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5, 2003

讓人倒吸一口氣的《新生命密碼》

「自從幾年前出版了《生命密碼》一書以來,我走過幾個國家,『讀』了好多人的命盤,確實可說是閱人無數。我一邊解讀各種命盤,一邊學習調整我的解讀技巧——除了實質上的技巧進步之外,我發現我在面對面解釋別人命盤的時候可以解釋得活潑而靈動……我花了四年時間試著把課題化繁為簡,採用畢達哥拉斯的『黃金三角』理論為基礎,以此來解決問題。所得的研究結果,就是你現在看到的這本書。」 ——Dr. Dimitrios Lenis《新生命密碼》

當我看完這篇〈序〉時,差點嚇得從椅子上跳起來,於是立刻放下所有事情,把這本書一口氣看完。這些年來,我胡亂地看了一些命理書,包括星座、紫微、生命數字等等。藍寧仕的《生命密碼》(商周出版)是這麼多書裡面,讓我覺得算是極少數帶有哲理的,而且會提問的。向讀者提問的重要,在於引導作用,而不是一味地餵食讀者,讓人無法思考。在太多人都不會問好問題的世上,文章帶有「問題意識」是有功力的人才寫得出來,而且這種功力不僅來自對別人的指引,也在於他本身有超越常人的能力將許多面向的知識當作一個整體來整理,才能言之有物,且不至於誤導讀者。好比他提到「愛情美滿的另一個先決條件是雙方的價值觀相同」,於是列出「父母、子女、健康、愛情、事業」五項,讓讀者逕行排行比對。當時我就發現自己的第一項是「事業」,而藍寧仕稍後的建議是健康第一:「選擇那一項對你最重要時,千萬要考慮代價是什麼。……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完成所有的目標」。但直到我躺在急診室時,再度想起這段話,發覺自己闖了大禍,以致於我的身體用如此極端激烈的方式警告我。而他對我的生命數字的描寫,在高階層次上,精準到讓我覺得恐怖,很少有書讓我恐懼他所說的可能一語成讖。

談過生命數字的書和作者也不少。但《生命密碼》有系統,不難理解,可以只閱讀和自己相關的,不像其它的,太多枝節,讓我很難從跳著閱讀來進入。小說家黃凡也研究生命數字,但他是從易經拆解來的,而且切入角度沒像藍寧仕這樣,將人當作一個有機體,鼓勵人藉由這種方式自我瞭解而發揮潛能。我覺得一本好的命理書,就該做到讓人從自我瞭解,進而知天命、發揮自身的生命價值。

其實前一本書沒讓我記住這個作者的名字,反而是因為年中他的另一本書《來自身體的聲音》,有章提到生命密碼,讓我帶有幾分困惑,沒有聯想到是同一個作者。直到他在大塊再出《新生命密碼》,才讓我注意到這個人,經歷看來也是相當特別的。在美國和加拿大拿到學位的希臘人,現在在台灣當脊椎神經顧問。

《新生命密碼》是修正過的理論,因此像是從只瞭解太陽星座,進階到從星盤瞭解月亮、上升等各星座,甚至彼此形成的角度和影響力,這本較前一本多了許多有意思的部分,好比怎麼修正數字力量不均衡的問題,他甚至提出相當實際的飲食、顏色、穿衣風格和音樂等簡單易行的方便法門;巧的是,這些小「撇步」跟中國紫微斗數的理論恰可呼應。也多了實用性,最後不但附有怎麼瞭解流年挑戰,還有談彩券,或許也有人問,或許是因應台灣社會的熱潮吧。

照我閱讀這類書籍的慣例,我往往只注意作者所說各類型的弱點,而藍寧仕倒也沒多寫什麼虛而不實的好話,而是提出各命數的人生挑戰,還有各命數與其它命數相處時會碰到的難題:「任何搭配最後都有可能破裂!放清醒一點,天底下沒有完美的配對!關係出現緊張是很自然的。本書的目的在於幫助你認識自己、認識伴侶,幫助你瞭解和對方的相處為什麼會出現緊張,然後才談得上採取行動,並思考到底是要努力補救還是分手」。《生命密碼》原本有各命數配合好壞標記,這本則因此取消。跟市面上一堆泛泛星座老是把同一元素的太陽星座群當作最速配的胡說,藍寧仕的這段話對我來說倒是有吸引力多了。不只算愛情,其實拿來算算身邊的人都有幾分準確度,可以參考。我因此發現印象中做事只有三分鐘熱度的弟弟竟然有工作狂線和任性小孩線,難怪不顧家長反對,老是跑出去打工,我終於比較瞭解他的行為。而且從前一本到這一本,每次都能讓我倒吸一口氣,他竟然說到一堆三流星座專家都不知道的問題!每次看到一半,想要拔腿逃跑的時候,他又會把我抓回來繼續坐在診療椅聽他說,我不免分心暗暗想起某事,覺得自己能脫身真是好險啊,如果能早點看到這本書更好。畫完大數圖,更覺得我的數字真是不均衡透了(欠什麼,星座補什麼?),但在另一方面來說,又算是能量集中,難怪。他不忘在這些部分以外,提到完整的個人宇宙觀,讓我對作者高健康程度的來由產生相當興趣。相較於我見過許多身心不健康的醫生,藍寧仕真是有一套。真想去看那家診所看脊椎,順便見見他(哈)(他一定會說,我的某種天性跑出來了)。

看完這本書的最大心得,或許跟參觀完位於永和的宗教博物館後的感想一樣,體認到世間有一超越的力量(真理),以致於人要從各管道切入時,最後是殊途同歸、萬法同宗。不管是從生命數字、星座、紫微斗數來瞭解自己,他們最後都會指引相同的大方向,讓我看見自己的天性確實如此,就往利多的方向發展,別做吃力不討好的事囉。


新生命密碼:9個數字的能量,認識自己,開發潛能,找到幸運與成長

作者:藍寧仕/著
出版社:大塊文化
初版日期:2003 年 12 月 09 日


生命密碼 BORN TO LEARN

作者:藍寧仕醫師
譯者:邱紫穎
出版社:商周出版
初版日期:1997 年 10 月 01 日

由 Debby 發表於 06:23 PM | 迴響 (0) | 引用

December 15, 2003

高中同學會

被醫生宣判完要做兩項內視鏡檢查後,我徬徨地漫無目的走著,然後接到高中同學電話,說要開高中同學會了。頓時產生一種異樣感。

說來奇怪,我參加過的同學會屈指可數。小學同學會從沒開過,畢業前的班長和副班長都是男生,不是那種很有作為的那一型,自然也就淡薄的很,沒主動聯絡大伙聚聚。雖然其中一個和我有聯絡,三不五時可以MSN一下,但我也懶得跟他說這回事。

