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08, 2010

不一樣的剖腹產經驗

在美國,一般來說,懷孕超過32週以後,就很難換婦產科醫生。一位醫生跟我們說,因為同地區的醫生會認識同行的其他醫生,不願意搶別人的生意(病人),而且他們賺的錢主要來自產檢,超過32週以後,會做的產檢次數很有限,能賺到的錢不多(即使病人採剖腹產)。在懷孕38週時決定不繼續看原本的婦產科醫生後,我們因此一度擔心找不到好的醫生幫我接生。不過,還算幸運,我找到兩個醫生。

一位比較爭議的醫生是兩位朋友的醫生。他的爭議之處在於他的私生活,他的兩位前妻都是他的病人,而且曾與剛生產完的病人發生不當關係。但是在專業上,他算是很有經驗,而且比較接近我想要的自然派,也願意跟我們討論、解釋許多細節,比我之前的婦產科醫生好多了。只是,他無法做VBAC,他只能幫我做剖腹產。

另一位做VBAC的醫生非常年輕,只有八年經驗,連當藥劑師的朋友都有點擔心這個人選。我們之前不會考慮這個醫生,可是當時情況特殊,所以也去看了。看了之後,我們都覺得他的態度很好,而且他提到可以去一間較遠的醫院生產。那間醫院比我們原本要去的醫院有彈性,對病人也比較友善,如果在那裡做剖腹產,不需要住到四天以上(我上次住院五天)才能出院,他有病人兩天就出院了。這對家有另一名幼兒的我們來說,真是很大的誘因。他也主動提到,如果我們跟他排定要剖腹產,在手術前他經由超音波發現胎兒的頭轉下來了,他會讓我回家,等陣痛再去醫院自然產。於是,我們最後決定找這個醫生了。

一次門診後,醫生安排我們去參觀那間醫院的產房。那時產房和產後病房都沒人,一名護士便帶我們到處參觀。那個護士一聽到VBAC就臉色一變,慎重地跟我們說,千萬不要VBAC,她當生產護士十二年,見過許多慘烈的案例,她不希望我們碰到那種事。既然寶寶胎位不正,那就跟醫生排定剖腹產吧。我們才發現原來那間醫院是不能做VBAC的,醫生好像不太清楚此事。

此外,最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是她提到胎兒經由剖腹產出生後,會跟媽媽一起到恢復室,爸爸也會到恢復室陪妻兒。而我上次的經驗不是如此。上次我在一間天主教醫院剖腹產後,一個人待在恢復室好幾個小時(而且因為麻醉藥而覺得全身癢得要命,偏偏又沒法抓),小J出生後,被抱到我面前,讓我看一眼,然後就被抱走,直到我離開恢復室,到了產後病房後,護士才把他推進來跟我相聚。醫生聽了我的經驗,表示這不太尋常。他太太兩胎都是剖腹產,第一胎是緊急剖腹產,第二胎則是事前規劃的剖腹產。他跟我表示,我這次的剖腹產經驗會比上次美好。

我不是美國人,不可能覺得開刀會有多美好,我不懂為何那麼多人沒狀況卻要剖腹產。照針灸師的說法,一旦剖腹,氣走了,血也走了,非常傷身體。如果非得剖腹不可,我的確希望寶寶在我身邊久一點。

到了排定的剖腹產那天凌晨,我開始感覺數次子宮收縮的痛。在這之前,肚裡的寶寶很聽話,一點產兆都沒有。從產房光腳走到手術室的途中,我因為強烈的宮縮不得不停下來。醫生剖腹後,說我的子宮頸變薄,我的身體當時算進入生產程序。

我在孕期有兩個希望。一是能夠自然產(VBAC),二是寶寶這次能待夠久,到預產期左右再出生。如果要剖腹產,我們原本希望等到陣痛再剖腹,只是後來還是跟醫生敲了一個日期。希望一沒辦法實現,希望二倒是實現了。所以這次也不算太遺憾。某人帶寶寶在出院後兩天去小兒科做檢查時,那個很喜歡小孩的小兒科醫生聽到我想要VBAC,便說她當初也想要VBAC,只是她的小孩在二十九週就早產了。比起來,我還算幸運。

