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21, 2006

發光的並非都是金子

高級購物中心裡,舉辦一場自由入座的音樂會,由得到國內企業贊助的音樂比賽獎項的人輪番上台演出。女生都打扮的花枝招展,紛紛穿上貼身或露背的小禮服。由於這項活動由知名的髮廊配合,因此她們的髮型看得出來是精心雕琢過的。看著他們的打扮,讓人差點忘記究竟是要聽音樂,還是看人?

衣著和外型的確是這些音樂表演者給人的第一印象。有個很會打扮的女生彈鋼琴時,刻意將頭和身體不斷擺動,臉部表情好像很陶醉,但她的樂聲其實平平,台下的聽眾反而沒辦法像她這麼投入,只能納悶:她怎麼這麼會裝啊?

最後一個壓軸,令人失望的,是個矮小、長相平凡、身材微胖的大男生。聽眾從他的外表,對他期待不多。然而,這個選了普羅高菲夫鋼琴奏鳴曲的男生,卻從第一個音符開始,就抓住大家的注意力。他不太會用身體或臉部表演,他用琴聲讓大家目不轉睛,直到最後一個音符。他彈完後,立即從座位彈起,接受台下熱烈的掌聲。

這一課,正如《財富就在生活裡—老爸教我的事(Wisdom Daddy Taught me:A Path from Poverty to Prosperity)》所提到的,發光的並不都是金子:「即使成人,我們也常常將那些漂亮、受人歡迎的人樹立成偶像,但我們給予這些偶像的特權和敬仰往往是不值得的。我們依然不肯放棄我們的願望——多希望他們是真金啊!事實上,他們根本就通不過最簡單的『含金量測試』」。

這話讓我有感觸,莫過於見識到許多善於包裝、自我行銷的人。像是才28歲就自稱有11年行銷業務經驗的人(打工發傳單也算行銷?);像是念心理學研究所,可以自稱是「心理學工作者」(所以念阿拉伯文的人,是「阿拉伯文研究者」?那不就是翻譯工作者嘛!);還有,像是才23歲就說自己玩塔羅牌、和氣道已經7、8年,已經出師了……

剛開始碰到這種人,我以為自己特別遜,怎麼花那麼多年學某些東西,還學不太會,根本不敢拿出來說嘴。後來覺得我的「自我行銷」能力太差,不會隨便抓住一點東西就大加渲染。久了之後,自然知道愛吹牛的人真的很多,他們禁不起用針稍微戳一下,就看我要不要拿針出來。

有太多的機會使人錯估別人、錯估自己,甚至錯估形勢。我們踩著過去和前人的經驗,瞭解鑽石往往藏在不起眼的石頭裡,才會明白,凡事不能只看表面,發光的並非都是金子。

由 Debby 發表於 July 21, 2006 11:28 PM | 引用
迴響
發表迴響










請依上圖輸入檢核碼:
記住我的資訊?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