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J針對K音的語言治療因為暑假的到來,而宣告暫停。從四月底到五月底,一共上十一次課,總共是五個半小時。感謝加州政府的德政,我們沒付半毛錢(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
由於上課時間很短,回家的功課也很簡單,頭兩週我有點懷疑這個語言治療要做多久才看得出進展。不過治療師有次跟我說,一開始的難度最高,他們得花點時間才進入狀況,所以成效比較慢。之後就比較快了。我剛開始認為是舌頭和肌肉的強度和訓練不足(他現在還會要求將青菜剪斷,不肯吃梗子和莖等稍硬的部分),導致他發音有問題。但是治療師說是腦部的發展問題,他需要一些改善認知的時間。
剛開始上課的時候,治療師在一張畫了階梯的紙上,寫下十二階段的練習。最早的是嘴巴的練習,其次是K本身的發音,再來是K加母音的練習,然後是K在字首的練習,緊接著是K在字中和字尾的練習,之後是K在詞中的練習,後面是K在短句、長句、短故事中的練習,最後兩階是不同速度的練習和綜合練習。據說完成十二階的語言治療需要一年的時間。小J這階段只做到字尾的練習。
這個治療讓我體會美式教育的靈活。一開始的發音練習,並不是師生兩人對坐,然後半小時都在K、K、K、K、K、K個不停。治療師在紙上畫了一個空心的大K,讓小J在裡頭貼了好多有魚的小貼紙,然後教小J練習發音。第二堂的功課是跟著小星星的旋律發K的音,一天一到兩次就好。治療師強調,每天一點點的練習,久了就會有成效。所以不要因為小孩發音不正確,就讓他花了很長時間做練習,像被處罰一樣。基本上這個練習是讓他們像玩一樣地完成。之後的練習也都是每個字或發音三次就好。
這對我們來說,是知易行難。因為他的發音不標準,很想讓他多練習幾遍,不然很懷疑有什麼成效。有晚某人就讓小J發某個字的音發了很久,從樓下發到樓上的浴室,連我都覺得花太多時間了。隔天我跟治療師提到這狀況,她說不要這樣,會讓小孩有很大的壓力,甚至產生抗拒練習的心態,我們就比較遵照治療師的指示,三次就好。至於我們對他發音練習不正確的憂慮,治療師說他還在學,慢慢就會比較正確了。
後面的課堂,治療師讓小J在紙上貼了單字圖片,然後加以練習。所以這堂課是手、嘴、腦的練習,沒讓他閒著。本來我還擔心他沒上基督教Preschool後,一週只上三個半天的課,好像太閒了,他學英文的時間變短。開始做這個語言治療後,他恢復五天早上都有課上,我也就不再幫他找另一個學校。雖然這兩天上課時間很短,或許是一對一上課讓他比較專心的關係,上了幾堂課之後,某人覺得小J的英文似乎有進步。不過治療師說他欠缺詞彙,不知道一些基本單字的意思,需要多給他一點詞彙,英文童謠就是最好的詞彙來源,後來他有個練習就是每天唱英文版的「小星星」。治療師發現小J的K和T的發音很接近之後,在選單字時,刻意把有T的全部刪除,避免小J混淆。所以他們不是用同一套教材來教有類似問題的小孩。
治療師甚至把遊戲帶進發音練習裡。在最後兩次上課和回家功課,她讓小J用字卡玩記憶和釣魚游戲。小J就可以一邊翻牌,一邊練習發音,甚至鍛鍊記憶。她在小J的功課夾裡放了兩個用不同顏色紙做的卡套。倒是我們不知道釣魚游戲怎麼玩,上網查了才知道。
這堂課真的滿有意思的。所以小J知道要停課,之後不會再上這個治療師的課時(九月以後由幼稚園裡的治療師接手),一直跟我抱怨跟抗議。我們也沒辦法,治療師就跟學校的老師一樣放暑假去了。她在最後一堂課時給我一張私人治療師的名片,讓我在暑假時可以考慮讓小J繼續語言治療,不過她說只做之前的練習也可以。目前我還沒有找私人治療師的打算,因為幫小J排了很多課,讓他去多接觸英文環境,然後晚上繼續做原本的功課。等開學以後,再看學校會怎麼安排他下一階段的語言治療。
我們對於小J的發展,一直很憂慮,因為他在好幾個方面發展都比別人慢,不太跟年齡相近的小孩互動,弟弟曾經是他唯一會一起玩的小孩,即使他已經上學那麼久了。小兒科醫生因此要我們找本地的regional center做發展評估。去年我打電話去regional center,得到的回音是,他們不幫三歲以上的小孩做發展評估,我們必須找學區。學區?因為小J還沒接受正式的義務教育,再加上我不是這裡長大的,根本不知道要找學區的什麼人,連要怎麼找都一頭霧水。
直到今年一月,眼看二月就要申請幼稚園了,我們還沒法決定到底要讓他多念一年Preschool,還是按部就班念幼稚園,所以我去問老師關於他的情形。活動中心的老師覺得他還好,雖然在一些方面比較弱,不過他慢慢有進步,而且他開始會跟幾個男生一起玩沙了(這應該算進步吧,他之前一看到別人就逃得遠遠的)。老師後來給我學區的電話,說可以讓他做語言評估。因為他上學快一年了,他學英文的進展並不顯著,發音有很大的問題。因為英文不好,讓他有人際問題。
聽說有些人多的學區,這種評估要排隊排很久,有朋友就說她們等了兩個月。我在一月底約,還好這一帶人沒那麼多,約到上週五。
