刀刺死她。
而菲黛到死都不知道為什麼他始終不夠硬。因為他在家先開雜交派對(跟他爹一樣),跟數個女人玩過,然後打電話跟她傾訴,說她不理他,簡直就是存心淹死他,然後才到她的住處……
(20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