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看醫生有個麻煩,在這個幅原廣大的國家,很難打聽不同醫生的綜合口碑。我在台灣養成的習慣是,對於重要的決定或事情,我想要多聽幾個人對同一個人事物的看法,在這裡很難做到(即便有網路)。
小J被小兒腸胃專科醫生說要照X光或胃鏡後,我只能跟某人說去看小兒腸胃專科醫生寫的《Colic Solved》,看看裡頭有沒有什麼我們該知道、可以提醒醫生,而醫生漏掉的。再要不然,就再去看另一個小兒腸胃專科醫生。不過,某人覺得不管看哪個都一 樣,也沒必要看書(後來還是被我逼著看了一些)。他這兩天早上都問我要不要讓小J去照X光,我都說再看看吧。
今天因為小J的尿布疹拖了一、兩個月不好,我們不想等到之前約好的下週小兒科門診再讓他看,於是利用週六的特別門診時間,趕緊掛號,讓他提早去看小兒科醫生。這次看的醫生是之前沒看過的Dr. Pachorek,我們只聽大黛比說過這個醫生很好,很難診斷出來的玫瑰疹,她一下就發現了。
週六都是有病的小朋友看診,我們等了好一陣子(我們之前是個急診病患),她才出現。接下來的診斷,讓我們覺得很有收穫。
小J在聖誕假期出現尿布疹,我們幫他擦了一陣子的氧化鋅(balmex),卻不見好轉。一月中,本想帶他去看黃醫生。但那天黃醫生沒進診所。護士幫 我們問了醫生,然後直接開藥到附近的藥局。我們之後幫小J擦那種藥膏,擦了將近一個月,不但沒好,反而更嚴重。小傢伙經常扯尿布,我們幫他換尿布、擦藥 時,他的小手總是抓來抓去,老是抓了一手的藥。
這次看診,我因此帶了那個藥膏的盒子去。醫生來之前,護士問了名稱,記在病歷上。但Dr. Pachorek來了之後,某人還是從我的包包把那紙盒掏出來給她看。這一看,不得了。
「哪個醫生開這個藥的?」她看起來有點憤怒。她跟我們解釋,那藥膏有兩種成分,第一種是防止霉菌,要每次換尿布時擦。第二種是類固醇,止癢,因為有 很多副作用,頂多一天一次。黃醫生指明一天用一次,所以這藥膏針對小傢伙的尿布疹,沒有用,而且對寶寶不好。我們一聽,十分心驚,類固醇?
之前跟朋友提及小J有尿布疹時,我曾想過要查那藥膏的名稱,弄清楚是什麼成分,但是想到要開燈去拿藥可能弄醒小J,就做罷。本來白天要記下來晚上查,但是一忙,就忘了。沒想到,那居然有類固醇?看來黃醫生不能看了,他怎麼開這種藥?
出門前,我要某人順便問醫生關於照X光和胃鏡的看法。他說不要問,醫生都會說根據資料,劑量很少,沒有臨床數據證明不安全什麼的。
但他聽了Dr. Pachorek如此直接,便問了我想問的事。她立刻問是哪個醫生要他照胃鏡、X光的。我們說是Dr. See。她又問,是誰介紹我們去看Dr. See?她們這個診所已經很久不介紹病人去看Dr. See了,因為Dr. See想要讓每個病人都照胃鏡。她看著我們震驚的表情,還舉了例子。她說,有一段時間,Dr. See寄了五個病人的片子回來,每張片子都有一個註記,說明是她見過最嚴重的潰瘍。Dr. Pachorek覺得奇怪,五個都是「最」嚴重?她問另一個腸胃專科醫生,沒說是誰照的片子。那專科醫生朋友跟她說,那不是潰瘍,是照胃鏡時做切片造成的 傷口。他仔細檢查整張片子,說一切都正常,只有那個傷口。
我們聽了覺得很恐怖,她怎麼不記得自己在哪裡做過切片?她的專業看來有問題。這下子,不但黃醫生不能看了,Dr. See也不能看了。我們信任的醫生瞬間少掉兩個。
Dr. Pachorek另外介紹兩個比較遠的專科醫生給我們。她說他們很少要病人照胃鏡,如果他們說要,那就是有必要。
然後,我們確認小J身上的奇怪乾燥處,是濕疹。之前我聽到幾個人跟我提到Eczema,但一直不知道怎麼拼,所以沒辦法查。我們請Dr. Pachorek拼這個字給我們,她說這字不好拼,然後寫了Ezema。我後來用Google查,唉,她的拼字能力的確不好,應該是Eczema啦。
這個診斷很重要。因為我查資料時發現,嬰兒濕疹可能是食物引起,尤其是牛奶的蛋白。而牛奶蛋白極可能是造成小J胃食道逆流的元兇。如果是這樣,小J 就不必照X光和胃鏡,他只要換奶就好了。所以,事不宜遲,週一要趕快約Dr. Gianos。趕快安排他做皮膚檢測,確定牛奶是不是過敏原。如果是的話,趕快幫他換奶,我的母奶也還沒完全退,或許也可以再撐一下。想到他最近可能因為 消化不好,再加上皮膚癢,睡眠品質差、食慾不振,讓我覺得心疼。
我仔細回想,我們剛開始發現他小腿有濕疹,大約就是他臉上出現紅疹時。後來紅疹消了,濕疹沒消失。Dr. Gianos曾提過,過敏反應(例如紅疹)可能很快消失,或者持續很久。小J可能就是因為過敏原持續進入體內,所以濕疹在不同部位陸續出現?
好吧,有了方向,接下來,希望會比較順利一點。今天的經驗,再次證明,在美國看醫生還是得自己做功課、有所準備,碰到重要決定時,至少多看一個醫生是很重要的。
由 Debby 發表於 February 17, 2008 05:46 PM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