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6, 2021

疫情中的餐飲業大小事

上週六中午我們又點了Habit Burger。某人拿回來之後,我很意外地發現,白色塑膠袋上方用封口機封口了,我要先剪開,才能把我們的漢堡和三明治拿出來。想到現在越來越多人不戴口罩,離加州全面開放的時間越來越近,但還是有很多人不打疫苗,確診的案例仍零星出現,在新冠病毒是空氣傳播的狀況下,店家能把我們的塑膠袋封口,我覺得是種體貼和謹慎。畢竟像我們一樣進店拿食物的人也不算少,最近似乎都沒看到店外有人站著等著從店裡拿食物給在車上等的人。

自從去年三月居家避疫後,我們有一段時間不敢到處吃外食,只有點附近的中餐館的外賣,和一些台灣店家的團購。不過,後來為了小孩的美國胃,開始點起了Pizza Hut。當時Pizza Hut因應疫情,在訂購時有新增服務人員送到車上的選項,事先填好車子的廠牌和車型,以及要送到什麼位置(駕駛座、駕駛座右側、後車廂等)。因為是特別服務,要付小費就是了。寄到信箱裡的訂單就有個連結,開到他們店外專屬車位時,點一下那個連結,他們知道顧客到了,就會送出來。

通常都是年輕的高中生、大學生做這些送披薩的工作。不過,有天某人回來後,跟我說那次居然是個手腳不靈活的老太太來送披薩,她還把頭伸進車窗裡跟某人說:「你的收據在這。」某人說,很可能是她沒錢了,只好出來做這種低薪、不需要技能的工作。那時應該是第二波紓困金還沒通過的時候,疫情讓很多人都要沒飯吃了。聽到這情形,我覺得很懊惱,早知道就多付一點小費。

當時大家都怕去室內,領團購都在戶外的停車場,只要戴口罩、保持距離,其實都算安全。在中國留學生沒法來美國,本地人很多也減少上餐館的情形下,我們這裡突然多了很多洛杉磯華人區餐館開的團,多到經常會有所衝突。我們這一帶很久以前有的台式便當團,也在這波疫情中復活。本來我幫那個老闆選了一個不會跟任何團衝突的時間,但後來有個團改時間了,我只好提醒那個老闆某天的時間會有衝突。

他回我說:「在和團隊大夥商量後,鑒於工作進度,還是維持原意。如有不便之處,尚請見諒,以精衛抗山海本屬意外,然無懼!」這段時間以來,我看過不同團老闆的溝通方式,但這個老闆真是讓人叫絕,這種「以精衛抗山海本屬意外,然無懼!」的句子只有我看到的話,就太可惜了。某人在那之前聽到我唸那個老闆寫的話時曾跟我說,他是建中的學長,他以前在台灣是高中數學老師。理組的人,能隨手寫出這種句子,我跟某人說,建中才子真不少。

不過他後來還是因應不少人的要求,改時間。他本來就說便當日就是讓我們這些主婦輕鬆一晚的時候,大家當然希望不同的團購能夠分散,這樣我們能輕鬆一點的天數比較多,每天煮飯讓人感覺精神凋敝,花都要謝了。

今年漸漸地,訂團購的人就開始感覺少了。因為每個團都吃一遍之後,大家就會知道哪些團比較對味,而且如果菜單沒有變化的話,也是會吃膩的。洛杉磯某知名餐廳剛開始來的時候,沒有做團購的經驗,琳瑯滿目的菜單全部開放,任君選擇。但是做團購要考量的是備料、運送和保持新鮮感的問題,有些菜做好蓋塑膠蓋,在經過一兩個小時的運送後,味道就差了,如果價錢又不便宜,最終是扣分。如果客人點的東西很分散,備料和烹調時間拉長,導致送貨時間延遲,也會造成怨言。比較理想的模式就是每次都從菜單上挑一部分的菜色出來,做四人套餐,也可以單點套餐中的某些菜色,再加幾樣套餐裡沒有的食物,給不喜歡套餐或人口比較多的家庭加點,這樣就可以解決備料、成本拿捏和保持新鮮感的問題。

對我們家來說,最遺憾的事,莫過於見到我們最喜歡的印度餐館轉手了。因為他們有點遠,食物又是液態居多,我不太想吃裝在塑膠罐裡的咖哩,所以一直拖到去年底,我才打電話點餐。那時接電話的人是我認識的尼泊爾侍者,他聽到我的口音就知道我是誰。沒想到,前兩個月再度打電話點餐,雖然餐廳的名稱一樣,菜單一樣,但接電話的人是我沒聽過的聲音。某人去拿餐回來後,跟我說,侍者都穿黑色圍裙制服,變成美國人,跟以前不一樣了。我們吃了那次的食物,味道也不一樣了。當下真是好難過,那本是我們在大熊湖的印度餐廳外,吃過最好吃的印度菜,我們居然在這麼意外的狀況下,得跟它告別。在我們還沒恢復以往的足跡前,完全無法確認,到底有多少我們喜歡的餐廳,在這波疫情中結束或轉手了。

