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8, 2009

做菜頭粄的體會

據說我外婆生前的最後幾年,由於老人癡呆症,常談她小時候的事、唱童謠。除了年老,還有什麼時候會讓人記起童年?我想,對為人父母來說,可能是第一個小孩出生之後吧。

小J出生前後,我就開始想起往事。他生活裡的大小瑣事,都可能讓我走入時光隧道,記起一、二十年未曾碰觸的舊事。

昨天,因為照陳月卿《全食物密碼》做蘿蔔糕,忙了一整天,沒什麼時間跟小J玩。

陳月卿像是現代美國婦女,許多工作都交給食物調理機、超強馬力果汁機等工具處理。做蘿蔔糕,最費時的一部份,應該是將蘿蔔刨絲吧。我看到她提到用食物調理機刨絲,便翻箱倒櫃,找出cuisinart食物調理機刨絲的工具。說來慚愧,那機器買了兩年多,我從沒用來刨絲。所以一開始花了十來分鐘弄清楚怎麼用,任憑小J在旁邊叫嚷、丟東西到地上。雖然花了很多時間,但是想到那些女性長輩以前做菜頭粄(蘿蔔糕)時,可沒這麼多電器可以使用,費時又費力,弄到手臂都變粗了。我於是認份地繼續把它搞定。

陳月卿還提到她用果汁機處理米漿,可以代替磨米機。我心想,磨米機?我小時候還看過大人用石臼磨米勒!那可比磨米機費勁又麻煩多了。大人做完菜頭粄,還得燒柴蒸粄,蒸個老半天。我記得自己以前三不五時就跑過去問:「可以吃了沒?」小J有時不讓我換尿布時,我便跟他說,快點,我要去做蘿蔔糕。他一副有好東西「立刻」可以吃了,便很合作。但是下樓之後就失望了。他自己玩了一陣,聽到我用blendtec打米漿,便衝過來喊:「吸!吸!」可是那離可以吃,還差得遠勒!

雖然有這麼多工具幫忙,我依舊弄了一整天,而且累到一上床就不想動了。腦海裡便浮現,以前逢年過節,那些嬸嬸、姑姑除了農務,還要做各種粄、糕、粿等,她們到我爺爺奶奶家(串門子)時,便跟奶奶說:「累得要命!」我也依稀記得,奶奶以前做完各種加工食物後,在夜幕低垂時,忙著收東西的情景。那一幕的氛圍,帶有幾分疲憊與寂靜。我現在深刻體會到她們當年的感覺了。除了這些,她們身邊跟了好幾個小蘿蔔頭,要不時搞定這些小蘿蔔頭的索求。我跟她們比起來,算是幸運多了。

我雖然也想照書上提到的,不要讓家務佔去陪伴孩子的時間。但是我只有一個人,沒有幫手,終究有許多家務要處理。所幸不是每天都做這種超級費時、費神的食物,所以還有時間幫小J唸書、跟他一起玩。

其實動手做蘿蔔糕,也是為了小J。我們回台灣時,他初嘗蘿蔔糕,便很捧場。我爹因此每天一早都很開心地買蘿蔔糕回來給小J吃。但是台灣早餐店的港式蘿蔔糕裡,有蝦米和培根。為了怕小J過敏,我總是花很多時間把蝦米和培根挑掉。外面買的東西就是這樣,總有我們覺得不好的成分。自己做,就可以控制成分(菜頭粄就只有米和白蘿蔔兩種原料),可是不一定控制得了時間。

這樣親手做了以前慣吃的食物,也有一個好處。以前我看到過節時,家裡總有吃不完的菜頭粄、芋頭糕等,總是叫苦連天,又要連吃好多頓一樣的食物了。現在我除了體會主婦之難,也感謝那些以前送過菜頭粄、芋頭糕給我們的姑姑嬸嬸,謝謝她們送來她們的愛心與用心。這的確如朱子治家格言所說:「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如果有什麼地方,讓我想跟奶奶、姑姑、嬸嬸們不一樣。那大概是,等小J大一點,我想讓他跟我一起做,讓他對餐桌上的食物產生參與感,也學著知道桌上的食物端上桌雖只有幾秒,但端上桌前,可是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心思準備。他到時就算挑食,也該知道要珍惜食物。不然,他可能不時重演今天中午的事:小手一揮,整碗飯就打翻在地毯上。

由 Debby 發表於 01:43 PM | 迴響 (3)

March 27, 2009

放羊的小孩

一歲多的小J,常讓我們重新體味以前讀過或聽過的故事。最近讓我們不時想起的故事,是放羊的小孩。因為小J現在已經會耍人了。這真是令人咬牙切齒。

小J不到三個月就開始厭奶,我們因此發現他有胃食道逆流。這毛病讓他的胃口一直欠佳,於是和別人家的小孩相比,他顯得十分瘦弱,也讓為母的我,在比較之下,似乎算是很不會養小孩的那一種。

直到前陣子,他突然胃口變好了,讓我們額手稱慶,我們撐到最後一刻,終於在滿十八個月之後,把他的胃食道逆流送走了。但好景不長,這段好胃口期間為時甚短,如今想來,可能是快速成長期。他很快又回到食慾不佳的常態。

食慾不佳就算了,小J會放假警報。他常對著我喊:「吸!吸!」他不會說「喝」,因為他都用吸管喝飲料,所以用「吸」代替「喝」也不為過。我一聽到他要「吸」,連忙開始張羅,好不容易弄好了,送到他面前,他搖搖頭,甩頭就走。是我錯失先機嗎?好吧,那下回事先準備好他的飲料看看。他一說「吸」,我立刻送上飲料,他仍舊搖頭,甚至伸手推。這個戲弄母親的小子甚至嘻皮笑臉,好像覺得看到媽媽一臉錯愕、乃至於生氣的樣子很有趣。

這戲碼,每天都要上演無數回。有時我在廚房忙,聽到他喊「吸」,便要他自己喝水,他則拿著杯子,從客廳一路衝到廚房,然後把杯子摔在廚房的地上。我轉身要他立刻撿起來,放回桌上去。這小子進入敬酒不吃吃罰酒的頑童期,非得要我祭出「再不把杯子撿起來,就不准去公園」的禁令,他才願意就範。

吃飯時,他也如此。有時吃一吃,他指這指那,我們以為他要吃,趕緊弄好送到他嘴邊,他卻伸手一拍,食物就這樣掉到他身上、地毯上。所以我們現在得眼明手快,一看到他的小手伸出來,就要趕緊把湯匙移開。至於讓他自己吃,他通常吃一、兩匙,表示他會自己吃,然後把碗和湯匙給我,還是要我餵,說什麼都不肯自己從頭吃到尾。

看來,這小子離非常的兩歲時期,真的為之不遠了!

