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1, 2008

中正機場的育嬰室

這次飛回台灣的過程中,在飛機上換尿布,實在是很累的經驗,因為小J不願意躺下。那塊換尿布檯,對他而言,太硬又陌生,所以我只好讓他站著。可是他也不喜歡站那麼高,沒有安全感,於是抱著我們尖叫。

下飛機後,我們在中正機場的育嬰室換尿布。

我滿喜歡中正機場的育嬰室,基於以下幾點:

1、獨立於女廁之外。因為有些爸爸也需要負責或幫忙換尿布等事.
2、設備多。有沙發供餵奶、換尿布檯、大小馬桶各一,還有安全座椅,讓大人如廁時,可把小孩安置其上。除了洗手台,另有開飲機可供沖泡奶粉。
3.空間很大,可以推推車進去,同時放一堆行李。

美中不足的是,少了一個較矮的洗手台讓孩子洗手,安全座椅離大人的馬桶也太近了點,小孩的馬桶沒有衛生墊。如果能改上這三點,我會給它90分(少了10分,是因為動線和整體美觀不足)。

(我們家的電腦作業系統換成windows vista,真是超級難用。而且沒有自然注音,打字實在很不方便,輸入標點有困難。)

由 Debby 發表於 06:17 AM | 迴響 (4)

November 17, 2008

人太多時,生人勿近

幼兒有許多心理和習慣跟成人不一樣,完全不能以我們的角度來規劃。例如,一般人都以為慶生會應該人越多越熱鬧,但是幼兒的慶生會,不見得是這麼一回事。

Tracy Hogg就寫過,一個一歲兒過生日時,他的家人想給他一個驚喜,於是等賓客都到時,再由家長抱著壽星打開通往院子的門,然後一大群人大聲地說:「生日快樂!」結果小壽星當場嚇到屁滾尿流。

《Raising a seneory smart child》有關於辦幼兒慶生會的要點。第一點就是讓參加慶生會的兒童人數,符合壽星的年齡。例如,一歲生日,只邀請一個小孩;兩歲生日,只邀請兩個小孩……以此類推。

其次是讓他們對慶生會有控制權。例如:挑自己喜歡的衣服。哪些玩具不能讓別人玩,就先收起來。他們可以打個暗號,然後就可以離開慶生會會場等。

要確定有個地方是讓他們可以平靜下來的,像是比較安靜的臥房、浴室等。有些小孩在水中特別能平靜下來。

對一些有聽覺防禦的小孩來說,慶生會辦在戶外,反而較好。因為聲音會分散,對他們來說,感覺不那麼刺激。

以上這些原本該是給有感覺統合失調孩子的建議。但是最近某一期的《Parenting》雜誌也提到這些,而且當作普遍性須知。顯然是因為大多數的幼兒都很受不了太多(陌生)人同聚一室的刺激。

小J一歲生日時,我們並不知道這些。所以我們當時請了四個小孩、十二個大人。我們認為請的人不算多,都是比較親近的朋友,畢竟我們家很小,容不下太多人。可是,當時小J一副魂魄飄散的樣子,讓我們很擔心。一直到所有客人都離開,他才逐漸恢復正常。我們事後查資料,某人看到一則資料提到,有些小孩在一歲慶生會上,因為反應呆滯,所以事後才檢查出有自閉症。我現在覺得那筆資料或許未必可信,因為與太多陌生人同處一室,對幼兒的確是很大的刺激。更何況,美國的自閉兒篩檢,是兩歲以後的事。就算兩歲時被發現有自閉症,我覺得未必可信,畢竟兩歲還是太小了,這麼早就被定義為自閉兒,對孩子的成長總是不好。

我之所以會想到此事,是因為看到有人提到,帶幼兒回台灣後,台灣的親人辦了盛大的歡迎會。但是小孩根本不給面子,從頭哭到尾,而且一直要爸媽抱,那些親戚因此對家長頗多微詞,認為不應該縱容小孩這樣任性等等。

其實他們都錯怪了孩子的爹娘。大多數的孩子到了一個嘈雜且生人甚多的環境,都是會怕的。那些說教者的孩子亦然。有些孩子當場沒反應,未必是不怕,因為有些孩子會在陌生人面前封閉自己的感覺,直到回到自己認為安全的地方時,才會釋放真正的感受,因此有的是事後才哭(有些父母不懂,孩子於是挨罵)。

養育子女真的有很多學問,跟我們成人世界的常理完全不同。為了避免誤解、誤會和被誤會,當父母的有許多功課要做。

由 Debby 發表於 11:32 PM | 迴響 (2)

November 16, 2008

歐巴馬和馬坎的網路人氣比一比

美國這次大選,投票率創紀錄。多出來的投票族主要來自非裔、西語裔和年輕族群等。這些人以往不太投票,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一票不會改變什麼。非裔不用講,他們會衝著歐巴馬(Obama)的膚色去投票。那些年輕人呢?歐巴馬讓那些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相信,他們每個人的一票可以改變美國。歐巴馬的策略是從網路下手,主要從年輕人喜歡上的社群網站下手,讓那些很少看報、整天上網的年輕人,能夠接收到他的競選訊息。其實歐巴馬也不見得親自上這些網站,主要是他的競選團隊熟悉網路,很會用網路的力量讓支持者化零為整。

馬坎(McCain)年紀大的多,他坦承自己對網路懂得不多。不過,他也有一些社群網站的帳號,只是數量較歐巴馬少。以下就來比一比他們兩方的網路人氣(受限於馬坎的狀況,只能比兩方都有帳號的):

Youtube

mccain的YoutuBe

mccain的YoutuBe

mccain的YoutuBe

Mccain
訂閱者: 29,119
頻道觀看次數: 2,198,534
好友:0

Obama
訂閱者: 137,182
頻道觀看次數: 19,690,910
好友 :25178

obama的YoutuBe

obama的YoutuBe

facebook:

mccain的facebook

mccain的facebook

mccain的facebook

McCain
6/611,899 個支持者
138,033 則留言

Obama
6/3,135,971 個支持者
528,837 則留言

obama的facebook

obama的facebook

obama的facebook

Myspace:

MccAin
0則留言

Obama
147620則留言

Digg:

McCain
Profile Views:27,792
Made Popular:0

Obama
Profile Views:168,100
Made Popular:26

linkedin:

McCain
27 people have recommended John

Obama
0 people have recommended John

除了linkedin,在其他社交網站,歐巴馬可說大獲全勝,人氣比馬坎強許多。linkedin之所以沒發揮太大作用,是因為那是針對商務用的網站,年輕人也無法任意將別人加入好友。那個網站在找工作的時候會比較好用。

