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30, 2023

終於配了老花眼鏡

過了四十歲之後,每年去看眼科醫生,除了近視度數,醫生還會檢查我的老花度數,然後開個單子讓我去配老花眼鏡。前幾年根本沒理會,但是最近覺得非配老花眼鏡不可了,不過去看個展覽,看了大的畫面,字就看不到,非得把近視眼鏡摘掉湊近看。一路就把眼鏡戴上又摘下,好折騰!

所以到了年度檢查的時候,就跟醫生討論這狀況。她說,只要配個多焦的近視眼鏡就行了。展覽說明通常是我們視線的高度,應該看得到。

我本來有多焦的近視眼鏡,上次回台灣的時候配的。但是四年多沒回台灣,眼鏡的一個鼻墊片的金屬部分整個掉了,旁邊有個小螺絲也不知道掉到哪去。以前也曾隔了四年半才回台灣,但那次的眼鏡撐到回台灣都沒事,難道日本鏡框近年品質下降?沒眼鏡什麼事都做不了,只好去Costco配一副。這裡小尺寸的鈦合金鏡框選擇不多,我只能暫時配一副應急,也就沒加多焦了。

不過,多焦眼鏡恐怕也不能完全解決問題。某人一個大學同學前陣子從東岸到加州玩,他們幾個在南加州的同學便開了一次同學會。點菜的時候,幾位男性都把眼鏡往下推到鼻樑中間,用肉眼從眼鏡上方看菜單。從東岸飛來的女同學便說他們那樣看起來好醜好奇怪,像老先生。他們幾個無奈地說,因為看不到啊,雖然通通都戴多焦眼鏡。

唉,人生到了這年紀,身體的各種狀況都讓人不得不服老。二十幾歲的時候看書店的閱讀統計,注意到三四十歲的人主要看健康類書籍,不免覺得悲涼,不能理解為何人的平均年紀是八十多歲,但活不到一半的時候,就開始覺得身體有問題了。然而,這幾年真感覺健康走下坡路,現在洗碗都在聽News 98的「名醫On Call」或中廣的「聽醫生的話」節目Podcast,然後從call in者的聲音,注意到有聽友跟我一樣,兩個節目都聽。

十八世紀的歐洲人平均壽命就不到四十歲,那不算太差的,因為差不多時期的美國黑人、原住民、中國人等大概是三十歲上下。所以四十幾歲在自然的狀態下,沒有公衛和醫藥等條件特別提升人類生存狀況的話,大概是人類壽命的極限,以前人說「半百老人」也不假,那時都差不多進棺材了。因此想到,戲劇裡有些細節恐怕是錯的,《紅樓夢》裡的賈母,大概是五十多歲上下,不至於頭髮全白了,因為那時的人十幾歲就結婚生小孩,有些人可能三十幾歲就當祖父母了。《楊家將》裡的佘太君也是,近年的戲劇裡都把她們演得太老了。而幾千年前號稱活到八百歲的彭祖,說不定是活到八十多歲。那時的編年長度不見得跟現在一樣,而當時的人平均壽命更短,他如果活到八十歲,也許是別人好幾輩子的長度,說不定他連玄孫和來孫都有了,而現在的人連曾孫都很難有了。

回頭想想,「美國女孩」演的是我輩的真實狀況。媽媽身體出問題,很多事管不到或沒辦法管,偏偏小孩在青春期有自己的主張,家庭狀況多,讓人特別心力交瘁,得憂鬱症也不是什麼意外。撐著不看病、撐著不開刀,或甚至撐著不死,都有可能。

老化是個嚴肅的課題,伴隨而來的健康問題,真讓人覺得人生是往下坡路走的,而且是單行道。

由 Debby 發表於 September 30, 2023 01:26 AM
迴響
發表迴響










請依上圖輸入檢核碼:
記住我的資訊?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