由 Debby 發表於 01:07 PM | 迴響 (0)

March 24, 2009

主站休站中(3/19~?)

我的部落格主站(debby.dyndns.info)因主機問題,自台灣時間3/19日起消失於網路中。

機器管理員表示,由於所需設備缺貨,因此預計要一個月後才能復站。

等復站後,我會發文通知大家。

由 Debby 發表於 01:14 PM | 迴響 (4)

March 18, 2009

美國老奶奶的日本硬幣

前不久,我在世界日報看到一則新聞,提到美國婦女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齡是25歲。我心裡暗自大吃一驚,隨即想到,難怪我在公園裡看到一些肚子裡懷一個或著身上抱一個,另外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小孩在旁邊玩的媽媽,有些看起來比我年輕許多。

我之後上行政院主計處網站,查到2005年(我沒找到更新的)的統計資料,「產婦平均初次生育年齡27.4歲」,的確比美國高。不管是跟台灣或美國的數值相比,我生小J的年紀都高於平均值。

有天我便跟公主的外婆聊到這件事。

她說,現在的美國人已經比以前晚婚許多,生小孩的年紀也比較晚。她說她那個時代,很多女性都是十八到二十一歲間結婚(所以高中畢業舞會才會被高度重視),學歷越高的會越晚婚,現在仍是如此,而西語裔比起來,也比較早婚。她因為受過大學教育,從大學時開始當空服員,二十四歲才結婚,在當時已經算晚了。她跟當時的美國女性一樣,以家庭為重,在空中飛了四年,就為了家庭而不再飛行,變成全職家庭主婦,直到四十二歲時,她才變成公園旁邊那間小學的三年級老師,教了二十年左右,於去年退休。

她那一代已經比她的母親那代晚婚了。她的媽媽因為受過大學教育,在一九四○年代,是非常少有的高學歷女性,所以二十二歲大學畢業時才結婚。她的媽媽生了四個小孩,而她是排行第一的大姊。她自己則生了三個小孩,大兒子今年三十八歲,有兩女一男;次女也就是公主的媽,三十五歲,有一男一女;排行老么的女兒今年三十三歲,未婚,連男友都沒有。她為最小的女兒似乎有點擔心,不過還是希望這個女兒趕快結婚生小孩,所以她家中還有一些給嬰幼兒玩的玩具,現在雖然用不到,仍保留著。她甚至認為公主的媽還可以繼續生小孩。跟台灣人比起來,美國(白)人算是滿多產的。某人之前就跟我說,他想不起來哪一個名人只生一個小孩。我想了很久才想到,柯林頓夫婦!

我每次聽到一堆數字,雖然數學不比別人好,還是會試圖快速地算一個大概。綜合公主外婆提到的幾個數字,我於是算出,公主的外婆應該跟我婆婆年紀相仿。那時代的女性,受過大學教育,的確少見,可以想見她們家的社經地位有相當水準。

最令我吃驚的事,莫過於上週她知道我是台灣來的之後,在我們登門拜訪後跟我說,她媽媽非常反共,支持台灣,她因此知道台灣,也知道蔣介石,還說了一次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事。她問我,台灣現在的處境還好嗎?我的腦海裡立刻浮現那些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黑白紀錄片,還跑出旁白的男音。一時千頭萬緒,我碰到自由中國的支持者耶。不過我直覺她其實知道不多,也並不想知道那麼多,於是簡單地回答,台灣是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樣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只是在許多國際場合,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我們的代表無法用中華民國的國號,而得用其他名稱代替。我於是忍不住問她,她媽媽的主修是什麼?她說是藝術。我只能猜想,她媽媽在二次大戰期間,應該看了不少支持同盟國戰友言論的美國報紙,所以有這些印象。

後來,她說我可以幫她一個忙,於是拿出一堆很老的硬幣給我看,問我是中國還是哪裡的。我一看就傻眼了,因為上面的漢字寫的幾乎都是「大日本」,而且是「大正╳╳年」。我不熟日本歷史,但我知道大正是很久以前的年號。回家後一查,大正是一九一二到一九二六年。果真是年份很老的硬幣。在這堆日本硬幣中,夾了一個中國的硬幣,上面寫的是「乾隆通寶」。這枚「乾隆通寶」比其餘的日本硬幣都要新,而且跟我看過的「乾隆通寶」複製品不同,比較薄,但我猜仍是複製品。我便跟她說這是清朝的東西,而清朝已經於一九一一年結束了。她知道大正的實際年代後,便跟我說,可能是她媽媽在garage sale買的,因為附近住有日本人。

除此之外,公主的外婆家有至少兩件跟日本有關的東西。一進入他們的玄關就可以看到,一座是穿和服的女仕塑像,另一個是掛在牆上的浮世繪。公主的外婆原本還不確定那幅浮世繪是中國還是日本的東西,要我確認一下。我看一眼就告訴她那是日本的東西。

雖然她們對東亞的認識是一知半解,不過,比起許多沒受過太多教育的美國六、七十歲女性,我相信公主的外婆還算知道比較多的那種。

由 Debby 發表於 10:09 PM | 迴響 (0)

March 17, 2009

蔬菜湯大實驗

小J是個挑嘴的小孩。他唯一不挑的,是湯。他很愛喝湯,清湯、濃湯都好。因為他不愛喝水,也不愛喝奶,一整天下來,除了喝一點奶、喝一些豆漿、吃一點水果,就只能靠喝湯來補充營養。

最早,為了省事,同時一物多用,我用海南雞飯的作法處理雞腿肉。煮完雞腿的那鍋水,就留下來煮湯。既然已經是雞湯了,所以我就放了多種蔬菜進去,不外乎最常見也最容易買到的洋蔥、胡蘿蔔、馬鈴薯、洋芹等。

有回去Costco,碰到vita-mix的推銷人員現場做湯。她就用雞高湯加上述幾種材料用vita-mix一起打,最後加玉米片。小J很喜歡那個湯,試吃了一小份,嫌不夠,一直吵著還要喝……

