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Google能針對中文書推出book search就好了。對於我這種經常同時期讀好幾本書的人來說,最好能夠把幾本書名丟進去當搜尋母體,然後輸入關鍵字,在有限的範圍裡搜尋,這樣能更快找到我想要的東西。
前些時日不知在哪看到一段話。原句不長,當時沒很認真背下來,現在怎麼想都想不起來。更糟的是,完全記不住是在哪看到的,到處翻也沒看到。
那個句子大致的意思是說,人在35歲以後,才算擺脫模仿別人的命運,活出真正的自我。
?因為時日已久,原句的面目模糊,我在追溯記憶的過程中,反反覆覆地做了許多理解和解釋。雖然我離35歲還有一段距離,無法站在原句說話者的年齡位置來看這件事,但我想了想,似乎也是如此。
即使我從來不是那種有偶像崇拜的人,面臨人生十字路口時,依然只能向認識的長輩、朋友求助。可想而知,得出的解答必然有別人的色彩,依循或參酌別人的指引,自然免不了沾染他人的色彩。
我非常不喜歡《三十五歲以前必定要做的□□件事》之類的書,每個人的遭遇,豈是可以用最大公約數來丈量的?三個人、三百個人,甚至三十萬個人認定三十五歲前必定要做的事,究竟為何與我有關?我的道路跟他們相仿了嗎?就算有那麼一丁點類似,也沒有相互參照的必要。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即使聽過、從書上看過,也要親身經歷,才會變成自己的。一路摸索成長的過程,自然也是不斷幻滅的過程。聽別人的話,遭到挫折,勢必學到一點東西。碰到專門給壞建議的人,當然也會慢慢學習識人,以及獨立判斷。被個性非常不合的人折磨,就會逐漸清楚自己的個性與喜好。
這看似是一條學習世故的道路,實際上,卻是一個明心見性的過程。
最近常哼某一首歌,有天停下來想,才發覺是小時候看的「八月桂花香」主題曲。常縈繞我心的是其中一個片段。後來仔細看看歌詞,光看「回頭時無晴也無雨」一句,就知道我還沒資格唱這首歌。這些天看章詒和的《伶人往事》,每一章都讓我激動落淚。若別人的往事都可以喚來風喚來雨,回首自己的過往,也很難波紋不起。要學的還很多,距離擺脫模仿別人,也還有段距離。
倒是農曆八月近了,要是哪天聞到桂花的香味,該停下腳步找一找源頭。
塵緣
(台視”八月桂花香”主題曲)
作詞:娃娃
作曲:徐日勤
演唱:羅文
塵緣如夢 幾番起伏總不平 到如今都成煙雲
情也成空 宛如揮手袖底風 幽幽一縷香 飄在深深舊夢中
繁華落盡 一身憔悴在風裡 回頭時無晴也無雨
明月小樓 孤獨無人訴情衷 人間有我殘夢未醒
漫漫長路 起伏不能由我 人海飄泊 嚐盡人情淡泊
熱情熱心 換冷淡冷漠 任多少深情獨向寂寞
人隨風過 自在花開花又落 不管世間滄桑如何
一城風絮 滿腹相思都沈默 只有桂花香暗飄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