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03, 2020

從英語程度看美國的防疫和選舉困境

五年級的小P前兩天做了Lexile藍思分級測驗,結果是1396L,比上次的1210L進步186L,算是進步幅度相當大的。昨天晚餐時,他跟我說,老師告訴他,他的程度比紐約時報(1380L)的Lexile還要高。我一聽,這正好給我一個線索,去研究我這幾個月持續觀察和想要探究的一個問題。

不過,在那之前,我想先知道小P的英文程度到哪了。一查才發現,他已經到了可以念大學的程度(1300L +),比十二年級(高中最後一年)還要高。這只是指英文程度而已,並不代表他有相當的背景知識可以理解大學一年級程度的知識。這同時說明紐約時報是訴求英文能力達大學程度以上的人。

我記得,以前大學時的某門必修課的教科書或教材上寫著,美國新聞寫作是針對國中二年級的程度。不過,我到美國後,發現不同媒體的用字程度有相當的差異。因為訴求對象不同,在平時就有分眾的效果,在選舉的時候,更可以在不同媒體的臉書頁討論發現讀者差異。

既然知道可以用Lexile藍思分級測量,我很快就找到不少相關資訊。根據"College and Career Readiness: Through the Lens of Lexiles"所列,SAT/ACT考試的程度是1180L,要考過美國公民(包括看報、投票和當陪審員)則要1230L。

在媒體內容方面,紐時不是程度最高的,最高的是英國的路透社(Reuters)1440L,接下來依序是紐約時報1380L,華盛頓郵報1350L,華爾街日報1320L,芝加哥論壇報1310L,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1310L,今日美國1200L。

有意思的是,美國報紙的英文在英語世界裡,不算難的。根據一份評估國際英文報紙文本難度的論文Text Complexity of English International Newspapers in a World Preparing for College and Career第三頁顯示, 國際英文報紙裡,英文程度最高的是埃及公報(The Egyptian Gazette)1440L,阿曼觀察家日報(Oman Daily Observer)1430L,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1430L。這份媒體名單裡,不乏亞洲國家,包括卡達、新加坡、中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巴林、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以色列、韓國、日本、印度等;香港的南華早報也在榜上。但沒有台灣。

英美主要的新聞通訊社裡,路透社、美聯社都被評估,以財經資訊為強項的彭博社呢?從事搜尋引擎最佳化和公關顧問的Adam Sherk,用Google的閱讀分級來評量新聞媒體內容,最多進階內容的三家媒體是彭博商業周刊(11%)、紐約時報(7%)和路透社(7%)。

通常媒體的內容定位跟市場定位有關。所以先回到美國(市場)的概況。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19公布的數字,有大學學士以上學歷的比例是31.5%。同單位在2020年公布的數字則顯示,在過去十年歸化的公民裡,47.4%有大學以上學歷,高於本土出生和更早歸化的公民;39.4%在2019年歸化的公民有學士以上的學歷,28.1%有高中學歷。在2019年,白人有大學以上學歷的為40.1%;黑人有大學以上學歷為26.1%;亞裔為58.1%;西語裔為18.8%。 從這些數字來看,名列美國前十大報的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和芝加哥論壇報等,都算是小眾或分眾媒體了,因為很多人沒有能力看那麼難的內容。

西語裔在美國受教育的程度偏低,加上人口普查局在2013年公布的資料顯示,只有41%的西語裔能說流利的英語,所以西語裔的媒體使用狀況,是我最好奇的。打從本縣從有疫情報告以來,西語裔集中的某個大城一直是本縣疫情最嚴重的地方。

有人說,因為很多西語裔從事必要工作,不像其他工作的人可以居家避疫,而且某些必要工作(農牧業)的工作場所或宿舍都是人力密集的地方,防疫工作不容易做,所以染疫率高。我不否認有這可能,但我有幾次上街時,看到一些讓我納悶的現象。例如,在Costco鼓勵一家只要一個人去採買時,我看到有西語裔依舊全家出動去逛超市,而且戴口罩不遮鼻子。六月底我去Target買文具時,有個年輕的西語裔媽媽在店裡推著推車,一手抱著嬰兒餵奶,胸前沒用哺乳遮巾,她也沒戴口罩,如果有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在她附近,她們母子很可能都會被傳染。我因此好奇,西語裔如果英語不好,是否有自己的西語媒體管道可以接收最即使的疫情資訊?本縣有緊急資訊網站,有多少西語人口會上去查看?雖然現在人人都有智慧型手機,但不代表人人都習於利用工具去閱讀和查詢必要資訊。在看到相左的資訊時,教育程度較低的人們能否利用資源去判斷資訊的正確與否,是另一個問題。知名的歷史學家哈拉瑞綜觀人類的過去,針對這次疫情,他說,對抗病毒,人類的最佳防禦是「資訊」。所以,站在公衛的角度來看,有必要為這些教育程度偏低且英文能力有限的族群打造一個特殊的資訊管道,讓他們也有充分的資訊做出應變,才能有效地防止疫情擴大。

回過頭來看,美國亞裔其實在家裡不說英語的比例比西語裔還高,根據﹝語言多樣性與英語精通度〕一文,高達77%的亞裔在家說英語以外的語言,而西語裔在家不說英語的比例是75%。在這些亞裔中,以說中文(包括國語和廣東話)的比例最高,高達兩千七百萬人。之後依序是他加祿語(菲律賓)、越南話、韓語、印度語、日語等。這當中高達35%的亞裔的英文程度非常有限,這比例其實和西語裔相當。

在英語程度不好的亞裔裡,有族群差異。53%的越南裔有英語欠佳的問題,華裔有46%,韓裔有45%,泰裔有45%,柬埔寨裔44%,孟加拉裔43%,寮國裔42%,苗族(Hmong)41%。相形之下,英語程度欠佳比例較少的,依序為:印度裔22%,菲律賓裔22%,日裔24%,斯里蘭卡裔25%,巴基斯坦裔27%,馬來西亞裔30%,印尼裔36%。因為語言的問題,造成語言孤立的,以越南裔家庭最多,高達34%,緊接著的是華裔(30%)、韓裔(29%)和孟加拉裔(25%)。

這種人因為語言問題導致無法融入美國社會,在此次美國大選中,其實有很多問題。我最近看到兩篇報導,都是跟越南裔有關。紐時「政治導致家庭分裂,他們現在呢?」就提到一個越南裔家庭分裂投票的例子,第一代的越南父母接連兩次都要投川普,但25歲念醫學院的女兒不願意,雙方歧見甚深,都認為對方被洗腦。第一代父母的資訊來源都是臉書的越南社群,堅信拜登有一半的票都是非法的。德國之聲的「越南裔美國人 為何支持川普?」提到,越南移民當初很多是因為逃離越共統治而到了美國,他們堅信共和黨是反共的(這點跟佛州的古巴裔很像),所以支持川普。但年輕一代越南裔在美國成長,接觸到不同族群的人,反對歧視,所以不能接受川普的言行。這篇報導引述不少越南裔作家兼學者阮越清(Viet Thanh Nguyen)的看法,當中提到越南老一輩都從越南語管道獲取資訊,因此年輕的一代創辦一個雙語網站,上頭的資訊都是查證過的。

我很好奇那個網站的使用者多嗎,成效如何,但我想恐怕有限,因為同樣的困境發生在中文使用者上。這次大選讓我詫異以前在超市前發免費報的某反共華人宗教團體勢力變得如此之大,現在有報紙、電視和網路電視台等,而且有多種語言,台灣的豬油媒體等常轉載,收編了不(能)看美國主流媒體的群眾。我認識的本地川粉恐怕都是這個媒體的讀者,一位號稱非常討厭中國人但配偶是中國人的台灣川粉的言論都是這種調調,之前她每次傳來這些錯誤的訊息,我都花時間找了正確的英文資訊傳回去,但她依舊傳那些很有問題的文章來,我想她大概不看那些英文新聞。她有天傳了篇最早是簡體字寫的歧視黑人文章後,我忍無可忍跟她說不要再傳這些東西給我了,我受不了那種一面抱怨中國打壓台灣,一面轉個身在美國和中國人一起歧視其他種族的人的態度,到底憑什麼?她還反問我要繳稅給黑人嗎?她跟那些越南第一代差不多,難以溝通。

沒想到,新加坡朋友是另一個川粉。她聽了我解釋很多事後,很詫異地說:「我們看的東西不一樣。」然而,我們的見解不同,可不只是我們看的媒體不一樣而已,她有很多基本認識是錯的。例如她說美國這次投票率99%。我說沒有,是六成多,這在民主國家已經算很高了,投票率近百只可能發生在共產國家,如果他們有投票的話。我解釋那個99%是開票率,她聽了很困惑,反問:「是嗎?」我又說,這次是因為通訊投票,不然那些領時薪的工人是不可能去投票的,不然可能有小孩要挨餓。她問我:「不是有投票假嗎?」我說美國沒投票假。她一臉驚訝又問:「是嗎?」後來她說,日本是最支持川普的國家,支持率100%。但最挺川普的亞洲國家明明就是台灣啊,不過42%,這已經在亞洲國家中算很高了,同個調查中並未包括日本。耐人尋味的是,她的原籍馬來西亞和現籍新加坡都是非常支持拜登的。她為什麼這麼挺川普?恐怕跟看那個反共宗教媒體有關了。

這個朋友的英文能力不差,在亞洲也有大學學位,但是對政治的基本認識不多。由她的案例看來,移民局增加移民考試的題庫,提高考試的題數等新措施,是有必要的。新移民應該多了解美國的基本運作,否則投票時,他們的選擇將會影響美國的未來走向。

這次選後有個梗圖,是連環漫畫式的:第一圖是有個戴紅色「讓美國再次偉大」帽子的人看書,書名是「拜登如何竊取大選」;第二圖是那人把書打開,書上寫著「他讓更多人投票給他」;第三圖是戴紅帽的人流下眼淚,下方寫著:我希望我看得懂。這梗圖在某種程度上描繪英語不通的西語裔和亞裔川粉的狀況,他們有某種定見,雖然也想知道事實的真相,但能力不允許。

如果說,今年的疫情和總統大選,讓我看見美國未來改變的契機,那一定是在教育和媒體上。有媒體說,拜登上台後的危機之一,是有近半的人不信任他,而這近半的人,比起另一半的人,可能有教育程度偏低、英語能力較差、資訊能力較弱等問題。這些都是需要紮根很久,成效又很慢的工作。然而,我們希望未來溝通更順暢、必要資能訊迅速傳布和假消息能被釐清的話,很多事不管該難都要做。而新移民個人能做的第一步就是永遠不停止的學習,學習認識這片新的土地。

由 Debby 發表於 12:25 AM | 迴響 (0)

February 24, 2020

耳朵感受的世界——我聽播客的日子

洗碗是我最討厭的事。雖然我們家有洗碗機,幾乎每天都會開洗碗機,但還是有很多事,被我歸類為洗碗,諸如把餐桌上的碗盤收到水槽,清除殘羹,稍微清洗後放進洗碗機;清洗各種鍋子(飯鍋的內鍋、湯鍋、平底鍋、炒菜鍋等)、小孩的水壺等不能放進洗碗機的東西;清洗流理臺和瓦斯爐;清潔餐桌等。這些事每天至少還是要花去一兩小時,過節時更久。我總覺得那是一段浪費生命的時光,想要同時做點什麼,以解除這種厭世的感覺。於是我在2015年開始用手機聽起播客,轉眼至今差不多五年。

剛開始時都不知道要聽什麼。想到一些有興趣的人物,卻搜尋不到任何相關結果。於是下了大量關鍵字去找節目,所以這幾年來聽的節目從美國、英國到中、港、台都有。可惜我只懂英語和國語,不然我能聽的節目更多,耳朵裡的世界可以變得更大。香港的播客頻道非常多,但我聽不懂廣東話,於是只能聽「香港電台︰大地書香」,主持人雖然經常講廣東話,但很多來賓是講國語的。碰到來賓講廣東話時,我只能跳過。這些播客不管是讓我學習新知識、增加對不同國家地區文化的認識、了解別人的故事,或是理解時事,我感覺自己跟世界重新搭上線。