國中同學會在剛畢業的那一兩年還開過幾次。不知為何,我們自動就會跑回去,雖然有時覺得路途遙遠。至於高中同學會,好多年前參加過一次後,有兩回說要去,後來又忘了怎麼沒去。大學同學會嘛,我和手帕交聯手辦過一次,然後就再也沒力氣辦了。總覺得我的同學都是交往淡薄型,雖然前不久小學老師在市場碰到我媽,說我們該開個同學會,說不定有些人小時候看不順眼,長大以後會彼此看對眼。我忍不住說,老師想太多了啦。因為現在大伙際遇相去甚遠,各自的發展和人生層次都未必有所對稱。

今年一個高中同學的驟然過世,我累到沒能參加她的告別式,十分過意不去。所以說什麼這次也要去,不知道這種聚會我還能參加幾次,而且得拿她的紀念光碟。或許怕傷情,或許怕離題,或許怕無法收拾,這回沒人提及她的事。

意外地看到某直銷商同學,問她升藍鑽級了嗎?自從她大學畢業後,不知何故,跑去當美容保養品的直銷商,就三不五時打電話給我,要我去讓她做臉。我總是下意識地排斥,因為一點也不需要這些東西,而且被某個大學同學害過,聽到直銷就避之唯恐不及。這回聽說她轉行去當兒童美語老師,鬆了一口氣,表示我可以不必聽到她打來的電話就開始頭痛了。看到她的臉,我總覺得她動過美容手術,眼睛似乎割過,其他人則說臉也變小。但她先說整張臉都動過,後來又矢口否認。從她眼神閃爍,始終不敢看我們的樣子,我想自己的直覺應該準確。而且大學時代我們同校,她每次變造型都會嚇到我,但從沒像這次這樣,不只是服裝、髮型變了,連眼神都不太一樣。變不了的是她說話的方式,還是有點輕浮。

好多人都是畢業多年後第一次見到。和大學同學相比,高中同學真是非常不一樣的一群人。畢業後就念研究所,不論是出國或在國內念,在學歷上的升級,是大學同學普遍的現象。即使在一行,很多人聽到我們的系名,就說我們是系出名門。但只有我們自己最清楚:實力最重要。於是大部分我會有印象的大學同學都是成就導向,尤其是女生,個個都是能力強、口才好。

雖然高中也是台北市前幾名的女校,但高中同學多念管理學院去了,一票人都在銀行、管理界工作,而且是從大學畢業後至今,比較不會動要念研究所的念頭。也因此,到了這個年紀,紛紛動了婚姻的念頭。或許她們也不會多想人生的其他選擇吧。所以碰到她們,讓我有種瞭解人間的感覺。

好比周,宣稱自己沒有固定男友,要許幫她介紹電子業新貴,因為行業有點距離,讓她覺得比較有吸引力。許便開玩笑說下次要租林口足球場來讓周挑一下她認識的男人。聽到「貨源充足」這種話都出來,我忍不住也「毒」了一句,讓她們對著我大呼:「妳變了!」真是,不過是人在江湖,隨便現一下江湖話罷了。

後來去挖哈跟打茲冰淇淋。前面有個男人幫一個女生挖,我以為她們是一對。沒想到那女生走了,我正努力挖硬梆梆的冰淇淋時,他湊過來幫我,即使我說不用。於是一個小碗就裝了四球,算是沒浪費錢吧,本來還想晶華下午茶不能吃什麼,一個人要495實在很貴。我轉身要離開時,那人問我姓什麼,我差點無法回神,然後他說他姓「●(我當然馬上就忘了)」,然後說我很漂亮。我繼續陷入錯愕狀態:我不是離開巴里島了嗎?如果我不是還在巴里島,就是今天運氣太不好了。唉。

沒想到,之後跟周說有個男人在哈跟打茲那邊跟女人獻殷勤,周竟然大叫:妳怎麼不早告訴我?我只好說,他跟我身高差不多高,所以一定比妳矮,然後有魚尾紋,顯然年紀不小……我越形容,周就覺得我對她越好。(默)

周雖然跟我同齡,或許工作時間長多了,可是說的全是男女關係之事。好比她說那種愛情長跑的人很可憐,兩人身邊的可能性都很少,幾近於零,所以交往八年、十年後,即使感覺淡了、激情沒了,還是不得不決定,究竟要結婚還是分手。一旦分手就得重頭來過,所以多半是結婚。真怪,我從不知道這回事,或許是從沒碰過「長跑」這檔事吧。而且我比較接近的是大學同學那個族群,處於多半在談工作的階段,人生順位以「成就」為第一。

但周還是很實際。好比張說到在窗戶下唱歌,她說:「得得吧,妳碰過這種事嗎?」張便說她們大學時代,曾有人在女生宿舍外頭唱歌,一票女生探出頭來,覺得太難聽了。

倒是,聽到以前跟我一起走路回家的映要結婚了,才讓我感到霹靂。我對映的印象依舊停留在高中時代,她還很中性的模樣。沒想到竟會聽說她為結婚瘦身的消息。好難以想像啊!

由 Debby 發表於 05:25 PM | 迴響 (0) | 引用

December 13, 2003

[推薦]王記府城肉粽

台北市最神奇的地方是,三不五時就有一個熟悉的地方靜悄悄地變了!

話說上週或前兩週騎車去木柵辦事,雖然以前幾乎天天騎那條路,但是好幾個月忙到天昏地暗,已經很久沒去那一帶,因此連個郵局都找不到,還以為長腳跑了。

最意外的其實是府城王記肉粽的變化。

在某懷舊的台南人帶我去之前,我從未「意識」到那家是來自台南的肉粽店。而且升大三那年暑假經常在那一帶晃來晃去,每回經過那家王記肉粽,總是看到整間小店幾乎坐滿人,多是學生或勞工階級。似乎沒去吃過,因為不愛吃肉粽,總覺得油膩,而且這會得了胃炎,更要避免油膩和糯米製品。一年多前,前同事說到台南的「菜粽」,發音叫「菜掌」,包的是花生,外面則灑花生粉,她和婆婆是多麼喜愛,讓我聽了心動。於是凹了一個台南人帶上來台北給我嘗鮮。當時以為只有台南有這種粽子。後來才知道台南肉粽是水煮的,比較沒那麼油膩。

沒想到,台北竟然也有啊。站在王記肉粽新的店面前,頓時啞口無言,怎麼這一帶變化這麼大。原來王記肉粽等店是一排平房,看來有點像違章建築。而今已經拆掉,正在蓋大樓。王記肉粽現在遷移到原址的斜對面,在台安醫院附近。而王記肉粽就跟台南當地企業化經營的小吃,好比周氏蝦捲一樣,把店面弄個整潔明亮多了,雖然是媽媽級服務人員,而不是學生打工族。相形之下,高雄的小吃店沒什麼進步,依然是夜市格調,而且常看來衛生不佳。讓我不免納悶,高雄和台南那麼近,為何兩地文化相差如此懸殊?

