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取出閃亮的WMF stepped wok後,我用雙手捧著那個鍋,很快地想起一個造型跟這種鍋相似的東西。那是長輩逢年過節祭祖時,用來裝肉類、祭品的紅色盤子,跟stepped wok一樣,都有一個很大的廣口盤,底座則小許多。這麼想來,這個鍋子的造型其實很東方,但它是德國人的產品。
至於為何要把鍋子設計成這種形狀?這跟他們理解炒菜鍋的原理有關。
從小就看圓弧形的炒菜鍋長年出現在家中的廚房中,我卻從沒想過為何炒菜鍋要長那樣。直到有一天,偶然轉到food channel時,看到那個被我當作廚房怪傑的Alton Brown在介紹炒菜鍋(wok)。他說,圓弧造型的鍋子,可以讓食物在處理之後,推到鍋壁上,而不是留在鍋底,這樣就可以避免讓食物過熟。而我在看WMF stepped wok時,也看到他們提到,這個鍋的兩層設計,就是要讓處理過的食物可以放在較高的那一層,以避免過熟。
聽來很有道理啊。每次要炒一大堆肉時,我總是要把還見紅、帶血的肉往底下推,然後把稍微熟的往上撥。這個兩層設計的鍋子似乎可以讓人輕鬆一點地進行這件事?因為把處理過的食物放到不會往下滑的地方,就游刃有餘,可以有較多空間讓生肉貼在鍋底那層加熱。
實際操作之後,我注意到這鍋子有個麻煩之處。因為兩層都要用來處理食物,所以兩層的表面都應該有油,否則,炒好的肉要是貼到沒有油的較高那層,立刻會黏鍋,而且可能會濺油,讓鍋前的人燙到。如果炒菜用醬油等深色調味料,噴到沒有油的鍋面時,還會留下很難洗的痕跡。所以開火前,必須多花點時間讓兩層表面都沾過油。
我媽之前跟我說,用完鍋子之後要立刻洗。我是懶人,很少在做完菜之後立刻洗鍋子,頂多把鍋子泡水,然後就去吃飯了。這作法在用Calphalon時沒出什麼太大問題,因為難洗的東西,泡過水,再用3M的菜瓜布刷一刷,都可以清掉。但是WMF的說明書提醒,用完要立刻洗。這個說明不可忽視,因為這個鍋子跟我先前擁有的那個雖然同為不鏽鋼材質,但是表面是很亮的那種電鍍過的材質,不耐刷,又容易殘留食物的痕跡。我第一次用這個鍋,是用來煮蠔油芥蘭的蠔油汁。當時沒立刻洗,事後再怎麼泡熱水,那些黑點都很難弄掉,直到我用3M的菜瓜布刷刷刷,才好不容易把它刷掉。刷的時候記得不要太用力,否則會在光亮的表面留下刷痕,很醜。
WMF說這個鍋子傳熱快。我沒有仔細比較我擁有的兩只不鏽鋼鍋,看哪個比較快熱。我照說明書,把新鍋子用熱水洗過之後,用賣鍋子的人教我爸媽的方法,煮了半加侖的全脂鮮奶。大概十分鐘就煮到沸。照我媽說的那個方法,把鮮奶煮滾之後,轉小火繼續煮半小時,然後關火讓鮮奶變冷再倒掉,這樣鍋子會比較好用,炒起來不會澀、容易沾鍋。不過,如果有人要用這方法,我會建議在鮮奶還有點溫的時候就倒掉,不然等到冷了之後,鍋面會有一層白色的脂肪,而且一顆一顆的,不太容易洗。
有玻璃蓋的鍋子,在amazon往往會得到一項好評,就是可以透過透明鍋蓋看到食物加熱的狀況。這個鍋子也擁有這項優點。
至於重量,它比我想像地輕,也比Calphalon那只輕,而且有兩個把手,比較好拿。amazon標示這個鍋的運送重量是10磅,但是實際上沒那麼重。
這個鍋附贈的鍋鏟等工具,我都還沒用,依舊用原本的木鏟。而我之前看重的「蒸」的功能,目前還沒有機會測試。
其餘的,等有更多的使用心得再寫了。
由 Debby 發表於 September 2, 2008 11:08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