去年底我發現台灣似乎有播客熱,於是我又重新搜尋「鄧惠文」,然後很驚喜地發現,她的節目終於有了播客,就在「九八新聞台」裡。

不過,我之後每天打開我的Podcast app,看到NEWS 98頻道未聽的節目數量,都很崩潰,因為不管我再怎麼努力,常態就是五六十集,他們每天都會增加幾個新節目。但我訂閱了九十幾個頻道啊!我不可能整天都聽NEWS 98,我還有其他頻道的節目需要聽,從未聽的節目表裡消掉。不然我的手機記憶體很快就滿了,那我就不能用拍照的功能了。

這時只好慶幸,我前年中換手機時,在小容量的iPhone 8和大容量的iPhone 7中間,我最後選擇了後者。不然,我就要像用前一支手機時那樣,整天都要刪手機裡的照片或播客,不然整個手機像當機了一樣,根本不能拍照或新增任何檔案。

然而,就算手機勉強能塞那麼多檔案,我的時間終究是有限的,聽不了那麼多節目。所以我很希望NEWS 98能把他們的節目分別放到不同的頻道裡,這樣我就不用三不五時手動刪除某些節目。

說到播客上的台灣廣播節目,數量出乎意外地少。在我看來,廣播電台現在用電腦處理聲檔,應該很容易就把節目上架到播客上。但從2015年到現在,我不過就聽到新竹IC之音的兩個節目:陳蕙慧主持的「經典也青春」和沈春華主持的「春風華語.聚焦台灣」,前者我聽好多年了,後者是去年底才發現的。

東吳大學政治系劉必榮教授在新竹IC之音有個「全球脈動 劉必榮焦點觀察」,內容似乎跟他的播客節目「Dr. Liu 國際新聞摘要分析」不一樣。他的播客節目是台灣少數長期講國際政治的國語節目,而且做好多年了,但似乎在2018-2019年有段時間中斷,2019年底他又重開了播客節目。他每週的節目告訴聽眾當週概要的國際時事,像是政治系教授的週記。如今可以比美的節目,就是NEWS 98裡陳鳳馨的「財經起床號」,她的對談人是台大政治系的蘇宏達教授。另一個屬於一樣的大分類,但調性不同的節目,就是鄭麗文和東海大學跨領域日本區域研究中心主任陳永峰對談的「世界一把抓」(NEWS 98)。不過鄭麗文現在去當立委了,現在都是陳永峰唱獨角戲,或許是為了要排解一個人主持的單調,他現在在節目裡教日語又唱歌,非常忙。我通常聽到別人自稱「老師」,就會倒彈,就跟聽到別人自稱「先生」或「小姐」一樣難受。不過我聽了兩個自稱「老師」的播客,一個是「世界一把抓--陳永峰說日本」,另一個則是趙安安的「安安老師的心理課」,後者是找不到鄧惠文節目時聽的心理類節目。

我曾搜過好幾次中廣和其他幾個廣播電台,但都沒有結果。很久以前我似乎曾聽到中廣青春網的節目,但把節目放上去的人沒在標題列標明那集的內容,似乎只有日期,我就沒有興趣訂閱了,畢竟有太多節目要聽了,沒必要在黑暗中摸索。

ICRT也有播客節目。以前在台灣時,為了學英文,都會聽ICRT。然而現在英文播客節目太多了,就沒必要去聽ICRT。ICRT可能有想到這個弱點,所以他們的節目都是跟台灣有關的,像是"Taiwan Talk", "Taiwan This Week"之類的。可是我的興趣太多了,就沒訂閱這些節目。

偶然間查某個關鍵字時,發現洛杉磯區AM690(URadio AM690)電台的播客。同樣是廣播電台轉的播客,NEWS 98和IC之音的節目都會去掉廣告,但URadio AM690的路況和廣告都沒去掉,所以也許我是在那個節目在空中播放半個月後用播客聽的,我仍然要被迫聽當時的路況和廣告,這實在太不體貼了,我就沒興趣訂閱了。

前陣子要過農曆年,我弟照例要回老家祭祖,因為他結婚多年還沒有小孩,親戚過年時都會問敏感問題問到他無力招架,所以我就介紹他聽「大人的Small Talk」,裏頭有一集講過年見親戚怎麼聊天,另一集講男人在婆媳間的角色。我弟聽了說還不錯,問我還有什麼節目可以聽。同時間「馬力歐陪你喝一杯」也有一集講過年怎樣回答親戚的問話,但我沒時間聽,不知道是否合適。所以播客標題下對很重要,聽眾在某些時候看到,覺得有急迫性,就會趕快聽,不然就先放著了。

台灣的播客節目畢竟起步得晚,我早期倒是聽了不少中國大陸的節目,他們跟文學、閱讀有關的節目滿多的,有些就是專門念書或文章的。許知遠「單讀」本來是我滿喜歡的節目,但某次旅遊前刪掉(手機容量滿了),之後就再也找不到了,不知道許知遠是否還有做播客。既然聽了許知遠,那時也想找梁文道,但沒找到便作罷。後來許知遠節目不見了,我也就忘記梁文道。今日再想起,發現梁文道在2018年開了「梁文道·八分」播客,但我的手機不知何故,卻加不了,看來我需要好好消掉很多節目才行。

另外兩個我聽了很多年的中國大陸閱讀或書籍節目,分別是「輕閱讀」和「聲音圖書館」,前者有時唸書,有時會有訪談,後者則主要是主持人簡介書籍內容或唸書。聽中國大陸播客最大的挑戰是,他們很多字的發音跟台灣不一樣,聲音美學也不同。每次聽到他們把「暴露」唸做「豹路」,我就想到「暴牙」或「刨光」,覺得渾身不對勁。「輕閱讀」有次請人唸海子的詩,那人才唸兩句,我馬上就把耳機拔掉倒在地上,像死魚一樣腹部朝天,後來聽別的洗了耳朵才恢復過來,如今想來還心有餘悸。他們怎麼能找像解放軍一樣的可怕聲音來唸有陰鬱氣質的海子的詩呢?真是太沒有美感、太可怕了。那個節目只要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國共內戰之類的部分,我絕對不聽的,否則我這個平常低血壓的人血壓會往上衝高到血管爆掉。所幸他們平時不太做那類政治性節目,不然我就不聽了。後者最近唸了「82年生的金智英」,所以我終於知道那本書是講甚麼了。亞洲的書還是要靠亞洲的節目來理解。

另一檔節目是「一席」,這個算中國大陸的Ted Talk。我想聽這節目的台灣人應該很少。這節目可以聽到中國大陸的發展脈動,也有一些有意思的台灣講者,而且我在其他台灣節目都沒聽過這些講者,像是樹醫生詹鳳春,因為她放了一些照片,所以還是看影片較好。

不知不覺發現我最近聽了好多國語節目,幾個月之前我還是聽英語節目為主,顯然是因為NEWS 98的節目壓力導致的結果。看來我得好好整頓我的播客資料庫了。

由 Debby 發表於 04:29 PM | 迴響 (0)

February 14, 2017

尼爾森不倒,台灣媒體生態不會好

離開台灣這些年來,看過的台劇用兩隻手應該可以數完;看過的中國大陸電視劇和節目,倒是用兩隻手數不完。這兩三年看過很多檢討台劇問題的文章,昨天又看了一篇【台劇的現況和困境 數據告訴你真相】,該文的數據首先來自尼爾森收視率調查報告,看到「尼爾森」三個字,我覺得用他們的報告來分析市場的話,根本就是請鬼抓藥單。

去年或前年,有回看到朋友貼了一篇抨擊尼爾森收視率調查的文章。我點進去看之後,又拉回文章前端去看發表時間,是最近的文章沒錯。我感覺眼鏡要摔爛了,因為文中提的那些問題,在我大四上「媒介經營與管理」課時,老師和我們都討論過,我們一直期待有新的變革,能帶來新的氣象。當時網路應用遠不如現在。而今,在電視前看電視節目的人,恐怕比在電腦、手機,或透過網路在電視上看節目的人少了,但是尼爾森收視率調查的方法卻萬年不變!過了十多年,依舊沒有一點與時俱進的跡象,這樣調查出來的結果,廣告主和電視台居然接受,我感到很不可思議。

在媒體工作的朋友,已經越來越少了。大家都說不景氣。過去在各種媒體裡,電視台的工作曾經有過令人羨慕的高薪,但現在不是了,這兩年甚至聽說有電視台要倒了。就工作機會減少的角度來看,這也許是壞事。但是就給台灣媒體一點新契機這點來看,也許多倒一點電視台,最好尼爾森也倒,讓我們這些對台灣媒體有期待的人,增加一點新希望。因為台灣媒體這些年簡直就是進入泥沼之境,看不出有一點翻身的可能。

所有學過研究方法的人都知道,調查方法若有一點偏差,出來的結果可能非常懸殊,遠離事實。尼爾森收視率調查是來自美國的,而美國人這些年也一再研究怎樣精進調查技術,因為傳統的方法已經不敷所需。我在此聽過所有的人談起各種調查,不管是打著怎樣的名號,大家的反應都是予以拒絕,沒有人會想要提供資訊給調查公司。那麼,願意主動提供收視行為給尼爾森的人,或者接受調查的人,會是怎樣的族群?這是值得玩味和研究的課題。

主導台灣媒體生態的尼爾森公司,到底對台灣的媒體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態?我不太相信他們不知道時代的變化,不會用智慧型手機看各種影音app等。台灣傳播學者對他們的批評從沒停過,他們也不可能完全不知情。為什麼他們就像一隻巨獸一樣不動如山?

我想起美國的菸草商曾經也是不動如山的巨獸,傷害多少人的健康,引起多少人的非議,他們都無所謂。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美國民眾就企圖攻打這隻巨獸。經過四十年,菸草商的力量最終在上世紀九零年代消減,與五十州州政府和解,簽署了巨額賠償的文件。

或許我們需要多一點耐心。也許時代轉換的力量,能夠消滅冥頑不靈的巨獸,讓大家有不一樣的生活。


由 Debby 發表於 11:05 PM | 迴響 (0)

January 29, 2013

用臉書打造私人報

來美國這麼多年, 我其實還保有以前在台灣工作時的習慣, 每天輪流在各新聞網站瞄一遍. 不過, 在中國時報被旺旺收購, 新聞標準改變, 以及被水果日報連續好多天的淫魔頭條氣到後, 我開始覺得應該改變自己的習慣和資訊來源了. 住在紐澤西的國中同學說, 看那些台灣新聞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我仔細想想, 其實也沒錯. 台灣現在的新聞多半以八卦和娛樂價值掛帥, 那些守望, 傳遞知識等老派新聞價值所剩不多了. 對我們住在國外的人來說, 看那些八卦新聞的確只是浪費生命而已. 雖然聯合報是唯一比較多美國新聞的媒體, 但是聯合報的美國政治新聞立場跟我們不合, 而且聯合報有時刊登的是美國八卦媒體的報導, 不看也罷.

有天在臉書上看到有人說他的消息來源就是臉書. 不過, 若是從臉書上我的台灣朋友提供的消息來看, 其實是很單一的. 有一陣子大家都貼士林文林苑的消息, 然後有一陣大家都貼核四的消息, 然後最近不少人都在養菇. 這些是我需要的消息嗎? 知道這些對我的生活和人生有任何幫助嗎? 我想我需要的不是這些.

有陣子訂閱我當時注意的兩位健康書籍作者的臉書頁, 所以固定從他們那接收一些健康資訊. 我有天突然想到, 我也可以從臉書接收其他我想知道的媒體消息. 所以開始搜查各大媒體的臉書頁, 一一訂閱, 同時也搜尋我有興趣的一些主題. 我陸續訂了三百多個網頁, 目前分屬十八類.

現在每次上臉書, 粉絲專頁動態總有很多東西可以讀.我覺得這讓我感覺回到以前工作時, 每次一開信箱都會收到一大堆資訊的情形. 但是現在跟以前有個很大的差異, 就是現在我訂的是我想看的資訊, 以前收到的都是別人想餵給我的資訊, 其實都沒有價值, 99.9%都會被我捨棄. 以前臉書的"發現粉絲專頁"都是台灣的網頁, 自從我訂閱很多美國的網頁後, 現在點進去都是美國的網頁, 臉書總算知道我想要什麼了. 訂這麼多訊息的壞處則是, 老是開太多網頁, 不但看不完, 還讓firefox當掉.

