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8, 2009

3/19~6/28本站失聯報告

由於本站所在的機器有狀況,這個部落格因此於台灣時間3月19日起消失於網路上。

機器管理員本來預計一個月後復站。但是因為他所需的機器一直缺貨,於是復站時間不斷延後,終於在台灣時間6月28日恢復。本站因此斷線三個多月,寫下新紀錄。

這段時間,我都發文在備份站「Debby‧療癒之島」,所以這三個月的文章和留言都是從這裡搬回來的。

由於明天我要出門幾天,剩下兩個月的文章要等幾天後再處理了。

由 Debby 發表於 11:10 PM | 迴響 (2)

June 26, 2009

阿特拉斯為何聳肩?

在希臘神話裡,泰坦族的巨人阿特拉斯與同族攻打奧林匹亞神族。泰坦族被打敗之後,阿特拉斯得到的懲罰便是將天與地肩負在他的兩肩上。之後,英雄赫拉克斯為了完成十二件任務,便央請阿特拉斯幫他偷希拉的金蘋果,然後暫時幫他把天與地頂著。短暫獲得喘息空間的阿特拉斯拿到金蘋果後,不想再擎天,赫拉克斯於是用個小詭計,不但把天與地放回阿特拉斯肩上,還帶著金蘋果開溜。

俄裔美籍小說家艾茵.蘭德(Ayn Rand)以《阿特拉斯聳聳肩Atlas Shrugged)》為她寫了十四年的小說命名,想必有深意。不過,這是一部以美國鐵路公司和鋼鐵公司經營者為主角的現代小說,乍看之下,跟希臘神族一點關係也沒有。

atlas_shrugged.jpg看完第一、二章,讀者可以很快地抓到幾個要角:塔格特泛陸運輸總裁詹姆斯‧塔格特(小名吉姆)、塔格特泛陸運輸副總裁達格妮.塔格特和里爾登鋼鐵總裁漢克‧里爾登(本名應是亨利。漢克是亨利的小名)。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反覆出現的神秘問句:「誰是約翰.高爾特?」

詹姆斯‧塔格特是個靠搞公關起家的企業家後代,他對企業經營有許多浮誇不實在的看法。反倒是他的妹妹達格妮才是做事的人。但是達格妮在當時被認為是這世界的病徵之一,因為一個美國女人不但不相夫教子,在事業上衝鋒陷陣勝過男人,還做到如此高階。漢克‧里爾登是另一個拼命三郎,他和達格妮可說是合作無間,之後更因為惺惺相惜而擦出愛的火花,演出不倫之戀。這部分是艾茵.蘭德貼近人性的戲劇性安排,她要說的,並不是愛情故事。

在達格妮與漢克在大眾質疑的情況下,焦頭爛額地為應用新產品里爾登合金的新鐵路拼命時,國會通過的「機會平衡法案」為他們的前途蒙下陰影。這個法案限制大企業的快速發展,帶有強烈的社會主義。

二十世紀開始,普遍有種看法,認為富人賺太多錢是不道德、不公不義的。於是在中國,孫文用社會主義的理想寫了三民主義,作為中華民國的綱領。但是中華民國政府之後被更激烈的共產黨擊敗,中國大陸赤化,與鄰國蘇聯進行一連串共產主義社會實驗。實驗的結果,是飢荒不絕、生靈塗炭,富人都窮了,然而窮人仍不能吃飽。

在《阿特拉斯聳聳肩(Atlas Shrugged)》第一部中,艾茵.蘭德鋪陳了許多與社會主義相關的問題。我相信這是她從社會主義俄國到資本主義美國,觀察二十世紀方興未艾的社會主義學說發展與社會體現,於是藉由小說寫下她的看法。

由於我手上只有第一部的書稿,無從得知艾茵.蘭德的真實看法,但從塔格特在小說第一部後半追尋的二十世紀鋼鐵公司的體制實驗(從總裁到女傭,都拿同樣的工資——基本的最低工資),我們可以看出作者並不欣賞那些帶有共產色彩的社會主義實驗。

艾茵.蘭德在第一部,只將她的許多問題開了頭而已。她到底想說什麼?人們到底做了什麼事,阿特拉斯為何聳肩?我想,得把第二、第三部看完才能知道了。

由 Debby 發表於 10:56 PM | 迴響 (0)

June 23, 2009

不喝牛奶=省錢

almond milk小J自從改喝牛奶之後,我都幫他買有機牛奶。很多人都說喝牛奶不好(最相關的書例如《救命飲食The China Study: The Most Comprehensive Study of Nutrition Ever Conducted and the Startling Implications for Diet, Weight Loss and Long-term Health》),但是他喝洋豆漿會腹瀉,也不喜歡洋米漿。一時之間我又找不到好的替代品,他就這樣一路喝到快兩歲。

前陣子,附近的Albertsons超市終於出現杏仁奶,我趕緊買回來試試看。小J一喝就很愛,從此非杏仁奶不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杏仁奶終究比不上牛奶好賣,所以上週要買杏仁奶,如果不是碰到小J最愛的加糖香草口味缺貨,就是完全買不到。小J因此有兩天沒有杏仁奶可以喝,我們到Vons超市去找,也沒找到,最後只好買巧克力口味的洋豆漿給他試試看。他曾經喝過一個朋友買的巧克力豆漿,非常捧場。但是這回他可不是如此,他仍三不五時吵著要喝杏仁奶,真令人頭大。今天我們再去Albertsons找,這次他們終於把三種口味都補齊了,讓我鬆了一口氣。後來在藍鑽牌杏仁奶網頁一查,我們這附近只有Albertsons超市賣此牌杏仁奶。

總之,他終於可以少喝牛奶(我用麵包機做的麵包仍要加奶粉,所以沒有完全避免牛奶相關產品),也算好事一樁。我發現他的異位性皮膚炎這陣子好轉很多,說不定他就是那種不適合喝牛奶的,只是之前的過敏測試測不出來。(醫生說過三歲前做過敏測試都不準)

這些剛好發生在我看《到底要吃什麼?——速食、有機和自然野生食物的真相The Omnivore's Dilemma: A Natural History of Four Meals)》之前。所以當我看到Michael Pollan描述有機牛奶大品牌Horizon是怎樣從疲憊又不怎麼自由的乳牛身上抽取牛奶之後,我覺得喝美國的有機牛奶的確不是好的選擇(喝非有機鮮奶更是下下策),小J能不喝牛奶,當然是好事一樁。

這本書真是讓常購買有機食物的我大感震驚,於是重新思索如何找尋好的食物來源。

如今我看到「美乳牛爆殺劫 乳製品喊飆」、「美有機酪農 跟著倒楣」兩則證明Michael Pollan書中觀點(大規模和工業有機的壞處)的新聞,不免慶幸,好在小J改喝杏仁奶了。不然接下來就要花更多錢買牛奶。雖然一瓶半加侖的藍鑽牌杏仁奶目前只比有機鮮奶少幾十分美元,照大規模殺乳牛的趨勢,接下來兩者的價錢應該會差更多吧。所以不喝牛奶,看來可以多省點錢、多點健康了。

相關:

不喝奶沒關係,鈣不夠有關係

由 Debby 發表於 02:33 PM | 迴響 (3)

June 21, 2009

小孩最愛誰?