不過,我們那時沒有blendtec,只有cuisinart的食物調理機。我照著記憶中的元素,企圖煮出類似的湯。於是先把幾種蔬菜分別打碎,然後加進湯裡。這樣煮出來的湯,沒有在costco喝到的好喝,不過小J還是很捧場。

我後來買了blendtec,看了blendtec的食譜才發現,其實應該先把食物煮熟,再去打成濃湯,會比較省事、省時,也可以保留比較多的營養。但是我有個顧慮。blendtec的杯子是塑膠做的。不管那個塑膠材質有多耐熱,為了保險起見,我通常還是等晚餐過後、湯涼了,在小J睡覺前,才把煮好的湯倒進blendtec打成濃湯。

考慮到小J的挑食,我在不同的時期,針對他的需要,常調整我們的蔬菜湯配方。他不愛吃飯的時候,就多加一點馬鈴薯,讓他喝湯也能吃到澱粉。最近他不愛吃肉,增加一點鐵質,就變成煮湯時要考慮到的事了。

正好前兩天去Whole Foods買有機黃豆時,我瞥見旁邊有紅色和綠色的扁豆(lentil)。這是我常看到吃素的朋友提及,而我一直沒找到的豆子。再看一下塑膠罐上貼的營養成分,我注意到這種小豆子的鐵質含量驚人,於是拿了塑膠袋,盛了一小袋紅扁豆。我也很想找鷹嘴豆(chickpea),但是不知道上哪買。

今天去Albertsons買菜,想到晚上要煮湯,隨手抓了一把甜菜根(beet root),這也是富含鐵質的蔬菜。我沒在台灣見過這種蔬菜,但是聽說自從吳永志《不一樣的養生法》變成超級暢銷書之後,台灣也有農人種這種蔬菜。後來又冒險抓了一個parsnip。Albertsons在這種有點像白蘿蔔的蔬菜下註明,說味道很甜。我後來一查,parsnip的中譯是歐洲防風草根,在歐洲很常見,許多台灣留英的學生說不甚喜歡這種蔬菜的味道,因為味道很獨特又強烈。

晚餐前,我參酌精靈的做法,先把扁豆洗淨,加了水,放到電鍋去煮。大概因為我們的大同電鍋是最小號的,所以用外鍋三杯水、煮30分鐘,會把扁豆煮爛。紅扁豆的紅色褪盡,變成像綠豆仁那種淡黃色。

然後起油鍋,先加一些小茴香粉(cumin)、月桂葉(bay leaves)和極少的丁香(clove),然後加入切成小丁的洋蔥和胡蘿蔔,把洋蔥炒香、變透明之後,便加入滾水,把切成小塊的parsnip、甜菜根和煮好的扁豆。煮滾之後,關小火繼續煮一小時。

煮好的湯因為甜菜根的緣故,是紅色的。湯的顏色雖有點嚇人,但是還滿好喝的。至於parsnip,我覺得煮軟的parsnip不難吃,很難形容那種甜味,一直覺得跟以前吃過的某種塊狀糕點的味道有點像,但是想不出名稱。下次我會試試看不加parsnip,改加其他蔬菜看看。我沒加蕃茄和青椒、甜椒類,是因為我們家的人胃不好,不適合吃這幾種蔬菜。實驗至今,小J至今討厭的蔬菜湯元素,是有綠色鬚狀葉子的茴香(fennel),那也是味道強烈的蔬菜。

我還沒把今晚實驗的這鍋湯用blendtec打成濃湯。因為我不知道parsnip融合其他蔬菜的味道,會變成怎麼樣。我怕挑嘴的小J不喜歡那種味道,就不喝湯了。或許明天得先裝一小碗湯出來打看看。

由 Debby 發表於 10:37 PM | 迴響 (4)

March 16, 2009

一歲兒做的「好事」

我們應該把小J最幾個月做的「好事」,一一拍照存證。這些好事,包括:把客廳的百葉窗折破三塊(我們要面臨後果請參考「社區管理委員會與百葉窗」)、持續把球塞進音箱的洞裡、用衣櫃的門撞牆壁,把牆撞凹等。每次我發現之後,大呼一聲:「哇!你又……」之後,這小子便很樂地在一旁學我說:「哇!哇!……」真是叫人又好氣又好笑。

第一樁實在令人很頭大,因為同一個百葉窗,連續三塊都被他折破了,從外頭看,非常明顯。這都是因為,我們家的沙發就擺在百葉窗下面。小J爬了沙發,想往外看(多半是為了看垃圾車),於是去撥百葉窗。小手使起勁來不得了,很快就折壞百葉窗了。那扇百葉窗是舊的,如果到了非換不可時,我們也只能自我安慰,這樣可以把家裡百葉窗的顏色統一一下,因為新舊百葉窗的顏色有點落差。唯一的問題是,某人之前買百葉窗的3 Day Blinds,因為美國這一波不景氣,關閉距離我們家最近的那間分店。

至於第二樁,至今仍令我們捉狂,因為持續上演中。我們最早發現那個國際牌的低音音箱被塞了球,是因為小J把手往裡頭掏。我們趴下來看那個放在地上的音箱,赫然發現裡頭有個紅色的塑膠球!那顯然是旁邊的Hasbro Playskool Busy Ball Popper裡的球。

小J有兩個玩具是玩小球的,另一個是把球敲進洞裡的一個玩具。這兩個玩具的球,沒多久就相繼上演失蹤記,我們怎麼找,都找不到。奇怪哩,我們家沒多大,為何東西就這樣消失了?難道我們家也有百慕達三角洲之類的神秘黑洞?原來其中一個神秘黑洞就是那個音箱的洞。偏偏那個音箱是木頭的,外頭沒有任何螺絲的痕跡,也就是說,我們沒法把音箱拆開。我們的手都比音箱的洞大,怎樣都沒法把球拿出來,某人有回伸手進去一摸,一不小心就把卡在洞中間的球就推到音箱裡了。小J知道他有球在裡面,不時把小手伸進去。他的手很小,可以抓到球。可是他一旦握著球,就沒法把手伸出來,所以最後還是空手出來。偏偏這小子還是三不五時把球塞進去。某人有晚便一邊看電視,一邊搖音箱,於是搖出三個球出來。他只能搖出比較小的球,比較大的球就搖不出來了。