上週五我和某人一起帶小J去學區做語言評估。評估的那個專門人員說,這其實是要評估母語的(我們本以為是要評估英文程度的),所以一直問我們其他人是否聽得懂小J的中文。因為我們在這的華人親友有限,小J也不太跟外人講話,所以我們只能從公婆和一兩個跟小J講過話的台灣朋友的感想來猜測。我們能聽懂他百分之九十以上,公婆大概只有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我覺得對外人來說,可能聽懂小J百分之七十左右的話吧!因為他有些發音並不標準。
然後她開始測試小J的英文,包括聽力和說的能力。她說兩段式命令句時,小J通常只完成其中一項。因為她提供一些玩具,所以小J一度興高采烈跟她說他最喜歡垃圾車等等。
之後雖然她盡可能小聲地跟我們討論,不過小J看來還是覺得有點受傷。因為她說小J的英文很難聽懂,她建議先做聽力測驗,看看是否所有音頻都聽得到,然後她會寄一些文件給我們,填好再做進一步評估。
小J的英文的確很難懂。像他之前跟我說,他在基督教學校時,都跟"Baiden"玩。直到有一天,我中午帶小P去接他時,小P一路衝進教室,然後小J把弟弟介紹給他最要好的朋友。我過去要帶走小P時,他的朋友跟我說,小P沒跟他說:"Bye bye, Brandon."我才發現小J把他同學的名字講錯了,人家明明是Brandon。我後來教他好幾遍,他還是發不出正確的音。當晚我跟某人說這狀況,他說小J是大舌頭沒錯。
說到聽力測驗,他之前在醫院和小兒科做好幾次都沒成功。去年七月,他打電話給爺爺奶奶時,告訴我們聽不到,把我們嚇個半死。婆婆說他把電話拿遠了點,我說沒有,他把話筒貼在耳朵旁。於是我們很快地打電話到小兒科去約聽力檢查。
醫生出現前,護士先幫醫生問幾個問題。她問小J右耳會痛嗎?他說會。之前他說過幾次,我們以為他隨便講講。沒想到,後來我們才發現他真的會痛。
醫生檢查之後,發現他的耳垢太多,看不到裡面,要護士來洗耳朵。護士便來幫他洗右耳,用一個細管插進耳朵裡灌水,小J嚎啕大哭,護士一直跟他道歉。好不容易洗了一點出來,醫生再度來看,還是太多耳垢,必須再洗一次。第一個護士不想來了,於是來了一個最胖、看起來最兇、也不友善的護士。細管還沒插進耳朵,小J就大哭。護士問他要棒棒糖嗎,問我可以給他棒棒糖嗎?這時我怎麼可能說不?於是護士拿了一小根棒棒糖給他。糖塞在嘴裡,他的耳朵依舊不舒服,可是沒法哭得那麼慘烈。
這個護士比較狠,很快清出一堆耳垢,雖然裡頭還有,護士說醫生應該看得到,就走了。醫生來了之後看一眼,說這個狠護士做得好,她終於看得到中耳了,於是發現小J兩耳都有中耳積水。她說這應該是感冒或過敏造成的。我說他這兩年冬天都流了好幾個禮拜的鼻涕,醫生點頭說,那應該就是了,於是要我們給他吃過敏藥,睡前點兩三滴食用油軟化耳垢,讓耳垢流出來,然後兩週後複診。這次他們用機器貼在小J耳朵上做聽力測驗,不過還是失敗。這種測聽力機器跟醫院的應該一樣,並不需要受試者反應(所以他們剛出生幾天就做過),但是受試者要是亂動,就測不出來了。
回家後我查了資料,看到有人提到嚼口香糖會幫助中耳積水的症狀減輕。我想小J就是太少嚼東西了,他到現在還常要我們幫他把青菜剪小,不但太硬的食物不肯吃,連棒棒糖都不會吃,老是讓糖水從嘴裡流下來。那禮拜他才稍微會把櫻桃放在嘴裡吃,而且要吃很久才會把肉咬掉,之前他知道櫻桃有核,說什麼都不肯吃。我想,就是因為他太少嚼東西,口腔運動不夠,所以耳垢才不會掉出來。
究竟他的發音不好是因為大舌頭,還是有些音頻聽不到,我們得先確認。前天打電話去約聽力測驗,對方就跟我說第二天就可以做了(比我預期地快)。於是昨天小J就去縣政府成立的機構做了免費的聽力測驗。測驗前我很忐忑,很擔心他的聽力有問題。出發前跟小J同學的廣東媽媽提到這事。她說,她之前帶如今兩歲小兒子去做過,因為她兒子講話講的慢,結果是正常。她還告訴我,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聽力測驗。
這個機構在一個新大樓裡。我們到的時候,沒有其他受試者。測驗場所的外面牆上,貼了很多湯瑪士的圖案,有助於轉移小孩的注意。
測驗人員初步檢查小J的耳朵,發現他的耳垢很厚,看不到耳膜,可能是過敏或感冒時造成,這多少會影響他的聽力。然後她用機器先檢測一下小J的聽力。之後她要我和小J一起進測聽力的密閉房間。她先示範給小J看,一旦聽到聲音就把積木丟到盒子裡(並不像我以前在台灣做的,是要按一下按鈕),我則在旁邊負責遞積木給小J。此時聲音是放出來的,沒戴耳機也聽得到。然後她幫小J戴上專門耳機,走之前還說角落的小動物會有所反應。
等真正的聽力測驗進行時,我們才知道她最後一句話是什麼意思。因為那個房間的四角,有三個角落放置了不同的玩具,每個角落各有兩個。當小J丟了積木到盒子之後,這個角落的猴子會突然打鼓,或者那個角落的鴨子會呱呱,又或者另一個角落的狗會發光……這讓小J覺得很有意思。之後她要小J跟著講一些字,最後又再測試一下,丟幾個積木,聽力測驗就完成。
值得慶幸的是,小J聽力測驗的結果也是正常,所有頻率都聽得到。只是,測驗的專門人員說他有發音問題,他發K、G等音時,不是用聲帶後面的共振,而是用嘴巴前面發音,所以就有音準問題。她認為他需要語言治療師。
小J顯然很喜歡做測驗的小房間。他出來後,一直說要再進去,甚至說每天都要去一次。他還問我為何是鴨子最先發出聲音,我想是測驗者隨便選的吧!