當然啦, 除了那些知識性網站, 我也需要一些eye candy. 那些美美的設計類雜誌和網站都有我喜歡的眼睛和心情調劑畫面.

或許也有人好奇我到底訂閱了什麼網頁, 所以野人現曝, 分享一些私房名單. 為了節省時間, 我不加連結, 有興趣的人複製後貼到臉書的搜尋列輸入即可找到.

親職類: Waldorf Early Childhood Association of North America, Living Montessori Now, Waldorf education, Conscious Parenting, 親子天下, Natural Parents Network

健康類: Sara的食食課課, 樓中亮_樓氏古中醫, 康健雜誌, Just Eat Real Food, 100 Days of Real Food, Everyday Paleo, Vegetarian Times, Delight Gluten Free Magazine, Natural News 中文網, 上下游 News&Market, Herbs & Oils World

反基改類:Food Inc, Gmo Inside, Non-GMO Project, Millions Against Monsanto by OrganicConsumers.org, Occupy Monsanto, The Cornucopia Institute, Eat Local Grown, I Support Farmers Markets, Grass-Fed Revolution

園藝類: "Grow Food, Not Lawns", "Growing Organic, Eating Organic", Mother Earth News Magazine, Horticulture: The Art & Science of Smart Gardening , GRIT Magazine, VegetableGardener.com, Birds & Blooms Magazine

媒體類: Los Angeles Times, NPR, Wired, WIRED.tw, Washington Post, Los Angeles Magazine, The New Yorker, CNN, The Economist, The New York Times, 纽约时报中文网, BBC World News,

設計類: Design Museum, Design*Sponge, Architectural Digest, Art & Interior Design, Interior Design Photos, California Home & Design, House of Turquoise, House Beautiful Magazine, Traditional Home, Domino Magazine, ELLE DECOR, Interior Design Inspirations

我本來以為也可以在google+上如法炮製一番. 可是不知道是我被臉書制約了, 還是google+真的比較複雜, 比較少人用, 我很難找到類似的頁面訂閱, 而且很難分類, 每次在google+查一陣都落荒而逃. 所以暫時就在臉書上打造我的私人報了.

由 Debby 發表於 10:36 PM | 迴響 (0)

October 06, 2012

迷了一夏天的《中國好聲音》

今年二月接連看完《我可能不會愛你》,《真心請按兩次鈴》和《小資女孩向前衝》(此三劇依喜愛順序排列)後, 好幾個月我都沒在電腦前看華語節目了. 直到七月中, 偶然間在水果日報看到一則關於中國大陸新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的23歲參賽者徐海星的報導, 隨手點了裡頭的動新聞, 然後就被徐海星充滿爆發力的美聲吸引了. 因為聽過老美唱歌, 總覺得亞州人難有渾厚的高音, 就有老美嘲笑卡啦OK是不會唱歌的日本人發明的.

這讓我在意外之餘, 在Youtube搜索同集的其他參賽者的影片, 然後就看到整個人都釘到椅子上了, 因為這些參賽者的水準真高, 節目的製作規格也很高, 那場地, 音響等實在不是以往我看過的那些台灣節目可比.加分因素當然還要加上四位導師彼此搶學員的戲碼,講評和他們的性格本色, 整個加起來我覺得這節目很強, 讓我一看再看. 這對我來說是很少有的事, 除了以前準備考試和為了工作, 我很少重複看一個東西. 看完第二集後, 為了更快知道節目播出訊息, 在臉書找到這節目的專頁, 毫不遲疑地加入了. 那時在臉書上為這專頁按讚的不過數百人, 現在節目播完了, 已經有兩萬兩千多人了.

反複聽歌之餘,我也不忘順手查查,然後就發現這節目的負面消息真多,光第一集就有好多名參賽者的背景受到質疑。之後別台大概眼紅這節目瞬間爆紅,也多所攻擊,標準的「人紅是非多」。 就我看來,這節目吸引人但也最有問題的部分,是他們在選手唱歌前播放的個人短片,還有在導師轉過來之後的自介。不確定是否為中國大陸個人表演節目的傳統,參賽者總是會表達最苦情或最刻苦的一面。以前就曾收到別人轉寄來的信,不到十歲的女生有很厲害的表現,之後講到父親過世,她多麼懂事,讓媽媽和姥姥一起掉淚。可能在中國大陸這種幾十億人口的地方,要出頭很難,上節目是很棒的爭光機會,不用這種方式,別人記不得。

我們這些觀眾並不清楚節目的規則,不知道節目組對參賽者在這部分有什麼要求,不過我認為就像履歷表,每個人總會想選最好的那一面。有些經歷略過不提,是因為自認是失敗的過往或不堪回首的回憶,他們不說,我倒不至於像中國大陸網民那樣認為是他們不誠實,而且有些的確是他們的個人隱私,外國的選秀節目也未必會呈現。至於那些把最刻苦經歷拿出來說的,也不見得是要搏取同情,也許就是他們心裡一個特別難過的關,讓他們期待有天能在這舞台上蛻變。而且導師在決定轉身與否時,只從聲音打動他們與否做考量,跟參賽者個人經歷無關. 我看這節目的重點也不在他們的背景上,觀眾對他們的故事大可不買帳。我其實覺得這個節目組在呈現選手個人的短片上滿厲害的,雖然做節目跟寫新聞不完全一樣,但抓最吸引人的地方的精神是一樣的。有些參賽者沒有太多故事,短片把他們能說的都說完了,剩下的就不怎麼精采. 像他們把吉克隽逸的個人特性在短片裡很快呈現,之後我看到另一個新聞類節目找四個人訪問吉克隽逸,或許是問得不好,就完全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 讓我浪費幾分鐘看他們的訪問。他們的個人短片會被節目組做一個個人標籤,就像新聞標題般,之後在進一步PK時反覆出現,例如多亮是「北漂男孩」,這似乎也是中國好聲音的特色。

最後冠軍梁博初登場的那一曲只播出幾秒, 因為年輕, 沒什麼特別故事, 他也不多話. 他有個歌迷稱讚他:"梁博,不苦情、不講故事、不死爸爸、不死媽媽、不苦著說就是想唱歌,不苦逼、不屌絲、不北漂、不求婚、不演戲,不轉音、不港臺腔、不玩花花腸子,台下表情都少,上來甩膀子彈吉他,唱普通人能聽懂的歌." 這些優點其實就是拜他的那段沒完整播出, 而且個人經歷少所賜, 沒想到竟被當作比較好的地方. 不過可見有些人對那些從個人背景出發的花招感到厭煩, 既然是好聲音, 那其他的應該都不需要了。

這些個人背景往往成為眾多中國大陸網民人肉搜索的依據, 甚至有人偽裝成參賽者設立微博. 中國好聲音為了解決大家的疑問, 又拿了另一個廠商的錢, 做一個《酷我真聲音》的訪談節目, 由主持人華少或導師楊坤詢問那些爭議學員一些背景問題, 讓他們澄清網民的誤解, 也讓他們有機會問一兩個問題. 這又是中國版The Voice的特色了. 選秀節目做成這樣, 完全就是無聊人太多了. 我強烈認為第二季應該拿掉那些個人故事的部分, 就算網民再針對參賽者的造型做任何評論, 那都是他們做為粉絲的特色(粉絲是很瘋狂的, 有些會恨不得侵入他們喜愛的人家中), 節目單位和參賽者就會少掉很多紛擾. 有則舊聞提到那英等人和節目組意見不同:"我們和節目組商量節目不要脫離軌道,不要老在節目中哭身世,痛說家史。" 既然大家都不喜歡, 那更應該去掉這部分。

中國大陸在節目製作時為參賽者訂的標籤, 有時誇張到讓人覺得很難以忍受. 因為徐海星, 我看了《花兒朵朵》四強的最後演出, 看到他們把黃夕倍稱做"神"或"神婆", 我覺得難受, 雖然她唱得不錯, 但是神不會同意她可以因此離開凡人之軀. 那節目也是驚人的華麗, 可惜她們的歌不若中國好聲音裡的那樣打動我.

除了瞄了其他的大陸選秀節目, 我也看了一下台灣的《超級星光大道》, 這是為了劉悅和平安(當著迷的觀眾真辛苦, 到處看來看去). 《超級星光大道》的音響和場地完全被比下去, 製作水準差太多, 評審也不特別有意思, 於是我又轉台回《中國好聲音》.

從第一集看到最後一集, 我還是最喜歡第一階段的"盲選"部分, 導師都背對參賽者, 完全靠聲音而決定轉身與否, 不被外型或表演等其他因素干擾或迷惑. 因為鄭虹引起的爭議, 我找了她在中國大陸另一個選秀節目《中國達人秀》的影片來看, 然後意外發現黃舒駿和伊能靜也在中國大陸的選秀節目當評審(疑問: 後者很會唱歌嗎?). 黃舒駿在鄭虹唱完後, 很尖銳地針對鄭虹胖胖的體型問了鄭虹差點回答不出來的問題, 雖然黃之後告訴鄭要怎麼回答, 可是這姿態太高, 不讓人欣賞, 所以我完全沒興趣繼續看那節目. 相比之下, 中國好聲音的評審的態度就令人欣賞的多. 第二集裡, 董貞戴帽子又加面紗, 不肯以真面目示人, 後來她說因為有人批評過她的長相, 讓她很受傷. 向來對晚輩很慈愛的劉歡的一番話, 讓董貞最後還是露臉了. 這節目的導師和參賽者的互動, 也是很有意思的, 雖然有時有意外的加碼演出. 這導師組合在我心中立有不敗之地的原因還有一個, 就是有台灣來的庾澄慶, 他似乎跟我一樣, 聽到歌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歌就沒興趣. 如果全是中國大陸導師, 再加上參賽者的一堆"紅歌", 我不會想看的. 不過, 如果有人唱"中華民國頌", 我倒是想聽聽新時代歌者的聲音詮釋.

第一輪的時候有三組台灣參賽者入選, 可惜到第二輪PK時, 全都出局. 我覺得最有機會晉級的張玉霞輸給新疆來的多亮, 雖然我滿喜歡張玉霞的, 但多亮那場的演唱很動人, 那英顯然被打動, 所以選了多亮. 看到第三輪PK時, 評分方式變成導師評分佔一半, 另一半由九十九位媒體代表投票決定. 媒體給徐海星好難看的票數, 我覺得這種計分方式太殘酷了. 媒體代表不見得有好耳朵和好的音樂素養, 他們只是掌握了公器, 說不定那些網上流傳的"黑幕"是某些媒體製造出來的. 讓他們來決定選手去留, 會有太多外在因素干擾. 張玉霞眼睛看不到, 外形也不佳, 會被媒體投票成怎麼樣, 非常難說. 與其讓她承受難堪的結果, 早一點輸給那英偏愛的男學員也不見得是壞事. 而且張玉霞在最後一集提到她就要出專輯了, 也算是不錯的結果, 希望她的專輯在海峽兩岸都能大賣.

然而, 張玉霞敗北回台之後的新聞非常令人納悶. 報導提到:"她日前參加「好聲音」晉級賽時,第一回合預定演唱的「又見炊煙」被改成「傳奇」,第二回合演唱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因連日勞頓影響體力而落敗。" 雖然我希望她晉級, 可是看到這種報導都忍不住要問:"到底事實是什麼?" 看節目的人都知道, 進入導師門下後第一次PK, 不是自選曲, 而是由導師兩兩配對, 共唱一首指定曲, 獲勝的人才有機會唱自選曲. 所以不能說成節目單位故意找碴, 臨時要她換歌. 至於疑似在臉書批評《好聲音》不公平的卓義峰, 我覺得他兩次演出都不特別出眾. 也許失敗的滋味不好受, 可是有時解釋失敗的理由, 不如什麼都不說.

