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1, 2019

亦舒讓人冷

前些時日開始讀起亦舒的小說,陸續看了六本。第一本是《我的前半生》,光看書名,以為是她的自傳體散文,讀了第一頁,才發現是小說。若要說她寫的是愛情小說,我不會認同,因為愛情在她這幾本小說裡,都沒佔很重的份量,我倒覺得像是成長小說,而且好幾個男主角\女主角都是中後段才出現,已經看了超過1/2的篇幅了,女主角的真命天子才緩緩出場,反倒像配角,我因此花了些時間適應她的故事,另外也因為她的句子有時讓我有讀西方世界翻譯小說的感覺,不得不讀讀停停。

亦舒筆下的女主角常有極強的自尊,強到有時到了驕傲的地步。這是我覺得中國大陸把《我的前半生》改編成電視劇改失敗的原因。因為在電視劇裡,女主角上半場對抗先生的第三者,下半場她和死黨的男友有了感情,自己成為第三者。我沒興趣看這齣改得面目全非的電視劇,因此也就不多說電視劇的部份。其實在小說裡,女主角羅子君離婚後,要是想要荒唐洩憤,或者重新找個有錢的男人結婚,都沒問題,但她沒有讓自己隨便,也不著急,儘管夜深人靜時,她也會寂寞。她靠著好友的幫助和新培養的興趣,慢慢度過那段最艱難的時光,把自己整理好了,後來遇到一個合適的新對象,那時連她醫生前夫都想回頭了。

這本小說裡,有三個女配角,可做為不同類型女性的參考。一是女主角子君的妹妹子群,喜歡找洋人男友,夢想嫁入豪門過好日子,但現實不盡理想。另一則是女主角的多年好友唐晶,事業有成,獨立自主,不需要男人來提供她的物質生活,因此很長時間都是單身,不過最後也覓得良君,共赴他鄉。三則是女主角前夫的外遇對象辜玲玲,曾在演藝圈待過,但不美也不是大明星,因此選擇靠男人。她的前夫不能提供很好的物質生活,就勾搭上女主角的醫生前夫,然後討好醫生的父母等,想盡辦法拆散女主角和她前夫的婚姻,成功上位。但女主角的醫生前夫再婚後看到女主角的轉變就後悔了,若不是女主角沒興趣吃回頭草,這個第三者可能最後也是一場空。

這樣的布局,在現在來看,並不算太突出。不需要亦舒的提點,我輩有獨立自主、不靠男人觀念的女性,應該比上一輩、上上輩多許多,不然現在的結婚率也不至於如此低。就算是上一輩從小受過傳統教育,沒被太多女性意識薰陶的人,碰到惡夫,也是會成長的。像是以前的邵氏女星蕭瑤,在當紅之際走入婚姻,但經歷被印尼先生家暴,多次逃家,逃出那段婚姻後,她就希望女兒能晚婚些,好好發展自己的事業。

若要說子君跟很多我所知的離婚女性有什麼不同,大概是她的「母性」在離婚後就變少很多,離婚後跟她之前幾乎算溺愛的兒子變得很少接觸,似乎也不太關心在意,因為她忙著自憐、工作和談戀愛,母親這個角色在離婚後就稀釋到不到兩成。亦舒筆下的香港女性多半是生活富裕的那種上層階級女人,生了小孩有保母和傭人幫忙帶,媽媽就像清朝宮廷的后妃一樣,有心情才去理小孩似的,跟小孩總是有種距離。或說她們也想效法英國的上層階級,喜歡把小孩送到寄宿學校,小孩還沒18歲,就不常在身邊。《你的素心》裡難得有個中下階級、為生活所苦的單親媽媽家華,但她的生活有餘裕之後,也是把女兒送到寄宿學校去。我不明白這是亦舒個人的偏好,還是香港普遍的現象?現實生活裡,許多單親媽媽都是帶著孩子的,她們的生活如戰場,要謀生活還要顧及子女的身心,遠遠不如子君那樣順利輕盈。舉一個也是超級早婚的例子,范曉萱的媽媽在17歲生她,19歲變成單親媽媽,靠唱歌扶養她,她們母女的故事和《我的前半生》就有很大的反差。

偶然間看到香港媒體多年前報導亦舒19歲時生下的兒子蔡邊村,在他11歲後,就再也沒見過亦舒,然後在44歲時,拍了一部電影,想要找他的親生母親,想問她許多問題。報導裡引了一段亦舒短篇小說《媽》的文字:「你父親已經浪費了她的前半生,現在你又要去浪費她的後半生?」讀來讓人瞠目結舌,這是一個超級冷血、自我中心的母親才會說的話吧!這裡頭完全沒有愛。後來又看到有報導,一個疑似為亦舒的帳號,在亦舒被指責遺棄兒子後,同樣貼出一段在短篇小說《媽》的文字:「小寶,相信我,我是愛你的。我懷你的時候是那麼年輕,但是我要你活着,甚至我親生的母親叫我去打胎,我不肯,我掩着肚子痛哭,我要你生下來,我只有十八歲。」然而,我認為這是答非所問。蔡邊村在意的是,在他11歲以後,他媽媽都避不見面,到底還在不在乎他,愛不愛他。我相信亦舒在生他時,是愛他的,因為那時她在一段愛情裡,但她離開那段愛情後,還在意自己的親生骨肉嗎?這答案恐怕是傷人殘酷的,否則她不會三十多年對他不聞不問,還被港媒說是怕兒子來要錢,然後在被兒子公開詢問、被他人指責時,貼出一段根本不相關的答案來故弄玄虛。看來亦舒就跟她筆下的子君一樣,愛自己勝於其他。難怪我總覺得她寫的愛情都沒什麼溫度,讀來冷颼颼的。