在王記試了菜粽,跟上回那個從台南運送上來的,吃來口感一致,粽子應該沒有水土不服。提不起興致試已經和台南祖師爺傳授的配方不一樣的王記肉粽。因為不愛吃花生,所以反而偏愛魚丸湯,旗魚丸兩大顆(奇怪,魚丸不是小顆,貢丸才是大顆的嗎?),湯頭鮮美,蘿蔔大塊且熟透不爛,算是料好實在。35元的麵線跟西門町人手一碗的阿宗麵線相比,料有些不同,香料或醬料用的較少。阿宗麵線那邊總是太多人排隊,好些人蹲在一旁喝,緊鄰著垃圾桶,有些可怕。在王記倒是可以坐在店裡慢慢用,感覺好多了!


王記府城肉粽

八德店:27754032
西寧店:23893233
漢口店:23115211
三民店:27460099

由 Debby 發表於 05:22 PM | 迴響 (0) | 引用

December 08, 2003

價值混亂的時代

這一年來,最大的感觸該是價值混亂,多數人分不出好壞,似乎沒有專業存在的可能性,娛樂至上,灑狗血萬歲!

有些人總是看別人不順眼,別人做的都不好,但自己做的事根本不成樣。有些人卡位了,便招搖過市,巴不得全天下的人都來巴結。有些人還沒卡到位,以為卡位的人都很了不起,到處展現崇拜者乞憐的嘴臉。有些人根本搞不清楚自己是什麼貨色,仗著意外的人氣,四處膨脹,不知何時會被戳破……什麼爛書都可以出,什麼爛片都有人看,什麼爛光碟都有人買,只要你敢出。反正大量複製這麼容易,成本如此低廉。以上怪現象不限特定圈子、特定職業、特定年齡、特定人種或特定性別。

有天難得看電視新聞,赫然看到「非常光碟」演員安迪仗著自己演出該光碟,於是在舞台上大罵不支持的政客,台下竟是眾人叫好聲,讓安迪更覺得自己了不起。我在電視機前覺得不可思議,安迪根本不是什麼出色的演員,憑什麼因為一個煽情的演出,就成了那些人的政治指導者?這些人真是反智啊,他有什麼專業可以談的?如果那些人支持的對象選上了,那真是「國之將亡,必有妖孽」。那個掌權的政府和政黨動輒沾沾自喜自己是「民主」,真是笑掉我的大牙,他們可能連「謙虛」都不知道怎麼寫吧。如果硬要冠上「民」字,那也只有「民粹」適用。就像《健康的修煉》作者陳琴富認為,當今的社會亂象都是亂世所有的。而這些都是選李登輝的結果,於是台灣民眾要承受這種「共業」。李登輝正是民粹的代表人物,也是目前這些搞民粹的人效法的對象。前不久在電影院看到新聞局賣的公投廣告,讓我頓時反胃極了。這些人當年聽到國歌好些根本不起立的,覺得掌權者運用暴力,而他們現在竟用同一套手法教化別人。換湯不換藥,了無新意。

「安危他日終須仗」我再度想起這句話。其實根本不必等別人的飛彈,這些掌權者遲早可以把把這個島嶼搞垮,沒錢移民的也不用買靈骨塔,反正科技如此進步,生死一瞬間,誰知道下一步會在哪。

這些人怎麼利用別人,總會有人用相同的方法利用他們的。好比有些人坐過牢,就認為全台灣人都欠他們,在國際國內總從口中射出飛彈,朝向未知的假想敵,心理欠衛生。好笑的是,他們聽到有人反對他們最討厭的國家,就把大筆錢奉上,而其實那人只是抱持「共產」的心態,看準這些人有錢,弄點錢來「改善生活」,哪是他們以為的那樣?最後竟是殊途同歸,同類人玩同類人,誰也怨不得誰。不過是一群搞不清自己斤兩、分不出好壞的人在比誰下流罷了。

如果要問我,我會堅持任何西方模式套在台灣,都得不斷修正,未必在台灣有類似的結果。西方理論所說的次數,在台灣必定得增加一些才可,時間則得延長。好比Call-in節目的式微,從前有人認為兩三年就差不多,但至今已經超過多年了,Call-in節目煽情依舊,數量未見減少。社會變遷速度太快,科技日新月異,許多人無法排除自己的孤獨、不安和徬徨,最後的出路是從群眾的政治活動尋得認同感,內在的荒蕪依舊無法解除,這正是台灣的悲哀。至於政黨輪替兩次,我會認為至少得三、四次以上,台灣政治才有可能接近民主,如果在此極端主張不仗著民粹基礎而提出的話。雖然兩種芭樂都很爛,但氣候和土壤不斷改變,尤其全球氣候近年更怪,誰知道土芭樂長得比較好,還是混種過的芭樂比較適合生存?總得都試試看。而不該說,既然都很難吃,那就只種土芭樂就好。這樣實在缺乏進步的動力和精神。

由 Debby 發表於 01:03 PM | 迴響 (1) | 引用

December 07, 2003

集郵憶往

找出塵封多時的集郵冊,以便將新買的猴年小全張安身。意外地發覺郵票冊皆以爆滿,只得翻來覆去,想找地方安插,同時宛如進入時空隧道,看見昔日那個集郵的小女孩……

打從我有記憶開始,有兩個東西一直活在我的腦海裡,一是每天下午寄來的中央日報,二是貼在中央日報上的郵票。因為爺爺是鄰長,中央日報是贈閱的,那個年代也只有那個選擇。報紙我不愛看,因為年幼不識字,倒是會把郵票撕去玩。