聽完第一輪, 我反覆在電腦上播放的是:徐海星, 李代沫, 張瑋, 鄒宏宇, 張玉霞, 王韻壹, 多亮, 丁少華, 金志文, 鄭虹, 金池, 李行亮等. 第二輪結束, 名單少了一半, 張瑋後來唱的歌, 不再讓我喜歡. 倒是意外發現之前速剪播出的權振東唱得很動人, 他是第一季冠軍梁博的老師. 第二輪以後, 干擾因素越來越多, 導師有時要A學員挑戰不同歌路, B學員卻可以在擅長領域繼續發揮更好, 例如同樣擅長唱英文歌, 劉歡要不知道怎麼唱中文歌的鄭虹唱中文歌(被稱做"中國阿黛爾"的鄭虹因此被淘汰了), 英文發音有點問題的吉克隽逸卻可以一直唱英文歌,到十六強晉級賽時才唱了一首中文歌. 這讓人不解導師的標準, 只能暫時歸做導師的偏心眼.

之後十六強PK到只剩四強, 我最初名單裡的人只剩金志文. 也許本來該多一個金池, 可是庾澄慶低估媒體的影響力, 讓他本來可以晉級的學生金池敗北. 至於最後一集, 就別提了, 中國好聲音為了多賺很多廣告經費, 把這場PK搞得特別長, 中間穿插別的演唱, 頒獎, 致詞等有的沒的, 雖然網路版已經把廣告剪掉, 依舊讓人看得很不耐, 更別說那令人失望的結果. 我不太明白最後一輪投票為何要完全交給大眾? 大眾對音樂的品味可能是很狹窄的, 所以吳莫愁輸給梁博不令人意外, 可是金志文在第一回合就輸掉, 令我很失望, 沒好歌聽了. 最讓人不服的是梁博最後唱的是首紅歌, 也難怪大家都要酸他, 說他爸是梁茶(贊助商是涼茶), 早就內定他是冠軍啦. 到頭來, 選出來的是個《中國聲音》或是《人氣聲音》, 不是一開始讓人高度期待的"好聲音", 失望透頂. 與其如此, 第二季應該改名為《中國聲音》, The voice of China本來就沒有形容詞, 回歸題旨, 就不會讓人有錯誤的期待了. 相較之下, 美國版The Voice在最後一輪仍讓導師保有一半的決定權, 我們起碼可以相信獲勝者應該是好聲音.

之前在一則報導看到中國好聲音付出的權利金和每集的製作費, 不免要吒舌, 好大一筆的開銷! 不過他們生財有道, 廠商冠名費, 廣告費等, 通通都比別人高. 中國真的富裕起來了, 支撐得起這樣的節目. 人多平時沒甚麼了不起, 到了談生意的時候, 人多就代表錢潮. 不知道未來台灣版The Voice播出後, 能否找到願意付出大筆贊助費用的廠商?(基於台灣廣電法規, 廠商無法冠名) 台灣市場小很多, 整個佈局會比中國版受限許多, 希望他們會想出從上游到下游一整套的獲利策略, 不要輸中國好聲音太多.

雖然這節目很好看, 不過幾次在臉書分享都乏人回應, 只有分享張玉霞的歌時有回音. 猜測可能原因是朋友沒點進去看, 不知道有多好看; 更可能的原因是, 大家看到"中國"兩個字就興趣缺缺. 中國和台灣不只是隔了台灣海峽而已, 兩邊的文化差異也是驚人的巨大. 不過為了台灣的未來, 某種程度的區域統合是不可避免的, 在與日本, 中國大陸和菲律賓進行區域統合間, 我想台灣人應該會選中國大陸, 那從流行節目來了解中國大陸的變化, 也是不錯的方式.


相關報導:
揭祕《中國好聲音》聲財之道
選秀13集猛賺10億 《中國好聲音》大拆解

由 Debby 發表於 09:24 PM | 迴響 (3)

May 14, 2009

成為名人的代價—當模範父母出軌時

我常去的超市收銀台旁,陳列許多雜誌。在最上方、我最容易看到的地方,陳列的都是八卦雜誌。拜超市的安排所賜,我因此得知許多美國的八卦新聞。其實我不太注意演藝圈的事,所以不知道許多八卦新聞的主角是何許人也,大牌紅星像安潔莉娜裘莉,我才知道。而安潔莉娜裘莉這幾個月的八卦真多,我都是靠在超市瞄這些八卦雜誌,然後回家有空再上網看一看,然後瞭解幾分的。

沒想到,上週我突然看到一個不是好萊塢明星的八卦。那是我之前看過的電視真人秀(reality show)Jon & Kate Plus 8的男主角(爸爸)Jon與23歲的年輕老師外遇的消息。

Jon和Kate這對先生雙胞胎,再生六胞胎,因為電視真人秀,而成為美國的名人。前陣子,洛杉磯有位單親媽媽也靠人工受孕,而生了八胞胎,於是被人說想要學Jon和Kate,把自己的生活賣給電視台,靠固定上節目來賺錢。可見Jon & Kate Plus 8這節目有多紅,以及多賣座。

因為小孩而成為名人,這種滋味好嗎?或許名利雙收,對Jon和Kate來說,算是是好事吧,因為她們得到之前想像不到的機會與實質收入,可以光鮮亮麗地在世人面前亮相。可是,因為出名,所以她們的私生活跟明星一樣,都會被攤在陽光下檢視,包括最私密的床第之事。隱私?當你成為名人之後,隱私就比凡夫俗子少許多了,這在任何八卦雜誌發達的國家都如此。

上週US Weekly Magazine報導Jon與23歲的小學老師外遇之後,這對夫妻立刻出面否認。Jon說他與那名年輕女子只是朋友而已。僅僅一週,Jon的外遇傳聞還沒止息,八卦雜誌US Weekly MagazineStar Weekly Magazine相繼報導,Kate也跟她的保鏢出軌,更有報導提到,Kate曾跟Jon說她們的婚姻到此為止。

看了這些,我從最初的感到意外,很快就不覺得有什麼了。Kate之前的確常在節目上表現她多愛她的丈夫,會用手捧著她丈夫的臉、親她的丈夫等,她不介意在外人面前表現這些親暱的動作,反倒是有韓國血統的Jon比較含蓄一點,而且看起來像是很配合Kate,因為他們兩人在許多方面,其實想法挺不同的。許多人的婚姻不都是如此?在不同中找尋共同處。如果不幸有天離異,那多半是不願意再尋找共同處,所以不同之處越形越大。

我並不為他們著迷,之前只是想知道如何經歷帶八個小孩的生活,所以偶爾會看那個節目。如今六胞胎剛滿五歲,他們的節目進行到第四季。隨著年紀的增長,他們的生活已經與我們的越差越遠,所以我很久沒看這個秀了。

Jon與Kate的外遇消息相繼曝光之後,我想多數的觀眾都會同意Kate的嫂嫂Jodi說的,最慘的還是孩子。是啊,做為嬰幼兒,他們無從選擇自己的生活要不要在大眾面前曝光。如今他們的爸媽都傳出出軌情事,如果再不幸爸媽離婚,他們的甜蜜家庭怎能持續呢?誰能提供安全感呢?


相關:

她生14個小孩,關我家的事

由 Debby 發表於 12:29 PM | 迴響 (2)

October 20, 2008

美國媒體不中立,為歐巴瑪背書

「媒體應該中立嗎?」隱約記得這是我的口試委員問的題目之一。我忘記當時怎麼回答了。如果要我現在重新作答一次,由於新聞教科書離我已遠,我回答的跟書上的標準答案,未必相同。

我要回答的是,新聞應該中立,媒體可以有自己的立場。

這個答案顯然會跟許多人預期的不同。但我是就媒體現實,不論是台灣(中華民國)媒體效法的美國媒體,或者台灣媒體而言。其實中國最早的媒體就帶有政治立場(為官方發聲),之所以有「中立」之說,是受到美國新聞學的影響。這當中有歷史的因素,不該忽視。

美國媒體之所以會發展出新聞中立,是為了商業利益。畢竟美國很少事業是國有的,媒體本來就是私人機構,若是媒體賠本,那很難經營下去。在營利的考量下,如果一個媒體的政治色彩太強,那必定會限制它的市場。於是「新聞中立」因應而出,在新聞報導上,以不帶感情的中性字眼,採正反兩面陳述的方式,呈現客觀事實。但是媒體依舊可以從本身的立場發聲,社論、特稿等,就是為這個目的而存在。

許多人不察,把媒體中立和新聞中立混淆。看看美國媒體在這週的表現即可知。《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和《芝加哥論壇報》等,於前幾天紛紛表態支持歐巴瑪。令人意外的是《芝加哥論壇報》。此報向來支持共和黨候選人,但是這次例外地支持民主黨候選人歐巴瑪。

美國還有許多媒體。2004年的總統大選,有兩百六十多家平面媒體為總統候選人背書。對那些不清楚新聞歷史,只知叫囂「媒體中立」的人來說,這些通通都是不中立的媒體吧。刪掉這兩百六十多家媒體,美國可能沒多少平面媒體了。

然而,為總統候選人背書,其實也是媒體發揮「第四權」、「守望」等功能的一環。想想看,當這些記者跑這麼久的新聞,發現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居然選了一個他不認識的笨蛋當副手,而這個總統候選人年紀很大,可能做不完他的任期,那個笨蛋助手就有很高的機率當上總統,治理這麼大個國家。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新聞仍採中立報導,但是媒體有他們對國家的期許,他們覺得應該告訴大眾有關候選人的優劣,於是在大選前半個月,表態支持某個總統候選人。

另一方面,媒體本身的言論色彩,也會吸引立場相近的讀者群。一個保守的共和黨支持者,去看充滿自由言論色彩的報紙,應該也看不久吧,其非他的容忍度很高,或者需要看很多份報紙。

美國的媒體就算這麼不中立,他們支持的候選人未必會獲勝。就連《紐約時報》背書的候選人,也有落選的時候(例如2004年,他們支持民主黨候選人。不過,許多人認為布希在那次大選做票)。

回頭看台灣媒體。近日讀到前台灣日報總編輯、前中央社副總編輯莊×嘉不可思議文一篇。這位帶有深綠色彩的媒體人,當初是陳水騙基於政治酬庸,讓他從一個瀕臨倒閉的媒體,換到國家通訊社,繼續坐領高薪。中央社在陳水騙時期,完全沒有中立可言,言論色彩綠到不行。前不久馬英九政府終於把這些深綠高層換掉。失去寶座的莊×嘉便在網路上到處爆料,以一種看似中立的姿態,批評國民黨政府控制媒體(中央社)。我看了差點噴飯,尤其是「中央社不管怎樣藍綠批評,至少記者和主管要求的新聞嚴謹度和客觀性,是獲得肯定的。我常跟外界的人講,只要知道中央社的新聞寫作規範和立法院的政治現實,就知道中央社不可能偏到哪裡去。」這段。拿出以前的台灣日報來看,他們的(純淨)新聞不符合新聞學說的中立,這些人的新聞嚴謹度令人質疑,做為總編輯,我覺得他負有很大的責任。這批人「跳槽」到中央社後,他們的新聞寫作完全沒有進步,仍舊不中立,即使中央社發的新聞應該以純淨新聞居多。而現在這個人批評他的敵對政黨控制媒體,還把標題寫成「諍言」。我覺得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而且,他應該弄清楚中央社的定位。中央社是「國家通訊社」,本來就應該為國家發聲。現在是馬政府執政,你還在捧陳水騙,這根本就是腦袋不清,國家通訊社居然不知道到底是誰執政?

