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2, 2022

Omicron大流行後對疫苗與反疫苗的觀察

去年底接到在美東的加拿大夫婦朋友的明信片,上頭簡略寫了他們一家一年的大事,其一就是他們夫妻在春天打了疫苗。這樣說來,我們家在2021年的大事之一,應該也是打完疫苗了。我們等了那麼久,十一歲的小P終於在十二月的時候完成兩劑疫苗的施打。之前看到一堆家長說要先觀望,不過小P基本上是這族群裡年紀最大的,再拖下去,等他十二歲就要打三倍的劑量了,而且現在上學就是風險,所以我們就不必等了。

他打完的反應,跟大部分5-11歲小孩一樣,幾乎談不上副作用,他連我們家其他三人有的打針處痠痛都沒有,而且打完疫苗隔天就上體育課,晚上去打網球,都沒事。照台灣網路上流行的說法,他們這些5-11歲小孩就是沒得到「年輕人認證」,所以他其實是老人?(大誤)

老實說,我經常看台灣的消息或資訊都有一種不知該說什麼的奇怪和納悶。台灣明明比美國和其他國家晚開始施打疫苗,其他國家有打疫苗副作用的研究和數據,但台灣自己產生一個「年輕人認證」的說法。

根據美國CDC的輝瑞疫苗反應統計,他們把18歲以上的疫苗分成18-55和55歲以上兩組做統計,前者有88.7%,後者有79.7%回報了至少一處的局部反應。注射處疼痛是最常見的。打了第一劑之後,較年輕的18-55歲族群比55歲以上有較頻繁的疼痛(83.1% vs 71.1%),打了第二劑之後,較年輕族群反應疼痛的比例仍稍高(77.8% vs 66.1%)。所以不是打了疫苗會痛就是年輕族群,這顯然有邏輯錯誤,也是事實錯誤。年紀大的人打了疫苗也會痛,也有副作用。如果想確定身體處於年輕健康的狀態,應該去驗血、驗骨質、膽固醇等數值才對,而不是用打疫苗的反應來判斷。

至於莫德納,顯然副作用比輝瑞的強,不過它所產生的抗體也比較高,65歲以上族群的副作用稍小於18-64歲,所以我覺得50歲以下的人打輝瑞比較好。50歲以上要是染疫就比較嚴重,他們需要多點抗體。要是有長者跟我說他們打了莫德納,我都會說那是最好的選擇。

因為以前會注意自然療法,所以這陣子看了很多反疫苗的言論。反疫苗的人都會選擇對他們有利的說法,例如說認識打疫苗的人還是得了。我看了本縣的統計,在Omicron流行期間,突破性感染率的確提升,但只打一劑或完全沒打疫苗的人感染數是好幾倍,且變成重症的機率更高。如果疫苗完全沒效的話,不管有沒打疫苗,染疫的機率會相同,就不是目前的結果,而且我們早就知道疫苗的作用是預防重症,而不是保證不得,反疫苗的人顯然就故意略過這點。同時,沒打疫苗、感染新冠後產生的自然抗體,比疫苗更沒保障。小P上學後就得知,他一個之前兩度感染新冠病毒的同學的弟弟,去年七月已經得過Delta,去年底又得了Omicron,根本不到半年。小P同學的爸媽因為離婚,他和弟弟分別在爸爸和媽媽家一週各住幾天,然後交換。這次他們反應得早,大概是有經驗,一有症狀就去測,發現確診後,他同學就繼續待在媽媽家。他們因為之前得過,所以疫苗安排得比較晚,沒想到還沒打疫苗,弟弟就三度染疫了。顯然每次都是爸爸吃喝玩樂活動太多,覺得打了疫苗就可以像往常一樣,所以反覆導致家人染疫。

其他先得Delta,再得Omicron的例子並不難找。The Slate雜誌最近就登了一篇27歲的愛爾蘭博士生在兩個月間得Delta和Omicron的故事。英國衛報最近有篇文章討論反覆感染新冠,在那則新聞的臉書討論串裡,好些人都說他們得了兩次。BBC後來報導,最近得Omicron的人裏,有2/3之前已經感染過新冠病毒。衛報還報導過一個護理學生染疫四次的案例。可見自然抗體並不保險,尤其是Omicron可以反覆感染

我看到有反疫苗的人想要靠得Omicron來得到抗體。57歲的捷克歌手Hana Horka就是最近最讓人注目的例子之一,因為她死於號稱症狀相對輕的Omicron。而她的先生和兒子都打了疫苗,所以她兒子在她死後憤怒地指控當地的反疫苗團體,讓他媽媽相信外人,而做了錯的選擇。

雖然Omicron的症狀比前面的原種和Delta輕,但一來,感染之後不保證不再感染任何新冠病毒,現在專家都在研究是否Omicron會反覆感染,二來,它還是可能導致可怕的長期新冠症狀,最慘的應該是腦霧(brain fog)。衛報之前就刊登一篇文章,提到一個一開始是無症狀,之後產生為期13個月的長期新冠症狀,後來受不了就自殺的案例。這不是我看過唯一一個因為長期新冠症狀而自殺的案例,我這一年多來已經瞄過好幾次不同的苦於長期新冠症狀故事,實在滿令人難過,經常都沒法看完。看了這種故事,再看到反疫苗的人說要主動感染Omicron以獲得抗體,就會覺得他們沒染疫,但是腦子也不是很清楚。

我們的確不知道疫苗的長期副作用,然而,染疫後對身體的影響,我們現在仍無法得到全貌,光是目前已知的新冠病毒會造成腦霧和心血管疾病等問題,就不能小覷。反疫苗論者的作法和言論非但沒有幫助大眾早點走出疫情,有時更是拖垮醫療體系。我們這些打疫苗的人,並非放棄提升自己的免疫力。當我用英文搜尋如何提升免疫力,第一筆是哈佛醫學院的網頁,上面列了九點可行之道,第九點就是「施打當前推薦的疫苗。」打疫苗就是提升免疫力的一種方式,幫助我們的身體對抗這陌生的病毒。

由 Debby 發表於 02:10 AM | 迴響 (0)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