如果問我們家小孩,他們會說Souplantation的結束,也讓他們很難過。這間以湯和沙拉為主的吃到飽餐廳,跟台灣的吃到飽餐廳比起來,雖然遜色很多,卻是我們經濟實惠、全家可以各取所需的選擇。然而,它的衛生條件實在堪慮。在沒有疫情的時候,我們就看過很多次讓人吃不下飯的景象,例如有人拿用過的湯碗去盛湯,盛得太滿,湯就流回大鍋去;青少年拿著杯子去裝飲料的途中,把自己的每根手指都舔一遍,然後去碰大家都要用的工具。這些種種回憶讓我在知道疫情後,就沒膽光顧這間餐廳了,之後它的結束,似乎並不讓人意外。短時間內,也許美國暫時不會有這種開放食物任人自行拿取的餐廳了。如果之後有吃到飽餐廳,我想經營者應該發展一種新模式,讓顧客能放心地用餐,同時避免在有傳染病發生時,被顧客的疑慮擊垮。

因為疫情,我們嘗試了許多之前沒吃過的店家和食物。以吃來說,我們的幸福指數到達前所未有的境地,然而,在疫情嚴重的時候,我們只能說,吃是這種時候最大的安慰。如今我們也許走過最險惡的階段,希望我們能光顧那些以往我們喜歡的店家。只是,我還是沒有勇氣在店裡用餐。

由 Debby 發表於 01:23 AM | 迴響 (0)

May 23, 2021

屋簷下的鳥先生

年初的時候,某人發現我們後院的屋簷下住了一隻鳥。怎麼發現的呢?他有天出去推垃圾桶到路邊時,發現後院門口的地上有很多鳥便便,他抬頭一看,赫然看到一隻鳥塞在我們屋簷下一個電盒旁。當時是我們的冬天,夜裡很冷,但電盒應該會是溫溫的,這顯然是牠選擇那個位置的原因。某人跟我說之後,我覺得很納悶,沒有築巢,就把自己塞在屋簷下潦草過夜的鳥,應該是隻公鳥吧?是單身漢,還是獨居老鳥呢?某人覺得不管怎樣,那就是隻公鳥,所以叫牠Mr. Bird,鳥先生。

自從Mr. Bird來了之後,某人三不五時就要去看那隻鳥,就像養了一隻寵物一樣,還邀兩個小孩分別跟他去看鳥,看了之後,父子都樂滋滋的。他也邀我去看鳥,但被我拒絕,因為他找我看鳥的時候不是我忙的時候或我好不容易忙完坐下來的時候。然而,我自己去後院時,非但沒看到鳥,倒是看到好幾次老鼠,把我嚇個半死。

有天下大雨,某人心繫那隻鳥,說牠大概沒出去。這不知道哪裡來的執著,讓我想放「一眼瞬間」的歌來聽了:「只要看你一眼一瞬間/ 哪怕是最後畫面/ 我的世界 因為愛過而完美/ 誰都不該離太遠」。

不過,有天晚上我去後院時,終於看到Mr. Bird了,但牠頭朝另一個方向,所以我只看到牠的尾巴,根本連牠長什麼樣都不知道。這個房客連跟我打個照面都不願意啊。

又有一晚,我做晚飯時,居然從窗戶看到一隻鳥在後院的花台旁蹲了半天,然後走來走去。我叫某人來看,問他那會不會是Mr. Bird,某人也搞不清楚。我想到幾年前從樹上掉進來的小烏鴉,不確定那隻是否為雛鳥。但那圓圓的頭,看起來有點像鴿子。某人後來出去查看,沒看到鳥,顯然已經飛走,那就不是學飛失敗的雛鳥了,我們鬆了一口氣。

最近陸續看到植物社團的農友貼出斑鳩在他們的吊籃孵蛋的照片,有人寫的註腳是「這個懶骨頭」,因為牠們連巢都不築,就直接在花盆裡下蛋。看著那圓圓的頭,我突然想到那個冬夜裡,從廚房窗戶看到的那隻鳥,以及Mr. Bird。我一查,斑鳩果然是種會獨居的鳥。然而成語「鳩佔鵲巢」裡的「鳩」據說不是班鳩,而是杜鵑,杜鵑會佔別的鳥的便宜,讓其他鳥孵牠的蛋。斑鳩倒是會孵自己的蛋。

最近天氣溫暖,夜裡的溫度雖不高,好歹比五個月前多了一二十度(華氏),Mr. Bird不知道搬去哪了,已經不住在我們屋簷下了。這樣也好,省得牠吃飽了就拉,弄得我們後院一地髒亂。

