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17, 2013

雙語兒的語言進展

去年九月小J進幼稚園的時候,我們一直很擔心他的英文能力不夠,會跟不上別的同學。十月中發成績單,老師認為他沒問題,我們鬆了一口氣。沒想到一週後,學校就通知我們,他的英語檢定結果不及格,得去上ELD課程〔English language development program〕。十月底,他開始上中文學校,在正體中文幼稚園班的幾個小朋友裡,他是唯一還講標準中文,沒有英文腔的小孩,不過也因為這樣,他跟其他同學不太一樣。

這些都不過是不到半年前的事。才經過短短幾個月,他最近已經變成滿口英文的小孩,動輒跟我講英文,我有時轉不過來就跟著講英文,講了一兩句才想起要跟他講中文。 他曾經做中文學校作業做到很不耐煩,跟我說:「我們是美國人,為什麼要學中文?」 這些轉變太快,我覺得我要是不趕緊寫下來,我再過一鎮子就會想不起來情勢是如何改變的,我的小孩從什麼時候變成另外一個人。

先從EDL開始寫起吧。我們剛被通知時,某人本想去問老師,既然他還跟得上,能不能讓他不去這個額外的課程。我想到他要做語言治療,還要上EDL課程,跟自己班上課的時間就變少很多,有點擔心他會跟不上。不過我們還沒跟老師約時間,學校就通知我們去參加座談會。某人到現場才發現,大部分參與這課程的,都是印度裔小孩,反倒不是我們以為的西語裔。華人家長除了他,就是一位中國大陸來的媽媽。這個學校的華人其實沒那麼少,其他人如果不是像我們的上海鄰居一樣,從小就跟小孩講英文,幾乎放棄中文了;就是雙語並行,至少小孩英語很溜,所以通過英語測試; 再要不然大概就像「京生」的爸媽一樣,並沒有在入學資料上,填寫家裡並不使用英語那一欄,所以「京生」沒有接受英語測試。

既然主要的學生是印度裔,這裡的EDL課程就不可能像某人一位同事所說,用西語教英文。某人那位同事住在離我們這車程約三四十分鐘的地方,但居民結構很不一樣,難怪不同小學有不同的第二外語對應策略。

校長發了一份學生和家長的族群和學歷背景資料要大家不要太過緊張或擔憂,因為我們這一區的家長以高學歷的居多,大學畢業的佔39%,研究所畢業的也有37%。她認為家長都有能力帶小孩學好英文。根據學校的評比資料,包括印度裔在內的亞裔,整體的學業表現的確比白人和西語裔好。英語能力並不影響小孩的學習能力。另外,這個課程要進行四年,最好不要中途退出,否則之後要是發現英語能力仍跟不上,因為經費的問題,退出後很難重新加入。她還說,有些小孩在遊樂場的英文講得好,不代表他們的英語能力佳,可能文法有很大問題,所以要全面補強。而EDL課程上課時間盡量不擔誤正常的其他的課程。某人覺得校長講得滿有理,而且小J連很基本的英語都不會講,去上課也好,所以我們就靜觀其變。

至於中文學校,因為是某人帶小J去的,所以當爸爸的第一次近距離觀察小J在課堂中的表現。某人覺得小J在他的班上跟別的小孩很不一樣,因為別的小孩如果沒有大人提醒或要求,一下就切回英語頻道去〔即使在中文學校裡〕,而且講有洋腔中文的大有人在。而小J則是唯一一直講中文的。小J上中文學校好幾個月後,因為參加中文學校老師在家裡舉辦的聚會,我才發現原來跟我們一樣成年以後才來美國的家長不多,有幾個是小時候就來美國的,本身中文能力並不強;甚至有越南華僑夫妻檔,只有一方會講中文,而且是十八歲以後才學的。難怪嘛,那他們在家應該都講英文居多。後來老師也跟我說,像小J一樣在家能講中文是最好的,不然很快就會放棄中文了。