觀察社交網站趨勢的trendrr.com上,對於歐巴馬和馬坎兩方,有許多比較圖表:
McCain Vs. Obama比一比

McCain Vs. Obama比一比

McCain Vs. Obama比一比

這幾張圖表都顯示歐巴馬比馬坎的網路人氣高許多。前面幾張是正面的,但最後一張圖對歐巴馬比較不利。那張圖表顯示,支持他的人很多,但是討厭他的人,比討厭馬坎的人多太多了。這或許是個警訊,歐巴馬在總統任內仍要注意種族對立等狀況。

歐巴馬不是第一個用網路平台來角逐美國總統的。2004年,現任民主黨主席Howard Dean才是先驅,只是他那時在民主黨內初選敗下陣來。這讓例子歐巴馬的團隊戰戰兢兢地經營他們的網路事業,不敢把每一個把歐巴馬帳號列為好友的人當作鐵票。我認為今年他們用網路當媒體競選,顯然比2004年方便許多。畢竟web 2.0的概念成熟許多,Youtube在2004年還沒出現呢。現在,一個很紅的電視影片,任何人只要上網,可以輕而易舉地在Youtube找到。所以想看Tina Fey在NBC電視台的短片中怎麼模仿Sarah Palin,上Youtube就好了。Youtube正是巧妙結合網路、電視、評分、意見交流等機制的web 2.0概念媒體。而看過這類短片的人,在blog、twitter寫個幾句話,就能讓更多人去Youtube看那個短片。這樣就可以在短短時間內滾進大量人氣。Youtube另一個跟歐巴馬有關的熱門短片是Obama girl,非常符合典型異性戀男的視覺需求。

除了這些社交網站,歐巴馬本身還有好幾個網站,不像馬坎只有一個:
Barack Obama 主站,每次連都先去捐款的頁面,現在仍是。
Fight The Smears - Learn the Truth About Barack ObamaM 反擊不實攻擊的網站。世界日報曾刊登一則消息提到歐巴馬太太喝下午茶吃龍蝦,花掉447美元,支持馬坎的華人便批評太奢華。這裡就有歐巴馬陣營的澄清。其實這則惡意報導來自右派報紙New York Post,此報也做出更正。讀過新聞學的人都知道,報紙更正其實沒什麼用,看過的人已經有錯誤印象了。
Truth Fights Back ::: Stop the Smears 這也是歐巴馬反擊留言的網站。但是網站底下說"Paid for by Campaign for Our Country, and not authorized by any candidate or candidate's committee",可是這明顯是歐巴馬的網站,google也說這是"Answers smear attacks and slander made against Barack Obama."
John McCain's Record 這是提出馬坎不該當總統的幾項原因。現在已經連不上了,大概是選上了,就不需要打對手了,所以現在會連回歐巴馬主站去。但是google仍可查到過去的頁面(以下兩圖),要看得趕快去看,不然也快看不到了。

John McCain's Record

John McCain's Record

歐巴馬陣營滿聰明的。把要反擊留言和批評對手的網站跟主站分開,這樣看來不會亂了焦點,而且沒格調。比起來,馬坎要用一個網站做許多事,力道就分散了,而且他的網站設計比較弱。其實馬坎在2000年時也曾在網路上募到一百萬美元,他這次可能找錯競選團隊了。

許多人認為,台灣和美國在過去八年,有許多可參照之處。例如,同一個總統連任兩次,在為期八年的執政期,人氣直直落。他們都打排他的愛國主義牌,跟他們意見不合的,就是「不愛台灣」或「不愛美國」。經濟都在這八年間急速走下坡。這兩位總統因此成了下一任對手政黨總統的最大助選員等。

然而,我覺得馬英九根本不能跟歐巴馬相比。我一點都不覺得馬英九的競選團隊很強。在不以惡意攻擊對手這一點來看,他們的確很像。除此之外,馬英九的口才也不像歐巴馬那樣好。若真要比,我反而覺得歐巴馬跟2000年的陳水扁有點像。我不是指陳水騙的口才,陳水騙的講稿顯然是別人寫的,他每回講起來很生硬,而且喜歡用閩南語講,有點搞族群分裂之嫌。而歐巴馬不管講稿是不是自己寫的,講得就很有魅力,強調族群融合、團結的美國。我並不迷歐巴馬,若真要說,我寧可選希拉蕊。可是看了那麼多歐巴馬的演講影片,我有時聽到雞皮疙瘩都要掉下來了,我確定他真的在演講上面下了功夫,所以他的陣營用Youtube真是如魚得水。歐巴馬的演講甚至變成手機鈴聲,放在網站上讓人下載。陳水騙跟歐巴馬相像之處,是他們的競選團隊比較善於打組織戰,而且成員年輕。幫歐巴馬主導網路等新媒體的Joe Rospars,才26歲。Joe Rospars在大學時念政治,之前幫Howard Dean打過網路選戰,所以這是他第二次從網路幫候選人打總統選戰。

Joe Rospars讓這些在網路上把歐巴馬加入朋友的年輕支持者,化零為整。他讓那些年輕人捐五元(這種小額捐款比例不低),在自己的個人部落格和twitter等社交網站上集結同好,甚至打電話拉票等。然後在自己的網站張貼「事實」,反擊那些惡意攻擊的留言。這些事實有些可以在youtube等網站找到證據,有些則由歐巴馬團隊提供。

歐巴馬當選總統不是任何一個單一因素促成,網路運用成功只是幫他在一些利基上推波助瀾。像克魯曼認為歐巴馬當選的重要原因,是美國經濟變壞,一般人不願意再期待共和黨,而馬坎也端不出什麼好的經濟政策。

如果用年齡來做研究,年紀越大的,支持歐巴馬的越少、支持馬坎的相對增加。民調中有些測不出來的數字,到最後會變成共和黨的票源,是因為那些人有一些根本的原因,無法投給民主黨,例如擁槍等,所以他們就算再不喜歡馬坎,最後還是會含淚投給馬坎。

至於歐巴馬未來會不會跟馬英九一樣,無法解決經濟問題,讓人民對他失望?他在得知當選的演講中提到,他可能沒法馬上解決問題,沒有承諾「馬上好」。他倒是在「改變」官網中,放了一塊(左下角)"It’s Your America: Share Your Ideas",讓各界人士能夠上網寫自己對新政府的期許。歐巴馬真是很會利用網路啊。

obama「改變」官網首頁

obama「改變」官網首頁中段

obama「改變」官網首頁末段

由 Debby 發表於 01:35 AM | 迴響 (0)

