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課的人數不是三人,就是四人。美洲組完全消失,亞洲組也總是不齊,出席率最佳的是菲律賓同學。歐洲唯一代表最近都不在,後來聽寫作課老師說,阿爾巴尼亞同學取得代課老師資格,最近大概去代課了,看來離她的夢想越近,真是要恭喜她了。越來越少人的原因,大概是因為連閱讀課都越來越有壓力了,因為老師推著我們要有研究論文的進展,我們先寫了架構,最近又要交導言,明明那是最難寫的部分啊(咬筆桿)。所以當菲律賓同學問我們下期還要不要上時,韓國同學就搖頭了,他們上學期的期末報告比這學期的簡單多了,只要交簡報檔就好。
最近還是有些其他進度,包括帶到某些用字用詞的語意差異,這是我上這門課前最想上的部分。做為一個第二語言學習者,我們很難從字典上學習或認知這些差異,這是語言比較深層的部分。不過教科書只帶過比較簡單的部分,而大部分我本來就知道了。真想學學其他的。
然後講到玩文字遊戲。我立刻就想到我們家小J之前就跟他同學有很多這類的文字遊戲,有些在我看來,並不是很尊重別人,包括Yo mama jokes。例如他有次說他同學想到一個精彩的:Yo mama is so fat that she can't get in and out at in-n-out. 這是來自黑人的話素,前面一句總是嫌別人的媽媽太肥(網路上也有太醜\太笨的版本),然後自行變化後面那句。老師說,小孩到七八歲後,語言能力較好,就開始有能力玩這種文字遊戲。也許我們在第二語的學習上較弱,我覺得我缺乏這方面的能力。
之前老師有個哥斯大黎加來的學生A,現在擔任一個西語裔學英語的研討會負責人,在二月某堂課時,她來請我們去當她的會議主講群,她希望我們介紹自己的國家、如何學英文、講幾句自己的母語等。老師說,對他們來說,他們分不出我和韓國同學的差異。但我很想跟她說,其實我很多時候也不見得分得清楚其他東亞人是來自哪些國家,如果他們身上沒有帶著特定國家刻板印象的樣子,我也不知道。我們更分不出西語裔族群的差別,他們的國家數目更多。
之前我跟老師說,週末我可能需要去中文學校。而她的學生特別拜託要有一位中文主講者,所以她到處打電話找人,偏偏這個那個都跟她說要去中文學校或華協,所以她又問我一次。我說某人可以載小孩去上課,那天我目前沒事。老師一聽,眼睛一亮,很高興地跟我說,我救了她。但是她又說中文主講者要跟其他語言主講者分開在不同場。我忍不住問A到底要中文主講者做什麼,老師說她也不知道。好吧,那就再說了。老師說她也不希望我們花太多時間在這上面,所以我們在會議前要做好簡報,把我們要講的東西都列在簡報上,必須有英文和西文並列,這樣與會人士才看得懂。
她要我們參加這場研討會,是因為想要支持A。A希望西語裔族群能走出自己的生活圈,因為他們只跟西語裔來往,只在自己人開的商店買東西,很多人不太學英文,也因此常被自己的同胞欺騙。在美國越來越多西語裔的時候,老師認為我們應該幫助他們跨出他們的舒適圈,這算是一件好事。但我們想到要七點多就到會議所在地,然後待個一上午,面對群眾演講,就覺得好累。答應參加這個會議,我們也得走出我們的舒適圈,週末明明是適合睡懶覺的日子......
希望春假後能得到關於這場會議的確切訊息,不然我們會來不及準備。
由 Debby 發表於 March 31, 2018 10:46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