然而中文學校的作業多得不得了,比平日學校裡的功課還多,主要是寫的,讓他十分不耐,所以有回就說:「我們是美國人,為什麼要學中文?」而且學校裡沒有其他小孩上中文學校。我想他主要說的是「京生」。 「京生」來自中國大陸,那裡學的是漢語拼音,她媽媽怕她把漢語拼音和英文的發音弄混,所以沒去中文學校。不過那次我跟他說,我以前在台灣不用講英文,如果那時候沒學英文,後來到了美國,不就一句話都不會講了嗎?人生很長,沒有人知道以後會去哪裡,多學一個語言就多一種能力。我不知道他聽懂沒有,他後來就沒再說那句話了。不過他偶而還是會被功課煩到說不要上中文學校了,我們要是說那就不去了, 他又會說要去。也不知道這種心理擺盪會持續到何時。

小J和同樣會說中文的「京生」依舊固定在放學後約會。他上學一百多天,在學校上廁所的天數只有個位數,上學期甚至掛蛋。他憋著尿也要跟「京生」在放學後講話。我問他為什麼不在學校講呢?他說他想講中文,學校只能講英文。雖然我沒聽說學校有「只能講英語」的規定,但小孩自然而然就只講官方語言了。「京生」的媽媽問過她女兒, 在學校有沒有跟小J玩? 「京生」說沒有,小J都跟他的朋友玩。小J的確一直跟他在preschool時期的印度同學玩。 一開始他跟兩個印度男生玩,我總覺得他們遲早會回去跟自己班的同學玩,但其中一個至今仍跟他玩,另外一個則跑去跟小J班上的兩個男生玩了。而仍跟小J一起玩的印度男生也去上EDL課程,據小J在幾個月前轉述,那個男生的爸媽都跟他說印度話,他則回以英文。那時我就有點擔心有天小J也只跟我們講英文了。

種種因素加在一起,改變慢慢發生了。今年一月我就注意小J開始跟「京生」講英語了。他們喜歡比來比去,看誰比較厲害,什麼抱得動這棵樹,抬得起那輛卡車的. 他們的吹牛比賽幾乎都是用英語進行的。小J也開始跟我說他同學的對話,甚至開始很強烈的文化認同,例如大家的點心都是洋芋片,他也要吃洋芋片,不肯帶水果,因為沒有人帶水果。

記得去年我們帶小J做語言評估時,一位同樣來自台灣,協助評估他中文能力的老師說,她的中愛混血的小孩一開始在學校也不跟同學講話,同樣因為發音問題做了語言治療,但是到七歲時,小孩話多到讓她覺得很聒噪,都不想聽。 小J現在在學校依然不跟同學講話, 似乎只有跟那位下課一起玩的印度同學講話. 如果有天他能自在地跟其他美國同學講話, 我會覺得是他很大的突破。可是代價可能是他在家就跟我們講更多的英語了。


由 Debby 發表於 09:05 PM | 迴響 (0)

March 13, 2013

再度進行相機搜尋

公婆給我的Canon SD1100轉眼就用四年多了, 戶外拍攝和錄影效果都還可以, 但是室內拍攝效果不好, 夜間拍攝效果尤差. 以前小J有晚會時, 這台相機跟本沒法用, 拍的都是糊的. 所以我想找個室內和夜間拍攝效果好的新相機.

可是我不想用超大的磚頭專業相機, 某人的Olympus單眼相機太重, 我覺得不方便, 更何況我常常邊拍照邊顧小孩, 身上還大包小包的, 口袋相機比較理想. 以前聽過Canon S95不錯, "京生"媽媽用的是Canon S100, 就是S95的後繼機, 我們在同場合拍過幾次, S100馬上就把我的相機比下去了. 前陣子我發現S100的後繼機S110已經出了好幾個月, 只是這幾台會被說用幾個月就有鏡頭錯誤, 而且Canon 維修和客服都不好. 鏡頭容易出錯可能是Canon的技術問題, 我也看到有人抱怨我那台有類似問題, 可是我用了四年多了, 還摔過一兩次, 依然健在. 可見買Canon就是要賭運氣啊.

前幾天看到Fujifilm XF1, 滿驚豔的, 其中有款是貼紅色蒙皮的(可是網站上看來有點桃紅), 感覺真勾人. 可是用這麼騷包的相機安全嗎? 我想掉了一定找不回來, 去治安不好的地方就更不保險. 最大的問題是它的開機方式是旋轉鏡頭, 這樣要找人幫忙拍照都很困難, 或者不安心. 不過夜間拍攝有星芒, 感覺不錯.

