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05, 2009

身為少數族群的兩種際遇

公主逗小J小J讓公主說:"I just want the boy to love me."之後,某人的一些同事便猜公主再也不會理小J了。不過,前天和今天,我們又碰到公主。前天因為公主碰到另一個同齡的女生,便很開心地跟那個女生一起玩。今天公園裡,只有小J和公主,所以公主還是會過來看小J。小J依舊是急著用手遮臉,一面後退一面哭,甚至拼命搖頭。這兩人便數次上演妳追我跑的一幕。

公主的外婆跟我聊到這問題,她便覺得可能是因為小J過去比較少接觸外人,而且聽不懂英文。她說:「妳的英文很好,可以教他講英文。」我一點都不覺得自己的英文很好,便如實回答。她說:「如果我學中文,一定沒法像妳講英文這樣講得流利。」

類似的話,媽媽來自香港,本身是ABC、不會講國語(Chinese Mandarin)的I也說過。所以這種想法,可能不少美國人都有,畢竟這國家有許多外來移民,不是所有移民都會講英文的。

我聽到這種話,內心感觸萬分。因為我立刻想到,很多年前,我在高雄時,常因為不會講閩南語,或者試圖講閩南語,由於發音不標準,而被閩南族群嘲笑。有些閩南沙豬甚至會當著我的面,用閩南語講一些輕薄的話。我雖然不會講閩南語,但不表示我完全聽不懂那些話。人在屋簷下,我於是沒有答腔。我心裡想的是,如果你們有本事講客家話,再來嘲笑我的閩南語吧。不只是我,非閩南族群應該都有講閩南語被嘲笑的經驗。很多台灣閩南人說,閩南語在台灣快被消滅了。這種喜歡嘲笑別人發音不正確的閩南沙文心態不消失,說不定是導致閩南語消失的原因之一。我被嘲笑之後,一氣之下,拒絕學習也拒絕說閩南語。我更不認為閩南語可以佔用「台語」一詞。至於真正被官方消滅的語言,原住民的各族語言和客家話才是吧,尤其在民燼黨執政八年,從總統到各級官員無不堂而皇之地講閩南語,好像大家都應該聽得懂一樣。一離開台北和桃竹苗地區,我常有「此處非我地」的被排擠感,很多地方的人,對不會說閩南語的人,態度並不佳,沒事就要教訓你兩句。同樣不會說閩南語,如果是白人,並不至於在台灣(尤其南部)遭受到這種歧視。

如今身在美國,我仍是少數族群,每天都在講不是母語的語言,發音永遠比不上美國人。然而,多數美國人對此,顯得寬容多了。他們的寬容,讓妳可以用同樣的態度對待他們,促進友誼的增長。

由 Debby 發表於 March 5, 2009 09:56 PM
迴響

人類有時候很悲哀,我們可以輕易接受不同語言的族群,卻對同一族群裡不同口音的人感到排斥。台灣國語是這樣,國語閩南話也是這樣,跨了海到美國,黑人口音對社區的意義可能也一樣。

這個有點趣味的影片可以看看: http://beardude.com/1637

阿威 發表於 March 9, 2009 04:25 PM
發表迴響










請依上圖輸入檢核碼:
記住我的資訊?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