小時候的興趣,往往是隨身邊人而來的。因為看到姑姑有本集郵冊,我也有樣學樣地拿去泡水,把郵票拿出來到處貼。然後央求媽媽幫我找郵票,也想擁有一本集郵冊。媽媽當時的公司和非洲奈及利亞有貿易往來,因此幫我收集不少該國郵票。奈及利亞因此成了我最早認識的非洲國家之一,之後很多人對此國名陌生時,我可以正確地說出這是一個人口稠密的西非國家。這是拜集郵延伸出來的興趣所賜。後來回想,覺得這家公司真有趣,當時還不是政府鼓勵南進、東進或西進的時代,而且非洲如此遙遠。可惜那些老闆缺少政治敏感和分散投資的策略,當地政府發生政變後,資金拿不回來,公司就倒了。那好像也是該國政府與中華民國斷交前的事吧。

這麼業餘、隨意的收集持續好多年。上國中後,華泰書局一樓的文具部,不知從何時起,開始有個小玻璃櫃賣各國郵票。那時我已經把二樓書局的瓊瑤小說全數看完,在固定班次的回家公車到站前,不時跑去看郵票,然後拿零用錢陸續買了一些。女校的學生經常不吃中餐,拿飯錢去買收集品,我那時不是買流行音樂卡帶就是郵票,高中後則變成CD和郵票。只是,高中就在住家附近,我的買郵票管道,就成了當時在校園風行的「台北郵購」之類了。

那時剛好是個禁忌的年代,大陸郵票不知從何管道進入台灣集郵人士的世界。雖然我們一直認為那是一個共產世界,經歷十年文革,破壞了不少傳統文化,但我卻意外地看到中國大陸發行的西廂記等古典文學郵票,真是精美!西湖郵票真有味道!因此不管瘦了荷包、壞了身體,也收集了不少。

翻閱集郵冊,發現我的興趣有些改變,但八九不離十,主要是藝術、文學、卡通、建築、蝴蝶、花卉、生肖、童趣等幾類。因為集郵,也滿足我分類的慾望,三不五時就有機會把同類的郵票放在一起欣賞。倒是很意外地看到一頁有太空梭郵票,我搜腸刮肚,想不起來何時對太空世界發生興趣,而且當時沒留下任何文字記錄,更難以追尋蛛絲馬跡。集郵延伸的知識,包括意外地發現中美洲的格瑞那達印製的卡通郵票數量多且好,台灣郵票設計品質也算相當不錯的,許多歐洲國家則遜色多了,儘管他們國民所得比這些國家高許多。或許我的地理知識,部分就是因此加深的。

爸爸看到我如此著迷,後來為我們姊弟訂了兩套郵票,一旦郵政總局發行新郵票,就會寄來,郵局因此成了我們最大宗的信件來源。只是,許多郵票不是喜歡的,整理起來頗費事;而且為了放置首日封和護票卡保存簿,我到處尋找,成了負擔,還不如在年底直接買郵政總局發行、整理的當年郵冊,省時省力。於是上大學後,就停訂了,而且大學生活早已分散我的收集興趣。其實看生肖小全張從哪一年起中斷,大概也可以推算我集郵的時間。

現在回想起來,集郵適合作為一種嗜好,但千萬別去想什麼增值的事。印刷技術使得大量複製變得容易,這年頭不太會有人將收藏多年的郵票賣到什麼好價錢的。而且我向來對這些事物隨緣,不特別去排隊買首日封或小全張、取得首日戳等,更與增值無緣。

既然作為一種適合,也只能看見粗略的階段興趣,方寸之間難以作為人生記錄,所以需要文字來輔佐。若是當時我能多花點時間記錄收藏時間、來源及郵票年代,現在或許還可多掌握一兩分成長的足跡。同理,因此我不信什麼「用相片寫日記」這種事的,若只是追求粗略大概的人,那麼無妨,但對我來說,則不成的。若我不能用文字描述那在夜幕到臨前,令人屏息的藍是怎麼一回事,以及它帶給我的感受;那麼一張照片,更不能說明什麼。更何況,照片未必能照到自己鍾愛的那一刻,以及顏色,若真的要用照片,得自己動手洗照片才是。就像電視和採用大量圖片取代文字的蘋果日報,讓人覺得更深度的資訊和討論空間都消失了。要細膩、真實與深入,還是需要文字來達成。

由於現在辦公室每天有大量來自海外信件,三不五時見兩位四、五十歲的資深同事桌上,也剪了一堆郵票,不覺泛起笑意。我彷彿看見舊日的心情、往昔的美好,重新映瀁在我心湖上。

由 Debby 發表於 04:26 PM | 迴響 (0) | 引用

閃靈刷手,數位相機入手!

根據一則我十分不以為然的報導,「魔羯座、天秤座每個月刷卡金額居12星座之冠、亞軍」,於是被封為「閃靈刷手」:「天秤座本來就是追求『金玉其外』的一族,有多少資產不重要,有沒有享受到人生,對他們來說才重要」。哼哼,我可沒有超支,而且不動用循環利息。但既然如此,我就去當一下閃靈刷手吧 -___-;

雖然上次資訊展就嚷著要去買數位相機,去年就不斷在網路上看Nikon Coolpix 4300的價錢,甚至考慮要去Yahoo!奇摩競價;同時又前進兩步、後退三步,深怕日新月異的科技改變太多我眷戀的事物。加班加到一半,眼看資訊展剩下最後兩小時,正是人最多的時候,還是跑去世貿。

路上到處都是人,據說資訊展魅力勝過101,101的人已經從之前的十幾萬降到三、五萬人次了。從市府捷運站搭537公車去世貿。不知何故,537公車司機一路拿著麥克風提醒旅客要經過的地點,還不斷搞笑。好比:「天氣很冷,上來取暖吧!」「現在可以趕快上來,不然待會排隊的人,就會越來越長、越來越長…」世貿一館到了,有旅客懷疑是這站嗎?司機說:「雖然我沒有進去,但你一定要相信我!」

我對這種人多的場合依然無比憎惡,人擠人不說,不時往妳臉上咳嗽,為了前進,每個人都撞來撞去。短短的一公尺,走了好久。好在Nikon攤位滿近的,立刻衝過去,目標Coolpix 4300。據說Nikon賣得最好的,就是這次打出來的SQ和4300。雖然前者可以自拍,但是畫質太差,不在考慮之列。忍不住問經銷商,這幾款都是舊機型了,為何降價那麼慢?得到的回答是,Coolpix 4300和4500兩款都有固定客源,所以降價很慢,除非沒人買,才會大幅降價。低階機種倒是繼續出,只是不是我會考慮的。

沒有凹到降價(好硬的價格!),但是比在光華商場買好的地方,在於可以刷卡,所以瞬間刷掉近一萬七。多凹到魔布和手機飾等一些小東西。20分鐘內就成交離開。本來要幫人買IBM不到三萬的自殺機,但是昨天就賣光了,剩下三萬七到四萬五的自殺機,重量讓我覺得負荷不了,還是算了吧。

