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19, 2008

回台刺激經濟報告——嬰幼兒用品

還沒回台灣,我就在美國透過網路買台灣的嬰兒用品了。因為要先解決小J的睡眠大事,得先找張床。為了要讓他睡哪,我們傷神許久。我媽問了幾個親戚,發現很少人買嬰兒床,台灣的小孩似乎都與父母同睡居多。我爸便說訓練小J跟我們一起睡。聽起來好像走回頭路啊!畢竟孩子大了,就該自己睡,哪有「訓練」跟父母同睡的道理?更何況,我們也不是沒試過。我們最近幾個月去洛杉磯公婆家,都試著讓小J跟我們一起睡午覺。但是每回小J都哭到驚天動地,讓婆婆衝進來把他抱走。再加上,I跟我說,她女兒在家睡嬰兒床,出去玩的時候跟他們一起睡,但是他們都睡不好,因為她女兒會轉來轉去、滾來滾去。

如此看來,嬰兒床是勢必得買的東西了。可是,我們只回台灣兩週,上哪買不貴又不差且安全的嬰兒床?

我於是像打破蟠龍花瓶的唐先生一樣,上了拍賣網站,只是,我沒去eBay,而去Yahoo!拍賣。運氣還可以,我很快就找到一張麗嬰房的嬰兒床。網路價要7999,但賣家只賣2800(含運費200),不過,只有附床墊,沒有七件組什麼的。賣家聲稱幾乎沒用,我們看了小床的狀況,的確滿新的。

我後來去「愛的世界」看了他們的小床,總覺得台灣的嬰兒床挺小的,有品牌的嬰兒床質料不見得很好,同時沒比美國便宜多少。我心裡覺得很納悶。因為小J的嬰兒床是從JCpenny.com買的,這家的小床都是Made in China,跟台灣的嬰兒床產地一樣。我卻沒在台灣看到類似JCpenny.com賣的嬰兒床。或許《Baby Bargins》真的說對了,Jcpenny賣的嬰兒床在美國應該是不貴且品質好的吧。美國的小床比台灣的小床也大許多,不管是長度或寬度。但是,台灣的小床往往有一邊可以把高度降下來,Jcpenny.com賣的都不行,他們用的木頭粗重許多,沒法做那種升降設計。所以自從我們把高度調到最低之後,每回把小J放到床上或安撫他、幫他加被子時,我的腰卡在欄杆上,常弄到疼痛不已。

有了床,其餘的東西呢?我曾想過把包在床欄的護圍(bumper)帶回台灣,但是那捲護圍太大,最後放棄。於是我只帶了床單、睡袋和小J心愛的毯子,不過這樣也差不多足夠了。

由於我們三個人都有位子,每個人可以有兩件行李,而我們大人都有背痛問題不能提重物,所以不想帶太重、太多東西。不過,我還是盡量把小J非用不可的東西都帶了,包括他的booster seat。

我本來打算回台灣再買一些必需品就好。然而,我查了一下,發現我們在美國買不過25美元的Fisher-Price Healthy Care Booster Seat,在台灣居然要一千七百多,便立刻決定扛回台灣。我們最後連紙尿片都扛了一箱(兩包)回台灣。因為小J平常用尿布,沒什麼機會用紙尿片,所以之前買的紙尿片再不用就會太小了。雖然那箱紙尿片沒用完,我仍覺得帶回去是對的,因為我後來到藥局一看,一小包就要八百多,怎麼算都比我們在美國買的價格貴很多。如果我們只帶一包,導致不夠用而得在台灣買,那還是不划算。

然而,我們仍需要採買一些東西,例如小J的杯子。由於杯子體積龐大,所以我只帶了兩種,共四個。其中有三個是可以疊在一起的吸管杯。一個是Nuby的吸管杯。

回到台灣的第二天,我就開始在萬芳醫院一帶的幾間藥局開始找吸管杯。可是,找來找去,這些藥局賣的杯子很少,多半是小J不用的鴨嘴杯。

後來,我終於在甜蜜家族景美店找到日本進口的吸管杯了。我拿起來一看,居然要三百多元!我的眼珠都快掉下來,超過十美金的杯子,這怎麼買得下去啊?好在,我後來找到一個美國Nuby的吸管杯,只要160元,接近美國的價格,就買這個了。我仍在那裡買了一、兩樣日本進口的東西,例如有套子的剪刀,用來剪食物,一支要480台幣。因為想到美國的剪刀也要10美元以上,而且我沒看到有套子的,所以這支比較買得下手。如果有「台版」的東西,有時價格會比日本貨便宜許多。例如,同樣是會轉彎的湯匙,日本貨就比台灣奇哥貴幾十元。所以我當然選擇奇哥的。

那間店讓我見識到台灣的嬰幼兒用品有多貴。他們當時有一批麗嬰房的厚外套買一送一。我翻開吊牌一看,定價居然要2990。將近100美元的外套?我內心的OS仍是:誰買得下去?打了五折,我還是買不下去。因為我在美國,從沒幫小J買過超過20美元的衣服。

我爸媽因此見識到台灣的嬰幼兒用品貴得嚇人,我媽還說:「難怪這年頭越來越多人不想生小孩。」的確。以台灣和美國的民生物價水平來比,台灣的嬰幼兒用品價格實在比美國的高昂許多。