我很好奇台灣有沒這種免費的專業鑑定機構?小學的時候,我去長庚和馬偕醫院做聽力測驗時,醫生很兇,護士粗魯,對小孩一點也不友善。希望現在他們有所改善。
----------------------------------------------------------------------------------
一位有中華民國聽力師執照的朋友,看到這篇後,寫下他的看法和補充,一併貼在這裡:
放在耳朵上的那種,如果不需要另外貼東西在頭上的話,就是耳聲傳射 (Otoacoustic Emission,OAE),主要是在檢查內耳的外毛細胞 (Outer Hair Cell) 的反應,這是種非常特別的細胞,多數的感音性聽力損失都是這種細胞受損所致。
然而 OAE 有幾個限制:首先無法用來判定「耳蝸後」的病變,例如聽神經病變、中樞聽知覺處理病變、腦幹病變、大腦皮質病變等。然後這種檢查也很容易受到中耳及外耳的影響,一旦有中耳炎、中耳積水、聽小骨病變、耳膜病變、耳屎太多塞住等情況,都會受影響;而且也很容易受到噪音以及受測者躁動影響。總而言之,如果小孩的年齡足夠,最好還是依據行為聽力檢查的結果為準,比較全面也比較可信。
玩具會發光的聽力檢查有兩種,一種適用於年紀比較小的小小孩,叫做視覺增強聽力檢查 (Visual Reinforcement Audiometry,VRA),這種檢查的重點在於建立有效的視覺增強,使小孩願意在接收到聲音刺激的時候「轉頭」或「改變視線」,所以玩具會不會亮,主要由聽力師控制(會有一個遙控器按鈕在聽力師控制台或他手上);另外如果小孩的視力也有困難,則會改用觸覺增強的方式。
另一種適用於年紀稍微大一點的小孩,叫做制約遊戲聽力檢查 (Conditioned Play Audiometry,CPA,或叫 Play Audiometry),這應該就是你們家老大做的檢查了。這種檢查的重點在於制約,使小孩能對聲音刺激做出可靠的行為(投玩具、放積木等)。
年紀再大一點,就可以讓小朋友聽到聲音舉手或按按鈕,這時候跟成人的聽力檢查就沒有太多差別。
有時候一次聽力檢查需要耗費的時間可能超過小朋友的注意力廣度,或者因為種種緣故,使得小朋友的反應可信度不佳,所以很多時候小朋友要做很多次聽力檢查才能得到較完整且可信的結果。這對於台灣的醫院環境來說很難好好落實,聽障文教基金會這方面做得比較好。
台灣的醫院在健保制度之下,很不適合做小朋友的聽力檢查。門診病患的數量總是超多,多到我不認為有大半時間能夠做出品質很好的結果。
有些醫院例如榮總體系(至少我以前所知道的北榮跟中榮),以及據說秀傳,聽力檢查安排的時間比較合理,比較有機會好好做檢查。
但是小小孩的聽力檢查更困難,醫院的環境中很難有適合的空間、玩具、人力(做小小孩的聽力檢查,沒有助理協助是非常困難的);不過就我所知,台灣比較大的兩間聽障文教基金會(雅文跟婦聯會)在這方面應該都不錯,有足夠的資源能夠做小小孩的行為聽力檢查(就是那種需要受測者做出反應的聽力檢查)。
另外,在台灣賣聽力檢查設備的廠商沒幾間,醫院裡通常只能看到陽春的 VRA 設備,裡面配的玩具也就那幾樣,十幾年來都沒變,我前一陣子纔在跟同行的朋友感嘆說這應該是個很重要但是缺乏業界認真探究的環節。
前不久,我們在農夫市場買菜時,碰到S。她說現在沒法帶兩個小孩去上mommy & me了,因為要注意兩個跑到不同方向去玩的小孩太累,所以只有在週六和先生一起帶小孩去上中文學校。三歲就上中文學校?我以為那些在家不講中文的小孩,才需要上中文學校哩。小J現在跟我們和爺爺奶奶、外婆都說中文,應該還不需要去上中文學校。(三歲去中文學校做什麼?據說是學唱中文童謠、做勞作和玩遊戲,反正就是和一堆家有說中文大人的小孩一起玩就對了。)
某人說,小J去中文學校的話,應該可以當助教。我說,可是他的中文還沒講那麼好啦,他都把「外面」說成「面物」。他從兩歲講到三歲,只有我猜出來「面物」是什麼,其他人一開始都聽不懂。
公公和我媽都和小J有過一段語言磨合期,其實某人也常聽不懂,只是他比較幸運,因為我幫他翻譯的速度較快也較多。上個月,公公來接小J時,就跟我媽提到,小J講的一些東西,很難聽懂。他便問小J:「外面怎麼說?」那時小J坐在車上,本來不想講,後來還是慢吞吞地回答:「面物!」他爺爺便說:「你看,誰聽得懂?」
我媽於是跟我說,小J的鄉音很重,講的話她常聽不懂。她說,爺爺沒有鄉音,反倒是小J有鄉音。我媽最常提的,莫過於小J把「比較多」說成「比級多」。
小J和我媽在我沒辦法充當翻譯的時候,經常雞同鴨講,小J為此常氣到不行,如果我媽說:「婆婆被考倒了。」小J才沒那麼氣。有時我媽學小J講英文(我媽覺得小J的英文講得跟日本人一樣),小J也會很生氣。大概因為小J知道自己的發音不標準,所以聽到我媽跟他發音一樣,就很火大。某人覺得我媽笑小J不太好,因為小孩的心靈很脆弱,會因此受傷。其實我小時候也被大人笑過。我四歲的時候,看電視學國語,那時都把「笑死人」說成「笑死營」,常被大人笑,我不記得自己當時的感受如何。反正我現在只能做中間人,跟我媽說:「小J大概覺得大人比較厲害,所以妳發音不標準,他才會生氣。」我媽還是嘆口氣,覺得這小子包容力不夠,她又不是故意講不好的。
不過,我很難跟小J解釋,為何爺爺奶奶會講英文,婆婆外公不太會講英文,他根本不理解其中的差異,他很可能覺得大人都是中英文都會講的。而且,在小J常去爺爺奶奶家後,我也常聽不懂他講的話,因為婆婆會教他一兩個英文單字,讓他變成中英夾雜。他開始講mint的時候,我猜半天都沒猜出來,他的發音聽來是很大舌頭沒錯。他看caillou卡通之後,我更是半聽半猜。就像我以為caillou的小貓叫Gobert,查了才發現其實是Gilbert。
