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0, 2014

還好我不只生一個

在臉書上意外地看到T父親過世的消息,非常震驚。我和T大概七八年沒見了,去年夏天結束旅程回來時,在臉書看到她帶小孩到洛杉磯和先生相聚,於是約了一起出去。當時她母親同行,全家頗為和樂。閒聊中她提到她父親雖有心臟病,但身體還不錯。沒想到大半年後,她父親居然過世了。她私下跟我感傷地提到,此時最能體會人生無常。由於她是獨生女,先生在洛杉磯工作,一時間還沒趕回,而母親十分哀痛,再加上有一個六歲小孩,她強忍悲傷一個人打理父親的喪事,雖請了禮儀公司幫忙,但許多細節還是要親自打理。說真的,我滿擔心她突然累垮,她跟我兩次傳訊的時間只差了六小時,想來睡眠不多。

這時不免想到某人,又想到小孩。某人也是獨生子,公婆有甚麼事都只有我們而已。以前我本來只想生一個就夠了,某人多次力陳只生一個的壞處。婆婆和她的弟弟妹妹全都只生一個小孩,此外我也認識好些獨生子女,多多少少能感覺做為獨生子女的難處。

算是意外吧,我在成為高齡產婦前生了小P,雖然有過最疲憊的二次育嬰階段,不過現在滿慶幸我生了兩個。現在他們可以一起成長,彼此做伴,雖然難免有爭執糾紛,但是快樂的時候很多。而且以後我們老了,甚至走了,他們不會覺得那麼辛苦。死亡是對人衝擊很大的事情,很多時候,即便只是我們不熟的人過世,都可以讓我們情緒低落好些天,更別說是關係緊密的親人,甚至需要打理一切的直系血親。有兄弟姊妹的好處是,在最傷心難過的時候,他們會有彼此,不是孤軍奮戰。不管是實質上的工作分攤,或著精神上的情緒分享,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強,有手足就有依靠。在那種時候,手足比配偶重要,因為彼此共享對父母的感情和記憶,這種從出生就開始一起建立的感情是很難和成年後才相識相戀的配偶言述的。配偶在那種時候,恐怕只能傾聽,而難以認同理解。

其實生兩個小孩,對父母也比較健康。只生一個小孩的父母通常很黏小孩,有些會到緊迫盯人的地步,這讓小孩的壓力很大。有兩個小孩輪流分擔父母焦點的壓力,總比一個小孩接受父母的全部關注好。父母和小孩彼此都需要點空間,太緊密的關係是很折磨人的。某人就曾提到,他在小學六年級時有回因比賽緣故在外過夜,沒想到他爸媽晚上突然出現在旅館,讓他很不高興,而他媽看到他的反應,更為火大。我從沒這種經驗,如果我碰到這種狀況在外過夜,我爸媽絕不會跟著去找我,因為他們還要在家照顧我弟。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生活經驗差很多。

也許女兒比較樂意讓父母一直在身旁,但成長中總有些階段,小孩需要面對自己的人生。在親子關係最緊張的青春期,一個小孩要承受父母的百分之百的關照,很容易窒息。在小孩多的年代,那些當父母的常對最叛逆的說:「我不會指望你了!」也許這不全是真的,但當他們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兄弟姊妹身上時,被指責最多的小孩起碼因此可以喘口氣,重新評估和調整自己的生活。

結婚後,父母和獨生子女緊密的關係可能對小孩的新家庭加入許多壓力。兒子通常不喜歡父母那麼黏,也許因此造成親子的衝突;如果接受父母這種黏人法,變成媽寶的話,配偶通常會受不了。我認識幾個獨生女的家庭,她們的父母如果不是跟她們住在一起,就是住得很近。有些人的夫家不免埋怨,娘家過於強勢,兩邊關係不甚融洽。這讓人想到雙人床上其實躺的不只是兩個人,而是六個人:夫妻和她們各自的父母。這六個人關係不好,這張床也就很難睡了。

某人的中國大陸同事裡,有對獨生子女夫婦的兩個女兒跟我們家兩個兒子的年紀相仿。她們的小女兒快生的時候,那位太太就打算好了:「以後有空就去大女兒家住,如果大女兒惹我們生氣了,就去小女兒家住。」她們夫妻都上班,雙方父母以輪流來半年的方式,陸陸續續照顧她們六七年,直到近年因為男方家的父母年紀大了,身體變差了,才變成都是女方家長照顧。照那位太太的說法,她的父母,乃至於女兒,都是照顧她的角色,可能有些獨生女就是習慣被照顧吧,不過好在她有兩個女兒,她們可以分攤這種照顧責任。

說到照顧責任,這也是大難題。以前上某女權學者的社會學時,當時不婚的老師在課堂上說:「憑甚麼媳婦要照顧公婆,而不是兒子照顧自己的父母?」老師後來結婚了,而且是當時的大新聞,因為他們兩人都是新聞人物。如果可以,我現在真想問她:「妳對媳婦照顧公婆的想法還跟當年一樣嗎?」跟女權無關,我爺爺奶奶生病的時候,都是我爸和叔叔輪流照顧,我媽和嬸嬸都在家照顧小孩。但是像某人是獨生子,沒有兄弟姊妹可以輪流,那就只有我和他了,到時小孩怎麼辦,還真是問題,因為也沒別的親戚了。這問題以後我們自己想辦法解決。至於到我們老的時候,我想我幫他們解決掉一小部分的壓力了,因為他們有兩兄弟,到時他們可以好好商量。

總之,真的對小孩好就是不要讓他當獨生子/女。


由 Debby 發表於 March 20, 2014 09:12 PM
迴響
發表迴響










請依上圖輸入檢核碼:
記住我的資訊?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