小J現在還不會說句子,但是已經可以和我們有簡單的對話了。

想不到可以說什麼的時候,無聊的母子免不了會有「愛不愛」這種俗人問答:
我:「愛不愛媽媽?」
小J:「愛!」

剛開始聽到還滿感動的,因為他那一字回答簡潔有力,講得很大聲。

不過,好景不再,小J現在的回答已經不一樣了:

我:「愛不愛媽媽?」
小J:「伯伯!」
我:「你愛伯伯喔?(假裝吃醋)」
小J:「垃圾車!」
我:「你還愛垃圾車喔?(這個醋吃不起來)」
小J:「郵差先生!」
我:「你愛這麼多人喔?(快要笑出來了)」

如果我跟他繼續一問一答,小J可以答一堆亂七八糟的。我聽了忍不住嘆氣:「你根本不懂愛是什麼嘛!」所以當小孩不說愛你時,就不要跟小孩計較了。

我小時候常在我爸媽問最愛誰的時候,因為回答不合他們意,所以挨罵或被擺臉色看。我爸媽是現在所謂的「假日父母」,平時都不在我身邊,只有假日才回去看我。當時沒有高速公路,週末塞車站著回老家一趟,舟車勞頓,的確很辛苦,可是對當時的我來說,他們終究不是最常在我身邊的人啊。

其實小孩是很簡單的,誰花最多時間陪他,他最愛誰。小孩的愛不見得會說出口,然而,他們一定會以行動表達。

小J出生後,都是我照顧他,不曾和他分離超過半天,所以他最愛我。小J跟我有許多互動,是他和他爸爸沒有的。例如他喜歡緊緊地抱我、聞我的頭髮,他最喜歡把背靠到我的背後,等我抓著他的手往前彎,這樣他就整個人往後仰。他很喜歡這個遊戲。前幾天我因為受傷,不能抱他,也不跟他玩這個遊戲,他就一直把背靠上來。之後小J很難過,一副覺得我拒絕他的樣子。晚餐的時候,他吃完下桌跟爺爺奶奶玩,不一會又跑到餐桌旁找我。明明吃飽了,他卻表示要我餵他。我餵他吃一些酪梨,他的奶奶在一旁一再阻止,說等會要洗澡了,不要再餵他了。他被奶奶抱下桌時,手拉著我,眼眶泛紅,一副要哭出來的樣子。我看了,真是不忍,但是也只能坐在地毯上抱抱他。

那幾天某人出差,打電話回來時,小J愛理不理的,接到電話都只是敷衍地講幾個字就跑了。因為out of sight, out of mind.既然人都看不到,他也就懶得理了。

但是一到週末,他睡醒後,由某人帶他下樓吃早餐,我繼續多睡一會,小J就覺得爸爸比較好,於是這天會特別黏爸爸,換爸爸沒辦法吃飯。因為小J一吃完飯下桌,他就拉著爸爸說:「那邊!那邊!」帶著爸爸去他的遊戲區。要是某人走回餐桌,小J會哭喊著衝過來,再度試圖把某人帶回他的遊戲區。這年紀的小孩對人也是有佔有欲的,他就是要爸爸在旁邊,就算爸爸在一旁發呆也無妨,只要爸爸不睡覺就行了,不然他會不停地說:「起拔(起床)!起拔!」

等假日一結束,某人往往在小J還沒起床時就出門,常在小J睡覺前一個(多)小時前才到家,互動的時間有限,小J就恢復黏我的常態,換我不能好好吃頓飯了。

孩子都是如此單純,只要你花時間,他們會給你最直接的回報。他們的笑容會讓你無時無刻都感到甜蜜。所以當我看到近耳順之年的台灣電子業富豪在新進門的嬌妻生下女兒後,喜不自勝地表示要多陪伴小女兒,不免為他那兩個已成年且成家的子女感到遺憾,為什麼這些事業心強的男人總是要等子女不需要你陪伴時,才想到與孩子互動是多麼美妙的事呢?

由 Debby 發表於 01:19 PM | 迴響 (0)

June 20, 2009

兩歲前會說的詞

雖然我們不想再去兒童發展中心,但是小J又被小兒科醫生開了一張要去兒童發展中心的處方箋。因為兩歲檢查時,醫生有個問題是:「除了稱謂和食物,會不會講20個以上的詞?」某人想半天,覺得沒有,我在一旁也正好得了失憶症,無法證明小J會說超過20個詞。於是醫生就說要去做語言治療。

至於小J都說中文,醫生說沒關係,等他跟別的孩子接觸、上學之後,就會講英文了。

回家的路上,我再仔細算一算,有啦,明明就超過二十個詞啦。只是我之前都沒有記下來。在這時代育兒還不能太偷懶,小孩不然三不五時就被醫生認為發展過慢,其實只是我們一時想不起來而已。所以那張處方箋就先放到一邊去吧。

以下是兩歲前會講的詞,應該漏掉很多,想到再補上吧:
爸爸
媽媽(發音像「娃娃」)
婆婆(發音像「陪陪」)
外公
爺爺
奶奶(發音像「涯涯」)
妹妹
姊姊
阿姨
伯伯
mai mai(Maisy)
阿福(剛開始的發音像「阿蝙」)
海苔
餅乾
小圓圓
大不點(大圓圓)

蕉蕉
蘋蘋
瓜瓜
桃桃
意包(麵包)
雞把(雞腿)
湯匙
出去
那邊

沙(發音有點像「哈」)
畫畫

阿筆(蠟筆)
>牌牌

謝謝
娃娃
熊熊
鞋鞋
襪襪
杯杯
背背(背心)
帽帽、帽子
尿布
車車
垃圾車
快遞車
郵差先生
司機
卡卡(卡車)

掰掰
嘎嘎(鴨子)
青蛙
大象
獅子
駱駝
嗚嗚喂(狗)

玫瑰花
葉子
氣北(氣球)
星星
愛心(剛開始的發音像「阿B」)

由 Debby 發表於 12:47 PM | 迴響 (0)

June 19, 2009

一歲兒趣事多(16)誰穿Baby Gap?

小J幾個月前突然在換尿布時說:"babyga!babyga!"我們聽了十分納悶,一直想弄懂他講什麼。我問他:「你是說Baby Gap嗎?」然後我又問某人:「他怎麼會知道Baby Gap?他很少Baby Gap的衣服啊!」某人猜,大概是我幫小J換尿布和換衣服時無意中提到Baby Gap,小J就記住了。

從那時候起,只要我拿出Baby Gap的衣服,就會特別跟小J說:「這是Baby Gap喔!(雖然我覺得很無聊,根本不該教小孩認識品牌)」他很快就記住了。因為過一陣子,不用我說,他就會自己辨識某些衣服是Baby Gap,但是他的發音變了,變成"baby gaba!"

好笑的是,他開始也認起我們的衣服了。

只要他看到某人穿一件深藍色、胸前有個拉鍊的上衣,小J就一直喊:"Baby gaba!"某人說:「如果這是Gap的上衣,就是Gap,不是Baby Gap。」但是小J才不管勒,他認定那個就是Baby Gap。不過我很納悶,小J沒穿過這種胸前有拉鍊的衣服,他為何認為某人的衣服像Baby Gap?

我的衣服也有被認定是Baby Gap的。只要我穿一件桃紅色和棕色條紋相間的上衣,小J就衝過來喊:"baby gaba!"這我可以理解,因為他有一件紅色和黑色條紋相間的衣服,兩件放在一起,相似度高達80%以上,只是有色差而已。我跟他說:「這是條紋,而且牌子是J. Crew的,不是Baby Gap。」他聽不懂,繼續喊:"baby gaba!"

