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18, 2009

治國週記的主要問題不在預錄

昨天看到新聞提到,馬英九現在以影音版的「治國週記」,向國人闡述他的施政理念。我連上去一看,先把文字版看完,覺得實在平淡無奇,根本就是「治市舊記」,不算「治國週記」。後來要播放時,我的電腦不知出什麼問題,播放不成,或者是這網站設計有問題,因為在youtube播放檔案沒問題。於是點到「網路相簿」,很快就看到presidential office的flickr相簿。看完之後,我再度連上歐巴馬的flickr相簿,兩者相比,顯得馬英九的幕僚能力很弱。如果要用年輕一點的語言形容,就是「整個遜掉了」。

今天就看到聯合報報導「馬週記 網友踢爆預錄篇」。感嘆完總統府的幕僚真是缺乏網路安全和保護資料的基本常識(請資策會的人來傳授幾招吧!),我上youtube找到那兩集預錄的檔案,看完之後,我認為「治國週記」的最大問題不是預錄。

其實預錄沒什麼大不了的。電視台的新聞時段播放的,不見得百分之百都是當天採訪的新聞。有些時效性不高、需要花比較多時間追蹤的議題,可能是好幾個月前就開始製作。有時帶子完成了,因為稿擠等種種原因,延後播放的,也是有的。

之所以那麼多人會罵總統府居然預錄檔案,就出在名稱用了「週記」二字。因為「週記」該是當週記當週的事,不該像不喜歡按時寫作業的小學生,一放暑假,就先把暑假作業中的五篇週記在一天通通寫完。王作榮之前投稿聯合報,建議馬英九學小羅斯福的「爐邊談話」。「爐邊談話」的名稱就顯得家常又親切許多。「治國週記」名稱取得太差,第一週就名不符其實,難怪挨罵指數爆破表。

如果不用「治國週記」這四字,就沒問題了嗎?非也。「治國週記」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引人注意的議題點。第一則「治國週記」像是一篇冗長論文的第一章。但是現代人喜歡看影音,不在於他們喜歡花很多時間看你從頭說到尾,而是想要很快地知道,你到底要說什麼。馬英九的「治國週記」,應該把它當作一則電視新聞來製作,簡短有力,而且有一到兩個重點就好,把重點說清楚,因為重點太多就等於沒重點。

歐巴馬在簡短有力方面就做得好多了。其實他當上總統之後,幕僚不像以前那樣頻繁地在網路上更新各網站,可是每次推出,還是有可看之處:


我一直覺得馬英九幕僚能力很弱,面對媒體,尤其是有爭議性的話題,反應遠遠比不上陳水騙當年的童子軍團(當然童子軍團也不是樣樣都行)。這次「治國週記」就像是公務員勉強交差的做品,毫無市場價值,頂多只能打20分。(金老師,你出來幫幫你的好友吧)

新聞局應該要幫總統做好這種這政務宣導的工作,而新聞特考的錄取率向來不高,好不容易考上的,應該很會讀書。新聞教科書明明提過,鏡頭的遠近會產生不同說服力。鏡頭拉越遠,說服力越弱,越容易招致批評。歐巴馬的短片裡,歐巴馬的人頭很大,鏡頭離他近多了,增添他的說服力。拍馬英九的鏡頭拉那麼遠,讓他看起來既不親和也沒說服力。怕黑眼圈嚇到人?麻煩事前拍個粉,再加上強光一照,就不會那麼明顯啦。至於旁邊的國旗,如果鏡頭距離馬英九很近,背景的國旗頂多被拍到一點點,其實也不礙事。歐巴馬的短片裡,一樣有國旗。畢竟是總統,短片裡出現國旗是很正常的事。

至於flickr相簿,我覺得歐巴馬競選時期幫他掌鏡和做相簿的更新的人抓得住網民的胃口,例如在競選之夜,他們刊出這系列相片。在沒有媒體能進入他們的小房間時,他們身邊就有一個自家狗仔,拍出歐巴馬不為人知的一面(如果馬英九有這種相片,我想一定會被罵臭頭。其實不喜歡歐巴馬的美國人看到這相片會說歐巴馬非常傲慢):


20081104_Chicago_IL_ElectionNight0981,原由 Barack Obama 上載。

馬英九身邊的掌鏡者就弱多了。其實不必只放有馬英九(夫婦)或副總統的相片,放他們看到的東西也可以。最近歐巴馬的相簿裡,很少出現歐巴馬。於是有人忍不住留言,歐巴馬在相片中的哪裡?其他人留言搞笑:「他拍這張相片」。

