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02, 2005

夜訪黃昏市場

我承認自己是個十分遲鈍的人,只對自己有興趣或工作有關的東西會投以注意,其他的東西常常一概不知。

某長輩知道我住哪之後,便說:「我記得附近似有一黃昏市場,物價特低,是個好居處。」我十分意外地答道:「黃昏市場?我不知道在哪。」

今晚終於找到那個傳聞中的黃昏市場,原來就在不到三分鐘路程的巷子裡。

往常不會往那個方向走去,若不是隨意到處走走,聽見人聲鼎沸,好奇地往巷裡探頭,看見走出來的人都提著好幾包菜,心想:難道那個黃昏市場就在這裡?

走進去一看,哈!沒錯!小販用閩南語喊價的聲音此起彼落,「一堆青菜十元!」、「一顆蘋果十元!」、「一斤十元!」……讓我忍不住湊過去瞧瞧。前兩週聽媽媽說,買到比往常便宜的鳳梨釋迦,一斤才三十元。不過,在這裡看到的都要一斤49元,還是忍不住買了。真難想像,在台北東區邊緣,會有一個物價偏低的黃昏市場。真不明白我之前為何要去隔壁的量販店買水果。

這個黃昏市場的時間真是晚,七、八點是人最多的時候,接近九點時,逐漸有攤販推著推車離去。我想起有晚走過頂好市場公車站,看到有個老太太在人行道上賣菜。沒有人對她的菜好奇,因為缺乏集貨效應,越沒人靠過去,就越不會有人上門。這個黃昏市場相反,雖然有些攤販的貨色不怎麼吸引人,但附近有攤販能吸引人潮,就可能分到一杯羹。

逛了一圈,對自己的遲鈍慚愧。幾年前,當搬到菁桐的S下山「進城」買菜時,我帶著她去老街的茶行,去聞一種茶粉或茶油的味道。我有陣子放學後會走路經過那家店,每次都覺得空氣變得好聞,而開始在街上大口吸氣。S突然問我有沒有在地意識,我疑惑地反問什麼是在地意識,我向來都是往市中心跑的,不常到老街等區。做為老夏的學生,她開始嘆氣。

去年在華東ㄓ市,我和奶哥聯手對著當地的幹部東問西問,竟然沒把對方問倒。那人對他所居住的城市瞭解甚詳,不管我們問哪方面的問題,他都可以答出所以然來。ㄌ長輩後來說,他們都是做田野調查出身的,這方面厲害的很。可不是嗎?我深自檢討良久。這些年來,台灣人把國際關懷和本土意識視作是兩個互相衝突的部分,但其實兩者是可以平衡的。

因為職業訓練,現在反而對某些地區比較熟。以遊蕩城市出名的ㄕ叔叔,上回在台南聽到我說要去莉莉水果店,對我刮目相看,沒想到我竟然知道。可是我竟對家附近的水果要上哪買,才能買到又好又便宜的,沒什麼概念。。。

回家的路上,兩個菲傭(賓妹)走在幾個小孩前頭大聲說笑,從我身旁走過。這城市,究竟是讓我越來越熟悉,還是越來越陌生?我找不到答案。

由 Debby 發表於 09:18 PM | 迴響 (0) | 引用

March 22, 2005

台北是個不眠城

結束late dinner,在許多人準備就寢的時間,走過長長的忠孝東路。雖然有些店面鐵門已拉下,但霓虹燈依舊閃爍。這麼晚了,京星二店靠窗的位置看來還是坐滿的。仰頭看著他們,讓我發覺在這個亞洲城市過外國時間的人真不少,讓習慣過歐洲時間的我,不那麼寂寞。

