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間碰到「上學」這個議題。
雖說小J才一歲多,離「上學」這事還很遠。可是美國的小孩不到一歲就上學的,大有人在。這裡連送托兒都算上學,老師兼保母還會教這麼年幼的小朋友一些東西。年幼的小孩上學之後,最大的進展,來自於同儕競爭。我聽一對中國大陸來的家長說過,他們女兒七個月送去學校時,本來還不會爬,看到大家都會爬,一週後,也跟著爬了起來。也有人說,小孩本來不會自己上廁所,上學之後,跟同學一起排隊學著上廁所,很快就不必用尿布了。聽來學校真是一個解決父母諸多煩惱的地方。
要上學,說得簡單,要實行,卻有許多問題。
首先迎面而來的問題是,要上哪間學校?學費多少?(付得起嗎?)時間如何安排?有沒有先決條件?有些學校不收包尿布的小朋友,必須先訓練好,才能送去上學。還有很多熱門的學校,必須先註冊排隊,等排到了,才有機會上學。
我們對上學這件事,一直沒有實際的想法。某人曾跟我提過,為了避免小J因為不會說英文,未來上學被排擠,他希望在小J三歲時,送他去上學。
幾個月前,兼職當護士的I問我,準備何時送小J去上學?她提醒我應該早點看資料,她準備在她女兒兩歲時,送女兒去蒙特梭利的幼稚園,為了避免屆時排不到,她之前已經去登記了。我聽了雖覺得似乎應該趕快來研究一下我們這一帶的學校,可是事情多時間有限,這事也就只能先擱著。
前不久,我們在公園碰到一個帶著孫女來玩的老太太。聊天時,她跟我說她之前是公園旁那間小學(也是小J未來要念的小學)的老師,現在退休了,所以幫她女兒看外孫女,一週三天。她有一個年紀較大的外孫,之前送去某人公司的托兒所,最大的問題是,三不五時就生病。小孩生病很麻煩,因為不能上學,上班的家長就只好請假在家帶小孩。這對家長而言,十分困擾且不划算,因為損失的是昂貴的學費和工資。於是他們後來跟幾個家長一起雇了保母,請保母看這幾個小孩,這樣不但費用便宜許多,小孩也比較少生病了。這位退休老師因此跟我說,小J不需要上那種昂貴的學校,他跟著我就好了。
小J跟著我在家(自學)的問題,就是不會說英文。其他家長的因應之道,到目前為止,我聽到的,都是送去上學。
今天去公園的路上,我們正好碰到住在斜對面的印度太太。她推著女兒,我推著小J。我們互問兩個小孩的年紀。她女兒快滿三歲了。我因此好奇她的小孩有沒有上學。她說只有去附近的幼稚園上mommy & me的課程,一週兩次。我又問,那她女兒會說英文嗎?她說會,她女兒會說兩種語言。因為是第二個小孩,所以會跟著哥哥講。她九歲的兒子之前都不會講,因為他們在家只講印度話。所以他兒子兩歲半上學時,一句英文都不會,一開始很辛苦,小孩交不到朋友,什麼都聽不懂。但是之後學英文就學得很快,他在家看芝麻街等英語教學節目,在學校聽、講英文,沒多久就迎頭趕上了。我前陣子看到她的車子後面貼了小學模範生的貼紙,她兒子在學校的表現應該不錯吧。
大黛比前年把兩歲多的傑若米送去基督教的私立幼稚園前,請了保母每週帶小孩出去玩兩天,讓小孩有機會學點英文再上學。現在不但傑若米很會說英文(甚至學了些西班牙文),連他沒上學的妹妹都跟著說起英文來了。
似乎從零開始,要迎頭趕上那些把英文當母語的美國小孩,最好的時機,大約是兩歲左右去上學或學英文。某人兩歲時,從巴西到美國,一句英文都不會講。他爸媽把他送去上學時,本來很擔心他的語言和適應問題,但是某人當時的老師說不會有問題。據說某人後來就嘰哩呱啦地說起英文了。他後來回到台灣,上台灣的幼稚園時,對「童年」往事,不太有記憶。當時是崇尚美國的年代,某人便問他爹他以前是不是會說英文?得到的回答是,他當時不但會說英文,而且說得就跟道地的美國人一樣,一點中文腔都沒有。據婆婆說,某人當時一早起來,會一邊看芝麻街,一邊用碗喝奶。除了英文,公公說,某人一歲多在巴西時,有回去動物園,不知道看到什麼動物,便跑著用葡萄牙文大喊「害怕」。
雖說語文這東西,小時候學會了,長大不用也就會忘記。但是小J畢竟是美國人,他無論如何還是要會說英文。我並不打算跟他說英文,因為我的英文說得不好。看來我也只能讓小J從DVD或電視節目中學道地的英文了,想到得讓他開始看電視,我其實很掙扎。忘了是哪本書看到的,我們學外語時,會用母語的發聲方式去學其他語言,因此很容易說有怪腔怪調的外語。但是幼兒學語言的方式跟成人不一樣,如果他們早點學,他們很容易學會不同語言。
這讓我想到,我的母語其實是兩種不同的客家話。我小時候還能幫我媽和奶奶翻譯,因為她們說的是不同的客家話,彼此聽不太懂對方講的那一種。但是上了小學,不太講客家話之後,我的母語就漸漸變成「外語」,到了十幾歲時,我媽說我講的客家話,聽來簡直就像是外國人講的一樣。現在我會說客家話已經很少了(而且會把兩種客家話混講),雖然還聽得懂幾成。