November 15, 2008

讓窮人也能過感恩節

感恩節即將帶來,又是美國各大慈善機構募款的時候。由於感恩節對美國人來說,是個全家團聚吃大餐的重要節日,感覺上有點像中國人的農曆新年。所以,對一般中產階級以上的人來說,想到自己還能謀得溫飽,便會同情那些沒有飯吃的人,願意也捐點錢或物資(也有人捐火雞)給那些窮人。這種募捐的時間點滿重要的,在節日前進行,應該比其他時候順利。

這陣子,我收到兩個慈善機構寄來的信,信中附上他們用有圖案的紙印好的名條,方便我以後寄信時,直接貼在信封上。同時附上的是捐款的表格。金額從30美金起跳,如果一年捐一次,這不是什麼大數字。這年頭,慈善機構、政治人物募款,都知道不需要把門檻設太高。這次歐巴馬也得到比例相當高的小額捐款,根據網站上的表格,同樣是30美金起跳,而且捐款者可獲贈T-shirt一件。當然啦,如果沒有捐款,就不要用這些慈善機構寄來的名條貼紙等小東西,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不能因為這是自動送上門來的東西,就不花一毛錢而用得心安理得。(再次證明:美國人的邏輯和社會常規跟台灣人不一樣。)

Albertsons等洋超市也會辦募款活動,讓人購物時,能夠順便捐個5或10美元給那些窮人。

除此之外,還有人上門來募物資。

有天,我們家門口出現一個Trader Joe's超市的紙袋。紙袋上有一張彩色列印的紙,上面提到,發紙袋的是一個住在附近的12歲小女孩,他想幫這一帶的食物銀行(food bank)跟這地區的鄉親募物資給那些窮人過感恩節。他今年七月第一次做這件事時,大家迴響熱烈,所以他希望這次大家也能支持他。

我於是想起,夏天的時候,我的確拿到同樣的袋子,捐了一些東西出去,這次我也可以捐點東西給他們。他的說明列了食物銀行目前最缺的物資,大部分是罐頭食物等比較容易保存的乾貨。他們也需要一些給嬰兒用品,例如:紙尿布、濕巾等。我便決定捐點給嬰兒用的東西,畢竟自從小J用尿布之後,我們就幾乎不用濕巾了。我於是去儲藏室把一些包裝完整的濕巾和一些罐頭放到那個大紙袋裡。他們需要的東西,其實都是一般人家都有的東西,所以要捐這些東西不難。對我來說,甚至比捐血還簡單,因為我的血紅素始終不足,每次要捐血都被拒絕。

他準備收袋子的時間是昨天。我記得上回他寫了九點,這次他沒寫幾點,我仍在接近九點時,把袋子放到門口。一直到十一點多,我才看到一位金髮太太(可能是小孩的媽媽或食物銀行的人)來把袋子收走。之後,我發現門口的踏腳墊底下壓了一張他們留下的字條:"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donation to Manna.(Manna是食物銀行的名稱)Because of you, we are bringing in tons of food for the less fortunate during the holiday season. Thanks! --Ariana"(謝謝你捐這些東西給食物銀行。因為你,我們才能在這個節慶季節,把這些食物帶給那些比較不幸的人。)

這個叫Ariana的小孩上次沒印這種謝條。她辦這個活動似乎越來越有心得,做得越來越好,朝專業前進。每次看到一些懂事美國小孩做的事,我就會希望小J以後也能如此,不要只會死讀書,那就太沒意思了。或許等他大一點,我就跟他一起找要捐出去的東西,然後一起放到袋子裡,讓他也有參與這些事的感覺吧。

由 Debby 發表於 09:06 PM | 迴響 (0)

November 14, 2008

尿布漲價了

今天跟幾個一歲兒的媽媽聊天。其中一位提到,寶僑的產品漲價了,最後趁有特價時,趕快囤一點起來。她說的,主要指Pampers紙尿布。她兒子比小J小一個多月,但是個頭比較大,現在已經用到五號尿布了。而小J前陣子才改用四號。他白天外出要是用紙尿布,仍用三號。三號比五號便宜多了。越大片的尿布越貴。

因為小J只有晚上用紙尿布,其餘多用尿布。所以我聽到這消息,覺得還好,對我們影響不大。畢竟尿布的花費,之前都已經花了,只要小J用得越久,我們感覺越省。我之前也發現尿布漲價了。因為我要找Huggies Overnites時,發現到處缺貨。amazon沒賣了,diapers.com的價格則提高了。我最後只好在附近的超市買,因為這個月有活動,可以打九折。算一算,稍微便宜一點,於是就近買了。不然,《baby bargins》反對在超市買紙尿布,因為他們說超市的價格有如天價。

倒是,接下來回台灣,要暫時改用紙尿布了。因為台北多雨,尿布很難乾。台灣的洗衣機也沒有熱水,洗滌方式跟美國勢必不同。我目前沒力氣研究了,所以就不準備帶尿布回台灣。

其實我還是希望小J趕快自己學坐馬桶。但是之前沒在Tracy Hogg說的,在九個月到十五個月大間,讓他養成坐馬桶的習慣,現在已經有點遲了。因為小J現在會光著屁股站起來逃跑,我們要抓他回來,不是那麼容易。

接下來回台灣,也不可能進行如廁訓練。等從台灣回來,調整時差,回到原本的規律,才可能進行這件事了。

由 Debby 發表於 01:25 AM | 迴響 (0)

November 13, 2008

一歲兒搭飛機的行前準備

雖然很多家長認為,既然兩歲前不佔位的嬰幼兒搭飛機很便宜,那就應該好好把握這個機會,在兩歲前帶小孩坐飛機出國玩。但是我想到要帶我們一歲多的小J回台灣,就煩惱的要命,好多天都睡不好。因為小J非常敏感,不是那麼容易睡著,再加上他現在正處於容易突然暴怒的時期,而坐在飛機上,哪都不能去,又不可能把他跟其餘上百位乘客隔開,到時該怎麼辦,我想到就頭大。

我們想了想,決定幫小J買一個位子。畢竟他已經不小了,要我在十二個小時的飛行中一直抱著他,想到就覺得累。這次回台,將是體力的消耗戰,我還是得省點力氣。更何況,他已經夠高了,睡不下機上簡單的小床(bassinet)。很多人都說,在淡季出國,這樣機上就有空位,就可以讓孩子不花什麼錢坐到位子。但是自從油價上漲之後,航空公司為了避免不必要支出而減班,現在就算淡季,機上也不會有什麼空位。保險起見,就是幫他買一個位子。

