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05, 2024

崎嶇老年路

在這個炎炎夏日了,跟十多年沒見的長輩吃飯。十幾年前回台時,帶了一盒巧克力去拜訪他。他當時很高興地收下,說他近九十歲的母親愛吃甜的,準備給她吃。這次,長輩說他的母親之前以一百多歲的高齡過世了。然而,她的最後幾年身體不好,需要有人照顧,但請的看護很難合她心意,於是換了二十多個看護,從合法的換到非法的。講到那段往事,長輩的臉上出現痛苦的神情,看來是一段很難過的日子。以長輩夫婦的財力和社會資源,他們應當屬於那種比較有辦法的族群。如果他們想找到合意的看護處理年老家人的日常生活都這麼困難,其他經濟和資源上較弱勢的人,在身體出現問題時,恐怕日子更難過。

前些時日因為臨時被醫生召去住院,出院後碰巧家人都不在家,家裡只有小孩一個和我,沒有人可以照顧我,於是試著找看護。比我年長八歲的學姐跟我說,從現在開始,最重要的人脈,是自己和家人生病時,手上能找到幾個可以用的看護。像我們這種長年住在國外的人,當然是零。這當中有人說試試看問月子中心,現在少子化,也許他們有空房。問的結果是,法規不合,他們不能收。最後當然不了了之。好在台北吃的選擇多,我可以訂個餐,不至於餓死。

沒有子女的長輩說到他現在每週固定去健身房做皮拉提斯等。最近幾次聽比我年長幾十歲的長輩說他們的運動計畫,我都有種錯覺,感覺他們身體狀況都比我好。

聊一聊,意外地發現樓上的阿姨和長輩也認識。在長輩的母親過世後,樓上的阿姨曾問過能不能租他母親的房子,因為那棟樓有電梯。但是她晚了一步,因為長輩已經把房子租出去了。

後來樓上的阿姨花了很多心力收集這一帶住戶的同意書,也找人就這幾棟公寓的結構勘查、評估,想要在外頭加個電梯,不然住在比較高樓層的長輩上下樓實在吃力。聽說至少七、八成住戶都同意了,畢竟很多人都老了、膝蓋不好,偏偏有個與執政黨關係良好的住戶不願意,而且鬧到前市長時期的市政府去,最後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這棟樓有神通廣大的人,在大計劃失敗後,請人在公婆這棟樓裝了一個手扶梯。在我因為身體狀況不能走樓梯時,因為公婆繳了錢參與這項工程,我也能使用電動手扶梯上下樓。

這兩次感覺在台灣養老不見得是個好主意。去年底剛回來,我就發現旁邊那棟樓跟公婆家平行的那戶主人換了。過去十幾年,從公婆家的餐廳窗戶,可以看到那戶的老先生到後陽台洗漱。經過一個疫期才回來,我竟然看到那戶變成一個中年女人走到後陽台洗漱。然後聽到婆婆說,原本的老先生前些年身體不好,不知道怎麼認識我看到的那個中年女人,她從噓寒問暖到變成老先生的乾女兒,最後拿到老先生的房子。老先生則不知所終。

這種事居然發生在我們家面前,簡直駭人聽聞。而且這不是單一個案,接連而來的例子是另一名學術界的權威人士,因為誤信詐騙集團,被騙走積蓄數千萬,此後銷聲匿跡。在沒有收入且不知道會活到甚麼時候的晚年,發生這種事,根本就是致命的打擊。

這讓我們在聽到有人對公公因為一些小事而非常熱絡,逢年過節會來送禮時,感到非常不安。無事獻殷勤,感覺有妖。偏偏我們住得那麼遠,就算要緊急回台,從訂票到抵達台灣,至少也要近一天的時間。

前年做了檢查後,醫生沒開抗生素,我因為細菌感染而發燒兩天,燒到意志模糊、全身痠痛,差點以為自己會死掉。第三天稍微好一點,送小孩去打網球後才去急診。那次想到疫情期間許多國家的老人院都大批死亡,以及每年因為流感而在美國老人院死去的老人。我這種免疫力,如果住在老人院,應該很容易因為感染疾病而掛掉。如果自己住,則要有自己處理日常事務的能力才行。

看來該制定一個計劃,讓通往老年的路可以稍微平坦一點。

由 Debby 發表於 August 5, 2024 04:15 PM
迴響
發表迴響










請依上圖輸入檢核碼:
記住我的資訊?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