又扯遠了。還是看美國的媒體比較有啟發性。有興趣的人可以繼續密切觀察這週的美國各大報,《紐約時報》尚未表態。

由 Debby 發表於 01:16 PM | 迴響 (1)

September 20, 2008

我看副刊這十年

近日看中時人間副刊,意外地看到「90年代專輯」。之所以意外,以及想特別提上一筆,無非由於過去看過「70年代專輯」和「80年代專輯」。年紀長我幾歲的某人,獨鐘「70年代專輯」集結而成的《七0年代懺情錄》。那兩個老專輯集結而成的書,我們都有,只是我看得不若某人認真。這兩天我把《七0年代懺情錄》拿出來重看,從別人的老故事中,有新的發現。

某人隨手翻翻,便以一種懷舊的語氣說:「以前的人間副刊還不錯!」的確。我從青春期前開始著迷這份報紙,一路看到成年。在此之前,我看的是免費的中央日報(爺爺當鄰長,家裡因此獲贈一份)和國語日報(從小學一年級看到高中)。

成年之後,常聽別人說中央副刊有多好,而我一點印象都沒有。我對中央日報的印象,主要在於貼在報紙上的郵票,畢竟我那時才五歲左右。那時的中央日報由郵差送來,都是前一天的過期報紙,這是住在鄉下的壞處。

上小學後,等我會識字了,便著迷於國語日報上的各種文章,後來閱讀能力增強,便看起人間副刊,然後覺得國語日報上的文章太四平八穩、有時嫌八股。不過我還是從國語日報上得到很多,這點無庸置疑。

我在家習慣看中國時報,回爺爺家看中央日報,便嫌中央日報沒看頭,要爺爺換成中國時報。爺爺由著我,就此改看中國時報。但我想他看不慣吧!那種年紀的人,對於習慣的事物,有一種恆性的依賴。

上大學後,為了交報告,我常耗在圖書館和社資中心看報紙,有時還得看幾十年前的老報紙,便忍著眼睛與鼻子的不適,從微捲中看報,每回免不了要拉到後面的頁面看副刊,那是華文報紙的人文傳統。之後有機會出國,別人在機上睡覺,我則忙著到處比報,好像仍在機上做功課似的。看了香港的報紙,讀了他們的副刊,察覺一種我難以描述的獨特氣氛,但終究愛看的是人間副刊。

後來因緣際會,我改看聯合報副刊。其實更早的時候我也會看這份副刊,只是覺得跟人間比起來,聯副似乎少了一種活力與雅痞氣息。中時前陣子裁員,說要轉型成菁英報。其實我記憶中,九0年代的人間就有一種很濃厚的菁英味,從寫作內容和作者名單來看。說聯副讀來老成,對它不公平,因為聯副也刊登年輕作家的文章,大概因為少了人間的議題操作,看起來就比較沒勁。當時人間的議題操作,扣緊九0年代的社會轉變脈動(別忘了台灣在那十年間面臨相當重要的變化,才醞釀之後的政黨輪替),我在那時期正好在接觸新思潮,讀來因此特別有吸引力。

聯合報系海外的世界日報副刊,就更沒意思了。其實海外有很多好作家,像那批很厲害的大馬作家,平時好像不太投稿,有文學獎時才出現,因此平日很難讀到令我印象深刻的文章。

大概從網路興盛之後開始,我發現有批跟我同年紀的寫手,亟欲成名,因此盯著這些副刊,尋找各種成名的機會。有些人甚至會以參與某些活動的方式,結識那些在副刊任職的人。這些人甚至以一種嫉妒、荒謬的眼光看待其他作家,他們的文章或對談因此酸臭浮躁難讀。我要是在副刊看到那些名字,就不看了,畢竟「文如其人」。今日我在成英姝新開張的部落格讀到「文壇什麼東西」,看到她說那些人是「他媽的死變態」,我忍不住在電腦前叫好。

差點忘記提豬油時報的副刊了。豬油時報的政治版面雖然由財團(報)老闆指定方向,但是大老闆顯然不太管那些軟性版面,再加上主編跟他報一樣,是作家,所以比前面的版面稍微可讀一點。可是讀者顯然以閩南族群居多,所以此報副刊比前述幾報容易出現有閩南語(文)的文章,我看半天也看不懂,只好放棄。至於台灣日報副刊,可能讀者更少,稿件水準比前述幾報遜色許多。我覺得不敢投到其他大報的文章,有回寄去台灣日報,隔沒多久居然收到稿費,我才發現原來刊登了。這報顯然不會寄剪報給作者,那是聯副至今保留的傳統(對員工倒是苦差事)。

至於水果日報副刊,讀來讀去都是那幾個「熟面孔」:「雙吳」(吳淡如、吳若權)、劉黎兒、小野、劉軒等。我總覺得像是給高中生看的,因為這些人的東西都是我在高中時才看的。所以對我一點吸引力也沒有。可是聽說水果日報每天都在做讀者調查,要是「收視率」下滑,那些作者就要被「指點」寫作方向。聽來真是充滿銅臭味,有嘩眾取寵之嫌。而且到底是哪些人在讀這幾個作者的文章?水果副刊的讀者群,感覺跟中時的浮世繪、聯合的繽紛、豬油的花邊等比較接近。我之前長期讀了這幾個版面之後,總覺得會投稿給這些版面的人,大概是覺得水準不夠投到副刊的人。

現在我仍看副刊,只是從電腦上看。從電腦上看副刊,會由標題進入內文(聯合新聞網尤其如此,中時還會秀出作者姓名)。這常讓我錯失很多好文章,因為很多好文章的標題是貌不驚人的。而標題驚人的,內容不見得跟標題一樣有意思。

可是,看副刊看了超過十年的我,近年常納悶不已:為何人間不像以前那樣好看了?畢竟主事者還是同一個人啊!不像聯副主事者從去年起,已經從四年級的大叔,變成五年級的大姐了。

由 Debby 發表於 09:54 PM | 迴響 (0)

June 28, 2008

錯誤的世界日報報導

自從搬到南加州之後,我大多從世界日報看本地新聞,畢竟看中文還是比較容易。但是世界日報的水準,真是令人嘆息,這個報紙應該是聯合報系中水準最糟的。我覺得我的中文程度越來越差,跟世界日報的中文水準不佳多多少少有關。

今天在世界日報網站瞄到一則新聞「勤奮工作一週當8天 妙店名:Crazy8」。我之前在網路上買Crazy8的 童裝時,看過他們的品牌介紹,所以當我看到這個標題時,覺得很納悶,於是點進去一讀:「據售貨員表示,Crazy8銷售的兒童服裝,定位年齡段為0-14 歲,以休閒服裝為主,價格多在十元左右。在問到為什麼店名很特別,售貨員表示,Crazy並不是每件兒童服裝都要賣到八元的意思,而是表示店員都很勤奮, 一週當八天來工作計算。」看完之後,我差點從椅子上摔下來。

我再度連上Crazy8網站,點選「Our Company」去看他們的品牌介紹:
Life is crazy...8 days a week!
Introducing Gymboree's newest concept… cool clothes for kids' crazy lives from sizes 0 to 14.

Wear it–From 8am to 8pm.
We know that life can get a little crazy at times. So we've designed our apparel and accessories for every minute of a kid's busy schedule—at school, after school, bedtime and on weekends.」

這段介紹跟那篇報導的內容完全不同。那段報導其實挺可笑的,品牌名稱和品牌故事同樣都是銷售的一環,店員工作勤奮不勤奮,跟顧客沒關,顧客也不會在 意,那是那家公司老闆要管的事。但是童裝適合兒童的生活形態,符合兒童在不同年齡、階段、場合的需要,才可能吸引消費者的目光。

那名記者可能充當顧客,問了店員。但是作為一個記者,他沒有「查證」。現在網路那麼方便,一下就可以連到任何一個品牌的網站。對一個連鎖品牌寫出這麼可笑的詮釋,我覺得這個記者十分失職。

我把這名記者的名字輸入Google,查了一下他寫過的報導,發現他有許多篇消費報導,都是我看過,而且覺得根本不是新聞的報導。照那種水準,我就算不出門,一週也能至少供稿一篇給世界日報,而且寫得比他好。

我同時想到,比起聯合報,世界日報在美國真的吃不開啊。聯合報記者在台灣,碰到採訪對象拒絕的機率,絕對小於世界日報在美國碰到採訪對象拒絕的機 率。那個記者連經理或店長都採訪不到,他問的是「售貨員」,連名字都沒有。我曾懷疑他那些像廣告的新聞是「編業合作」的結果,但後來研判,應該不是,比較 像是他去逛街或採購之後的「副產品」,所以不需要採訪什麼(重要)人物就可以交稿。

我後來跟某人聊起此事,他說世界日報記者絕不可能像聯合報記者那樣去警察局泡茶,他之前看過一個聯合報地方記者評比各分局的泡茶環境優劣等,某分局 被評最差,因為茶具放太裡面,被認為對記者不友善。我聽了又差點從椅子上摔下來。唉,是啦,比起在這個白人至上的世界跑新聞的黃皮膚記者,在台灣當記者的 確幸福很多,但這不代表在美國當記者可以打混到把新聞寫錯的地步吧。

由 Debby 發表於 03:33 PM | 迴響 (1) | 引用

January 03, 2007

2006最有趣的廣告

veryfunnyads把2006最有趣廣告頒給紐西蘭的「Toyota:Happy Together」。那支廣告描述一對夫妻為了開Toyota汽車,在對方早晨會經過的路線布置許多機關,陷害對方,以便搶到開Toyota的權利。他們兩人即使知道對方搞鬼,被整得很慘,還是裝作不在乎的樣子,配樂則放「Happy Together」,諷刺這種「相敬如兵」的婚姻生活。

然而,我心目中的第一名,是法國電影頻道的廣告「Canal Plus:March of the Emperor」。這個廣告大開之前的熱門片《企鵝寶貝─南極的旅程(March of the Penguins)》的玩笑。一名男子向一名沒看過《企鵝寶貝》的女生描述他在電影頻道看到的這部電影,因為他把片名講成「March of the Emperor」,所以那個女生就跟隨他的描述,想像一堆皇帝(拿破崙)在南極冰上行走、被海豹追捕等過程,情節爆笑。

另一支讓我覺得可能發生在我身上的爆笑廣告,是挪威的「Statoil:Snow」。一個男子在下過大雪的清晨,提著公事包,努力地汽車上的雪清掉,然後拿出鑰匙來啟動,沒想到,發出聲音的卻是前面的那輛車……某人大笑說,這種事他做過。我想,這應該是許多人有過的經驗吧!:b

日本有一支廣告入選,是「Shizuoka Broadcasting:Samurai」,也融合了許多電影的元素,例如貞子等,還算有意思。

中國大陸也有一支motorola的廣告在十名之內,但我不覺得有趣。

亞洲國家(另外還有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多半只有一支廣告入選,但泰國有三支,最爆笑的是「Top charoen optical:Thieves」。

不同國家的廣告,居然可以讓不同文化的人捧腹大笑,因為許多跨國品牌,都在各地打出名號,廣告只是用不同的形式來演繹商品語言罷了。這的確印證了〈Transnational Advertising: The Impact on the Periphery〉所說的,消費習慣的一致,是全球化的物質基礎,而廣告正是促成消費全球化的手段。

由 Debby 發表於 11:23 PM | 迴響 (0) | 引用

July 19, 2006

報業曾經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我們高估了兩年前的.COM,卻低估了10年後的.COM。

~~比爾‧蓋茲(2001)

網路快速地改變我們的世界,其中一個例證,是產業的興衰與變革。紐約時報將裁員上千人消息傳出,再把傳統報業往夕陽產業推一步。

這改變快到讓人無法相信。不過是十年間的事啊!1995年Amazon和博客來誕生,當時大家多麼不看好,如今,這兩個網路書店在美國和台灣,打擊到其他實體通路的生意。報業做為資訊傳遞的一環,曾經是人們非常仰賴的來源,現在在速度和習慣上,都已經沒辦法與網路相比美,力量自然變得薄弱許多。

美最有錢途大學科系 化工居榜首雖然沒把新聞、大傳這類過去在台灣熱門的系所列入新鮮人薪水調降的系,但也不見得會偏向樂觀的那一邊。新聞和大傳系的出路看似雖多,但入錯行,可真是人間和地獄的差別(不是天上和人間的差別),這點,在美國和台灣,應該都一樣。更早之前,讀過一則新聞,美國新鮮人的年薪,行業差距很大,甚至可以差到台幣一百萬!這讓人發覺,入錯行,真的會耽誤人生。

處於黃昏產業的人,如何面對未來,反應不一。腦筋動得快的記者,大概就像有聲書網站Audible.com的創辦人Donald Katz一樣,放棄記者工作,轉進網路業。畢竟,記者的訓練,還是可以用在許多行業,尤其是新興的網路和數位內容業。過去許多記者轉行,都是轉到公關業,但那太老套,而且未必用的上過去的訓練,更何況,記者和公關的角色,是衝突的。

因為iPod在全球銷售破五千萬台,Audible.com今年的錢景可真是大大地被看好。但也不用太羨慕Donald Katz,他不只轉行轉得早,也蹲苦窯蹲了很多年。他從1995年開始投入有聲書,一直到2004年,Audible.com才開始盈餘。九年的時間,要面對各種煎熬,更多的是自我懷疑,這實在不是常人能忍受的。對於Donald Katz,你只能佩服,他不但對未來有想像力,有遠見,對文字和新聞保持一定的水準,對人們的使用有瞭解的慾望,同時不斷跟上科技,甚至像蟑螂一樣,擁有打不死的超級生存能力。這種人,是市場上必然的贏家。

上班可以致富》就說,那些學業成績優秀的人,畢業後常進入大公司,但這未必能使他們致富。有許多例子,是那些成績不怎樣的人,因緣際會,或誤打誤撞,進入新興產業,待的夠久,碰上新興產業的蓬勃期,這些人就發財了。黃培源因此說,人的一生至少可以碰到兩到三次這種機會。只是,要吃得了其間的苦。

對於在新興產業初期會受的苦頭,黃培源能說的不多,只有靠個人實際蹲點才能體會了。雖說待新興產業苦,待在黃昏產業也苦。但.com的力量已經證明了,前者是有願景的,後者只有茫然。如果傳統報業能夠利用網路的力量翻身,從黃昏進入黎明,那麼,這些工作者的前途又可以再放光明吧!