買了位子之後,再考慮要不要帶汽車座椅。小J的汽車座椅是符合FAA標準的britax marathon,所以可以帶上飛機。原本某人和公婆都認為不需要帶汽車座椅。公婆說,就讓小J睡在他和我們其中一人的位子上,我們其中一人要往前坐,背不能靠就是了。他們說,之前坐馬航看到一對印度人帶個一歲多的幼兒,就是這樣做的。聽起來真是很累。某人到哪都能睡,我要睡著不是那麼容易,到時背要是不能靠,那豈不是難過地要命?而且,小J願意躺在座椅上睡嗎?我很懷疑。他去公婆家都狂哭不肯睡小床了,要他睡陌生的飛機座椅,恐怕也很難,我最怕的是,到時還要讓其他乘客聽他高分貝的哭聲。但是他熟悉自己的汽車座椅,可以坐在上面睡覺,所以我決定還是把汽車座椅帶上飛機。很多美國家長都說把汽車座椅帶上飛機,小孩比較好睡。

公婆認為中間第一排座椅非常不好,交代我們劃位時,選擇左右兩邊三人的座位。他們的理由是,有些飛機第一排的座椅扶手,不能拿起,如果小J要躺下,就沒輒。而且前面是很高的一面牆,視覺上並不舒服。要看螢幕也不方便。而且有些前面是一面牆的第一排座位,就在廁所旁邊。後來我看國外的資料,也提到,除非有小床,否則最好選兩旁的座位,理由同樣是座位扶手不能拿起來。

台灣父母的網路經驗談中,有一些錯誤說法。其一就是在地上鋪毯子,讓孩子睡在地上。但是飛機不比平地,亂流來時,睡在地上的孩子在沒有綁安全帶的狀況下,不就在機艙裡到處摔撞了嗎?以前美國規定亂流來時,父母不能抱幼兒,要把小孩放在地上。結果,有次空難,很多小孩因此送命。一群失去孩子的悲痛母親因此上街陳情抗議,見到那些空姐,便跟她們說:「是妳們要我這樣做的!結果我的孩子呢?」那些空姐心裡很難受,因為她們是照規定告知乘客那樣做。所以後來柯林頓時期才修改法令,現在幼兒在機上也要綁安全帶。

既然可以把推車帶上飛機,所以接下來考慮的是帶哪一部推車。我們有一輛Combi DX Lightweight Stroller,一輛很簡單、贈品級的umbrella stroller。小J在前者睡著過,但是這輛的輪子很難推,想到台灣的路面坑坑洞洞,令人打退堂鼓。umbrella stroller既然當初是免費的,就算不幸在台灣壞掉(最好不要發生),也不會那麼心痛。而且這輛推車輕很多,上下公車、上下樓也比較好拿。缺點是,這輛沒有置物空間。我想了很久,目前暫訂帶後者。

再來是餐點。有人提到在baby meal和kids meal中間間,有Post-Weaning Meal,就是比較軟或較小塊。我本來要訂這種,但是旅行社的人說華航沒這種。某人只好請旅行社的人讓baby meal,讓小J吃嬰兒罐頭。我看,最後應該是得把我們的食物分小J吃。

除此之外,就是我們要準備的東西了。參考他人的經驗,應該帶的東西包括:一兩本書、玩具(舊玩具和一樣新玩具)、零食、水(起飛和降落時喝水或喝奶可以抒解耳朵不適)、衣服(小孩睡衣和大人的額外衣服,避免萬一)和一些簡單的藥物。有些台灣家長說給小孩吃感冒藥,可以讓小孩在機上睡覺。不過我們不會用這招,畢竟任何藥都會傷肝或傷腎。

外國家長的方法是,讓小孩在上飛機前,好好地在機場的遊樂區玩一玩,這樣他們上飛機後就會累到乖乖睡覺。至於針對小孩在飛機上的哭鬧,有人指出,是因為幼兒害怕不熟悉的環境或事物,所以最好事前帶他們去機場看一看,介紹一下流程,讓他們屆時不至於因為聽到或看到沒見過的東西而驚慌大哭。或者事前給他們一些關於飛機的讀物,也是一個辦法。於是我們有了這本叫Planes的可愛飛機書。


參考:

How can I handle my tantrum-prone toddler on the plane?
Flying with Kids > Best travel tips

由 Debby 發表於 12:13 AM | 迴響 (2)

November 12, 2008

胃食道逆流兒的後半場

昨天晚上,小J左眼眼角突然變得紅紅的,他一直眨眼。我以為是睫毛倒刺,看了半天沒看到東西。今天早上,他的眼睛依舊紅紅的。想到我們的小兒科很難預約,於是打電話請護士問黃醫生怎麼辦。

黃醫生開好藥之後,打電話通知我,順便問小J還吐奶嗎?因為我好幾個月沒跟他聯絡了。我跟他說,小J已經不吐奶了,可是他最近常在飯後乾嘔,只有一次真的把食物吐出來,其餘都只是做嘔,弄到眼睛和鼻子發紅,但是沒有吐出任何東西。黃醫生聽了便覺得不妙。

他認為小J極可能是連接胃和食道的賁門不夠緊,所以食物會逆流上來,長大一點應該會比較好,但是老了,這種毛病又會回來,就是GERD。他提醒,有這種問題的人要特別小心防範食道癌。

我跟他說,之前小J吃過Dr. See開的制酸劑,不但沒比較好,反而吐更多,而且更不想吃東西。黃醫生回答我,吃了制酸劑還是會吐奶,只是讓胃酸逆流而上時,對食道的傷害沒那麼大。

我回頭看小J一歲前吐奶的狀況,最後悔的三件事是:
一、讓他喝防溢配方奶Enfamil AR。根據《Colic solved》的說法,讓胃排空是這類人最重要的事。AR太稠了,反而難以消化。而且AR超級難泡,用溫水泡的話,一定會結塊。就連用冷水泡,都很難搖云。喝AR的那陣子,真是我們全家的痛苦期。
二、太早吃副食品了。如果重來,我大概會想辦法拖到七個月以後再讓他吃,畢竟胃食道逆流兒的胃比較晚熟,副食品刺激太早,反而不好,也容易過敏。
三、讓他吃制酸劑。不管什麼藥,畢竟都有副作用的。更何況,他吃了制酸劑不但沒好,反而更糟。

他最後跟我說,可以去買叫做Mylanta的胃乳給小J吃,一天吃兩次。我問有專門給幼兒吃的嗎?他說沒有,那是給成人吃的,所以一次吃1/3或1/4 茶匙就好。

之後我去藥局拿眼藥時,順便問藥劑師關於mylanta的事。藥劑師說,mylanta是給12歲以上吃的,如果小J是8、9歲以上的小孩,勉強可以吃。可是他這麼小,藥劑師說他不建議吃,因為藥效太強了。我問藥劑師,那他有其他的建議嗎?藥劑師說,他不建議吃任何藥。所以我就沒買了。