根據《卡爾‧威特的教育》,老卡爾‧威特等小卡爾六歲時,把德語運用自如時,才陸續教他法文、拉丁文、英文和希臘文等。小卡爾八歲時,就已經會六種語言了。
我當然不可能等小J六歲時,再讓他學英文,因為他五歲就得進正規的幼稚園,如果到時不會說英文,這個黃種小孩在白種人為主的學校免不了被排擠。
六歲才學的語言,有可能變成一個人的「母語」,如果持續使用的話。這不但是我的親身經驗,也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伊利亞斯‧卡內提在他的回憶錄《得救的舌頭》所提到的。卡內提出生於保加利亞,他的母親是西班牙裔猶太人。他出生的城市有各種歐洲人,「一天之內你有可能聽見七、八種語言」。但是他後來用德語寫作。
其實卡內學德語的時間並不早,八歲才開始。他小時候雖常聽到他父母用德語交談,但他聽不懂。因為那是他父母的「秘密語言」,講悄悄話用的,不跟他說,所以他無法理解。直到他父親過世後,他母親便決定教他德文,而且用讓他很痛苦的方式教他德文:「她自己更需要用德文來與我交談,那是她最信賴的語言。她在二十七歲遭受到一生當中最大的變故,失去了我父親的傾聽,終止了與父親之間的德文交談,最強烈的感受是,她再也不能用自己最鍾情的語言來表達。德文在她的婚姻當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失去丈夫令她不知所措,因此她亟欲讓我代替父親的位置,因而當我一開始的表現不如她所預期時,她簡直無法忍受,因此強迫我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一個對普通孩子而言是不可能的成果。她成功地把德文確立在我心中的深處,那是遲來的母語,在真實痛楚中培養成的母語。(p.94)」
看了這段,我想我無論如何要讓小J講中文,因為英文不是我的母語,我沒辦法用英文表達我所有的感受,我必須用我的母語跟自己的孩子溝通。
類似的感受,也發生在某人博士班指導老師的母親身上。某人的老師L是所謂的ABC,不會說中文,他的父親是中國出身的知名科學家,與他的母親在美國相遇、相戀乃至共組家庭。L的母親在美國念大學,英文講得很好,但是她在死前三個月,一句英文都不說,只跟她丈夫講上海話,即使她已在生活美國幾十年,英文形同她的母語。至於L為何不會說中文?我猜是因為他是第二個小孩的緣故,因為他哥哥會中文,聽說讀寫都沒問題。當第一個小孩上學、開始講英文之後,第二個小孩很快就會學著講英文,如果家長沒堅持,第二個小孩可能就漸漸不說中文了。
從諸多例子來看,外國人要在美國(或其他國家)讓下一代子女繼續說自己的母語,需要多一點的堅持。至於要抓到最好的時機,讓小孩學會父母的母語和本國的國語,從前述例子看來,八歲前應該都算黃金期。最重要的,當然還是持續使用,語言能力才不至於退化。至於上學能不能幫幼兒提升語言能力,我想最大的因素還是來自於父母,畢竟上學的時間有限,在家的時間比在學校的時間長多了。
由 Debby 發表於 January 23, 2009 12:07 AM如果五歲就一定要上正規幼稚園的話,我認為是不用特別學,到幼稚園後沒多久就學得到了。
或許DEBBY可以去看些講兒童語言學習的書。就我所記得的,五歲前兒童學習語言的方式,都是當母語在學,不是我們想像中那種一種語言一ˇ種語言循序學習的方法。
由 whiteg 發表於 January 23, 2009 03:59 AM簡單說說我對移民第二代學語言的看法:
1. 幼稚園之前,孩子間比較不會有排擠的問題,語言不通只是剛開始不會玩在一起,隨著園方的居間協調照顧,孩子自然會與同儕發展出相應的語言能力。小學之後,圈子的劃分會越來越明顯,如果這時才入學而英文完全不通,開始一定比較吃力。如果孩子個性內向加上老師戴了有色眼鏡,孩子的問題可能從孤立排擠變成被捉弄或自閉。如果孩子個性外向,校方也很歡迎與宣導文化的多樣性,長期看來不論語言、心理,都不會有任何問題。
2. 孩子的語言主要是跟同儕學的,尤其青少年之後,父母師長的影響幾乎趨近於零。商周出版的《教養的迷思》(by Judith Harris,洪蘭譯)對於這點有很精采的舉例與解釋,不妨找來看看。
3. 延續上一點,因為語言主要是跟同儕學的,所以對學習一個全陌生的語言,看電視不會有直接的幫助。如果有同儕作為溝通互動的對象,電視節目才會有幫助,也才能從中獲得語言發展需的原料(我終於瞭解為什麼看了一輩子的小叮噹,我一個日文句子都造不出來)。
