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6, 2015

練琴這回事

再上一個月的鋼琴課,小J的老師就要放假、準備生產去了。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想好是要找老師幫他上七、八月的課,還是就讓他自己練就好。如果自己練,小J總說他每個曲子都很熟了,找不到曲子彈。前不久跟某人同事聊到這問題,她說可以請老師在放假前教他難一點的曲子,這樣兩個月差不多可以練好。

我想了想,於是問老師能不能讓小J彈Fountain in the rain。

這首曲子是我在年初小J師門兄弟姊妹的演奏會上聽到的。演奏者是個跟小J同齡的七歲中國女孩,她的爸爸是某人同事。據她爸說,她彈鋼琴兩年了。不過事後問老師,她說不到兩年,是一年多。但是因為她跟媽媽逛超市時,被星探挖掘了,被當作小童星培養,所以她除了上表演課,每週還上兩堂鋼琴課。

Fountain in the rain是首不容易彈的曲子,指法變化大。某人暑假跟小J的老師學一個多月的鋼琴時,老師曾給他這首曲子。老師認定某人是四級的程度,所以這曲子有相當的難度。這回問老師,她說這首曲子是五級的程度,對小J來說太難了,她覺得男生要彈曲調比較有變化的曲子較好。

我聽到這曲子是五級的程度時,感到很驚訝。那個小女生學兩年就可以彈五級的曲子了?那她應該是個聽話的乖孩子。因為每週要上兩堂鋼琴課,她的練習時間必須是別人的兩倍才行。不是每個小孩都願意每天這樣練琴的。小J一個北京出生的女同學聽說學琴之後要每天練習半小時,就跟她媽說不想學琴。老師要求小J一天要練40分鐘的琴,早晚各20分鐘。這每天40分鐘的練習,在我們家可是非常不容易。

小J學琴快一年了,但是他至今沒有一次能安安份份、專專心心地彈10分鐘。剛開始的時候,他彈五分鐘就要停下休息,彈的時候一邊彈一邊轉頭看時鐘。還一度搬出「奶奶說不要一次練完」當他彈兩下就要休息的理由,但是根本沒這回事。後來我把廚房計時器給他用,讓他不要一直看時鐘。他依舊彈一彈就讓計時器暫停,不是罵弟弟太吵或交代弟弟玩的事,就是跟我或某人講有的沒有的事。如果曲子彈到一半,計時器發出聲響,他立刻按掉就離座,不肯把未完成的曲子彈完。雖然老師要求他早晚都要練琴,可是小J只能做到週間日早上彈10分鐘,然後就去上學。晚上30分鐘的練習,他可以從五點多開始,弄到快八點才全部完成。拖拖拉拉不說,還三不五時說他小指頭痛,不能一次彈太久,但他無論如何都不肯更早開始彈。我總覺得每天聽他練一次琴,我的腦細胞要死一批。

到了假日,他根本忘記這回事,還要求減少時間。我只同意假日練30分鐘。但我們每次出去玩回來,他都找藉口不練琴,如果我沒提醒,他根本就當忘了這回事。

昨晚跟我爸媽提到這件事,他們說我小時候會主動要求學東西,而且很認真。但我弟就不同了,每次都是很被動,學東西回來都不願意練習,讓大人常為這事而生氣。也許這是男孩和女孩的差異。起碼在早期的學習階段,要讓男孩對他學的東西有興趣、熱情和持續的練習,有相當難度。偏偏我們家兩個小孩都是男孩。

最近某人開始訓練小P騎腳踏車。前兩天因為輔助輪放到最低,小P覺得很容易。某人便把輔助輪調高一點,小P就覺得有點晃、有點難騎,對騎腳踏車的熱情就下降。前天被帶出去騎車時,他騎了一圈就說要回家,因為出門前他在畫畫,「我怕我忘記畫到哪」。聽了真是又好氣又好笑,這小子對他不喜歡做的事,老是找藉口推拖。

當然不是每個女兒都會聽話的。根據虎媽蔡美兒的書,她的大女兒算很聽話,小女兒就很有主張了。不過我覺得有女兒的媽媽還是比較容易些,起碼女生的神經發展和個性都至少比同齡男生快半年左右。在期望越多,導致失望越多的情況下,還是減低自己的期望,最好無欲無求,才能全家上下平緩地度過這艱難的學習階段。


由 Debby 發表於 10:31 AM | 迴響 (0)

May 13, 2015

從年度才藝表演思考台、美小孩表演風範

小J的學校每年春天都有才藝表演〔talent show〕。這個活動是讓學生家長報名,而不是像台灣那樣,由老師挑選。前兩年小J都沒參加這個活動,班上的同學也幾乎沒參加這活動。他念幼稚園時,班上只有一個男生去表演魔術。今年因為他已經學鋼琴半年多了,所以我問他要不要參加,他同意。至於曲目,則請鋼琴老師幫忙挑選。我們家附近有兩個比他高一年級的印度和中國女生,都比他早開始學鋼琴(五歲),她們低年級時也都曾在這活動裡登台表演。不知何故,也許已經有舞台經驗,再加上學得比較久了,現在附近這些中高年級的女生都不再參加這活動。

表演時間是一個週五的晚上。去年學校收門票,入場費一人一塊錢,表演者會得到表演光碟一張。也許是因為去年觀眾少,今年學校取消門票制,免費入場,不過表演者就沒有光碟了。羊毛出在羊身上啊。畢竟這個學校的學生才三百二十幾人,學生已經夠少了,設太多門檻,願意參加活動的人更少了。

