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3, 2014

對Christopher Hughes談話側記的疑問

這些天我的臉書幾乎被反服貿的消息洗版。當中有太多太多的臆測和耳語,還有很多視野狹窄、邏輯跳躍不通的文章。雖然好些人對於此次反服貿學生的資訊能力感到自豪,但是過去的經驗讓我必須退一步想:有了速度之後,必須當心的,就是資訊的正確與否。現今的媒體喜歡追求速度,即使他們有資源和能力,仍不免出錯(事實是,經常出錯)。更別說這次活動的學生有太多消息來源是匿名網站,在一個政治活動裡,有太多有心人想要藉機利用和插手,獲得利益,要如何分辨哪些是藏鏡人的黑手送出來的,根本就很困難。而且就像錯誤的新聞事後發更正啟事都不濟於事,這些錯誤的資訊一旦被吸收和理解,就只會一路錯下去。

最好的例子之一,就是這次出自天下網站、超過兩萬人次點閱的「【英國特派員】林孟潔:服貿協議的草率令人震驚──剛與馬總統會面的倫敦政經學院教授Christopher Hughes談話側記 」一文。(此文已被天下取下。這個連結是web cache,可能隨時都會消失。)

因為這篇文章是媒體網站(天下)出來的,受訪者是英國著名學院的教授,從標題和導言即對服貿和馬英九有極端的譴責和輕蔑,於是立即在臉書上快速散布。

不知何故,大約一天或兩天後,天下放出英文逐字稿。和我系出同門的Zonble學長向來對媒體文章有強烈的求證精神,對照中英文版後,發現兩者有很大的出入,於是將英文逐字稿完整地翻譯成中文

另外,在臉書上有位吳統雄先生公布他向Christopher Hughes查證的結果,證實林孟潔一文幫Christopher Hughes加了很多料,因為標題和導言都是錯的,可說是無中生有:

1. 『我(Prof. Hughes)沒說服貿「草率」也沒有「震驚」』。

2. 『該文對我(Prof. Hughes)談到與馬總統會面的情況,陳述不實。』並沒有『大家都不太願意跟總統握手』的情形,事實是『其他人都很興奮』。他是考慮『學者不要被認為和政治人物走太近』,而猶豫是否要公開合照。

3. 『我(Prof. Hughes)沒有說過「我受邀至台灣的政府部門討論服貿協議」』他是因其他事到臺灣,過程中曾談到服貿,他認為政府是對『各界對服貿提出的質疑』沒有審慎回應。

天下今天因此發布道歉聲明,表示向Christopher Hughes教授與讀者道歉。

2014/03/24補記:天下於道歉啟事加上向Christopher Hughes教授查證的結果,跟吳統雄先生所說雷同,但進一步說明當時只是課業諮詢,而且未獲悉被錄音(那用錄音整裡的英文逐字稿是怎麼一回事?):
Christopher Hughes教授已回信並授權本站今日刊出信函,其回函大意為:一,該文是林小姐以交換學生的身分,透過課業諮詢時間,而非以採訪的名義進行訪談,過程中也未獲悉被錄音;二、林文對服貿協議以「為其草率感到相當震驚」,說明Christopher Hughes教授的觀點,還算符合他對於服貿協議審查過程,缺乏透明性及正當性的疑問,但他不認為自己會使用「草率」及「震驚」這些字,林文在字詞選擇上可以更謹慎精準;三、他僅是基於學術中立的角度,與林孟潔提到照片放上網是否適當,而非覺得與馬總統合照非常為難,不應被視為不尊重或不喜歡馬總統;四、他對於英文逐字稿中提到駐英代表處部份,有進一步的說明;五、過去幾年,他確實對馬政府部份施政有些批判性想法,對於服貿協議透明性也還有疑問,他的文章跟書籍將能更完整呈現他的觀點。