幼兒因為發音不準,被大人嘲笑,他們到底會不會因此受挫?我覺得沒有那麼嚴重。因為所有的語言學習者都會經歷這種階段,我們不可能因為被笑就不學了,反而會為了讓別人聽懂,而更努力改進自己的發音。我生產前,曾因為要去產檢,把小J送去一個台灣朋友家。那個朋友說,她聽不懂小J講的話,兩個現在講英文為主的小孩也聽不懂,但是小J為了被理解,很努力地一再重複講給他們聽。如果受挫,小J應該就不講了。據我媽說,我弟兩歲多時,被送去一個閩南籍保母家。我弟有天用客家話說「阿伯」,被保母一家子笑,然後我弟一兩個禮拜就不開口了,讓我媽急得要命,之後就不跟他說客家話,所以我弟現在一點客家話都不會講。小J至今沒有這種反應。如果有這種反應,也不用太擔心,就像小J的老師說的,他們只是在默默學習、觀察,等他們有把握時,就會開口。
小J昨晚在弟弟房間突然很大聲地講話,我本以為他大吼大叫,這回是某人聽懂,他說小J講的是"That! That!"某人猜小J應該是跟其他美國小孩學的。我想,小J現在開始比較有自信,願意在家人面前講英文了,等他更有自信的時候,或許他和班上的美國小孩就會互動更多,即使有些許鄉音,也不礙事吧。
小J雖然開始講話的時間比許多小孩來得晚,但是從不到三歲時,他學大人講話都學得很快,而且算懂得融會貫通。唯一的問題,就卡在「你爸爸」上面。
搞不清楚人稱,是兩三歲小孩講話時常有的問題。比小J早講話的阿D,到三歲半時,還是會把他和弟弟混著講,他在描述一件事時,有時提到的「他」,是指他自己,有時是指弟弟。小J大多數的時候不會把人稱弄錯,他只是不太會用「我」,多半是說自己的名字。三歲左右的小孩常會這樣。所以某人有次和他的印度同事嘲笑一個美國政客,因為那個政客在演講中不用「我」,而是講他自己的名字。
因為我有時會問小J:「你爸爸在哪裡?」他把整個句子全部學去,有時也問我:「你爸爸在哪裡?」我便跟他說:「我爸爸是你外公,他在台灣。你要問的是:『我爸爸在哪裡』吧?」他似懂非懂,太複雜的語法關係在他腦裡打了一個結,就像我轉個彎,就搞不清楚東南西北在哪一樣。
他這樣問我也就罷了,偏偏他也這樣跟他外婆和奶奶說。昨天他奶奶來接他去上課,他看到奶奶一下車,就對著奶奶大喊:「你爸爸明天會把垃圾桶推出去!」我們聽了都笑了。他心裡想的是自己的爸爸,講出來卻變成別人的爸爸。
我們有時糾正他,偶爾沒糾正他,其實都不打緊。因為再過幾個月,等他語言能力更成熟時,他就會自己改過來了。暫且讓我們有機會再笑一下吧。
單飛班上到第二期的,小J開始進入英語世界了。他現在會說自己的名字,還會說:"How are you doing?"和"Happy birthday to you".不算多,不過已經是他的大進展了。或許他會講的不只於此,聽他奶奶說,他會唱小星星的第一句,我還沒聽過。他現在也會講一些我聽不懂的話,某人猜測是學講英文。
不過,他還有個學英語的問題,就是腔調和心理建設。
說來奇怪,三歲小孩學語言很快,可是他們難免有腔調。幾個月前,我帶小J在公園玩沙,有個小男生跑來玩他的沙桶,然後把自己的玩具給小J。我要小J跟那個男孩道謝。那個小男生聽了,抬頭跟我說:"He talks funny!"我跟他解釋,小J的母語不是英文,他不太會講英文,所以講起來有外國腔調。而會講很多中文的混血兒阿D,講起中文來,居然有英語腔,他那猶太媽媽講的中文反而沒有那麼重的英語腔。
或許知道自己講的不好,小J似乎不太肯在講英文的美國人面前講英文。今天某人請他離職要去唸書的助理裘蒂吃飯。裘蒂送小J一個垃圾車玩具。小J平時總會問我們:「那個垃圾車收什麼垃圾?」他很清楚垃圾車會收一般垃圾、回收垃圾和院子垃圾三種。他也會講recycle。但是,不管某人怎麼試,小J就是不肯在裘蒂面前講recycle,他都跟那個ABC(American-born Chinese)阿姨講中文。回到家之後,他才講了recycle。
之前我們聽裘蒂的爸媽說,她和哥哥小時候都講中文,出門聽到英文都聽不懂,她哥哥上學的第一天倍感挫折,回家後哭很久。但是裘蒂現在講起中文已經像美國人,英文腔很重,可是她的心態像美國人,不但不覺得自己講的差(即使去過台灣),還覺得自己的中文說得很不錯。可惜小J不是這種個性,他太敏感了,深怕自己講不好會被人笑,於是乾脆不講。他之前還發生過一次語言誤會事件。他跟老師說到弟弟,因為弟弟的中文名字發音是P開頭,結果老師以為他要小便,帶他去廁所。聽婆婆說,他那時哭好久。
不知道小J何時才會克服這些心理障礙,放心地開口說英文?到時,我說不定又要擔心他不講中文了。
比起語言發展快速的阿D,小J學唱歌的速度慢許多。不到兩個月就滿三歲的阿D會唱好多中文童謠,最喜歡唱的是「潑水歌」、「拔蘿蔔」等,還會自己改編「拔蘿蔔」,而且字數都對,語意也滿順的。
兩歲半的小J,目前還不會唱一首歌,都只是零星幾句而已。會唱最多句的,是「哥哥爸爸真偉大」那首,他可以唱到「為國」二字,然後就唱不下去了。
我和某人都不喜歡這首歌的軍國思想,所以他不會唱,我們也無所謂,頂多試著教他唱完「為國去打仗」。不過,這裡頭的「哥哥」在我們家不存在,小J沒有哥哥,最常陪他的是我,所以他有時會唱「媽媽真偉大,名譽照我家, 為國、為國……」。因為他的發音不是那麼清楚,某人便小J說的「為國、為國」聽起來像「餵狗、餵狗」。這說不定是喜歡狗的小J想做的事哩。
他最近有時會對我唱:「嘩啦啦,salami~」我一直納悶哪首歌有唱到臘腸?直到昨天,我先放中文童謠給他聽,然後我就去廚房煮菜了。小J不想離我太遠,在餐廳玩玩具或看書,後來就跑來跟我唱:「嘩啦啦,salami~」那時CD正播放「小毛驢」,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唱的是:「嘩啦啦啦,摔了一身泥」。
他前陣子最喜歡唱「小星星」,可是他的第一句一直少唱一次「一閃」,直到近期才終於把第一句唱完整。至於範本,他最喜歡看youtube上某兩個姊妹花的版本,剛開始看的時候,他的臉上還會出現羞澀的表情,好像看到夢中情人一樣。只是,他可能覺得當中的妹妹比較遜,老是唱到一半就唱不下去,所以他有時看到妹妹要唱歌,便很激動地說:「不要妹妹!不要妹妹!」其實人家也算是姊姊,她的年紀應該比小J大,而且會唱的也比小J多。後來小J口中出現我不認識的人物越來越多,除了「桃桃妹妹」,還有「看看姊姊」和「看看妹妹」,我們便猜這一對姊妹,說不定就是小J想像的「看看姊姊」和「看看妹妹」。