之後跟某人討論,我們都知道黃醫生很好心,但是他似乎常開錯藥,上回開了一種擦尿布疹的藥,讓另一個小兒科醫生說其中兩種主要成分相互抵觸,無法發揮作用。他大概年紀比較大了,對美國用藥的狀況有點脫節。

照《氣的樂章》的說法,小J或許是胃或其他相關部位的血液循環不好,所以有這些棘手的症狀。既然西醫沒辦法,等我們下週回台灣,再帶他去看中醫好了。希望小J早日終結胃食道逆流,所以這篇當作「後半場」報告。


相關:
不是厭奶,是胃食道逆流
一小時只看一個人的Dr. Eisenberg
「哪個醫生開這個藥的?」
身為胃食道逆流兒父母的困境
母乳是救贖之道?
「看」醫生如是說
惡夢般的副食品開端—rice cereal

由 Debby 發表於 12:34 AM | 迴響 (3)

November 10, 2008

斷背書——幼兒愛書的方式

之前聽到別人的小孩年紀小小就會翻書,我總奇怪,我們家的小J為何不會?

到了小J十二個月大左右,他會自己翻書了,未必「看」進去了,至少他的行為是「看書」沒錯。所以,他只是慢了點,不是不會。有時遠看他翻書,會以為他好像在讀書。但是近看,哎,他把書拿反了,透露出他不識字的事實。

抓周的時候,他抓的是某人的專業書和辭典。原本我以為他會對聽診器有點興趣,但他根本不看一眼。所以抓周結果,可以說,完全在我們意料之中。

等他會走路了,他對書的興趣更明顯。他會自己拿書給我,要我念給他聽。

小J真的是個個性很急的孩子。我每次只把書唸到一半,他就急著把另一本書丟給我。照這速度,一天之內,把他全部的書唸完一遍,不是難事。

不過,他特別喜歡其中幾本書,百聽不厭。有個星期天早晨,我在一小時之內念了三遍《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唸到後來,原本在一旁的某人說他要離開,否則就要吐了。所以,幼兒的書其實不用多,只要大人不怕重複唸同樣的書唸到想吐。小J的書因此不多,只有30本而已。這年紀的小孩當然會喜新厭舊,可是如果沒有新的,他們也會在原本的書堆中甘之若素。

我最頭痛的,莫過於我在吃飯時,小J拿書給我。他吃完就下桌去玩了,我才能開始吃飯。但是這位少爺希望我繼續陪他,下桌不久就奔回來拿書塞給我。如果我不唸,他一生氣就把書扔到桌上,一不小心就打翻餐具、弄髒食物,書也沾了一堆油,造成餐桌上的書災。

這年紀的小孩,喜歡和破壞,常在一線間。《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是小J最愛的書,也是我們家最爛的書。因為小J看書的習慣不好,他會用力折書。我們的這本書是厚紙板做的,利於幼兒翻閱。可是小J不好好翻,他經常故意把書用力折一個角。最令人頭大的,是他把整本書用力反過來折,書脊因此斷掉,這本書變成「斷背書」。目前我只能用透明膠帶把書斷裂的地方貼牢,免得書頁通通掉下來。

Ten Little Ladybugs》雖沒有變成「斷背書」,但是有好幾頁已經爛到不行,因為沾過小J的口水黏在一塊,翻開時就脫皮了。我只好把它收起來,免得提早變成廢紙一堆。這本書的結局讀來有點詭異,收起來也好。

小J常對書進行各種實驗。例如:站在書上面、坐在書上面、把書翻來覆去,感覺書的觸感。值得慶幸的是,他的口腔期算是結束,現在比較不會吃書了。某人看到小J用手把書折來折去,便說他現在是「雙手期」。這當然不在正統心理學的名詞中。因為小J還沒真正進入大小便訓練,他還沒到「肛門期」,或許「雙手期」就是「口腔期」到「肛門期」中間的過度時期了。

既然他喜歡摸和感覺,我就買了Chronicle Books出的「Finger Puppet Friends boxed set: Little Duck, Little Ladybug, Little Lamb, and Little Bee! 」給他邊看邊玩。但是,他有一陣子非常怕這四本書上的毛絨動物指套,每回一摸到就發出類似:「噁!」的聲音,一副很怕的樣子。直到最近,大概摸多了,他終於沒有這種害怕的反應了。我得同意,這幾本書的動物指套,到最後倒數兩頁時,變得很醜,是有點噁心。

小瓢蟲書

小瓢蟲書

小瓢蟲書

以前我們最怕他拿我們的書。現在小J還是喜歡拿我們的書,但是次數比較少了。拿到之後,他也會拿給我,要我念。今天下午,他拿給我狄更斯的《雙城記》。我看了就傻眼,我連中文版都沒看過,怎可能念英文版的給他聽?我不肯唸,跟他說長大一點再看,這本書太多字了,他就拿到一旁去自己看。整本書明明沒有圖,他卻翻得很起勁。

今天晚餐後,某人念白居易的唐詩給小J聽,小J在一旁大哭。某人便說:「白居易真厲害,讓一歲的小孩都感動到哭。」我看了一眼小J,跟某人說:「他要那本書啦!」小J拿到唐詩之後,如獲至寶,趕緊逃跑。某人好幾次企圖靠近他,小J一面把書護在胸前跑走,一面叫著:「爸爸ㄟ!」他那三字究竟代表什麼?我們不知道。

小J懂「主動學習」。他會領著我到他的遊戲區,然後指著他那本《First 100 Words》,要我告訴他那是什麼。剛開始,他只是聽,慢慢地,他開始有反應。當他聽到電話時,他會把小拳頭放在耳邊說:「嗨!」像在打電話。當他聽我說:「褲子」,他就摸摸自己的褲子。那本書是有回我逛超市圖書區時瞄到而買的,我真慶幸自己買對了,這本書真是好用。不過,這本書做為小J愛書之一,受傷狀況也挺嚴重的,每一頁都被折得很慘。

聽書聽多了,小J會預期聽到某些東西。例如,每回我念《Goodnight Moon》,他就做打電話的樣子,因為那個綠色房間裡有個黑色電話。當我念《Daddy Cuddles》時,他最喜歡我把最後一頁唸做:「爸爸背小J!」他會咯咯笑,非常滿意這個結局。

小J喜歡書,連爬樓梯也要帶著書。有時,我在樓上等半天都沒看到他。往樓下一看,才發現他正在衡量如何把很大的書帶上來。如果我下樓把書拿走,叫他自己上樓,他寧可待在樓下不上樓。有時他會費力地一手抓著書,一手爬樓梯。我總是擔心他一不下心就滑下去了,但是他就是喜歡這樣。

他現在很會爬沙發,爬上去了,就自己坐在沙發上看書。有時我洗碗洗到一半,抬頭看見了,心想:小J挺會享受的嘛!