我知道小J想要證明給我們看,他現在也認識很多東西。可是,我們穿的衣服真的不是Baby Gap的啦!

相關

一歲兒趣事多(14)辣辣的起司
一歲兒趣事多(13)想唱歌
一歲兒趣事多(12)速成電視兒童
一歲兒趣事多(11)世上只有伯伯好
一歲兒趣事多(10)聲音演員
一歲兒趣事多(9)用非語言的方式表達「我愛妳」
一歲兒趣事多(8)幫忙
一歲兒趣事多(7)穿上拖鞋變身媽媽
一歲兒趣事多(6)穿鞋與認路
一歲兒趣事多(5)梳頭梳不停
一歲兒趣事多(4)兩個爸爸
一歲兒趣事多(3)郵差先生
一歲兒趣事多(2)帽子
一歲兒趣事多(1)毯子和鏡子

由 Debby 發表於 01:58 PM | 迴響 (0)

June 17, 2009

硬頸其實是種病

幾個月前的某一天,小J突然不時把頭偏向右肩。有個警鐘在我心裡敲一下。二話不說,立刻把他抱過來,我試著讓他的頭往左偏,可是怎麼弄都不成,倒是惹來他大叫以示抗議。

後來我靈機一動,先跟他一樣把頭倒向右肩,然後要他跟我向左肩倒。他覺得這個遊戲很好玩,便跟著我一下往左倒,一下往右倒。我鬆了一口氣,繼續跟他玩。

從那之後,這變成我和他之間的小遊戲。他不時會跑過來,突然把頭往右倒、往左倒,像是測試我跟他有沒有默契。

其實,當初讓他跟我這樣做,只是想確認他的舊疾有沒有復發而已。

所謂的舊疾,是斜頸症。

小J之前快要做完復健時,她的治療師曾跟我提到一個案例,是個小男生在近兩歲後又復發。據她說,他的頭比以前更歪了。而且年紀越大,就越難矯正,要花的時間越多。我看到他的頭突然往右傾,以為他的斜頸症復發了,還好最後只是虛驚一場,不過仍需密切注意。

回首小J的斜頸症,真是一段痛苦的回憶。

我婆婆在小J兩個多月大時,發現把他抱在身體的右側,他的頭會往右看,但是把他抱在身體的左側,他依舊往右看,不管那一側有大人的脖子擋著,會讓他不舒服。

我們才發現,之前根本沒注意到這問題,因為我們一直是把他抱在我們身體的右側,因為我們是右撇子,用右手抱小孩比較順手。

有天我便打電話給黃醫生。他是小J剛出生時看的小兒科醫生,但是並不是小J平時的小兒科醫生,因為他的診所太遠了。黃醫生人很好,不介意我打電話問他問題(可以用中文問問題當然方便許多)。

黃醫生聽了我的描述,便要我帶小J去給他的小兒科醫生A看,是否有斜頸症(torticollis)。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陌生的名詞,此後卻成為我熟悉的名詞。因為,在接下來的檢查中,A醫生證實小J有這個症狀(A醫生不是自己發現小J的脖子有問題的,而是我們請他檢查,他看了才說的確有問題)。

真是晴天霹靂。

我火速上網查了許多關於斜頸症的資料。心中忐忑不安,因為不知道小J的病情有多嚴重,需要開刀嗎?要復健多久?對他的未來有什麼影響?

我們沒多久就帶著醫生處方箋,前往兒童發展中心評估小J的狀況。

我們碰到的第一個治療師是個皮膚有許多曬斑的年輕孕婦,她帶著另一個年輕的女生(似乎是實習生),一起幫小J做測試。那個準媽媽特別提醒某人,要他體諒我,因為有斜頸症小孩的媽媽心情都不好,很多媽媽都是邊哭邊幫小孩做復健的。然後她要我們把小J的床、換尿布台等,通通換個方位。因為我們習慣把小J的頭放在我們的左側,這樣小J看我的時候都是右轉。新的方位是讓小J左轉才能看到我們,這樣才能訓練他的脖子往左轉。

接到治療師的報告,我們看完之後,心情為之沈重。因為上面不但證實小J有斜頸症,同時提到,小J的發展落後八週。

婆婆當時聽到發展落後,向來反對把小J包著入睡的她,立刻要我們不要再包了。其實這是兩碼子事。包著睡是美國小兒科醫生力主的,每一個小兒科醫生都說要包著睡。而且,小J本來就比別人早出生,他在三十六週大時經剖腹出生(嬰兒出生時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容易有感覺統合問題,前幾個月更應該要包著睡)。生產後,離開恢復室,我被推著進產婦的房間時,婆婆跟我說,護士經由幾個特徵,認為小J的實際發展只有三十一週(聽完恨不得把小J塞回肚子裡,讓他多待一些時間再出來)。所以他從一開始,就是發展比較慢的小孩。因為不夠健康,導致發展落後,也是避免不了的。

由於習慣往右側睡,所以小J睡扁了右後側的後腦杓。公婆每次來,一面摸小J的頭,一面嫌他的頭扁、不好看。弄得某人差點去找一頂矯正頭型用的安全帽給小J戴。如果戴那種安全帽,整天都要戴著,睡覺也不例外,只有洗澡的時候可以拿下來。四個月大開始戴,矯正期為四個月。一歲開始戴,就得戴一年。想到我們睡覺的時候都不喜歡有束縛,卻要小J戴個硬硬的安全帽睡覺,我怎樣都不能同意。反對到底。

總之,那段時間是我心力交瘁的時期。接下來就開始面對小J漫長的復健期。

第一個治療師因為很快就要臨盆了,因為她懷的是雙胞胎,所以特別謹慎,在預產期前就請假。

所以我們帶小J去見第二個治療師。我對第二個治療師沒什麼特別感覺,她只是教我們做該做的復健動作。小J在復健過程中,因為被迫做他不習慣的動作,所以會不舒服,有時甚至會覺得難受,哭和不高興是難免的。我們看在眼裡,自然也不好受。因為某人手臂的長度比較能支撐小J的身長,所以很多復健動作都是靠某人幫小J做。我主要是在換尿布時,訓練小J的頭換個方向,以及讓他在醒的時候常有機會趴著,以練習撐起頸部,鍛鍊頸部肌肉。

之後陸續有些人跟我們提到,他們的小孩也曾這樣,但是他們換了床位等之後,小孩的頭就轉的過來了。其實我懷疑我和我弟小時候也有斜頸症,因為我媽說過,我們兩個幾個月大時,都會把頭歪一邊睡,她怎麼樣在頭底下墊毛巾什麼的,都沒用。我們因此把頭睡扁了一側(而且有點歪)。

可是我們不確定小J的症狀會不會自己好。我看過有資料提到,不少小孩會自己好,但是我們不敢冒險。值得慶幸的是,小J的症狀不算嚴重,他的頸部沒有纖維瘤之類的東西,不需要開刀。

斜頸症可能也是造成我餵母奶失敗的原因。因為很多斜頸症的寶寶都偏好一邊的乳房,這會導致另一邊的乳房很快沒有奶水,而只有一個乳房的奶水,是不夠的。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用英文查詢,可以找到很多相關資料和案例。這個問題我一直無解(治療師對這問題沒興趣也無能為力),最後只好投降,在九個月時,讓小J變成配方奶寶寶。