由 Debby 發表於 11:22 PM | 迴響 (0) | 引用

July 17, 2006

這則新聞一定要備份

有人問起豬油時報為何賣這麼好?說的人覺得沒啥好看的。我便想起下面這則新聞,尤其是加粗的關鍵句。一講出來,在場的人都笑翻了。同樣一件事,是非可以如何顛倒,這是一個範本。

我當時不幸讀到這則新聞,差點噴飯,立刻把報紙折好放回原位,心想,再看這份報紙,腦袋一定會壞掉,就算免費,也不敢看。

這則新聞會讓人反問的是:當初不負責任跑出國,躲避檢調,是台灣人應有的本分嗎?

應該建議豬油時報高層和記者閱讀《品格的力量》。

2006年6月23日星期五 自由時報

接受約談 黃芳彥今抵台

〔記者魏怡嘉、林慶川、駐美特派員曹郁芬/綜合報導〕新光醫院副院長黃芳彥昨證實,他今天清晨五點左右將搭乘華航班機返抵國門,對檢調再度約談,他也首度回應表示,「該如何配合,我就怎麼配合」,這是身為台灣人應有的本分

台北地檢署檢察長顏大和昨晚則指出,檢察官已對黃發出傳票、訂出庭期,不至於會要求他提早應訊,但若黃表明願提早出庭,雙方時間也能配合,沒有理由拒絕。

檢方以證人身分傳喚黃芳彥出庭,主要欲釐清總統府高層是否介入SOGO百貨經營權之爭;另一併了解外傳他代太平洋流通董事長李恆隆轉送SOGO禮券給吳淑珍的傳言是否屬實。

黃芳彥昨搭機自美國舊金山返台,黃芳彥表示,一切等他回到台灣後再說,該說話的時候,他就會說;對外界指他滯美不歸,黃芳彥強調,「我一定會回去!」回台灣對他來說,就是回家。至於攝護腺疾病的治療狀況,黃芳彥表示,個人的事很渺小,沒什麼好在意的,對於待在美國時是否與總統或總統夫人通電話,黃則回答「沒有」。

據了解,黃芳彥向友人透露,返台後將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SOGO案,雖然他不可能一個人說清楚所有的問題,但既然決定返國面對,就不會逃避外界的質疑。

由 Debby 發表於 06:03 PM | 迴響 (0) | 引用

June 17, 2006

黎智英應該感謝陳水騙

幾天前,打敗台灣本土三大媒體的壹傳媒老闆黎智英演講,吸引了大批人潮,包括淪為兩小媒體的聯合、中時和在閱報率第一、第二間上下的自由時報。

2003年5月在台灣開始辦蘋果日報,被自由時報預言只能玩兩年,幾十億必定燒光光,要光著屁股回香港的黎智英,不到兩年,就宣布蘋果開始獲利,而且激動到跟手下主管宣布此訊時,哭了出來。

好個蘋果,做為外來媒體,居然能在台灣獲利,而且才短短的一年多而已。想當年,聯合報前進香港,沒想到鎩羽而歸。如今港媒反撲成功,我認為,黎智英最應該感謝的人是陳水扁,因為陳水扁幫黎智英賣了很多報紙。

而黎智英也的確在演講中稱讚陳水扁對台灣有貢獻:「過去整個台灣的習慣,很多壞的東西還是一直一直繼續下去;陳水扁可以幾年之間把他原形暴露,你以後來的人都不敢這樣做,這個是對台灣最大的貢獻。」

這話讓很多人嗆到。不過,檢視黎智英帶壹傳媒來台的過程,就能理解。

曾有台灣壹傳媒高層說:「就說台灣人不要看政治了,偏偏那幾個報紙還要一直(強力)報導政治,當然玩不下去。」壹傳媒並非不報導政治,但他們靈活運用主要議題,頭版不再是政治新聞的天下,但政治一旦浮上頭版,必定要引起最多人的注意。

陳水扁執政六年,至少倒了四個報紙:中時晚報、大成報、台灣日報、中央日報,聽說後面還有。平面媒體不但無法監督這個無法無天的執政者,甚至被執政無能造成的不景氣影響,接連倒閉。

做為市場的後進者,蘋果之所以能夠獲益獲利,跟黎智英的獨道當然有關。

首先,台灣的大環境的確跟過去有別。2003年5月,陳水扁執政兩年,不法勾當逐漸露出,給企圖打倒明星、打倒偶像的蘋果,有了很好的題材。黎智英當然要感謝陳水扁,如果不是陳水扁人格這麼沒品、行為這麼惡劣,蘋果想報導都沒辦法。陳水扁家庭的無恥,讓蘋果每次以頭版頭條報導時,都吸引許多目光,自然逐步增加零售量。對於新媒體,找到好素材,吸引大眾目標,是非常重要,也不容易,但是陳水扁幫了超級大忙,大大提升蘋果的知名度和實際銷售量。

其次,從黎智英的背景來看,他幼年家境貧困,從廣東游泳偷渡到香港,然後拼命打工,一心想發財、出人頭地。這種人的性格強烈,想做的事必定要成功。反觀國內幾大媒體,都相繼步入家族第三代或第二代經營,這些啣著金湯匙出生的小開,沒像他們的父祖輩,對創業有那麼大的企圖心,有願意與員工同甘共苦的胸襟,有對市場願意花功夫瞭解的精神,反而是不斷要求員工、剝削員工。像壹週刊就曾經修理聯合報,居然小氣到在廁所放手紙都不願意,目光如豆,開源節流的方式有誤。聯合報員工想必很感謝壹週刊的報導,不然,高高在上的「小王子」,大概不會收回這項政策成命。

再來,台灣人是華人世界裡對政治有狂熱的族群,但是連續幾年的不景氣,加上執政者的言行錯置、貪污腐敗,讓很多人對政客失望,不願意看政治版,尤其是粉飾太平的報導,逐漸跟1997之後,香港人對政治的失望,有相似之處。黎智英的出身和所處環境,讓他很清楚,在這種情況下,人性是可能偏於負面,對於那些無法得到內心渴望事物的人,就讓他們看看那些位階高高在上的人,是多麼醜陋。所以要報導政治人物的貪污腐敗、明星的出醜、道德家私下雜亂的男女關係等。

另一個角度,是乾脆讓人們學會花錢。可悲的台灣人,逐步忘記存錢的重要。外匯存底的大國,早已成為過去式。蘋果剛進來時,我聽到有些人看著那些精品報導說:「這麼貴!誰買得起,是給那些有錢人看的!」不過,在蘋果三不五十報導精品、以街頭直擊的方式報導一、二十歲的年輕人身上穿戴的名牌,再加上這些年金融市場的失序,各銀行大打信用卡、借錢卡,使得許多人接連敗家到淪為卡奴,或著存不了錢,將過著沒工作就活不下去的生活。

蘋果報導這些精品,當然大有好處。那些精品從此願意下大筆廣告預算給蘋果,不管是廣告或置入性行銷,蘋果或壹週刊都是很好的標的物,這樣可以加快獲利的腳步。不察的閱聽人,卻中計了。現在滿街的LV,從沒在一班公車上沒看到半個LV,好似身上沒帶一個有名牌LOGO的東西(不過,很多都是假貨),就是落伍了。難怪有人說,台灣對外面的資訊接收很慢,倒是花錢跑最快。

我曾與在中國大陸工作的長輩討論台灣和大陸兩地的氣氛。大陸人由於競爭激烈,求知若渴,廣大的中間和底層族群,對於這類消費型的媒體,接受度不高,壹傳媒進大陸,大概很快就會掛掉。因為,知識型媒體,才是王道,這像是20年前的台灣,經濟快速起飛,每個人都想拼命充電,增加自己的能力。

台灣的氣氛跟以往大不相同。

中國大陸經濟學家胡鞍鋼說:「台灣經濟成長在兩蔣時代是9%,李登輝時代平均是6.9%,到了陳水扁變成3.3%,我們是結束了文化大革命,而你們那裡是開始搞文化大革命。……我們1965年要搞文革時和台灣是差3倍,結束時是差5倍。這10年中,沒一個領導人說我們和台灣的差距越來越大。我的假設是,如果毛澤東早知道台灣經濟正在起飛,文化大革命應該早就結束了。如果當時中國八億人口,都知道台灣經濟在快速發展,毛澤東想搞文化大革命也搞不下去。現在大陸經濟快速成長過程中,台灣開始內亂,如果台灣人民都知道大陸發展的真實情形,譬如到北京的普通家庭看一看,就不會繼續亂下去了。」(天下雜誌 347期「面對中國」,p.54)

胡鞍鋼可能錯了。這段時日,台灣人實在太痛苦了。但是一大落的蘋果日報有美美的圖片、大量的消費資訊、煽色腥的報導,日復一日舒緩台灣人的難受、滿足心底的慾望(不論是否正面),也就可以不管什麼經濟成長率,不用看外面世界如何飛快地變化了。如果像胡鞍鋼說的,去北京的普通家庭看,台灣人驚覺過去以為比我們落後的人家,居然進步這麼快,豈不是更痛苦嗎?當然不要看,低頭看蘋果就好。

如果接下來遭逢強烈不景氣,或是換了一個言行嚴謹的執政團隊,讓台灣人拾回15年拼命努力、苦幹實幹的精神,那麼,黎智英恐怕要緊張了。

但是,陳水扁在朝一日,對蘋果、對黎智英絕對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黎智英,跟陳水扁說個謝吧!

由 Debby 發表於 12:59 PM | 迴響 (2) | 引用

June 01, 2006

匪夷所思的家庭婦女版

?厭煩報紙的前幾版變成戲劇版之後,有時直接略過第一落不看,在後面的版面花比較多時間。因而無意中發現,家庭婦女版有時也跟政治版一樣匪夷所思。

最近最熱門的家婦版文章,莫過於聯合報五月十七日的〈高學歷的新貧階級〉一文,此文爭議非常,聯合新聞網棧難得有許多人針對家婦版的文章大加韃伐。

?

