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0, 2002

李士傑:逃脫宰制 建立自己的Blog新天地

在眾多電腦玩家中,李士傑算是相當有意思的人物。相較於其他技術相關背景出身的人,大學念心理、研究所念族群關係的李士傑,從1997年開始在網路上推動數種不同的網路運動或文化。他所做的事,讓人印象深刻的原因,不在於技術層次,而在於「想法」。他總是認真地構思這些網站或內容的觀念或元素,這些可以給非技術出身的人一個參考,也可以給技術出身的人一些想法激盪。

李士傑從大四開始接觸網路。當時台灣大學心理系的連韻文老師推薦他參加「蕃薯藤」,當時叫「開拓文教基金會」的聚會。於是認識蕭景燈、陳正然等蕃友們。同時間是BBS的狂熱時期,在椰林風情BBS站的性板認識到前輩網友好的風範,開始熱衷參與 BBS 社群活動。

有些人認識李士傑後,對他的背景感到相當好奇,覺得以他的背景,不像是會做某些事的人,好比他之前在台灣大學生醫資訊研究中心工作,就讓人感到詫異。但他覺得並沒什麼,任何人都可以唸心理學與族群關係這樣的社會科學知識,正如同任何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網頁、擁有(無數個)email 帳號,或者擁有麵包烘焙、烹飪、或手語翻譯員乙級技術士執照。他認為任何可以從機構或其他地方、透過各種方式習得的知識原料,在這個時代裡都已經不能夠算是專業,更無法進一步被取代成為個人的身分認同。在他的訓練裡唯一讓他堅定地認識到的,是「你就是你自己」,不是任何的族群、性別、階級、屬性、教育程度的標籤可以取代的。

他關心數位落差的問題,網路上的公民參與以及權利的議題。這些年來,努力探究網路如何成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且如何成為empower弱勢者的工具。他自認是心理與社會背景的研究者,十分關切這些現象的社會心理基礎,同時也想要尋求實際的解決之道:如何協助人們重新擁有不應該被剝奪的言論自由與實踐力量。而他之所以花心力投注在網路上作運動,也是因為想關心作為一個沒有任何標籤可以依靠、高度發展資訊社會中的個體,要如何發聲?如何表達自己的看法?如何以最直接的方式,參與形成集體卻多元的社會活動?他最早投入這樣的行動與思考是在1994年的時候參與蕃薯藤前身的開拓文教基金會的計畫,建置「原舞者」舞團的網頁開始。之後他大概以每年參與一個計畫的時程,嘗試網路當中不同型態的動員與合作。太魯閣族反亞泥還我土地運動、反國民卡行動聯盟等計畫他都參與過,甚至包括碩士論文,推動偏遠地區上網計畫也是其中的例子。別被李士傑充滿社會學論調的語彙嚇到,他的重點是在關懷弱勢的發聲,這也是他最近開始和藝立協的朋友推動Blog的原因,讓每個人都有能力透過自己的眼睛說出自己的生活體驗,成為一個個可作為小型媒體的Blogger。

李士傑說,在網路上作運動,其實是像他這樣背景的人們在思考自己能夠貢獻什麼的時候,最為直接的參與形式。小時候的程式設計經驗讓他認為,HTML這個當時新興的新玩意兒,可說是進入門檻很低。之後雖然沒有再全力投入專注於學習新的技術,並且大學與研究所都在人文社會科學中度過,但是找到一種呈現自己與組織意見的新媒體形式實在是令人很興奮的事情。然後就在個別的參與中,他逐漸體會到組織的重要性。資訊與實際行動的結合,才是真正帶來改變的契機。當他意識到新的改變時,便開始在參與的現場思考網路的不同可能性。這是他逐漸從個別的參與,走向組織構想的原因。於是這些年來,他和綠黨、文化研究協會、藝立協等性質不同的組織,都保持相當良好的關係,不僅在網路上,也在實際生活經驗中擁有密切聯繫。他可能出現在任何一個有趣的研討會,而且熱烈參與討論發問。因為如此,他的人脈相當廣,若在同一研討會看到大師級人物叫出他的名字,千萬別太驚訝。

作為一個非技術人員,在構思網路運動或建設時,是否會碰到技術困難?就像前陣子他曾說要學FreeBSD,以便弄懂某些東西,但之後卻沒下文。李士傑的看法是,雖然他可以保持對於心理學與族群關係這樣開放的態度,但是從實際上的發展停滯,就反映出了技術困難對他的重大影響。技術困難的重點不在於難以學習的技術;而是無法協調到正確對應的應用脈絡。他並不把自己定為成第一線的技術尖兵;而是把自己定位成為協調者。對他來說真正的技術困難有兩種:第一種是,他不知道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第二種困難,則是他不知道在什麼脈絡裡面將這種技術實作出來。他說,人總是要不斷地學習的。學不是問題,用的脈絡才是最大的問題。就像他鼓勵大家用Blog,但不一定要瞭解裡面的構成元素,畢竟有些東西是隔行如隔山,不是每個人都學得來的。他因此半開玩笑地套選舉術語說自己是「人文骨,科技心」。

