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兩天,我就像個玩膩玩具的小朋友,想把Orkut丟掉。根據媽媽的說法,我小時是那種歡天喜地帶著新玩具出門的小朋友,但是從來不帶回家,總是玩膩了,就拍拍屁股走人。大人出去幫我找時,十之八九都找不回來,但我也不太覺得可惜,因為玩一玩就沒意思了,如果別人拿去玩得開心,也是功德一件;我的忘性大於記性也可見一斑。而Orkut對我來說,也是如此吧。
剛加入Orkut的時候,忍不住抱怨連連,在這種網路上什麼都可以查到的時代,憑什麼要我填那麼多個人資料?對我來說,我的喜好跟我的身份證字號,都一樣私密。有人針對Orkut的照片,做了一番評析。這說法背後也透露一種心態:網路無帥哥,因此猶抱螢幕半遮面、柔焦、人頭放的超小等等,都是為了遮醜或把肥胖身軀切小。而像我這種貼卡通或圖畫之類的,會被認為多半是幼稚、肥胖恐龍級。我看了哈哈大笑,無妨,若被錯認,而避開一些網路白爛,我求之不得呢!
加入Orkut幾小時候,就有位義大利男把我列入他的好友。看他的照片一副暴力狂的樣子,而且興趣是sex,二話不說,立刻按了NO,他才不是我的朋友,也不想認識這種人。他讓我想起以前在IRC碰到(應該說:抓到我)的白爛義大利男。但是後來也看到一位台灣老兄,興趣、活動和運動都是SEX。據心理學家說性上癮是愛情上癮症的一種,也是其它病徵的展現。一個人若滿腦袋都是性,那應該去看心理醫生了。很多人都說外國人比較開放吧,十幾歲就有性經驗。我每次都要給那些人一個衛生眼:誰說的?台灣性開放的青少年也不遑多讓,而美歐的基督教徒其實是很保守的,男女思想守貞的也比比皆是,但我們從媒體及網路白爛接受的訊息,給我們未必符合事實的感覺。
昨天才弄懂「(冰)磚頭」指數是什麼意思,當下的反應是:「奇怪,那我怎麼可能沒(冰)磚頭?」哈!不過,後來發現我的笑臉和磚頭一樣多,所以是:又酷又友善?(思考中)
因為朋友名單有autrijus這種「國際網路名人」,因此就像NOKIA的廣告所說:「connecting people」。Orkut一個有趣的地方,是點到任何人,會標示出此人和自己的人際距離,好比是我的朋友,或我的朋友au的朋友…這頗像一個研究的作法,只是該研究認為人與人間的距離是六度。平均任何人和所有她所認識及不認識的人的距離,是六度。現在想不起來詳細的研究內容,但我的Orkut結果很少有到六個人的距離,或許是我比較不會看到太遙遠的陌生人,除非研究國際社群裡的人。再加上,因為autrijus的關係,很多人透過他,和我就只有兩度的距離。
至於很多某社群的人,把彼此加入好友,讓我覺得無聊透頂,很像小學生送「同班同學」耶誕卡的心態。把誰設為好友、好友的數量等等,不全反應一個人的實際交際狀況,倒反應一個人的心態和個性。我將那種把不管親疏遠近、大小通吃的人,稱為「不甘寂寞型」,實則內心空虛,所以外在行為總要誇大。或許有些人為了怕自己的朋友數量不夠,因此把生活中的所有朋友都找來。老實說,這種事在我眼中看來,挺勉強人的,不是每個人都是網路狂,也未必喜歡網路新玩具,除非十分肯定orkut可以跟一個人至少初次「麻吉」(match),不然都不適合發邀請。就像要別人看自己喜歡的書一樣,可能多少有某種強迫症或內臟疾病,平時總要別人跟自己做一樣的事,不管是用流行、新知、同儕等訴求來表達。
Orkut適合惡搞。一般人的下手目標是個人照片、名稱,我則在相簿放了穿長褲的下半身照,其它人多半是放全身或上半身或臉。我則注意到有兩個人給彼此的Testimonials看來像種惡搞的玩笑。
因為一下就玩膩了,畢竟生活中還有很多其它樂趣,所以不覺得Orkut特別有意思。老實說,我覺得,畢竟Orkut的社群資訊功能目前在我看來並不強。好比旅遊資訊,可能台灣的旅遊討論板更豐富、充足,而且是中文的(這點對我來說非常重要)。而且 Orkut上面一堆怪胎,所以意見未必可信,也不像是大眾品味。最重要的是,無法確定和誰的品味相近,所以誰的意見在可接受的範圍,儘管Orkut有非常詳細的個人興趣嗜好列表要使用者填寫(但是大家都不會乖乖地填,總之,這項應該算是失敗的)。
對於許多Orkut使用者來說,在此處尋得浪漫愛情和理想愛人(God bless them)前,找到一種認同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出現非常多其它地方少見的反對某某社群,因為某某社群可能形塑他們的一種主要情緒或情感,儘管是負面的。好比:I hate perl、python sucks(Anti-Americanism已經消失了)等,以及最引起我注意的:anti-blog。Anti-blog的團呼是「Weblogs = Chat Rooms for Yuppies」。其中2/4一則留言說:「Blogs prove that everyone is an asshole--oh, sorry, I meant everyone has an OPINION, and they are like assholes: they all stink.」儘管這則留言酸臭,但我竟有個衝動想要加入,因為許多blog讀起來的確就像垃圾言論很多的聊天室,但絕對不是雅痞的,因為許多blogger品味並不佳。網際網路上的垃圾資訊本來就很多,自從Blog出現後,更不得了!因為很多Blogger只爭page rank的次序,但不求本身的內容素質,很多Blog因為聳動、煽情,引來大批人潮觀覽,實則沒有任何資訊內容,卻因此提高page rank,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因此我每每用google搜尋,都很費力地把有用的資訊從垃圾blog堆中翻出來,花了不少時間,還不如從新聞資料庫找。Blog常自詡為個人網路媒體,守門人卻不盡職,讓我這個用Blog記錄的人,也不喜歡看其它的Blog。而文字糟到連大學作文程度都沒有的blog,的確透露此人的某種不足。另一方面,blog也使一些人失去了原本應有的人際分際,於是因為blog而丟掉工作、與好友反目成仇的事件也有。
Orkut對我到底有什麼作用?除了看到以上有趣的現象外,好像就沒了。而我的玩興也過了,可以丟到一旁了。
由 Debby 發表於 February 12, 2004 04:34 PM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