此文之所以挨罵,在於提到:「去一趟菜市場買一天的菜,一千元根本就不夠,你說老公給我六萬的家用怎麼夠呢?」這讓很多人覺得離譜,一天一千元買菜居然不夠?一個月六萬的家用不夠?因為很多人的收入不到六萬,一天的菜錢只有幾百元就過了很多年,哪知這位醫生娘居然嫌一天一千不夠,要氣死一堆薪水低的人了。民情激憤到,不只是這位醫生娘被罵,連刊登這篇文章的聯合報和家庭婦女版主編一併挨罵。

於是來了第一篇讀者回應〈要懂得開源節流〉,那名主婦作者提到自己也是單薪家庭,丈夫一個月只賺五萬多,全家省吃儉用,但她說不敢稱自己家貧,因此勸那位〈高學歷的新貧階級〉的作者要懂得開源節流。

今天則出現第二篇讀者回應〈醫生娘沒少奶奶的命〉,來自另一位醫生娘,說明有的醫生家庭的確開銷很大。

這兩位醫生娘可能需要的讀物是湯瑪斯‧史丹利和威廉‧丹寇合著的《下個富翁就是你》(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看完此書,打通金錢觀的任督二脈,她們會明白自己是作者所稱的「憂財族」,不管收入再高,永遠不夠花。〈要懂得開源節流〉的作者則屬於抱財族,現在省吃儉用,未來可能小有積蓄,甚至成為富翁。

五月二十七日,我在中國時報的家庭婦女版看到另一篇令我匪夷所思的文章:〈大老婆不勝唏噓升官記〉。那篇文章提到自己是MBA碩士,丈夫是美國一流大學的博士,兩人愛情長跑八年後結婚,丈夫後來開公司,跟身邊的女經理有了外遇,被「升官」成大老婆的她,因為菜市場一個婦女的話,發揮MBA的精神,擬定計畫獨立、離婚,後來前夫生意失敗,小老婆也跑了。

這文章讀來有點怪。最後發現明顯的問題,在於作者說她「老公是標準的知識份子,大學拿的是書卷獎,畢業後順利地申請到美國TOP ONE的名校攻讀博士。我也不遑多讓,碩士畢業即在國內知名企業服務,實踐MBA所學。分隔兩地的戀情,藉由網路電話外加MS N,終在彼此的努力下開花結果,相識相知相戀八年後,我們在眾人祝福中步入禮堂」,最後又說:「我26歲時在婚姻跑道開始起跑,一路跑來有甜蜜有辛酸,所有的記憶都值得細細品嘗與回味,35歲終於抵達終點,重新享受單身的自由與快樂」。

稍微推算一下,如果這篇文章是剛離婚時寫的(但是從文章語氣推測,應該不是),現在是35歲,所以9年前靠網路電話和MSN的關係步入禮堂?這怎麼可能?1997年有網路電話和MSN嗎?如果時間還要往前推,那就更不可能。

這叫我不禁疑惑,家婦版有些文章是不是掰來騙稿費的?

由 Debby 發表於 11:55 PM | 迴響 (0) | 引用

January 17, 2006

奇文必錄

「中時晚報 / 1997/10/04

  盧‧健‧英/台北報導

  阿扁市長力行掃黃,沒有酒店可去,但本周末及星期日,台北市有很多戶外表演活動,你要不要試試看呢?喜歡電子音樂及古典音樂的市民請鎖定大安森林公園,而喜歡管樂熱鬧、華麗節奏的人,則可到中正紀念堂參加馬拉松式的管樂表演。」

我想了半天,不明白「不能去酒店,改去參加戶外活動」的邏輯是怎麼來的?酒店不都是晚上才開,而上述的戶外表演活動,十之八九是白天舉行的。那些沒法去酒店的人,半夜跑去大安森林公園,大概只能餵蚊子和吸收植物吐出的二氧化碳吧。而且會去酒店的人,和會去聽音樂、看表演的人,很少交集。這段導言擺明硬凹,讀來可笑。

本想這個記者隨著中晚的結束,可能會加入「那一天,我丟了飯碗」的行列。但是一查,此人是某藝文雜誌的總編輯。

資方的不公道、不仁義,會造成勞方的毀滅嗎?這個案例可能說No,因為那反而是一種資本主義的晉升壓力,讓人快速地往下一個位階移動。

由 Debby 發表於 11:59 PM | 迴響 (0) | 引用

January 10, 2006

絢爛之後——冰爆好萊塢

從出入口往上走五十幾階,才是我要坐的位子。在那居高往下望,「冰爆好萊塢(Hollywood)」的表演者都成了小小的人偶。小到讓我想起差不多二十年前去看的小人國裡的小人偶。

那次,還在念托兒所的弟弟流連忘返,最後哭喊著不要回家,吵著要住在那裡。因為就在他蹲下可以端詳的小小世界裡,居然有這麼多精彩美妙的事物,那是他小腦袋瓜裡還沒開始拓荒的新天地。

而在冰爆好萊塢的舞台上,是另一個精彩的場域。只是,幾名男舞者把女舞者抬在頭上退場時,竟讓我想到螞蟻把食物搬回家、準備過冬的畫面。巨蛋兩側安置了大螢幕,從距離來看,那螢幕頂多相當20吋電視。所以,沒帶望遠鏡的我,只能看見舞者身上的大塊色,而看不到她們華麗服裝的細部了。

說是歌舞劇,還不如說是溜冰舞表演,畢竟音樂只是配角。但不能否認的是,這樣的演出,不只是冰上舞技而已。雖然那場的觀眾非常喜歡炫技的部分,一旦看到舞者單人急速旋轉、雙人旋轉、跳火圈、空中表演時,都會用力鼓掌,甚至吹口哨叫好。我不免納悶,這些人去看馬戲團豈不是更興奮?

冰爆好萊塢的精彩,來自於它齊聚她們最精彩的影劇歷史之樂,結合曼妙的溜冰舞,和絢爛的燈光、服裝等,集結成一個可以讓觀眾眼睛捨不得眨眼的作品。它就像是不分年齡的視覺版Disney Land,不斷把過去的回憶,帶到今日。

換場很快的表演,用音樂、燈光、道具和服裝來區隔。雖然前後場表演差別很大,觀眾卻不覺突兀,因為這是冰上版的好萊塢時光隧道。「My heart will go on」以雙人舞讓觀眾憶起鐵達尼號(就算像我一樣沒看過電影,也會知道),熱舞十七、閃舞則讓我想起以前在有線頻道上看過的老電影,還有很多在電影中用過的古典音樂,都會使人想起不同的電影。將歷史當作一項重要資產,不斷翻新,創造新的價值,這是Disney Land、Holiday on Ice等的成功之處。

她們同時使歷史延續。今日看過這場秀的兒童、青少年,會在記憶的角落儲藏這些表演片段和音樂,他們也可能對劇中的卓別林、奧黛莉赫本等明星從陌生到好奇。一旦有天他們接觸到類似的東西,會讓他們很快地熟悉、接受,進而成就好萊塢的新的商品價值。

那些七○年代的老電影,可以因此不斷活下去,即使在今日復活的只是一個片段,即使只是一小段音樂。在未來數位內容當道的時候,觀眾可以輕而易舉透過網路找到她們渴望的老片,那麼,新的價值就展現。

這些歷久彌新的戲劇價值,絕對不是任何一個國家用禁播外國戲劇就可以阻擋的。我也不相信用鎖國的方式,可以扶起一國貧乏的戲劇體質。好萊塢的確是大資本,但他們的大資本不是在美國上檔一次就完畢的,而是可以在各國、各層面創造新的價值。他們的模式,需要許多傑出的人才,除了在各自領域專精的人,還要有能夠在各環節協調溝通的人,才能把這些東西通通串起來,成為一個大型表演,餵飽觀眾的眼睛。

Holiday on Ice當初可能只能做一般性的溜冰表演,但是結合自己國家最豐富的戲劇資產,她們成就了「冰爆好萊塢」這個讓三億人看過的精彩節目。

這場秀,如同Disney Land,刺激完,可能讓人對某個片段念念不忘,但是不會動腦想太多東西。倒是從事戲劇相關工作和資本進出的人,可以探究一下Hollywood的運作模式。

由 Debby 發表於 11:53 PM | 迴響 (0) | 引用

November 16, 2005

第七頁壯男 Vs. 第三頁女郎

雖然忙到一出門就心不在焉地到處掉東西,弄到自己焦慮無比,像無頭蒼蠅一樣。但是看到英國太陽報第三頁女郎即將慶祝35週年的消息,還是想打住手邊的事,先胡亂記上一筆。

太陽報明明就是發行量很大的報,而且號稱全英國發行量最大(情色促銷總是奏效),至今卻仍在台灣被稱做「小報」,總是誤導許多人。再加上,香港來的水果日報兩年多就把台灣土產三大報打到落花流水、滿地找牙(讀者),而且和太陽報一樣走羶色腥路線,也總是有個版面固定放充滿色情意味的女體照片,所以台灣土產報紙好歹改口一下,至少把「小報」二字拿掉。

過去讀女性主義論述時,常會讀到第三頁女郎。忘了是誰具體地寫到,在家裡的餐桌上、在地鐵上、在辦公室,英國的女性都不太想打開太陽報,因為一旦翻到第三頁,跳出一個光溜溜的女郎,總讓她們非常不自在,怕被人看到,不好意思。

我坐捷運時,經常注意別人在看什麼。尤其是看到那些拿水果日報、永遠消失的中晚(走那麼鹹濕的重口味路線,最後還是虧本)和還苟存的聯晚的人,總要好奇瞄一下對方到底看哪個版。看了這麼久,倒是沒看到有人(敢)在有裸女照片的版面停留太久。

或許有些例外我沒注意到,例如蕭淑慎在金鐘獎的爆奶裝(香港水果報傳來的通俗用語,使得許多詞彙都變得鄙俗)照片。我在麵店吃飯時,電視台不斷重播蕭淑慎穿著胸前大開岔的黑色禮服神色自若地揮手致意的片段,店裡的男男女女,不管老少,如果沒停下手邊動作,也會邊吃麵邊盯著電視。所以同樣的畫面轉介到報紙上,對許多人來說,既然蕭淑慎是在公開場合穿那樣的衣服,也不妨在公開場合看她的照片,就不會像看第三頁女郎那樣的圖片那樣,有所顧忌了。

來自法新社的報導提到,明天太陽報要讓讀者從九千個上空女郎中挑選「十大美胸」。我很快地想到,從英國念文化研究回來,生了一個女兒的學姐提過,如果以後有人送芭比娃娃給她女兒,一定立刻把它丟出去。因為芭比娃娃總傳達給人們制式的女體形象:胸部一定要大,腿部長又細,而腰部細到看起來快支撐不住胸部的重量,即將斷掉。學姐痛恨那些把女兒打扮成芭比娃娃的觀念,畢竟在這世上,能長成那樣的女人數來十分稀少。如果不幸長成那樣,可能在成為第三頁女郎或林志玲之前,先遭許多色男人用猥褻的眼光打量過無數次。

而女性相對應的平權,除了要求這些第三頁女郎穿上衣服外,就是接受「第七頁壯男」(Page Seven Fella)?拜託,多數女人不會真的想看用力擠出一堆肌肉的裸男的。太陽報完全弄錯方向,如果是針對gay,好吧,那沒話說,壯男應該可以吸引某些人。如果是針對女人,做為讀者,我寧可看穿的很得體的西裝男。還有,版面越後面表示越不重要,太陽報的管理階層顯然多是男性,所以把壯男版放那麼後面,從立足點就和第三頁女郎不能相提並論。

寫到這,我又忍不住要岔題。看了某些打扮怪恐怖的建築師之後,讓人深感美學跟基礎科學一樣,應該從小紮根。那些衣服顏色配得亂七八糟的建築師(或者用「建築工作者」比較恰當),能設計出好看好住的房子嗎?他們連自己都搞不好,怎麼去弄別人要居住、生活的空間?