這次剖腹的時間比我預期的長。打麻藥時,我痛到差點以為自己撐不下去了。我兩度感覺麻藥竄到左腳,右腳卻沒有類似的感覺。之後麻藥還在左腳產生副作用,難過到讓我在夜裡無法入睡。出院多天後,我的左腳仍會抽筋。那間手術室為了減菌,所以設定的溫度很低,我冷得一直發抖,而且很想睡。某人抓著我的手,一再提醒我不能睡,小孩就要出生了。有人因為前次剖腹產導致沾黏而大出血,我還好,沾黏不多。大概因為胎兒胎位不正,又比較大,所以醫生花了不少時間,才把寶寶整個拿出來。寶寶出生後,她們讓我抱一下,然後就帶去恢復室等我,某人也跟著先去恢復室了。

等我的傷口被縫好,被推進恢復室後,護士把寶寶抱到我胸前,讓他練習吃奶。跟小J不一樣,弟弟很快就會正確含住。之後護士把他抱到旁邊去繼續檢查、洗澡等,而我可以在等麻藥退掉的過程中繼續看他。

比起來,這間醫院真的是對產婦親善,也對餵母奶的媽媽算友善許多。小J出生後,不但被抱離我身邊,還被護士灌了兩盎司的配方奶,我當時奶水沒來,一下就要面對兩盎司的差距,覺得壓力很大。

這間醫院的護士會問媽媽要餵什麼奶,在母奶還沒來之前,媽媽就算決定晚上要讓寶寶吃配方奶,護士也不會餵太多。她們說,新生兒的胃像個大理石,非常小,頂多給他15~20CC就好了,連一盎司都不到。

我本來很擔心剖腹產會延遲母奶來臨的時機,但是醫生護士都說沒有影響,只要多讓寶寶吸就好。只是,剖腹產後餵母奶會很痛,因為哺乳會刺激子宮收縮,再加上剖腹產生的各種疼痛,對剖腹產後的媽媽來說,實在很吃力。哺乳資料也鼓勵第一次餵母奶不順的媽媽在第二胎時再試一次,因為乳腺通過一次,第二次可能會比較容易。

這次餵母奶的障礙回家後才浮現。回家後不到一小時,幫我坐月子的月嫂就讓弟弟咕嚕咕嚕灌了近兩盎司的奶,一下就把他的胃撐大,現在只好苦苦追奶了。唉。

如果說那間醫院有什麼缺點,大概是食物太差(而且不像上次那間醫院,也提供給陪產婦的先生一份餐),以及可以三段調整的床非常難睡,讓我覺得脊椎快要躺壞了,非趕快出院不可。

由 Debby 發表於 June 8, 2010 09:22 PM
迴響

恭喜 Debby 順產,家裡又要雞飛狗跳囉...^^

奶瓶比直接餵好吸很多,所以無需擔心份量不及配方奶。母奶從成分、易消化度,到吸吮過程,對寶寶與媽媽的好處都很多,千萬不要輕易放棄。我們曾經因為乳腺炎服藥後感覺奶量不足,短暫使用過配方奶,結果對寶寶排便的順暢度有很明顯的影響。

如果直接餵困難重重,不妨先汲出來再用奶瓶餵。

阿威 發表於 June 10, 2010 09:51 PM

謝謝阿威。

乳腺炎是餵母奶的人最害怕的事之一,希望我不會碰到。即使現在已經有乳腺塞住了。

經過一週多的休養,現在親餵母奶狀況好些,只是奶量還是不夠,可能得靠多用擠奶器提升奶量了。

Debby 發表於 June 13, 2010 08:03 PM
發表迴響










請依上圖輸入檢核碼:
記住我的資訊?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