弱勢究竟要怎樣才能讓外界看到他們的聲音?李士傑這些年來在網路上一面做著自己的網路運動,一面也觀察著台灣的網路現象。他認為,網路媒體背後其實是一樣的機制,無所謂弱勢與不弱勢。真正的弱勢在於成為獨立「媒體」的能力,否則就很容易定義模糊。如果號稱為弱勢發聲,於是先張貼A方的看法,再張貼B方的說詞,在沒有自己媒體的看法下,這樣跟一些號稱中立客觀的媒體,似乎沒有兩樣。他不覺得這樣可以達到所謂的為弱勢發聲的目的。他也不喜歡光只有理論或理想,因為他認為他說的話別人不一定要聽的懂,做的事才重要。

很多人前陣子注意到Salon.com刊登了一篇關於台灣Red Hat Linux user抗議國旗被拿掉的報導,甚至也熱血地參與討論或發信抗議。李士傑覺得這事件說明了台灣參與全球文化議題的深入程度。他認為,這事件之所以被報導,充其量不過就是作為Salon.com的媒體引擎週而復始地運轉中,他們每天生產素材的一個部分,並不值得高興,以為台灣就此登上國際舞台。因為這事件不像台灣的晶圓代工硬體製造是整個IT產業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們的網路文化產業並沒有關鍵地涉入全球化的佈局之中。我們的機制並沒有成形。我們的創意並沒有打入國際市場。我們的觀點並沒有跨越國界,被視為整體網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若想要讓國際網路文化注意到台灣社群的存在及聲音,台灣社群還有待努力生產自己的東西。

當微軟逐漸壟斷資訊商品市場後,許多人開始不用微軟的office系列,而尋求其他的替代。但李士傑認為,不用微軟Word其實和反壟斷是兩件事(雖然都很重要),他的目標是反控制,尋找逃脫路徑。另一是要注意實際生存的脈絡。在面對Linux和Windows的競爭時,在能夠使用的範圍,他選擇server端,企圖改用FreeBSD。在集體的範圍,他考量的是,在逃脫Windows的控制之後,怎樣讓更多的人,有好的配套措施。在那之前,他想瞭解Windows加諸多少隱形的控制在使用者身上,讓他們無從逃脫。他舉薩拉瑪戈的小說《盲目》為例,一個大城市的人突然因為傳染病而都失明,唯一沒失明的醫生妻子,卻選擇偽稱自己失明,和丈夫等其他人盲人被關進隔離的集中營。在這過程中,她用清楚的雙眼協助其他的盲人,找到僅能維持最低限度生活的尊嚴,直到所有人突然恢復光明。他期望自己擔任的是這樣的角色。他認為,當然可以有個人的方式逃脫失明,但當資訊社會中的集體控制成為一種文化現象時,需要有更多層次思辯的其他選擇(alternative),並需要對背後的配套更瞭解。僵滯的網路文化現象並不是有Open Office或Star Office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自由不是離開某套軟體、某種系統,而是找到自由」。

李士傑當初會注意Blog,早在和藝立協做用Slash改成中文套件的metalist的時候。slasg本身就是web log系統,經過六、七年的演化,具有強大的上稿和評論功能,以及標準化的訊息串聯(syndication)與交換機制,可以形成一個巨大的中央集中化的言論系統。目前國內有許多網站也用了這套Slash系統。但這套系統對個別的使用者來說,似乎嫌太累贅了,技術門檻和伺服器的管理權限等部分都會造成困擾。既然如此,Blog就孕育而出另一種較低技術門檻的軟體文化潮流。Blog發展過程中,在上稿系統和呈現系統,都有複雜演化。Blog和web log有互相相容的部分,好比Slash本身即內建Blog,以加強內容系統。Slash本身是一種獨特文體,而Blog只是內容管理系統(CMS)中間的小環節。對於做Slash的人,本身即能熟悉Blog,卻不能把它獨立出來,而成為現在的movable type(mt)個人出版系統。