接下來第三個治療師是個至少有五、六十歲的奶奶級治療師。她一開始就先把小J的衣服脫掉,讓小J只穿尿布,然後拿玩具逗小J看左邊,她有時也會突如其來地把小J的頭轉向左邊。我最欣賞的,莫過於她的按摩功力。她幫小J按摩肩頸,很難拍嗝的小J陸續打了三個嗝。她於是跟我們說,她見過很多有斜頸症的寶寶同時有胃食道逆流問題,這些寶寶的肩頸肌肉通常都很緊。唉,小J問題太多,根本不知道是哪個問題造成的,更無從得知哪個問題最嚴重、如何快速排除。

之後我便買了一本跟嬰兒按摩有關的書。可是自己依樣畫葫蘆卻怎樣都不成,我還請另一個治療師幫小J按摩,效果也不像那位資深治療師做得那樣好。可見路遙知馬力,功力需要時間鍛鍊。

這次的復健,我們還見了另一個治療師R,她說可以到我們家幫小J復健,這樣我們就不必跑那麼遠了。真是個好消息。因為這階段的嬰兒一天需要睡好多次,喝奶也很頻繁,光是去一趟,某人就要開四十分鐘,來回要一個多小時,再加上復健時間,去掉三小時是很正常的。如果不是錯過小J喝奶的時間,就是推遲他的睡眠時間,讓他變得過累、難以哄睡。可是,到家復健還是有個難處,就是決定什麼時段?

最後時間訂在早上九點。這是在小J吃奶後,等他大一點,也是在他吃完副食品之後。所以他復健時,常因為擠壓到胃,就吐了一堆奶或副食品出來,弄得他和我都髒髒臭臭的。

R是這些治療師裡,讓小J在復健過程中哭出來的。我不確定是她太用力讓小J不舒服(如果我問,她一定會否認這點,因為這是對她專業的質疑),或者是小J不喜歡她。可是只有這個治療師有到府的服務,不像書上說的,可以用一堆標準來篩選治療師,直到找到滿意的為止(這說法一方面太理想,另一方面又是自找麻煩)。

除了針對頸部的復健動作,R還開始讓滿四個月的小J翻身和坐。小J大概在四個多月時會往右翻,所以R一直訓練他往左翻。等會翻身之後,R密集訓練小J學坐,她企圖讓小J趕上同齡寶寶該有的發展。可是我不免有些遲疑,因為如果小J的肌肉發展還不到,這樣揠苗助長對他好嗎?我媽知道之後,更是要我不要讓小J做他還不會做的事,我媽認為時候到了,小J自己就會坐。我媽還請婆婆跟我強調這一點。所以婆婆跑來跟我說,他們以前從來都不急,都是等某人自己發展。咳,從頭到尾都不是我在急吧。R還問我為何都不配合她讓小J學坐勒。

其實這是我對這個復健最不能接受的部分。因為接下來,R又擬定一堆計畫,要訓練小J趕上進度。我總覺得,等小J準備好了,他自己就會做某些動作,不需要我們這樣幫他。某人有個一個阿根廷同事也有斜頸症的小孩,那個阿根廷人最後把復健停掉,就是因為這類復健到後來變質,變成幫助小孩趕上發展進度。畢竟每個小孩的發展時間不一樣,根本不需要這樣照表操課。

這時仍是一週復健一次,每次一小時。我忍不住問她,第一個治療師說,一開始是一週一次,慢慢就會比較不密集。她便說,等小J會坐、會爬之後,再來減少復健次數。

這意味著,我們每個月都要付大筆錢給兒童發展中心。復健一次的總額是300美金,我們付10%,剩下由保險公司付(保險公司會殺價,所以最後付的金額不是270美元)。換算成台幣,這真是一筆可觀的費用,台灣的復健費用不可能這麼貴。我真希望美國的醫療保險制度能學台灣,這樣我們就不必付那麼多錢了。

R還曾經要我們讓小J左側睡,這樣可以調整他的頸部肌肉和頭型。但是不管我怎麼試,小J就是要平躺,不肯側睡。別說孩子大了,會有自己的意思,就算是幾個月大的嬰兒,也有父母掌控不了的地方啊。

漸漸地,我就很難達到治療師說的,一天幫小J做十次復健動作。因為小J沒有換十次尿布啊。而且,小J慢慢長大了,就會反抗,不喜歡我或某人按著他的脖子,邊唱歌邊做也不一定有用。R很嚴肅地提醒,一定要在他十個月大前調整過來,因為滿十個月的嬰兒肌肉就硬了,更會反抗,就很難幫他矯正過來了。

不過,小J的脖子慢慢好轉,而且在七個多月時因為分離焦慮而會爬了。那時R剛好去度假,她說是她入行三十年來,第一次休假這麼久。之後我便打電話跟她說,小J會爬了,也會往左轉了,我想復健該告一個段落了。R還特地打電話來表示感謝我們這段時間的合作等等。美國人在這方面做的不錯,畢竟我們還有可能再去兒童發展中心(我們當然希望謝謝往後不聯絡)。

至於小J真正會坐,那差不多是他十個月大的事了。在這之前,他都是爬到一半時,側身停下來看人,那姿勢稱不上「坐」。所以R努力那麼久,並沒有讓小J縮短發展時程。

這說短不短,說長不長的復健過程,讓我不禁想到,客家人喜歡說「硬頸」,有些人甚至把「硬頸」當做是客家人適應刻苦環境的一種耐勞精神表現。可是當脖子肌肉真的硬到變成「硬頸」時,那其實是種病啊。


後記:這些天我因為閃到腰去看脊療師。照了X光之後,脊療師說我的脖子有三段脊椎空隙過窄。他教我的脖子運動,讓我想起小J以前的復健運動。脊療師聽了我的說法,他同意我的脖子問題可能是我在嬰兒時期得斜頸症造成的。所以養兒方知自己的病史。

由 Debby 發表於 02:51 PM | 迴響 (0)

June 15, 2009

省水計畫開跑

南加州缺水的狀況越演越烈。這陣子天空雖然常陰陰的,但是沒有雨水。前陣子下過兩、三天的小雨吧,可是對改善缺水無濟於事。前陣子我才從公主的外婆那學到,南加州這種天氣叫做「六月霾(June Gloom)」。

某人有天在車上聽廣播,聽到一則消息,呼籲大家縮減院子的自動噴水系統澆水的天數,降為一週三天。他回家之後,就跟著照辦了。

這的確是應該注意的。南加州本來就雨水不多,家家戶戶的院子都綠意、花意盎然,靠的都是人工澆水,而不是自然的雨露。如果不是人工大量灌溉,這裡大部分的地表景觀恐怕是光禿禿的黃土,頂多長一些耐悍的植物。

可是,真不巧,我們前陣子才新種了一些植物。在移植的初期,園丁叮嚀,必須每天澆水,自動噴水系統不夠,必須手動澆水。

如何經濟的澆水,變成很重要的問題。

其實,我早有答案。經歷過2002年台北的分區供水,我很清楚有些時候可以省水再利用。

昨日去大華買菜,我順便買了一支塑膠水瓢,這樣就可以在放洗澡水時,把冷水先裝起來,用來沖馬桶。某人看了,便說我很嚴肅地面對缺水問題。

我的確是。如果你沒有親身體會缺水的痛苦,就不知道為何要這樣未雨綢繆。

我還記得有年去大陸華東出差時,一位住在桃園的大哥,因為桃園缺水,那陣子都沒水洗澡。我們一到南京的飯店,他便開心地在浴缸裡注滿水泡澡。當晚,地主單位的書記請我們吃飯,那位大哥遲遲沒出現,好不容易才被人打電話催來。後來我們才知道,原來他在浴缸裡開心得不得了之後,就睡著了。