一歲兒喜歡的神秘巢穴,有什麼規則可循?我至今仍無法找出所有小J會塞東西的地方,無法理解這個一歲兒的藏東西邏輯。我們之前住在飯店時,他就曾把小救護車玩具裡的手術刀和另一個工具玩具弄不見,我怎樣都找不到。最後只能猜想,說不定被他扔到垃圾桶裡了,那是我唯一沒有檢查的地方。好在小J在家時,不會特別喜歡把東西扔到垃圾桶裡,他倒是很喜歡把玩具扔到書房的回收桶裡。某人偶爾便會在回收桶裡倒出小J的玩具。如果我們沒有仔細檢查,當西語裔清潔婦來打掃之後,有些東西就永遠找不到了,因為那些被小J藏起來的玩具,極可能跟垃圾一起永遠離開我們家。

這幾天讓我們很困擾的是,小J把公主外婆家的形狀拼圖弄不見了!他帶回來九個,不過半天的時間,長方形的磁鐵就找不到了。我趕緊上網查,準備買一本回來賠公主的外婆。可是amazon沒買這本跟Tonka有關的SHAPES ALL OVER TOWN,我只找到一些二手貨。第二天,我跟公主外婆說,她要我別擔那麼多心。雖然她們那本是Washing Mutual送的,可是我怎樣都覺得過意不去。

小J實在很喜歡那些有形狀的磁鐵。因為他最近很喜歡可以貼來貼去的磁鐵,後來又喜歡上我買給他的形狀拼圖(Melissa and Doug Shapes - Chunky Puzzle),玩沒多就弄不見三片。而形狀磁鐵兼具他最喜歡的兩項特質,唯一的問題是貼到冰箱後,不容易拿下來,因為那些拼圖本來是要貼到書上的。那些形狀磁鐵比木頭做的形狀拼圖小且薄,所以更難找。這下我學到一個教訓:不要給一歲兒太小、太扁平或太薄的玩具,否則他們更容易藏到你找不到的地方。小J今早在回收桶東掏西掏時,曾掏出一個信封袋,把那些形狀拼圖放進去。如果他連信封都可以這樣玩,那他會藏東西的地方,顯然比我能想到的多。

至於第三樁「好事」,是因為終究有不適用cabinet locks的櫃子。於是小J很喜歡在想要看我吹鬍子瞪眼時,衝進他的房間,用力地扳他衣櫃的門去撞牆壁,發出「砰!砰!」聲。英國記者Carl Honore在《Under Pressure: Rescuing our children from the culture of hyper-parenting(中譯本《慢的教育》由大塊出版)》提到,現代的美國父母對小孩的安全顧慮過頭,櫃子、馬桶等都裝了鎖。其實裝鎖不見得是因為確保幼兒的安全,有時是為了減少家長的麻煩和幼兒的破壞。因為小J沒事這樣撞壞櫃子或牆壁,或者把櫃子裡的東西掏出來,丟得到處是,苦命的是我們這些跟在後頭收拾、維修的奴才父母啊。

目前就記憶所及,只能暫時列出三樁他最近做的「好事」。等我記性比較好的時候,再來補記小J的其他「好事」。

由 Debby 發表於 09:29 PM | 迴響 (0)

March 13, 2009

可以用兩年的嬰幼兒睡袋

今年三月的南加州,依舊寒冷。比起去年十二月,三月實在冷多了。

去年十二月時,我們白天出門時,有時得穿短袖。小J睡午覺時,甚至穿無袖上衣和短褲,只因為他的房間因為西曬的緣故,從中午開始,就變得特別熱。某人因此在今年初找人來做屋頂的隔熱系統。施工的工頭對某人說,我想你一定是為了兒子,而決定做這個的,所以會在他的房間上面加厚一點。不過,似乎沒什麼用處,小J房間依舊是最熱的一間。晚上八點他就寢時,有時室溫仍有華氏75度,但是到下半夜,戶外溫度只有三十多度,室內的溫度也會下降許多。

溫差這麼大,實在讓我傷透腦筋。上個月,我突然想到要預先幫小J找下一個尺寸的睡袋,於是找到了紐西蘭的Merino Kids。

Merino Kids的Go Go Bag,也就是嬰幼兒睡袋,分為新生兒到兩歲,以及兩歲到四歲。前者有純棉(適用於攝氏25度以上)、標準(外層純棉,內層為特級羊毛。適用於攝氏18度到30度)、厚被子(外層純棉,內層為特級羊毛。適用於攝氏18度以下)。兩到四歲的,就沒有純棉的那一款。這個睡袋,獲得2007年的德國設計大獎iF獎。他們另外有兩個產品,分別於2008、2009年得到iF獎,由於是新生兒的睡袋產品,我沒研究,所以就不在此介紹了,有興趣的人可以到他們網站看。

看到標準款適用於攝氏18度到30度,我的眼睛為之一亮,看起來很適合南加州這種氣溫變化非常大的地方。而且有的網站有個圖,說明他們的產品非常透氣,讓寶寶可以睡得很舒服,甚至可以延長寶寶的睡眠時間。不像Micro fleece的睡袋,會讓寶寶身體的熱氣和濕氣無法排出睡袋外,顯得悶熱。amazon上的評論數不多,絕大多數都給五顆星,讚美這款睡袋的羊毛很好,跟這些家長以前認識的羊毛不同。

紐西蘭和澳洲都是產羊毛的國家。以前我爸去澳洲時,曾在當地買過羊毛衛生衣給我,價錢的確比台灣的便宜多了。但是,穿不久,居然就有破洞!而我在台灣買的衛生衣,要穿很多年才可能穿破。從那之後,我便認定羊毛產品的品質差異很大。既然那麼多人都說這款睡袋的羊毛好,那或許真的不錯吧。

可是,當我準備把這項產品加入購物車時,乖乖,那個金額讓人實在點不下去。129美元。瘋了嗎?中國大陸製的產品標價那麼高。我又猶豫了。繼續東看西看。因此看到有為家長提到,因為一件就可以用兩年,比起美國其他牌子的睡袋,每三或六個月就要買新的,而且視氣溫,得買純棉和micro fleece材質,這樣比起來,其實也沒有比較貴。

於是我開始計算小J以前睡袋的總金額。從他出生前,我就買了Halo Micro-Fleece SleepSack Wearable Blanket Newborn Gift Set(xs和s各一件),之後都是買Halo的睡袋。除了新生兒尺寸,之後從S號到XL號,每個尺寸都得買純棉和micro fleece材質各兩件,以便換洗。Babies "R" US的價錢應該是比較便宜的,常有買一件,第二件五折的優惠。這樣算起來,總價應該還是超過160美元。撇開價錢不說,最棘手的問題,莫過於有時在上半夜用micro fleece的睡袋實在太熱了。小J會一直哭,他沒法睡著,頸部和背部都出汗了。可是顧及他會踢被子,如果上半夜用純棉的睡袋,到了下半夜,他就會冷醒。

