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特蘭大的第三天,我們到費恩班克自然史博物館(Fernbank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這應該是我們去過的第四個自然史博物館(前三個是Natural History Museums of Los Angeles County、Santa Barbara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和San Bernardino County Museum)。據說開創者是位叫Emily Harrison的女性,在這一帶的樹林裡發現一片寶地,而她最喜歡的地方是小溪邊被蕨類覆蓋的地區,所以這個博物館被命名為Fernbank,指有蕨類的岸邊。光是這名字就很吸引我,因為我也喜歡蕨類,喜歡綠蕨如茵的意象。這裡部分館藏跟聖塔芭芭拉及聖貝納迪諾的一樣,屬於比較過時的靜態展,不過多了一些跟文化有關的展覽。這間博物館最吸引我的部分是戶外步道和3D電影。
蜘蛛區就比較多多媒體形式。在展區聽到一些小孩稱讚蜘蛛可愛,某人覺得不可思議。以前我們去洛杉磯自然史博物館看蜘蛛特展時,他中途帶著兩個小孩落慌而逃,留下我一個人把展覽逛完。蜘蛛展裏有美國不同的蜘蛛學者講解蜘蛛的不同知識,其中一位有學生研究蜘蛛的大腦,據說是開創性研究。美國的研究真是五花八門,再怎樣小眾的題目,只要有學生願意投入,就有人做。這區還教小朋友怎樣養蜘蛛。這時我們十分慶幸小孩沒這方面的嗜好,畫蜘蛛在卡片上嚇爸爸媽媽就算了,不用養蜘蛛。
之後我們看了據稱首次搬上大螢幕的吳哥窟影片。這部影片說吳哥窟是被氣候變遷害慘的,先經歷十幾個月旱災,再經歷數月的大雨,可能破壞他們的水利設施,接著又來一場旱災。雖然影片裏沒說,我不免猜測這樣的天災是否導致傳染病,進而導致當地人民大量死亡?希望我有天能去柬埔寨親眼看看吳哥窟。
這裡也有一個跟服裝有關的展覽,展示不同文化、民族、階級等,怎樣用服裝顯示他們的差異。展示品中有中國女性穿的長袍,也有三吋金蓮穿的蓮履(Lotus shoes),這兩件展品都被標示是絲質的,中國絲織品的確是有特別文化和價值意義的。
這博物館有一個佔地廣衾的戶外區,據說有飛鼠。可惜我們要趕場去民權和人權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ivil and Human Rights),沒能走完全程。在步道上走一段路後,左手邊出現一個不小的房子。我站在那步道上遠眺那間房子,羨慕不已,這位置太夢幻了吧!住家被樹林包圍,充滿綠意,春天有杜鵑花開,夏天有蝴蝶漫舞,離家不遠處還有個博物館。真是個適合有知識慾的內向人離群索居、研究自己有興趣事物的環境。前往森林的路上也有一些漂亮的杜鵑花,但不算密集。樹木都冒出嫩綠的新葉,顯然是落葉林。下次應該在秋天來,就可以看到各種暖色系的葉子。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來桃子州(Peach State)這麼多天,沒看到桃花、沒吃到桃子,倒是在這個博物館的午餐吃了一個加了碎罐頭桃肉的手撕豬肉(pulled pork)三明治,價錢高也不好吃,勉強果腹。
2022年春假去費城的時候,我們看到聖誕玫瑰、鬱金香、葡萄風信子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樹。在德拉瓦州的杜邦家族舊邸花園裡,看到黃水仙、鬱金香和櫻花。在葛底斯堡軍事公園看到蘋果花和紫荊。在康乃爾大學時,看到木蘭花、連翹、風信子、鬱金香和聖誕玫瑰。然而,2023年的春假,我們卻沒在紐奧良看到甚麼花。
沒有看到花的春天,感覺是不完整的。我記得別人描述的美國南方春天,應該是杜鵑盛開的景象。為了祈求擁有一個完整無憾的2024年春天,也為了看看南方的春天,所以這個春假衝著亞特蘭大植物園(Atlanta Botanical Garden)而來了亞特蘭大。