我不想過沒水洗澡的日子,也不想喝淨化的廁所水,我能做的,就是嚴格省水。我在去年冬天買了一個塑膠小池子,準備夏天到時,放在院子讓小J玩水。現在取消這個計畫,因為有很多東西可以玩,不需要玩水。

某人要洗澡時,他習慣先開水(讓冷水流光),然後去做別的事,過一陣子才去洗澡,那時水早就熱了。我總嫌他浪費:「不是你繳得起水費的問題,而是寶貴的水都被你浪費了!」,如今我更是嚴格監督他,要把冷水做適當利用,洗浴缸、澡間都好,就是不要浪費了。

還有洗菜、洗水果、洗米等的水,都可以拿去澆花。我現在洗碗時,會把肥皂泡先沖掉,再多沖一下、確保把清潔劑洗掉時,我會在水龍頭底下放個塑膠盆接水,然後把水拿去院子澆花。

不過,這樣做需要有合適的工具。今天中午,我捧著五公升的塑膠盆走去院子時,突然覺得背部一陣疼痛,慘了,我閃到了。偏偏某人今天出差了,要過好幾天才回來。所幸,公婆聽到之後,都說閃到的第一天很重要,不要再用力了,於是趕過來,幫忙抱小J、幫小J洗澡。明天我得去針灸,不然日子真難過(淚)。

公公聽了我的狀況之後,便說他們以前也用水桶裝廚房用水去澆花,但是後來覺得太吃力,就不做了,畢竟他們年紀大了。

我記得曾看過世界日報或那個南加州華文報紙提過,有人在家裡裝了一個系統,把屋子裡的水輸送到院子去再利用,據說他們的花長得很好。真希望有人能以經濟的方式在南加州推廣這種系統,這樣我就不必冒著閃到腰的風險去澆花了。

除此之外,Some ways to cut your water use during a drought也提出幾個省水方式,包括修補自動澆水系統漏水的地方、先澆樹、不要修剪植物(修剪會促進生長,需要更多水)、讓草坪的草長高一點,可以留住比較多的水等。

希望有人提出更多的省水對策,以及更多南加州的居民一起加入省水的行列!

由 Debby 發表於 02:54 PM | 迴響 (0)

June 13, 2009

小公園大場面

公園停車場上難得這麼多車
我們每天去的公園平時很少人,有時只有我和小J而已。小J習於那裡的安靜,一點都不覺得孤單,他反而害怕人多的時候。

不過,就在昨天,我們意外地碰上這個小公園人超多的時刻。因為昨天是公園旁邊的小學這學期最後一天,在放學之後,有些家長在公園辦活動,於是在不到十分鐘之內,這個小公園立刻擠進超過兩個班級的人。這個估計,是公主的外婆告訴我的,她去年正好從這所小學退休,對這公園和小學的事掌握甚多。至於一個班級的人數,公主的外婆說,二十人。一下湧進四十多人的小公園,算是挺熱鬧了。

我帶著小J走進公園的時候,正好就在放學之後,大老遠就看到公園的停車場擠滿車,讓我不免意外,雖然附近的印度太太之前已經跟我說這是學期的最後一天了。小J看到這麼多人,一直告訴我:「怕、怕……」孩子,我知道你怕,不過我們還是要來見識一下大場面嘛。

小J緊緊跟著我。我跟公主的外婆在沙堆旁邊聊天時,小J望著周遭,一堆孩子跑來跑去,有時像風一樣地經過他身邊,他害怕地不知所措。我把他玩沙的工具交給他,讓他玩沙。公主早就自顧自地玩很久了。她平時很喜歡跟大孩子衝來衝去,這次倒很專注於玩沙。

「公主」和其他小朋友玩沙
公主玩沙
公主玩沙
玩沙
公主玩沙
(穿黃衣的公主的坐姿,就是所謂的W形坐姿,據說會讓孩子走路時變成內八字、下肢肌肉比較沒力。她的外婆說她有內八字,穿過矯正鞋,常跌倒。小J也喜歡這樣坐,但是小兒科醫生說要避免。我們只能盡量提醒小J換姿勢。)

小J在公主附近玩沙,偶爾抬頭瞥見公主,又跟我說:「怕、怕……」不知道他怕什麼哩?

小J玩沙
小J看公主玩沙

公園的各個角落,都有不同年紀的孩子,有些孩子邊咬著冰棒邊玩,有些孩子則去要冰淇淋吃。另外還有一些家長聚在一起聊天。有些看來像老師的,則環繞四周,像是掌控全場。這裡也有一些小孩,跟小J一樣,不是這個小學的學生,多半是那些小學生的弟弟妹妹,因為家長要帶年紀比較大的孩子參加活動,小小孩也一起來了。而我們是剛好來公園玩的路人甲。

熱鬧的公園一角
熱鬧的公園一角
小孩玩沙
爬橫桿
盪鞦韆
他睡他的

小孩在有活動的時候,好像都吃垃圾食物?公主的外婆說,這是party,他們可以吃他們愛吃的。我想,沒有小孩會主動去找比較健康的食物來吃吧!

吃冰棒
一群小孩都在吃垃圾食物

小J見識這種大場面時,難免會看到一些表演特技的大哥哥、大姊姊(女生也是有很皮的啦),我想他還沒有膽學著依樣畫葫蘆:
有個男生也在表演特技
有個女生表演特技
大部分的場景看似小孩都玩得很好,我還是注意到沙堆的一個角落裡,有起小糾紛。好幾個男生聚在一起玩,後來一個比較壯碩的男生走過去,然後就一腳踩在一名趴在沙堆上的男生背上。我拍了好幾張照片之後,被踩的才掙脫那個大個子的腳下。不久之後,其中兩名推打一陣。過了一會,才有其中某個小孩的媽媽注意到,過去問始末。
男生玩男生的
有小孩被欺負?
有小孩被欺負?
被踩的男生坐起來了

小J後來實在受不了了,把他的桶子交給我,表示要回家了。我想時間也到了,便帶他離開。

聽印度太太說,這些小學生沒有暑假作業。讓我們這些想到暑假的盡頭就是趕作業的亞洲人多少有點羨慕。接下來想必是這些孩子輕鬆愉快的暑假啊。


由 Debby 發表於 02:25 PM | 迴響 (0)

June 12, 2009

警察在我們家門口臨檢?

最近小J很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在我忙著煮飯、沒空理他的時候,爬到沙發上看對面鄰居的車庫。如果關著,他就大喊:「開!開!」如果本來是開的,然後突然關閉,他就會很憤怒地大喊:「開!開!」這年紀的幼兒真的是十足自我中心,他大概以為,只要喊一喊,門就會開?(就算是阿里巴巴碰到寶庫,也得喊對通關密語,門才會開吧!)

某人回家之後,陪小J做的事,就是一起看外面(黑線條)。前不久,他們一起看到很多人去我們鄰居家,因為我們車庫對面的鄰居太太快生產了,所以有baby shower,也就是美國人贈送孕婦一些嬰兒相關用品的活動。其實在小J出生前,他們就有過一次baby shower,但是我從沒看到他們家有寶寶進出,週末照常看到他們夫妻在車庫勤快地洗車。所以我猜鄰居太太那次不幸流產了。希望這次她能順利地生下健康的寶寶。

今晚,某人和小J又看到一樁特別的,而且特別到某人跑來說要幫我炒菜,讓我去看熱鬧(黑):

警察在我們家門口臨檢?