國外的Blog已經發展數年,中國也十分熱絡,不管是美國的blogger.com或中國的blogchina.com、cnblog.com都有數以萬計的Blog。但對台灣的玩家來說,似乎還有些陌生。說個小故事,或許可以讓人一窺Blog的威力。當初最早揭露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和白宮實習生李文斯基緋聞的德拉吉(Drudge),就是用Blog於1998年1月17日在網路上發表,然後傳統媒體才因此追蹤而加以大肆報導這則轟動全球的新聞。而根據Nielsen/NetRatings網路監測報告,2002年7月前20名新聞網站中,位居第20名的,就是德拉吉的個人Blog網站——德拉吉報導(Drudgereport),其他則是CNN、《紐約時報》、Yahoo等有雄厚資金的超級媒體。個人Blog媒體可以和有傳統平面或電視和網路二棲,甚至三棲的媒體比美,可見魅力不凡。美國九一一恐怖事件發生後,許多Blogger在自己的Blog上寫下所見所聞,也是傳統媒體在報導這事件時,一直沒有忽略的重要消息來源。這些,都可以作為企圖鼓勵弱勢發聲的人參考。

由此觀之,Blog會成為李士傑此際希望推動的要項,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被封為「Blog之王」的德拉吉,沒有大學學歷,高中平均成績只有D,卻能在網路媒體闖出自己的天地,這樣的例子,該能給台灣的社會運動者一些啟發。若能讓更多人有自己的Blog,不管他們的社會地位及階級如何,都能用Blog表達意見,就能夠傳達多元的聲音。而且Blog通常不用到太高深的技術,以德拉吉報導為例,一開始只有很多文章、連結,沒有框線、顏色、圖片,更不用flash。之後才開始在頭條用圖片,那是他的能力稍微提升之後的事。你甚至可以在這些Blog中看到錯字或不通順的文句,然而,這都無妨,就像不同背景出身的人,各自有不同腔調一樣。Blog,就是這麼個人化、迅速,以及表達力強的個人媒體。

或許有人會覺得明日報個人新聞台就像是一種Blog,但李士傑說,明日報個人新聞台比較接近web log,因為不能整個帶走,內容是附著在明日報的站台上,使用者必須依賴集中化的伺服器,對於版形控制有限。而一些BBS站台雖然有個人板可以寫網路日誌,但就安全和隱私問題,以及無法加入超連結功能,也在功能上比Blog略遜一籌。若以集權政府到無政府間的不同權力掌控光譜狀態來討論,Blog提供更極端的自主。李士傑特別解釋說,這倒不是無政府,因為在網路上隨時都有網管,沒有人可以獲得極端的自由,所以網路上無法用「無政府」一詞。這有點像藝力協開發的Melix套件和一般BBS的差異,前者可以在自己的主機抓BBS文章,建立一個本身的控制,相對於後者的他人集中管理,Melix的使用者擁有更高的自主權。Melix是從個人觀點去建立一個相對於被控制的基礎建設。李士傑強調,若沒有個人化的基礎建設,還是會被其他人所掌控,就只能得到一個看起來美麗的解決方案。好比免費網站的號召,一開始讓許多人將精力大量投入網路寫文章、收發email等,但在使用者累積大量內容後,站方要求使用者付費或強加上廣告,就是個人掌控較小的結果,好比智邦生活館的狀況。他說,錢只是最輕微、且可以被想像的交換控制形式,但換做是碰到國家安全、個人隱私或醫療記錄等狀況,我們永遠不知道在這樣的控制架構下,我們得到是什麼。

李士傑強調個人的「自由覺知」。他舉了晏陽初的例子,當1900年前後在巴黎開鐵路的華工,不能用文字寫家書寄回家,或與用文字身邊的人溝通,缺乏維持社會生存的必備工具時,他們的生活是十分艱困的。原本支援教會而幫華工代寫家書的晏陽初,為了解決根本的問題,因此開識字班,開辦報紙,讓華工接觸中國的消息。關心網路盲問題的李士傑認為,要透過數位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和維持生存的時候,就是要進入這個場域學習。當一個人知道自己和媒體的關係如此密切時,尤其瞭解媒體可以加諸於人的限制與控制有多大,就像大部分BBS的站長或其他系統的管理者,清楚網站權限的狀況時,就不會輕易放掉自己的掌控權。使用者有意識後,就會想辦法想出逃脫這種控制的方式,他尋求的就是讓人們從這種壓力下,可以找到解套的解放途徑。

國內傳播學者已經注意到Blog對傳統媒體的影響,但真正做Blog的人寥寥無幾。十月底,李士傑和hcchien討論過後,開始在各自的網站上啟用Blog,寫下自己的生活日誌及日常心得。兩人進而考量到許多人沒有自己的主機,因此在藝立協建了blog.elixus.org網站(已廢站),讓其他人也能來參與這項網路運動。許多人對此感到新奇,就算沒加入,也會在網路上一起討論版面配置、顏色等問題,因為mt系統還算好用上手,而且可以輕易修改。目前已經累積到十三個Blog,各有不同主題,數目逐步增加中。未來甚至可能做一個類似google的集體匯集搜尋功能,可以就同一主題收集不同的Blog,以建立多元主題。