想起那個在兩岸三地大城市都生活過,目前人在北京的某個港仔大叔,去年底在台大附近的某間Pub,說著台北市是他最喜歡的城市,不管多晚,還是可以找到想過的生活。

他或許是對的。當我在這種時間,走過歐洲的羅馬、翡冷翠、巴黎、劍橋或倫敦,或著隔海的華東各城,感受到的,如果不是寂寞,常常是恐懼,促使我不斷加快腳步。即使在台中,九點多、十點左右,許多原本熱鬧地方都已經沒什麼人聲。取而代之的,是像金錢豹這樣的營業場所在夜裡沸騰,那是我無論如何都不會接近的。至於在高雄,就算是騎機車,仍會刻意把長髮塞進安全帽裡,掩飾我的性別。我卻可以在台北街頭保持閒適的心情,欣喜地發現路旁已經有杜鵑花開了。

有個黃髮的外國女生騎著腳踏車從身邊經過。瞧她奮力的樣子,跟早起在公園運動的人差不多。即使背景換成黑夜,不妨礙我們欣賞與體會這個不眠城的一切。

回到家,站在陽台遙望依舊閃爍的台北101頂端,在睡前向這不眠城道一聲:「晚安!」

由 Debby 發表於 01:06 AM | 迴響 (2) | 引用

March 08, 2005

燕歸築巢

腳步接近那家有三十年歷史的麵店時,隔壁機車行的人興沖沖地拉著麵店老闆到外頭往樑上瞧。我跟著把視線移到樑上,喲,有個小燕子在築巢呢!難怪機車行的人嚷著:「從大陸回來的!」

麵店老闆喜孜孜地到另外一個鄰居店裡報喜訊,看來跟有家人遠從國外回來的高興差不多。一個女人在麵店門口大喊:「有燕窩嗎?」「有!大陸來的!」不明所以的人,大概以為這段對話發生在走私南北貨的場景裡吧!

不知道他們怎麼判斷燕子之前是去大陸避冬?或許是開玩笑的,畢竟今年的三月,實在太冷了。過幾天據說又有一波寒流,而且是我最討厭的濕冷天氣,這個冬天真是沒完沒了。或許我該說,春寒料峭?

一路走一路想,好像在另一個地方也看過燕窩。喔,有了!就在昆陽公車站的那排老房子樑上,也有幾個燕窩。只是,之前都沒看牠們現身過。這回才驚見燕歸築巢,或許是來報訊,春天就要到了。

這麼一想,也就不怕過幾天的寒流了。

由 Debby 發表於 10:29 PM | 迴響 (0) | 引用

February 23, 2005

元宵節,看人不看花燈

好一個元宵節,彷彿全台北市的人都集中到國父紀念館一帶來了。馬路擁擠不堪,車行困難。好不容易落腳小酒館,看著外頭仁愛路上變化單調的燈光裝置,以及不時提著燈籠走過的人們,感覺自己真幸福,以及打從心底的開心。一般都說新年從除夕到十五,所以在雞年的新年過去前,我終於可以轉運了!

在這個有如斗室的小酒館裡,難得碰到隔壁一大桌人,吵得我們在十二點左右落荒而逃。即使這麼晚了,路上遊人仍不息,「車如流水馬如龍」,好一副節慶景象!新年就要過去,但我遲至此刻才感受到那種氣氛,而且是以局外人的態度看著這一切。

回來的路上,大批警察仍很辛苦地指揮交通。哎,我還是不明白為何要湊熱鬧看那些很醜的花燈。上週每天走去書展會場時,經過市府前的廣場,便覺得奇怪,那麼醜的花燈,誰要看呢?如今證明,我的看法真是小眾無比。罷了,反正今天撥雲見日,光看別人提紙燈籠,就足以讓我開心了。

由 Debby 發表於 11:59 PM | 迴響 (0) | 引用

February 07, 2005

年前走訪衡陽路

前些時日為了改善急性咽喉炎,吃了順天堂的「百合固金湯」,意外地發現,連睡眠品質也有所改善。原來我先前的淺眠,跟身體狀況不佳有關。

咳嗽在中西藥吃完後,並沒痊癒。不想再上醫院拿西藥,只好趕在過年前去買中藥。查了順天堂的經銷商地址,覺得有些遙遠。大學同學前男友的媽便說,可以去衡陽路的大陸藥房,很齊全,什麼都有。我查了一陣,沒查到所謂大陸藥房的地址,到了衡陽路一看,原來是「上海聯合藥房」,全台北最大的藥房。