明年一月開始,我幫他報名了為期三個月的音樂律動班(kindermusik)。不知道他屆時是不是會開口唱起英文歌來?小J雖然很喜歡Humpty Dumpty,可是至今沒唱過。至於他何時會唱一首完整的中文童謠,我們也只能繼續期待。
比起小J,阿D的語言發展一直都很快,他應該是我在此地認識的小男生裡,語言能力最好的。兩歲八個月的阿D最近在我面前背了幾首唐詩,目前都是五言絕句。剛開始,他是用唱的。我問S,是誰教的?S說,她婆婆教的。她婆婆移民美國前,原是台灣的小學教師,所以很注重小孩的教育(據某人觀察,在台灣,大學教授的小孩不是最會唸書的,反而是國中老師的小孩最會唸書,其次是國小老師的小孩)。我不得不說,這實在很值得玩味,因為我在此地認識的中國人(不管來自台灣、中國大陸或華僑)的小孩,沒聽說哪一個會背唐詩,反而是中美混血的阿D這麼熱衷於吸收中華文化。
這個月初,阿D的奶奶回關島去了,所以由S接手教阿D背唐詩。身為美國猶太人,S雖在柏克萊學過兩年中文,但是沒學唱唐詩之類的,所以她只能教阿D用背的,而不是用唱的。前幾天,阿D背了李紳的〈憫農詩〉給我聽。
我因此問S,她怎麼教阿D背唐詩?S回答,只要三天就行了。第一天,你念給他聽。小孩在玩的時候,不會太專心,但是他還是會聽進去,你就在旁邊一直唸給他聽。第二天,你提示每一行的第一個字,他就會背整句。到了第三天,他就能背整首了。
不用太訝異,很多兩歲半到三歲的小孩應該都可以辦到,因為他們這時的大腦發展很快,記性很好。很多家有兩歲半到三歲小孩的父母,常覺得自己的小孩非常聰明,簡直是天才,就是因為他們的學習能力非常非常快。這不表示往後的學習都這麼快,否則人類現在應該有能力移居到月球去了。
我媽聽了,便要我也教小J背唐詩。某人聽了,也說他媽會很羨慕。老實說,我興趣缺缺,不想教小J背唐詩。因為小J跟阿D不一樣,小J現在的語彙和語言能力遠不如阿D。而且,我一直到小學一年級才開始背唐詩,會背的唐詩不比別人少,領悟也不會比較差。現在我有時會在特殊情境下,突然想起某一首唐詩,咀嚼其中的況味。我念的小學非常注重這種古典文學教育,我當時覺得背唐詩滿有意思的,放假的時候曾經自己找書來看,比同學多背很多首。我小學三年級時,旁邊的男生不知何故,居然舉手跟老師說,我會背唐詩三百首,讓我很尷尬,沒那麼多首啦。所以我覺得讓現在的小J背唐詩太早了點,兩歲兒可以認識的東西很多,不見得需要背這些。而且身為家長的,不需要因為別人怎麼樣,就讓小孩也跟著做。
唐詩並不是古代幼兒啟蒙教育的一部份。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等,才是。如果要挑一個讓小J背,我會選三字經,因為字數少,很適合他這種語彙還不多的小孩,而且裡頭有故事可講。千字文就難了點。百家姓對現代的小孩來說,用處不大,學音調和寫字倒是可以。某人和我小時候都背過三字經,都是爸媽教的。我們家現在有一本非常舊的三字經,就是某人以前讀過的。
我於是在從超市回家的路上,對著小J背三字經的前四句,然後要他跟著我講。他很快就學會了,即使他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我並沒有解釋。古代私塾的老師一開始並不解釋這裡頭的意義,所以我暫時不想講解。背誦有背誦的好處,大可不必認為背誦讓頭腦僵化了。因為大腦可以發展很多種能力,越常運用的能力會越好。
暫時以三天為一階段,四句為一組,每三天加一組,如果他能接受,就照這個步調進行,不行的話再調整,他不喜歡的時候就停止。看看小J在正式上學前,能背到哪吧。
小J的說話能力最近進步較快,終於會說句子了。他從最簡單的句子:「媽媽陪」這種主詞加動詞的,已經進展到有受詞的。他第一個有受詞的句子是:「小J要苦瓜!」我們聽了,立刻讓他嘗一口苦瓜,結果他的臉立刻扭曲起來,哈。小孩子真的都不喜歡苦瓜啊,我們沒勉強你,是你自己要吃的喔。
他最近愛說的句子常包含「一下下」。我跟他說不可以拿我的東西,他就說:「給小J拿一下下。」我要他別拿我們的書,看自己的書,他就說:「看一下下。」我問某人,他打哪學來這個「一下下」?某人說,大概是我會跟他說「等一下下」吧。我想一想,好像沒錯,沒想到他自己居然會換掉動詞。
其實不只「一下下」,小J最近喜歡自由組合名詞和句子。他有時會說:「艾瑞卡媽媽」。艾瑞卡是每個月會來一次幫我們打掃房子的西語裔婦人,之前我都要他說「艾瑞卡阿姨」的,誰知道他居然把她當「媽媽」。他也會把某人同事的名字接「爸爸」二字。這好笑了,他口中的爸爸媽媽都不是他真的爸爸媽媽。我得提醒他,要是走失了,千萬別跟警察伯伯說「艾瑞卡媽媽」之類的,不然就找不回來啦。
此外,他有次說:「楊媽媽」之後,緊接著說:「楊爸爸」。我聽了便問某人,為何不是「楊伯伯」和「楊伯母」,而是「楊伯伯」和「楊媽媽」呢?難怪小J弄錯。某人覺得用後者比較好,但是他現在稱呼長輩,都是用前者。我印象裡,以前我叫同學的媽媽,好像叫「╳媽媽」的時候居多,叫「╳伯母」的時候較少。別說我們了,洋人對稱謂也有不同的看法。最近我們有個朋友懷孕了,她們夫妻為了小孩以後要叫長輩名字,還是在名字前加個uncle、aunt,有不同的看法,吵到把氣帶到辦公室。夫妻間原本感情再好,等小孩一出生,才會發現兩人成長過程有多麼歧異,這當中要折衷出一套共識來教育小孩,真的不是易事。
許多人都說兩歲的小孩多令人頭痛,可是別讓這印象蓋過兩歲兒的可愛之處。他們這時才剛會講比較多話,會用語言表達之前無法表達的感情,聽了會讓人覺得很窩心。某人下班時間到,但是他還沒到家前,小J一個人玩,他有時會邊玩邊說:「爸爸回來看小J,小J喜歡爸爸。」我去看醫生時,某人陪他,他就跟某人說:「想媽媽」。真是甜蜜的兩歲兒啊。
有些時候他學很快,但是他還是有學很久學不會的時候。我之前一再教他說英文的"Thank you",因為常常需要說這兩個字。可是他總是說成「氣北」,那是他說「氣球」的方式。為什麼會混淆呢?我想是因為每次超市收銀員給他氣球時,我一面拿氣球給他,一面要他說"Thank you",他大概以為那就是「氣球」,所以當我要他說"Thank you"時,他就說「氣北」。我們只好繼續努力,不知他哪天才會說"Thank you"。