馬英九相簿名稱是"presidential office",所以以後馬英九不當總統了,下一任總統會繼續用這個相簿嗎(可能嗎)?而且歐巴馬flickr相簿中的個人檔案填寫好詳細啊,連他喜歡最喜愛的電影、明星、音樂、藝人等都列得很清楚,個性鮮明。而presidential office的個人檔案是空的。

新聞還提到,綠營的人都在撲浪(plurk),馬英九不撲浪,顯得慢半拍。可是我看了蘇貞昌的撲浪,不覺得他裝親和、裝可愛,會讓我在選舉時投他一票,那上面又沒有什麼牛肉。

馬英九就算去撲浪,如果沒有牛肉,還是會失掉選票的。(如果政府機構要用微型部落格,我認為twitter比plurk端莊多了,plurk飄來飄去的,比較難一次看完。)所以要學歐巴馬搞「治國週記」,拜託也像樣點。馬英九身邊的人如果能力不夠、時間不夠,不需要弄太多有的沒的,可是一旦要做,請用專業的水準來進行。這樣那些要宣傳台灣是網路大國的人,要說嘴「連總統都有影音部落格」時,才比較說得出口吧。


相關:
歐巴馬和馬坎的網路人氣比一比
Yes we can——Obama改變歷史
Sarah Palin的十五分鐘

由 Debby 發表於 July 18, 2009 09:25 PM
迴響

馬集團還是很厲害
中正紀念堂改名全國大連線
搞得山雨欲來
民主紀念館被拆掉
記者都放大假去了

做假
還可直接稱許踢爆者功力
以後一周刊的受害者
應該向王發言人看齊

邱奕嵩 發表於 July 19, 2009 09:38 AM

這篇討論的是「治國週記」。要批評中正紀念堂復名的事,請到你自己的部落格或其他新聞討論版面。

馬英九的發言人臉皮厚?再厚也比不上陳水騙一家,為了海角幾億,可以睜眼說瞎話,然後說司法迫害。一週刊的受害人,全國被判刑的任何人都能這樣嗎?

Debby 發表於 July 19, 2009 02:47 PM

這週記的問題應該是....不是馬英九寫的吧!
由大學時期用過電腦一詞就知道了,應該是手下的年輕文膽寫的。

M 發表於 July 19, 2009 06:37 PM

其實多數政治人物的稿子都不是自己寫的。這樣一比,只是顯得馬團隊能力很弱。

後來想到,陳水騙的團隊並非都很厲害。不然不會搞一個紀念死去民主的「民主紀念館」。蔣中正已死,才需要紀念。民主在民燼黨執政任內死去,所以立牌紀念?

Debby 發表於 July 19, 2009 08:15 PM

嗯,這個什麼治國週記的問題真的就如妳所說,根本不在預錄。

我覺得這個東東強烈地透露出一種訊息:「我們不是同一掛的」。

這應該是反效果吧 XD

==
n百年前,我們應該有在花蓮見過一次面(長相已經不記得了 XD),順便跟妳問聲好 :D

PowerOp 發表於 July 20, 2009 12:56 AM

蔣中正需要用南京大屠殺四倍規模(以2萬人來估算)
的血流成河才能統治同文同種的台灣同胞。

真是遠遠比日本人可惡太多了,如果南京大屠殺的日本戰犯主嫌,可以在南京建個超級大的紀念館請南京市民連哭數天去朝拜
他的屍體,完全不像話。

沒想到已經發生,而且現在進行式,才成為過去式沒多久,
又有人在進行。

南京大屠殺 發表於 July 20, 2009 03:23 PM

To PowerOp:

所謂「不是同一掛」我想是指:

馬:我也很會用網路。
網路重度上癮者:.....這麼遜也敢說嘴?

N年前,我想是12年前吧。希望你和娟都好。

To 南京大屠殺:

這篇討論的是「治國週記」。要批評中正紀念堂復名的事,請到你自己的部落格或其他新聞討論版面。

你對白色恐怖受難者的人數和南京大屠殺受難者的人數說法,與坊間有差距。南京大屠殺的受難人數一般說是是30萬,不是2萬。白色恐怖的受害者估計至今說法不一。請說明你的數字依據。

我支持中正紀念堂復名。民燼黨當初改名的手段太低劣,無法接受。民燼黨最愛用公投,喜歡談民主,為何在這件事上不用公投?算什麼民主進步黨?更何況,台灣人人享有民主(或說讓陳水騙下台就是讓民主復活),不該紀念死去的民主。

誰說日本人殺得台灣人比較少?有時饒當時的台灣人一命,而用皇民化等其他方式來壓抑台灣人,就比較不可惡?這說法太可笑。

Debby 發表於 July 20, 2009 08:24 PM
發表迴響










請依上圖輸入檢核碼:
記住我的資訊?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