弟弟前幾天在漢口街買了Ricoh G3,媽聽到我說要去買數位相機,疑惑地說,弟弟不是剛買。這就是難處了,資訊產品的訴求完全是個人化,打著個人擁有的旗幟,難以共用,以便增加銷售量。而且我大都會拿去工作場合用,弟弟要拍作品,根本不可能共用。當然,雖然要在工作時用,同時要注意的是,避免取代別人的工作,成了資方剝削勞工的藉口。勞工增加資訊配備,並不是利多,多數時候是增加負擔,減低資方成本的。

由 Debby 發表於 04:05 PM | 迴響 (0) | 引用

December 06, 2003

雨季巴里(6)—別愛陌生人

老實說,我是極不願選擇到峇里島來的,雖然她被騷人墨客或藝術家讚為海中仙島,但我卻難以抹去二十年前首度到這裡玩,被安排住進一個處處是嬉皮們遺留體液的小旅館。整個行程看不到孤絕於海上美麗的海神廟,望不到烏布美如世外桃源的青翠梯田,沿途只有不斷出現在旅客和領隊之間的衝突。」 ——《遠方有光》

出發前,到分類經常令人匪夷所思的誠品書店去找旅遊書,赫然發現陳雪《只愛陌生人》那本可怕的書被放在巴里島旅遊書中間。到底有誰會在這區買這本書?我納悶許久,連手都不想伸出去碰這本書。只要有點sense的人,隨便一翻都會知道這既沒有旅遊資訊,照片照得很差,更不算遊記,充其量只是一個向來遊走在社會邊緣的寫手作品。

要買資訊書的話,Mook那本巴里島雜誌書倒還算實用,雖然也不夠詳盡。

回來之後,因為氣那些找Beach Boy買春的日本女人和陳雪這種人,因此找出來從頭到尾看一遍。

之前隨意看看,念幾句給幾位攜家大小到巴里島度假的同事聽,他們都覺得恐怖。我才看三頁,就覺得陳雪真是既沒常識,更沒知識,更不是什麼聰明的人,去那個小島胡天胡地,成了破壞當地純樸風土的共犯。

這種書要是被不知情的人買去巴里島看,真的會誤導別人。她的文字更讓我懷疑她是否有躁鬱症,偏偏她還去買吃下後作用形同迷幻藥的蘑姑,而且十四天內和一個年輕巴里島男人、一個老日本男人上床,另外叫一個巴里島伴遊郎脫光光在她面前打手槍讓她拍照。經歷了這些,她在末尾寫道:「我突然懂得了許多事,知道為什麼要自己一個人來旅行。」

見鬼,她連自己在做什麼都不知道,怎麼可能因此懂得許多事,難道是指破壞飯店規矩,明知道對方女友在吃醋、自己女友知道也會不高興,管不住自己的慾望之後,還叫那個跟她上床的男人當好男孩嗎?

陳雪的這些文章是黎肥佬認為最好的旅遊作品,充滿色欲。而我知道這點之後,再也不去看免費蘋果日報的旅遊文章那一部分。別以為她是雙性戀,就有什麼性別意識,那是兩回事。

更何況,我向來厭惡一些台灣人跟隨日本人的劣行惡蹟風潮,陳雪就是其中之一。 在巴里島的時候,不只是蒼蠅男,當地人經常稱讚我漂亮,我想到《只愛陌生人》書中陳雪提到她屢次被稱讚漂亮,下意識地拒絕,有所防備。心想,那些巴里島男人的審美觀有問題,不要相信他們的話。

陳雪向來在文字裡形容自己有多美,但她的長相連台灣女生的平均水準都達不到。所以我也想知道他們到底覺得什麼是美。後來只能推測巴里島男人稱讚外來女人的一個重要原因,希望她們買他們!

甜言蜜語是最便宜的,不花任何成本,不管是買ONS,或是一段假期的戀情,反正他們都會有收穫,因為東亞或歐美遊客都會傾向用母國性交易價格打個折扣付出,怎樣都是有賺頭。巴里島人平均月收入才一千多台幣呢!各行各業只要能接觸到外國人的巴里島男人,似乎都像蒼蠅。

當地人的印尼腔英文有時很難聽懂,凡是談到價錢都沒問題,說不定還會用中文說價錢(台灣觀光客教的),其他話題多少有障礙,雖然我覺得無妨,就當作亂碼般不必理會,但還是有不死心的傢伙。

不管是SPA巴士的司機、某家餐廳老闆,見到我沒多久,就問我叫什麼名字,跟別人學了中文的「漂亮」或「好美」怎麼說,尤其是後者,每回吃飯都在我附近講那幾個支離破碎的中文單字,上菜的時候跟我強調他27歲未婚單身,不然就是在我們這桌附近晃來晃去聽我們說話。有時真想像打地鼠一樣,拿個棒子往他頭上敲下去,然後推翻椅子走人!要不是有人覺得那家餐廳很好,而且的確找不到其他價格平實且好吃的餐廳,我極不願意再見到這個人,而且每次吃飯前後都要來跟我們握手,偏偏握手感覺不像是一般那種誠懇握手會有的力道,其他客人好像也沒握手,再加上根據國際禮儀,女士沒伸出手的話,男性是不該主動握手的。所以實在覺得夠了,更不想多說什麼、甚至留資料。至於其他的,就更別談了。

有時表情難看,臉上試圖寫著:我是來度假養病,不是來被騷擾的,請離我遠一點。但他們當我不舒服,更加有理由來關心 -___-;;;

如果要說我和陳雪有什麼共通點的話,那大概是我們的膚色。整個亞洲追求美白的心態,多年來至今沒變。當地人的膚色黝黑,非常羨慕我擁有白晰的皮膚。而且跟大批歐美遊客不同的是,她們肥胖且皮膚鬆弛,東亞女生則普遍苗條許多,皮膚也細緻多了。也因為膚色和髮色相近,所以我不斷被當作日本人,弄得我有些火大,我才不是來花錢找男人的日本女人!