最近小J一看到電腦就準備唱歌給外公外婆聽。如果我說他們還在睡覺,而且他接受了(有時會喊著要外公外婆起床。可是人家那邊是半夜哪),他就要聽歌。因為裝了喇叭,我可以上Youtube放一些歌給他聽。
他總是先說Humpty,跟我表示他要聽Humpty Dumpty。這是經典英文童謠,Youtube上有很多版本可以聽,搭配的動畫也不一樣。他很喜歡的The Wheels On The Bus也一樣。但是,等他要聽「一閃一閃亮晶晶」時,我發現有狀況了。
我很難找到「專業版」的中文童謠。因為太多家長想讓小孩成為Youtube歌星,把剛會唱歌的小孩影片上傳到Youtube,所以播出來常是五音不全版、歌詞錯誤版、未完全版……錄音品質也參差不齊。我找了半天,勉強找到一個比較好的,只好跟他說:「這是姊姊唱歌」,小J有時居然看得一臉羞澀。小孩似乎對其他的小孩音頻很能接受,他聽了也想說:「一閃……一閃……」,只是「一閃一閃亮晶晶」這句對他而言還是太長了,他最後唱的還是他習慣的「咩咩咩咩咩~」。
後來找了半天,我居然找到今年將近20歲的馬來西亞四千金小時候唱的童歌。我之前沒聽過她們,後來看了資料,才發現她們似乎在大馬很紅。只是,她們的腔調比較像來自中國大陸的,跟台灣人的腔調不太一樣,有些歌的歌詞也不太一樣。中國大陸的童歌腔調就更不一樣了,我在某人同事家聽過一回,本來想借回來聽的,一聽就打消念頭。
如果不聽童謠,Youtube其實是我聽中文民歌的天堂。我在這裡找到好多值得懷念的老歌、民歌,甚至看到一些很不錯的舊照片、老影片。可是現階段我比較需要的是給小J的中文教材,要在網路上找,似乎不像找英文資料那麼容易。
同樣的狀況發生在我要幫S找跟車子有關的中文童書時。猶太朋友S的電腦沒辦法敲中文,她也不善寫中文,所以找我幫她找中文童書的書名。我於是上博客來找。雖說博客來學的是amazon,可是這兩個網站真是差太多了。amazon的很多優點,博客來都沒有。
我只要在amazon搜尋列輸入truck,amazon會在左方列出許多類別,讓我進一步搜尋。如果我點進「書」,再點進「童書」類,就會展開許多分齡選項,以及不同的出版類別和版本選項。
可是博客來的網站就沒這麼容易找了。如果我選了「繁體書」,在搜尋列輸入「卡車」,然後在左邊選取「童書」,之後就出現一大堆跟卡車無關的書,也沒有分齡選項。博客來的書籍資料非常不齊全,不像amazon有列出建議閱讀的年齡,也沒有大量的讀者評論,讓人可以知道多大的孩子會喜歡這本書。所以即使S跟我說,希望是給5歲以下小孩看的,我卻完全無法找到可以判別建議閱讀年齡的資料。英文童書中有各種車子的書,中文童書相形之下,少得可憐,即使很多父母都反映,不只是小男生喜歡車,小女生也喜歡車。
我最後是乾脆用google搜尋關鍵字,再上博客來查詢,才勉強找到一份跟車子有關書單給S。至於內容,因為我幾乎都沒看過,我就不知好壞了。
唉,為什麼找中文的兒童網路資源比找英文的困難呢?如果不回台灣補貨,似乎很難在異國教小孩中文啊。
雖然我們不想再去兒童發展中心,但是小J又被小兒科醫生開了一張要去兒童發展中心的處方箋。因為兩歲檢查時,醫生有個問題是:「除了稱謂和食物,會不會講20個以上的詞?」某人想半天,覺得沒有,我在一旁也正好得了失憶症,無法證明小J會說超過20個詞。於是醫生就說要去做語言治療。
至於小J都說中文,醫生說沒關係,等他跟別的孩子接觸、上學之後,就會講英文了。
回家的路上,我再仔細算一算,有啦,明明就超過二十個詞啦。只是我之前都沒有記下來。在這時代育兒還不能太偷懶,小孩不然三不五時就被醫生認為發展過慢,其實只是我們一時想不起來而已。所以那張處方箋就先放到一邊去吧。
以下是兩歲前會講的詞,應該漏掉很多,想到再補上吧:
爸爸
媽媽(發音像「娃娃」)
婆婆(發音像「陪陪」)
外公
爺爺
奶奶(發音像「涯涯」)
妹妹
姊姊
阿姨
伯伯
mai mai(Maisy)
阿福(剛開始的發音像「阿蝙」)
海苔
餅乾
小圓圓
大不點(大圓圓)
奶
蕉蕉
蘋蘋
瓜瓜
桃桃
意包(麵包)
雞把(雞腿)
湯匙
出去
那邊
要
沙(發音有點像「哈」)
畫畫
筆
阿筆(蠟筆)
>牌牌
跑
謝謝
娃娃
熊熊
鞋鞋
襪襪
杯杯
背背(背心)
帽帽、帽子
尿布
車車
垃圾車
快遞車
郵差先生
司機
卡卡(卡車)
嗨
掰掰
嘎嘎(鴨子)
青蛙
大象
獅子
駱駝
嗚嗚喂(狗)
花
玫瑰花
葉子
氣北(氣球)
星星
愛心(剛開始的發音像「阿B」)
好多個月以前,S帶當時大約十九或二十個月大的阿D到我們家時,曾提到,阿D在十七個月後,因為他奶奶來,中文語彙於是快速增加,應該逾百個。我無法證實阿D真的會講那麼多詞,但是他那天的確講了很多疊字的詞,例如:「狗狗」、「蘋蘋」、「羊羊」、「豬豬」、「謝謝」等,全是疊字的。那時小J還是整天「爸爸」、「爸爸」的,連「媽媽」都不會講。我於是很懷疑小J到阿D當時的月齡時,是否會講那麼多話。
不過,後來正如《聽,寶寶在說話:0~3歲孩子的發展(Pathways to Language: From Fetus to Adolescent)》所言:「在嬰兒說出第一個語彙的幾個月之後,便進入一個快速學習語言的階段。雖然這通常發生在十八到三十個月之間,但是開始的確切時刻卻差異很大。」我們真正感受到這種語言大爆炸的威力,是小J十九個月大的事。那時不管我教他講什麼,他都會很努力地學,只是不見得發得出正確的音。
在此之前,我們聽了好幾個例子,都是男生說話得慢,被認為發展遲緩。我們還沒聽說女生被送去做語言治療的。
