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30, 2021

園藝網紅教你逆天寵花無限

自從開始愛上園藝活動後,YouTube和圖書館的各種園藝書都是我最佳的知識來源。我傾向看英文資料,而不是中文資料。因為中文資料經常不是根據加州的氣候條件來考量的,而一個地方的氣候、土壤等條件,是我們在選購和種植前要先知道的。就算有在北美的人寫的中文資料,往往是翻譯而來,來源卻未被標註,就算翻錯也無從查核,所以還是看英文的資料比較保險,而且美國有那麼多園藝專家、長期的業餘種植者,他們經常無私地在YouTube分享心得,讓人受用不盡。

奇怪的是,YouTuber幾個月前居然對我放送一堆簡體中文的園藝短片。就算我要看中文的,應該是正體中文的才對,因為我只會輸入正體字,YouTube怎麼會推薦簡體字的短片給我?

基於好奇,我點了一個有幾萬訂閱者的洛杉磯中國大陸新移民網紅的頻道來看。那個網紅很喜歡說「花園三寶」:玫瑰、繡球和鐵線蓮。我看過那麼多園藝資料,從沒聽過這種說法,而且覺得這種說法似乎不美式,也不專業。光是繡球花,專門的討論文章和書籍資料都會標示出不同品種的耐寒區,以及陽光需求,並不是全美都能種植的。花園三寶到底在哪些地方、在什麼條件下可以成立?都沒說。美國本土從USDA Zone 3到Zone 10,有一年下雪半年的地方,也有不下雪的地方;有雨林、沼澤,也有沙漠、半沙漠;有平原,也有高山。這種單一的標準怎麼可能舉世通用?後來用中文一查,出現好多頁的簡體中文結果,看半天也沒找到來源,同樣沒有說明在何等條件下成立。我就納悶了,難道從東北長白山、河西走廊、長江流域、珠江三角洲到青康藏高原,都能種同樣的中大型開花植物?花園三寶跟東北三寶一樣,顯然都是中國大陸的說法。

說實在,我看到那麼多人因為這個說法,要一味追逐這三種植物,彷彿收集園藝界最高標章般,我就渾身不舒服。我天生反骨,看到單一標準就想反其道而行,最討厭跟別人做一樣的事,不明白這世界那麼大,植物那麼多,為何要畫地自限?而且每個人的環境不同,為何要追求不適合自己環境的植物?如果在英文的園藝社群問大家最喜歡的三種植物,應該會得到非常多不同的答案。

從這一點,其實就可以判斷出那個網紅的園藝涉獵深度。不過太多人留言說網紅教他們的東西很有用,所以我又多看幾集,然後發現那個網紅有澆水強迫症。他每天都要幫玫瑰花澆水,最多一天澆到三次,盛夏澆三次,第二次是正午。然而,加州2021年有嚴重乾旱,年初的雨季幾乎沒下雨,所以規定大家的噴水系統一週只能開兩次,每次10分鐘,而且要在太陽出來前,以避免蒸發,禁止中午澆水。那個網紅一週就用了至少超標10.5倍的水。一般植物在盛夏不施肥,因為一旦施肥,就需要大量澆水,否則植物很容易死掉。因為他拼命澆水,所以他跟粉絲說盛夏施肥沒問題。不只室外植物,室內植物他一樣每天澆水。問題是,很多室內植物容易死掉的原因,就是被澆死的。他去別人家看了別人的玫瑰,就說別人澆水不夠。我看看他的訂閱量,心想只要有幾百人在加州,加州的乾旱就無望。所以我就再也不看那個頻道了。