略可感到慶幸的是,沒有人會以為我來自中國大陸,雖然我在台灣被說過像「中國娃娃」,還有人恐嚇我,長這種「太中原」的臉,要是不學閩南語,碰到類似二二八事件時,我就完了(對這種說法,我向來嗤之以鼻)。沒被當作中國人的另一個原因,是此地中國觀光客很少,雖然有些上海人會來,但中國人比較會去歐美先進國家,去巴里島跟在中國大概差不多,處於相同的經濟水準。

同時,我幾乎沒在巴里島看到幾個漂亮的白人女人過,尤其是庫塔區,多是肥胖難看的澳洲女人。歐美遊客似乎也喜歡我這種型,在Hyatt飯店的海灘拍照時,一堆歐美白人遊客目光跟隨著我。我隨手撿起掉在地上的雞蛋花插在髮際,然後請一個戴著墨鏡看我們的胖女人幫我們拍照,她拍完後,說我真像「Miss Hawaii!」

喔,對了,或許還因為我那天穿了沙龍,加上原有的黑色長髮,感覺更有南太平洋渡假島嶼的風味。一早走出飯店時,連平時不太抬頭看人且寡言敬業的司機盯著我看半天,說了一句我聽不懂的印尼話,然後驚喜似的笑著說:「沙龍!」,我只能微笑回答:「是,沙龍。」心裡其實還是有些不太舒服,心想,這些人八成都喜歡那種輕移蓮步、娥娜多姿的東方情調,要不是度假,我才不會把下半身裹成那樣,走路走得真慢!完全沒辦法活繃亂跳,一點都不乾淨俐落。

不過後來我自己看了照片,的確覺得那個造型在我身上很好看,不用特別化妝或打光什麼的,拍出來都像花大錢拍的效果。

除了當地蒼蠅男,其實我還在提防白人戀童僻。許多可怕的歐美戀童癖會到東南亞買年輕女孩,有些受害者年紀甚至不到十歲,這些人在美國要是一旦被查到電腦裡有兒童色情照片,是會丟工作的。昨天看到新聞指出也有不肖台灣人到大陸做類似的事,令人髮指。別說白人,連台灣人都猜我的年齡是廿歲出頭,甚至未成年;巴里島人和白人猜不出我的年紀是正常的。白人說不定以為我頂多十七歲吧。

我如此充滿戒心,還是會碰上蒼蠅男。陳雪一到當地就開始發春,所以我認為她後來不管月經,和男人上床,是非常容易發生的,而且她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再加上她的工作就是要幫蘋果日報寫出煽情的遊記,更需要那些元素。那麼,我既然缺乏那些磁場,究竟為何還會碰到蒼蠅男?我還不是一個人呢-___-bbb

忍著不耐,把陳雪的書看完,猜到一個原因,這一年來,巴里島由極盛而衰,不只當地人,還有其他印尼到巴里島謀生的人,已經越來越慌,客人少就難賺錢,於是更加積極找任何機會以改善生活,甚至離開印尼。

想起要離開的那天非常遲疑地給一個才談話幾分鐘的飯店清潔小弟胡亂寫了email,也是騎虎難下。現在我連他的名字和長相都想不起來,更不可能下次去找他,讓他開車帶我去玩。才十分鐘左右吧,他就可以這麼積極。

當時我單獨回房間,他藉機來跟我搭訕,這完全是不允許的行為,所以他一看到有人經過,就很慌張地告退。真是的,該不會是可惡的陳雪害的吧?陳雪跟那個和她上床過的飯店清潔小弟每回說話被飯店其他人員看到,都會讓小弟被盤問。陳雪有些不解,讓我暗罵她真是欠常識,五星級飯店怎麼容許客人跟員工有瓜葛呢?而且這不只是巴里島而已,全世界一流飯店都是有這種規矩的,不要以為當地是落後地區就可以亂來,不要以為自己是第一個親切跟當地人說話的台灣人就可以為所欲為。那個小弟要是被知道跟客人上床,一定會被開除了。

要是巴里島五星級大飯店都開始春色無邊,那這個島嶼的觀光業也完了。我悲哀地想,其實應該不遠了。從一個災難之島到這個墮落之島,我的感觸特別多啊。

阿姨曾說,她十年前和姨丈到巴里島時,住在三星旅館。看到住在同間飯店的美國、澳洲女人,通通都帶著當地男人進房間,三不五時就聽到隔壁傳來叫聲,三星飯店的隔音效果非常差。而且這些Beach Boy動輒把「愛」放在嘴邊,想要那些來自富裕國家的女人把他們弄出印尼這個落後國家,有些女人因被灌太多迷湯,便心軟,之後便是另一種災難的開始。我沒想到後來在一本書上,看到有人提到二十年前就是如此。所以巴里島的墮落,其實已久了。或許當地回教看不慣這一切,引致庫塔區的爆炸案,只是冰山一角。

巴里島的墮落已經深入當地文化一部份,交融在他們對困苦現實生活的不滿,於是用這些方法,想求得解脫。 陳雪還在書中提到她看當地人可憐,隨手就給了幾萬盧比給她碰見的人,讓我又是滿臉斜線。就是有這種亂來的觀光客,這個島嶼才會如此世故、重視金錢啊!我會在烏布碰到跩得二五八萬的生意人,其來有自。陳雪覺得男人買她,她買男人,這樣很好。不是自相矛盾嗎?明知道這些問題根源在於錢,自己又陷入共犯結構裡。即使要證明魅力,不必如此。 如果要我對這些再說什麼,那就是:千萬別愛陌生人!不要把旅行中的任何一個同\異性當作滿足自己空虛心靈的工具!

由 Debby 發表於 04:30 PM | 迴響 (0) | 引用

異國\族婚姻\戀情

前輩拿照片給我的時候,兩個人歪著腦袋看起那疊照片(照得很棒),然後談起所謂的異族、異國戀情。

他說,其實沒有所謂的異國戀情,而是赤裸裸的兩種個性相遇。我同意。將德國丈夫暱稱為「老德先生」的鄭華娟,有天在自由副刊也寫到類似的觀點。我們沒辦法說台灣人和德\法\英\法\俄等國人的婚姻一定如何,而應該是case by case討論,因為就算是一種國籍的人,個性、生活背景、社經階級等,都有很多差異。這類難以化約來討論。

就算是台灣人與台灣人,也有異族通婚,好比客+閩、閩+卑南、外省+客等。異族通婚中,因為個性及生活條件,各自發展出不同的婚姻狀況,也是難以化約討論的。

而且在婚姻中,兩個人都必須擁有自我瞭解及相互認識,這是很重要的起點,卻未必是多數人擁有的。不能自我認識、向內在尋找的人,注定要跌跌撞撞,從生活中去學習、歷練,而婚姻就變成歷練場域之一。所以也不能說什麼條件的人遇到婚姻就如何,端看一個人的個性。但是普遍又把婚姻價值抬得太高,而掩埋其下真正重要的事。

