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04, 2002

交淺言深

有這樣的感嘆,大概是最近幾個月的事。許多事,不斷累積在心頭,壓著壓著,只能嘆口氣收起來,用「交淺言深」四字做結,想要就此靜聲。起源是現實生活中的小例子,但讓我有更多這樣感嘆的是網路關係。

什麼是分寸?人與人間,該保持什麼樣的界線?這些問題本來就不容易掌握,認識多年的人,可能都會捏不住彼此交談的尺度,然而,到了網路上,這樣的狀況更形複雜。

我能體會許多女性長輩到了網路,用男性或中性的名字隱匿自己,以避免各種騷擾的狀況。因為很多陌生人抓人聊天,發覺妳是女生,開始一堆讓人侵人隱私的問題,好比「妳的身高體重三圍電話地址學歷工作……」。這些問題,即便是身邊認識的人,不熟的話,也不會知道,而網路上的人,卻因為虛擬的隔閡,似乎可以沒有顧忌,於是大落落地問起,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如果不高興,說不定還說妳很難相處之類。

這是我剛進入網路世界時,小小地不適應的原因,或許那時網路上男女比例懸殊,因此這狀況滿嚴重的。這幾年,似乎好些,大概是自己開始有意識地避開某些會碰到這種狀況的地方,但還是免不了碰到這些人,好比奇怪的義大利人。於是就會選擇自動切掉視窗,眼不見為淨。

然而,進入一些社群後,情況似乎更形複雜。好比有高度隱私性的「窺」,真是充滿人際政治的產物。我想最初是眾站長姊姊們,讓姊妹們有個可以毫無顧忌寫心事的地方而賦予的特殊功能。在覺得不熟的狀況下,其實我不太設好友,雖然也會對其他人窺中的一些活躍人物感到有興趣,但很少主動開窺檔。大部分的狀況都是別人大概覺得我的立場不太令人討厭,因此會開給我,我不一定會在第一時間知道,但發現後,看一段時間,如果這人常出現在熟悉的好友窺中,開窺的可能性就提升。不可否認,彼此的交互認證,是虛擬關係的信任認證機制的一種。可是,久而久之,開始覺得有些不對勁。好比有人的親戚朋友來了之後,明明是在現實生活認識的人,但平常話不投機三句多,或許交情還可以,但不到推心置腹的程度,在這狀況下,要把她列為好友,也代表開寫了一堆心事的好友窺給她看嗎?這問題困擾不少人。現實和人際關係的隔閡,隨著在網路涉入的程度而有差別,許多重度user平常話不多,但在網路上的文字累積越多,這種隔閡越明顯,於是交淺言深的狀況,可以說明那些不熟,或根本不認識,卻將彼此加入好友窺的人交往的狀況,若一方常寫窺,一方不寫,那人際蹺翹板歪斜的程度更大。有人選擇身份分裂,採用多id制,不同程度的好友看不同程度的文字書寫。這對我來說,真是高難度書寫,難以採用。狀況二開始出現,那些或許因為人情壓力而看得到自己好友窺的人,真的讓人安心到可以說自己的心事嗎?在對各種議題,尤其是泛政治(這裡採用最廣義的定義)議題的文字交錯下,一些人開始藉著窺共營氛圍,彼此也會發現意見不同的地方。有些人選擇不理會,因為就算家人,也會有意見不同的地方,覺得無所謂;有些人則選擇更動好友名單。刪減之間,小圈子逐漸形成。我不喜歡刻意營造任何關係,對於小圈圈,沒什麼特別興趣去加入。緣來則聚,緣散則去,如果現實世界是這樣,虛擬關係為什麼要有所不同?但是交淺言深的問題始終沒解決。

個人板及聊天室是另一種狀況。個人參與的程度提高,可能也代表自我暴露的程度越高,就像寫散文的人可能是暴露狂一樣。但自我暴露不表示,可以任人刺探。有些人對生活點滴的透露,或許是表達他的看法及態度,而不是供人參觀揭露用。這分際很難拿捏,而我感到奇怪的是,或許大多數的生理男從小不注重這種人際掌握的問題,每次讓我覺得被冒犯的,都是生理男。生理女似乎敏感些,有時候話不用說太白,都會自行對號入座。有些人平時惦惦吃三碗公,可是一出口就叫人相對無言。

我想起上回跟我抱怨六小時的H,L的過度刺探及干涉讓她十分不舒服,因此回信用了「交淺言深」這四字:「我還怕她看不懂勒!」或許懂得人就是會懂,不懂的人,依舊不懂,多說無益,只是白費唇舌罷了。

看到某個網頁,把「交淺言深」列入社交禮儀技巧禁忌的第三項,這個大概只有非常少數的人會去看吧。

由 Debby 發表於 December 4, 2002 06:08 PM | 引用
迴響
發表迴響










請依上圖輸入檢核碼:
記住我的資訊?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