由 Debby 發表於 01:16 AM | 迴響 (0)

May 11, 2021

Zoom無法取代的實際上課

鋼琴老師在四月下旬發信告訴我們,她跟女兒都打完疫苗了,我們可以去她家上課,也可以繼續用Zoom上課。然而,兩個小孩對於去老師家上課都興趣缺缺,因為自從去年三月多開始用Zoom上課後,他們覺得用Zoom上課就不用出門,省下坐交通時間(即使來回不到20分鐘),也不用在另一個人上課時在旁邊等,滿好的。

然而,有天我聽到小P練琴時,彈的聲音和力道聽起來都不對,他跟我說那是Pianissimo(最弱),但是那實在太小聲了,如果是表演,後排的人根本聽不到。小P很堅持Pianissimo就是那樣,說我不會彈琴又不懂。在書房上班的某人聽到,也忍不住開門出來,跟他說他的手指根本沒有按下去,聲音沒出來。

於是,我寫信跟老師說,請她幫忙看一下小P彈的Pianissimo,不過老師忘了,所以我最後還是讓兩個小孩去老師家上課。為了讓他們少抱怨一點,我先送小P去上課,然後回家接小J,再送小P回家,然後去接小J。他們上課的一個半小時,我就這樣進進出出老師和我們家,沙發都還沒坐熱,就要再度出門。

這一上,老師立刻發現他們有好多錯,不只是小P彈的Pianissimo有問題,Forte也有問題,甚至連指法也有問題。老師說,用Zoom的時候,可能因為他們電腦放的角度,或者燈光,有些東西她看不到,而且學生比較容易分心。在現場,老師也會注意他們的身體,這是電腦裡看不到的。這就是我要他們回老師家上課的原因。雖然Zoom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幫助我們延續鋼琴課,但可以恢復正常時,還是要趕緊切換到正常模式。

因為小P的確有需要改正的地方,老師還特別跟他說,媽媽說的沒錯,雖然她不會彈琴,她的聽力好得很。她自己的媽媽以前也是這樣,很多時候彈琴的人忙著背譜、找位置,反而聽得沒那麼仔細,倒是在旁邊聽的家長會聽出問題。她強調,爸爸媽媽就是老師的助教,要他也要聽爸爸媽媽的。我們的老師真的是一個非常稱職的教導者。

去年春天時,有次我在前門拿信,有位亞裔太太問我,我們家是誰彈琴,老師是誰。她說她九歲的女兒才學鋼琴一陣子,但老師太老不教了。她經過我們家,覺得我們家小孩彈得很好聽,想找我們的老師。然而,當時還沒解除居家避疫狀態,我跟她說,初學者用Zoom上課會很難學到東西,建議她等恢復正常再說。

不過,不只是初學者用Zoom上課很辛苦。鋼琴老師去年初決定讓小P跳級,跳的是小J之前沒跳過的級數。當時沒想到後來會有居家避疫,但已經知道有疫情了,所以我覺得小P可以練琴的時間會變多,就同意也說服小P跳級。畢竟已經是中高級了,需要老師指點的地方還很多,用Zoom上課學得很不紮實,這造成之後要參加比賽和考CM(Certificate of Merit)時,老師看了他們的錄影檔,總能找出她無法忍受的瑕疵,下一次上課就會要求他們改進重練,於是他們就只能一再重錄,錄到他們都抱怨,覺得這根本就是苦差事。不過,CM主辦單位前不久說從今年起全面改成用網路的方式考試,以後他們每到考試前就要進入那種不斷重錄的模式了,連我都覺得累。

說來好笑,要回老師家上課前,我注意到小P在老師寫給他們要練習和改進事項的本子上,寫了密密麻麻的記數符號(tally marks),忍不住問他在做什麼。他說,他在算他可以從老師的百寶箱拿多少東西。一年多沒上課,他用每次都該至少拿一個的話,的確可以算到很多。我趕緊跟他說:「你不能這樣,你會把老師的百寶箱清空。」第一次上課時,老師忘了這件事。今天上課時,老師終於想起,允許他從兩個箱子挑三個東西。老師跟我和小J說,小P還小,這種鼓勵對他很重要。看到他挑的東西,我再想到他畫的那些記數符號,忍不住想笑。老師說得沒錯,這種小獎勵是吸引小P去上課的誘因。

昨天我去打第二劑疫苗的路上,看到FDA核准輝瑞12-15歲青少年疫苗的新聞。我想我們真是等不及要讓孩子恢復正常上課了,他們在家悶了一年多,每天看著電腦,不只是眼睛和脊椎要出問題,缺乏真實的人際互動,也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很大的衝擊。接下來,希望今年要滿11歲的小P也能早點打到疫苗,這樣我們才能放心送他去上學。


由 Debby 發表於 11:46 PM | 迴響 (0)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