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經過台北101時,突然碰到塞車。幾個沒帶傘的男生,趁著公車停下,冒雨前來詢問是否到達市府捷運站,然後上車。每個人都是大包小包,全是電玩展的戰利品。其中一個手上拿了一支黃色的卡通氣球棒,另一個男生好奇上前詢問哪裡拿的。那個講話口齒不清晰,看來很像御宅族的男生,興奮地口沫橫飛,表示自己排隊排很久才拿到,一路都有人向他詢問這個氣球棒,但他花那麼多時間才拿到,怎麼可能出讓?
類似的畫面,大概是上週國際書展期間,一堆小女生背著漫畫紙袋,在捷運上就興奮地向彼此展示自己的戰利品。
嘗到搬家苦果的我,在一旁悲觀地想著,他們總有一天會知道這些都是多餘的。不管再怎麼喜歡、如何小心翼翼地收藏,這些東西隨著歲月,不但不會增值,也不會為主人增加智慧,只是佔用越來越多的空間,為役於物的人類造成困擾罷了。
出生在台灣經濟向上起飛的年代,我的周遭很少聽到成長期遭遇物質匱乏的故事。我們的問題,反而是不知選擇,最終面臨浮濫、過剩的麻煩。
中國大陸的經濟快速成長,冒出許多不可思議的現象,許多人都說他們是暴發戶。反觀台灣,其實還沒從暴發戶的心態完全脫離,卻又快速地面臨經濟走下坡的窘境。
我去年在世貿接連看了十幾檔展覽後,深深體會,台灣當下經濟面臨的困境,在於缺乏美學。進入家戶生活的實際反應,則是重視便宜、新奇和大量,卻忽略了篩選、品味和品質。這個時代需要的,是減法,不是加法。
當四、五(、六)年級紛紛前往中國大陸謀生路後,真正有聚財和消費能力的族群出走,剩下的年輕世代,過於容易被消費性媒體拖著走,盲目消費,卻又忘記勤奮工作和努力儲蓄的價值,造成世代危機。他們的困境,更甚於我這一代,他們出生的年代更加富裕,但他們開始賺錢的時候,薪水低的可憐,卻又被消費媒體慫恿,心裡嚮往高級名牌,買不起就只能刷卡,還沒賺到錢就先負債。他們不知道,真正的有錢人,像《下個富翁就是你》(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說的,往往是那些精於降低消費水準的人,而不是慣於拿名牌、開好車、上高檔餐廳、搞劈腿的人。金凱瑞的《我愛上流》(Fun With Dick And Jane)是個錯誤示範,台灣片商把片名翻譯成這樣也是一種錯誤示範。
去年底在世貿珠寶展已經看不到好貨,甚至有許多便宜大陸貨充數。有品味的人,看不到夠好的東西,自然就離開。不懂的人,可能亂買,但也買不了多少。這種展覽,最後的結果就是賺不了錢,廠商和消費者都失望。做企業贈品生意的文具展、禮品展也是,幾乎都是便宜大陸貨,品質差,毫無美感。這些垃圾贈品藉由百貨公司卡友會、企業股東會、銀行信用卡等機會,進入台灣人的家庭裡,只是讓原本就混亂的中產階級家庭,顯得更加混亂而已。光是新光三越的贈品,一下是大頭狗,一下是青蛙,然後是原子小金剛……應該請新光三越的高層先示範,這麼多種的東西,在一個普通家庭裡,要怎麼陳設,才不會陷於混亂與難看?一般台灣人的家庭已經夠多垃圾了,這些標榜精品和品味的百貨公司、企業,不該亂塞垃圾到他們的會員家中。
盲目的消費絕不是帶動經濟活絡,反而可能是經濟的殺手。在公車、捷運上,假LV、Gucci滿目,那些人往往只知拿一個名牌(的假貨),卻忘記身上其他部分的穿戴,乃至於談吐,都要相符合才算數。那些人,絕對不會讓台灣經濟提升到美學大國的層次,反而促成在台灣做生意的人辛苦地以量制價,和中國大陸廠商競相殺價圖生存。流血戰爭下,最後應聲倒地的,非常可能是台灣廠商。
台灣年輕人要學的,應該是「聰明消費」,不需要的不要買,品質不好的不要買,品味欠佳的不要買,超過自己財力的不要買,真正喜歡的東西買一、兩件就好,甚至應該限制自己一季只買一件非常喜歡的東西,不然五年、十年下來,累積的金錢和數量非常可觀,之後後悔就太遲了。
在亞洲其他國家競相拉起美學生產線時,台灣廠商不要再用消費者愛買便宜貨當藉口,推出一堆垃圾淹沒台灣人的房子。有了精明的消費者,那些堅持品味與品質的廠商,才可能有正面的機會向上繼續發展。
而世貿的相關策展單位,也應該找到正確的人來策展,找到好的廠商,吸引好的消費者,帶動正面循環。不然每次看到那些垃圾商品,只會讓我覺得台灣經濟真是要完蛋了。
由 Debby 發表於 February 20, 2006 03:32 PM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