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雷根圖書館校外教學時,新加坡同學和中國大陸同學在韓國同學面前一直講國語(Mandarin),我提醒她們,韓國同學聽不懂。新加坡同學說韓國同學聽得懂,還問她對不對。韓國同學露出不置可否的表情。
韓國同學有時會用英文回我臉書上用中文寫的貼文。某人看到就覺得很奇怪,我說她應該是用翻譯年糕去看的,因為她用韓文貼文時,我也會用翻譯年糕看一下內容。不過,老實說,翻譯年糕的功力不怎樣,翻得怪怪的,我總是有看沒有懂。
沒想到,今早韓國同學居然用簡體中文傳了一條訊息給我。
我很驚訝地問她為何能打中文。她說她想跟我保持聯絡,於是裝了中文鍵盤。這表示她的確懂一些中文,程度到哪我就不確定了,因為我從沒聽過她講國語,我們在一起都是講英語的。我跟她說,她可以跟我用英文,可惜我完全不懂韓文,不然我偶爾也可以回她幾句韓文。
生活在美國這些年,深刻感受多懂一個語言,就是多開一個世界。尤其懂世界強勢語言時,可以得到的資訊和不同的觀念,簡直可以把人的思想翻新。不過,這也跟個人對新語言的態度有關。如果一個人覺得別的國家和文化沒什麼好學好理解的,這些東西吸引不了他的話,可能就沒什麼興趣深入理解其他語言和文化的精隨。學語言也可以很表面。
昨天校外教學結束前,老師提到我們可以申請當雷根圖書館的講解人員,受訓時間一般是半年,因為要學的東西很多。中國大陸同學說,可以用中文導覽嗎?老師點頭說,除了英語,其實也是有其他語言的需求。像法國來的人發現她會講一點法語後,就希望能跟她多講幾句,但她會得很有限。日本人也是。非英語系國家來的人在這裡碰到會講自己語言的人,都希望對方能多講點。不過,如果要在那當英語以外的導覽人員,兩種語言都要很溜才行,不然怎能把那麼一大套的英文資料整個轉化成另一種語言呢?
話說韓國人對語言學習的熱忱可能比台灣人高。在韓國餐廳工作的另一個韓國同學,之前除了橋樑課程,另外學了西班牙語,因為她工作的場合有很多西語裔客人,有很實際的需求。上學期碰到的韓國同學,曾跟著先生派駐在日本,然後才來美國。她念柏克萊加大大一的女兒會韓語、日語、英語和西班牙語。我今年認識的三個韓國人,沒有一個只懂韓語和英語。當初台灣和韓國同樣是亞洲四小龍,後來韓國把台灣甩得這麼遠,從語言學習上,就可以看出韓國人比台灣人有企圖心,他們有向外發展的決心和行動力。
衝著學習語言可以推遲或預防老人癡呆症這一點,我覺得任何人都不該太早放棄學習新語言這件事。能多早開始就多早開始,能學一點就是一點。就算學半天才有機會真正跟使用該語言的人講個一兩句,也是個刺激大腦的機會。等再過幾年,如果在英文使用上,比現在順暢許多的話,我也要去學西班牙語,或者再回頭去學法語。我相信在這學這兩種語言,成效應該會不錯。
由 Debby 發表於 December 21, 2018 10:56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