後來又看到Nikon COOLPIX P7700, 這型的旋轉螢幕看來很棒, 我從沒用過這種的, 看來可以輕鬆自拍. 我的第一台數位相機就是Nikon, 還滿喜歡它們的色調. 可是Nikon回電速度比Canon慢, 要連拍比較難.

因為查這幾個相機, 就找到Canon G15. G15雖然拍攝效果好, 但被嫌沒有前期機的旋轉螢幕, 而且比S110重又大. 它也比上面幾款貴.

看了半天還是不能決定, 就只好繼續研究, 然後等降價.

由 Debby 發表於 10:13 PM | 迴響 (3)

March 09, 2013

躲避球上街

很多家長看到別人的小孩能做到自己小孩不會或不願做的事, 都覺得很羨慕. 不過別人家的爸媽可能不見得覺得那是甚麼優點. 就像小J的"京生"同學的媽媽每回看到我推著兩歲多的小P接送小J上下學時, 都說小P好乖喔, 因為"京生"這麼大的時候, 根本不肯坐在推車上.

然而, 實情是小P很懶, 不喜歡走路, 而且走很慢, 如果我要趕時間, 不用推車的話, 就得抱著他. 他的體重百分比雖然只有50%左右, 但對我來說, 已經夠重了, 再加上他會扭來扭去, 我抱久一點, 脊椎就開始發出警報, 手臂的負擔也重得不得了. 所以讓他坐推車是讓我能喘口氣的次佳選擇(最好是他自己走). 這年紀的小男生坐在推車上通常不會太安分, 他不是彎腰低頭伸手去摸車輪, 就是在我停下來的時候, 把整個人往下滑, 腳踩到地上亂踢. 有時我把他的推車停在路邊去開車門, 他就亂踢行人道的邊攔, 我真怕他太用力踢, 車子就往後飛, 要是剛好有別的車輛經過, 撞上去就很可怕了.

最近有幾次在午後去接小J回家時, 讓小P自己走路, 就發現危機重重. 因為超過兩歲半的小P平時坐在推車上, 早就觀察好哥哥姐姐的逗留路線. 所以他一有機會自己走, 也要跟他們做一樣的事.

下車後他堅持自己走, 不要我牽, 不過他讓"京生"的媽媽牽了一陣子. 走了一小段路轉彎到學校前面那條路時, 他跟哥哥姐姐一樣要去抄捷徑, 那是一片鋪滿木屑的區域, 地面並不平. 他前幾天在家摔跤, 不知是扭傷或傷到別處, 好幾天走路都一拐一拐的. 因為不想他又摔跤, 我追過去想牽著他走. 他看到有人追, 便很開心地曲折亂跑. 我們好不容易又追又跑地到校門口接到哥哥, 要回頭往停車的地方走, 他便學"京生"姐姐去採校門口附近一種有點像藍莓的小果子, 還採個不停. 但我連那果子有沒毒都不知道, 很怕他趁我不注意, 把那果子當藍莓吃掉, 便阻止他繼續採. 之後他又跟著哥哥姐姐衝到那片木屑區, 回到行人道時, 瞥見路邊有黃色的浦公英, 大概想起去年夏天他上自然課時, 老師曾讓他去採野花野草, 便跑過去採了好幾朵. 之後又準備學"京生"姐姐去爬學校旁邊一戶人家前院的短牆. 他長得不高居然想爬高, 我和"京生"的媽媽趕緊阻止. "京生"的媽媽還很不好意思地說他們家女兒沒做好榜樣. 其實是小P太皮了.

這時他看到哥哥和"京生"姐姐在人行道上比誰跑得快, 也想加入陣容, 只是他跑的路線不是直的, 有時好似要跑到馬路上去, 我們只好在後頭跟他一起忽左忽右地跑著. 他看到我們追過去, 便想要突圍跑走, 一面還很開心地哈哈笑. 他很開心, 覺得我們都在跟他玩, 可是我又要防備又要跟緊, 累得我氣喘吁吁, 跟"京生"的媽媽說:"這簡直就像在打躲避球!" 不過在人行道上玩"躲避球"實在不安全, 看來改天得讓他們三個去公園一起跑一跑, 這樣他們可以到處亂跑, 我們也比較安心.