我規劃了一整天的時間來逛植物園。一入園就開心地見到一批碩大的鬱金香在招牌前,園內不同區還有各種不同顏色和型式的鬱金香,包括有鬚邊的鬱金香,;也有水仙和花貝母(Fritillaries)等。想到我的一顆球根要十美元的花貝母,被老鼠吃掉了好幾個,不禁有點感傷,但總算能親眼看看花貝母的樣子,稍微彌補一點自家不能有花貝母的遺憾。亞特蘭大屬USDA Zone 8,比南加州冷,所以這裡的植物種類比南加州豐富,適合那些需要足夠低溫時間才能開花的植物生長。
我們去過的美國大型植物園都有一個日本花園,這裏也不例外。本來日本花園因為有婚禮,所以暫時關閉。好在我們快吃完中餐時,新郎新娘率賓客前往長葉餐廳(Longleaf Restaurant)吃飯,所以我們飯後有機會看看一定會有幾個日本石雕的日本花園。這裏到處都是日本楓樹,此時嫩葉長出,不管是嫩綠色或是紅色,隨風搖曳時,都很好看。
植物園裡的長葉餐廳(需事先訂位)用的是深藍色調的炻器餐具,沉甸甸的,觸感不錯,跟食物和環境搭配起來也好看。帶有法式風情的餐點好吃,我點了油封鴨,某人點了燉牛肉。只可惜茶的選擇不多,是那種很普通的茶。餐廳四周是大面的落地玻璃,吃飯時可以欣賞外面的自然景色。從我的座位往右看,可以看到餐廳外的那群喜宴賓客。新人坐在最前面的長桌,面對賓客吃飯。記得多年前,我們在南加海邊參加某人表妹的婚禮,當時九歲的小J在婚禮中跟我們說,他以後不要結婚,因為新郎親了新娘十次,有很多細菌。讓人著實忍俊不禁。我當時暗暗數了一下新人親吻的次數,數到五次以後我就不數了。德國新郎在跳舞時,多次親吻新娘,兩人吃飯時,仍舊邊吃邊親,毫不在意賓客都看著,一副熱戀中的樣子。不過,長葉餐廳的新人並沒有頻繁親吻,至少我一次都沒看到。
我們似乎錯過木蘭花開的季節,葉子已經長出來了,不過就算在南加,也是季末了。所幸此時的杜鵑花開得正好,紅色、淺紫、粉紅、橘紅和橙黃色的都各有風采,美不勝收。橙黃和橘紅色的杜鵑似乎只有在比較冷的地方才看得到,我們從未在南加州看到這兩種顏色的杜鵑花。
這裡有個盎貴的溫室,裏頭有各種蘭花和熱帶植物,也有乾燥的沙漠植物,後者加州人沒什麼興趣,畢竟加州的沙漠植物多到讓人不想再看這類植物。在熱帶植物區裡,有罕見的醉心茜(osa pulchra),這是和咖啡及奎寧同屬一家的植物,在全世界的數量相當稀少。醉心茜可能被誤認為大花曼陀羅,因為兩者的花都是喇叭狀。然而,原產自中美洲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熱帶雨林的醉心茜只有白花,原產自巴西的大花曼陀羅的花色則較多,有白、黃、橘、粉紅等色。美國有醉心茜的植物園,目前我只知道在紐約(New York Botanical Garden)、華盛頓特區(U.S. Botanic Garden)、舊金山(San Francisco Conservatory of Flowers)、洛杉磯的杭庭頓圖書館(Huntington Library)、佛州薩拉索塔(Marie Selby Botanical Gardens),然後就是亞特蘭大了。
前一天我們在可口可樂世界聞的幾種香料,此地有真實的植物可看,諸如肉豆蔻、肉桂、黑胡椒、蘆薈等。只是目前無花也無果,唯有可可豆掛在樹上。
對植物沒興趣的某人,花了不少時間在熱帶青蛙箱前找青蛙。那些青蛙保護色太有用,讓牠們看起來跟葉子融在一起,要不是碰到工作人員指點,真的不好找。我們要離開溫室時,看到一個青少女輕而易舉地找出青蛙箱裡的青蛙,可能是個對生態有興趣的女孩?
我最喜歡的繡球花,這裡很多,連南加少見的橡葉繡球花,也有好幾個品種。可惜花期未至,還有好幾個月。等到花開時,亞特蘭大就熱了。
在南加州很難看到的山茱萸(dogwood),我終於在此地親眼看到了,這裡的品種是綠花白苞片,我開心地繞著樹轉了半圈,詳端這種花的模樣,也用相機和手機把花拍下來,以便未來查看。
春天真是此地最美的季節,我們看到兩個新娘在此拍照,好些旅客盛裝打扮,穿高跟鞋前來的也有,而這裡佔地廣衾,有得走了。帶小孩來放電的家長自然不少,相信那些在草地跑來跑去的孩子,晚上都睡得很好。
我們十點多入園時就塞車,四五點依依不捨地準備離開時,仍舊塞車,亞特蘭大的塞車真的是日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