原來是警察在我們家門口抓人,警車就停在我們車道前方。

這讓我們感到非常納悶,因為這裡是社區的道路,警察開進來抓人做啥?會從這條路開出來的,應該都是住在這條路上的鄰居,而且也沒幾戶。

在社區道路上,開車的規則比其他地方寬鬆。我們家的另一側前方有個郵筒,我常看到有人逆向行駛過來,然後停車下來拿信。

我們猜了很久,某人猜到一個可能,就是酒後駕車。

可是,警察去高速公路上抓酒後駕駛,抓到的機率會比開進社區裡頭抓人容易吧?我知道現在加州政府很缺錢,但是需要開進社區來抓人嗎?(想不通)

由 Debby 發表於 01:18 PM | 迴響 (0)

June 09, 2009

蒔花筆記——鬱金香

鬱金香(tulip)以往在畫曆上看到鬱金香的照片時,內心總是充滿讚嘆:好美的花啊!去年十月,我在Armstrong Garden看到鬱金香的球根時,於是忍不住買了一些不同顏色的鬱金香球根,希望能夠在自家院子裡就能看到這種美麗的花卉。因為鬱金香的切花向來很貴,我曾看過三朵十二美元的驚人價格,而球根不到一美元,所以就算種不成,成本也不算太高。

回家之後,查了資料,因此把球根放到冰箱去冷藏。事後跟我們的園丁提及,他聽了便點頭,他說很多人不知道要在種之前拿去冷藏。至於冷藏時間,他認為四十天左右應該足夠。我推算一下,四十天之後,差不多是我們要回台灣的日子。如果在那之前種下,然後鬱金香在我們返台期間鬱金香迅速生長、開花凋謝,那我就沒得看花了。我於是決定等回美國後,再把那些鬱金香拿去種。

那些鬱金香的球根,因此在十二月中下土。我特地請園丁把那些球根種在從廚房院子就看得到的角落,方便我觀察這些花卉的生長。那時南加州偶爾還有熱到要穿短袖的日子。但是十二月底以後,就開始快速變冷,而且非常冷。

跟鬱金香球根一起下土的,還有黃水仙和小蒼蘭。

最先破土長出來的,是黃水仙。 黃水仙開花了(daffodi) 不過,黃水仙以往都在元旦前後就會開花,這次拖到一月中之後才開花,大概是種晚了吧。去年根本沒挖出來,它等時候和溫度到了,就自己從土裡冒出來,然後開花。

我不時對著生長狀況欠佳的院子唱胡適的「蘭花草」。等到二月多,鬱金香終於一一從土裡冒出頭來了。

而花苞,遲到三月初才逐漸成形。鬱金香原來不是生長速度快的花卉,我真是多慮了。早知道在回台灣前,就把它們通通埋到土裡去!


看花苞看了兩週,到了三月初,第一朵黃色鬱金香開了!

之後時程的推展就快一些,粉色的、白色的、白色帶紫邊的、紫色的鬱金香,便陸續開了。
鬱金香(tulip)
鬱金香(tulip)

某人有天望一眼院子,便驚訝地跟我說:「院子裡開了好多花!」我跟他說:「其實沒有很多,開花的都是鬱金香。」跟畫曆的鬱金香花海相比,我們院子裡的數量實在微不足道,當然也沒那麼好看,只能一朵一朵細看,沒有數大之美。

不過,終究是自己院子裡種的。每天站在廚房的窗戶前,望著那些美麗的花,心情多少變好一些。有天我在院子裡時,隔壁的太太站在牆邊澆水,她探頭過來跟我說話,瞥見那些鬱金香,便問:「那些花滿美的,是什麼?」我便告訴她,那是鬱金香。她說粉色的不像以前看過的鬱金香,因為是重瓣的,她因此認為是新品種。這我就不知了,我沒研究,但我想鬱金香杯不是照這種重瓣的設計的。其實他們的院子才是真正的花意盎然,我們的院子長期缺乏照顧,又少了許多自動噴水的噴頭,土壤乾燥,植物難以生長。

花凋謝了之後,少了花朵的鬱金香就失色許多。它們在院子裡孤伶伶地佇立一段時間,終於在前不久通通枯掉。有些人指出,這就是可以挖出球根保存的時候了。但是我們的園丁前陣子幫我拔雜草時,好像連帶把那些鬱金香連根拔出,然後丟掉了。沒關係,今年秋天,我還可以再買一些球根,再次期待鬱金香綻放的那一刻。

而真正讓我望穿秋水的,是至今都沒破土而出的小蒼蘭。看來是沒希望了。

由 Debby 發表於 02:25 PM | 迴響 (2)

June 06, 2009

向尿布告別

得跟小J的尿布告別了。不不不,不是因為小J已經會自己上廁所了。而是因為我看到這則新聞「缺水卻浪費 南加未來要喝...廁所凈化水」。聖地牙哥的一個(英文)新聞網站有更詳細的報導:"Overcoming the stigma of ‘toilet-to-tap’ water"

既然南加州缺水這麼嚴重,都有可能需要喝淨化的廁所水了(這詞讓人聽到就想吐),如果我還堅持用尿布、洗尿布,那就是太不知變通了吧!

雖然想到用紙尿布,又得開始面對滿浴室的臭氣,必須三不五時就去倒垃圾。夏天馬上就到了,院子裡的垃圾桶可能因為堆了很多垃圾而散發嚇死人的惡臭……可是,沒辦法,還是得走回頭路了。

想點好的。最近小J喜歡喝Blue Diamond的香草口味杏仁奶,尿量多到讓許多尿布都濕透了,他也不舒服。在他還不會控制膀胱的時候,改用紙尿布,或許會讓他舒服一點。

至於如廁訓練,之前已經失敗許多回了。醫生也說每個小孩的狀況不同,可以慢慢嘗試。拖這麼久也不是我願意的,可是這是急不來的。

便便時的樣子,的確是最好觀察的。醫生說可以在發現他便便時,帶他去廁所。但是小J便便時和便便後的防禦心很強,不願意別人靠近、幫他檢查,甚至抗拒換尿布。我曾經嘗試帶他去廁所,結果差點弄到兩敗俱傷。有的資料說,有些小孩認為便便是他們身體的一部份,他們看到便便在沖水後,消失在馬桶中,會覺得部分的自己不見了,於是會很驚恐。我不確定小J是不是這類對便便有奇怪幻想的小孩,我試著解釋便便是什麼東西給他聽,然而至今沒有發生任何作用。

今年的天氣很怪,都已經六月了,卻還陰陰涼涼的。這幾天中午前還會下雨。如果我想要試試看讓他只穿(布料的)學習褲,感覺一下尿濕多不舒服,必須等到天氣比較熱的時候再進行比較妥當。

至於Huggies的學習褲,號稱有尿了會涼涼的設計。可是一點都沒用。還是穿尿布時,感覺最明顯,褲檔裡有濕濕重重的一大包,會讓小J自己來找我。

不過他喝的杏仁奶有這麼多嗎?他前天午睡醒來之後,我在一小時之內幫他換了兩次尿布。二十分鐘後,他又來找我。每片尿布都是濕的。我只能確定,他還不會控制自己的膀胱。根據一些書的建議,必須好幾個小時尿布都是乾的,才到適合戒尿布的時候。看來小J的訓練時程還沒到。