想了想,我還是決定下單。不過,下單前,照例到處比價。

除了羊毛,Baby in a bag賣純絲的嬰幼兒睡袋,最大用到三歲。雖然純絲聽起來很好,可是要怎麼洗?能用洗衣機洗、用烘衣機烘乾嗎?我找不到說明。現在市面上有太多純絲的衣物都得送乾洗,我不希望買個睡袋都要送乾洗,真是太昂貴又太麻煩了。乾洗不環保,對敏感寶寶也不好,還是做罷。

至於merino kids go go bag,amazon上有買兩件199美元的優惠。Merino Kids官網上,則有一件標準睡袋加一件厚睡袋,160美元的特價,另加14.5美元的國際運費(從紐西蘭寄到美國)。如果買兩件厚睡袋,則有101美元的特價,更優惠。但是美國一般人家冬天都會開暖氣,很少人會把暖氣設定在華氏63.4(攝氏18)度以下的吧,所以美國的寶寶比較適用是標準睡袋。台灣的寶寶才用得到厚睡袋。

如果在官網下單,還可以順便考慮他們的羊毛衣物。他們的羊毛衣物大部分可以用烘衣機低溫烘乾,不過要用羊毛專用洗劑洗就是了。我去年在Pottery Barn Kids幫小J買了幾件羊毛衣物,常常忘記從一般的衣服中拿出來,於是所有衣物一起用低溫烘乾的結果,就是那些羊毛衣物每烘一次就小一號,很快就不能穿了,讓我看了,心裡不免淌血。所以能用低溫烘乾,真是太好了。這款羊毛睡袋因為材質的緣故,不建議常洗。

不過,小J第一天看到新睡袋的時候,一直哭,不肯用那款許多人說設計不錯的睡袋。這款睡袋比起Halo的睡袋,是重了些,潮濕的時候更重。好在小J第二天就適應了。至於睡比較久,似乎沒有,小J最近睡得不太好,大概因為睡前總是喝一碗湯,清晨五點多就會哭醒,可能是尿尿了。至少不悶熱,可以用比較久,是眼前可以肯定的兩項價值吧。

由 Debby 發表於 10:15 PM | 迴響 (2)

March 11, 2009

憂傷的大男孩

最近我對小J強烈怕生的問題感到很頭痛。最近兩次,小J一聽到我說看見公主和她外婆來了,便立刻哭倒在地上,然後抱著我的小腿,讓我整個人也倒在地上,那時公主還沒真正到公園哩。他看到公主出現,便一連哭了十幾分鐘。

公主顯然不期待得到小J的愛了,她說他是"sad big boy"。即使她看到他哭成那樣時,一度發問:"Is he scared of me?"我一面抱住嚎哭不止的小J,一面回答:"He is scared of everyone."不過,她還是會數度試著靠近他,看到小J亂哭一通之後,便跑開。公主的外婆看到小J的樣子,很同情我在小J這階段的處境,於是邀請我們到她家,讓小J和公主玩。因為她家離我家和公園很近,如果行不通,我可以帶小J離開。

我於是答應了。因為小J一看到別的小孩就哭,可能弄得很多小孩都不自在,雖說中午去公園的小孩比較少。上週四,一個媽媽帶著七個月大的兒子和兩歲半的女兒,那個小女生似乎有意跟小J玩,但是看到小J哭成那樣,那個媽媽便把小孩帶到遠一點的草地上去。所以我希望小J能早點學著用平常心面對每一個經過的陌生人。

上週五出現讓我覺得更棘手的狀況。那天有些身心障礙的青少年在輔導員陪同下,也到公園玩。我之前見過他們一次,那時他們是在草地上做活動。這次他們進入有遊樂設施的地方。當天公園裡,還有好幾個三、四歲左右的小女孩。小J一開始沒哭,反而對這些個子很大的男生感到好奇。其中一個試圖盪鞦韆時,像小船一樣大的鞋子掉在地上,被輔導員要求把鞋子穿回去,當時玩沙的小J便一直看他們。後來他想要去轉遊樂設施底下的轉盤時,一位看來是智能不足的少年在遊樂設施上方對他笑。小J當場哭倒在地上。我趕緊把小J抱起來,跟他說,人家只是對他笑而已,而且離他很遠。我忙著安撫小J時,眼角餘光瞄到一名女性輔導員把那名少年帶走。我覺得很難受,我不希望小J受到傷害,同樣地,我也不希望他傷害到別人。

公主的外婆聽了,安慰我說,如果她是我,她也會擔心同樣的問題,但她認為,他們因為智能不足,不會想那麼多,頂多把小J當作愛哭的寶寶。她曾在公園旁的小學任教,便跟我提到,之前有個有特殊狀況(我忘了是唐氏症還什麼)的女童在母親的堅持下,沒去念特殊學校,反而去念普通小學念五年級,跟一般學生一起上課,但是有個受過特殊教育訓練的老師教她。可是那女童不喜歡那個老師,其他學生也不肯跟她玩,所以就讀期間並不愉快,最後還是轉學了。

真是令人同情的故事。我想那個母親一定希望她的女兒能早點融入一般人的圈子裡,所以才會做這種嘗試吧。

我們最近很擔心小J是不是大腦有部分發展異於常人,所以一看到陌生人就哭。但是前幾天看了《陪孩子走出害羞的角落The Shy Child : Overcoming and Preventing Shyness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 )》,看到其中有一小段提到,有些幼兒在18個月大到兩歲間,會特別懼怕陌生人。小J顯然就是這種吧。

公主的外婆問我,他會怕其他親戚嗎?我答道,我們在這沒什麼親戚,比較常見到的只有他的爺爺奶奶。小J幾個月大時,一見到爺爺就哭,看到奶奶並沒問題。但是他現在喜歡爺爺勝過奶奶。

我講完便立刻想到,小J恐懼的人事物不時改變,這個階段不知會持續多久,我希望他很快就會度過這個時期。

今天去了公主的外婆家。我本來很擔心,覺得可能又要面對一個啼哭的小孩。不過,還好,一進門時,小J是不太情願下推車,於是把推車弄倒了。但是因為有小汽車、小火車等玩具,還有一隻溫馴的大狗,小J很快就把注意力轉移到玩具和狗上。後來他還跟公主搶玩具!本來我說先試試看二十分鐘,沒想到,我們待了一小時又四十分鐘,因為超過十二點了,於是趕緊告辭,回家吃飯。