Zonble大概和我一樣對當初天下文末這段說明有所質疑:「此文為作者擇重點摘要與側記觀察。作者表示,由於部份教授談話內容沒有錄音,作者是憑筆記與記憶進行翻譯,並且加上作者現場觀察掌握的語氣與氣氛,因此會出現部份中文內容找不到錄音整理的英文原文,而部份錄音整理的英文原文則沒有翻成中文。」當中的「作者是憑筆記與記憶進行翻譯,並且加上作者現場觀察掌握的語氣與氣氛」就有很大的人為操縱空間。天下本身引以為傲,但也被讀者質疑的特寫寫作,就是因為這種主觀且可能是無中生有的部分,讓人難以信任。傳統新聞學講究的是客觀的事實和證據,價值判斷留給讀者處理。價值觀先行的話,很容易出問題。這篇側記出的問題就在於把訪談放進採訪者的價值框框裡,甚至畫蛇添足,違反新聞倫理和新聞專業。

吳統雄先生說:「林孟潔女士是『獨立評論@天下』的【英國特派員】,是『天下雜誌群』中,有正式職銜的最高級新聞人員。(注:就全球新聞傳統中,「特派員」位階近於總編輯。)」以往各媒體的特派員是有經驗的新聞人員,但就我看到的資料中,林孟潔是「台大歷史系/政治系四年級 英國倫敦政經學院訪問學生」。我滿納悶講究學歷、資歷和英文能力的天下怎會找一個大學沒畢業的學生當特派員?

不看這篇被做過手腳的標題和導言,直接看內文,有些人說很客觀,但我不覺得。我很好奇Christopher Hughes過去對台灣和中國大陸的認識來自哪些刊物、他與哪些人來往過,因為他的論述明顯導向民進黨,而且有些內容跟我們理解的有很大出入。

Christopher Hughes說:「他們說南韓已經與大陸建立貿易協定,如果我們不趕快跟進的話,我們就會被孤立。我根本不覺得這種說法站得住腳,這完全只是種政治話術,而這是馬政府從開始簽訂 ECFA 開始最主要的說法之一。在 2008 年選舉期間,馬陣營的主要宣傳內容之一,也是南韓與大陸簽訂 FTA,所以南韓更容易進入大陸市場,所以我們就會在東南亞一隅孤立。我真的不覺得這裡頭哪裡有什麼經濟考量,就只是政治話術。這種說法讓注意力從真正的問題上轉移開來,而真正的問題是台灣自己—國內事務、製造生產與研發。同時金融業也沒有被好好改善。

我想,如果你好好看待這些問題,台灣已經有很多優勢。這邊所說是相對中國來說經濟上的優勢。我們回頭看…其實現況不是從國民黨執政開始的,從民進黨時期就開始。他們對中國大陸的經濟做了不少開放。這麼做很容易。我的意思是,這麼做總不可能錯吧?我猜,這樣就連我都有辦法開個賺錢公司了。所以就某方面來說,過去這麼做對台灣經濟還不錯,但是這麼做太容易了,而且造成台灣經濟過度依賴中國。於是有太少的力氣放在全球視野上,無論是歐盟或美國,所有的注意力除了放在中國上,還是中國。如此便造成了經濟上的依賴與畸形。」(此段及以下接用Zonble版譯文)

乍聽之下,台灣對中國大陸的開放政策是李登輝和陳水扁時期開始做的?Christopher Hughes是真不知道還是選擇性忽略李登輝和陳水扁時期的經濟鎖國策略?李登輝的「戒急用忍」、陳水扁的「南向」政策和「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等,都是鼓勵台商不要前往中國大陸投資,改去中南美或東南亞等地發展,浪費運費和時間。就在這個時期,南韓的發展遠遠超過台灣,變成台灣到現在追都追不上的超級對手。

之後他又說:「如果兩岸關係改善,台灣也會有更多的國際空間,這就是李登輝在 90 年代時的策略。至於陳水扁也是,但無論陳水扁做什麼,北京都不會信任他。陳水扁也嘗試改善兩岸關係,但北京就是不信任。....(中略)....在李登輝與陳水扁時期,他們嘗試建立民主與憲政改革,改變教育體系。建立堅實的台灣民主與自我認同,是非常好的策略。但馬英九做了什麼呢?他又修改了教科書裡的事實,說你們全都還是中國人!憲政改革?他有什麼策略?就只會說「如果我們對中國好,中國就會對我們好」。這根本就談不上是策略。他想要只處理實務問題、經濟問題,但我們把所有的政治問題留到未來。如果你想這麼做,你就需要一套平衡的策略。