相關:

寶寶與藏書不能和平共處?
寶寶愛書的「真相」

由 Debby 發表於 01:09 AM | 迴響 (5)

November 09, 2008

外行人看《氣的樂章》

李嗣涔說王唯工的貢獻是"beyond the Nobel Prize",這大概也說明王唯工的書有相當的難度。我的程度不好,不懂物理、生物、醫學等學科,對此書無法參透。我只能以學過一點點氣功和看過中醫的經驗,來看王唯工《氣的樂章》。不過,還算有收穫,至少讀懂「氣」大致上是血液循環的基本原理。

王唯工提到,經絡阻塞的感覺,依程度為:癢、酸、痛、麻、木。如果身體很好,那不會有感覺。但是身體非常不好,同樣不會有感覺。他提到的例子是手關節受傷,病人多半抱怨手關節不適,但是更多問題在頸椎。我看這段很有感覺,因為我和某人同樣都有腕隧道症候群,且被醫生說頸椎有問題。

王唯工說,脊椎很重要,姿勢不正也會造成脊椎歪,這樣就會產生很多疾病。他主張用復健和運動的方式讓脊椎回到原本的位置。復健指的是物理治療,可以加快血路暢通。至於運動,他主張慢的太極才是好的運動,讓人長壽,而西方的運動太過激烈,對身體有害,可能造成那些奧運金牌選手早逝。在氣功方面,他主張練內功,而不是外功。站樁可以讓命門鬆,心肺功能便好、腎功能也提升了。另外,他在《水的漫舞》則提到,瑜珈是比較好的減肥運動。

令我比較意外的,是他主張科學中藥不比傳統熬藥差。因為熬藥過程中,藥味蒸發大半。科學中藥的缺點是有些藥材不是用最高品質。他說,如果你很會煮藥,煮出來的藥比科學中藥好,否則,科學中藥比自己煮的好。

他認為很多疾病都是因為缺氧,「偏頭痛、失眠、多夢甚至高血壓、青春痘等等,其實大多是同一個原因造成,就是頭上缺氧或缺血而已。」因為缺氧,所以身體會讓人醒著以維持足夠的氧氣,就造成失眠。因為臉部血液循環不好,容易有細菌滋生,就造成有青春痘。

他說外傷是發病的重要原因。傷疤也是一種外傷。如果疤沒長好,都會影響氣血。最好的疤是幾乎看不到,連淡痕都沒有。如果疤沒長好,會傷到經絡,要吃藥加物理治療,直到疤長好為止。他提到,剖腹產直切較好,橫切的話,把經絡都切斷了,恢復狀況很差,胡茵夢就是這樣。看到這,我想到小S跟大眾主張剖腹產的說法真是大錯特錯了。

暫時先記這些,這些是我比較有興趣的部分。此書還有很多有意思的觀點,暫時沒空在此記下了。


氣的樂章:氣與經絡的科學解釋,中醫與人體的和諧之舞

作者:王唯工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09月07日

由 Debby 發表於 01:14 AM | 迴響 (8)

November 08, 2008

一歲兒趣事多(4)兩個爸爸

小J有兩個爸爸。

一個爸爸是某人,另一個則是我。

我們發現這件事,是他會走之後。有天我們帶他去Babies "R" Us買東西,先是我推著他走,某人去別處找東西。小J便左右張望喊著:「爸爸!」顯然是找某人。之後他跟某人一道時,某人讓他下來走。某人說,小J到處亂跑,一面喊著:「爸爸!」一面找我。我們將兩個片段拼在一起之後,發現原來我們兩個都是他的爸爸。某人便說:「聽起來好像gay marriage!」

其實小J最早知道他有媽媽。但是不知道哪天起,他就只喊「爸爸」。剛開始我不知道他叫我「爸爸」,每回聽到他說「爸爸」,我便跟他說:「爸爸上班,晚上才回來!」但是,後來性急的他,每回要吃東西時,都抓著我的手臂喊「爸爸!」,我才發現他真的把我當「爸爸」。他每回去廚房門口等某人進門,或者聽到車庫門開啟的聲音時,他會知道是某人,都會喊「爸爸」。

我們一度以為他弄錯了,管我叫「爸爸」,把某人當作「媽媽」。比較不能接受這件事的不是我,是某人。後來他因此不斷嘗試問小J:「媽媽在哪裡?」或「爸爸在哪裡?」小J有時會指頭、胸口等,到處亂指,顯得很慌亂,而某人則很沮喪,覺得小J不知道爸爸是誰。

不過,我記得某人表妹的兒子,以前什麼都叫「媽媽」。小J應該是任何東西都是「爸爸」,因為他只會講這兩個字長達數個月,他會講話的速度比較慢。

我還在等,等小J有一天發現,他有一個媽媽、一個爸爸,而不是兩個「爸爸」。

由 Debby 發表於 01:45 AM | 迴響 (2)

November 07, 2008

戒嚴嗎?

這兩天看到一些支持綠營的人難得地提及「中華民國」、「國旗」, 我心想,陳雲林應該多來拜訪台灣,這樣台灣人民才會不分藍綠都記得我們的國號是「中華民國」,我們的國旗是青天白日滿地紅。後來又看他們提及「戒嚴」,火速一查,沒有看到馬政府實施軍事管制的任何消息。只是因為民燼黨造成暴力衝突,所以大批警察得維持秩序。這哪是戒嚴?任何一個民主國家,在出現危害社會秩序的非法活動時,警察都得出面控制,否則就陷入動亂狀態。1992年洛杉磯暴動時,要不是靠大批警察出面維持秩序,當年的暴動如何結束?在暴動還沒結束時,正常人是不會去那些有暴動的地區的。而一些支持民燼黨的人,一面譴責政府實施「戒嚴」,一面又罵政府害他們沒法出門。真是讓人讀來有點錯亂,他們根本沒弄懂何謂戒嚴,只是亂套名詞。當初紅衫軍倒扁時,人數更多,沒有這種和警察發生衝突的流血事件(9/18、9/19在高雄和台南的衝突是挺扁民眾造成),旁觀者也沒事。這只是再度證明民燼黨就是暴力黨。