無意中闖進同齡人陌生的世界,我從他們的身上,看見、學習了前人的累積與教訓,再次把「六年級」標籤甩到後頭。

由 Debby 發表於 04:22 PM | 迴響 (2) | 引用

December 05, 2003

旅遊計畫

連著三週都要工作六天,於是開始訂旅遊計畫。

正式宣告放棄春節出國的計畫,因為價位太高,東南亞機票比其他地區漲價更多。所以決定把錢存起來,等旅遊業「五窮六絕」時,「升級」到日本去。如果夠幸運,明年七八月說不定可以去西伯利亞體會北極熊的夏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寒暑假的話,可以考慮去上海。從不久在捷運忠孝復興站碰到小學同學B,他說去香港工作了,所以可以去香港,讓他當導遊。也可以去日本找大學同學當導遊。

至於歐洲,就等三五年後吧。美國就再說吧。都怪勞基法啦,把換工作當罪惡似的,一換工作就得重頭開始累計年假。

說不定月底會先去金門玩,帶瓶高梁酒回來。

由 Debby 發表於 04:28 PM | 迴響 (0) | 引用

快速的解決

作為一個閱讀雜、興趣多、關注繁的人,多數人難以猜測到我的知識背景,我也不覺得拿出學歷可以表示我的什麼,而且可能變成誤導。接觸過的人通常訝異我的關注層面真廣,現在的工作則完全可以符合我的興趣和需求。但是無意間發現企業網路部門的政策真是難以讓我相信,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工作障礙,難以忍受。於是不怕死地率先發言,其他人則是有怒不敢(公開)言。經過兩天在網路上的討論溝通,終於使陌生的網路部門「從善如流」。我也同時發現該更新phoenix了。

並沒有因此感到得意或勝利感。有時常覺得自己對事物的瞭解比別人早一步,反應因此也快多了,傾向非常快速且全面改變不合理的事。我並不喜歡當「事後諸葛亮」,寧可有先見之明,但我常覺得自己的先知先覺先反應,下場很可能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當別人到達我早先走過的地方,我不是揚長而去,就是可能掰掰不見了。(風跟火是悲慘的組合啊~)

心裡的O.S.是:那個前世測驗好像滿準的啊! /_\

由 Debby 發表於 04:18 PM | 迴響 (0) | 引用

December 04, 2003

出門即消費,消費即人生

今天郵政總局發行魔戒祝福郵票,十二月八日還有Kitty祝福郵票。

郵政總局民營化後,腦筋也動得快了。祝福和結緣郵票不是第一次出了,之前買過一般版、鄧麗君限量紀念版,沒買蔣宋美齡紀念版。因為路過,便一口氣買了魔戒、埃及特展和八仙版祝福\結緣郵票。曾經是集郵迷,現在則善盡作為一個消費者的舉手之勞。

拿著匯豐信用卡簽單去萊爾富便利商店領遊戲卡玩抽獎機,獲得三份聯合報、一瓶光泉鮮奶和兩盒鵲巢新口味即溶咖啡。然後想起明日便利書的明年星座運勢書在7-11賣得很好,便去買一本,偏偏風象星座賣最快,多走一家才買到我要的。翻了之後,結論是:好像可以不用買,因為運勢看來沒兩樣-_-;

其實我本來要去資訊展的,結果都在這些小地方晃來晃去。出門好像就逃不了要花錢,畢竟這是資本主義社會啊。

由 Debby 發表於 04:16 PM | 迴響 (0) | 引用

December 03, 2003

生命的光

生命的轉彎,有時是出乎意外的,或說,全是出乎意料的。沒有人能知道自己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所有的計畫形同虛設。

意外地碰撞到另一個月亮射手的生命,是一種意外驚喜。

這位研究認真研究各類事物,最近學起占星學的長輩,在熱衷學習新事物一事上,和我非常相似。

我真正喜歡的,倒是她閃電結婚,而且維持十年的異國婚姻,聽來非常神奇且有趣。我也喜歡熟知她且百般呵護、肯定她的他所說,她做每一件事都是要做到最好。嗯,我也是。

讓我眼睛再度一亮的,是他引用康拉德《黑暗之心》的話,說明人是單獨的夢境,沒有人能體會其他人。

很多經歷過的事情其實是個引子,突然之間,好像觸動了遠方的光,我看見朦朧的前方出現一絲曙光。在繼續往前走之前,我得去找那本小說來看。藝術的心靈,終究是細膩敏感,且是我所追求的。

由 Debby 發表於 04:14 PM | 迴響 (0) | 引用

December 02, 2003

雨季巴里(5)—無止盡的殺價

旅行有時是為了休息,更何況我早就設定這次度假是為了休息及養病。而巴里島的某種人際喧囂,讓我無法靜下來,得到想要的休憩。 除了要費心揮開的蒼蠅男,旅行社贈送的愛之船行程、好似永無止盡的殺價,讓我非常疲憊,似乎總得武裝自己,不能放鬆,尤其有過被坑的經驗,就更是不能輕鬆。

慶幸的是,臨行前,上司交代:「妳是去度假,不是去購物的!」這是非常好的提醒,讓我百般告訴自己,千萬不要一時興起,買了在台北用不到的東西回來。就像一些人出國,被當地的風光沖昏頭,結果花了很大力氣搬了後來變成「垃圾」的東西回家,所以我幾乎沒買什麼。而且印尼盾價值太小,一台幣可以換兩百多盧比,讓我每次拿出鈔票,都對著一堆零手足無措。以前去義大利,為一台幣換五十里拉的義大利鈔票困擾,沒想到這回竟碰到更多零的鈔票!

那個開車載我們到處跑的計程車司機,有回載我們去一家飾品店。那家飾品店在前往烏布的路上,我想起有人的託付,便挑了兩個銀戒指,對方各開價25美元,我睜大眼睛,這鄉下地方怎麼開台北百貨公司沒打折的價格?對方便說:「妳當然可以議價。」這句話之後我不時聽到。於是我殺到兩個18美元,迅速成交。由於我的動作太快,旁人根本來不及幫忙一把,其實應該殺更低的。而且之後我們發現收據只有10美元。

台北邏輯和巴里島邏輯是不相容的,我實在不習慣殺價,以為 50殺到18已經算可以了,而且巴里島人雖然懶散,但他們的精力和生活樂趣就是在慢慢殺價上。對一個習慣不二價而且迅速買完就離開的台北人來說,需要時間適應這一切。而且當地人都很窮,即使司機人很好,連口碑最好的天藍色計程車司機,都會帶我們去坑人的金巴蘭海產店,這個棕色計程車司機也不例外。

