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個小孩都沒被分到他們心儀老師的班。他們喜歡年輕(貌美)點的老師,但他們的老師都是老太太。我本來有點擔心。忘了聽誰說,小孩要先喜歡他們的老師,學東西才學得快。到目前為止,似乎都還好。
上週是例行的老師家長會議週(conference week),老師會和每個學生家長各別談小孩開學一個多月來的學習狀況和整體問題。某人回來後告訴我,他很喜歡小J的老師。
往年這場合,小孩都不能跟著家長去。但小J很早就說他要去,因為老師在課堂說,五年級的學生年紀已經夠大了,希望他們屆時也能在場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
因為我們家有兩個小孩,所以兩個班的老師就把時間安排在一前一後。某人先去小P的班上,據說老師都講好話。老師注意到小P覺得目前教的數學太簡單了,別的小朋友都規規矩矩地做老師講的頁數時,他一下就做完,然後一直往前做。老師發現了,跟他說不能往前做,然後他就無聊了。所以老師想知道我們是否教他乘法。某人說我們沒教,大概是他哥教的。老師便說之後會給小P比較符合他程度的習題。
我後來聽到時,跟某人說,其實不是小J教的,是之前他上珠心算課時,學了一些。但他的最後一堂課是七月,之後就沒上了,他是自己看台灣帶回來的墊板上的乘法表背的。小J有時嫌他弟九九乘法背得慢,他以為自己一年級就背完了。實際上,他到二年級以後才背完的。我記得我小時候是三年級才背,所以我沒要他那麼早開始背乘法,當年是某人讓小J在二年級時背的。
說到二年級數學,小J那年還在我們的學區小學,二年級數學和一年級數學的差距感覺不大,依舊在做一位數和兩位數的加法。某人在開學兩三週後的家長之夜問老師:之後數學的難度會不會慢慢增加?那年小J的班有兩個老師,其中一個老師就不悅地回答不會。那個老師是我們最不喜歡的老師,也是把我氣到決定讓小J去抽現在學校的關鍵。轉學之後一比,現在的老師感覺比以前學校的老師有責任感多了。他們都會注意到學生的學習差異。
會談後的第二天,小P跟我說他可以升級到做乘法了,但他不要升級,因為他會喪失若干積分和若干寶物。我一聽就知道,這是說他們用來練習數學的電腦遊戲。我跟他說,如果開學不到兩個月,你就能拿到那麼多積分,那從現在到明年五六月,你可以累積到的積分會更多。而且明年之前遲早得升級,早點升級就早點開始累計,會有較長的時間可以累計之後的積分。他馬上就明白了,跟我說,媽媽,我明天就去升級。他說他們班就他跟另一個爸爸是土耳其裔的男生最快升級到做乘法。
最初我不知道,原來美國小學有在同一個班裏,依據小孩不同的程度,給予不同的習題的做法。小J第一年轉進來時,上海媽媽的小孩還沒轉進來,她跟我打聽這件事,說從另一個南京媽媽那聽來的。南京媽媽的小孩比小J低兩級,據說閱讀和數學都被分到最好的組,家長就覺得壓力很大。但我當時壓根就不知道他們有能力分組。後來去問越南媽媽,她也說有。既然小J都不知道,也不覺得有甚麼壓力,那我也就沒管,不想庸人自擾。他到幾個月後,才跟我說他的數學被分到最好的那一組,但他的閱讀只排到他們班第六。
小P去年轉進來後,很快就跟我說他的閱讀和數學都在最好的那一組。我聽了就很驚訝,原來一年級就開始分組。小P的閱讀在他們班排第三,比他厲害的是一個白人女生和一個印度男生。我覺得這已經很好了,因為我們家是講華語的,他學英文的起點比別人晚。然而,他跟哥哥不一樣,他進幼稚園大班時,同樣因為母語不是英文,所以考了英文能力檢定,檢定證明他的英文程度很好,不需要像哥哥那樣上ESL課程。雖然因為發音不清楚,他也上了發音矯正,不過一年學校就認定他可以不用上了,小J以前好像上了兩年。
幾個月前,臉書跳出一則我在六年前寫的動態。當時因為小P比哥哥還要晚才會走路,一般小孩在十到十七個半月間會走路,但他卻拖到十八個月才走,差點把我急死。我便在一次門診中請教醫生:老二不是通常發展比較快?
當時我是這麼寫的:「 醫生說她女兒十八個月大才會走路(如果我沒記錯,可能是不到三十週就緊急剖腹出生的早產兒),現在她念柏克萊加大。走路早晚跟智力發展沒關係。走路早是先發展運動神經,走路晚的小孩先發展語言。
小P九個月時,醫生就說他的肢體發展是男生的平均值,但是語言發展比較好(因為會發出各種音。不過嬰兒發展會變化,那時他發的一些音,例如爸爸媽媽,後來就不再講了),像女寶寶(語言發展較早)。」
所以從九個月大起,我們家兩個小孩就有發展差異,他們的語言和運動能力非常不同,這應是打從娘胎就有的差異,即使爸爸媽媽是一樣的。小P一年級下學期測的閱讀程度超過他哥二年級上學期的程度,最近做的閱讀能力檢定顯示,他已經超過他哥三年級的程度了,所以他期待著隨時追上他哥的閱讀能力。我並沒有特別針對他們的閱讀做甚麼,唯一做的,就是每週帶他們去圖書館一次。但是小P的運動神經真不行,他哥上兩期就過的游泳班,他上了八期才過,簡直天差地遠。
回到小J這邊,他現在的老師,也是隔壁高他一級的上海學姐的導師,同樣是我們社區一對高他兩級的四川雙胞胎學姐的導師。可能因為教過不少華人學生,這位來自烏拉圭的老太太老師,是唯一能正確念出我們姓氏的老師。
暑假的時候,隔壁的上海太太跟我閒聊時提到,她女兒在五年級時是她們班僅有的三名可以超前學六年級數學的學生之一,進中學前考過一個數學考試,所以六年級時可以繼續跳級上七年級數學。雖然小J數學也不差,他在同一老師班裏沒有此等待遇。他爹帶他去跟老師會談時,老師問他最喜歡哪科,他說科學。然後問他最不喜歡哪科,他說數學,因為很無聊。老師便問他,如果他覺得數學太簡單、太無聊的話,為什麼他的每次考試沒法拿到滿分呢?這真是一針見血的問題,因為他就是那種漫不經心的學生,經常犯粗心的錯,偏偏不愛檢查考卷。某人因為老師這段犀利的觀察,十分欣賞這位老師。
因為要讓他們提早準備明年的中學生活(本地小學只到五年級),所以五年級學生依據數學程度,分成三個班,每到數學課,他們就要換教室上課。小J被分到進階班,據說中級班人數最多,另有初級班,他們還有同學仍在上三年級的數學,所以程度差異很大。小J今天回來說,現在輪到今年新來的老師帶進階班,偏偏她一直教錯,於是他跟越南同學決定之後的習題都要做錯來抵制這個老師。我聽了就覺得頭痛,碰到這情形應該是去請教自己班的老師,而不是私下抵制老師吧。算了,這年紀小孩需要爸爸來管,等他爹回家時再讓他們去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