或許第三頁女郎的讀者也一樣。選擇不看的,遲早會放棄太陽報,反正英國有各種路線、層級的報紙。選擇繼續看的,就要認識這世界呈現的真實跟報上的第三頁女郎,是兩碼子事。

由 Debby 發表於 10:01 PM | 迴響 (2) | 引用

August 05, 2005

小記衛星電視換照角力

如果右翼的解釋是正確的,任何民主的計劃都必然是極權主義的。如果左翼的解釋是正確的,蘇聯的錯誤就不是計劃本身,而是缺乏民主參與的機制。公民作爲國家的成員,就需要以民主的方式參與經濟問題的決定,而不是簡單將經濟問題交給市場自我運作。這是左右分歧的焦點。

~~P. 安德森(摘自汪暉〈 新左翼、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P. 安德森访谈〉)

剛好可以對照看今日民生報〈收視率調查機制 媒體下波整頓方向〉。

專訪中直接引述姚文智的話:「當前電視節目收視率調查機制必須調整,只有尼爾森一家的數據並不合理,應該有其他的收視率調查機構,新聞局已和系統業者達成共識,雙方共同出資,請專業公正人士組成收視率調查機構。此外,收視率結果不應該每分鐘每一秒公布。」

「當前電視節目收視率調查機制必須調整」,同意。
「收視率結果不應該每分鐘每一秒公布」,同意。

但是,「新聞局已和系統業者達成共識,雙方共同出資,請專業公正人士組成收視率調查機構」,等等,這是國家進行市場干預,中間應該有很多東西要討論。

另有管、羅在〈媒體設公評人 邀觀眾參加〉提到,「為引入公眾監督機制,包括建立外部公評人、公眾參與及監督制度;電視台開闢固定時段,由媒體主管直接面對回應觀眾的建議與批評等。」援例自CBS、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美國媒體。

但是台灣在這些方面完全缺乏know how,公評人的意見怎樣使媒體修改方向,以及很多事是觀眾沒看到,不會知道,也無法想像的,這些方面該怎麼辦?

雖然是審衛星電視,新聞局還是趁機想整治一下有線電視。總之,這個問題還會琢磨很久,電視在近年仍是看不得的。

由 Debby 發表於 01:28 PM | 迴響 (0) | 引用

July 15, 2005

「林志玲」是一個牌子?

雖然不太想看報,也拒絕看電視,但太多的來源,逼著我知道「林志玲騎馬受傷」這件事,頻率比照國家元首遭319。接下來的效應,莫過於到處都看到「小林志玲」、「林志玲接班人」的名詞,氾濫到我根本記不住那些看起來都很相似的臉孔。

閱聽人監督媒體聯盟之前回顧2004的媒體,曾經指出「名模」、「大師」滿天飛。2005年已經過了一大半,這個現象並未消退。

動不動就聽到或看到有人稱一個沒沒無名的模特兒為「名模」,次數多到,讓我以為「模特兒」已經全數被替換成「名模」了,所以沒幾個人認識的模特兒也可以被稱做「名模」。

全台灣有兩千兩百多萬人,1%的人口也有二十二萬。但是1%人口所認識的人,不應該稱為名人,畢竟1%實在太小了。我懷疑,認識林志玲以外的模特兒的人,根本不到二十二萬。何以每個模特兒都被稱為「名模」?

這麼多人對語言的運用,居然輕忽到這種程度,總是讓我瞠目結舌。

有同事笑說,這麼多人號稱「接班人」,表示林志玲快要過氣。我倒覺得經紀公司把林志玲當作品牌來操作,但是經營得太差了,從優酪賣到減肥中心,中間還有一大堆性質不同的產品。fans以外的一般人很難記住她到底賣了多少東西,更別說衝著她而去買了。就算是fans,這麼多的商品,既然都是同一張臉說話,也就欠缺商品差異性了。許多廣告主的如意算盤未必划算。畢竟當一個人代言太多東西時,消費者只會記住她最早代言的,或者廣告最特別的產品。

林志玲就跟以前的吳念真一樣,什麼都賣。如果不用google,也不問任何人,我只記得吳念真代言維大力。其他通通想不起來,即使他的影像曾經多到可說是「氾濫」的地步。

現在我只希望暫時不要再聽到「名模」或「林志玲」這幾個字了,耳朵都快長繭了。

由 Debby 發表於 11:59 PM | 迴響 (1) | 引用

May 17, 2005

別罵了,你還不是在看!

這幾天一些朋友火氣特別大,原因不外乎看了電視,而且是與夏禕記者會有關的任何片段。我由於早就放棄看電視了,於是非常慶幸沒浪費時間和心情,但對於這些人邊看邊罵的行為有所不解。

傳統媒體由於競爭激烈,收視率越來越低的狀況下,為了生存,灑狗血、偷窺和八卦成了絕大多數台灣媒體選擇的策略。因為這幾招最有效。

雖然那麼多人罵這些電子媒體浮濫、不專業和新聞綜藝化,但他們‧都‧看‧了。在這麼多人邊看邊罵的同時,收視率(閱讀率)調查的結果,證明這些荒腔走板的「演出」的確有用,於是那些不專業、惡搞的言行當然不會收斂。因為收視率一高,廣告主提高加碼,媒體收到錢很開心,從業者當然會為荷包著想,多搞幾招來提高自己不如往常幾年飽滿的收入。

那些邊看邊罵的閱聽人,其實都是這些過火演出的幫兇,脫離不了那個共犯結構,所以誰罵都沒用。在這些人罵那些記者白痴的同時,眼睛還是盯著電視看個不停,而不會選擇關掉或轉台。而買東西時,很多人都很精明,想要買到最好的,於是到處比較,想知道能否達到自己的最大滿足。但在選擇媒體時,許多人卻不持這種態度,再爛的媒體,他們還是看個不停。在看的同時,他們就是購買者,促成廣告主花錢滿下這些節目的廣告。

在飽受爛媒體侵擾後,選擇看一個媒體前,不妨進行以下思考:

○它讓你愉快嗎?
○它增加你的新知嗎?
○它增加你的專業知識嗎?
○它使你和在乎的人關係更融洽嗎?
○它讓你對生存的環境更瞭解嗎?
○它使你更能掌握自己的生活嗎?

如果以上都是否定,那為何要選擇?如果有些不肯定,那麼再想一想,它能提供的這項功能是否能從其他媒體或來源獲得。

你還在罵那些爛媒體和爛節目嗎?別罵了,你還不是在看!就是因為你看了,台灣才有這些媒體問題。

由 Debby 發表於 11:59 PM | 迴響 (0) | 引用

March 02, 2005

只是一個記者的錯?

今天最令我震驚的事件,莫過於在中國時報頭版頭條看到一則PTT發洩事件的報導。報導處理過於戲劇化也就罷了,中時把這則消息放在頭版頭,顯然是向蘋果日報看齊。

對於這樣一批以大學生為主的網路起鬨者,怎能這樣處理?事情果然有了可怕的發展。前幾天原本是一個使用者痛批女友劈腿,今天卻成了一群使用者痛罵記者,而且把記者的私人資料都揪出來,有人打了電話,得意洋洋地說她的手機鈴聲怎樣,還有人把她的報台也貼出來,一群人上去灌爆留言板……最致命的,莫過於原文者在事情擴大後,發文表示這是他的報復之舉。所以他控訴女友劈腿是一樁假事件。

我為之目瞪口呆。

十年前我開始玩BBS的時候,還沒有Hate板,大概過了兩、三年,這類的看板才越開越多,對於侵犯隱私和流於謾罵的爭議始終不斷。曾經擁有過一些站務權,我非常討厭這樣的看板,不認為這種板對於任何人的身心有什麼益處,也很多年不看這類看板。

看到228那天黑特(Hate)板流量大增的經過,以及今天謾罵該記者的情形,我的感想只有四字:「盲從」和「暴民」。唉,這些人明明多半是大學生,但看不出一點理性。重度使用網路的我,反對網民是愚昧的說法,但是深知網路上什麼人都有,一切要做最保留的打算。就像原本發洩被劈腿的那位,怎麼也沒想到原本打馬賽克的名字,會被一群自以為是柯南的網民找到全名,甚至找出無辜者的照片和名字對號入座吧?始作俑者後來出面請大家高抬貴手也沒用了。報導此事的記者,也沒想到一堆無聊網民基於發洩和盲從吵著要看她的照片。

對於媒體,我認為是中國時報中央編輯台出了大問題,整個生產線都要為此事負責,不該只怪罪寫出報導的記者,畢竟一個記者的力量沒法把中時變成水果日報,但整條主導大權的生產線可以。記者報稿,但上級要這則新聞,之後怎麼安排,做大、做小、放幾版,以及後來怎麼修改內容,都使這個產出結果變成一個通力合作的產品。怪記者偷懶報導網路事件,還不如責怪中時高層為何可以接受這樣的新聞來源和型態,他們對網路生態的陌生與無知可見一斑。在這種情況下,中時要是不挺該記者,恐怕會讓內部員工也看清自己東家的真面目,未來的工作只會更加艱難,誰知道下一個被要求做聳動新聞的會不會是自己?另一種狀況則是,這種粗糙的報導方式透過這次的事件得以調整,但當事者都必須仔細檢討整串環節才有可能。

由於PTT上眾多咒罵之聲,讓人只能嘆息著,中國時報經由記者一廂情願的有聞必錄,加以上流生產線的無知和錯估情勢,而轉型成功,已經變成蘋果的難兄難弟了。而且此事促成一個惡性循環,越多人罵,讓更多人去看。即使當初在228當日回應原文的眾多白爛其實沒資格說中時白爛,回應該文的人和該記者都促成此事的傳播,只有五十步和一百步的距離而已。用多數暴力的方式清算該記者,只是除了增加其他人對這些「鄉民」的惡感,也沒什麼好處。我仍不認同Hate、Grumble板的存在,在網路上發洩只是把自己處理不好的事情往外推。

未來會如何,只能嘆息以對。

由 Debby 發表於 06:37 PM | 迴響 (2) | 引用

January 25, 2005

邱小妹妹事件的蝴蝶效應?

這十幾天看邱小妹妹的新聞,心情鬱悶至極,尤其是前兩天,她的父母簽下同意書,讓她離開這個人世後,看著她生前可愛的照片出現在報端,更是難過。

事件一開端,家暴事件變成醫院失誤,衍生成地方政府的責任,新聞報導開始失焦。核心是家暴,但是被緊盯的是仁愛醫院的失誤,眾人的焦點逐漸被移轉。至於禍首—那個狠心的爹,被報導的,竟是他在牢裡悔恨交加,為女兒念經,好似變成一個酒醉後闖禍的善良父親。

直到邱小妹妹開始傳出可能要被判腦死時,接連幾件重大家暴案傳出,幾名幼童遭殃,當初邱小妹妹事件裡的家暴核心才重新浮現。

許多人顯然搞不清狀況,家暴事件裡的施暴者,並非在知道自己出手太重後,就會悔改的,他們會不斷不斷地出手,沒完沒了。有多少女人被打之後,被老公求著要她原諒,之後不斷上演被打的局面?邱小妹妹若康復,還跟著爹,我想她有很大的機會繼續遭到家暴。邱小妹妹父系的親戚長輩,雖知她的父親狠心,卻也放任這種恐怖的家暴不時上演,卻在她瀕臨死亡時,不知羞恥地說要她入邱家宗祠。生前不知疼惜,死後還用這種父權的思維對待她,形同這件嚴重家暴事件的協同迫害者。

台灣對家暴的處置,顯然太過外行且設想不全。在這起當街施暴的案件發生後,監護權依舊在這個施暴者手上,以致於最後的同意書要由施暴者簽名同意。多數媒體緊咬著要醫院從這個事件開始改革,可也別忘了提醒我們的家暴法和相關機制要開始反思。尤其最近攜子自殺的案例增多,如何防範這些對家庭失望的家長自殘,乃至於傷害兒童,恐怕是立法和社福機構要好好設想的。

在醫院方面,這事件的確把台灣這幾十年來的陳窠顯現,不只是仁愛醫院整體的專業素養欠缺、管理失當而已。

當年我要在事件發生的仁愛醫院出生時,同樣也發生沒有床位的事。更糟的,是主治大夫以要睡覺為由,沒來幫我那當時痛得要命的娘接生,我能生出來,還真是母女兩人福大命大。二十多年後,我娘還記得那個醫生的名字,叫做陳能瑾(反而是我老是忘了)。我想,許多人從此以後都會牢牢記住在這事件裡失職的林致男和劉奇樺的名字吧。在仁愛醫院碰過沒床位的人,更會記住最好不要去這家醫院。

照台灣人的健忘,以及只做表面,未來很有機會如黃崑巖所說,「邱小妹事件,鐵定會重演」。北京的蝴蝶振翅,可以引發紐約的大風雪。那麼,邱小妹妹的生命,能帶給台灣社會什麼樣真實的改變?

由 Debby 發表於 11:19 PM | 迴響 (2) | 引用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