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13, 2014

重新思考注音的重要性和寫字的必要性

自從去年七月接到小J的中文學校幼稚園班老師的通知,說從新學期開始,正體班要廢注音改拼音後,我就一直注意和觀察小J的學習狀況。原本老師是說他們會在一年級下學期或二年級上學期學拼音,一直到最近,我才在他的功課夾裡看到一張注音和拼音的對照表,但是聽說老師沒教。一年級正體班的老師不但沒教拼音,甚至要學生家長連署,希望校方能夠恢復注音。

我聽了覺得很奇怪,去年那個廢注音的決議是如何做成的?我記得幼稚園班老師提到往年反對改拼音最力的就是現在這位一年級正體班的老師,我當時問幼稚園老師,那一年級老師不反對了嗎?幼稚園老師沒正面回答這問題,只說在她和另一名人士合作下通過這項決議。這讓我以為其他一二三年級正體班的老師被說服了。但是一年級的老師要家長連署要求換回注音時說,她去年暑假時回台灣了,根本沒出席那個會議,而且她還是不贊同這項改變。所以這項重大教改就這樣倉促決定。而且當初開教改這一槍的幼稚園班老師教到這學期就不教了,要專心從事她的本業去。所以這項教改沒有共識、缺乏配套、教員換人,無論身為正體班的小孩或家長都會面臨何去何從的局面。

另一件我最近才知道的事是,此間中文學校的教師並不需要華語教師資格。像幼稚園班的老師本身也不是學教育或中文的。一年級班的老師以前在台灣是教專科的,有點老師的架子,曾經因為家長在教室後面聊天太大聲或吃零食而當眾講過家長,而讓一些家長對她有所不滿,但大家都不否認,小孩念了一年級班後,中文都變好了。以前幼稚園班的老師常說一年級班老師很嚴,怕小孩升上一年級後會受不了或趕不上,目前看來,小J班上同學似乎沒這狀況。

回顧一下這一年多小J的中文學習。教材方面,幼稚園班的老師自己選用【ㄅㄆㄇ數來寶】。我們家的大人都不喜歡這套教材,因為用字文句不好,既不押韻,也沒邏輯,怎麼聽都覺得彆扭。偏偏那時老師要小朋友背,我們常常得聽那張CD。最重要的是,小孩也沒因此比較容易學會注音符號。而且那時老師把注音符號的順序打散來教,我沒看出這樣教的好處,小J當時也常弄不清楚哪些教過,哪些還沒教。如果以後要自己教注音,我還是覺得照順序教比較好。

一年級的老師用的則是【美洲華語】第一冊。照目前進度看來,應該教的完。也許是因為加州不下雪,不會因為暴風雪而停課,所以偶爾進度比較快的時候,老師會加一點課外教材。【美洲華語】課文是國字和注音、拼音並列,不過我們都很自然地略過拼音部分。小J班上有個女生家裡平日還請了中文家教,因此學會了拼音。美國小孩通常會先會看英文的部分,所以那個小女生碰到不會念的字就去看拼音。但是她的發音很容易變成Phonics的發音法,畢竟平日接觸Phonics時間長。所以她媽媽後來就把拼音的部分遮住,只讓她看注音,這樣她就不會發錯音了。她媽媽因此強烈支持注音,還曾經因為中文學校不教注音而考慮不讓小孩念中文學校了。

注音符號推行之初就是為了推行國語而用。而注音符號是用章太炎的記音字母做藍本。這套記音字母基本上是從國字的一些筆畫來的,所以學注音符號不只是學發音,更是學寫國字的基礎。就像字母是英文字的基礎一樣,注音符號就是國字的基礎。五歲的小孩手部肌肉還不發達,不適合學寫字,但是寫相對簡單多的注音符號,練習一些筆畫,可以幫助他們日後學寫國字。

其實美國小孩在五歲學注音符號是合適的階段。因為在學校學的是Phonics,如果學注音符號,用的是不同的符號系統,不會弄混。而且幼稚園是最輕鬆的階段,公立學校的小孩花十分鐘就可以把一整個禮拜要寫的作業寫完,閒暇時間很多。上了一年級以後,功課的份量多很多,到時如果再學注音符號,負擔會更重。

如果有家長擔心小孩用一年的時間還是學不來。那我建議,不妨按照美國小孩學字母的方式,拉長學習時間。雖然美國小孩到五歲才正式受教育,但他們很早就開始接觸字母了。每個中產階級的家庭應該都有很多跟字母有關的書和玩具。在學校裡,一兩歲的親子班就唱字母歌,三歲的preschool就開始教字母,四歲的Pre-K班就讓小孩學寫字母,但是不用鉛筆,主要用蠟筆和彩色筆之類較粗的筆。所以注音符號的學習也可以從一兩歲開始,只是我不清楚台灣是否有類似Fisher-Price、LeapFrog、VTech之類的玩具公司,生產會講注音符號或注音符號歌(用字母歌的旋律)的玩具或有聲產品,這樣可以幫助很多海外的家庭。

另外,我並不贊同幼稚園老師說的,以後用電腦,現在就不必學寫字,只要認字就好。因為「聽、說、讀、寫」四項並進才是完整的語文學習。在這四項能力裡,聽和說應該在合適的語言環境裡習得,而難以在學校得到太多進展。讀和寫才是在學校主要學得的能力。文盲可以聽也可以說,但他們不會讀、不會寫,所以各國政府要掃盲,就是把文盲送進學校。如果照這項教改發展下去,這裡正體中文班的小孩未來都是半文盲,他們也許可以讀一些簡單的中文,但是不會寫字。