某人的一位西語裔同事的兩歲兒子,於是被送去做語言治療。美國認定語言發展遲緩的方式,有時讓我們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他們會認為,到某個月齡,應該要發某些音。某人另一位阿根廷的同事,有個跟小J差不多大的小孩,而且也跟小J一樣,曾接受斜頸症復健。他後來不希望那位治療師再幫他兒子做治療,就是因為治療師說,他的兒子語言發展慢了,應該要會發某些音。那個阿根廷爸爸認為,小孩一定會講話,只是遲早的事。我們也聽到另一個台灣來的爸爸,因為陪著兒子去做語言治療,於是只得整天講英文。現在他碰到台灣人,也是滿口(不合文法的)英文。他的兒子也因為語言治療,不會講國語。
如果去檢定,小J很可能被認為語言遲緩,因為他不會發那些英文的某些音。他幾乎不會英文,只會講hi和bye bye。講hi,大概是因為跟著我出去,常聽到我講這個字。加州民風友善,不認識的人在路上碰到,都會打招呼,所以他聽到這個字的機率很高。而bye bye,則是他跟會講話的小狗玩具(Fisher-Price Laugh and Learn Learning Puppy)學的(那個玩具會講話和唱歌,小J只學到bye bye而已)。因為那個玩具發音特別,所以他說bye bye就是那種特別的腔調。
這年紀的小孩,一旦學了講話,就很想秀,他想要證明,他也會講喔。
小J有次聽到剪草機的聲音,十分害怕。我跟他說,那是伯伯在剪草。他不會發「伯伯」的音,而說是「ㄅㄟ ㄅㄟ」。真奇怪,跟我以前那些小學、國中、高中等同學和老師發的音一樣耶。我一直很納悶,為何大家都稱呼工友伯伯為「ㄅㄟ ㄅㄟ」呢?照小J的例子來看,「ㄅㄟ ㄅㄟ」可能是比較容易發的音吧。
小J從此之後,每逢週三,聽到園丁來剪草的聲音,便想去打招呼,在家裡一直說:「ㄅㄟ ㄅㄟ,hi!」但是他總是等別人走了才說,打照面時,他常害羞不肯說。有次水電工在廚房修水龍頭,我抱他下樓時,他終於說:「ㄅㄟ ㄅㄟ,hi!」,但是,美國人聽不懂「ㄅㄟ ㄅㄟ」,那兩個水電工不知道這個小不點跟他們打招呼。
還有一次,小J看到一位老太太,便跟她說hi,老太太很高興地問他:"How are you doing?"某人在一旁,便說,他只會說hi和bye bye。小J一聽,立刻跟老太太說:"Bye Bye!"老太太的臉便垮下來,說了一聲:"Oh!"她大概感覺被「送客」了吧。在異國只會說國語,對幼兒的確是種挑戰啊,尤其是人際挑戰。
因為小J發音不正確,所以我常感挫折,都猜不到他講的東西。他也很挫折,我都聽不懂。有回他重複講一個詞,我一直沒聽懂,他一副「講到快昏倒,妳還不知道!」的表情,後來我才恍然大悟:「椅子!對,這是椅子!」他才如釋重負,我終於懂了。
聽這年紀的小孩學講話,讓我發覺,他們學語言的方式跟成人不同。小J都是抓音調的。像「胡蘿蔔」和「小瓢蟲」,他都講成「ㄟ ㄅㄟˇ ㄅㄟ」;「伯伯」、「杯杯」和「背背(背心)」都是「ㄅㄟ ㄅㄟ」,他最早講的詞彙幾乎是ㄅ開頭的。所以他發這幾個音,我得看看,他在看或玩什麼東西,才能猜他到底講哪一個。或許我們學語言也該先學著抓音調,這樣就算發音不標準,但是音調對了,別人也能聽懂。
不過,最令我沮喪的,莫過於小J還是叫我「爸爸」。他仍不會發「媽媽」的音,或者不肯說「媽媽」。有時要他喊我媽,他便說「爸爸」,之後便顧左右而言他,一下喊「姊姊」,一下喊「妹妹」,就是不肯講「媽媽」……
至於句子,據說語彙要累積到一百到一百五十個以上,幼兒才會開始講片語,然後進入句子階段。小J還不會講句子,但是他會企圖用單字表達意思。像他會指著他爺爺用過的杯子,跟我說:「杯杯!」然後說:「爺爺!」我便回答他:「對,這是爺爺的杯子。」
去年聖誕節前去超市,在等候結帳時,排在前面的一位美國奶奶逗他,跟他講一堆英文,講一講,小J聽到「聖誕樹」便笑了,老太太很高興。那位老太太跟我說,她的女兒在這年紀很會講話了,整天嘰哩呱啦,她強調,常跟小孩講話,小孩學說話的速度就較快。不知道她認為小J多大?不到兩歲的小J現在跟兩歲半的公主一樣高呢。她說的或許沒錯,若有很多人跟小孩講話,小孩累積字彙的速度可能比較快。不過,《語言本能》也提到,很多種族的人,不跟嬰幼兒講話,小孩照樣會講話。我仍不免猜測,如果身在台灣,小J現在會講更多詞彙了吧,畢竟現在主要都是我跟他講話而已,我一忙,就沒人跟他互動了。
不管他講話的進展如何,我們已經打定主意,就算醫生說要他去做語言治療,我們不會接受。因為他不是沒有講話的能力,在這前提下,他能跟我們聊天,只是早晚的事。
相關:
一歲兒趣事多(4)兩個爸爸
偶然間碰到「上學」這個議題。
雖說小J才一歲多,離「上學」這事還很遠。可是美國的小孩不到一歲就上學的,大有人在。這裡連送托兒都算上學,老師兼保母還會教這麼年幼的小朋友一些東西。年幼的小孩上學之後,最大的進展,來自於同儕競爭。我聽一對中國大陸來的家長說過,他們女兒七個月送去學校時,本來還不會爬,看到大家都會爬,一週後,也跟著爬了起來。也有人說,小孩本來不會自己上廁所,上學之後,跟同學一起排隊學著上廁所,很快就不必用尿布了。聽來學校真是一個解決父母諸多煩惱的地方。
要上學,說得簡單,要實行,卻有許多問題。
首先迎面而來的問題是,要上哪間學校?學費多少?(付得起嗎?)時間如何安排?有沒有先決條件?有些學校不收包尿布的小朋友,必須先訓練好,才能送去上學。還有很多熱門的學校,必須先註冊排隊,等排到了,才有機會上學。
我們對上學這件事,一直沒有實際的想法。某人曾跟我提過,為了避免小J因為不會說英文,未來上學被排擠,他希望在小J三歲時,送他去上學。
幾個月前,兼職當護士的I問我,準備何時送小J去上學?她提醒我應該早點看資料,她準備在她女兒兩歲時,送女兒去蒙特梭利的幼稚園,為了避免屆時排不到,她之前已經去登記了。我聽了雖覺得似乎應該趕快來研究一下我們這一帶的學校,可是事情多時間有限,這事也就只能先擱著。
前不久,我們在公園碰到一個帶著孫女來玩的老太太。聊天時,她跟我說她之前是公園旁那間小學(也是小J未來要念的小學)的老師,現在退休了,所以幫她女兒看外孫女,一週三天。她有一個年紀較大的外孫,之前送去某人公司的托兒所,最大的問題是,三不五時就生病。小孩生病很麻煩,因為不能上學,上班的家長就只好請假在家帶小孩。這對家長而言,十分困擾且不划算,因為損失的是昂貴的學費和工資。於是他們後來跟幾個家長一起雇了保母,請保母看這幾個小孩,這樣不但費用便宜許多,小孩也比較少生病了。這位退休老師因此跟我說,小J不需要上那種昂貴的學校,他跟著我就好了。