目前李士傑並沒就此歇手,還在尋找能夠真正解決「資源依賴程度最低、使用者創作的彈性最高」的多層次文化軟體解決方案。多層次指從server到client縱軸中,每一個端點都有無政府到集權控制的範圍;每個層次都能有不同的意見表達,都有從無政府到集權控制的選擇時,即為多層次。用更大的文化架構來關切軟體的使用,稱之為文化軟體。這也是Blog是現階段發展的重心。

現在的李士傑,可以算是相當有見地的網路工作者,但在此之前,他繳了不少學費,累積出今天的深度。1999年,他參與聲援南斯拉夫獨立媒體運動(B92廣播電台)。那是去阿姆斯特丹參加三年一次的跨國(主要是歐洲)N5M.org(Next 5 minutes)戰術媒體研討會(Tactical Media Conference),他應邀在Inter East論壇報告台灣的網路與媒體運動。會議結束後,北約開始因為科索沃事件轟炸南斯拉夫,研討會製作單位馬上成立聲援南斯拉夫獨立媒體B92的聯絡辦公室,也透過http://helpB92.xs4all.nl網站集結國際力量,幫助南斯拉夫境內的NGO與民主人士繼續在戰火中關注維繫對外溝通的管道與生存的社會網絡。這個經驗對在已經平靜數十年未經戰火蹂躪的台灣土地上生長的他而言,有很特別的感受,認為這是國外鄰里合作的良好典範。因此在台灣網路上傳遞相關的訊息,在當時台灣媒體多以美英媒體觀點來報導相關事件時,他一系列消息的傳遞讓不少網友感到主流與非主流媒體間訊息的差異。

他花好幾年心血投入的nettime-zh郵遞論壇是很苦的實驗。1997年,李士傑開始接觸把荷蘭Geert Lovink(也是前述N5M.org的主要籌畫人)和西德Pit Shurtt創立的國際郵遞論壇nettime,關心數位文化。1999年他開始想在國內嘗試nettime的內容生產模式,希望拿nettime的內容當作觸媒,來催化國內對數位網路文化的研究者或工作者,形成一個自己的舞台,也是一個想要跟國際社會接軌的媒體計畫。他無奈地說,這樣的想法用來燃燒熱情是相當好的主題,實際上卻沒辦法跟國內文化內容生產機制構連起來。因為實際上國內從事網路工作的人,面臨現實壓力,往往將自己的產品和商業生產機制構連,而忽略分享的可貴。如此一來,就跟nettime的所批判的內容搭不起來。因為實踐者必須找到一個分享的現實基礎,才有辦法讓「分享」這件事變成實際上的可行。他原本希望從藝立協開始,但是後來也因為這個社群的獨特性格而在今年宣告終止。

而與藝立協共同開發的metalist則是學習階段繳的學費。因為在面對問題時,他當時尚在學習如何把個人的問題及層次定義清楚,也摸索能適切表達(個人表達或集體表達)的工具。之所以選擇slahdot模式,是因為它很堅固,透過slash的社群,讓程式設計者和使用者對社群都能有所想像。但在細節部分,則還有很多要考量及傷腦筋。像在版型和顏色的部分,他就曾和工作伙伴ipa吵了好幾天,以找出一個完美的結果。

另外就高嘉良因為寫程式遭資迅人侵權而建save.clkao.org網站,他認為是集體合作的嘗試,成員有程式設計者、律師和網路工作者等。每個人都是不同元素,這是網路社群成員自發性地對共同關注的問題做出努力的例子。一群人共同解決鄰居的問題,而這問題可能深遠地影響每一個人,算是鄰里互助的範例。如此可以讓更多人去參與這樣的事情,不用更大的代價或成本,就能完成共同的目標。而其中的關鍵在於需要好的技術環境,讓大家用很低的成本來表達自己和交流,而不用付出過於昂貴的成本,去連結和創造新的事物,用不必受控制的方式進行。他認為,相關案子要援用的話,要做的是尋找這樣的基礎環境,這環境是源頭不易被控制,在使用者端又能有足夠的環境,讓大家參與。save.clako.org最大的意義在於他們能迅速地架一套slash,開始工作,提供關心的人交換意見,而不在於這個站的持續下去。目的就在能夠迅速拼起那個有機結構,因此目標達成,也就可以消失。好比這個案子結案,這網站就隨之結束。

李士傑的Blog目前每天都在成長茁壯中,若想知道Blog能帶給個人多大自主權和樂趣,請參觀他的個人網頁,並試著玩玩看,相信會有豐富的收穫。


李士傑的個人網站
相關網站: 藝立協的Blog
藝立協的matalist
國外主要的Blog聚集地
中國的博客站
由 Debby 發表於 November 20, 2002 07:52 PM | 引用

迴響
發表迴響










請依上圖輸入檢核碼:
記住我的資訊?






Flag Counter