離開時,兩個大人都很高興,還約了下週三再讓她們一起玩。小J也很高興,因為他拿了別人的形狀磁鐵書。這年紀的小孩真的很令人傷腦筋,每次離開別人家,他都要拿一兩樣東西才肯走,我們只好事後再還回去。

公主的外婆說,希望明天小J在公園見到公主時,不會哭了。我也希望。回家之後,我問他,喜不喜歡姊姊?要不要再去姊姊的外婆家玩?他都給我肯定的答案。

小J今天沒得去公園,大概因為體力沒有消耗,同時精神上又受到一些刺激,今晚居然哭了一個半小時才睡。我們連番進去安撫數次都沒用。真是我的媽呀,拜託不要再來一次了。好不容易送走了胃食道逆流,居然有這種令人不知如何處理的狀況。小孩的問題果真是沒人能捉摸的。Orz

由 Debby 發表於 09:38 PM | 迴響 (2)

March 08, 2009

Armstrong Garden週年慶採購記

昨天收到Armstrong Garden的傳單,看到他們因為120週年慶,於是部分花卉打折的消息,今天於是拖著一個只想去公園的幼兒前往買花。

小J一下車,看到陌生人,又開始哭鬧。好在Armstrong Garden裡有一些人工水池,我便讓他看水池,小J果然就安靜下來了。本來打算讓他自己走路,最後還是得讓他坐在推車上。真不知何時他才願意跟著我們走呢?他後來比較特別的遭遇,是碰到一位太太,把一身潔白的博美狗放在推車上。小J一開始沒看到那隻狗,某人要他看時,那位太太特地把推車轉過來,方便小J伸手(應該說,某人拉他的手)去摸狗。據某人說,小J面無表情,毫無反應。這讓那位狗主人有點不高興。她大概以為小朋友摸了狗都會很高興吧。

這次的重要目的,是買一棵0.97元的蕃茄。Armstrong Garden在網站和傳單上都宣傳種蕃茄很容易。據公公以前種蕃茄的經驗,的確不難,而且收成時,總有吃不完的蕃茄,得想各種方法消耗掉多餘的蕃茄。所以我只買一棵就好。0.97元的蕃茄苗,十分迷你。看著那一丁點大的小植物,我真懷疑能不能吃到自家產的蕃茄?我買的是Legend種的蕃茄。根據Chef Jeff's Garden的說明,這種蕃茄可以煮也可以做罐頭,因為少籽,切片吃也很好。大約68天就可以收成。

除此之外,我還買了1.97元的鳳仙花(impatiens)。因為廚房對過去的那片空地,一直沒有種東西,於是雜草叢生。上次買了三盆金魚草(snapdragon),其中一盆就種在這塊空地的邊邊。但是這裡只有下午會照到一些太陽,所以那棵金魚草長得非常不好,一直沒有長出花來。相比之下,另一棵能照到比較多陽光的金魚草,就長得很好,黃花開不停。種花也要看花的習性。鳳仙花就是喜歡半日照的植物,應該很適合這片空地。而且鳳仙花是台北常見的花卉,能種一種跟昔日記憶有所關連的植物,也不錯。

上次我買過天竹葵,還算好養,這次也在促銷的行列內。不過,我想了想,還是買了別種花。兩年前,我在那片日照不足的地方種過三色堇,還灑過三色堇的種子,結果最後全軍覆沒。經過這兩年的教訓,種花前真的要觀察好院子的日照狀況。所以我又買了兩盆同樣是1.97元的三色堇,這次種在日照充足的地方,希望能雪恥。

這次買的花裡,我最喜歡的是毛莨屬的陸蓮花(Ranunculus Linnaeus)。有些資料說這是一種嬌貴的花。週三再問問我們的園丁,希望能讓它們找到一個比較合適的地方落腳。

陸蓮花Ranunculus Linnaeus

有些多肉植物的樣子滿有趣的。這次沒買到最有趣的多肉植物,我選了可以放室內的長壽花(kalanchoe blossfeldiana)。這是需要日照較少的花。

買完花之後,傍晚就得去整理院子。我把兩年前種的馬鈴薯清掉。當時我不懂,把整塊發芽的馬鈴薯埋進土裡。事後我媽才跟我說,應該把它切成數塊,這樣就可以長出很多株馬鈴薯。這兩年,土裡的確生出小馬鈴薯,非常小的馬鈴薯。我因為不知道何時是最適合的收成時間,深怕一不小心就吃到發芽的馬鈴薯,因此從不敢吃自家產的馬鈴薯。馬鈴薯於是在土裡生生不息。

沒想到,晚餐前,我正準備煮馬鈴薯湯時,赫然發現,某人三天前買的那衣袋馬鈴薯,居然通通發芽了!難道我該再種一次馬鈴薯嗎?(淚)我不想分那麼多土地給這種會亂長的植物啊。

由 Debby 發表於 10:10 PM | 迴響 (0)

March 07, 2009

等你回來

今早我們有事得出門,昨天因此請公婆來。小J事先不知情。從六點多起床開始,他便處於幸福的狀態中,隨時都有人抱,發號施令總有人理。直到我們出門前,跟他說,我們要出門囉,他跟爺爺奶奶在一起,爺爺奶奶待會會帶他去公園玩,我們晚點就回來。小J的臉立刻從開心,變成震驚、錯愕與不解。真該拿相機拍下他那時的表情。

等我們回來後,小J穿著外出服,依舊在家裡玩。婆婆說,問他很多次,他都不肯出門。他看到我之後,小臉笑得好燦爛。我抱了他,問他要不要出門,他立刻將兩個小拳頭互敲,表示要。然後就坐著三輪車,由爺爺奶奶推去公園玩了。

我們猜想,他應該是等我回家吧。他很習慣某人出門,但是很難接受我也出門,不帶他出去。他或許也擔心我一出去就不回來,所以要等著我回來。看到我回家,他就放心了。

這麼小的孩子,也會需要父母兌現承諾。如果被遺棄,他們跟大孩子一樣會痛苦。

前陣子,有則新聞提到,有位母親在丈夫入獄後,另交男友,於是把兩歲和四歲的小孩帶到丈夫姊姊的住處樓下,然後就和男友離開。兩歲的小孩發現後,於是追出去。好不容易追到媽媽,小孩卻被媽媽打了一巴掌,怒斥:「不准跟!」因為這小孩太不識相了,媽媽就是不要他了,他卻跟過來!