而她的《愛情慢慢殺死你》是她的低溫愛情小說代表作,這本是寫愛情暴力的社會愛情小說,當中有滿滿的負能量,說是能量吸血鬼也不為過。【以下有雷!】這本書寫的是跑家暴新聞的記者朱禮子採訪多起家暴案,後來在家暴婦女庇護所認識一名非常霸道的醫生,陷入熱戀,甚至訂婚,但那醫生其實就是有暴力傾向的恐怖情人,在一次醫生恐怖的失控後,朱禮子趕緊逃出國外,解除婚約。但她回國後,發現前未婚夫另結新歡,她便藉故結識前未婚夫的新女友,跟蹤她,並匿名發警告信。後來她才知道原來自己是家暴案的受害者,需要心理治療。

當我讀到147頁「書桌上有一張禮禾與禮子合攝照片,一直放在電腦旁邊,此刻平放,銀相架上插著一把冰鑽,直刺在相中禮子的頭上。禮子一看,眼前發黑,那人恨至深力至大,冰鑽插通照相架子直透桌面,牢牢釘在桌上!」覺得恐怖至極!不只是因為這段文字,同時因為想起港媒說亦舒跟岳華交往時,要是看到他跟鄭佩佩的往事被媒體報導,會把他的西裝剪爛,有次還把刀插在他睡的那張床的心口位置!就這來看,亦舒本身就是個恐怖情人!所以這本書不只是單純的師太說教小說,恐怕也在某程度揭露亦舒自己。

這本小說和其他多本一樣,女主角有富裕的媽媽,也有多金但風流的爸爸。這個模式不斷在亦舒小說裡出現,讓我不禁好奇,究竟她寫的是自己家族的狀況,還是她朋友的狀況?

有錢的家族問題多。《你的素心》裡,亦舒就繞了一大圈寫了一個心機深、充滿仇恨的富家女伍福怡,她和她的外婆簡直就是恐怖的復仇女二人組,所以男主角才嚇到回頭去欣賞他本來沒特別喜歡的鄰家單親媽媽。但那是真愛嗎?

有讀者說亦舒總在小說裡要女性獨立自主。但我讀了她好幾本靠家裡的富家女小說。《新女孩》裡的田新雖然有工作,但自知沒靠家裡的關係沒法做生意,便折腰去求大哥,後來她的愛情也是家人暗中佈線成就的。《有你,沒有你》的女主角似乎有嗑藥問題,記憶常流失。古人有黃粱一夢、南柯一夢,整本小說像是維真多夢,每回夢醒時,她都不知道之前發生什麼事,只能被動地順著生命的潮流往前走。所幸都是好事。這大概是有錢人才有的好運。若貧窮女子有嗑藥問題,可沒那麼簡單。之前讀到一個故事,一個離婚女子收養三個小孩,全是同一個女性生的,但他們爸爸不一樣,而那個生母顯然有嗑藥問題,每隔一年生一個小孩遺棄......

《露水的世》的大巧生來就是被期待很廢的:「佔一間海景辦公室寫寫信聊聊天,又有秘書聽電話,一邊學習一邊看風景,可是祖父說人一與錢財廝混,便變得惡濁不堪,尤其是女子,學得粗魯尖刻,故他孫女萬萬不可學做生意,留在家待嫁最好。」但不幸的是,她心儀的表哥從事考古業,在外頭條件非常刻苦的地方弄得髒兮兮不說,身邊還有一票跟他有相同興趣的美女,他住的地方也髒得嚇人,尤其是洗手間:「沒有衛生紙,座廁一圈黃色汙漬,藥櫃鏡子上全是肥皂印,磁盆裡還剩鬍渣」。這本小說讓我想到,在我看的這幾本亦舒小說裡,女主角為她們心儀對象做得最大付出,就是去看他們,此外似乎就沒了。相較之下,喜歡她們的男性,付出的似乎還多些。

《有時他們回家》裡的子成是另一個生活簡單順利的富家女。雖然這本是亦舒少有的談戰爭之作,但整本讀來仍顯得輕,因為感覺是富家女遙想戰地的不切實際之作,若由黃碧雲來寫這種戰爭題材,應該會沉重地讓人難以卒讀。她當中有次突然浪漫地跑去戰地,也是想見她從書信往返中慢慢有好感的男性,但到了戰地才知道他身體有殘缺,且已死亡。這本常讓我覺得奇怪的就是那句「有時他們回家」。這本書要講的兩種「有時他們回家」,一是戰地上的軍人有時客死異鄉,回不了家;另一是應子成爸爸那樣,有時回家,有時花天酒地,外頭另有女人。但我覺得前一種狀況應是「有些人回家,有些人回不了家」。若用「有時」,那主詞應該是同一個,那就不對了,因為他們沒有選擇,不像應子成爸爸那樣高興怎樣就怎樣。

亦舒寫了兩百多本小說,就算是網路寫手,大概很難有這種量。她的題材甚多,不過難免有情節重複的時候。像我至少讀到她在三本小說(《有你,沒有你》、《露水的世》和《新女孩》)裡寫到剛出生的男嬰有八九磅,直接可上學或幼稚園。例如《有你,沒有你》第233頁,「嬰兒順利出生,胖小子重八磅,醫生笑,『你明日可去上學。』」我看到有讀者寫到她以前寫女寶寶都說是「安琪兒」,如今她女兒年紀不小,那這些一出生有八九磅,可直接上幼稚園的,是她外孫嗎?

每次讀亦舒的小說,難免覺得進入失溫狀態。現在已經快進入冬天,不能再讀亦舒了。

由 Debby 發表於 November 21, 2019 11:18 PM
迴響
發表迴響










請依上圖輸入檢核碼:
記住我的資訊?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