之後他還跟著"京生"姐姐爬到另一戶前面的木頭短牆上站著. 我好不容易抓到人之後, 讓他跟"京生"姐姐抱一下告別, 然後趕緊把他放上車, 省得我們繼續追來追去. 小J和"京生"要再花個三五分鐘才能真正道別, 我可以站在車旁喘口氣. 我有感而發地跟"京生"的媽媽說:"小孩還是早點生比較好, 年紀大一點就沒甚麼力氣追小孩了!" 不過我想這種在路上追"躲避球"的日子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只好當作是種運動了.

由 Debby 發表於 03:13 PM | 迴響 (0)

March 01, 2013

為你朗讀

兩三個月前帶小孩去公園玩時, 意外地碰到小J以前的公園玩伴和她的外婆. 小女生的外婆以前就在小J現在的小學當三年級老師. 忘記聊到什麼, 她說等念完幼稚園, 小J就會自己看一些簡單的書了. 我當時的反應是:"這麼快? 他才剛學字母呢!"

沒想到, 這學期開始沒多久, 小J的作業就包括唸一些非常簡單的書. 那些"書"有時只是一兩張紙, 上頭只有幾個字而已. 但是他們必須運用發音規則試著發出那個字的音. 某人因此一度以為小J這學期不用再跟著大人唸書了, 而我到二月初才發現他沒交一月的二十本讀書清單, 二月還有二十二本要唸, 兩人趕緊帶著小J趕工唸書, 所以小J在二月唸了四十多本書, 真是充實的月份.

小J上學期最後一天跟同學交換書, 換來一本Dr. Seuss的"Ten Apples Up On Top!", 某人帶著他練習自己唸, 他慢慢也可以念一點. 雖然我還是不喜歡Dr. Seuss的畫風, 可是不能否認他的書非常適合小J這種剛開始上學的小孩, 字彙簡單, 用不同的單字變化類似的句子, 增強小朋友的句法概念. 所以後來我從圖書館幫他借了好幾本, 讓他可以唸.

從去年九月至今, 小J可能因為這項作業念了一百多本書. 有時我們覺得小J沒有好好唸, 因為他邊唸邊分心做別的事, 讓人懷疑他只是跟著發類似的音而已. 但不可否認的是, 小J的英文持續進步, 連他兩歲多的弟弟也跟著學英文. 某人有時也帶著小P唸書. 我剛開始認為小P大概沒辦法唸, 但仔細聽, 他還滿認真地唸, 沒有抱怨, 雖然有些字對他來說很難. 倒是小J聽到會大聲地在一旁糾正弟弟的發音. 或許等小P上preschool時, 我們也可以固定帶他唸一些簡單的童書.

明天是Dr. Seuss的生日. 這週照例學校和圖書館又有Read Across America的活動. 因為我生病, 昨天只好請婆婆帶小J去參加圖書館的活動. 學校昨晚也有一小時的活動, 小朋友穿睡衣到學校聽老師唸Dr. Seuss的書, 跟圖書館一樣有簡單的勞作. 因為他已經參加過圖書館的, 就沒讓他趕場參加學校的活動.

今天他們也有活動. 老師邀請家長到教室唸Dr. Seuss的書給小朋友聽. 小J一直希望我也能去, 求了我很久. 但我覺得自己有外國人口音, 不想在其他小朋友和家長面前獻醜(尤其現在家裡有兩個人會糾正我的發音). 今天他回來後, 跟我說有好多人去他們班唸書. 我想他覺得有點遺憾, 媽媽沒有跟其他人的爸爸媽媽一起出現. 我心裡其實也很難過, 抱歉啊, 孩子, 我也希望能給你別的媽媽能給的. 可是身為一個新移民媽媽, 口音是我不能改的痛. 我只能在家為你講故事, 沒辦法在學校為你講故事. 不過我會一直為你唸故事, 唸到你們會自己看書為止.

由 Debby 發表於 10:45 PM | 迴響 (0)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