4. 還是延續上兩點,語言的發展來自溝通的需要,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他們從同儕中吸收語言極為迅速。所以儘管孩子在家時間長,到了青少年期,如果父母只會問「功課做完了沒?」「數學會不會要不要補習?」「去哪裡?」之類讓孩子愛理不理的問題,母語的發展一定停滯。如果與親子間的溝通總是伴隨這種關心式的壓力,孩子甚至會排斥繼續說母語。(其實很多中國父母都懂這點,但話一出口還是只會念經)
5. 長遠來看,英語(或在地語言)的發展根本無需操心,真正難學的還是父母的母語。
由 阿威 發表於 January 23, 2009 08:25 PM謝謝阿威的分享。Judith Rich Harris的《The Nurture Assumption: 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有了增訂版,不過還沒上市。
關於跟同儕學語言這一點,跟某人對他認識的第二代移民的觀察很接近。他認為,小孩上學之後,語言發展就不受父母控制了,第二代移民的小孩都跟其他小孩講英文,不肯跟父母講父母的母語。
看電視不是學語言之道,這我之前在別的地方看過。就像我們看日劇,也頂多只能學一兩個單字而已。
與其說我操心小J的英文能力,不如說我擔心他在學校的適應狀況。他比較內向,跟我弟有點像。我弟以前剛上托兒所時,被同學欺負得很慘,被同學咬、被同學裝沙子到衣服裡等。不過,那發生在台北的托兒所,當時沒有語言問題。如果小J很幸運,碰到和善的同學,那我會擔心的是他學習的狀況。從《養男育女調不同》來看,他如果學習跟不上,到時被認為有注意力缺失問題,甚至弄到被開藥,那就不妙了。
個性對學語言、適應等方面,有滿大的作用。某人的表妹和表弟移民美國時,前者念國中,後者念小學。照理說,應該是念小學的適應比較快,而且女生比男生有更多的人際圈圈的問題。結果卻是念小學的表弟適應比較差,因為他個性比姊姊內向,不像他姊姊那樣,一下就如魚得水了。
(回whiteg:)在考慮讓他兩、三歲或者五歲開始上學和學英文,我主要考量小J與人溝通不良的陣痛期。兩、三歲不愉快的經驗,長大就忘了,因為我們最早的記憶多半從四、五歲開始。五歲不愉快的經驗,可能到滿大都還記得,這對學習可能有點不利。而且五歲會說的字彙比兩、三歲時,多太多了,一比就顯得落後很多。話又說回來,為了減少這個陣痛期的衝擊,要犧牲多少母語的學習,也是我們得權衡的。
《Learning a New Land: Immigrant Students in American Society》提到美國每五個小孩就有一個小孩是移民者的小孩。大多數都會學英文,主要是從電玩和鄰居身上學英文。有些小孩很幸運,靠著良師益友或父母,得以在此上大學,把這裡當作成就他們夢想的土地。但更多的孩子,前五年的生活充滿失望、挫折和夢碎的感覺。
再一次,深感前路艱難。
要不要送小孩去托兒所真的是一各很掙扎的決定,
我們家是爸爸美國人媽媽台灣人,
現在定居在日本,
夫妻倆在美商上班,
日文非常非常的破,
我家妹妹現在快1歲,
因為我們日文不好無法跟日本托兒所老師溝通,
所以小孩去上國際學校的附設托兒所.
托兒所的壞處真的是很容易生病,
尤其這個年紀的小孩很愛咬東西,
玩具幾乎是大家咬來咬去,
要不被傳染生病很難.
為了這個問題我想過很多次要辭職自己帶,
(我的工作是半天制,小孩半天去學校,中午我就帶回家自己帶)
可是最大的考量是她會失去穩定和外界接觸的機會,
日本的民族性強,加上語言不通,
要找到可以互相交流小孩年紀相仿的媽媽很難,
而且我住的這裡冬天很長很冷,
冬天帶小孩出門玩的機會不大.
她去學校是真的學得到比較多東西,
接觸不一樣的人和小孩,
接受不一樣的刺激,
這點是我一直無法下定決心辭職的最大考量.
但是看到她又被傳染生病受苦,
心裡也很難過.
至於語言問題,
爸爸和學校都是說英文,
我是和她說中文,
出門的話聽到的是日文,
爸爸會擔心她語言混淆,
不過我是覺得小孩無論怎樣,
最後還是會以他上學體制的語言為主,
所以小J或許剛上學時會比較落後,
但是小孩學得快語言應該不會是問題,
我個人是比較重視小孩的人際關係和技巧,
或許可以考慮帶他去上類似Gymboree的課,
從遊戲中讓他多和外界接觸,
活潑一點的話以後上學說不定會適應的比較輕鬆.
謝謝嘉嘉的經驗。家長和寶寶的確都需要和外人交流啊。
Gymboree的Music & Play口碑不錯,我剛好有折價券,改天有空時,會帶他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