沒想到,夏天時我們隔壁的鄰居在他們右鄰把草坪移除後,也把草坪移除了,改種玫瑰花,只有玫瑰花。隔壁的上海先生從此每天傍晚就拿著水管對著玫瑰澆水,他太太似乎負責早上澆水。有次在熱浪來時,我居然看到隔壁太太拿著小冰桶對著玫瑰根部倒冰塊!這真是太誇張了,我家的玫瑰這十幾年來,從沒在熱浪時掛掉過,即使我沒特別補水。網紅和他的粉絲不知道的是,玫瑰在超過華氏90度以上時,可能會進入休眠狀態,不開花也不成長,甚至掉葉子,這時做什麼都沒有用,澆太多水只是導致玫瑰爛根,因為不會吸收。至於冰塊,我只知道南加州有人種芍藥(Peony)會在冬天時試著用冰塊蓋在根部,因為南加州的氣候實在不適合芍藥,一旦低溫的時數不夠,它就不開花。有沒有效就不得而知了。

十一月某天傍晚看到隔壁先生拿著水管澆玫瑰時,忍不住跟他一聊。他說南加州就是種玫瑰最好。我小心翼翼地提醒他,入秋了,其實玫瑰不需要那麼多水。不過他顯然一笑置之,依舊每天澆,到十二月入冬了,還是這樣澆。前些時候多雨,雨一停兩天,明明土還很濕,他又開始每天澆,水都流到我家院子地上了,實在很浪費。顯然因為我家玫瑰因為乾旱,我不常澆水也不施肥,難有幾朵花,跟網紅家的不能比,所以說話沒分量。然後我就懷疑,搞不好之前他們大量看中國大陸來的網紅的各種YouTube玫瑰短片,因為ip相近,所以YouTube就推薦給我相同的東西。

隔壁的上海先生太太都在美國公司上班,明明就看得懂英文。如果他們用英文查,就會知道過度澆水會導致淺根系,即使他每次澆那麼多水,也不會讓根系往下深入土壤,因為沒有必要。玫瑰花一口渴,他們就忙不迭立刻補水,這樣根哪有往下找水的必要?根本就是把玫瑰當巨嬰般侍候。而且從事園藝,不但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同樣需要觀察環境和植物的需要,而不是拿一套標準就不管三七二十一。

這道理跟那個掛大餅在懶人脖子上的故事一樣。以下摘自漢聲版中國童話「烙餅師父和懶妻」:
「餅師連夜和麵發麵,又擀又烙,終於做成了一個二十斤重的大團餅,他把這個餅一套就套在蘭花的脖子上,餅師鬆了一口氣,附在蘭花的耳邊說:『這張餅夠你吃十天了,你可千萬不能餓著,我馬上就回來喔!』

餅師看看娘沒事了,又匆匆忙忙趕回家。到家一看,他的心肝寶貝蘭花居然死掉了。原來她只啃完嘴邊的餅,就懶得伸手把脖子後的圈餅再轉一轉,就這樣餓死啦。」

不過這個掛大餅故事可能過時了,「中國大陸第一懶人」楊鎖的故事應該更符合他們寵溺無限的精神。楊鎖因為父母溺愛,到上學的年紀,吃飯仍要父母餵,上學不肯自己走,靠爸爸背他到校門口。他的雙親在他十幾歲時就過世,依舊懶的楊鎖靠乞討維生,23歲就餓死了。

這個故事對我來說匪夷所思,想問的問題很多。例如,到底他的父母做了什麼事,讓他放棄用自己的手腳的本能?不只他跟社會脫節,他父母的行為同樣跟社會脫節,他們為何能不顧周遭異樣的眼光這樣我行我素?

這絕不是單一個例,因為「東方神童」魏永康的故事也有類似的地方。魏永康17歲就進中科院念碩士班,但由於生活自理能力太差,沒有完成學業,因為他媽媽從小就幫他打理好生活一切,只要求他把書讀好,到高中還餵他吃飯。

這些故事讓我看了膽戰心驚,對於這些逆天的寵溺行為,只有害怕。我們移民到美國,如果還用原本在亞洲的思維來行事,我想是行不通的,不管是養花還是養小孩。

由 Debby 發表於 December 30, 2021 01:29 AM
迴響
發表迴響










請依上圖輸入檢核碼:
記住我的資訊?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