或許我得再找一款新的小馬桶。BabyBjörn Potty Chair對小男生來說,太淺了,尿尿都會濺到屁股上,所以小J不喜歡坐在上面尿尿。坐在大馬桶上,又太高了點。我們的小墊子就算擺在大馬桶前,小J的腳還是碰不到那個墊子。看來得趕緊物色高度夠的小馬桶,才能加速真正告別尿布的時程啊。

由 Debby 發表於 01:42 PM | 迴響 (2)

June 04, 2009

兩歲的序曲

我媽之前聽別人說,小孩每逢半歲就特別難帶。

在我看來,一歲半的小J比起六個月大的小J,稍微可以溝通了,而且有時也會自己玩,不像六個月大時,我一離開就只會眼巴巴地等著我,而且整天不是厭奶就吐奶,連覺都睡不好,所以他一歲半時不見得比六個月或一歲時難帶。更何況,人往往對過去的事記得沒那麼清楚,就算只是一年多前的事(所以婆婆媽媽說哪個小孩比較好帶,也不必盡信,因為她們的對往事的記性絕對不會比較好),所以要我比較這兩個半歲何者較棘手,我還真不知該從何比起。

不過,當小J越來越接近兩歲時,那種突如其來的幼兒式暴怒越來越強烈,尤其現在他的佔有欲比以前強,看到什麼都想要,要不到就開始放聲大哭,有時還倒在地毯上耍賴,我除了堅定地表示,不能給他的東西就是不能給他,也只能在一旁忍耐他的哭鬧,等他自己停止為止。

在家這樣就算了。現在他在外頭也常亂發脾氣。有時帶他去超市,他要這個那個,或者用手亂揮被我制止,小J就整個人氣到面紅耳赤,在推車上彈起,開始大吼大叫或大哭。有天,他看到他想要的東西被放到收銀員面前時,便放聲大哭時,那個超市收銀員一副很意外地跟我說:「他以前都很安靜的。」

小J現在也會故意唱反調了,有時像是想要戲弄大人。他在吃飯時玩腳,我說不可以,他便越摸越起勁。某人打電話給他爸媽,小J在一旁大喊:「爺爺!爺爺!」等奶奶接到電話聽到了,便去找爺爺來聽電話。爺爺接了電話,跟小J說:「叫『爺爺』!」小J喊了一聲自己的名字,就把電話交給某人。屢試不爽。

一上桌對著滿桌的菜,小J不屑一顧,他只要彩色的圓圈狀餅乾(家樂氏的Froot Loops)。在我們好說歹說加鼓勵之下,他有時假裝要吃,但是吃到嘴裡後,立刻通通吐出來,然後用手抹掉舌頭上最後的殘渣,他最近還會順手往我衣服上一抹……

諸如此類令人頭痛的行為,是每個孩子成長都會經歷的,為人父母不可能避免的了。我還記得我弟小時候跟我媽上市場,看到賣玩具的攤子,就蹲在地上不肯走,直到我媽氣急敗壞把玩具買下來為止。在美國的父母,碰到這種狀況,處理會比較容易一點,因為可以立刻開車把小孩帶離現場。

還好我現在沒懷孕。當我看到懷孕三十幾週的S,努力挺著一個好大的肚子,還要緊緊抱住她那哭的滿臉脹紅的兩歲兒時,我覺得我們家的問題應該簡單一點。可是,也不是想像中地容易。

在Tracy Hogg的書裡,她提到有些母親因為這階段的小孩常發脾氣而覺得不耐,或者想要把小孩送去幼稚園、自己去工作來減少接觸,而小孩會感受到母親對自己的距離感,於是更會用發脾氣的方式讓媽媽覺得無法置身事外。這大概像某本書提到的,絕對不要跟別人說,我們家的小孩正處於terrible two之類的。因為小孩會覺得妳說他不好,那他就故意表現不好給妳看(如妳所說。如妳所願?)。所以生養子女,的確是對自己修養的一大考驗。

Tracy Hogg還提到,有些父母覺得terrible two是在一夕之間出現在自己小孩身上,而且很難避免小孩突如其來的暴怒。

至於面對那些令人頭痛的行為時,要怎麼做,每本說講的不一樣。

針對不吃正餐的行為,Tracy Hogg在《The Baby Whisperer Solves All Your Problems: Sleeping, Feeding, and Behavior--Beyond the Basics from Infancy Through Toddlerhood》當中提到,在小孩不吃正餐、吵著要餅乾的時候,堅定地跟他說:「再吃一口披薩。」直到他吃為止,然後給他餅乾。另一本書則說,如果妳用這招,小孩很快就 會知道,他吃了這一口之後,妳又會跟他說再吃一口,他沒辦法一直吃他要吃的餅乾,於是他又恢復他的大吼大叫來要東西的伎倆。

我試過很多次堅持「再吃一口飯」,但是成效不大。最後如果不是我堅持不給他吃餅乾,於是把小J放下餐椅,那就是給他吃他比較不愛吃的cheerios,至少有點營養,而且糖份低。

至於其他的,Tracy Hogg說,不要在他午睡時間帶他出門、不要在一天之內從太多消耗體力的活動、避免過去導致他暴怒的事情;如果跟別的小孩一起玩,先問他哪些玩具要收起來;讓他知道如果他不高興時,父母會在一旁;減少看電視和使用電腦的時間,改用戶外活動或幫忙做家事來代替。以及,別忘了在小孩行為好的時候,給他一點鼓勵。

人類的理性是隨年紀成長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兩歲的小孩還不懂自我控制,因此他們需要時間,這當中會有許多機會讓他們試著控制自己的情緒,身為過來人,做父母的只能耐心陪伴與引導。

換個角度想,正因為感覺無助與無能為力,所以家有兩歲兒的父母更會勤於讀書與別人交流。這不也是一樁好事?

相關:

一歲兒趣事多(14)收集大王

由 Debby 發表於 12:26 PM | 迴響 (0)

June 01, 2009

逛農夫市場

才開張不久就有這麼多人以前,我最怕聽到我媽說要帶我上菜市場。因為我家那一帶的市場很髒,地面凹凸不平,到處積水。在人擠人的時候,一不小心,就弄到一腳、一腿的髒水。偶爾還有機車噗噗噗、魯莽地闖進人群裡,讓人吸進更多廢氣及更感嘔氣。經過賣肉的攤子時,我常要暫時停止呼吸,因為實在太臭了。而且我媽上市場都講究「早」,七點就得出門,晚了就買不到好東西了。(要是有人能有效改善台灣的菜市場文化,而且引為風潮,說真的,我相信此人或團體絕對有資格被天下或商周等媒體報導。)

到了美國,我都上超市。這裡的超市燈光明亮、貨品陳列整齊、標示明顯,店員與顧客皆有禮,就算有人不小心碰到你,也會說聲抱歉。肉類區不腥不臭,肉都裝在用保鮮膜包著的塑膠包裝裡,旁邊還有塑膠袋,讓人取肉時,在肉類的包裝外再套一層,不怕弄髒手。上超市也不用早起,只要中午前去買,就不太會碰到賣光的事,因為他們還可以補貨。可是,我開始想念新鮮的蔬菜和肉類。我總覺得這種冷凍、冷藏過的食物少了許多滋味。