我忍不住想再問一次Christopher Hughes:「你這些理解的消息來源為何?」李登輝和陳水扁的鎖國怎有改善兩岸關係?哪裡有更多的國際空間?陳水扁時期的邦交國數從29個減少到24個,中國大陸不時文攻武嚇。而且李登輝、陳水扁時期的教改,把教育體制種下今日要面對的大學生素質下降、大學減招、許多學校面臨招不到學生等的惡果,改教科書更不是馬英九時期開始的,李登輝陳水扁時期就開始了。

他又說:「相較國家安全,貿易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你們也需要健全運作的政治體系,過去三十年來,台灣的民主化並沒有完成,台灣的憲法還是一團亂。雖然台灣人民可以自由投票,但因為政黨財務的關係,選舉並不公平,國民黨有充裕的黨產,但民進黨沒有。在這一塊的最後一輪政治改革的結果讓人十分不滿—民進黨幾乎不可能贏得選舉。」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之亂,始作俑者不就是李登輝嗎?中華民國的憲法在他任內改成怪怪的雙首長制,今天大家叫憲政體制有問題時,不要忘記是誰造成的。

選舉輸贏究竟跟黨產有甚麼關係?我不解。就算有買票,那應該也是候選人自行掏腰包,而不是政黨大規模買票。而且這年代要買票,談何容宜?民進黨顯然不相信選輸是因為他們的候選人和訴求無法說服大眾,而歸罪於黨產上。那他們怎麼解釋2000和2004年的選舉結果?難道是使詐和做假造成的?那時民進黨的黨產依舊比不上國民黨啊。

民進黨號稱没黨產,但民進黨沒那麼窮,新新聞第926期【民進黨產破四億】就提到:「民進黨靠著目前價值一億四千多萬的地方黨部,和銀行兩億七千多萬的存款,林林總總加一加黨產約四億,比起二○○○年公布的兩億兩千多萬黨產,四年來約增加了一億九千餘萬。民進黨的黨產與國民黨相比自然是小巫見大巫,不過四年可以增加將近兩億黨產,民進黨除了很會選舉,理財能力也還不錯。」這篇是2004年的統計,我們不知道四年後是否更多,更別提陳水扁執政八年,換黨執政的結果,讓人民感覺是換一批人發財,所以陳水扁有海外七億,蘇嘉全有豪華農舍。

偶然間查到青蘋果日報的一篇好笑蘋論,提到:「民進黨沒有黨產,無法地毯式買票,先前民調時討厭藍而支持綠的選民,在拿到國民黨的好處並受到鄉親遊說之後,改變初衷是常見之事。這是我們多次力陳黨產對民主機制有嚴重戕害的原因,遊戲規則對所有在野黨太不公平了。 」以前青蘋果日報還號稱自己是中立的,現在很明顯變成豬油時報第二了。這篇的選舉與黨產關係和Christopher Hughes的說法像是同一個來源的,讓我不由得懷疑Christopher Hughes是民進黨的海外友人。

後來我在兩個與民進黨有關的網頁看到Christopher Hughes的名字,分別是:「蔡英文:民進黨將更積極與北京對話」和「致馬總統的公開信」。這下我相信林孟潔選擇去採訪Christopher Hughes不是沒有原因的,她應該事前就知道Christopher Hughes的立場。但我不清楚是她的經歷不夠,認識尚淺,或是其他原因,很多應該進一步詢問的部分,她都沒有問,所以這篇訪談其實架構鬆散又談得很淺。

靠著「我不是台灣人,你比我更了解台灣」這兩句話,最後我其實還想問Christopher Hughes,2011年那篇"Open letter to Ma Ying-jeou's KMT government"是他在甚麼情況下簽的?既然他知道自己不是台灣人,不比台灣人了解台灣,怎會想要以一封公開信去干預他國內政?而且這封信發表的地方很可疑(自由時報及Taipei Times),難道他會情願被當作他國在野黨的專屬學者?Everything is politics. 我相信Christopher Hughes很清楚這點。


由 Debby 發表於 March 23, 2014 02:51 PM
迴響
發表迴響










請依上圖輸入檢核碼:
記住我的資訊?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