之後又因為學生參與抗議,造成警察與學生、老師衝突,我便去看了一個live網站對此事件的紀錄。那個同時有畫面、聲音和即時文字的網站有主持人,在我觀看之時,找了一名參與的學生來談話,不斷稱呼那個女生為「正妹」,然後要「正妹」上鏡頭,但「正妹」說第一次上鏡頭,很害羞。主持人便說沒關係,這就是公民媒體的力量。我同時在類似irc的畫面上,看到好幾個人因為聽到「正妹」二字而「熱血」。

我的額頭上於是冒出三條黑線,這哪是公民媒體。我看不出這裡頭有任何公民媒體的素質。

主持人和受訪的學生光為了「正妹」就扯了一大段,然後主持人問「正妹」以前有沒有參與抗議活動過?我心想,奇怪,難道這些人是專門參加抗議活動了?而不是為了某個主題才去抗議?「正妹」證實我心中的疑惑,她說她爸媽以前會帶她去參與一些靜坐等活動,這是第一次她自己參加,看到很多人,她便覺得很感動。

然後我就把那個網站關掉了。因為看到人多而感動?那在納粹德國時代,她可能參加納粹;在毛澤東領導時的中國大陸,她可能變成紅衛兵。那些最凶猛的紅衛兵,都是二十歲上下,以為自己很有理想,實際上,他們聽從某個人或組織的指揮,鬥爭起來最兇狠。那些因為家人或老師、同學參加抗議,所以自己也前去的人,在我看來,屬於盲從。

我碰過的學運,比五年級後段班的人要少很多。但是我知道有些學運屬於「垃圾學運」,因為有些人爭的是私利,而不是最大多數的利益。有些人想要出風頭,搞學運是很好的方式。有些人想要認識更多人、結交男女朋友,參加學運也是一種方式。

我也不認為老師走上街頭,就要讓人特別敬重或退讓。走上街頭的抗議之人,難道還有階級之分?如果這些人心中還有階級,那他的目的恐怕是為了成名或其他。難道一名在大學教書的人,唆使學生以非法方式(未經申請即集會遊行)抗議,警察就應該讓他破壞社會秩序嗎?

「除了專業領域的東西,老師並不能教你什麼」,這是我的指導老師告訴我的。在看過很多老師在處理非專業領域時的無能與無力之後,我也明白很多事還是要運用本身的判斷能力,以及多方蒐集資料,再找答案。如果一名大學教授帶女學生上床「認識身體」,學生可以判斷那是性騷擾。為何當另一名大學教授要告訴學生法律有問題時,他的手段是用非法的方式達成,而學生居然接受他的說法,跟著走上街頭?而這兩種大學教授,都可以說他們「教」學生某些東西。

同樣是大學教授,在民燼黨任職的陳師孟支持無理性的暴力活動。他聲援王定宇修理中國大陸來的張銘清。他說,若碰到共產黨,「換成我,暴力至少加十倍」。但是他的姑姑陳璉就是共產黨啊。如果他姑姑當年沒在中國大陸自殺,在他面前講反台獨的話,難道他要把他姑姑痛打一頓嗎?

之前中國大陸排日氣氛到達高峰時,那些無辜的日資商店被砸,我看了便想,還好我不是生長在那片土地上,那些砸店的人太沒理性、沒見過世面、不知民主為何物。沒想到,中國大陸中低層官員來訪,就讓民燼黨多次演出暴力事件。那些官員層級不高,只是來自民燼黨人仇恨的對岸,但是沒道理讓他們在此受傷。這就像台灣和日本各自主張釣魚台的歸屬時,如果有日本大企業老闆來訪,不該讓那些激進的保釣人士把那個日本人打一頓一樣。這過程中,警察當然得出面保護那些受訪者的人身安全,這並不代表台灣低人一截。如果讓外籍受訪人士在此受傷,台灣人才丟臉,那才叫沒自由人權。

由 Debby 發表於 11:42 PM | 迴響 (4)

November 05, 2008

切瓜記

acorn squash最近是吃瓜類的季節。前陣子趁著特價,各買了一顆Acorn squash和butternut squash。

買瓜容易,吃瓜難。因為這類瓜實在太硬了,而我們家的菜刀又不夠利。上回要吃acorn squash時,我拿菜刀切半天,只是在瓜的表皮留下一點切痕,卻切不下去。最後只好照瓜上面的貼紙說明,把整顆瓜送進烤箱。烤完再切開去籽。

後來,我在Ruelala.com看到雙人牌菜刀特賣,便上去買菜刀。這個需要邀請函的名牌特賣網站,原來不只是賣名牌包、衣服、皮鞋等,偶爾也賣一些不錯的廚具。

我本來打算買Henckels Twin Cuisine 8" Chef's Knife ,但是在瀏覽其他商品時瞄到Henckels Twin 8" Chinese Vegetable Cleaver,心想,後者應該才是「菜刀」,便買了。

昨晚把買回來至少有三週的butternut squash放到砧板上,然後拿出雙人牌菜刀開始切瓜。這次在瓜面留下的刀痕比上次深,可是我還是切不下去。索性拿刀用力往下一甩,哈哈,終於切開了,只是切面不平整。我終於知道為何菜刀的刀體比肉刀大了,就是要應付這種時刻。

butternut squash

但是這瓜還是很硬。烤完45分鐘後,用湯匙挖,還是很費勁。Costco賣一整包切好的butternut squash,我記得是六塊多,挺貴的。可是看在瓜都切成小塊的份上,或許也不算貴,總比我花很多時間和力氣跟那顆瓜搏鬥,說不定還弄到受傷要好。

youtube有個洋人示範切butternut squash的短片:

她是先把兩頭切掉(橫切),而我嘗試的切法是直切。不知道橫切會不會比較容易?不過我暫時不想再買這種瓜了。有機會再嘗試了。

由 Debby 發表於 11:57 PM | 迴響 (2)

November 04, 2008

Yes we can——Obama改變歷史

在這改變美國歷史的一刻,身在美國,觀看這場選戰,對我而言,無疑是奇妙且難忘的。

美國兩百多年來,一直只有白人當總統,即使這是一個超級移民國,有各色、各種人。黑人最早來此被當作奴隸,歷經南北戰爭和各種人權抗爭,雖然有些黑人能躋身美國上層,但從來沒有人能選上美國總統。黑人民權領袖Jesse Jackson曾兩度(1984、1988年)嘗試競選美國總統,可是總是鎩羽而歸。而Barack Hussein Obama終於在今天改變美國歷史!難怪好多黑人在他的競選本營激動落淚,大聲呼喊:"Yes we can!"

Obama實在是個很厲害的人,聽他演講就知道,訴求明確,情緒感染力強。請看他昨天在維吉尼亞州的演講,這是他在大選前最後一場演講:"Fired Up, Ready to Go! Virginia, let's go change the world!"

