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望兩次後,這次終於吃到忠孝東路四段巷子裡的山西刀削麵。或許該感謝寒冷陰雨天氣,或許是晚了些,因此人沒那麼多,不然之前都是高朋滿座。更開心的是,不管是刀削麵或烙餅、餡餅,都很可口。
不知道為什麼,雖然我應該算是標準的南方人,可是一直偏愛北方的麵食,而不愛吃飯。
記得S姐姐剛遷居到石碇山上,有次下山來採購民生物資時,我帶她去附近的一家麵館吃我偏愛的大餅捲牛肉,她也是讚不絕口,雖然60元有些貴,因為說穿了,不過是蔥油餅包牛肉和蔥而已。記得第一次買來吃時,不禁吒舌,這價錢實在不是學生吃得起的,覺得寧可買蔥油餅回家包牛肉和蔥就好。但那餅和牛肉,真是沒話說啊。之後我和姐姐會去光顧公館金石堂斜對面的一家麵館,也有大餅捲牛肉,價錢稍便宜,但是油了些或口味稍稍遜色。那是相鄰兩家北方麵館中,比較靠近公館圓環的那一家。每次去都會點一堆,什麼烙餅、餡餅、麵啊、餃啊,我都挺愛的。
至於咱家附近的那家,姐姐說,那個老闆娘,一看就知道是所謂的「外省人」,有些snabbish。我並不想管她們是不是外省人,就算知道也不會妨礙我繼續上門光顧的意願。因為這麼多年來,每次吃到好吃的北方麵餅,其實都是所謂「外省人」做的。
包括景美女中對面那家賣牛肉和豬肉餡餅的半面店鋪,以及現在已經消失的路口北方牛肉麵,都是外省人開的。尤其是景美女中對面那家,那個老闆該是所謂的外省老兵,以前每年至少會回大陸探親一次。而餡餅也大概每年會調漲一次,本來是牛肉餡餅18元,豬肉餡餅15元,現在如果還在,不知道會是多少錢了。而第一次讓我吃到真正湯頭夠勁的牛肉麵,現在不知道搬到哪去了,以前我總會提個小鍋去買70元的大碗牛肉麵,給自己和弟弟當中餐。在十多年前,七十元的價格算偏高,但好吃地沒話可說。雖然我不吃辣,但那微辣的牛肉麵總叫我覺得過癮。之後就很少也吃到那樣湯好喝、牛肉滷地夠入味的牛肉麵了。
相對於景美女中對面那個餡餅老闆的幸運,我總要拿超市旁邊那個餡餅老伯的境遇來做個對照。那個餡餅老伯做的口味更多,好比豬肉、韭菜、紅豆等,而且尺寸大多了,更重要的是,一直都是十元。媽媽很同情他,說連成本都不夠,每次經過總會買兩三個,雖然他的手藝差了些,有點太乾太油。前幾年景氣開始不好,有些人一買就是五六個,當一餐都算便宜。每次冬天經過,看到老伯一個人坐在推車的後面搖頭打盹,忍不住擔心,那麼冷的天氣,要是一個不注意……雖然他的生意和收入明顯比不上景美女中對面的那個餡餅老闆,卻也會回大陸探親。有些懷疑他這樣平時要怎麼維持生活。這一兩年沒見到他的蹤影,不知道是不是……
偶爾會聽到有人說,別去買那家,因為那些「外省人」會把錢拿去「匪區」。我總不解,要不是他們的原鄉不同,否則我們怎麼能吃到這樣口味不同的食物呢?而且滿街的異國餐廳,還有中東的沙威瑪、東南亞的各式小吃攤,說不定那些老闆們也會把錢拿回遠在異國的家鄉,但為何從來都不會有人這樣說?是不是太雙重標準了些?更何況,從全球資金的角度來看,那些第一世界掌控的連鎖企業,好比唱片業、電影院等娛樂事業,不知道把多少「台資」弄出境,大家還不是看得很開心,有必要這樣充滿民族主義的情緒嗎?
我總覺得,只有那些原鄉在北方的外省人,會把麵條弄得那樣厚實又夠Q夠帶勁,餅能弄到皮厚薄剛好,汁多味美。雖然南方的糕餅也有可觀之處,但麵類就是沒那麼帶勁,那些機器做出來的麵條更別提了。尤其每次看「大陸尋奇」節目,看到那些北方人怎麼把一團麵糰變成麵條,總覺得神奇。光是看他們甩麵條、燙麵、加了一些佐料料理,熱煙冒出來,哇!在電視機前,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看他們的料理,好像很簡單,但自己永遠做不出那樣的口味,就知道烹調是項大學問。
由 Debby 發表於 January 1, 2003 11:08 PM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