想到那破碎的小小心靈,可能再也無法復原了,這新聞真令我痛心。

小J比起他們,幸福多了。然而,那一小時多的內心懸宕,也夠他受的。畢竟,嬰幼兒的時間感,跟成人不同。即使我們的一分鐘,對他們而言,不至於像十分鐘那樣漫長,可是他們對環境掌控不多,所以需要等待的大人儘速出現,才能解除他們內心的焦躁。不然,他們跟久等愛人而等不到的女人一樣,也會熱淚滿腮。

等著你回來

作曲: 陳瑞楨
填詞: 嚴寬
演唱:白光

我等著你回來 我等著你回來
我想著你回來 我想著你回來
等你回來讓我開懷 等你回來免我關懷

你為甚不回來 你為甚不回來
我要等你回來 我要等你回來
還不回來春光不再 還不回來熱淚滿腮

樑上燕子已回來 庭前春花為你開
你為甚不回來 你為甚不回來
我要等你回來 我要等你回來

還不回來春光不再 還不回來熱淚滿腮

樑上燕子已回來 庭前春花為你開
你為甚不回來 你為甚不回來
我要等你回來 我要等你回來
還不回來春光不再 還不回來熱淚滿腮

由 Debby 發表於 11:11 PM | 迴響 (0)

March 05, 2009

身為少數族群的兩種際遇

公主逗小J小J讓公主說:"I just want the boy to love me."之後,某人的一些同事便猜公主再也不會理小J了。不過,前天和今天,我們又碰到公主。前天因為公主碰到另一個同齡的女生,便很開心地跟那個女生一起玩。今天公園裡,只有小J和公主,所以公主還是會過來看小J。小J依舊是急著用手遮臉,一面後退一面哭,甚至拼命搖頭。這兩人便數次上演妳追我跑的一幕。

公主的外婆跟我聊到這問題,她便覺得可能是因為小J過去比較少接觸外人,而且聽不懂英文。她說:「妳的英文很好,可以教他講英文。」我一點都不覺得自己的英文很好,便如實回答。她說:「如果我學中文,一定沒法像妳講英文這樣講得流利。」

類似的話,媽媽來自香港,本身是ABC、不會講國語(Chinese Mandarin)的I也說過。所以這種想法,可能不少美國人都有,畢竟這國家有許多外來移民,不是所有移民都會講英文的。

我聽到這種話,內心感觸萬分。因為我立刻想到,很多年前,我在高雄時,常因為不會講閩南語,或者試圖講閩南語,由於發音不標準,而被閩南族群嘲笑。有些閩南沙豬甚至會當著我的面,用閩南語講一些輕薄的話。我雖然不會講閩南語,但不表示我完全聽不懂那些話。人在屋簷下,我於是沒有答腔。我心裡想的是,如果你們有本事講客家話,再來嘲笑我的閩南語吧。不只是我,非閩南族群應該都有講閩南語被嘲笑的經驗。很多台灣閩南人說,閩南語在台灣快被消滅了。這種喜歡嘲笑別人發音不正確的閩南沙文心態不消失,說不定是導致閩南語消失的原因之一。我被嘲笑之後,一氣之下,拒絕學習也拒絕說閩南語。我更不認為閩南語可以佔用「台語」一詞。至於真正被官方消滅的語言,原住民的各族語言和客家話才是吧,尤其在民燼黨執政八年,從總統到各級官員無不堂而皇之地講閩南語,好像大家都應該聽得懂一樣。一離開台北和桃竹苗地區,我常有「此處非我地」的被排擠感,很多地方的人,對不會說閩南語的人,態度並不佳,沒事就要教訓你兩句。同樣不會說閩南語,如果是白人,並不至於在台灣(尤其南部)遭受到這種歧視。

如今身在美國,我仍是少數族群,每天都在講不是母語的語言,發音永遠比不上美國人。然而,多數美國人對此,顯得寬容多了。他們的寬容,讓妳可以用同樣的態度對待他們,促進友誼的增長。

由 Debby 發表於 09:56 PM | 迴響 (1)

March 04, 2009

重拾閱讀樂趣

忘了是小J出生後的第幾個月,我弟在越洋電話中問我:「還看書嗎?」我說:「現在只有時間看育兒書。」我弟的反應是:「怎麼那麼慘?」的確很慘。

曾有則新聞提到,許多美國人鮮少讀書,平均下來,美國人一年只看一本書。我去年的閱讀量,就淪為美國人的平均值。因為看育兒書,對我而言,只是親職工作的一環,所以不算在閱讀的範圍內。在我的標準裡,讀到讓我覺得至少有點樂趣或收穫的書,那我才算讀了一本書。所以一整年下來,我只看了一本《斷線》。

那則關於美國人閱讀量的新聞同時提到,有些人認為閱讀不該僅限於紙本書,現在資訊如此發達,在電腦上,透過網路,也可以閱讀。還有人認為,爛書很多,讀到爛書,還不如不要讀。
我同意這兩種說法,即使兩者跟我的想法有點差距。

我在網路上也看很多東西,然而我仍認為,紙本書可以讓人讀到比較完整的概念或故事等,跟在電腦上的閱讀,還是不太一樣。讀到爛書的感覺很差,可是每個人對書的體會不同,某些人認定的爛書,不見得是我討厭的爛書,就像John Irving的《心塵往事(The Cider House Rules)》。此書在amazon得到206人評為五顆星,16人評為一顆星,意見不算兩極,但是評為一顆星的人中,居然有自稱是John Irving迷的。還好那人不是我的朋友。

我很久以前就買了John Irving的大部頭。看到那幾冊厚如磚頭的小說,我總覺得,該留到很有空的時候再讀。可惜我一直沒什麼時間,一晃就是好幾年。直到兩週前,我在晚飯後,心血來潮,從書架上取出八百多頁的《心塵往事》,一口氣讀了八十頁,然後開始跳讀中間和結局,欲罷不能。後來抬頭一看,天哪,都快十一點了,只好趕緊打住,去做家事。