我們回去時正好有寒流,小J赤腳在地板上走來走去,偶爾看到大人的拖鞋,就跑過去試穿,我爹看了很心疼,覺得他會冷,於是一直說要幫小J買拖鞋。我本來帶了一雙Robeez的軟皮鞋回去讓小J當室內鞋穿。但是那雙鞋緊了些,而另一雙新的、大一號的,因為比小J的腳大太多,我們怕他穿了摔跤,所以沒帶回去。我都是在amazon.com買特價的Robeez,所以一雙不到15美元(現在有特定款9.89元)。我爹拿著那雙鞋去麗嬰房門市找鞋,之後空手而返。因為麗嬰房沒有軟皮鞋,只有硬底皮鞋,每雙都要一千多台幣。麗嬰房的店員還跟我爹說,可以拿那雙Robeez去抵200元。可是我爸媽很喜歡Robeez的鞋,我媽說,雖然被小J穿到不要穿了,可是皮還好軟!而且我拿去洗衣機洗過三次呢!那雙不穿的鞋最後留在台灣,我媽說要留給我弟的小孩穿(不知是多久以後的事?)。

我們最後在「甜蜜家族」幫小J找到一雙有小叮噹圖案的塑膠拖鞋,一雙一百多台幣。比起大人的塑膠拖鞋,這種幼兒的拖鞋用的塑膠較少,也沒有特別技術,只是後跟多一條帶子,就貴了幾十元,不知道理何在?小J生平第一次穿拖鞋,很不習慣,因為腳趾頭會跑到前頭去,他便不時低頭看自己的腳。那雙拖鞋因為很硬,一下就把小J幼嫩的小腳磨得紅紅的,所以我們最後讓他當玩具玩,很少讓他穿。

因為內心的比價天平總是覺得台灣的嬰幼兒用品太貴,所以最後只買了一些在美國沒看到的小東西。其一是在「愛的世界」買的吸鼻器,有條塑膠軟管可以放到大人嘴裡。我當時想到簡媜在《紅嬰仔:一個女人與她的育嬰史》提到,市面上的吸鼻器都沒用,最好用的還是媽媽的嘴。媽媽直接吸寶寶的鼻子?咳,我想到那個畫面就覺得很不衛生。所以這種新式的吸鼻器就讓一條軟管做中介,「異物」最後應該進入軟管,而不是媽媽的嘴巴。

其二是貼在桌角的一種防撞貼條。本來要貼在我爸媽家的茶几邊緣,後來我決定算了,只住那麼幾天,不要破壞他們的家具。最後拿回來貼牆壁,因為小J很喜歡用櫃子的門去撞牆壁,把牆壁都快弄壞了。那個防撞貼條本來是要防止小J撞到,現在則能拿來防止他把東西撞壞。

我本來還想去萬芳醫院附近的奇哥門市逛一逛。但是那天營業時間到了,店裡的燈光也是亮的,大門卻鎖住,裡頭無人,不知店員去哪了?我不得其門而入,只好放棄。我媽之前要去幫我買東西,在營業時間還碰到鐵門拉下的景象,門口也沒寫電話,無法去電詢問。總之,這間門市有點奇怪。

這次在台灣時間短,逛街時間不多,也沒去過幾間嬰兒用品店,得到的資訊很有限。台灣的主婦應該會比我清楚哪些東西在什麼地方買比較便宜,想必花的錢會比我花的經濟吧。

由 Debby 發表於 December 19, 2008 01:02 AM
迴響

講到吸鼻器,我是用韓國DENPA的電動吸鼻器(在台灣買的),我兒子三歲多了,始終學不會把鼻涕擤出來,所以這台到現在還在服役中,非常好用,每用必覺得還好有它在。你說得那種我也用過,但個人覺得還是電動的比較能比鼻涕吸出來。

Zoe 發表於 December 19, 2008 11:09 AM

Zoe說的那台還真是不便宜啊,可以買至少十個我說的那種簡易式的。

網路風評挺不錯的,等下次公公回台時,再來考慮好了。

Debby 發表於 December 19, 2008 11:11 PM

台灣的嬰幼兒用品專賣店價格確實是偏高(果然小孩的錢是最好賺的),玩具價格也不低。

如果不介意傳統市場,花點時間在攤販堆裡翻翻找找,有些路邊攤的衣服其實還不錯。一些居家的小內衣、短褲、或者睡衣,價錢都滿實惠的,這些衣服也不需要太花俏的圖案(不過有些國外的兒童睡衣真的設計得很可愛)。提到圖案,在華人社會不太重視卡通人物的肖像權,所以多一隻米老鼠或麥昆,價格不致於三級跳。

阿威 發表於 December 21, 2008 07:25 PM

有喔,我們也有來自城中市場的衣服、學習褲等,的確便宜多了。

不過,台灣的衣服到了美國,有個麻煩是,一烘就縮水。台灣人很少用烘衣機,但是美國幾乎都是用烘衣機烘乾衣服的。所以我媽之前買了件米奇的衣服,應該是兩歲才能穿的。結果我一烘,就變成七個月大就能穿的@_@

台灣來的衣服烘乾之後,不但縮小,也會變形。結論就是:慘不忍睹。所以現在洗完衣服後,我要是看到台灣來的衣服,一律從洗衣機抓出來,單獨晾在浴室(這裡沒什麼人在室外晾衣服)。

Debby 發表於 December 21, 2008 11:33 PM

終於看到我的心聲被寫出來
台灣的童裝真是貴的離譜
而且樣式和歐美的很"不一樣"
我上次回去也是透過網路買了汽車安全座椅
蚊帳同時也和朋友要了嬰兒床
才待一個月
就佈了好大的陣仗
所以待久一點比較合算

anfy 發表於 February 18, 2009 03:53 PM

能借得到那些嬰兒用品就方便許多了。我們當初就是沒人可以借,只好花些超出預算的錢。

Debby 發表於 February 18, 2009 10:17 PM
發表迴響










請依上圖輸入檢核碼:
記住我的資訊?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