根據學校規定,每個人的表演長度須在兩分鐘以內。小J的曲子很短,兩首曲子加起來不過30秒,後來換了一首比較長的曲子,也不過多十幾秒而已。

表演前,學校安排三次的排演,表演者可以自行參加一次到兩次的排演。我問了小J的鋼琴老師,她說小孩的記性不好,所以挑最接近表演時間的排演,於是我們就照辦,幫他報名第二和第三次的排演。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後來發生人力不可抗拒之事件,導致小J無法登台表演,他很失望,我們也很遺憾。拜他那唯一一次的排演所賜,讓我看到他們學校的才藝表演。

其實那天學校不打算讓家長看排練。他們一點半放學,表演者一點四十分前到禮堂集合,學校貼了告示要家長兩點四十分來接小孩。我看了只好牽著小P帶著小J的書包先回家。等我兩點四十分到禮堂,準備接人時,他們的排演居然沒結束,而且進度嚴重落後,才表演六組,而小J的序號是十二,還在等。一個工作人員跟我說,她之前要等著上台的小孩先把功課拿出來寫時,小J找半天找不到他的書包,可憐兮兮地跟她說他沒辦法寫。不過他倒是挺乖的,就坐在他的位置上安靜地等。

參加才藝表演的多半是女生,男生只有八組,女生是兩倍有餘。從總數來看,比我想像地多,美國小孩對這種活動挺熱衷的。只是,從小J念這學校開始,我就納悶這學校的男生究竟課後參加甚麼活動,他們連對參加才藝表演都這麼不捧場,讓我無跡可尋,至今仍百思不得其解。這學校的女生很活潑,在台下彼此交談熱烈,對台上的表演也很有反應,大聲歡呼叫囂,小J便皺著眉頭跟我說:「女生都很吵。」我失笑。

我看到的表演,不是唱歌就是跳流行舞。二年級有個女生的歌聲真不錯。我聽了差點要以為美國人很會唱歌,直到聽到一個高年級的女生唱歌,才打消這念頭。小J班上一個女生跟另一個班的女生組成二人拍檔,一起跳熱舞。不過,另一個女生跳得比較好,小J的同學似乎常忘記動作,總要看她的同伴,因此老是慢半拍。他們的水準當然不能跟「中國好舞蹈」裡那幾個每週要練好幾個小時的不到十歲的小舞棍比。這些美國小孩秀的是興趣,既然參加的是talent show,那每個人的天賦〔talent〕有高有低,表演水準自然不同。

我問小J有沒看到有人彈琴,他說有,隔壁班有個女生也是彈琴,但彈得很爛。我跟他說,有自信很好,但不要隨便批評別人,也許她學的時間很短。等了四五十分鐘,好不容易等到小J上台。司儀報了他的曲名後,他很平穩地上台,走到鋼琴前就開始彈,不到一分鐘就彈完,然後下台一鞠躬。這比他參加鋼琴老師安排的學生演奏會還簡單,因為在演奏會上,他得自我介紹和報曲名,比較容易有舞台恐懼。不過,他這兩次上台都算不錯,我們都覺得很開心。

後來表演當天我們沒辦法參加,但事後工作人員覺得這次演出很棒,所以後來在上學時間安排一個時段,讓所有演出者再表演一次給全校師生看,小J便看了全部的演出。他看完之後對自己沒辦法參加頗有怨言,但我們真沒辦法,只好盡力安慰,以後還有很多機會。

從這些場合,讓我有機會比較美國小孩和台灣小孩的差異。之前看了一些人談論為何美國人上台總能落落大方的文章,我覺得他們沒講到重點。台灣小孩參加表演,通常都是老師挑選和指派,權威主義在其中有很大的成分。沒有機會上台的小孩,免不了有羨慕、嫉妒、恨等負面情緒。所以能上台表演的小孩心理壓力很大,若表演不好,一怕被老師責罵,二怕被同學嘲笑,很難拋開這些牽掛,以致他們無法全心享受表演、享受舞台。對美國小孩來說,參加這些活動主要是自願的〔亞裔小孩則不一定〕,所以目標都是自己的,老師和家長是走向目標道路上的輔助角色,而不是權威的指導角色,所以他們的心理壓力不會那麼大。他們的心理壓力是自己求好心切的壓力,那是正面的力量,有助於自我成長。

如果小表演者上台失常,美國人的表現也很寬容。2003年13歲女孩Natalie Gilbert在一場籃球賽前唱美國國歌,唱到At the twilight's last gleaming她就忘詞,頓時不知道該怎麼辦,此時,達拉斯小牛隊的教練Mo Cheeks快步走到她身邊,提示歌詞,並且陪她一起唱完國歌。她們唱完之後,全場起立歡呼。八年後,Natalie Gilbert接受採訪,採訪她的人很毒地說,覺得Mo Cheeks當時有意搶走她的光芒,她說並沒有,相反地,她很感謝Mo Cheeks的舉動。她還說,本來以為此後無法再表演了,不過在這之後,她仍有許多登台機會。

許多人和我一樣,看過這個表演片段都很感動,有人認為他是美國人的典範,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好領導者的典範,而我認為他拯救了一個表演者、為怎樣安撫和鼓勵表演者做了很好的示範。如果台灣社會也能對每個學習表演的小孩多一點鼓勵和讚美,對上台表演失常的人多一點寬容和鼓勵,而不是以毒舌和批評伺候,也許台灣小孩未來也能慢慢地像美國小孩一樣落落大方。

由 Debby 發表於 08:20 PM | 迴響 (0)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