據說,要是想買的藥在上海聯合藥房找不到,那其他地方也不會有。可以想見這間藥房的齊備了。上海聯合藥房人員甚多,因此提供電話叫貨,藥送到府的服務,這也是一般藥房做不來的。

我很快地找到我要的百合固金湯。望著滿櫃的順天堂科學中藥,真想順手多買幾盒,省得再跑一趟。這裡也有很多醫療通路的保養品,好比薇姿、理膚保水等,但我沒細看價格。如果有時間,真想在這間讓我眼花撩亂的藥房多逛一下。看著琳瑯滿目的貨色,深深感嘆,醫療商品的確也是資本主義的一環啊!

還去了伍中行。衡陽路已經沒落了,但仍有不少人來此買年貨。據老一輩的說法,在衡陽路最風光的民國五、六十年代,外省人都到衡陽路的伍中行買年貨,迪化街則是本省人的天下。

伍中行的店面仍保持舊日面貌,倒是貨品很齊全。量販店賣的各式沖泡飲品,這裡也有。北海道牛奶糖、冬期限定巧克力等,這裡都是袋裝的。一大堆標示不清楚的蜜餞,不太誘人。最讓我震驚的,莫過於看到4500元的魚翅和3800元的日本淺色香菇。魚翅還保留原始形狀,在一屋子的人忙碌地挑貨、結帳算錢時,只有我目瞪口呆地看著那塊有違保育的魚翅。至於那超高檔的香菇,不知道該怎麼料理,反正與我無緣。

倒是小瓶50元、大瓶150元的桂花醬讓我很想下手。只是想到家裡吃甜湯的機會不多,便只好捨棄。等我知道可以怎麼善用桂花醬時,再來拜訪伍中行吧!

上海聯合藥房 台北市衡陽路32號
伍中行食品 台北市衡陽路56號

由 Debby 發表於 11:59 PM | 迴響 (2) | 引用

January 07, 2005

飛越捷\劫運

自從跨年的夜晚,擠爆的台北捷運讓乘客不但摔下電扶梯,整個頭皮都被扯掉之後,喜愛搭乘台北捷運的人,赫然發現,原來讓台北人驕傲的捷運不再安全!危機處理太過差勁的台北捷運公司高層,今天終於確定要下台

台北捷運從1996年木柵線通車以來,我三不五時就會對捷運產生新的疑問與意見。剛開始的時候,對於電扶梯如此狹小感到不快,雖然不是大胖子,但也需要適度的空間。現在果然三不五時就從拿很多東西、站得靠中間、身材比較寬大的人身邊擦過去,當然,是指走在電扶梯左邊的時候。至於保持左邊通道淨空的新規範,現在還不是完全落實。我總是像糾察隊一樣,急匆匆地要穿過去時,還會順便告訴對方:「左邊是走的。」非常雞婆。

最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有些捷運站的動線。我不明白為何上樓電扶梯不設在距離此線最近的位置,而是在對面的方向,使得兩個不同方向的人要穿過對方而到達對岸去上樓,大隊人馬在尖峰時刻短兵相接,只有「恐怖」二字可以形容。我每次面對這種要穿過人潮的情景,心裡總唱著周華建的「飛越迷霧」:「飛越迷霧,把生命看清楚,明明白白掌握你的路,經過末世之後,你總能夠撥雲見日……」不過,要把前兩句稍微改一下:「飛越人潮,把路線看清楚……」

從前碰到交通尖峰時刻,說什麼都寧可坐捷運。自從發生扯頭皮事件後,還是覺得別往人多的地方鑽!而且,照我的職業個性,要嘛就衝在最前面,不然就不去。千萬可別湊熱鬧,就算沒把命送掉,受傷挨痛也是不值得的。

由 Debby 發表於 07:58 PM | 迴響 (6) | 引用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