小J跟著我在家(自學)的問題,就是不會說英文。其他家長的因應之道,到目前為止,我聽到的,都是送去上學。
今天去公園的路上,我們正好碰到住在斜對面的印度太太。她推著女兒,我推著小J。我們互問兩個小孩的年紀。她女兒快滿三歲了。我因此好奇她的小孩有沒有上學。她說只有去附近的幼稚園上mommy & me的課程,一週兩次。我又問,那她女兒會說英文嗎?她說會,她女兒會說兩種語言。因為是第二個小孩,所以會跟著哥哥講。她九歲的兒子之前都不會講,因為他們在家只講印度話。所以他兒子兩歲半上學時,一句英文都不會,一開始很辛苦,小孩交不到朋友,什麼都聽不懂。但是之後學英文就學得很快,他在家看芝麻街等英語教學節目,在學校聽、講英文,沒多久就迎頭趕上了。我前陣子看到她的車子後面貼了小學模範生的貼紙,她兒子在學校的表現應該不錯吧。
大黛比前年把兩歲多的傑若米送去基督教的私立幼稚園前,請了保母每週帶小孩出去玩兩天,讓小孩有機會學點英文再上學。現在不但傑若米很會說英文(甚至學了些西班牙文),連他沒上學的妹妹都跟著說起英文來了。
似乎從零開始,要迎頭趕上那些把英文當母語的美國小孩,最好的時機,大約是兩歲左右去上學或學英文。某人兩歲時,從巴西到美國,一句英文都不會講。他爸媽把他送去上學時,本來很擔心他的語言和適應問題,但是某人當時的老師說不會有問題。據說某人後來就嘰哩呱啦地說起英文了。他後來回到台灣,上台灣的幼稚園時,對「童年」往事,不太有記憶。當時是崇尚美國的年代,某人便問他爹他以前是不是會說英文?得到的回答是,他當時不但會說英文,而且說得就跟道地的美國人一樣,一點中文腔都沒有。據婆婆說,某人當時一早起來,會一邊看芝麻街,一邊用碗喝奶。除了英文,公公說,某人一歲多在巴西時,有回去動物園,不知道看到什麼動物,便跑著用葡萄牙文大喊「害怕」。
雖說語文這東西,小時候學會了,長大不用也就會忘記。但是小J畢竟是美國人,他無論如何還是要會說英文。我並不打算跟他說英文,因為我的英文說得不好。看來我也只能讓小J從DVD或電視節目中學道地的英文了,想到得讓他開始看電視,我其實很掙扎。忘了是哪本書看到的,我們學外語時,會用母語的發聲方式去學其他語言,因此很容易說有怪腔怪調的外語。但是幼兒學語言的方式跟成人不一樣,如果他們早點學,他們很容易學會不同語言。
這讓我想到,我的母語其實是兩種不同的客家話。我小時候還能幫我媽和奶奶翻譯,因為她們說的是不同的客家話,彼此聽不太懂對方講的那一種。但是上了小學,不太講客家話之後,我的母語就漸漸變成「外語」,到了十幾歲時,我媽說我講的客家話,聽來簡直就像是外國人講的一樣。現在我會說客家話已經很少了(而且會把兩種客家話混講),雖然還聽得懂幾成。
根據《卡爾‧威特的教育》,老卡爾‧威特等小卡爾六歲時,把德語運用自如時,才陸續教他法文、拉丁文、英文和希臘文等。小卡爾八歲時,就已經會六種語言了。
我當然不可能等小J六歲時,再讓他學英文,因為他五歲就得進正規的幼稚園,如果到時不會說英文,這個黃種小孩在白種人為主的學校免不了被排擠。
六歲才學的語言,有可能變成一個人的「母語」,如果持續使用的話。這不但是我的親身經驗,也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伊利亞斯‧卡內提在他的回憶錄《得救的舌頭》所提到的。卡內提出生於保加利亞,他的母親是西班牙裔猶太人。他出生的城市有各種歐洲人,「一天之內你有可能聽見七、八種語言」。但是他後來用德語寫作。
其實卡內學德語的時間並不早,八歲才開始。他小時候雖常聽到他父母用德語交談,但他聽不懂。因為那是他父母的「秘密語言」,講悄悄話用的,不跟他說,所以他無法理解。直到他父親過世後,他母親便決定教他德文,而且用讓他很痛苦的方式教他德文:「她自己更需要用德文來與我交談,那是她最信賴的語言。她在二十七歲遭受到一生當中最大的變故,失去了我父親的傾聽,終止了與父親之間的德文交談,最強烈的感受是,她再也不能用自己最鍾情的語言來表達。德文在她的婚姻當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失去丈夫令她不知所措,因此她亟欲讓我代替父親的位置,因而當我一開始的表現不如她所預期時,她簡直無法忍受,因此強迫我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一個對普通孩子而言是不可能的成果。她成功地把德文確立在我心中的深處,那是遲來的母語,在真實痛楚中培養成的母語。(p.94)」
看了這段,我想我無論如何要讓小J講中文,因為英文不是我的母語,我沒辦法用英文表達我所有的感受,我必須用我的母語跟自己的孩子溝通。
類似的感受,也發生在某人博士班指導老師的母親身上。某人的老師L是所謂的ABC,不會說中文,他的父親是中國出身的知名科學家,與他的母親在美國相遇、相戀乃至共組家庭。L的母親在美國念大學,英文講得很好,但是她在死前三個月,一句英文都不說,只跟她丈夫講上海話,即使她已在生活美國幾十年,英文形同她的母語。至於L為何不會說中文?我猜是因為他是第二個小孩的緣故,因為他哥哥會中文,聽說讀寫都沒問題。當第一個小孩上學、開始講英文之後,第二個小孩很快就會學著講英文,如果家長沒堅持,第二個小孩可能就漸漸不說中文了。
從諸多例子來看,外國人要在美國(或其他國家)讓下一代子女繼續說自己的母語,需要多一點的堅持。至於要抓到最好的時機,讓小孩學會父母的母語和本國的國語,從前述例子看來,八歲前應該都算黃金期。最重要的,當然還是持續使用,語言能力才不至於退化。至於上學能不能幫幼兒提升語言能力,我想最大的因素還是來自於父母,畢竟上學的時間有限,在家的時間比在學校的時間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