此後,幾乎每天都看個一章左右,終於在前兩天看完。好久沒看這麼厚的小說了,《心塵往事》讓我讀得很過癮。由此看來,目前雖然沒太多自己的時間,要讀完八百多頁的小說,其實沒那麼難。如果每天讀個八十頁左右,不到兩週就可以看完了。當然啦,好的翻譯會讓人看得比較順利。前些時候,我本來看《得救的舌頭》,由於翻譯太差,於是有一搭沒一搭,看了好幾個月還沒看完。

這算是今年開春的正面閱讀經驗。

吳爾芙曾提到,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這一年多來,我每天忙於家中的各種瑣事,沒什麼自己的時間,能真正靜下心寫點什麼的時間更少,頂多記錄一下生活流水帳,思考能力不如以往,要寫東西,也比以往吃力。如果吳爾芙生前生育過子女,不知她會如何看待有智識需求的女性,在孩子出生後的境遇?我指的當然不是花錢請人來照顧小孩,然後自己躲到沒有小孩的房間去閱讀和寫作那種方式。在追求自我成長和養育子女中間,有沒有一條平衡線?有些人很能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感覺,然而,我不是。我覺得現在的生活似乎少了點什麼。在我的理想生活中,少不了閱讀與寫作,那意味我需要獨處的時間。每個人都只有24小時,在孩子入睡後,分一些給做不完的家務,剩下的時間,實在太少了。

現在恐怕就只能用支離破碎的時間,來拼湊一點閱讀的樂趣。或許,等小J長大一點,把他送去上學,我才能有更多自己的時間來好好讀更多的書了。

由 Debby 發表於 10:55 PM | 迴響 (0)

March 02, 2009

愛喝豆漿,不喝奶

自從我把冰糖加到自製豆漿之後,挑嘴的小J就開始喜歡上甜甜的豆漿了。看來,要他吃清淡的飲食,真是困難。至於鮮奶,他早就不愛喝了,所以現在都得加一點優酪乳才行。我曾嘗試把有機優酪乳加到有機鮮奶裡,但是有機優酪乳添加的糖份較少,所以挺酸的。小J一嘗到酸酸的奶,就把杯子扔到地上,少爺不喝。我只好買一般的優酪乳。美國的優酪乳和優格等產品,以草莓口味為大宗,有些則是草莓加香蕉、草莓加其他莓類等。顧及草莓是種容易導致過敏的水果,我其實不想買草莓口味的。但是不買草莓口味的,似乎也沒什麼其他選擇,因為小J也不喝桃子口味的。所幸小J目前沒有出現過敏跡象,就只好勉強繼續買那些草莓優酪乳。

喝豆漿,一切就簡單多了。

我們之前在Whole Foods買了三磅多的有機黃豆,經過兩個多月,就用光了。我請住在LA的公婆到越南人開了永康豆漿店幫我買有機黃豆,根據之前Etta提供的情報,永康的價格比Whole Foods便宜多了。但是公婆對越南店家的印象並不佳。公公說,去「小西貢」看就知道了,越南人不會比中國人講究衛生。他們比較相信美國人的信譽。於是他們到Vitamin City買有機營養品時,便一併幫我買了兩磅的有機黃豆。

兩處的有機黃豆相比,Whole Foods的黃豆煮出來會有濃重的豆腥味,而Vitamin City的沒有。有些資料提到,新鮮黃豆才有豆腥味。以此標準來看,Whole Foods的豆子應該比較新鮮。

其實我當時去Whole Foods買黃豆時,很懷疑多少人會去那裡買黃豆。我們一開始找半天找不到,我和某人便分頭去找。我經過一區用透明塑膠裝早餐麥片的地方時,便好奇地往那些透明罐子看一看,我因此在一個罐子裡找到黃豆。於是拿了旁邊的塑膠袋,裝了一些黃豆。這裡的設計是妳想買多少,就自己拿多少。裝完再拿一個有紙片包著的鐵絲,把塑膠袋口纏好,然後在鐵絲上的紙片寫好產品編號,再拿去結帳。我弄完之後,某人正詢問Whole Foods的員工。那個員工顯然不知道黃豆是什麼東西,還問某人是罐頭還是乾的什麼,然後打電話問另一個人。另一個人一時之間也不知道,於是那通電話,通了很久。我跟某人說找到後,他當初詢問的那個員工,發現自己工作的店裡居然有這種東西,便「嘩」了一聲,一副Whole Foods真了不起,這種奇怪的東西也有的表情。

照這情況來看,黃豆應該不是洋超市的熱門產品,流通率如果不高,新鮮度也不會高。可是Whole Foods的生意還是比其他有機店家好,所以在Whole Foods買黃豆,理當會買到比較新鮮的黃豆。而且價格跟Vitamin city一樣,都是一磅1.39美元。

小J似乎不在意豆腥味,他比較在意甜度。我至今還沒抓到好冰糖和豆漿的適當比例,只能在我覺得太甜的時候,多加點水去打。我一開始把冰糖直接扔到Blendtec裡和黃豆、水一起打。許多Blendtec的使用者都看過那個把iPod放到Blendtec裡,然後變成粉末的廣告。我從打豆漿的使用心得發現,Blendtec的馬達和刀片的確夠力,但是不表示那個塑膠杯夠強壯。因為太大的冰塊會在Blendtec的塑膠杯上面留下擦痕,也許這是"Do Not Try This at Home!"的真義。所以打豆漿前,得事先用熱水把冰糖溶解,再倒進Blendtec裡。

有鑑於Blendtec的聲音很大,小J現在只要聽到我說要打豆漿了,他就會自動跑遠一點,頂多站在廚房口看我打豆漿。打完之後,他便學Blendtec,發出一串怒吼聲。平時,他看到Blendtec,如果不是發出怒吼聲,就是說:「吸!吸!」他不會說「喝」。對他而言,「吸」就是「喝」。因為他都用吸管喝飲料。

有了豆漿,小J不太喝水和奶了。這真是令人傷透腦筋的事。不過,他現在一天的豆漿攝取量,顯然比他以前有一搭沒一搭喝鮮奶的時候高,從尿布就可以看出。自從他不喝配方奶之後,一整天下來,尿布頂多只有三片是重重的。現在小J換尿布的次數比以往頻繁,重重的尿布也比較多。新的煩惱隨之而生:好多款尿布都會漏尿!

因為豆漿,我恐怕又得去研究尿布了。


相關:
不喝奶沒關係,鈣不夠有關係
blendtec讓蔬果再多一點

由 Debby 發表於 09:49 PM | 迴響 (0)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