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10, 2001

讀《她鄉》

一個或者兩三個女人進入一個全是男人的地方(好比男人國或軍營),在沒有法律或道德的約束下,會發生什麼事呢?或許多數人想到的差不多——但,為什麼是這樣?如果三個男人進入一個女人國,又會怎麼樣呢?幻想進入女人國就可以左擁右抱,大享齊人之福的生理男性會碰到什麼事?是不是如魯賓遜一樣,就算落魄至極,漂流到荒島上,還可以反賓為主呢?《鏡花緣》描寫過一種生理男性設想的女人國,《她鄉》給我們另一種面向。herland.jpg

她鄉(Herland)

by Charlotte Perkins Gilman(1860-1935)

女書出版 1998/3/18


與其說Gilman在建構一種女性烏托邦,還不如說她在嘗試打破一般人刻板印象中的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的對立。三個對女性態度有異的異性戀生理男性進入她鄉後,發現眼前所見的每個女人,其實並不算是女人。就如Monique Wittig的名言:「女同性戀不是女人。」正因為女同性戀並不取悅男人,不像異性戀法統下的女人,以吸引(異性戀)男人、被(異性戀)男人撫摸、被(異性戀)男人凝視、被(異性戀)男人插入為生命所在。同樣的,她鄉的女人並不懂得取悅男人,就如這三名生理男外來者一開始所驚訝的,這些女人擁有才情和智慧,卻冷靜沈穩、身手矯捷、從容自在,完全無畏於這幾個生理男外來者的目光、裝備和惡劣思想,很快地就擺平了這三個男人,讓他們像嬰兒般乖乖就縛;更何況,他們企圖用蠻力對抗的意圖,在她鄉毫無用武之地——他們連英雄都稱不上。

不但沒有左擁右抱,這三個生理男在她鄉還得從零開始學習她鄉的生活、語言、文字和知識,於是驚異地發現她們的世界與有兩性及異性戀的世界有多大的不同。

從生活細節開始,他們就有得反省。她鄉的女人每個都是短髮,沒有如雲的秀髮,讓他們想起他們始終認為長髮「屬於」女人,但,沒有長髮就不是女人嗎?女性究竟是一種生理性別,還是眾多外在行為和符號堆砌而成的呢?其中的泰利最常批評她鄉的女人不是女人:女人該是虛榮、嫉妒心重、無法組織、無法團結、吵鬧不休、被男人獻殷勤、被男人保護、少不了男人……但她鄉的女人全然不是如此!范雖然逐漸發覺所謂的「女性魅力」是為了討好、取悅男性而發展的,仍在她鄉經歷痛苦的學習,因為她鄉嚴重地挑戰他們原有性別對立概念。

她鄉有一套相當獨特的女性文化,反映在宗教、教育和社會型態等方面。國家和社會合一的她鄉,小國寡民,具備烏托邦的標準特徵,人與人平等,為了群體的利益的共同努力,彼此合作無間,而且發展相當高的智識,每人都以學習為生活,於是讓外來的生理男讚嘆她們精益求精的能力。

《她鄉》的高潮在於這三個外來的異性戀生理男各自找到他們的伴侶後發生的故事。她鄉過去沒有男人,完全由女性獨立自主地生活,因此並沒有關於異性相吸以及「男有分,女有歸」之類的概念。在他們用原有世界的態度去對待他們的另一半時,常遭到挫折和質疑。好比有位階秩序的「鳳求凰」哲學不適用於她鄉的女人上,她們不了解情愛是怎麼一回事,不明白為什麼女人要被保護要被服務,不了解男人為何要婚後的女人冠夫性、自己卻不冠妻性,不懂男人為什麼要以泰山壓頂之勢將她們扳倒,她們根本不知道性愛為何物,為人怎麼可以不顧生殖季節而為一己的私欲就交配迷惑——這叫用下半身思考的泰利情何以堪,於是引發他和妻子及她鄉決裂。

Gilman這本具第一波女性思潮味道的書在婦運走向第三波的思考下,難免有些侷限,好比她鄉女人間沒有國家、種族、階級、職業、省籍等的差異,全然平等,在現今看來脫離現實。而性解放派人士,恐怕很難滿意她對於性愛近乎節制的態度,然而,她鄉的女人在拒絕異性戀生理男的性慾上,倒可以讓人思考近來幾起性侵犯案件的「常識性說法」,女性難以抵擋異性戀男性性慾,於是性侵犯無可避免?但是她讓讀者重省性別對立的企圖,以及教育概念(頗有教改的味道),仍值得推薦給高中生和教育界人士一讀,尤其是男校。

(2002/12/20後記:回到首段,忘了是哪個女性主義大老說的,如果我們認為女性到全是男人的地方都可能會遭受強暴的話,那我們在心底構築的,是個性別不平等的世界。然而,有多少人可以像她那樣想?)

由 Debby 發表於 11:51 PM | 迴響 (0) | 引用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