不過,Obama的當選講演,煽動力就沒那麼強了,語調也比較平緩。他顯然會因為本身的角色改變而轉換演講的語氣。

Obama的名字有個"Hussein",在此次大選中,成了被共和黨人攻擊的對象。因為美國之前攻打的伊拉克,就是由叫做Saddam Hussein(台灣媒體翻做「海珊」)所領導的。McCain有次的競選活動,曾有一名白人老太太,告訴McCain和會場其他人,Obama是阿拉伯人。她的言下之意,就是指Obama是恐怖份子。事後媒體訪問她,她說她是從圖書館查到資料的,言之鑿鑿。可是知道Obama背景的人,都知道Obama的爸爸是肯亞人,媽媽是白人,跟阿拉伯一點關係也沒有。McCain當時搶走那位老太太的麥克風,稱讚Obama,但是會場有不同意的噓聲。

今晚,還有許多州的票沒開出來,但是大勢已可看出,McCain便出來向群眾宣布落選,以及恭喜Obama。McCain說,這次的失敗是他個人的,不是支持者的(可惜台灣媒體沒有他的 target="blank">演講全文)。McCain的支持者聽到他稱讚Obama,再度噓他。這些支持者,以前很可能是選布希的。看來McCain比布希有格調多了,McCain也比他的支持者有格調。大概他的競選團隊都是布希人馬,這次才會採用這麼髒的選戰策略,各種人身攻擊通通來。Obama的回應都非常低調,不隨之起舞。這是他聰明的地方,或者也是他贏得許多中間選民的原因。

其實不只是McCain,上回希拉蕊在民主黨競選落敗後,也很有風度地要她的支持者把票改投Obama,她當時為Obama背書的演講也令人動容。希拉蕊的網站後來還導向Obama的網站。這種有風度的政治領袖,我在台灣沒見過。

為什麼中華民國沒有這種令人動容、有風度且激勵人心的落選演說?除了競選者的風度、除了民主素養,還有語言的因素嗎?


參考:
歐巴馬勝選演說(中英對照)
夢想之路──歐巴馬自傳(連載1)
夢想之路──歐巴馬自傳(連載2)

由 Debby 發表於 10:12 PM | 迴響 (0)

November 03, 2008

Sarah Palin的十五分鐘

安迪‧沃荷曾說:「未來,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名十五分鐘。」但是那十五分鐘,究竟對當事人是好是壞?這就難說了。

Sarah Palin自從被McCain提名為副總統候選人之後,舉世知名。可是每回看到她接受訪問,我總覺得她那十五分鐘讓全世界知道她真是笨透了:

Sarah Palin被CBS主播Katie Couric訪問之後,顯出她有多無知,這又成了演員拿她來當笑料的來源:(每次看完Tina Fey的演出,我都覺得她選副總統應該會比Sarah Palin稱職,至少比較不會那麼容易出醜。)

以下是Palin和Baiden的對照。兩人都被Katie Couric問同樣的問題,Baiden答得有見地,而Palin胡說八道,顯然不清楚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的內涵。

下面那個檔案有點好笑。Sarah Palin把支持者當作抗議者。請看畫面左上角那個戴墨鏡的女性,她聽了Sarah Palin的話之後,便說:"They are not protesting!(他們不是抗議!)"Sarah Palin的丈夫立刻趨前跟她說:「他們只是聽不到。」而Sarah Palin根本沒聽或不想聽她丈夫說什麼,只想把他打發掉,就說:「好,我正在做。」

(檔案被刪除)

Sarah Palin是念新聞出身的。但是當記者問她看哪些報紙和雜誌,她只會含糊地說:「我都看」。記者請她說特定的媒體名稱,她繼續胡扯一通。難怪有人說,美國媒體的素質不好,看Sarah Palin就知道了。不過,她讀了五年大學,念過四所學校,才拿到畢業證書,看來她的程度不是太好。這當中發生什麼事了,恐怕只有她本人最清楚。

以下這段是她被加拿大諧星Marc-Antoine Audette戲弄的電話實錄:

Palin不只是笨,而且危險。她是那種白人中心主義的政客,把Obama跟恐怖份子連結在一起,造勢會場的氣氛非常「白人」。作為身在美國的外國人及黃種人,她的言論讓我不寒而慄。她讓我想起在恐共年代,靠著把別人抹紅而當上總統的尼克森。要不是法律和強大的公權力,我不相信美國是一個天生懂得自由、民主和平等的國家。別忘了,這國家曾經有三K黨、蓄黑奴等歷史,有些白人就是討厭非白人、對其他族裔不友善。我不懂為何很多華人要站到以白人至上的共和黨那邊去。或許他們認為民主黨是中下階層、黑人支持的政黨吧。說穿了,那些華人覺得自己比較優越,所以想靠到白人那邊去。

不管誰選上,都會打破美國傳統。在第一位女副總統與第一位黑人總統間,我希望美國人選的是後者。

由 Debby 發表於 11:28 PM | 迴響 (4)

November 01, 2008

千金難買早知道

最近每回幫小J換衣服,都是一場大戰。最辛苦的,莫過於幫他穿領口旁沒有扣子的上衣。因為他的頭比較大,而那些沒有扣子的衣服領口卻小了點,每回我都用力幫他套進去。要脫掉時,我常以為可能脫不下來。好不容易把衣服「拔」出來時,小J的頭髮都變得怒髮衝冠,他也不太高興。後來看到Tracy Hogg在《Secrets of the Baby Whisperer for Toddlers》提到要買領口較大或有扣子(我喜歡扣子在肩膀,而不是背後那種)的上衣時,我忍不住嘆氣,太晚看到了,千金難買早知道啊。華人小孩的頭可能比美國小孩大,所以我們買衣服時得特別注意才行。

另一件「千金難買早知道」的事,是尿布。幾個月前,小J就會扯開尿布的魔鬼沾了。有回我幫他穿上Blueberry魔鬼沾的尿布,就讓他自己玩,我忙著在浴室處理他的臭尿布。後來,我聽到聲音,回頭看小J做什麼。他居然光屁股坐在地毯上玩那個尿布!!!於是之後我幫他穿用魔鬼沾的尿布時,都得「立刻」幫他穿褲子。可是,最近這招也破功了。他有時會連褲子都企圖扯下來。我每回看到他亂扯一通,都很怕「黃金外漏」。

所以,如果時光倒轉,我一定要全買用按扣的尿布,而不買用魔鬼沾的尿布。或許在某一時期,用魔鬼沾比較方便,但是想到更不受控制的一歲時期,我寧可之前麻煩一點。

由 Debby 發表於 11:57 PM | 迴響 (5)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