寫字其實是很重要的學習過程。寫字可以增進語文能力,也可以幫助記憶。像我們這些慣用電腦的成人,以前雖然都會寫字,但是太久沒寫,有時會想不起來某些字應該怎麼寫,甚至在電腦選字時也不太能確定到底是哪個字。如果不寫只認,也許前幾百個字還記得住,但是學到成千上萬的字的時候,不寫是很難記的。因為中國字有太多長得很相像,像「天」、「夫」、「夭」等,又如「日」和「曰」,以及「刀」和「力」等。剛開始學寫字的小孩都不知道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道理。有沒有點、筆畫出頭不出頭、胖一點或瘦一點等,經常是關係他們到底有沒有寫對字的關鍵。小J的生字練習簿一行有十二格,我寫一個字在第一格,要他寫其他十一個字。他有時前兩個字寫對,後面九個寫錯,通常是錯在勾錯邊或少一畫這類細節上。學寫國字需要很大的耐心,而且中國字比英文字母更講究布局和均衡,對六歲小孩來說,的確很難。但這就是訓練耐心和增加語言能力的過程,沒辦法略過。

美國學校應該是全世界各國裡,電腦普及率前幾名的國家。但連美國都不曾主張小孩不需要寫字母,只要會認字、會用電腦輸入就好,為何中文學習要跳過書寫的學習過程?我認為不要求寫字能力的中文教育是殘缺的。

我也不贊同幼稚園老師所說,讓小孩在中文學校裡培養聽說能力。因為一週兩小時的中文課,不能建立一個良好的聽說環境。一個平時在家都不講中文的小孩,怎可能因為這兩小時就會中文了?最好的例證就是我們在台灣的英語學習。大多數人經過六年中學教育下來,都能讀也能寫英文,但是聽說能力未必有相對的進展。一旦出國,常常鴨子聽雷。像我兩次聯考英文都是超高標,因此可以免修大一英文,但是我的英語聽說能力並不如我的讀寫能力。我記得剛開始到美國時,在超市結帳時被問簡單的問題都要隔好久才反應過來。因為過去沒有置身在合適的語言環境,會不熟悉該有的腔調和慣用法。有回在一個聚會聽到一個美國人用中文提到他對台灣女友一見鍾情的場景,他講了一句中文,乍聽之下很怪,我後來想到他把英文的用法直接翻成中文了。所以要陪養好的聽說能力,一定要在充滿那種語言的環境裡。

小J班上第一名的男生出身在一個醫生世家,爺爺、外公、爸爸和媽媽都是醫生。由於爺爺和外公那代就移民了,所以爸爸媽媽都是在美國出生的第二代,爸爸完全不講中文,媽媽會講但是有英語腔,所以他在家都講英文。小男生的外公和外婆都很注重他和他姊姊的中文教育,主要是他們帶去上課的。小男生去踢足球不來上中文課時,他外婆就坐在第一排做筆記,回家再教外孫(每個媽媽都佩服地五體投地啊)。他外婆發現班上就只有小J在下課時間會講中文,其他小孩都很快切回英語頻道去後,經常找小J去他們家玩,希望藉此能讓他多講中文。可惜這兩個小孩個性差太多,目前為止好像玩不太起來。

有些人說小孩會聽,只是不講。以我的經驗來看,說比聽困難。我記得小時候我會講兩種客家話,還能幫我媽和我奶奶翻譯,因為她們講的是不一樣的,彼此常聽不懂。但是當我上小學以後,我媽都跟我說國語,我在家很少講客家話,就越來越不會說了。到我高中大學時,就算勉強能講幾句,我媽聽了都搖頭,說很像外國人講的,腔很怪。所以無論如何,海外的父母要鼓勵小孩多講。我每天早上送小J上學時,常聽到一些不是英文的語言,這裡講母語的家庭多的是。如果不下點功夫,好好學中文,這些在海外長大的小孩未來在語言方面沒有甚麼優勢。

至於電腦輸入的部分,我認為正體班的小孩到三四年級再學漢語拼音就可以了。到那個階段,他們的注音符號和Phonics都應該夠熟了,不會隨便搞混,而且只要有一張對照表,花點時間,他們就可以很輕易的背起來。而且年紀太小的時候不適合用電腦,太早對電腦上癮,對腦部發展、視力、脊椎等都不好,所以不必太早就未雨綢繆。讓小孩先把發音能力和基本的國字能力練好,應該比電腦輸入更重要。

我認為海外的中文老師應該努力嘗試把教學活潑化,但是學生和家長要努力的部分更多。就像大家都知道要學好鋼琴、小提琴等,必須每天練習,下苦功才能有所成。那中文的學習也一樣。我不能接受小孩學得很辛苦,就把這部分省略、那部分省略的說法。音樂的世界裡,的確有簡譜,但真正學鋼琴的人不用簡譜。學任何東西本來就要花時間多加練習,在小孩沒有定性前,怎樣讓小孩坐下來專心練習,那就是家長得費心的部分了。


相關:
棄注音學拼音是趨勢?


由 Debby 發表於 April 13, 2014 03:31 PM
迴響
發表迴響










請依上圖輸入檢核碼:
記住我的資訊?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