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16, 2009

革命小子的發展問題

疊積木小J每次去小兒科診所做檢查時,護士都會給我們一張單子,那上面列了許多有關發展的問題,我們要填有或沒有。第一次檢查是兩個月大,然後是四個月大、六個月大、九個月大、一歲等。前兩次的檢查,我們只能在很少的問題上勾選「有」,因為小J的發展還沒到其他題目所說的程度。

這些題目跟我們有沒有教,沒有任何關係。因為嬰兒的發展不是家長在旁邊揠苗就能助長的。但是在六個月大的檢查時,居然出現一題跟我們有點關係的題目。那題問的是:「會不會玩pat-a-cake?」我們兩個看了都一頭霧水,什麼是pat-a-cake?我知道小J的爺爺奶奶送的那隻會說話的玩具狗,會講的一段話就是pat-a-cake:
Pat-a-cake, pat-a-cake, baker's man.
Bake me a cake as fast as you can;
Pat it and roll it and mark it with "B",
Put it in the oven for baby and me.

可是pat-a-cake怎麼玩?

等到加拿大朋友來看我們時,我趕緊問她。她聽了便很訝異,這種嬰兒發展問題也跟文化有關?因為不同文化的人,會玩不同的遊戲。亞洲來的我們,小時候不見得會玩這種遊戲。

我跟加拿大朋友學了之後,再教小J。他會拍手,但是對這個遊戲不特別感興趣,配合度不佳。

等到九個月大時,又出現一題跟我們教不教有關的發展問題。這題是:認不認得三個身體部位?我們當時不知道可以教這個了,從沒教過,小J自然不知道。

於是,做完檢查後,我們趕緊開始教他認識幾個重要的部位。每次換尿布,就要他指我們說的部位。他還不會講話,但是會一邊啊啊啊,一邊指給我們看。沒多久,小J就會了。只是,他老是把胸部當肚子。

疊積木的成果到了一歲檢查,再度出現讓我們發楞的問題。這次是:「會不會疊兩個積木?」我難免有點困惑,美國的小孩難道在這年齡非有積木不可?如果沒有,怎麼知道可以疊積木?而且這還涉及有沒有人示範的問題,這真的能算一般的「發展」問題嗎?質疑歸質疑,回家之後,我找出某人部屬送的一種軟塑膠方塊,開始教小J疊積木。

剛開始不太順利,因為我每次示範給他看,他就興致勃勃地衝過來把方塊打落一地。他自己疊方塊的時候也是。好不容易疊了兩三個了,雖然一開始都是歪歪扭扭地疊上去,很容易倒,但他更常在積木自己倒下來前,先把那些積木打倒在地。

我看了不禁感嘆地跟某人說:「建設是很困難的,因為必須一步一步穩紮穩打,而且一開始要試好幾次,才會找到正確的方向。建設之初的效果不大,所以要很有耐心。但是革命就很明顯,什麼都破壞掉了。有時革命只是少數人一時的衝動,轉眼間一切都化為烏有了。」某人要我買件有格瓦拉頭像的上衣給我們家的「革命小子」,然後拍他打倒積木的相片。我當然沒買,因為我知道他是暗諷很多喜歡穿格瓦拉衣服,或者動不動把革命掛在嘴上的革命男女,其實並不真的是想為人類謀福祉。

我看小J老是亂打一通,大感洩氣,於是後來就很少在他面前疊了。不過小J自己開始學著玩,慢慢抓到訣竅,越堆越高。不到兩歲時,他曾有過最高疊九個方塊的紀錄。但是,就在我忙著找相機的時候,他又把方塊通通打掉了。他的革命衝動真是難以阻擋。。。

小J後來也對積木也興趣。樂高太小了,他不是很會玩。他玩的是公主外婆借他的
Mega blocks。他常在我忙著做飯時,自己把那個裝Mega Blocks的箱子拖出來,然後坐在地上疊。這種積木就比單純的疊方塊容易多了。因為疊方塊必須輕輕地放上去,而且上面那塊最好完全地對準下面那一塊,這樣才穩,才能越疊越高。但是Mega Blocks和樂高都是可以組合在一起的,只要壓緊,就可以把很多塊疊在一起。

他現在也會玩按照大小來疊的疊疊杯,可以自己疊八個。

在我的鼓勵和讚美之下,小J現在疊完積木,聽了我的讚美,都會直接跟我說:「拍照!」我不想拍的時候,他都要強迫我拍(淚)。

在兩歲的檢查時,醫生一進來,就看到小J疊了五個積木,覺得他不錯。不過,根據高麗芷《感覺統合全冊》的說法,兩歲應該疊到九個。小J能疊到九個的次數其實很少。這套書是上回我們回台灣時買的。因為每次都在毫無心理準備的狀態下,在小兒科醫生那看到一些我無法回答的發展問題,乾脆買一套書來看。

不過,《感覺統合全冊》跟我們小兒科醫生的發展測驗,還是有些差異。而且前者似乎標準很高,小J很多項都發展落後。例如,他到一歲多才會用手指指東西,《感覺統合全冊》卻說六個月大的嬰兒應該就會了。算了,我安慰自己,小J三十六週就出生,比起那些四十週或四十二週出生的寶寶,他不但比人家矮又輕,發展也不可能超過他們。就算是成人時,也不是所有人的每一種都一樣好。

如果用玩具來檢驗小J的發展,那小J恐怕也落後很多。他到快一歲半時,才會玩一些標示「十二個月大」的玩具。

我對這些是抱持懷疑的態度。因為那些窮困的人家不可能買很多玩具給小孩,難道那些小孩的各種能力通通發展落後?

小J當然也有一些發展是早於《感覺統合全冊》所說的發展指標。例如站著(而不是趴著)上下樓梯,感覺統合全書說是二十六個月大應該要會,但是小J不到兩歲就會了。我其實沒教他,是他自己練的。他沒事就在樓梯上練,去公園時,則在遊樂設施的梯子上練。他在這方面不算特別快,我看過比他小的男生比他還早就會站著上下樓梯。不過,那個弟弟也比小J早開始走路。

有一回,我們在某人同事家。某人的兩個同事各自有一個比小J小幾個月的女兒。她們都在意外中摔跤,但是落地時,自己很快就穩住身體,然後就站了起來。她們落地的反應比小J輕盈多了。我忍不住問她們的爸爸:「你們家是鋪地毯還是地板?」得到的答案都是地板。而我們家是地毯,小J怎麼摔都不會痛,所以他沒有發展特別的機制去減緩落地時的傷害。

我相信幼兒也有求生的本能,他們可能比我們想像地堅強。在不同環境長大的孩子,會有不同的發展機制,他們各項能力的發展速度因此有快有慢。我其實不喜歡美國這種發展量表,好似一到兩歲,大家都應該會說話,不會說話的就是發展落後。這也是我不想再找人來評估小J發展的原因。

更何況,對治療師來說,如果每個兒童都沒有發展問題,他們哪有工作機會?別忘了,在美國,治療師是高薪的工作。我相信在治療師眼裡,很少完全沒有發展問題的兒童。就像我媽說的,在中醫眼裡,沒有健康的人,通通多多少少需要「調養」。

這些是《慢的教育》會批評的題材。做為家長,有時真的不需要被那些追求快速發展的說法刺激到自己慌了手腳。看看相關的資料,知道自己的小孩其實不算差很多,終究會跟上,持續觀察,應該就夠了吧。

相關:
硬頸其實是種病


由 Debby 發表於 August 16, 2009 11:08 PM
迴響
發表迴響










請依上圖輸入檢核碼:
記住我的資訊?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