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約有近十個朋友在臉書上分享一篇一位台灣媽媽抨擊美國牛肉的文章。由於那位作者的論述風格很像地下電台主持人(借用一位回應者的有趣評論),明明要打美國牛,卻一下扯到美國政府的可怕(文中提到的謠言包括美國政府暗殺了小甘乃迪、製造911)、一下扯到FOX新聞台說地球暖化不存在等,讓我覺得其實她的論述方式很像她批評的右派FOX新聞台,只提供片段訊息,然後加上一堆謠言以訛傳訛,所以在此不貼該文連結。
這讓我有個很深的感觸,就是在這個資訊爆發的時代,要怎麼篩選資訊內容、查證各種管道得來的訊息,其實是很困難的。尤其在這個食物變得越來越不安全的時代,人們越關心自己的健康,卻得不到確實的資訊,有時真的會令人惶恐。
生活在這個「自大的美國」的我,除了看過該文提過的一些關於美國牛肉的內容,也看過《Fast Food Nation》、《Food, Inc.》(這兩部片子在Youtube都可以找到)、Michael Pollan的《The Omnivore's Dilemma: A Natural History of Four Meals(台灣中譯版: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和《In Defense of Food: An Eater's Manifesto(台灣中譯版:食物無罪)》等。基本上,我們家近幾年很少吃牛肉,頂多一年吃個三、四次吧!如果吃,買的是Whole Foods或加州一個不買外來牛隻的有機農場的吃草有機牛肉。我們家也不喝牛奶,如果因為要做麵點而買牛奶,我一定買全脂牛奶,因為減脂和低脂牛奶為了維持和全脂牛奶一樣的口感,含有許多添加物。Jamie Oliver更指出,美國的牛奶是加了很多白糖的,所以讓孩子光喝牛奶,遲早會養出一個胖子。
飲食充滿抉擇,一連串的抉擇關乎我們的健康。在知道這麼多關於美國牛肉的可怕真相之後,我覺得Michael Pollan的《The Omnivore's Dilemma: A Natural History of Four Meals》寫中一些東西。既然人類是雜食的動物,每天需要吃這麼多東西,在知道這個可怕、那個恐怖之餘,究竟該怎麼抉擇?Michael Pollan在書裡為大家解答,在此不多寫。
不過,不吃美國牛肉不代表我們就不會生病了。吃出病的因素很多,食物本身不好、保存方式出問題、烹飪方式不對、食物的溫度、吃東西的時間不對、吃過多或過少、食物種類不足等。當代美國人最有問題的飲食習慣,就是蔬果吃太少,這導致他們罹患大腸癌的人很多。每回看到美國親職雜誌提到讓小孩多吃點蔬果的方法,就是把蔬果放到點心裡。我看了都要嘆氣,因為很多蔬果一經加熱,維他命C都沒了;這種方式讓小孩習慣吃進更多的熱量和糖份,而不是蔬果。我覺得那種把水果乾當水果吃的方式更是浪費錢,因為水果乾只剩一點點纖維,而水果乾的價錢比新鮮水果貴多了。至於那些號稱加入蔬果的零食更是笑話。
其實最重要的蔬菜是綠葉蔬菜。T. Colin Campbell 在《China Study(台灣中譯版:救命飲食)》裡論述為何台海兩岸的中國人活得比美國人健康,又比較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吃很多綠葉蔬菜,又不喝牛奶。過去熱愛甜食,以致於過胖的前美國總統柯林頓,前年接受《China Study》作者的指導,改變飲食方式,於是減了24磅,瘦回到高中時的體重。
美國人不太懂得吃青菜,生菜的種類說多不多,畢竟能生食入口的葉菜類有限。我去Whole Foods買菜時,時常會看到那些打扮很雅痞的人坐在座位區吃生菜,這些人應該是美國人裡比較健康的吧?不過我覺得他們吃的菜並不多。把那些生菜拿去煮熟就知道了。一大碗的生菜煮熟之後,量少的可憐。費力嚼半天,才吃進那麼一點點菜,難怪美國小孩不愛吃青菜。相比之下,還是中國人把青菜煮熟的方式比較容易入口。如果Ann Cooper還是哪個美國大廚能在美國的學校推行現煮青菜,我會覺得那是真正了不起的午餐革命。
不過,飲食方式很有問題的美國人,至少在一個方面勝過中國人:他們很少得胃癌。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不吃會冒煙的熱食:他們吃生菜、牛肉總吃半生不熟的(所以會吃進牛肉上的細菌和病毒)。這不代表我們跟著吃生菜就很好。
幾年前,有回我為前東家做一個關於有機飲食的專題報導。我採訪一間有機商店的老闆時,他告訴我,另一間有機連鎖店的老闆前不久才因為癌症過世,他希望我能去問問怎麼一回事,因為台灣有機業界都很好奇。我聽了非常驚訝,因為他說的那間有機店老闆娘,多年前得了癌症,就是靠生機飲食搶回一條命的,那間店因此有很多罹癌的顧客和會員。不過我考慮一番,並沒有去探詢此事真假。一方面我覺得這很不禮貌,如果人家家裡真的有喪事;另一方面,商場上真真假假,也許這是一個有價值的消息,可是我不想被當作打手。這件事多年來一直放在我的心裡,並沒有答案。
一直到最近,無意間讀到中醫樓中亮《算病》一書,我又想起這件往事。因為他說有些人吃了生機飲食,卻得了癌症,原因就在於吃錯食物,那些虛韓體質的人不該吃生機飲食,尤其不該在一大早喝進冷冷的精力湯。樓中亮在書中解析不同體質的人該吃的食物。照他的方式算完之後,我才略懂自己該吃哪些食物,牛肉就在他說我不該碰的食物之列。
不過,樓中亮至少有一、兩個觀點跟T. Colin Campbell相左。後者主張吃豆類、吃素。但次樓中亮說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豆漿的,他也反對吃素,因為吃素者的蛋白質來源不足。樓中亮在〈失落的蛋白質〉裡提到:「根據我這二十多年的臨床觀察,不吃肉並不會比較健康,反而會導致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亂。……其實造成疾病的原因,並不是『肉』本身,而是人們的烹調方式。」
不管我們相信什麼、吃什麼,購買就是一種選擇。在這個自由的資本主義國家,什麼都有,我們能為那些相對健康的食物做的最好、最有力支持,就是購買。當銷售數字說話,哪些食物該消失,哪些食物該留存,希望你我的健康食物,是留在市場上的。
PS.在美國的朋友若想買書,可考慮上PCHome全球購物,現在有運費優惠,五公斤以下,只要10美元(其他國外地區也有優惠,請自行上去看)。我前不久訂六本書(七本以上就超過五公斤了),六天就到了。採PayPal付費,刷美國信用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