他們有時可以因介紹客人而拿到10%的回饋,或者更多,因為這些都是他們親朋好友有關的商店,難免有「照顧自己人」的心態,但對我們來說,則覺得被當袁大頭,非常不開心。 就像長輩說的:「那是奢侈品,可有可無。」

所以後來到了烏布,即使滿街商店,好像價格很便宜,實則是錯覺,因為那個地區物資和人工本來就很便宜,不該用台北水準去衡量。但烏布非常多商家也用第一世界水準去開價,殺價殺不下來,我們便轉身離開。有些地方或許會拉住妳,但烏布這裡外國人太多,好似不差這個生意,所以我們沒碰到被拉回去的狀況。

印象深刻的,倒是一個女人,在我們殺價沒殺到滿意價格離開後,反而齜牙咧嘴用印尼話大叫,讓我們覺得真離譜。「買賣不成仁義在」,印尼人大概沒有這套邏輯吧。

 或許應該慶幸,我沒買下那邊讓我十分心動的絲巾,因為回到台北後,前天竟在中興百貨看到,一條390,三條1000,也就是一條10美金左右,但當地開價 18美金,而且逛了三家,都不讓我們殺到8美金。實在沒道理在烏布買個和台北一樣的東西,還買到跟台北一樣價格的。

後來我在信義三越買了銀飾,只凹到九折,但感覺還是比烏布那一帶買東西的感覺好。真是納悶,許多人不是說巴里島人熱情且和善嗎?怎麼我此次感受到的不是那樣?看來烏布已經被眾多的大手筆的歐美和日本、台灣客寵壞了。

我反而最後在機場免稅商店殺價成功,用最後的十萬盧比和十四美金買了兩條絲巾,和兩個可以固定沙龍或絲巾的clip。不然,免稅商店實在太貴了。

殺價當時,機場免稅商店的燈光一度熄滅,讓我虛驚一場,只能說,印尼這地方落後到,實在不想領教第二次了!

由 Debby 發表於 04:32 PM | 迴響 (0) | 引用

難看的慾望城市第五季

自從看了第五季前兩集「慾望城市」之後,就沒再看過這個影集了。雖然很忙,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失望,覺得這齣戲已經走味了。就不像以前那樣,時間一到,非得衝到電視前去看心愛的影集了。對現在的我來說,或許在外頭混、看幾頁好看的小說或者在網路上研究執念品,都比看這個變難看的影集有意思多了。

今天心血來潮,上台大椰林的電視影集板看看其他網友的意見,依舊覺得非常具有娛樂性,讓我覺得甚至比第五季的還精彩。不同於其他電視劇迷,這些網友一直讓我覺得很理性,即使死忠地看了,還是會批評一頓。好比Carrie變本加厲的歇斯底里,以及日趨無聊的劇情,都是這廂大家批評的重點。尤其對從第一季就開始看的人來說,慾望城市走下坡的趨勢更加明顯。「第五季好難看,唯一好看的只有Charlotte的外套」,有人如此說。

倒是有些意外地看到有些人說她\他們喜歡Miranda。也有網友說,劇中的Charlotte簡直就是為台灣男性打造的,符合他們要求的漂亮溫柔且順從的乖乖牌守身如玉的公主要求,除了到第五季突然個性大轉變,以為露乳可以留住男友久一點,讓人納悶,她怎麼老走偏鋒?而喜歡Miranda的男性,即使未必是本身知性,但至少是能欣賞那種女性的人吧。對於她在賭場被一個看來超過一百公斤的肥男罵「大屁股」,經Charlotte提醒她是因為生小孩之後才變胖的,Miranda便恢復以往的犀利,教訓那人說她是因為當母親所以屁股變大,而他呢!肥男當場說不出話來,周圍的人幫她鼓掌。至於Carrie,她的奢侈浪費遭到強大火力攻擊,沒幾人受得了她花三、四百元美金去買一雙穿不了幾次的華麗高跟鞋,然後跟前男友借錢,還責怪不借錢給她的好友。許多人想到自己要是碰到這樣的好友,大概都會氣到拂袖而去吧,因此對於Carrie更不敢領教。而她在第五季的演技更加誇張,第一集在雨中躲雨嚇跑帥哥的那一幕,竟然讓一堆觀眾叫好,認為她活該。那麼喜歡Samantha的人呢?有人打趣道,大概就是縱慾型的吧!但也有人看出這個豪放女其實也有重情的一面。

至於這齣戲的走向,許多人似乎都不看好,因為編劇兼女主角懷孕生孩子去了,因此無心編戲。而報紙影劇版對於慾望城市的意見,也向來主流且保守,認為女性的歸宿不是單身就是結婚。但是,就一個長遠的進程來看,女性對生涯的看法,其實已經與廿年前大不相同了。越來越多條件很好的女性,都選擇單身,結婚與否已經無關個人條件,而是個人意願了。以前或許廿歲單身就要拉緊報,昭告親朋好友趕緊作媒。現在到三十五歲單身,或許還是很多人囉唆地問怎麼還不結婚,但另一方面這些人也漸漸能接受這個社會現象,只是無聊多事多嘴而已,成為一種保守惡勢力。更何況,單身的女性都很清楚,與其找個不優的男人讓自己難受,還不如一個人好好過。就算要用任何方式進入一段關係,也得確定對方是可以相知相愛和相守,就像《親密:進入親密關係的20種方法》所說,擁有激情、親密和承諾三個條件,最好是三者同等份量,否則任何一方都會難受,還不如離去,即使把情愛的能量改放到事業、健康、朋友或家庭上,也都比感覺被迫處在一種缺乏尊重、信賴、真誠、安和或同理的半冷不熱親密關係裡好過。也因此,如果慾望城市要好好演出一個在這種世代交替的女性感覺,其實也可以抓住一些觀眾的心,影迷唯獨無法接受的,就是毫無創意而瞎掰、只會用時裝和商品來灌水的爛劇情!

由 Debby 發表於 04:12 PM | 迴響 (0) | 引用

December 01, 2003

妳最愛哪本小說?

如果要選一本最愛的小說,妳會選哪本?

這真是個難題,我也想了許久。即便從開始看小說至今,這麼多年來,可能看完上千本,尤其前陣子平均一天可能看完一本。

然而,要選出一個「最愛」,並不是容易的事。好看的小說很多、喜歡的小說也不少,但是究竟哪本是最愛呢?

我左思右想,在選單上填了一本冷門的小說,也作為一種策略。就像有前輩擔任大報的年度好書評審,他說會看哪些書是值得推薦,但其他人不會選的,他便優先列入。或許我也在做同一件事吧。

由 Debby 發表於 04:07 PM | 迴響 (0) | 引用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