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則新聞吸引我的注意:「美研究:3歲童也會得憂鬱症」。我和某人的直覺都認為這又是藥商推動的研究,要用這種「研究」來讓家長疑神疑鬼,最後得以賣藥。
德國醫藥記者Jorg Blech的《發明疾病的人(Inventing Disease and Pushing Pills: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nd the medicalisation of normal life)》和美國醫生Leonard Sax的《浮萍男孩(Boys Adrift: The Five Factors Driving the Growing Epidemic of Unmotivated Boys and Underachieving Young Men)》等書都說明美國和歐洲的藥物濫用有多嚴重。最明顯的兒童藥物濫用原因,就是注意力缺失問題。
前者提到,六○年代末一群美國醫生主張,吃藥若改變行為,那就是小孩有病。否則,對藥沒反應的就是健康小孩(左岸版p.119)。而Leonard Sax在後者提到,MIT的教授蓋伯瑞利教授團隊把很強的注意力缺失過動症藥劑開給正常兒童吃,結果發現:「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藥物增進正常兒童表現的程度,與它增進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孩子的一模一樣。」(遠流版p.133)另外,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卡里松教授把那些藥給幼鼠吃,發現會造成這些幼鼠在長大後失去動機。所以他們認為這些藥物在兒童身上也會造成同樣的影響,即使他們在服藥和停藥之後看起來都很好(遠流版p.135)。因為這些藥物已經永遠的改變大腦了。
不過,這篇外電報導中有一小段倒讓我覺得有幾分可信:「早期的研究顯示,約有2%、16萬名學齡前兒童罹患憂鬱症。有憂鬱症兒童的母親多半也有憂鬱症,或有其他的情緒問題。經歷過創傷事件的兒童,如雙親之一死亡、受到家暴或性虐待,亦普遍出現憂鬱症狀。」
因為在美國精神科醫生Norman Doidge的《改變是大腦的天性(The Brain That Changes Itself: Stories of Personal Triumph from the Frontiers of Brain Science)》的第九章,提到一個母親在他二十六個月大時因難產而死的L先生。五十多歲的L先生的憂鬱症史長達四十年,而且很難和女性維持親密關係。經過心裡分析,Norman Doidge發現母親的死去,對年幼的L先生其實產生關鍵作用,即使L先生對那件事的記憶不多。因為他失去母親的年齡,正是孩子可塑期的高峰。在生命的前兩三年,嬰幼兒與母親的穩定互動,幫助嬰幼兒發展和塑造大腦迴路。所以當他母親驟逝,有些東西就在他的大腦裡關掉,而且造成重大的影響。
可是有多少兒童在那個時候遭遇這種事件?如果碰到這類事件,就會在三歲爆發憂鬱症嗎?如果有,比例多高?而且三歲正是很多美國小孩開始上學的年紀。如果因為上學而造成他們食慾、睡眠和行為改變,就斷定他們得了憂鬱症,我覺得這絕對是言過其實。家長大可不必隨這種研究和報導而起舞。
《發明疾病的人》曾提到一個本身是中學老師的家長,表示她的兒子多年來服用立得寧(治療注意力缺乏症候群的精神藥物):「我兒子出生前就很引人注意,在我肚子裡就會踢我。」(p.128)我看到這兩句引述,差點笑岔氣。我有時都搞不懂是這些寫書的記者故意要誇大,以顯示很多家長在糊里糊塗的狀況下就讓孩子吃了精神藥物,還是這種講蠢話的家長很普遍。如果胎兒會踢母親,長大以後就要吃精神藥物,那藥商真的賺翻了。
不管怎樣,就如Jorg Blech在書中所述,很多醫藥報導來源其實是藥商給的公關稿。所以別對這種新聞太認真了。
由 Debby 發表於 August 5, 2009 11:05 PM假知識,真商機,我覺得是資訊時代最可怕的氾濫之一。給人賺錢事小,若是知識本身其實有害無益,那真叫跟進的人得不償失。
由 阿威 發表於 August 6, 2009 04:47 PM阿威說的沒錯。尤其現在很多東西即使能在網路上查到,都不見得是正確的。
所以我認為媒體識讀(Media Literacy)必須建立在專業知識和大量閱讀上,而不只是瞭解媒體的產製環節和過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