美國終究是個衛生條件比較好的移民國家。這裡有許多種族、許多國家的移民不吃豬肉,法令也不允許販售者在露天的環境、當著客人的面宰殺禽類。所以,我們要去比較接近菜市場的地方,只得去賣菜賣水果賣花,就是不賣肉的農夫市場(farmers' market)。

我們的城裡本來沒有農夫市場,想逛農夫市場,得去鄰近的城裡。但是五月的第一個週末,我們趨車經過附近的一個教堂區時,赫然發現那邊好像有個市集。後來我便在信箱上看到Farmers' market的消息,地址就是那個教堂區,原來我們這裡也有Farmers' market了。於是在母親節的前一天,拖著全家老幼去逛逛。(前幾週試賣時,大概生意不錯,現在固定每週六早上八點到下午一點都有Farmers' market。)

最早的農夫市場應該是七十五年前洛杉磯附近的農夫把自己栽種的農產品拿來販賣,聽說現在也有一些不是以務農為業的人批農產品來賣。農夫市場也有一些非農產品的攤位,例如,賣手工肥皂、賣花卉植物、衣服、工藝品等的攤位。這些東西的價位自然較水果蔬菜貴許多。

第一次看到紫色的馬鈴薯

好幾種瓜

漂亮的洋蔥

甜菜根和胡蘿蔔。

自從美國經濟不景氣以來,"Buy Local"的口號不時響起,同時頻繁地出現在超市等商家的架上。因為消費當地產品,或者在當地的商家光顧,可以促進更多就業機會,以及減少失業或倒閉風潮。如果買當地的農產品,不但新鮮,營養也不會因長途運送而減少,算是自利利人。上農夫市場,買農夫市場的產品,就是一種在地消費的表現。

不說那些太高調的。上農夫市場,我最開心的事,莫過於見到許多新鮮且色彩豐富的蔬菜。他們的價格都比超市便宜許多,唯一的問題,只是有些賣相不佳。就算是同一個攤位,每週賣的東西也不盡相同,所以這禮拜吃到某攤的某種蔬果覺得很好,到了第二週想再買一次時,卻發現沒得買了。第一次去的時候,我在一個西語裔的菜販那買了青江菜和新鮮的紫皮大蒜,昨天再去,她已經沒賣了。我倒是在另一個菜販的攤子上找到青江菜。

青江菜

紫色的新鮮大蒜

這裡買的青江菜味道跟超市賣的不太一樣。超市賣的都很肥大漂亮,莖的水分充足,但是味道很淡。公公自己種的,和農夫市場買的,菜味都比較重。但是公公種的,水分明顯不夠,所以吃起來覺得乾乾老老的。我媽說,因為我公公菜園的土是砂質土壤,留不住水分,所以菜就會比較乾。而洋超市賣的,我常猜想是不是溫室種的,因為實在太漂亮了,從沒見過蟲咬痕跡(或許農藥灑很重),葉子大又漂亮。至於大華賣的,就醜多了,黃葉、爛葉摻雜其中,我常常要挑掉好多葉子,洗很多遍,才能下鍋。

這次我意外地在西語裔菜販的小攤找到地瓜葉、油菜(之後還買到秋葵、空心菜!),也是驚喜之一。這讓我不免納悶,西語裔吃的跟華人好像有點相近?那個地瓜葉一把一美元,新鮮的很。買了回家之後,立即洗淨下鍋。以前在大華買的地瓜葉,往往要挑很久,而且一下鍋就發黑,不管我在水裡加油、一下鍋立即撈起都沒用。而這次買的則不會如此。原來新鮮度是發黑與否的關鍵。

五月初去農夫市場,好多攤位都賣草莓,價錢不盡相同。有個攤位標榜來自Oxnard,可是一直沒人光顧。我最後買了一個標示無農藥的。那攤的草莓都好大一顆,平均比別人大一倍!可是回家洗乾淨吃了之後,我覺得挺失望的,沒有上次在Oxnard買的甜,而且有些爛爛的。下回我還是寧可買小粒一點的。太肥大的草莓,就跟莖很肥大的青江菜一樣,吃起來水水的,味道比較淡。

超大草莓!

去農夫市場,還可以知道有什麼農產品上市了。這週去,就看到有一攤賣淺色的西北櫻桃。只是,這裡的西北櫻桃沒有Costco賣的漂亮,很多都有碰撞的淤傷,所以一小盒3美元,一大盒5美元。那個攤子還賣有機杏李(Aprium,杏和李子交配出來的新品種),吃起來滿甜的,我也買了一磅(2.5美元)。

還有一攤賣藍莓、覆盆子。他們賣一種淺黃色的覆盆子,他們稱之為golden berry。那個果販拿了一顆給我吃,我覺得味道比較平,不像紅色的覆盆子那樣甜、味道鮮明。因為一小盒就要5美元,所以我就到別處考慮去了。

這些賣水果的果販都會現場切水果或直接拿水果給顧客吃。我這次冒著生命危險吃了兩次,吃完心裡毛毛的。因為一來,那些水果沒洗過,上面可能有很多農藥;二來,那些果販拿了錢又拿水果給顧客吃,實在很髒啊!可是,他們都把水果拿到我面前了,我不好拒絕,只好裝作鎮定吃下去。

這邊還有好幾個賣中東食物的攤子。奇怪,這裡中東人這麼多?我們之前曾每週吃一次中東菜,最近已經退燒了。因為我覺得他們把剛起鍋的熱騰騰食物倒進保麗龍盒子裡,不符合我的食品安全原則。

LA的可麗餅店跑來擺攤

也有一些賣吃的攤子

這裡還有兩個攤子,從地址看來,是洛杉磯來的。千里迢迢跑這麼遠來做生意,看來這兩個店家很拼。其中一攤賣的是可麗餅。這裡幾乎都是吃鹹的。而我的記憶裡,政大附近有一個生意很好的可麗餅小店,大都賣甜的,鹹的都是很簡單的玉米、生菜生拉之類的口味。而這裡的鹹可麗餅配料都是需要起油鍋熱炒的那一種。

農夫市場都是用現金交易,這也是跟超市很不同的地方。這裡沒有刷卡機。

這週發生一起臨時發現現金不足的事。因為我本來就沒打算買很多,所以沒帶很多現金在身上。但是在農夫市場時,我瞥見有個賣手工肥皂的攤子,便好奇地跑過去想要買一罐木瓜乳液。那個西語裔小販的英文發音不好,弄了半天,我才發現他講的是十二美元。低頭翻了一下我的錢包,確定沒那麼多錢,只好下次再來了。在此之前,那個攤子都沒有人光顧。那個西語裔小販就一直安安靜靜地坐在那裡。不知何故,我突然想起馬叔禮在〈寫不成的書序〉裡,提到他父親從軍中退伍後,找不到工作,所以一度去賣饅頭。但是他父親拉不下臉來出聲叫賣,於是一天下來,只賣出三個饅頭。推著一箱饅頭回家的路上,他自信受損似地不斷喃喃自語……

離開前,有個男人已經坐在攤販中央彈起吉他唱起歌來。這些賣藝者通常是賣CD的。既然沒買他的CD,也就不便拍照了。

這個農夫市場的規模究竟小了點。如果有機會,我想去別的農夫市場看看。

相關
Oxnard路邊的水果值得買
加州居,大不易
大華九九超市(99 Ranch)的爛菜

延伸:
尋找美國的農夫市場
尋找加州的農夫市場

由 Debby 發表於 01:38 PM | 迴響 (5)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